人员定位管理制度7.14.
人员安全定位管理制度范文
![人员安全定位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d07dc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0.png)
人员安全定位管理制度范文人员安全定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人员的实时管理和安全监控,确保企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员工、外来劳动力、访客等。
第三条人员安全定位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要求全体人员对规章制度有充分的了解和遵守。
第二章安全定位管理要求第四条企业必须配备相应的人员定位和监控设备,实时了解人员的位置和行动。
第五条人员必须配备有效的安全定位设备,并在进入企业时进行佩戴。
人员离开企业时,需归还设备。
第六条企业对所有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定位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人员离开工作岗位时,要及时更换工作状态,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第八条企业领导和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人员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人员违规行为。
第九条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台账,记录人员的安全定位和工作情况。
第三章人员安全定位管理流程第十条人员进入企业时,需在安全管理岗进行安全定位设备的领取,并将设备与人员进行绑定。
第十一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需佩戴设备,并按要求安装对应的APP,实时上传位置信息。
第十二条人员在离开工作岗位时,需将设备归还安全管理岗,并登记离岗时间和原因。
第十三条人员需按规定使用设备,不得私自更改设置和关闭定位功能。
第十四条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定位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安全管理岗和职能部门应及时处理人员安全设备出现问题的情况,保证设备的有效使用。
第四章违规处理第十六条对违反本制度的人员,企业将按照企业规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十七条人员私自更改、关闭或遗失安全定位设备的,将依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
第十八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不佩戴安全定位设备的,将导致无法进行实时定位和监控,将依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
第五章相关责任第十九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督人员安全定位管理制度的实施。
第二十条各部门负责人要加强对本制度的宣传和执行,落实相关安全责任。
人员位置管理制度
![人员位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5639dd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5.png)
人员位置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公司员工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制定本人员位置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在公司内及外出工作期间的人员位置管理。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
公司始终把员工的安全放在首位,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
2. 合理监管。
通过科学合理的监管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 保护隐私。
在监管员工位置的过程中,尊重员工的隐私权,合法合规地进行管理。
四、人员位置管理1. 公司将配备GPS定位设备,并为员工的手机安装定位软件,实现对员工位置进行实时监控。
2. 公司将对外派人员、业务人员等需要外出的员工进行定位设备的安装,并提前告知员工关于定位的相关制度和注意事项。
3. 通过定位设备,公司领导可随时查看员工的位置信息,实现对员工工作状态的监督。
4. 在员工外出工作期间,公司将安排专人进行位置监控,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工作进展。
5. 公司将根据员工在工作期间的位置信息,对员工的工作成绩和工作纪律进行评估。
五、员工权利和义务1. 员工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权利,不得私自关闭或拆卸定位设备,并应按时配合公司的相关工作安排。
2. 员工有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提出异议的权利,公司将对员工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意见进行认真考虑。
3. 员工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权利,公司将尊重员工的隐私权,合法合规地进行监管。
4. 员工有维权的义务,发现公司违法违规的行为或其他公司员工的违法行为,应积极举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六、管理流程1. 公司将对外派人员、业务人员等需要外出的员工进行培训,告知员工关于定位的相关制度和注意事项。
2. 公司将在员工的工作岗位上安装定位设备,并与员工进行签订《员工位置管理协议书》。
3. 公司将指定专人负责对员工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员工的位置信息进行定期报告。
4. 在员工外出期间,公司将对员工进行电话或短信沟通,了解员工的工作进展和需求。
5. 公司将对员工在工作期间的位置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估,并根据员工的工作情况做出相应的管理决策。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a29482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8.png)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人员定位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系统,可以实时跟踪和定位组织内的人员位置信息。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员定位系统经常被用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安全、提升管理水平。
为了有效地管理人员定位系统,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阐述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的内容。
一、人员定位系统的背景和目的人员定位系统是基于现代通信、定位和监控技术的一种创新工具。
它的目的是通过实时跟踪和定位员工位置信息,提供数据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决策,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的安全,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一)系统使用规定1.明确系统使用范围和对象明确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范围,包括哪些部门、岗位范围使用系统,哪些人员可以被定位和跟踪。
2.规定系统使用的权限和操作流程制定明确的权限管理制度,设定不同岗位对于系统的访问权限,并规定系统的操作流程,包括登录、查询、报表生成等操作。
3.明确数据使用的安全和保密要求对于系统中涉及到的员工个人信息,制定相应的保密措施,保障员工隐私安全。
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使用和传播定位数据。
(二)系统操作规范1.合理使用人员定位系统规定系统的正常使用规范,禁止滥用系统功能进行非工作相关的个人活动。
2.规定定位设备佩戴要求明确规定需要佩戴定位设备的岗位和人员,如巡检员、安全员等,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教育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定位设备。
3.规范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定定位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明确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的要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三)数据管理规定1.数据采集和存储规定明确数据采集的方式和周期,规定数据存储的时间和位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数据查询和分析要求规定数据查询和分析的权限和流程,明确哪些岗位和人员有权限查询和分析数据,以及有关数据查询和分析的报表的生成和使用。
3.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的规定,明确备份周期和存储位置,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可恢复性。
学校人员定位管理制度范本
![学校人员定位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77cf28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00.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师生人身安全,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教职工、外来人员等所有进入校园的人员。
三、人员定位系统管理1.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校园人员定位系统,对师生、教职工进行实时定位管理。
2. 人员定位系统应由学校信息管理部门负责,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 人员定位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实时监控人员位置;(2)历史轨迹查询;(3)紧急报警;(4)人员出入管理;(5)数据统计与分析。
四、人员定位系统使用规定1. 所有进入校园的人员必须佩戴定位卡,定位卡由学校统一发放。
2. 定位卡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丢弃或损坏。
3. 定位卡遗失或损坏,应及时向学校信息管理部门报告,办理补办手续。
4. 学校信息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定位卡进行检查,确保定位系统正常运行。
五、人员定位系统运行维护1. 学校信息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人员定位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2. 定位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修复,确保系统恢复正常。
3. 学校信息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日志,记录系统运行情况。
六、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管理1. 人员定位系统数据应严格保密,不得随意泄露。
2. 学校信息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数据安全。
3. 学校信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七、人员定位系统监督检查1. 学校应定期对人员定位系统进行检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 学校应设立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监督检查工作。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学校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信息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九、特殊情况处理1. 在紧急情况下,学校有权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师生安全。
2. 特殊情况处理的具体办法由学校另行制定。
本制度旨在加强学校人员定位管理,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请全体师生、教职工严格遵守,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学校人员定位管理制度
![学校人员定位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37510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3.png)
学校人员定位管理制度一、引言学校作为教育的场所,人员定位管理是保障学生和教职工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建立有效的人员定位管理制度,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目的为规范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人员定位管理,维护学校各类人员的人身安全,防范恐怖袭击、灾难事故等突发事件,提高学校对人员位置的准确掌握,保障学校整体治安秩序,加强校内管理。
三、申请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师生员工。
四、管理原则1、科学性原则:依据科学的原则,制定合理的人员定位管理制度。
2、预防性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3、全面性原则: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安全,确保每个人员的位置得到准确掌握。
4、操作性原则:制定的制度必须易于操作,方便师生员工的使用。
五、管理内容1、人员信息采集:学校应建立学生、教职工的档案系统,及时、准确地采集各类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照片等,确保人员信息的完整性。
2、人员定位设备:学校应配备相应的人员定位设备,如门禁系统、学生卡、教职工工牌等,以便随时获取人员的位置信息。
3、人员定位监控:学校应设置人员定位监控中心,监控全校师生员工的位置信息,实时把握人员的动态。
4、应急预案: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指导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如何应对,保障安全。
5、定期检查:学校应定期对人员定位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六、管理效果1、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安全,保证全体师生员工的正常活动。
2、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3、增强学校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促进良好秩序的形成。
4、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七、管理要求1、全体师生员工应积极配合学校的人员定位管理工作,主动提供个人信息,积极参与实施。
2、学校应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宣传教育,提高人员定位管理的重要性。
3、学校领导应严格查看人员定位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公司人员手机定位管理制度
![公司人员手机定位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bd005f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a.png)
公司人员手机定位管理制度我们需要明确制度的目的。
公司人员手机定位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确保公司资源的合理使用,保护公司的信息安全,同时尊重员工的隐私权。
在此基础上,制度应当明确规定定位信息的获取、使用和存储等环节的具体规则。
是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
公司应当在员工入职时,就明确告知可能会涉及手机定位信息的使用情况,并取得员工的同意。
在此基础上,公司可以通过安装特定的应用程序或使用现有的移动设备管理平台来实现对员工手机定位的监控。
是对定位信息的使用范围进行限定。
公司应当明确规定,定位信息仅用于工作相关的管理和监控,不得用于任何非法或与工作无关的目的。
同时,公司需要设定严格的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这些信息。
是关于定位信息的存储和保护。
为了遵守数据保护法规,公司应当制定详细的数据保管政策。
这包括确定数据的存储期限,以及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来防止数据泄露或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
公司还应当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执行。
这可能包括定期的内部审计,以及对违反规定行为的处理流程。
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公司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处罚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是关于员工的权利保障。
公司应当保证员工有权了解自己的定位信息被如何使用,并在必要时提出异议。
同时,员工应当有权在特定情况下拒绝提供定位信息,如非工作时间的个人隐私活动。
公司人员手机定位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平衡企业管理需求和员工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通过明确的规则和严格的执行,企业可以在确保工作效率和安全的同时,赢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
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当不断地评估和调整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和法律环境。
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意识提升,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共同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人员定位管理制度
![人员定位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f9c0b9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3.png)
人员定位管理制度一、概述人员定位管理制度是为了实现对员工的精确定位和管理,确保企业的安全和效率。
本制度旨在规定人员定位的原则、方法和程序,明确责任分工,保障人员定位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司员工,包括全职员工、兼职员工和临时工。
三、原则1. 安全原则:确保员工在工作期间的安全。
2. 合法原则:保护员工个人隐私和合法权益。
3. 效率原则: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
四、方法与程序1. 确认人员定位需求:(1)根据不同部门和岗位的需求,确定具体的人员定位需求。
(2)制定相应的流程,明确定位的时点和频率。
2. 选择人员定位技术:(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人员定位技术,如GPS定位、RFID定位等。
(2)确保人员定位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与相关部门进行联动。
3. 人员定位设备使用:(1)为每位员工配备专用的人员定位设备。
(2)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性能和稳定性。
4. 信息收集与处理:(1)收集人员定位相关数据,包括员工位置、活动轨迹等。
(2)建立人员定位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
5. 信息安全与保密:(1)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和保密机制,确保员工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2)严格限制人员定位数据的访问权限,防止信息泄露。
6. 定位数据应用:(1)利用人员定位数据,进行工作效率分析和人力资源优化。
(2)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工作辅助和支持,提高工作满意度和生产力。
五、责任分工1. 人事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人员定位管理制度,并提供培训和支持。
2. IT部门负责选择和维护人员定位技术,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3. 相关部门负责定期收集和分析人员定位数据,并提出改进建议。
4. 员工须合法、合规地配合并使用人员定位设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违反规定处理1. 对故意破坏、遗失或伪造人员定位设备的员工,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2. 对滥用人员定位数据或未经授权擅自访问他人数据的员工,将依法追究责任。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8d8c0d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3.png)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1. 前言为了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我公司决议引入人员定位系统来监控员工的活动位置和确保他们的安全。
本规章制度旨在明确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范围、管理流程和相关责任,以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并保障员工的利益。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员工,无论其在生产线上还是在办公室里工作。
全部员工必需遵守本制度,以确保人员定位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3. 人员定位系统介绍人员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技术手段来追踪员工位置的系统。
系统通过将员工配备的定位设备与基站相连接,实时记录员工的位置信息,并供应给管理人员进行查看和分析。
4. 定位设备的佩戴和使用4.1 全部公司员工都需要佩戴定位设备,不得私自拆卸、关闭或其他任何操作影响设备正常工作;4.2 定位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损坏或有其他问题,员工应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以便进行处理和维护和修理;4.3 定位设备不得外借、出售或转让给他人使用;4.4 定位设备应妥当保管,不得擅自摔打、弄湿或其他人为损坏。
5. 个人隐私保护5.1 人员定位系统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提高管理效率,不得用于追踪以外的其他用途;5.2 员工的位置信息仅限内部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使用,不得用于其他非管理目的;5.3 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公司的保密制度,保护员工的个人隐私信息,不得将个人信息外泄给无关人员。
6. 数据存储和保护6.1 人员定位系统所产生的位置信息应依照公司的数据存储和保护要求进行保管;6.2 公司应采取措施,确保员工的位置信息不被窜改、窃取或泄露;6.3 定位数据的审计和访问权限应限制在需要的人员范围内,不得擅自查阅和使用。
7. 违规处理7.1 假如发现员工有意损坏定位设备或私自关闭定位功能,将视情节轻重进行违规处理,包含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经济惩罚、停职和解除劳动合同;7.2 如有发现个人隐私信息被滥用、泄露或其他违规情况,将进行严厉调查,涉及严重违法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人员定位跟踪管理制度范文
![人员定位跟踪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0fd94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2.png)
人员定位跟踪管理制度范文人员定位跟踪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员定位跟踪管理工作,加强对人员位置的了解和控制,提高人员管理效率和安全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本公司、部门、项目或其他相关单位的在职人员。
第三条人员定位跟踪管理应遵循依法合规、科学高效、保护隐私的原则。
第四条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安全、保障员工个人安全。
第五条人员定位跟踪管理应遵循最小干涉原则,不得滥用定位信息。
第六条公司应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支持,确保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的有效进行。
第七条公司应为人员定位跟踪管理工作指派专人负责,协助处理相关事宜。
第二章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的原则第八条人员定位跟踪管理应遵循依法合规原则,确保管理工作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
第九条人员定位跟踪管理应遵循科学高效原则,确保管理工作与工作流程的紧密结合,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条人员定位跟踪管理应遵循保护隐私原则,确保员工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第十一条人员定位跟踪管理应遵循综合平衡原则,确保兼顾员工需求和公司管理需要。
第三章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的责任与义务第十二条公司应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支持,确保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的有效进行。
第十三条公司应组织人员定位跟踪管理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对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第十四条公司应对人员定位跟踪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员工应配合公司进行人员定位跟踪管理工作,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第十六条员工在使用公司设备期间,应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滥用定位设备。
第十七条员工对个人位置信息有权知情和申请删除,公司应保护员工个人隐私。
第十八条员工对人员定位跟踪管理工作提出建议或意见,公司应及时处理并回复。
第四章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的程序第十九条人员定位设备的安装应明确目的,并经过员工的知情同意。
第二十条人员定位设备的使用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得超出合理范围。
第二十一条人员定位设备的使用范围应明确,不得滥用定位信息。
企业定位人员管理制度
![企业定位人员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6ea4d6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9.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企业内部人员管理的高效、规范,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使用定位系统的人员。
第三条定位人员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性: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员工隐私;2. 安全性:确保定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止信息泄露;3. 公正性:公平对待所有员工,保障员工权益;4. 透明性:制度公开透明,员工易于理解和遵守。
第二章定位系统与权限第四条企业采用人员定位系统,对员工进行实时定位、考勤、安全管理等。
第五条定位系统权限分为以下几类:1. 管理员权限:负责系统维护、用户管理、数据统计等;2. 监控员权限:负责实时监控员工定位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3. 员工权限:使用定位系统进行考勤、请假、打卡等操作。
第六条管理员、监控员和员工均需经过培训,掌握定位系统操作技能。
第三章定位时间与范围第七条定位时间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确定,原则上以下午18:00为下班时间,下班后不得进行定位。
第八条定位范围包括企业内部所有区域,员工在规定范围内活动均受定位系统监控。
第九条特殊情况下,如紧急任务、夜间值班等,需进行夜间定位时,需经企业负责人批准。
第四章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第十条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确保员工个人信息安全。
第十一条定位系统收集的员工信息仅用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得对外泄露。
第十二条定位系统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数据库中,防止数据泄露、篡改。
第五章违规处理第十三条员工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企业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1. 故意破坏定位系统设备;2. 隐匿、篡改定位系统数据;3. 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定位系统;4. 损害企业利益,泄露企业秘密。
第十四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企业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辞退等处分。
第六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793743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c.png)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目录一、总述...................................................21.1 系统的重要性及作用.....................................2 1.2 系统建设的目标与原则...................................31.3 系统应用的范围及对象...................................4二、系统架构与管理职责.....................................52.1 整体架构设计...........................................6 2.1.1 硬件设备.............................................7 2.1.2 软件系统.............................................9 2.1.3 网络结构............................................10 2.2 管理职责划分..........................................12 2.2.1 管理部门职责........................................122.2.2 使用部门职责........................................13三、人员管理..............................................143.1 人员培训与准入........................................14 3.1.1 培训制度及内容......................................15 3.1.2 准入条件及流程......................................16 3.2 人员考勤管理..........................................18 3.2.1 考勤制度及规定......................................193.2.2 考勤操作流程........................................20四、系统操作管理..........................................214.1 系统操作规范..........................................224.1.1 操作流程及权限管理..................................234.1.2 系统日志管理........................................234.2 系统维护与升级........................................244.2.1 维护内容及周期......................................264.2.2 系统升级与改造流程..................................27一、总述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员定位系统在大型工厂、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f2464b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6.png)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规范公司内部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加强人员定位安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必须严格执行。
3. 本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和解释权归公司人力资源部。
4. 人员定位系统包括智能安全定位设备和软件系统。
二、人员定位系统的管理范围和内容1. 人员定位系统的管理范围包括智能安全定位设备的配发、使用和维护,以及相关软件系统的操作和管理。
2. 人员定位系统的内容包括:人员实时定位、报警功能、轨迹回放、电子围栏设置、历史数据查询、设备管理等功能。
三、人员定位系统的配发和使用1. 公司针对不同岗位和工作场景,对相关人员配发智能安全定位设备,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2. 员工在工作期间必须佩戴智能安全定位设备,并按照规定使用。
四、人员定位系统的维护和保养1. 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智能安全定位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员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智能安全定位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向人力资源部门报告,并配合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五、人员定位系统的操作管理1. 公司设定特定岗位和区域的电子围栏,并严格对外部人员的进出权限进行管理。
2. 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通过软件系统进行对员工实时定位、轨迹回放、历史数据查询等操作管理。
六、人员定位系统的安全管理1. 公司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员工的隐私权,严禁将人员定位系统信息用于其他非法用途。
2. 公司加强对人员定位系统的安全防护,确保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七、人员定位系统的监督和检查1. 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人员定位系统的配发、使用、维护、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
2. 发现违反管理制度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罚。
八、人员定位系统的记录和归档1. 公司对人员定位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和归档,便于日后查询和统计分析。
2. 公司应当严格保管人员定位系统的相关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人员定位管理制度范文
![人员定位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bcebba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3.png)
人员定位管理制度范文人员定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合理地管理和运用企事业单位的人员资源,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企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工作。
人员定位是指根据人员的知识、技能、经验、能力和职业规划,确定其职业发展方向和岗位定位。
第三条人员定位管理工作应始终贯穿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包括招聘、培训、晋升、激励、流动等。
第四条人员定位管理的目标是合理配置人员,发挥人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单位的战略目标。
第五条人员定位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维护人员的合法权益为前提。
第二章人员定位管理的原则第六条人员定位管理应与单位的战略目标相一致,根据单位的岗位需求、人员素质和职业规划等因素,统筹安排单位内部的人员布局。
第七条人员定位应以能力为导向,既要注重员工的现有技能和经验,也要关注员工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第八条人员定位应寻求个人与岗位的匹配度,要注重员工的职业规划和状态,保证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全力以赴发挥其专长和优势。
第九条人员定位应注重员工的发展,要关注员工的学习和成长,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不断提高员工的能力水平。
第十条人员定位应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要注重激励和奖惩制度,给予员工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回报。
第十一条人员定位应注意员工的流动,要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发展需求,适度调整员工的岗位安排。
第十二条人员定位管理应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协调,与奖惩制度、绩效考核体系、招聘与选拔制度等相互配合,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第三章人员定位管理的程序第十三条人员定位管理的程序包括职业规划、岗位定位、评估评价、培训发展、调整流动等环节。
第十四条职业规划是指根据员工的兴趣、特长、志向等要素,与员工共同制定个人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
第十五条岗位定位是指根据员工的知识、能力、经验等,把员工安排到适合其能力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岗位上。
人员定位各种管理制度
![人员定位各种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018755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12.png)
一、总则为加强我单位人员定位管理,确保人员安全、高效地开展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管理制度1. 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由单位统一配置,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拆卸或破坏。
2. 系统管理人员应熟悉人员定位系统业务操作,并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AQ 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的要求执行。
3. 严格实行24小时开机和双机热备要求,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4. 系统管理人员必须严密保守操作权限密码,严禁越权对系统进行配置和操作。
5. 监控值班员对系统提示的井下呼叫和观察到的异常现象及时处置,并向调度室汇报,同时做好各种报警信息的处理记录。
6. 认真填写各种记录、报表,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7. 每月对系统进行维护,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8. 保持监控室内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9. 穿戴整洁,文明操作,热情工作。
三、人员定位识别卡领取、管理、使用制度1. 申请人员定位识别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不少于72小时的岗前培训,培训合格、有记录、有档案。
(2)由综合处人事出具的《入职申请单》、身份证复印件。
(3)《入职申请单》由区队长、安全环保处、综合处等部门签字方可办理。
2. 按《入职申请单》批示意见,录入基本信息,录入系统时必须认真核对部门、工种、卡号、姓名、身份证号码、电子版照片等重要信息。
3. 持卡人员对标识卡要妥善保管,保持清洁卫生,不得损坏、丢失,否则要照价赔偿。
4. 井口检身员要对每个下井人员认真检身,查看下井人员携卡情况,对未携带标识卡或标识卡损坏不能读取数据的,拒绝该人员下井并要求及时更换。
5. 考勤员每班要与监控员核对下井人数与人员定位系统考勤人数是否相符,如发现漏卡现象,要通知该持卡人员到监控室更换,杜绝漏卡现象的发生。
四、人员定位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1. 人员定位设备实行挂牌管理,明确责任人,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71221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8.png)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人员定位系统的管理,规范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保障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人员。
第三条人员定位系统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人员进行实时定位、监控和管理的系统。
第四条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
不得滥用人员定位系统收集、传播、使用、存储的信息。
第二章人员定位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第五条人员定位系统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第六条人员定位系统的维护工作由专门的维护人员负责,定期进行系统的巡检、保养和维修,及时处理故障。
第七条人员定位系统的数据应定期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第三章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第八条所有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权限和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得越权操作和滥用系统。
第九条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应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
第十条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记录应保存一年以上,便于查询和监督。
第十一条人员定位系统的数据严禁对外泄露,不得擅自将数据提供给第三方。
第四章纪律监督第十二条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及时进行纪律处理,情节严重的应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对滥用人员定位系统的人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劝诫、批评教育、警告、罚款等处罚。
第四章附则第十四条对本管理制度中未涉及的问题,可以参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本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并由本单位依法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十六条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
以上是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的范文,仅供参考。
具体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和修改。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范文(二)标题: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安全保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公司业务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在公司工作期间必须遵守本制度。
人员安全定位管理制度内容(3篇)
![人员安全定位管理制度内容(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5b062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a.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人员安全管理,提高人员安全意识,确保人员在生产、工作、生活中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在公司内部从事各项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人员安全定位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通过定位技术手段,实现对人员位置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人员安全。
第四条公司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员安全定位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第二章定位系统及设备第五条公司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性能的定位系统及设备,确保定位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第六条定位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一)实时定位:能够准确获取人员的位置信息;(二)历史轨迹查询:能够查询人员在一定时间内的活动轨迹;(三)区域管理:能够设置安全区域,对人员进入或离开特定区域进行报警;(四)紧急求助:人员遇到危险时,可向系统发送紧急求助信号;(五)数据统计与分析:能够对人员活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第七条公司应定期对定位系统及设备进行维护、检修,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第三章定位系统的使用与管理第八条公司应组织员工进行定位系统操作培训,确保员工熟练掌握系统使用方法。
第九条员工在使用定位系统时,应遵守以下规定:(一)按照规定佩戴定位设备,不得擅自拆卸、损坏设备;(二)在作业过程中,保持定位设备电量充足;(三)遵守公司相关规定,不得擅自更改定位设备参数;(四)发现定位设备异常,应及时上报安全管理部门。
第十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定位系统运行情况,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第四章人员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公司应制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责任。
第十二条公司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十三条公司应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第十四条公司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第十五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第十六条公司应加强对高风险岗位的人员管理,确保其安全。
2024年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2024年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8f6353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6e.png)
2024年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1.导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员定位系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管理和安全控制的重要工具。
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人员定位系统,制定本管理制度,明确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规范和管理流程。
2.定义本制度中的人员定位系统是指一种能够实时获取和追踪人员位置信息的技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GPS、RFID等技术手段。
3.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单位和个人。
4.管理责任4.1 单位领导负责人应全面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管理,包括制定管理制度和确保执行。
4.2 安全保密负责人应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和保密工作。
4.3 系统管理员应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包括系统设置、权限管理等。
5.系统使用规范5.1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禁止违法使用及非法收集、传播他人隐私信息。
5.2 在使用人员定位系统前,必须征得相关人员的同意,并明确告知其使用目的和范围。
5.3 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应符合公平、合法、必要的原则,不得滥用和超出权限范围。
5.4 维护人员定位系统的稳定运行,确保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6.信息安全管理6.1 对人员定位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定期检测和更新,及时修复安全漏洞。
6.2 制定严格的设备和账号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和账号的安全性。
6.3 加强对系统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确保数据安全和完整性。
6.4 严格限制系统访问权限,确保只有经授权的人员能够访问和操作相关数据。
7.隐私保护7.1 对获取的个人隐私信息,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保护和管理。
7.2 严格控制获取、使用和传输个人隐私信息的权限,在确保正常工作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护隐私信息。
7.3 对于离职、调离或其他原因不再需要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人员,应及时删除其个人信息。
7.4 发生人员定位系统信息泄露或丢失的情况,应及时启动应急处理程序,追究责任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防范。
8.处理机制8.1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问题的投诉和举报,单位应建立相关处理机制,并及时回应和处理。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二篇)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05c9b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6.png)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安全保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本制度规定了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范围、管理责任、使用要求等内容。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生产人员等。
第三章管理责任第三条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应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并明确相关责任人员。
第四条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责任由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负责。
第四章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第五条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和支持。
第六条单位应为每个工作人员配备合适的人员定位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七条工作人员在使用人员定位系统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在工作结束后及时归还设备。
第八条工作人员不得私自改动或破坏人员定位设备,如发现设备有故障应及时通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
第九条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数据应妥善保存,仅限于单位安全管理部门使用,严禁泄露、篡改或其他非法使用。
第十条工作人员对使用人员定位系统收集到的个人信息享有相应的权利,并有权要求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提供相关个人信息的使用情况。
第五章处理第十一条如发生人员定位系统设备丢失、损坏或个人信息泄露等情况,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启动应急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六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解释权归企事业单位。
第十三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可根据需要进行修订。
以上是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的大致内容,具体实施应根据不同企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二)1、矿井必须按规定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员定位系统,同时,按规定配备人员定位系统管理人员。
2、人员定位系统管理人员,必须经有资质的部门培训,并持证上岗。
3、人员定位系统所涉及的各种仪器仪表必须定期校正,定期检修。
4、井下要按规定设置分站和识别器,并能如实向中心站终端传输真实信息。
5、地面中心站值班人员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必须全天____小时进行监视。
人员定位管理制度
![人员定位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9eb84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f.png)
人员定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保障员工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员工的定位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执行主体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其他部门应当遵守并配合执行。
第四条本制度内容及解释权归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所有。
第五条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定期对本制度进行审查,及时修订更新。
第六条本制度要与国家法律法规相一致,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符合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第七条员工在职期间应当遵守本制度,如有违反,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八条未尽事宜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解释。
第一章人员定位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一条本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重视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第二条本企业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用人才不分种族、性别、宗教、年龄、身份等,公平对待。
第三条本企业倡导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发展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条本企业注重员工的职业规划,鼓励员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职业生涯的方向和发展计划。
第五条本企业倡导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对接,促进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第六条本企业倡导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提高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意识。
第七条本企业倡导员工与企业共同合作创造价值,实现员工自身的价值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第八条本企业倡导以奖励和激励为主的管理方式,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潜力。
第二章人员定位管理的程序第一条人员定位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招聘、培训、晋升、调岗、辞退等。
第二条招聘环节:企业根据自身需要,设立招聘计划,明确招聘条件和要求,采取面试、笔试、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招聘。
第三条培训环节:企业为新员工提供入职培训,为员工提供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第四条晋升环节:企业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等因素,进行晋升的评定,并根据岗位变动进行晋升。
第五条调岗环节: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和员工意愿等因素,在员工间进行调岗。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b96687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a.png)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长治红兴煤业有限公司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二〇一三年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目录人员定位系统操作规程 (3)人员定位系统岗位责任制 (6)人员定位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7)人员定位系统设备管理制度 (8)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9)人员定位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10)人员定位系统数据异常情况上报制度 (11)人员定位系统值班制度 (12)人员定位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13)人员定位系统设备报废制度 (14)人员定位系统交接班制度 (15)人员定位系统井下人员紧急撤离预案 (17)人员定位系统操作规程一、系统登陆:1、双击桌面上的图标或者打开“开始”――“程序”-KJ222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单击即可启动。
2、掌握终端系统菜单及操作查询,和历史轨迹、报警信息等。
二、开启前“接班后”检查准备1、班前准备上班前值班员应对各类报表及当班情况进行检查询问,对当班重点问题及当前处理异常做全面了解,并检查系统运行正常。
2、交接班监控员在交接班时,当班人员应将本班系统存在问题向接班人认真交代清楚,并对遗留问题处理情况进行记录汇报,使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处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二、班中要求1、文明作业衣冠整洁,随身携带上岗证,文明用语,接听外线来电用普通话,态度和善,待人友好。
2、检查USP运行情况手动断开网络电源,启动备用电源,使备用电源连接运行15分钟。
如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能连接供电现象,立即启动网络电源,并更换USP。
3、基站和区域的设置1)基站设置基站设置是指将井下安装的基站根据每个基站的HID号写入软件中,点击“基本资料”下拉菜单中的“基站设置”项。
2)增加基站输入基站HID号、基站编号、基站名称、选择所属区域和基站的类型,增加完基站信息后点击“保存”,将弹出增加成功界面,提示用户已增加了一个基站信息。
3)修改基站在基站列表栏中,选定要修改的基站,点击“修改”,用户可以将该基站信息进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綦江县成远煤业有限公司黄矸塘煤矿人员定位管理制度页脚内容1二0一0年七月目录KJ251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3人员定位系统岗位责任制5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操作规程9人员定位系统安装、使用、调校、维护与管理13人员定位系统交接班制度15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调度值班制度16人员定位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处理制度17人员识别卡领取管理制度19人员定位系统责任追究制20页脚内容2KJ251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一、系统管理人员必须熟悉人员定位系统业务操作并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认真执行。
二、管理系统主机严禁挪作它用或不用,严格实行24小时开机制。
三、系统管理人员必须严密保守“操作权限密码”严禁越权对系统进行配置和操作。
四、操作人员必须对系统所提示的考勤信息、观察到的异常现象及时向主管人员如实汇报,同时做好各种报警信息的处理。
五、按岗位工作要求,认真填好各种记录报表,保证真实有效。
六、定期进行系统维护,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做到内外通讯畅通。
页脚内容3七、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八、持证上岗,统一着装,文明操作,热情工作。
人员定位系统岗位责任制一、矿长是人员定位系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保障,确保人员定位系统的正常运行。
经常浏览矿井信息传输情况,保证传输信息真实可靠,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经常分析故障类别及解决办法。
二、值班矿长是人员定位系统当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当日人员定位系统异常情况的处理工作,并对异常情况上传报表实施审阅、签字。
三、调度主任:是人员定位系统管理的具体责任人,经常浏览矿井信息传输情况,对人员定位系统运行规章制度及相关工种人员操作规程进行检查落实,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现场第一线解决人员定位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弄虚作假、信息不真实传输的有关责任人及时严肃处理,及时处理值班人员汇报的隐患情况。
四、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各部门岗位责任制及相关工种人员操作规程,制定信息上页脚内容4传的管理办法,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专业人员培训学习,每天浏览矿井人员信息传输情况,对矿井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及时处理人员定位系统人员汇报的隐患情况。
五、生产矿长经常浏览人员定位系统信息传输情况,经常深入现场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弄虚作假、信息不真实传输等的有关责任人及时严肃处理,及时处理值班人员汇报的隐患情况。
积极配合人员定位系统的检修维护工作。
六、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岗位责任制1、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操作员工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及地方局关于人员定位系统管理的文件精神,严格按要求操作和运行系统。
2、对当班人员定位系统的安全运行负全面管理责任,精通业务,坚守岗位,精心操作系统。
3、负责人员定位信息的真实、及时传达,并及时向矿调度汇报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
4、负责对县中心下达的指令及时通知矿调度及有关负责人,并及时反馈处理意见。
5、每班对系统巡回检查不少于2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汇报。
及时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矿调度布置的其它工作。
6、按岗位工作要求,认真填好各种记录报表,保证真实有效。
7、及时向矿调度反馈当(日)班人员出入井信息。
8、严禁脱岗、睡觉和做与本岗无关的事情。
9、持证上岗,统一着装,文明操作,热情工作。
页脚内容5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操作规程一、系统登陆:1、双击桌面上的图标或者打开“开始”→“程序”→“KJ222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考勤系统5.0”下的“KJ222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考勤系统5.0”单击即可启动。
2、在服务器名上输入本地服务器的地址“.”,若访问的是数据库在其它服务器,请输入该服务器的网络IP地址,输入完后,请检查您输入的服务器名、数据库名、用户名称和连接密码是否正确,单击“确定”系统连接数据库成功。
二、开启前(接班后)检查准备1、班前准备上班前值机员应对各类报表及当班情况进行检查询问,对当班重点问题及当前处理异常做全面了解,并检查系统运行正常。
2、交接班监控员应提前半个小时岗位交接班,在交接班时,当班人员应将本班系统存在的问题向接班人认真交代清楚,并对遗留问题处理情况进行记录汇报,使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处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三、班中要求页脚内容61、文明作业衣冠整洁,随身携带上岗证,文明用语,接听外线来电用普通话,态度和善,待人友好。
2、检查线路运行情况接班后认真检查各种线路连接情况,要保持线路连接牢固,发现线路连接问题立即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3、检查UPS运行情况手动断开网络电源,启动备用电源,使备用电源连续运行15分钟。
如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能连续供电现象,立即启动网络电源,并更换UPS。
4、基站和区域的设置1)基站设置基站设置是指将井下安装的基站根据每个基站的HID号写入软件中,点击“基本资料”下拉菜单中的“基站设置”项,2)增加基站输入基站HID号、基站编号、基站名称、选择所属区域和基站的类型,增加完基站信息后点击“保存”,将弹出增加成功界面,提示用户已增加了一个基站信息。
3)修改基站在基站列表栏中,选定要修改的基站,点击“修改”,用户可以将该基站信息进行修改。
4)删除基站页脚内容7在基站列表栏中,选定要删除的基站,点击“删除”用户可以将该基站从列表栏中删除。
5、区域设置点击“基本资料”下拉菜单中的“区域设置”项,打开区域的管理界面。
1)增加区域输入区域编号、区域名称和人数上限,增加完区域信息后点击“保存”,将弹出增加成功界面,提示用户已增加了一个区域信息。
2)修改区域在区域列表栏中,选定要修改的区域,点击“修改”,用户可以将该区域信息进行修改。
3)删除区域在区域列表栏中,选定要删除的区域,点击“删除”用户可以将该区域从列表栏中删除。
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1)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文件规定,会处理日常机房的主机故障,并负责打印规定的报表。
2)必须严格执行手上交接班制度和填报签名制度。
3)雷雨天气,防止雷击设备,打雷较严重时,立即请示分管领导停电,熟悉停送电秩序,停电顺序是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等外围设备→不间断稳压电源→配电柜电源。
送电顺序是配电柜电源→不间断稳压电源→显示器、打印机等外围设备→主机。
送电前应将所有设备的电源开关置于停止位置,严禁带负荷送电。
4)进入机房要穿工作服,不得将带磁性和带静电的材料、绒线和有灰尘的物品带进机房,保持设页脚内容8备无尘、干净。
5)上班时间严禁干与工作无关的事,严禁脱岗、假报、瞒报、不报、漏报。
6)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和调度室处理。
五、做好汇报1、处理故障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及主要领导进行汇报、登记2、当天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向调度汇报。
页脚内容9人员定位系统安装、使用、调校、维护与管理一、安装、使用与维护1、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等地点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出/入限制区域的要求。
2、巷道分支处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方向的要求。
3、下井应携带识别卡。
4、识别卡严禁擅自拆开。
5、工作不正常的识别卡严禁使用。
性能完好的识别卡总数,至少比经常人员的总数多10%,不固定专人使用的识别卡,性能完好的识别卡总数至少比每班最多下井人数多10%。
6、矿调度室应设置显示设备,显示井下人员位置等。
7、各个人员出入井口应设置检测识别卡工作是否正常和唯一性检测的装置,并提示携卡人员本人及相关人员。
8、分站应设置在便于读卡、观察、调试、检验、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位置。
页脚内容109、设备使用前,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试设备,并在地面通电运行24小时,合格后方可使用。
防爆设备应经检验合格,并贴合格证后,方可下井使用。
10、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处理,在故障期间应采用人工监测,并填写故障登记表。
11、安全监测工应24小时值班,应每天检查设备及电缆、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中心站。
12、当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不能保证设备连续工作1小时,应及时更换。
13、入井电缆的入井口处应具有防雷措施。
二、中心站1、系统主机及系统联网主机应双机或多机备份,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用主机应在5分钟内投入工作。
2、中心站应双回路供电,并配备不小于2小时的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3、中心站设备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
4、中心站应配置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
5、中心站应使用录音电话。
6、中心站24小时有人值班。
值班员应认真监视监视器所显示的各种信息,详细记录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填写运行日志,打印监测日(班)报表,报矿长和有关负责人审阅。
接到报警后,值班员应立即通知调度及值班领导,调度及值班领导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结果应记录备案。
三、技术资料1、建立以下帐卡及报表:页脚内容111)设备、仪表台账;2)设备故障登记表;3)检修记录;4)巡检记录;5)中心站运行日志;6)监测日(班)报表;7)设备使用情况月报表。
2、煤矿应绘制设备布置图,图上标明分站、电源、中心站等设备的位置、接线、传输电缆、供电电缆等,根据实际布置及进修改,并由矿技术负责人审批。
3、中心站每3个月对数据进行备份,备份数据应保存1年以上。
4、图纸、技术资料应保存1年以上。
四、管理机构1、煤矿安全监控管理机构负责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调校、维护与管理工作。
2、人员定位系统管理机构应制定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等规章制度。
3、监测工和中心站操作员应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五、报废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报废:页脚内容122、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3、通过修理虽能恢复性能及技术指标,但一次修理费用超过设备原值80%以上的;4、失爆不能修复的;5、受意外灾害、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6、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7、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应淘汰的。
页脚内容13人员定位系统交接班制度一、接班人员必须提前十分钟到达岗位,认真检查岗位记录报表及运行情况,对于上一班未处理的事项要特别交代清楚,交接班人员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名后完成交接工作。
二、值班人员必须按调度时规定的名单轮流上岗,未经有关领导同意,不得擅自替班和调换。
当班人员因离开岗位或迟到时,必须有专人替岗并办理交接手续后方可。
严禁不办理交接手续而离岗,严禁用电话等通讯方式交接班。
三、交接手续履行之前,岗位一切工作由当班(交班)人员负责,交接完成后,岗位一切工作由接班人员负责,因交接班手续履行不认真造成工作失误,由接班人员负责,由于遗漏事项未交待清楚由交班人员负责。
两方都未交接清楚工作,由双方负责。
四、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着装整洁,语言文明,严格管理。
五、交接班主要内容1、检查系统是否正常,信号传输是否正常,电脑运行终端是否正常;2、检查网络通讯传输、反馈是否正常,安全措施是否到位;3、检查监控台、办公室是否整洁,设备、用品是否按规定摆放;4、检查各种记录报表是否齐全、正确、无误,填写准确;页脚内容145、其他未完成的工作是否移交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