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环境监测方法

学校教学环境监测方法
学校教学环境监测方法

抽样原则及数量

抽取有代表性的教室作为样本,按学校教室的不同结构、层次、朝向、单侧采光、双侧采光的不同类型确定监测教室样本数,一般不少于6间教室。

操作方法:

1.教室人均面积

(1)指标:教室人均面积。

(2)方法:在抽样的教室中测量教室长、宽、求出教室面积并统计该教

室学生数,分别计算各教室的人均面积。

(3)评价标准:依据沪教委体〔2011〕22号文。

a)按每个教室计算,每人所占面积:小学不低于1.60 m2/生,初中不

低于1.51 m2/生,高中不低于1.36 m2/生。

b)最前排边座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最小水平视角为30°。

c)最前排课桌的前沿与教学黑板的最小水平距离宜为2.50m;最后一

排课桌的后沿与黑板的最大水平距离,小学宜为8.00m,中学宜为

9.00m。

d)教室内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小于0.60m,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0m

的横行走道。

(3)公式:教室人均面积 =

2.课桌椅

(1)指标:课桌分配符合率、课椅分配符合率。

(2)方法:在抽样教室中,测量教室内在座学生身高及相应课椅高度,

被测课桌椅号数在使用者身高范围内,判定该学生与其相应课桌、课

椅的型号符合情况,计算该班的课桌、课椅与学生身高的分配符合率。

(用课桌椅尺或钢卷尺)

其中,课桌高度是指桌面近胸缘上缘距地面的高度,课椅高度是指椅面

前缘距地面的高度。

(3)评价标准:所选课桌椅应符合《GB/T 3976-2002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

寸》的规定。每间普通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a)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b)所选课桌椅尺寸应符合本年级学生身高范围,课桌椅型号应匹配,

不得混用。

c)课桌分配符合率≥80%;课椅分配符合率≥80%。

d)教室讲台的高度不影响前排学生观察黑板。

(4)公式:课桌/课椅分配符合率(%)=

3.黑板

(1)指标:尺寸、材料、表面状况、黑板面反射系数、黑板下缘与讲台

地面的垂直距离、黑板与前排桌前缘的距离。

(2)方法:在抽样教室中进行黑板评价。用测量尺,测量黑板高度与宽

度。

(3)反射系数的测量:黑板垂直分成四等份,取三条等分线的中点为测

定点,以三个测定点的平均反射系数为黑板反射系数代表值(用照度

计和皮尺)。

(4)评价标准:教室选用黑板应符合《WS99-1998黑板安全卫生要求》、

《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T18205-2000学校卫生监督

综合评价》。

a)黑板尺寸(m)≥(小学1m×3.6m ,中学1m×4.0m)。

b)材料:

c)表面无破损。

d)黑板反射比<0.2。

e)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m,中学为1~

1.1m。黑板与前排桌前缘的距离(m)≥

2.5m。

(4)公式:测定点反射系数 = ×100%

4.教室采光

(1)指标:教室南北朝向、采光方式、采光系数、后墙壁反射系数,窗

地比。

(2)方法:全阴天情况下测量最小采光系数。(教室无遮光窗帘测量时,

自带遮光布进行测量)

采光系数(%)=(室内照度/室外照度)× 100%

室内照度测量:选择教室内光线最差的课桌面测量照度。

室外照度测量: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避免直射阳光,在测量室内

照度前后各测一次室外照度,取两次测得数的平均值作为室外照度值。

墙壁反射系数测量:选择不受直接光照射的墙表面,一般可选择教室

后墙测量,可以在后墙离地面1.2-1.5米高的位置的水平线上

将墙壁分为左、中、右,取3个测点,左、右离墙面拐角处10~20cm

处为测点,然后求出平均反射系数,作为代表值。

入射照度测量:将照度计接收器感光面朝上,置于被测表面某一位置,

读取入射照度值。

反射照度测量:将照度计接收器感光面对准同一被测表面的原来位置,

逐渐平移离开,待照度稳定后,读取反射照度值。

窗地比测量:测量教室采光窗玻璃总面积及教室地板面积。

(3)评价标准:依据沪教委体〔2011〕22号文。GB7793及GB50099。

a)教学用房宜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主要采

光窗窗台高度不应低于900mm。

b)采光窗地比不应低于1/5,并应防止眩光。

c)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d)采光系数≥2.0%,后(侧)墙壁的反射系数≥70%。

(4)公式:采光系数(%)=× 100%

反射系数 = ×100%

5.教室照明

(1)指标:课桌面平均照度。

(2)方法:在抽样教室中进行教室照明评价。按《GB5700-2008照明测量

方法》的规定进行布点测量。教室内照明测量的布点至少等距选择9-16

个课桌面。

(3)评价标准:《GB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a)教室应采用配有保护角灯罩的荧光灯具,不得用裸灯。

b)教室黑板应设黑板灯,黑板局部照明灯40w×2盏。

6.教室二氧化碳

(1)指标:教室内空气二氧化碳浓度。

(2)方法:按GBT18204.24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进行测量。

上午10时和下午2时各测一次,取平均值作为代表值。选择教室中央

为测量点,将仪器的取样器探头置于距地面1.0m高,打开泵开关,被

测环境气体抽入仪器内,待仪器稳定后能直接显示二氧化碳浓度值。

(3)评价标准:《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用便携式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可以

使用便携式红外线二氧化碳直读仪。

a)教室应设通风窗以保持良好的自然通风,同时应设置吊扇。

b)二氧化碳浓度≤0.15%。

7.噪声

(1)指标:噪声dB(A),两排教室相对长边距。

方法:按GBT18204.22公共场所噪声测量方法执行。测量应在无雨、无雪的天气条件并在开窗的条件下进行。

教室外噪声:靠近噪声源的教学楼设定测量点,每幢教学楼设3个测量点。在开窗条件下测得的噪声数值。

(2)评价标准:《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T18205-2000

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用噪声声级计)、《GB/T 18204.22公共场所

噪声测定方法》

a)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教学辅助用房和教师办公室的允许

噪声应≤50dB(A)。

b)两排教室相对长边距≥25m。

8.厕所

(1)指标:蹲位数及宽度、小便槽达标情况、清洁状况、洗手设备。

(2)方法:按照学校男女生人数计算厕所蹲位数、小便槽数。

蹲位:查看学校男、女厕所蹲位数、按全校男、女学生人数,分别计

算男、女厕所平均每一个蹲位所容纳的学生人数。

男厕小便槽:测量小便槽长度米数,按全校男学生人数计算平均每米

小便槽容纳学生数。

以每一个厕所为单位进行卫生状况评价。

(3)评价标准:《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a)学生厕所面积宜按学生人数配置,每人使用面积根据规模不宜低于

0.17~0.28m2。

b)蹲位数量:男生厕所30人一个蹲位,每40人设1米长的小便槽;

女生厕所15人一个蹲位。其中:小学厕所蹲位跨度(两脚踏位之

间距离)不超过18厘米。

c)学校厕所应配备数量恰当的洗手用水龙头。全校可供学生洗手的水

龙头平均每个班级不少于一个。

(4)公式:

每蹲位学生人数(男或女) =

每米小便槽男学生人数 =

9.生活饮用水

(1)指标: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耗氧量、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

(2)方法: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方法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10.学生宿舍

(1)指标:宿舍人均居住面积、盥洗室水槽人均长度(米/每人)达标情况。

(2)方法:根据宿舍的不同面积、层次、朝向等,抽取不同类型的寝室做为评价样本。每栋宿舍抽取的寝室不少于3间。(用测距仪或皮尺)

(3)评价标准:

a)学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积≥3m2

b)应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铺应设置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

c)学生宿舍应保证通风良好,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

11.图书馆

(1)指标:照度、噪声、二氧化碳浓度、空气细菌数。

(2)方法:以根据图书馆、阅览室的不同面积、层次、抽取有代表性的房间进

行监测。监测方法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要点》的有关规定。

(3)评价标准:《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图书馆要求照度不小于

100Lx。

a)噪声≤50dB。

b)空气细菌数≤2500cfu/m3。(仅参加三年行动计划的区县做)

c)二氧化碳浓度≤0.10%。

附表:

表1.学校卫生监测量化评价记分表

10

表2.学基表

14

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评价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和《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精神,结合我市中小学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意义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的全局,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出发,在全市中小学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方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效手段。 构建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的意义:一是配合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全面达成;二是根据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满足事业发展数量要求的同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是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四是总结我市开展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经验,深化评价制度改革;五是监督全市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六是根本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 二、基本内容 1、积极推进重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

(1)改革课程评价考试制度,加强重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日常教学工作中大量的教育教学评价都是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2)发展性评价倡导运用多种方式和多种方法,可以采用纸笔测验的评价方法,也可以采用非纸笔测验的评价方法,如实验考察、上机操作、提交作品、口试、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评语、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完成某个任务中的表现性评价、学生成长记录等。 (3)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倡导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倡导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此类评价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家长要对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的评价提出意见,并从家长角度对学生做出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记录在《学生素质报告书》中。 (4)各学科要从实际出发,有侧重地开展学生学业成绩的发展性评价试验。 —语文和英语作为语言学习的学科,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要通过侧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语文、英语学科要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察,如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投入程度、学生课外阅读的内

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方案完整版

编号:TQC/K127 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方案 完整版 In order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the final plan is output after internal communication and confirm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is reasonably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resources, so as to realize the structured and planned implementation. 【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方案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方案资料适合用于工作中,为达到某个目标把要求和工作的内容及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在内部沟通确认后输出最终的方案,执行时根据已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安排,现实结构化和有规划性的实施。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和区委、 区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 略加快教育强区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 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增强全系统教 学质量意识,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结 合我区中小学实际,特制订《xx区中小学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方案》。 一、健全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体系 1.区级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区教研 室、督导室和招生办具体负责全区中小学

学校环境和教学生活设施标准

学校环境和教学生活设施标准 一、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 (一)教室 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 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 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 米的横行走道。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 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 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四)教室采光 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

(五)教室照明 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自然采光不足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2.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3. 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六)教室微小气候 1.教室应设通气窗,寒冷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2.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二、中小学校生活设施基本标准 (一)学生宿舍 1.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学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 3.0平方米。 3.应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铺应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 4.宿舍应保证通风良好,寒冷地区宿舍应设有换气窗。 5.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宿舍设室外厕所的,厕所距离宿舍不超过30米,并应设有路灯。 (二)学校集体食堂 1.学校食堂应取得卫生许可证。食堂从业人员应取得健康证

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评价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6号)和《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号)精神,结合我市中小学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意义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的全局,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出发,在全市中小学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方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效手段。 构建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的意义:一是配合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全面达成;二是根据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满足事业发展数量要求的同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是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四是总结我市开展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经验,深化评价制度改革;五是监督全市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六是根本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 二、基本内容 1、积极推进重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 (1)改革课程评价考试制度,加强重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

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日常教学工作中大量的教育教学评价都是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2)发展性评价倡导运用多种方式和多种方法,能够采用纸笔测验的评价方法,也能够采用非纸笔测验的评价方法,如实验考察、上机操作、提交作品、口试、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评语、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完成某个任务中的表现性评价、学生成长记录等。 (3)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倡导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倡导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此类评价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家长要对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的评价提出意见,并从家长角度对学生做出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记录在《学生素质报告书》中。 (4)各学科要从实际出发,有侧重地开展学生学业成绩的发展性评价试验。 —语文和英语作为语言学习的学科,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要经过侧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语文、英语学科要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察,如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投入程度、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和数量、学生的课外听说活动的内容和数量、书面表示的内容和数量等。 —数学是最容易引起学习成绩分化的学科之一,从促进学生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为了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过程、学生学习表现结果的监测和调控,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切实加强对我校教学质量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构建系统、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以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学质量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既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使教学过程成为不断反馈、不断调节、不断改进的动态过程,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监测,使教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质量观,走内涵发展的路子,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实现“聚焦高效课堂,关注有效教学”;推动学校加强管理,改进教学,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克服教学管理的简单化,形成全面的质量观,过程化的质量观,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把质量评价与监测作为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管理针对性和科学性水平的有效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监测原则: 1、导向性原则:体现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持续发展,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2、全面性原则:既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的监测,又包括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测;既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监测,又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进行全程性的跟踪监测。 3、针对性和指导性相结合的原则:监测要结合学校教学现状和新课改的新要求,引导教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效益。 三、监测内容 (一)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测 1、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要高度重视和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努力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2、上课(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高标准、严要求,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使学生活泼高效地学习,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益。 3、作业布置、批改与讲评(10分),按检查情况分等计分。 (二)学生学习(成长)过程监测 1、综合表现评定: 根据县教育局相关精神,评定内容分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行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六个方面。 综合表现评价结果由综合表现评定和综合性评语两部分组成。综合性评语主要对学生综合表现内容的五个方面进行定性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技能。综合性评语要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的基础上,由班主任撰写。

中小学学校安全工作检查表

学校安全工作检查表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别序 号 检查内容 检查结 果 组织领导1 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实行校长负责制,安全责任追究制,组织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2 学校安全工作有计划,有保障措施,安全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3 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省市有关要求,学校制定的各项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完备明确。 4 学校各部门、各岗位和各教职员工有明确的安全责任要求,人人签订安全责任状(教委、学校、班主任、家长、门卫保安)。 安全教育5 学校将学生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安全教育必须进入课堂,并要保证课时(小学10—12课时,初中8—10课时两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每月不少于1节。每学期开学、放假召开专题会议,每周升旗要有一条安全要求,有主题班会,每次班会有一项安全要求。留有图片影像资料。6 加强学生法制观念、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广大师生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及自护自救技能。 7 师生熟知火警、盗警、交通事故、医疗急救等报警电话,掌握报警常识。 8制定各项应急预案,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实际演练。9 按有关规定聘兼职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并每学期对学校师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活动并有记载。 10 利用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传播工具,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常识宣传。 安全保卫11 有专职保安或其他能够切实履行职责的人员担任门卫。 12 加强门卫值班,有校外人员入校登记,有巡逻及巡逻交接记录。 13 禁止将非教学用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动物和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带入校园。每周突击检查学一次。 14 配备专人负责住宿学生,尤其是女生宿舍的生活管理和安全保卫。 15做好电脑室、实验室等重点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16消防预防和检查:防“燃头”,不堵道,查开关,查线路。 消防安全17学校各类场所必须按规定要求配置消防器材。 18 加强消防设施与消防器材的日常维护工作,及时添置应配器材,经常检查消防水管、消防栓状态,有检查、维修保养档案。

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方案

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监测与评价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我校教学质量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工作;为了使我校教学质量监测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为了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与教育综合实力,依据《梅河口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方案》,并结合我校目前教学现状,特制定本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方案。 二、监测评价目的: 1.树立“知识和能力”与“态度和习惯”两者并重的教学观念,使不放弃一个学生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2.把减负增效落到实处,研究随堂课的教学,及时反思,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及时检查我校的教学质量,促使教师积极调控教学行为,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三、领导机构 组长:安君 副组长:孟祥坤 成员:

四、监测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教学监控的内容和方法必须符合教育规律,严格遵照各科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有关规定。要把学科基本能力的训练状况和形成程度作监控重点。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监测。 2.可行性原则: 教学监控的方法力争简洁,措施简单、明确,重点突出,可行性强,易操作。 3.全面性原则: 检测的内容要全面。包括对学生学业质量的检测,又包括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测;既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检测。 五、监测评价内容: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程度和优劣的状况。执行教育局监测方案中对小学段“三类”学科的教学质量监测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教学过程的监测,包括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质量

学校教学环境监测实施方案

2013年学校教学环境监测实施方案 学校教学环境是儿童少年学习和活动的重要外环境,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小学校设计规范》,为切实保障儿童少年健康的学习环境,特制订2013年学校教学环境监测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落实监测工作,建立一支实施学校教学环境监测的领导小组。 组长:周伟 副组长:周闰坤 成员:王昭、彭双龙、李勇、刘勇 二、监测学校与内容 (一)监测学校 泸县兆雅镇兆雅初级中学校、泸县兆雅镇明德小学、泸县太伏镇太伏初级中学校、泸县太伏镇太伏中心小学校、泸县玄滩镇玄滩初级中学校、泸县玄滩镇玄滩中心小学校、泸县牛滩镇玉峰初级中学校、泸县牛滩镇牛滩中心小学校、泸县毗卢镇学校、泸县潮河镇学校、泸县石桥镇学校、泸县嘉明镇嘉明初级中学校、泸县嘉明镇嘉明中心小学校、泸县天兴镇天兴初级中学校、泸县天兴镇天兴中心小学校、泸县喻寺镇喻寺中心小学校、泸县福集镇福集中心小学校、泸县城

北初级中学校、泸县方洞镇方洞初级中学校、泸县方洞镇方洞中心小学校、泸县立石镇立石初级中学校、泸县立石镇立石中心小学校、泸县得胜镇得胜初级中学校、泸县得胜镇得胜中心小学校、泸县云锦镇云锦初级中学校、泸县云锦镇云锦中心小学校、泸县海潮镇学校、泸县云龙镇学校、泸县百和镇百和初级中学校、泸县百和镇百和中心小学校。(二)监测内容 监测的内容主要为教室人均面积、玻地比、课桌椅分配符合率、黑板及教室采光、照明、微小气候(二氧化碳)、教室外环境噪声等。 三、监测实施时间 学校教学环境监测工作定于2013年5月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5月7日:泸县兆雅镇兆雅初级中学校、泸县兆雅镇明德小学、泸县太伏镇太伏初级中学校、泸县太伏镇太伏中心小学校、泸县云龙镇学校; 5月8日:泸县玄滩镇玄滩初级中学校、泸县玄滩镇玄滩中心小学校、泸县牛滩镇玉峰初级中学校、泸县牛滩镇牛滩中心小学校、泸县毗卢镇学校; 5月9日:泸县嘉明镇嘉明初级中学校、泸县嘉明镇嘉明中心小学校、泸县天兴镇天兴初级中学校、泸县天兴镇天兴中心小学校、泸县喻寺镇喻寺中心小学校;

学校环境和教学生活设施标准

学校环境和教学生活设 施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学校环境和教学生活设施标准 一、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 (一)教室 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 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 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 米的横行走道。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 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 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四)教室采光 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 (五)教室照明 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自然采光不足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2.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3. 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六)教室微小气候 1.教室应设通气窗,寒冷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2.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二、中小学校生活设施基本标准 (一)学生宿舍 1.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学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 3.0平方米。 3.应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铺应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 4.宿舍应保证通风良好,寒冷地区宿舍应设有换气窗。

教学质量检测实施方案

精品文档,放心下载,放心阅读2015—2016学年度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洪恩乡梁楼小学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抓好教学是提高我校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学校的每位老师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观念,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建设。 教学质量监测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为保证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它在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重要作用,同时对推动学校教学改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我校课堂教学质量,体现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主体,完善教学自我诊断意识,依据《通榆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方案》的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组织建设 1.课堂教学质量检测领导小组 组长:李满良 副组长:杜建军 成员:王少春、刘冰、田占鳌 2.课堂教学质量检测实施小组 组长:宋福才 副组长:杜建军 组员:王少春、刘冰、田占鳌、班主任、全体任课教师。

三、具体安排 1.检测学科 课堂教学质量检测要涉及所有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地方、校本、综合实践、信息技术、地方、校本等学科。依据各个学科的不同特点展开检测。一般情况下,对语、数、英之外的其他学科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实施检测。 2.检测方法及评分标准 (1)教师自行组织,课课自测,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2)学校检测小组集中听课检测,检测后共同分析检测结果,探讨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共同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3.检测标准 检测合格率低于70%的,检测成绩定为不合格,课堂教学等级定为差课;合格率在70%—80%(含70%)的,检测等级定为合格,课堂教学等级最高定为一般课;在80%—90%的(含80%),检测等级定为良好,课堂教学等级最高定为规范课;在90%以上的(含90%),检测等级定为优秀,课堂教学最高等级定为优质课。 4.检测内容 以学科课程标准和检测课具体目标、任务、要求为指导,主要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检测试题必须由检测实施小组共同协商制定,个人检测由教师自己出题。检测题力求客观、基础,面向大多数学生,实施小组成员在检测前要预先祥读教学参考书,了解新课标对该课内容的有关要求,准确把握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内容,确保检测题能得到任课教师的认可。杜绝因检测题的科学性

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工作策划方案

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工作策划方案 一、监测依据 (一)《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 (二)卫生部《关于印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评估标准(XX年版)的通知》(卫疾控[XX]3号)。 二、监测目的 (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豫发[XX]30号)的要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依据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传染病和常见病、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及教学环境安全卫生状况的监测工作。 (二)掌握和了解各级中小学校教学建筑设施、设备及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卫生安全现状和发展变化趋势,为各级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的决策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健全河南省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长效工作机制。 三、监测对象与内容 (一)监测对象 县(区)监测不少于12所,包括县城中学2所,小学2所;乡级中学2所,小学2所;村级小学4所(各省辖市、县、

区监测的学校中应包括1-2所民办学校)。、 (二)监测内容 1、学校基本情况:包括学校名称、学生人数、学校层次、学校类型、学校性质、学生夜自习情况等。 2、教学设施情况:包括教学楼朝向、教学楼外廊栏杆(栏板)高度、教学楼外廊宽度、每栋教学楼供学生使用的楼梯数量、教室照明情况、教室人均面积、应急灯安装情况等。 3、教学辅助设施状况:包括生活饮用水供水方式、教室CO2浓度(冬春季各1次)、食堂卫生许可证、学校厕所类型、校园内洗手设施等情况。 4、学校自备水(二次供水)水质。 5、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效果。 详见附表1河南省中小学校教学环境监测记录表。 其中学校自备水(二次供水)水质和学校食堂餐具的监测各地可根据本地情况自行选择,全省不做统一要求。 四、监测方法 教学设施的监测参照《学校卫生监督评价》(GB/T18205-XX)执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按照公共场所二氧化碳检验标准方法进行。 学校生活饮用水、食堂餐具的检验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方法进行。 五、监测指标及要求

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方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及《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等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校内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特提出以下建设工作方案。 一、构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意义 本科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建立规范、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增强自我约束和发展能力的基本制度保障。 二、构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指导思想 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学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管理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将师生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目标有机结合,通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及满足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目的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其任务就是及时发现偏离计划目标的误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发生的偏差,从而确保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2.全员性原则。人才培养是学校的基本任务,本科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是基础和保证。学生、教师及管理人员既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被监控对象,也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运行的主动实施者,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教学质量监控,营造教学质量人人有责的良好机制和氛围。 3.全程性原则。教学质量主要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不是靠最后的评价检查出来的。因此,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必须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的监控过程。 4.适用性原则。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措施要切实符合学校教学与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规章制度等必须与学校的整体定位相适用,才能有力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四、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结构、内容及任务分工 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由组织系统、目标与标准系统、制度系统、监控与评价系统和反馈与持续改进系统等五大系统。详见系统结构图。 (一)组织系统

学校基本情况及环境建设

欢迎词: 一、学校基本情况及环境建设 偃师市圣陶学校于2015年9月份挂牌成立,至今已初具规模。学校占地9875m2,建筑面积8044m2,绿化面积1200余m2。在校生103人,教职工15人,共有五个年级六个教学班。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办学条件充分,内部设施齐全。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需求,现已征地8000 m2筹建操场,又新建学生澡堂180 m2,新的教学楼、宿舍楼已纳入扩建计划;不远的将来我校将成为一所集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九年制学校。目前,我校教职工团结奋进,积极向上、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为圣陶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办学思路 我校本着让学生学有所成,全面发展的目标确立了我校的办学思路。 思路(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即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首先从学校抓起,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例如:生活上引导学生在校自觉洗手、洗脸、洗脚、梳头、叠被子;学习上引导学生上课端正坐姿,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字;行为上要求学生讲文明话,做文明事,见人有礼貌,衣服常干净。其次,养成教育渗透到家庭中去,要求学生在周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例如:打扫卫生、洗刷碗筷、铺床叠被等;同时,也可做一次孝敬长辈的感恩活动。例如:给长辈洗脚、端饭、捶背等;最后,通过家庭调查表及时掌握学生信息,大力表扬表现好的学生,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思路(二)让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 我校的做法是:学校开展了“五星评选”活动,健全了评价机制,让学生争做“五星同学”,争上星光大道。通过互相竞争,学生的目标明确,精神倍

增,个个同学都点亮了自己的闪光点,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五星即:进步之星、礼仪之星、体育之星、书法之星和学习之星。 思路(三)让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全面发展学生,活跃学生的在校生活,学校全面开设课程。除了语文、数学、英语文化课外,还聘请了专业教师,开设了书法、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并且开展了相应的各种活动,学生全员参与,丰富校园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情感,提高教育效果,给学生的快乐学习,健康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三、教师队伍。 目前,我校有一支团结向上、责任心强、品德优秀的教师队伍,他们都是原公办学校的一线教师,不但专业知识雄厚,思想素质高尚,而且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一年来,教师管理有方,教法得当,对学生是全程跟踪,分层辅导,逐人管理,教学成绩稳步上升。通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成绩显著,(共15科次,其中三科名列缑氏全镇第一名,三科进入前五名,七科跨入前十名)全体师生精神无比振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里的教师是学校及家长信得过而放心的教师”。我们的承诺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四、学校管理模式 (一)制度化管理学校各项制度健全,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有条可循 规范了学生行为,促进了团结和谐、校园稳定及学校的发展,给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创建了安全而舒适的环境。 (二)母性化管理我校是一所全封闭的私立学校,学生在校时间远 于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在某些情况下,学生很渴望得到母爱。所以,母性化的管理能使学生自慰、自信富有安全感。全体教师都率先垂范,像关心自己的孩

年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年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2013年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落实新课程要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科学诊断我校基础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不断完善新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测评体系,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1、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形成全面、科学、标准化的新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全面把握新课程实施水平及基础教育学段教育教学质量及发展状况。 2、通过教育教学质量测评,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促进学校加强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真正达到轻负担,高质量。 3、发现典型,推广经验,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整体提升教育核心发展力。 4、为建立教学质量档案库,提供横向与纵向教学质量评价报告,为各学校横向发展水平与纵向发展速度目标定位,切实为基层提供优质服务。 5、教育教学质量测评结果纳入年度评估,将为评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状况提供重要依据。 二、组织结构 由区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中心统一制定相应监测项目、监测标准和监测程序。区基础教育研究监测中心小学科在监测中心统一组织和协调下,组织编制相应测评材料。学校负责组织实施有关内容。 三、监测原则 1、发展性原则。测评重在了解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状况,为调整教学管理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依据,达到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目的。对测评结果的分析,重在分析年度发展水平,不做横向结果对比分析。 2、综合性原则。既要关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监测,更要关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监测,既要关注国家规定课程的监测,更要关注校本课程的监测,确保开齐、开好课程;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监测,更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监测。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监测内容与目的的不同,有的监测以定量评价为主,辅以定性评价;有的监测以定性评价为主,辅以定量评价。要从量化数据中,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除常规的纸笔测试评价外,还要采用成长记录、学习日记、情景测验、实验操作、口试,课后访谈、作业分析、行为观察、问卷调查和开放性考试等评价手段,全面评价教育教学质量。 4、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测评既要有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更要有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与学.实现质量控制。通过终结性评价,了解一个教学阶段的质量状况,完善教学管理措施,改进和调整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 四、监测体系 1、纳入全区监测范围。 2、抽测时间可以安排在一个学期的前期、中期或后期,测评次数要严格界定,提前发布监测时间与监测内容。 3、监测方式注重科学性、多样化。可纸笔测试;可非纸笔测试(或纸笔测试与非纸笔

校园环境与教育

学校处处是教育;学校处处有教育,校园环境就具有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学校教育总在一定的环境内进行的,它可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校园内的花草树木,空气、光线、色彩,校舍建筑,场地设备室内布置等可称作“自然环境”(其实也是“人化”的自然);校园内的政治、道德、文化和人际关系可视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也可以理解为物质环境,社会环境也可以理解为精神环境。校园环境的熏陶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渠道,一方面是因为它促进了学生感性的自我成长,另一方面又因为它促进者个性生存与发展的协调平衡,促进者创造性的发展。校园环境不仅是一种人化的自然环境,更是一种人为的精神环境。校园环境美的意义不只是停留在学校成员从环境这面“镜子”中,直观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还在于其强大的美的熏陶和同化力。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它潜移默化着人们的心灵,丰富着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丰富。在学校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灵的陶冶,情趣的激发,和谐人际关系的营造,精神境界的提高以及校园气氛的活跃等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它是育人的必要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 一、激励学生发奋向上的功能。 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现代文明人的生活追求,以及文明环境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与约束,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文明行为习惯。可以有效的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在美好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各种环境因素都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优良的校风、班风,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舒适愉悦的学习空间,洁净美丽的活动场所……。用眼观察,用心品味,都可成为学生的精神力量,砥砺他们努力进取,健康成长。如我校校风:文明、勤奋、严谨、求实“,学勉词“他行,你行,我也行”,以及很多的师生自己创作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画,均制成牌匾置于走廊、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报告厅等醒目处,热切的华腾园,殷切的期盼,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令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高昂;再如,针对师生关系我们要教师做到言传身教,关爱学生,“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尊重”,“多一点鼓励”,“蹲下来和学生做朋友”,“坐下来和学生沟通”,静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等都是我们的策略。学校还充分注意发挥班主任的德育功能。班主任的工作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为了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我们主要做到“四抓”:一抓班主任培训工作。提高了班主任的管理素质。二抓班主任例会。加强了例会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抓班会课的形式,引导班会课向科学、严谨、务实、创新方向发展,提高班会课的育人效能。四抓评语改革。这是一个鼓励学生、激励学生、鞭策学生的教育契机。我们要求写评语必须做到“三要”:(1)要探究学生身上的优点,让学生充满自信。(2)要探究学生身上的缺点,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弄清根本原因,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鼓励和期望。(3)要用爱心帮助学生设定下一目标,使其看到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几年来,我校评语改革已初见成效,自成风格,并出版了评语集《心雨》六期。受到了商机领导,专家及兄弟学校的好评。因而无论是校内还是班内,都呈现出浓浓的人情味,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睦融洽,民主平等,学生在这样的人际环境中,个性真正得到张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可见,这是环境育人的结果。 二、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功能。 优美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身处其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自觉自愿接受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启发。这样,学生的情操可以收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精神

学校教学环境监测方法

抽样原则及数量 抽取有代表性的教室作为样本,按学校教室的不同结构、层次、朝向、单侧采光、双侧采光的不同类型确定监测教室样本数,一般不少于6间教室。 操作方法: 1.教室人均面积 (1)指标:教室人均面积。 (2)方法:在抽样的教室中测量教室长、宽、求出教室面积并统计该教 室学生数,分别计算各教室的人均面积。 (3)评价标准:依据沪教委体〔2011〕22号文。 a)按每个教室计算,每人所占面积:小学不低于1.60 m2/生,初中不 低于1.51 m2/生,高中不低于1.36 m2/生。 b)最前排边座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最小水平视角为30°。 c)最前排课桌的前沿与教学黑板的最小水平距离宜为2.50m;最后一 排课桌的后沿与黑板的最大水平距离,小学宜为8.00m,中学宜为 9.00m。 d)教室内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小于0.60m,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0m 的横行走道。 (3)公式:教室人均面积= 2.课桌椅 (1)指标:课桌分配符合率、课椅分配符合率。 (2)方法:在抽样教室中,测量教室内在座学生身高及相应课椅高度, 被测课桌椅号数在使用者身高范围内,判定该学生与其相应课桌、课 椅的型号符合情况,计算该班的课桌、课椅与学生身高的分配符合率。 (用课桌椅尺或钢卷尺) 其中,课桌高度是指桌面近胸缘上缘距地面的高度,课椅高度是指椅面

前缘距地面的高度。 (3)评价标准:所选课桌椅应符合《GB/T 3976-2002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 寸》的规定。每间普通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a)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b)所选课桌椅尺寸应符合本年级学生身高范围,课桌椅型号应匹配, 不得混用。 c)课桌分配符合率≥80%;课椅分配符合率≥80%。 d)教室讲台的高度不影响前排学生观察黑板。 (4)公式:课桌/课椅分配符合率(%)= 3.黑板 (1)指标:尺寸、材料、表面状况、黑板面反射系数、黑板下缘与讲台 地面的垂直距离、黑板与前排桌前缘的距离。 (2)方法:在抽样教室中进行黑板评价。用测量尺,测量黑板高度与宽 度。 (3)反射系数的测量:黑板垂直分成四等份,取三条等分线的中点为测 定点,以三个测定点的平均反射系数为黑板反射系数代表值(用照度 计和皮尺)。 (4)评价标准:教室选用黑板应符合《WS99-1998黑板安全卫生要求》、 《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T18205-2000学校卫生监督 综合评价》。 a)黑板尺寸(m)≥(小学1m×3.6m ,中学1m×4.0m)。 b)材料: c)表面无破损。 d)黑板反射比<0.2。

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方案

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方案

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教育强区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增强全系统教学质量意识,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区中小学实际,特制订《xx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方案》。 一、健全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体系 1.区级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区教研室、督导室和招生办具体负责全区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工作,制定操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教育局每学年组织召开1-2次教学质量监测工作会,做好学情、教情分析,提出相关整改意见和工作要求。 2.校级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建立校长负责制,农村小学以乡镇为单位,农村初中和城区中小学以校为单位,每学期召开1-2次专题会议,重点研究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相关的制度、计划、实施、改进等工作。加大对教学质量的监测力度,

提高质量监测的信度,有效监测影响教学质量的要素,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证。 任课教师要以实施有效教学为目标增强质量意识,狠抓教学环节和过程;认真研究学生、吃透教材、创新教法、精心组织、善于反思,不断提高执教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善于破解,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理念、方法和措施,适时进行学科教学监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评制度 3.小学六年级质量测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区小学六年级质量测评管理办法,加强质量测评的过程管理,对违反质量测评管理制度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小学六年级质量测评科目设置及组织形式应体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课程计划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高考、中考质量测评管理制度。教研室对各学校高三年级、九年级教学进行重点调研指导。教

(完整word版)校园环境监测方案

校园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通过水环境监测实习,进一步让学生巩固课本所学知识,深入了解水环境监测中各环境因子的采样与分析方法、误差分析、数据处理等方法与技能; 2.通过对校园地表水、饮用水和污水的水质监测,以掌握校园内的水环境质量现状,并判断水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标准的要求; 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调研及资料收集 1、污染源调查 (1)污染源分布及排放状况 1、校园水污染源主要包括食堂水、实验室废水、生活污水等。 2、食堂水包括洗碗水、洗菜水以及其它污水,洗碗水主要含有N、P 等营养物质和油脂,洗菜水含有的沙粒等较少的污染物,其它污水含有较多有机污染物。主要排入下水道和校园内小水沟。 3、实验室废水主要排入下水道,排水量不大。生活污水的排水量占主要部分。 (2)污染源具体参数 2、自然环境

(1)地形 学院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杏花岭区大东关街红沟南路36号,占地面积243亩,建筑面积17.60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仿真研发与培训中心、计算机中心、语音室、学生公寓、多功能体育场馆等设施。 学校有40余个各类基础、专业实验室,有金工实习厂、电工电子实习厂等校内实习基地。东西分别属于教学区和职工住宅区。 学校共设立三个大门,分别为学校的北大门,即正门,令设有南门和小南门,位于学校的南边。学校的北大门(正门)南侧有一个喷泉广场,在其正对面建有一座高六层的主教楼;综合楼位于学校北门西侧;学校北门东侧为现有的动力馆;位于动力馆东侧的结构实验室,主要用于土木系学生实习实训;在结构实验室的正对面有新改建的塑胶操场(含八号学生公寓楼前的篮球场);学校东起8号学生公寓,西至建筑面积3887平方米的图书馆,在图书馆正前方是计算机中心;位于主教楼的后面是学校的食堂,在食堂前方是在97年香港回归时学生种植的一片槐树林,曾称回归林;在回归林的前方是学校的羽毛球场和三号公寓楼,在此楼后为四号公寓楼。学校的南北方向南起9号教职宿舍和锅炉房。北至后勤电工房道路。 (2)气象 学校属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较长,日照充足。年平均降雨量456毫米,年平均气温9.5℃,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 6.8℃;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5℃。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808小时。 3、社会环境

《环境监测》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教学大纲 [适用于环境科学专业] 第一部分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环境监测是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环境监测能及时、准确、全面的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环境治理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保护要先行,环境监测课程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各领域都是不可缺少的,对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影响重大。 环境监测的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独立分析、设计、解决环境监测问题,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环境监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环境中水、大气、土壤、固体废弃物的布点采样方法、预处理技术及重要监测指标的分析技术;掌握制订监测方案的方法;掌握监测过程质量保证的内容和方法;了解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了解环境自动监测、生物监测、遥感遥测等最新环境监测技术与发展前沿。通过学习环境监测,培养学生解决环境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科学作风,为该课程在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特别在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噪声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1、环境监测对象和目的。这部分内容,是对“环境监测”这门学科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概括,包括该课程的性质、特点、学习方法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环境监测的概念,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环境标准的概念及分类、制订原则。 2、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分析方法、环境标准物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的表述方法,为以后各环境要素的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做好铺垫和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