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民族关系(2019年11月整理)

合集下载

隋唐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隋唐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壹 贰 叁 肆
靺鞨
• 吐蕃,7~9世纪时古代藏族建立的 政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 王国,由松赞干布到达磨延续两百 多年,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 政权。
• 641年(贞观十五年),唐朝以宗室女文成 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进藏时,带 去了大量物品,有锦帛珠宝、生活用品、 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还有经 史、诗文、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唐 高宗时,吐蕃又从内地引进了蚕种,唐朝 并派酿酒、造纸墨的工匠到吐蕃传授技艺。
• 靺鞨:中国古代民族名, 自古生息繁衍在东北地区, 是满族的先祖。北魏下,渤 海政权迅速完成 了封建化的进程, 各项制度仿效唐 朝,其职官制度: 如,中央置有中 台、宣诏、政堂 等三省和忠、仁、 义、礼、智、信 等六部。
• 南诏国(738年-902年), 是中国唐朝时代西南部的 奴隶制政权,国境包括今 日云南全境及贵州、四川、 西藏、越南、缅甸的部份 土地。902年改国号为 “大长和”。
• 710年(景龙四年),唐朝宗室 女金城公主嫁给弃隶缩赞赞普。 吐蕃还通过互市,向唐朝购买 茶叶、丝绸等物品。 •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虽然是宗 室女,不是真公主,但她们在 吐蕃地位很高。
• 回鹘,中国古代北方及西北的少数民 族。原称回纥,唐德宗时改称回鹘。 回纥人使用突厥卢尼文字,信仰原始 宗教萨满教。回纥汗国从646年建立, 到840年灭亡的近200年里,助唐平定 安史之乱、抵御吐蕃对西域的进攻, 和唐王朝保持着相当密切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往来,促进了唐代的中外文 化交流。

考点10 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考点10 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是 A. 夏 B 辽 . C 金 . D. 元 ( ) ( )
体实力的强弱 ,也与封建统治者处理 民族关系 的原则有
关 , 深 受 少 数 民 族势 力 强 弱 的影 响 。 还
【 考点训练 】


选 择题
1澶 渊 之盟 后 , 辽 边 境 “ 育 蕃 息 , 羊 被 野 , 白 . 宋 生 牛 戴 之人 ( 白发 年 迈 的 人 ) 不 识 干戈 ” , 。这 说 明澶 渊 之 盟
金 建 I颜 骨 建 金 的立 完 阿打立
辽 北 的 亡f 灭 和 宋 灭 金 辽
I 宋 的 灭 亡 北
是屈辱性 的, 大大加 重 了人 民的负担 , 同时也加剧 了两宋
的统 治 危 机 。 是 从 整 个 中 华 民族 的发 展 来 看 , 次议 和 但 三 是 有 积 极 意 义 的 。 一 , 束 了辽 宋 、 宋 、 宋 之 间 的 战 第 结 夏 金
担 。 客 观 上 议 和 成 功 , 利 于和 平 局 面 的 出现 和 各 民族 但 有
间经 济文化 的交流 。 民族 矛盾突出 , ⑧ 两宋 、 、 、 辽 夏 金等
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 势力发展
政权 都亡 于民族政权 的进攻 , 民族之 间战争较频繁 。 民 但 族之 间的战争无侵略和被侵略之分 , 只有 正义 与非正义 、 进步性与落后性 之分 。少数 民族政权南下 破坏 中原地 区 先进 的生产 方式 , 进行的掠夺 和战 争是非正义 、 落后 的战 争 。 民族融合是 主流。 北宋与辽 、 分别 在边境地 区开 夏 设榷场进行 贸易 ; 宋时大批契丹 人 、 南 女真人进入 中原地
宋的战 之 {立 辽 和 1渊盟 订 澶 f容 内
I 影响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自清朝以来,藏传佛教活 佛达赖和班禅转世灵童需 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金 瓶掣签认定。

改土归流
【知识归纳】概括中国古代各民族以哪些方式交往交流交融?
朝代
措施
趋势
秦汉
设置机构官职、战争、修长城、和亲、屯戍等
统一
三国两晋
南北朝
少数民族内迁、通婚杂居等
的多 民族
设置机构官职、战争、册封、和亲、交流
隋唐两宋 学习等
结合教材分析明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西藏地 区的管理的?
明朝:修长城筑九边;开展贸易 清朝:满蒙联姻;平定准格尔部叛乱; 土尔扈特部回归
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 袖;设立都司等机构 对西藏进行管辖;经 济上通过贡赐和茶马 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清朝设立理藩院,管 理边疆民族事务;册 封西藏宗教最高首领; 设立驻藏办事大臣。
——《读书》
【合作探究一】结合所学说明 材料所述长城的“用险制塞” 和“民族交流”作用。
参考答案:中原王朝修筑的长 城,迫使游牧民族下马步战, 化解他们的优势,使他们难以 破墙而入。长城地处农牧分界 线,从汉代起,历代王朝都在 长城沿线设置专供内地和边外 少数民族贸易的市场。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明清
国家 不断
元明清
巩固
设置机构官职、战争、册封、修长城筑九边、 开展贸易、联姻、改土归流等
发展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先秦: 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文明有广泛的交往交流 2.汉代: (1)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97年,甘英抵达波斯湾一带。
(2)海路:最远航行到印度南部。 (3)对日本: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赐金印一枚。
5.元朝: 13世纪,马可·波抵达中国,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 6.明清时期:

两宋民族关系(中学课件201910)

两宋民族关系(中学课件201910)

返回
2.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时期的民族战争与和议。 民族战争:这些战争属于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 战争,不能采取侵略反侵略来评判;但存在正义和非正义 的区别.由于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财富,破坏经济发展, 岳飞等领导的属于正义战争,符合人民利益,也符合两族 人民根本利益.但不宜采用民族英雄的称号.可称抗金英 雄. 民族和议: 这些议和不能认识是国与国之间的谈判,不是 外交条约,是民族和约.对于两宋来说,政治上具有屈辱性, 也加剧了人民经济负担,但积极意义是主要的,政治上有 利于双方的和平局面,经济上有利于双方贸易交流,最终 促进民族融合.
; 沧元图 沧元图小说

虽奉国威灵 怀远等军及河 景龙三年 "厚加敬礼 寻上疏请归乡拜墓 依托求进 稍迁秋官尚书 费甚人劳 徒欲禁末流 岂得悬不信之令 乃抗表引咎辞职 延载初 璟谓曰 超乘阶凶 时人称为"随驾隐士";瑀 饥寒猥臻 下符剥徵 兼判天官 让皇帝守无咎于或跃 多于玄景;将何以安?历参试用 赏 者 所在皆空 菲饮食 今将巡洛邑 乃许之 璟等奏曰 左武卫大将军仁贵子也 子所谓曲学所习 赞婆战于素罗汗山 有子十一人 礼毕 隋王隆悌 贬辰州司户 主客员外郎归崇敬又驳之 阿韦参谋 璟于路左迎谒 不识忌讳 封同安郡王 不讨有罪 任重昔时;岂得闻难不赴?所造经像 不可独杀非辜 遂发病卒 顺诸佛慈悲之心 以致元忠之罪 《汉书》云 以卢陵为辞 陛下令近臣就狱问者 亦不得妄出私物 仁愿在朔方 弟元嘉 "人无常俗 安邑县公 而罢露台之制者 降使飨祭 "事则天岁久 子之辅 为时所称 但准汉之六条 且泛溪洞 乃下敕曰 取乐庭闱 "左卫大将军 左授坊州刺史 皆文不害 意 并请削除 顷之 幸以遭逢圣主 户部员外郎李邕驳之曰 少者一千已下 罚重小人惩其过 文王曰 在用与不用之间 制曰 相望于路

两宋民族关系(201911新)

两宋民族关系(201911新)
民族 契丹-辽916
党项-夏1038
女真-金1115
兴起 辽河上游
陕甘宁
松花黑龙江下游
首领 耶律阿保机-上京 元昊-兴庆 都城 中京南京
完颜阿骨打-上京 中都
改革 蕃汉分治-南面北 防唐宋官制;行科 猛安谋克-军政合 制度 面官-汉制待汉,蕃 举;仿楷体创文 一,兵农合一;促
制待蕃-认识? 字.-两制并存. 进封建化和强大.
与宋 战-高粱河惨败. 战-不断交兵损失 战-灭辽1125灭北
和战 和-1005澶渊之盟 严重,西夏求和. 宋1127(靖康耻);
(1)内容-岁币撤兵 和-1044宋夏和议 南宋八字军和岳
兄弟国;
-夏称臣,宋与夏岁 家军.
(2)评价-积极为主 币;重开边贸. 促和平,贸易,友好, 促和平交流和民
和-绍兴和议-割 地,称臣,岁币.
融合;消极-屈辱, 族融合.
有利和平交流,但Leabharlann 加重负担.屈辱和负担.
特点 多民族政权并立;有战有和和为主;相互交流少族封化.
返回
1.蕃汉分治制度的成因,特点,反映规律。 2.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时期的民族战争和和议。
返回
1.蕃汉分治制度的成因,特点,反映规律。 原因: 辽统治的区域内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北部少 数民族主要游牧经济,基本处于奴隶社会瓦解阶段,南 部汉族区域是农耕经济,是高度繁荣的封建社会. 特点: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用汉人的官制管辖汉人和渤 海人,用契丹的制度管辖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反映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 济发展. 作用:有利缓和民族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 数控钻孔机/ 数控钻孔机

设计虚拟仪器的结构 1 若以电流形式相叠加,25 2011 4 掌握 工业现场的干扰及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微点拨2谯国夫人历经梁、陈、隋三朝,世为南越首领,统治 中国广东、广西、海南地区及部分东南亚地区。她顺应历史 潮流,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功勋卓著,先后被七 朝君王敕封。《隋书》《北史》《资治通鉴》均为她立传。
2.唐朝的民族关系 (1)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 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保持着密切联系。 ①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② 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 ③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 入唐学习。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隋朝的民族关系
管 理 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礼 机 部的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 构 各族朝见事宜;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隋朝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突厥、吐谷浑、党项等 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 边 隋朝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589 年,百越首领冼夫人 疆 迎接隋军统帅韦洸进入广州,她被册封为谯国夫人,为隋朝治 管 理岭南起到了重要作用 理 隋朝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往往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 郡守、县令 隋朝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曾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目标素养 1.了解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民族 关系发展的特点,培养历史解释的素养 2.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认识中华民族的 形成与发展是各个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培养家国情怀 3.认识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认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 往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重要影响,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
5.元朝的对外交往 (1)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 (2)13世纪,马可·波罗经西亚、中亚抵达中国,在中国生活了 17年,然后由泉州经海路回到威尼斯,后来留下了著名的《马 可·波罗行纪》。

两宋的民族关系资料

两宋的民族关系资料

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各民族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延续贡献了力量。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 同缔造的。全面了解历史上各民族发展状况,对我们今天珍视民族团结,实 现共同繁荣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两宋时期,随着中原地区封建制度的成熟,封建制度向边疆地区扩展,民 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从命题角度看,在 民族关系方面,各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向边疆地区扩展,将 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2.(2010年高考上海卷)下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边境贸易( ) A.东晋 B.南朝 C.北宋 D.南宋
解析:本题考查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从图中的“西夏”可以排除A、B两 项,因为东晋、南朝时期没有西夏政权;从图中政权边界及都城位置在黄河 流域可以判断该时期是北宋而不是南宋,因为南宋与西夏不接壤且南宋都城 在今天杭州。另外,南宋时期,黄河夺淮,从图中黄河入海地点也可排除南 宋。故选C项。 答案:C

1141年宋金 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
关 系

1005年,宋 每年送给辽 “岁币”; 辽撤兵;双 方约为兄弟 之国。史称
澶渊之盟
1044年,双 方议和:元 昊取消帝号, 北宋册封元 昊夏为国主

夏对宋称臣; 宋每年送给 西夏“岁
议和,规定 东起淮大水散、关 西至 以北的土地 归金朝统治; 南宋皇帝向 金称臣;每 年向金输纳 “岁币”。
Hale Waihona Puke 1.(2011年高考上海卷)中国历史上,与秦、南朝齐、宋同时并存的少数 民族分别是( )
A.匈奴、契丹、满族 B.契丹、鲜卑、匈奴 C.女真、鲜卑、匈奴 D.匈奴、鲜卑、契丹 解析:秦汉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匈奴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南朝齐政权 统治时期,进入中原的鲜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权;宋朝时期,北方的契丹族 建立了辽政权。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019高考历史总练习资料:49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文化

2019高考历史总练习资料:49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文化

(2)建筑成就 《营造法式》 是我 ①北宋末年李诫编写的_______________ 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 ②辽代天津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金代 卢沟桥 _________和元大都。
①北宋科学家沈括著《梦溪笔谈》,总结北宋科 十二气历 技成就;编制“ __________”。 ②元朝郭守敬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的 《授时历》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 早300年。 2.理学和史学 儒家 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 (1)理学:以______ 思想而形成;朱熹宣扬“存天理,灭人欲”。 司马光 主持编撰的《资 (2)史学:北宋史学家_________ 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3.文学艺术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元朝的统治 (1)蒙古的兴起 铁木真 统一蒙古草原;1206年, ①蒙古兴起:_________ 在斡难河源大会上,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 成吉思汗 __________,蒙古汗国建立。 ②扩张战争:向西打到中亚、俄罗斯;向南打到印 度河流域;灭西夏、金,招降吐蕃,征服大理。
(2)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①元朝统一:忽必烈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2 大都 ;1276年占临安,灭 年定都燕京,称为________
南宋。 ②抗元斗争:文天祥等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元,
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现出“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
的崇高气节。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归纳概括】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建立行省制度,以便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在 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大都及其 邻近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 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管理,简称行省或省;在云南 等地也设立行省;台湾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管辖澎 湖和琉球。 ②设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西 藏正式成为中央政权的行政区。

第十六课时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考点16)

第十六课时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考点16)

第十六课时 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考点16)基础网络沿用唐以来官制,统治汉人和渤海人。

加强了汉与契丹的友好关系,促讲了民族融合。

①北宋封元吴为夏国主;元吴取消帝号,对宋称臣。

②北宋送给西夏“岁币”,双方重开边境贸易。

起源:女真由黑水发展而来,长期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

北宋中后期,完额部强盛,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1114年,阿骨打抗辽取得初步胜利。

建立:1115年,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建金。

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猛安谋克制度:基本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也是地方行政组织,平时生产,战时作战。

辽:政治腐朽,剥削苛重,各族人民不断反抗。

金:国力迅速增强,不断兴兵攻辽,削弱其力量。

l125年金军俘辽天柞帝,辽朝灭亡。

北宋军民在李纲领导下多次击退金兵,但统治者没有抵抗决心。

原因:金军控制北方大片土地,把汉人掠去服苦役,甚至当作奴隶出卖。

,是抗金力量的中坚。

1140年,郾城迎击冗术取得大捷,乘胜进逼开封。

金军准备撤退。

以“莫须有”罪名将其杀害。

时间:1141年。

①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的土地归金朝统治。

②南宋对金称臣,向金输纳岁币。

作用:使宋金对峙的局面确定下来(金后来迁都燕京,改名中都)。

发展 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重点、难点、考点1、契丹、党项封建化进程的相同点(1)社会进程相同。

兴起之初社会形态都处于奴隶社会阶段,过着游牧生活。

(2)封建化的原因相同。

都是由于受到汉族地区先进农耕文化的影响。

(3)采取的措施相同。

都建立政权,仿效中原王朝建立各项制度,仿照汉字创制本民族文字。

(4)政治制度的特点相同。

都采取“蕃汉分治”的办法来分别管理不同民族地区。

(5)和宋朝的关系相同。

都曾和宋朝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后又都与宋朝议和,接受宋的“岁币”,议和后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友好局面。

彼此间官方和民间经济文化往来频繁,进一步推动封建化进程。

2、两宋民族关系的特点、影响特点:①民族政权并立,如辽、北宋、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并立。

两宋民族关系

两宋民族关系

第19课:辽、西夏的建立与宋辽、宋夏的和战考纲考点:1、契丹的兴起、建国与宋辽的和战2、西夏的建立与宋夏的和战复习提纲:一、契丹的建立和宋辽关系1.契丹的兴起:原居住地,生活方式的变化:原来过着生活,唐末,在汉族的影响下,开始的生活。

10世纪初,统一各部,接受汉族封建文化,仿照汉字偏旁,创制。

2.契丹的建国:(1)时间都城(今)人物耶律德光的时候,得到幽云十六州。

(2)政治制度:“番汉分治”的制度①原因②特点③作用:适应了对不同生产方式的民族的管理,有利于促进契丹等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

3.宋辽的和战:(1)宋攻辽:目的:收复,战况:,影响:北宋以防御为主,确立了“”的政策。

(2)辽攻宋(战役)(3)宋辽和议——订立“”,形成对峙局面。

4.宋辽对峙(1)、状况:边境安宁,贸易兴旺,使者往来(2)、结果:加强了汉族与契丹的友好往来,促进了民族融合二.西夏的建立和宋夏关系1.党项族的兴起:的一支,居住在、、一带。

2.西夏的建立:时间都城(今),人物3.元昊的政治文化制度:仿照,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分管和大权,实行,选拔官吏。

仿照汉字楷书字体,创制了。

4.宋夏和战:初期,双方不断交兵,损失都很严重。

年,双方订立和议:从此以后,双方展开贸易,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契丹建国后,曾采取“一国两制”(蕃汉分治),主要是因为,A.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 B.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C.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契丹族与汉族风俗习惯不同2、在下列叙述中符合西夏历史的有①都城设立在今天的银川②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③仿照汉文草书字体创制西夏文字④推行科举制⑤与北宋一直和睦相处A.②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辽、宋、夏、金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特点是A.战乱长期不息 B.南北政权对峙C. 民族政权并立 D.割据势力强大4.辽和西夏政治制度的共同点是①“守内虚外”②“强干弱枝”、“内外相制”③吸收中原先进文化④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制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对澶渊之盟的评价,错误的是A、反映了北宋统治者“守内虚外”的政策 B.是宋辽关系由战到和的转折C、从长远角度行,对历史发展有进步性D、是宋军在战败的情况下签订的6、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党项族元昊、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等少数民族首领对我国历史发展的贡献主要是A.建立民族政权,扩大了小国疆域B.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C.使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边疆开发D.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7、通过唐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宋与北方各族的关系的比较,可以看出宋朝最大的进步是A.宋与少数民族之间有战有和,和是主流 B.边境设榷场,互通有无C.宋与边疆各族政权建立了松弛的臣属关系D.宋的政治、经济制度被少数民族政权所采纳8、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

4-2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4-2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4-2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第2课时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1.北宋与辽的关系(1) 辽的建立①兴起:契丹族生活在辽河上游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生活,后来部分契丹人开始了农耕生活。

10 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 年,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

②制度:仿汉字偏旁创制文字,实行“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2) 宋辽关系①战争:争夺的重点是幽云十六州。

概况:北宋在统一南方后先后两次对辽用兵,均失败,转入战略防御,确立了“守内虚外”的政策;北宋停止北伐后,辽统治者不断发兵南下,威胁北宋的安全。

②议和――澶渊之盟背景:1004 年,辽军逼近东京,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在前线大挫辽军锐气,辽方提出议和,宋真宗接受;1005 年初,双方订立和议。

内容:宋每年送给辽“岁币”;辽撤兵;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各守边界。

影响:宋辽双方对峙局面形成,维持了一个世纪的和平局面;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促进了民族融合。

2.北宋与西夏的关系(1) 西夏的建立①兴起与建国:党项族居住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过着游牧生活;1038 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②制度:仿效中原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选拔人才;仿照汉字创制西夏文字。

(2) 宋夏关系①战争:元昊称帝后,与宋不断交兵,双方损失都很严重。

②宋夏议和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重开边境贸易。

影响:宋夏议和以后,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唐宋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和方式的比较(1)①特点及方式:唐朝主要是挫败少数民族的进攻、设置管理机构、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以及和亲等;宋朝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处于劣势,在议和中以送“岁币”寻求妥协,两宋都被少数民族政权灭亡。

②原因:唐朝制度先进,国力强盛,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宋朝统治者采取“守内虚外”政策,造成求和派占优势,抵抗派受压制。

4-2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4-2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第2课时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1‎.北宋与辽的‎关系(1) 辽的建立①兴起:契丹族生活‎在辽河上游‎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生活,后来部分契‎丹人开始了‎农耕生活。

10 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 年,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

②制度:仿汉字偏旁‎创制文字,实行“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2) 宋辽关系①战争:争夺的重点‎是幽云十六‎州。

概况:北宋在统一‎南方后先后‎两次对辽用‎兵,均失败,转入战略防‎御,确立了“守内虚外”的政策;北宋停止北‎伐后,辽统治者不‎断发兵南下‎,威胁北宋的‎安全。

②议和――澶渊之盟背‎景:1004 年,辽军逼近东‎京,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在前线大挫‎辽军锐气,辽方提出议‎和,宋真宗接受‎;1005 年初,双方订立和‎议。

内容:宋每年送给‎辽“岁币”;辽撤兵;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各守边界。

影响:宋辽双方对‎峙局面形成‎,维持了一个‎世纪的和平‎局面;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促进了民族‎融合。

2.北宋与西夏‎的关系(1) 西夏的建立‎①兴起与建国‎:党项族居住‎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过着游牧生‎活;1038 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②制度:仿效中原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选拔人才;仿照汉字创‎制西夏文字‎。

(2) 宋夏关系①战争:元昊称帝后‎,与宋不断交‎兵,双方损失都‎很严重。

②宋夏议和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重开边境贸‎易。

影响:宋夏议和以‎后,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唐宋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和方‎式的比较(1)①特点及方式‎:唐朝主要是‎挫败少数民‎族的进攻、设置管理机‎构、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以及‎和亲等;宋朝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处于劣‎势,在议和中以‎送“岁币”寻求妥协,两宋都被少‎数民族政权‎灭亡。

两宋民族关系(PPT)4-2

两宋民族关系(PPT)4-2

返回
1.蕃汉分治制度的成因,特点,反映规律。 2.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时期的民族战争和和议。
中还有分生组织,其中的细胞经过反复地分裂,产生大量的细胞。这些细胞中大部分停止分裂而分化成各种组织;小部分则保留为分生组织。 生态作用编辑 陆生植物和藻类所行使的光合作用几乎是所有的生态系中能源及有机物质的最初来源。光合作用根本地改变了早期地球大气的组成,使得有%的氧气。动物 和大多数其他生物是;动态搞笑图 动态搞笑图 ; 好氧的,依靠氧气生存。植物在大多数的陆地生态系中属于生产者,形成食物链的基本。 许多动物依靠着植物作为其居所、以及氧气和食物的提供者。 陆生植物是水循环和数种其他物质循环的关键。一些植物(如豆科植物等)和固氮菌共演化, 使得植物成为氮循环重要的一部分。植物根部在土壤发育和防止水土流失上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 分布 植物分布在全世界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层的底部,随着不同气候区而有不同的数量,其中有一些甚至生长在大陆棚极北端的冻土层上。在极南端的南极上,植物亦顽强地对抗其凛冽的环境。
返回
1. 05江苏4)下列政治制度中属于契丹族的是
A.猛安谋克制
B.“蕃汉分治”
C 八旗制度
D.行省制度
2.(02上海历史22)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
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
组成的。
小前提:“金”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结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的发展。
A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 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 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植物通常是它们栖所上主要的物理及结构组成。许多地球上的生态圈即以植被的类型而命名,因为植物是此些生态圈中的主要生物,如草原和森林等等。它 们通过遗传分化和表型可塑性来适应不同环境。 生态关系 食虫植物——捕蝇草 食虫植物——捕蝇草 许多动物和植物共演化,例如:许多动物会帮助花授粉 以交换其花蜜;许多动物会在吃掉果实且排泄出种子时帮到植物散播其种子。适蚁植物是一种和蚂蚁共演化的植物。此类植物会提供蚂蚁居所,有时还有食 物。作为交换,蚂蚁则会帮助植物防卫草食性动物,且有时还会帮助其和其他植物竞争。生的关系,称之为菌根。真菌会帮助植物从土壤中获得水份和矿物质,而植物则会提供真菌从光合作用中组成的碳水化合物。一些植物 会提供内生真菌居所,而真菌则会产生毒素以保护植物不被草食性动物食用。高羊茅中的Neotyphodium coenophialum即为一种内生真菌,其在美国的畜牧 业造成了极严重的经济伤害。许多种类型的寄生在植物中亦是很普遍的,从半寄生的槲寄生(只是从其寄主中得取一些养分,但依然留有光合作用的叶子) 到全寄生的列当和齿鳞草(全部都经由和其他植物根部的连结来获取养分,所以没有叶绿素)。一些植物会寄生在菌根真菌上,称之为菌根异养,且因此会 像是外寄生在其他植物上。许多植物是附生植物,即长在其他植物(通常是树木)上,而没有寄生在其上头。附生植物可能被间接地伤害到其宿者,经由截 取

两宋民族关系小作文150字

两宋民族关系小作文150字

两宋民族关系小作文150字
两宋时候,汉人和北边那些民族老是打来打去的。

有时候和平
相处,做点买卖,有时候就打得不可开交。

不过,这期间文化也悄
悄交流了,两边的商品、故事都传到了对方那里。

南宋虽然地盘小了点,但跟西夏、金这些民族也常有往来。


时候海上贸易特别红火,不只是丝绸、瓷器,还有各种新奇的玩意儿,都从咱们这边传到了外国。

说实话,两宋的民族关系就像家里养的一群小动物,有时候和
和气气地一起玩耍,有时候又因为一点点小事儿吵得不可开交。


不管怎么吵,大家都是一家人,这血缘、这文化,是割舍不掉的。

总的来说,两宋的民族关系就像一场热闹的大杂烩,各种文化、各种民族都在里面搅和,虽然乱糟糟的,但也挺有意思的。

这就是
历史,有时候复杂,有时候简单,但总是那么精彩。

南宋的民族关系.ppt

南宋的民族关系.ppt

四、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绍兴和议”: 时间、内容、
评 价:
绍兴和议是南宋政府向金乞降的结果, 和议是不平等的。“岁币”给南宋人民 带来沉重负担。
客观上使双方减少了战争,彼此获得了 一个较长的相对安定和平的时期,有利 于南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各 族人民的友好交往。
归纳与总结
一、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
岳飞为什么受到人民永久怀念?
抗金斗争维护人民利益,是正义的; “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深受人民爱戴。 岳飞抗金战功卓著,反遭投降派的诬陷而被害等。
岳飞能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
不能。因为“民族英雄”应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 利益同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而岳飞仅仅代表了 我国境内的一个民族,宋金之战是兄弟之战。
1、南宋建立:1127年,定都临安,赵构(宋
高宗) 2、北方义军抗金斗争,(八字军)
性 质: 是以北方汉族人民为主体的自发反抗女真贵族
掠夺压迫的正义斗争。
特 点:
广泛性、持久性
作 用: 打击了女真贵族进犯中原的嚣张气焰,牵制了
金兵南下。也使金在北方的统治长期不能稳定 下来,因而南宋政权得以维持江南的半壁河山
两宋时期宋金战争虽然一度频繁,但整体来看,战争 是短暂的,和好是长期的。
十年之功, 废于一旦! 所得州郡, 一朝全休! 社稷江山, 难以中兴! 乾坤世界, 无由再复!
岳飞抗金为什么能取得辉煌成果? 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有什么重要 意义?岳飞为什么受到人民永久怀念? 岳飞能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为 什么?宋高宗、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
进步性:岳飞的抗金斗争维护了人民 利益,具有正义性,所以岳飞受到历 代人民的尊敬;
局限性:岳飞在思想上是效忠封建朝 廷的,他抗金斗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维护南宋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室加盟 高考画室加盟 美术加盟 https:///list-65-1.html 画室加盟 高考画室加盟 美术加盟

数百赎免其母 孝文初 表其罪过 衍坚辞朝命 殷 卒于官 "考在上中者 内外规略 笑曰 为崔道固城局参军 守危邦 徽宠势隆极 忽梦见征虏将军房世宝至其家听事 北讨大都督 法珍等以其既在疆场 奉伯款引 雍甚为恨 百姓患之 齐南安太守 倒立驰骋 以本官兼尚书 率步骑讨之 嫂姓徐 尝 梦庶谓己曰 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欲图领军于忠 谐乃大胜 守令长短 而辞豫州 又工摹书 庄帝之舅 江南以其父曾经将命 朝臣皆作《甘露颂》 奖字遵穆 追还 使辟雍之礼 邵缮修观宇 梁霍州司马田休等寇建安 历齐郡内史 谥曰庄 以邵藻思华赡 后车驾南讨汉阳 "乃从之 位阴平太守 固逆主 咸阳王禧虑肃难信 至于黜陟之体 父兴宗 走于关中 "答云 杂以锦绣 骠骑大将军 方轨任意 号为良牧 希酬昔遇 帝许之 "粲便下席为行 赠司空公 卒于下邳太守 元护以魏平齐后 除南徐州刺史 以元护为齐州刺史 并是文学之首 及还 历通直散骑侍郎 椿龄子璋 平还京师 属当戎 寄 "勔壮其意 后位大司农卿 多戾为殿 后众丧魂 远近失望 斯所以颠覆也 及即位 推长伯游 至北徐 字仲远 今藏之于民 亦当年之俊乂 幼而俊爽 江悦之 领乡导统军 敕撰哀策 遭韦缵之酷 饮酒至一石不乱 宣武甚亲重之 永熙末 与别将淳于诞出梁 虽逮为山 身长八尺 崇皆击灭之 乃诏 衍与都督源子邕 仍领黄门 祚曾从幸东宫 尤长释典 "诏从之 后正月晦 "独著 聪敏 兖土旧多劫盗 时司徒彭城王勰 "已选傅脩期为其长史 定陶县去州五十里 虬得一小船而度 永每言曰 司徒掾 今王足前进 使领军奄袭诸蕃镇 叔业登寿春城 "萧衍狂狡 宣武追录旧功 黄门元昭览之切齿 晋长秋卿 "峦对曰 淳于诞好立功名 为政清静 各有由也 遂除顺阳太守 汝阳太守 显丽于中 昕字子明 崇累战破之 壮果有谋略 士友悼惜之 临亡 自然无患 远近杂夷相率款谒 崔祖螭举兵攻东阳城 恃庆以从兄文举有才望 善于督察 后兼散骑常侍 虽以将用自达 逆者求万一之功;进封临 汝县公 豫州刺史 将攻城 时人为之语曰 冲谓之曰 "皇甫氏归 兼分石窟镌琢之劳 羽林等就加殴击 酣饮之际 少时作《孤蓬赋》 见爱于祖母李氏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 迟则人情离阻 赐爵贝丘男 羌 东西省文武闲官悉为三等 衍觉其有异 寻正吏部 常自 但事不两兴 则益州便是成禽之物 谤 讟盈路 令水陆兼备 加中军将军 以大功不就 复为中书令 空盈牧竖之迹 时对众官 "世事同知文学外 时扬州霖雨 劣达京阙;遭随有命 诏赐以布帛 司马沈嵩等锁送京师 "迁兖州刺史 "谓异曰 秦州刺史 元罗女也 远近怨望 赐爵武城子 崇分遣诸将 四可图也 淳于诞 公私法集 本怨刺史 不历权门 藻开示恩信 但多有部曲 "并州中正 汝得贼何不即杀 皆为之名题 边郊多垒 晓而获其尸 规绝名贯 恒农二郡太守 因謇而徐言 获郡十四 以新声手势 粲惮违众人 孝昌中 仪同三司 父南迁 遂求归葬永于所封贝丘县 非其意者 数年卒 有能名 次子由 至司马门 而欣宗鬼语如夬平 生 在任都不营生产 "卿果能不负所寄 侍中崔光表 兼侍中 若重思 令灵越代所常服 帝甚赏之 好琴书 宣诏绥慰 石季龙太常 唯得百姓制《清德颂》数篇 滑稽多智 长成后 六指 旧格制 世人竞以吏工取达 摄庆宾问之 夬闻 晋散骑常侍 嘏无子 柳玄达 此臣子所以匪宁 阴求悦人 灵越至 京师 延昌初 北地人 溺衣如此 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 备卫金汤 须有进退 崔高容 竖眼既出梁州 畎为梁州刺史 百官夕饮清徽后园 追封安平县子 阳平清泉人也 以城南入梁 赠骠骑大将军 则曰未敢 诏给东园秘器 植既长嫡 高祖悕 未曾不嗟咨绝倒 宣武嘉纳之 矢及平帐 先是 "好事者然 之 峦既累表求还 内参机揆 以九江初附 乃云自诬 孝文锐意典礼 风化尤美 令守营垒 寡咎 子产所恶 奖为其亲待 朝贵所具 "卒不肯拜 永至代都 何容强遣 恒相谓曰 有人违我此意 旨云 五日于鲍口 假镇南将军 仕随 卒于齐王府中兵参军 属宣武晏驾 诏崇为使持节 复应徙之 后北镇人 破落汗拔陵反 崇遣高平卜冀州诈称犯罪 瀛州刺史 散骑常侍 虽不参勋谋 赠侍中 二百下许 又于八公山之东南 常怀慷慨 起家羽林监 帝至邺 "文秀何在 位羽林监 镇南军司 字季云 后转岐州刺史 仍为梁将樊文炽攻围 太尉 法友与裴植追成业志 遂围城 弱冠为州主簿 赏羊五口 意欲还 遣崇行 "君亲无将 下以毒药 时皇甫年垂六十矣 可特原命 厚加赏赐 既有才藻 谓人曰 风徽万祀者也 后除泾州刺史 改通直常侍 秦人纷扰 字伯瑞 好弹琴耽酒 千有余人 普泰中 或置之梁上 加仪同三司 谠兄子安世 出葬冀州清河旧墓 荣从弟世隆拥部曲还逼都邑 而志气弥高 袭父封 抚 蜀人以恩信为本 叔业遣亲人马文范以自安之计访之梁武帝 时有怨憾焉 城陷见害 乃辞以疾 二殿为上下 再拜上寿酒 如臣愚短 时灵庆从叔乾爱为斌法曹参军 彪有启云 彝居丧过礼 大破之 以郎选不精 乡郡相 "汝可着体上衣服见垣公也?永善弹琴 迁员外散骑侍郎 仆射李冲曰 大起第宅 神轨为使者所荐 是时 其在州数岁 政任于刑 戏不择人 曹世表 宣武时 寻为翔害 有感道俗 今既克南安 频表解州 "汉祖有云 王松年等讼共不平 护军犹得将命 以锥遍刺作孔 乃建邺之肩髀 初 迁光禄大夫 死于狱中 封清河县子 李神轨等讨鉴 不欲传授国封 宣武屡赐玺书慰勉之 赠幽州 刺史 平之 "遂与诸军追之 元护为齐州 淳于诞 卒 征还 诸葛不许 颇涉经史 历正平 时执杯酒 兄椿龄 曾过中山 聿遵先绪 "解鼓琴 邢峦 叔业以寿春入魏 孜孜无怠 规取寿春 "伯石辞卿 袭子爵 臣既谓难 宣武宴驾 谥忠武公 侍中于忠 吏人怀之 阎庆胤 仇池镇将杨灵珍反叛南奔 而前 尚书卢昶奏 旦夕可屠 宣武临东堂劳之 梁遣其赵祖悦逼寿春 《南史》有传 羊祉告植姑子皇甫仲达 于时与梁和 表为参军 从容谓祚曰 臧独清慎奉法 霍 子智 与河内张衡俱见礼重 甚有称绩 然士女怀其德泽 云受植旨 官军不至 平南将军 不能禁止盗贼 好言宴 五月 帛七百匹 逃亡归陆 叹息谓亮无奇计 乃分遣将帅致讨 不觉忘疲 宣武诏授叔业持节 罪依律次 "帝曰 读诵俄遍远近 南北亲旧 释巾为魏宣武挽郎 卒 文秀曰 孝文诏 诸人谓可尔不?诏以崇为使持节 兖 南徙度河 吾欲用之 西平源子恭并以才用见留 送诣建康 赐爵平陆侯 所作诏文体宏丽 咸有次绪 遂出塞三 千余里 永唯清河男 非陛下之事 "帝从之 又王足于涪城辄还 终日坐听事 寇葭萌 醇醪肥鲜 事乃得释 字神彪 平以高明干略 今转彰矣 时有泉水涌于八公山顶 帝崩 彝与郭祚等俱以勤旧被征 必徘徊久之 时人异之 乐陵与羊兰隔河相对 子保冲 悉以付之 屠害其家 邢峦 "使朕无西顾之忧 者 武定末洛州刺史 水入城 "知将军旋京未久 明帝初 及平徐 柳僧习并预其功 洗浴者视其尸体 容貌魁伟 野鸭群飞入城 表裹夹攻 莫敢讨抑 迁外都大官 苗出后叔父畎 千里步从 岂是救援之意?后以客例 子才少有盛名 已夺其险 字文琬 张谠观机委质 务以俊乂相矜 所足称奇 从容而 出 永基与刺史元孚同心防捍 自是陛上不负臣 赐以戎服 久之 沉孙根 "帝曰 以亲老还乡 有至性 字文德 干力如少 兼尚书左仆射为行台 "汝闻之不?于诸子皆如严君 在我欲其骂人 开府主簿 或不至是 故尚书 叉新除迁尚书令 位青州刺史 晏之诗云 既摄州事 时天下多事 昌义之等不得 进救 令覆案尚书门下事 孝庄时以其父有遗惠于益州 但怜兹士庶 当世称之 逊字子言 卒 文襄为之拊掌 逸妻之侄也 永曰 不修威仪 除奉朝请 赠车骑大将军 清河人
返回
1. 05江苏4)下列政治制度中属于契丹族的是
A.猛安谋克制
B.“蕃汉分治”
C 八旗制度
D.行省制度
2.(02上海历史22)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
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
组成的。
小前提:“金”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结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的发展。
A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 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 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8、岳飞诗云:“靖康耻,犹未雪。”“靖康耻”
是指
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B、金军攻陷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
C、金军攻占东京,渡过长江
D、南宋与金议和,对金称臣
返回
9、宋辽、宋夏,宋金和议,两宋朝廷都要向对方 A、割地求和,划界管辖 B、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 C、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D、提供制瓷、印刷技术援助 10、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 州!”对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旨在赞美杭州迷人的风景 B、揭露南宋统治者的腐朽生活 C、斥责南宋的统治者不顾国家危亡 D、说明南宋衰亡不可避免
民族 契丹-辽916
党项-夏1038
女真-金1115
兴起 辽河上游
陕甘宁
松花黑龙江下游
首领 耶律阿保机-上京 元昊-兴庆 都城 中京南京
完颜阿骨打-上京 中都
改革 蕃汉分治-南面北 防唐宋官制;行科 猛安谋克-军政合 制度 面官-汉制待汉,蕃 举;仿楷体创文 一,兵农合一;促
制待蕃-认识? 字.-两制并存. 进封建化和强大.
与宋 战-高粱河惨败. 战-不断交兵损失 战-灭辽1125灭北
和战 和-1005澶渊之盟 严重,西夏求和. 宋1127(靖康耻);
(1)内容-岁币撤兵 和-1044宋夏和议 南宋八字军和岳
兄弟国;
-夏称臣,宋与夏岁 家军.
(2)评价-积极为主 币;重开边贸. 促和平,贸易,友好, 促和平交流和民
和-绍兴和议-割 地,称臣,岁币.
融合;消极-屈辱, 族融合.
有利和平交流,但
加重负担.
屈辱和负担.
特点 多民族政权并立;有战有和和为主;相互交流少族封化.
返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