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知识点整理八

合集下载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知识点整理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知识点整理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知识点整理一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1、生产战略:是企业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和产品特点来构造其生产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系列决策规划、内容和程序。

2、生产管理的任务: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按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廉价、优质的产品。

3、生产管理的内容:1.生产准备和组织2.生产计划3.生产控制4、生产管理的原则:1.讲求经济效益2.坚持以销定产3.实行科学管理4.组织均衡生产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5、生产按工艺特性分类:1.加工装配型2.流程型6、生产按组织生产的特点分类:1.备货型2.订货型:订货组装型、订货制造型、订货工程型7、备货型生产(MTS):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目的是为了完成产品库存。

8、订货型生产(MTO):是指按用户的订单进行生产。

9、生产按专业化程度分类:1.大量生产2.单件生产3.成批生产4.多品种小批量生产10、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组织工作的特征:1.生产品种多样性2.生产过程复杂性3.生产能力的适应性4.环境条件的多变性5.生产计划的变动性6.生产管理的动态性11、生产过程的组成: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2.基本生产过程3.辅助生产过程4.生产服务过程12、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上对同一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生产环节。

13、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4.生产过程的柔性14、生产时间计算:*P25——2815、文明生产:是指在生产现场管理中,要按照现代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为生产现场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

16、“5S”活动的内容:1.整理2.整顿3.清扫4.清洁5.素养17、安全生产:是指在保持领导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活动。

二工作研究1、工作研究:是指在既定的工作条件下,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资源的更合理利用,排除作业中不合理、不经济和混乱的因素,寻求一种更佳、更经济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降低系统的运营成本。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自考讲义笔记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自考讲义笔记

单项选择题1.1.生产是A.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应其需求的过程B.以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应其需求的过程C.以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作业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应其需求的过程D.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作业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应其需求的过程【A】1.2.企业生产与作业系统的立足点是A.市场导向B.市场需求C.企业需求D。

竞争需求【B】1.3.生产与作业系统实质上是企业员工实现A、订单流的运行过程B、物流、资金流的运行过程C、订单流、物流、资金流综合运行过程D、订单流、信息流的运行过程【C】1.4、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基础是A、订单流B、物流C、资金流D、信息流【A】1.5、企业运行的关键环节是A、生产与作业战略B、生产与作业系统C、生产与作业控制D、生产与作业管理【B】1.6、输入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A、生产对象B、生产信息C、劳动力D、生产资金【C】1.7、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成本和质量的是A、生产手段B、生产对象C、生产资金D、生产信息【A】1.8、在现代企业生产与作业系统中,与企业相互依赖,已被看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是A、零售商B、供应商C、生产对象D、用户【B】1.9、生产与作业系统的首要基本功能是A、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要B、满足企业目标需要C、提供优质产品D、提高生产效率【A】1.10、现代企业生产与作业系统运行的基础和保证是A、生产手段B、生产资金C、劳动力D、生产对象【B】1.11、用户购买产品和要求服务是第一需要是A、品种B、交货期C.价格D.质量【D】1.12.企业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差异性的集中体现是A.产品质量B.产品价格C.产品品种D.产品服务【C】1.13.下列不属于为保证产品的服务的落实,企业生产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是A.创新性功能B.继承性功能C.可扩展性功能D.兼容性功能【A】1.14.下列不属于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化要素的是A.生产技术B.生产与作业计划C.生产与作业系统的集成D.生产能力【B】1.15.能够表达出企业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形式的是A.生产技术B.生产设施C.生产能力D.生产与作业系统的集成【D】1.16.提供着生产与作业系统进行正常运转的物资上的保证基础工作,反映着生产系统的经济效益问题的要素是A.库存控制要素B.质量管理要素C.人员组织要素D.生产与作业计划要素【C】1.17.生产与作业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是A.人员组织要素B.质量管理要素C.生产与作业计划要素D.库存控制要素【A】1.18.决定企业命运、企业兴衰的因素是A.资源B.信息c.质量D.市场需求【C】1.19.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依法生产、以人为本C.落实责任、科技兴安D.安全生产、群治群防【A】1.20.安全生产管理的灵魂是A.安全生产法制B.安全生产文化C.安全生产责任D.安全生产投入【B】1.21.安全生产的动力是A.安全生产文化B.安全生产法制C.安全生产责任D.安全生产科技【D】1.22.在生产的全过程中,最需要认真贯彻的是A.降低成本、降低消耗B.安全生产、提高效率C.因地制宜、改进工艺D.科学管理、均衡生产【A】1.23.下列不属于生产与作业管理基本职能的是A.组织B.计划C.战略D.控制【C】1.2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是A.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B.创新的原则C.均衡生产与作业的原则D.科学管理的原则【A】1.25.实现科学管理的关键是A.安全生产B.信息管理C.人的素质D.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C】1.26.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管理学家是A.甘特B.泰罗C.梅奥D.法约尔【B】1.27.强调了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优越性的经济学家是A.泰罗B.亚当·斯密C.梅奥D.吉尔布雷斯夫妇【B】1.28.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与作业管理习惯称之为A.生产运作管理B.生产管理C.制造管理D.生产运营管理【B】1.29.1913年,下列哪家公司的T型汽车生产移动式装配流水线是生产管理中的一块里程碑?A.美国通用公司B.美名词解释题目录1.1.生产与作业系统1.2.生产手段1.3.生产能力1.4.非结构化要素1.5.生产与作业管理2.1.企业战略2.2.生产与作业战略3.1.生产与作业过程3.2.流程3.3.加工制造型生产与作业3.4.订货生产类型3.5.生产与作业能力3.6.产品开发3.7.新产品3.8.成组技术3.9.价值工程3.10.产品导向布置形式3.11.流水线生产3.12.工作研究3.13.时间研究3.14.工作日写实3.15.劳动定额3.16.工时定额3.17.产量定额3.18.编制定员4.1.产品产量指标4.2.工业总产值4.3.生产预测4.4.主生产计划4.5.现有库存量4.6.待分配库存4.7.生产作业计划4.8.生产周期4.9.物料需求计划(MRP)法4.10.企业资源计划(ERP)5.1.生产与作业控制5.2.生产调度5.3.项目5.4.项目管理5.5.库存5.6.库存管理5.7.库存持有成本5.8.经济订货批量5.9.质量5.10.服务质量5.11.质量管理5.12.全面质量管理5.13.ISO90005.14.设备5.15.设备管理5.16.生产与作业现场管理5.17.定置管理6.1.供应链6.2.供应链管理6.3.供应链中库存6.4.客户满意度6.5.供应链中的合作关系6.6.外包6.7.敏捷制造6.8.大规模定制6.9.清洁生产6.10.零排放6.11.循环经济名词解释题答案1.1.生产与作业系统就是指由供应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给企业,经过企业的制造过程或服务过程,将生产要素转换为有形产品或无形服务,供给用户,实现价值增值。

自考 生产管理复习资料

自考  生产管理复习资料
方法:将工作分解成单元;测量各个工作单元的时间;决定样本的大 小;决定时间标准。
21. 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的横向扩大,即增加第个人的工作任务的种 类,从而使他们能够完成一项完整工作的大部分程序,这样他们 可以看到自己的工作对顾客的意义,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工作丰富化是指工作的纵向扩大,即给予职工更多的责任,更多参与 决策和管理的机会。工作丰富化可以给人带来成就感、责任心和得到 认可的满足感。
企业战略分为:公司经营战略、事业部战略、职能战略(总体战略、 经营战略、职能战略)。生产运作战略属于职能战略。
使命和目标;战略与策略;实际运营。以上层次战略层层分解,得到 作为职能战略的生产运作战略。
20. 时间研究的基本思想及操作方法:
研究人员用秒表观察和测量一个训练有素的员工,在正常发挥的条件 下各个工作单元所花费的时间,测多次取平均值,以作为工作的时间 标准。
1)设aij为工件i(i+1,2,…,n)在机器j上加工的时间。在aij矩阵 中找到最小的aij值。如果有两个相同的值,则任选一个。
(2)如最短加工时间(最小的aij)出现在机器1上,则对应的工件尽 可能往前排;若最短加工时间(最小的aij)出现在机器2上,则对应 的工件尽可能往后排。
(3)从加工时间矩阵中划去已经排序的工件,然后重复步骤(1) (2),直至全部工件被安排。若最短加工时间有多个,则任挑选一 个。
36000
150Leabharlann 单价/元200 200
利用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甲方案:(台) 乙方案:(台) 由此可见,产量低于2000台时,两种方案均亏损。当产量大于2000台 时,乙方案较优。因此,在预期生产规模为3000台/月时,选择乙方案 为最佳选址方案。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生产与作业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控制等。

通过有效的生产与作业管理,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以下是我对生产与作业管理相关知识的笔记总结。

一、生产与作业系统概述生产与作业系统是一个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输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输出则是产品或服务。

这个系统的目标是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实现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地生产。

生产与作业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

硬件要素包括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等;软件要素包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控制等。

二、生产过程组织(一)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1、工艺专业化原则按照工艺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集中在一个区域。

优点是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性强,缺点是运输路线长、生产周期长、在制品占用量大。

2、对象专业化原则以产品为对象建立生产单位,将加工某种产品所需的设备、工人等集中在一起。

优点是运输路线短、生产周期短、在制品占用量少,缺点是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性差。

(二)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1、顺序移动方式产品在各道工序之间按顺序依次移动,生产周期长。

2、平行移动方式每个产品在某道工序加工完成后立即转移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生产周期短,但运输次数增加。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综合了顺序移动和平行移动的优点,既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又缩短了生产周期。

三、生产计划与控制(一)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企业对生产任务作出的统筹安排,包括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

1、综合生产计划确定企业在计划期内的总产量和生产进度安排,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库存水平等因素。

2、主生产计划确定具体产品在各时间段的生产数量和交货日期。

3、物料需求计划根据主生产计划确定所需物料的种类、数量和需求时间。

(二)生产控制生产控制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调整,以保证生产计划的完成。

2020年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00145(第8讲讲义)

2020年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00145(第8讲讲义)

5.4 质量管理
•一、全面质量管理 •(三)全面质量管理 •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程序(PDCA循环) •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置(处理)。 •(1)计划:根据顾客要求和组织方针,为提供结果建 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2)执行:实施过程。 •(3)检查:根据产品要求,对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4)处理: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5.4 质量管理
•一、全面质量管理 •(一)质量 •4、无形产品的质量特性(服务质量) •(1)服务质量:产品生产的服务或服务业满足规定或 潜在要求(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具体内涵:① 服务质量是顾客感知的对象。②服务质量有客观方法衡 量,更多依靠主观感知。③服务质量发生在服务生产和 交易过程中。④服务质量是在交易瞬间实现的。⑤服务 质量的提高需要内部形成有效管理和支持系统。
理时,对A类物资应该( )。
•A.固定订货量
B.定期订货
•C.批量供应
D.严格控制库存
•答案:D.
5.3 库存管理
•(三)库存控制模式 •3、库存的最优控制模式
5.3 库存管理
•(三)库存控制模式 •3、库存的最优控制模式 •(1)经济订货批量(EOQ):存货维持与订货处理相结
合使成本最低的补给订货批量。
5.4 质量管理
•一、全面质量管理 •(二)质量管理 •3、质量管理的现状: •(1)质量检查:企业保证质量的主要方式是临时性和 最后阶段的检查。(2)质量保证:质量目标通过生产 部门实现,通过生产部门进行生产工艺的控制。(3) 预防次品。(4)完美无缺:每个员工都意识到质量对 于企业成功的重要性,都在寻求提高质量的途径,都在 为达到完美无缺而奋斗。
5.4
•一、全面质量管理 •(二)质量管理 •4、质量管理的意义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课程串讲笔记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课程串讲笔记

一生產與作業管理導論1、生產戰略:是企業根據所選定地目標市場和產品特點來構造其生產系統時所遵循地指導思想,以及在這種指導思想下地一系列決策規劃、內容和程序.2、生產管理地任務:運用組織、計劃、控制地職能,把投入生產過程地各種要素組織起來,形成有機整體,按最經濟地方式,生產出滿足社會需要地廉價、優質地產品.3、生產管理地內容: 1.生產準備和組織2.生產計劃3.生產控制4、生產管理地原則: 1.講求經濟效益2.堅持以銷定產3.實行科學管理4.組織均衡生產5.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5、生產按工藝特性分類: 1.加工裝配型 2.流程型6、生產按組織生產地特點分類: 1.備貨型2.訂貨型:訂貨組裝型、訂貨製造型、訂貨项目型7、備貨型生產(MTS>:是指在沒有接到用戶訂單時,按已有地標準產品或產品系列進行生產,生產目地是為了完成產品庫存.8、訂貨型生產(MTO>:是指按用戶地訂單進行生產.9、生產按專業化程度分類:1.大量生產2.單件生產3.成批生產4.多品種小批量生產 10、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組織工作地特徵: 1.生產品種多樣性2.生產過程複雜性3.生產能力地適應性 4.環境條件地多變性5.生產計劃地變動性6.生產管理地動態性11、生產過程地組成:1.生產技術準備過程 2.基本生產過程 3.輔助生產過程4.生產服務過程12、工序:是指一個工人或一組工人在同一工作上對同一勞動對象進行加工地生產環節.13、合理組織生產過程地基本要求: 1.生產過程地連續性2.生產過程地比例性3.生產過程地節奏性4.生產過程地柔性14、生產時間計算:*P25——28 15、文明生產:是指在生產現場管理中,要按照現代工業生產地客觀要求,為生產現場保持良好地生產環境和生產秩序.16、“5S”活動地內容: 1.整理2.整頓3.清掃 4.清潔 5.素養17、安全生產:是指在保持領導者生命安全和健康地前提下進行生產活動.二工作研究1、工作研究:是指在既定地工作條件下,運用系統分析地方法,研究資源地更合理利用,排除作業中不合理、不經濟和混亂地因素,尋求一種更佳、更經濟地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統地生產率,降低系統地運營成本.2、工作研究地內容: 1.方法研究:過程分析、動作分析 2.時間研究:定額制訂、工作抽樣3、工作研究地步驟:1.發掘問題,選擇研究項目2.確定目標3.記錄4.分析研究記錄地事實,尋求新地方法5.評價新地工作方法6.實施新地方法7.追檢與再評價4、過程分析:是指對現行作業方法予以系統地記錄,這種記錄採用地是一種以簡明符號為基礎繪製地程序圖.5、過程分析基本符號: 1.加工 2.搬運 3.儲存 4.延誤 5.檢驗6、過程分析地內容: 1.產品工序分析2.零件加工分析3.平面流程分析4.搬運分析5. 人—機聯合分析 7、動作分析:是把某項作業地動作分解為最小地分析單位,對作業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省去不必要和不合理地動作,制定出最合理地動作和動作地順序,使作業達到標準化地一種科學分析方法和技術.8、動作地基本類型:1.必要動作2.輔助動作3.延遲動作9、工作研究中動作經濟合理地要求: 1.動作應同時進行2.動作應對稱3.動作應自如 4.動作應有節奏5.動作應考慮慣性 6.能用腳完成地動作,應避免用手10、工作環境:是指人、機共處地特定條件,如溫度、濕度、噪聲等物理環境;有害氣體等化學環境和人際關係等社會環境.11、工作環境地三類因素:1.氣候狀況2.照明和色彩狀況3.噪聲與振動狀況三生產計劃和控制1、生產計劃系統:是一個包括需要預測、中期生產計劃、生產作業計劃、材料計劃、能力計劃、設備計劃、新產品開發計劃等相關計劃和職能,並以生產控制信息地迅速反饋連接構成地複雜系統.2、生產計劃地層次: 1.長期生產計劃.屬於戰略計劃,任務是進行產品決策、生產能力決策以及確立何種競爭優勢地決策. 2.中期生產計劃.屬於戰術性計劃,任務是對企業在計劃年度內地生產任務作出統籌安排,規定企業地品種、質量、數量和進度.3.短期生產計劃.任務是直接依據用戶地訂單,合理地安排生產活動地每個細節.3、年生產計劃地主要指標: 1.品種2.產量3.質量4.產值5.出產期4、生產計劃地產值指標分為: 1.商品產值2.總產值3.淨產值5、生產計劃編制地原則:以銷定產地原則,即以產品銷路來決定生產什麼樣地產品.6、生產計劃編制地步驟:1.調查、掌握編制生產計劃地依據. 2.統籌安排,初步提出生產計劃指標.3.綜合平衡,確定生產計劃指標.7、滾動式計劃方法地優點:1.計劃是動態型地,計劃地應變性和嚴肅性得到保證. 2.提高了計劃地連續性.8、生產計劃主要考慮地成本項目:1.正常生產成本2.加班成本3.外協成本4.庫存成本9、生產計劃圖表法地使用原則:一行內各單元記入量地總和等於該行地總生產能力,一列內各單元記入地總和應等於該列地需求.10、生產計劃地線形規劃模型地四個組成部分:1.變量2.目標函數3.約束成本4.變量非負限制11、建立線形規劃模型:*P78—79 12、期量標準:是為製造對像在生產期限和生產數量方面所規定地標準數據.13、期量標準地內容:大量流水生產地期量標準有:節拍、流水線工作指示圖表、在製品定額.成批生產地期量標準有:批量、生產間隔期、生產週期、提前期、在製品定額.單件生產地期量標準有:產品生產週期、提前期.批量=生產間隔期*平均日產量生產間隔期=批量/平均日產量14、生產作業計劃編制方法:1.在製品定額法2.提前期法3.生產週期法4.MRP法15、生產控制:是指對日常生產活動及時監督和檢查,發現偏差,進行調節和校正.16、生產控制地基本內容:1.作業安排2.測定偏差3.糾正偏差4.提供信息17、生產均衡性控制:是指不僅要求企業按時完成任務,而且要求企業每個生產環節和每種產品都能按日按月完成生產任務,即實現均衡生產.18、在製品:企業從原料、外購件等投入生產起經檢驗合格辦完入庫手續之前,存在於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地零部件都稱為在製品.四新產品開發 1、新產品:是指在一定地地域內、第一次生產和銷售地,在原理、用途、性能、結構、材料、技術指標等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比老產品有顯著改進、提高或獨創地產品.2、新產品地特點: 1.具有新地原理、構思或設計.2.採用了新材料,使產品性能有大幅度地提高. 3.產品結構有明顯改進. 4.擴大了產品地使用範圍.3、新產品地分類:1.按其具備地新質程度分:全新產品、改進新產品、換代新產品、仿製新產品 2.按開發地方式分:企業自主開發地新產品、用戶訂貨開發地新產品4、新產品地特徵:1.創新性2.先進性3.繼承性4.模糊性和相對性5、產品生命週期:是指產品從完成試製到投放市場,到最後被淘汰退出市場所經歷地周期性規律.6、產品生命週期各階段地特點:1.投入期:銷量低,銷售額增長緩慢.2.成長期:銷售量迅速增長,競爭者紛紛介入.3.成熟期:市場基本飽和,雖然普及率繼續有所提高,但銷售量趨於穩定.4.衰退期:產品普及率迅速降低,成本上升,分銷環節轉向營銷新品.7、產品成長期企業地營銷策略:1.建立良好地分銷渠道2.促銷重點從產品轉向品質8、產品構思(創意>地來源: 1.用戶 2.銷售者 3.科技人員 9、新產品開發地可行性研究:是指用科學地方法,對產品進行市場分析和預測,進行財務分析和經濟論證,以確定產品方案在技術上是否可行,經濟上是否合理,在多種方案中選擇最佳方案.10、新產品開發方案評價地分類: 1.定性分析:主要用於產品構思地篩選階段 2.定量分析:包括綜合平分法和經濟評價法 11、經濟評價方法計算:*P122—123 12、新產品開發地組織形式:1.設立獨立地開發部門2.在技術部門內設立新產品開發機構 3.建立專門地研究開發小組 4.成立新產品開發委員會13、新產品開發規劃地內容:1.目標2.依據3.措施4.方式5.進度6.責任制14、新產品開發規劃地依據: 1.企業地發展方向2.用戶市場地需求 3.產品及零部件標準化程度4.企業現有地生產技術條件5.國家或地區地總體規劃和某些指令性任務6.國家有關地政策和法規五項目計劃與控制 1、项目項目:是一種一次性地、為實現某種目地性、相互關聯地各項活動地整體,這些活動在完成整項项目中必須按一定地程序執行.2、项目項目地特點: 1.一次性2.時限性3.程序性4.新穎性3、项目項目管理地目標:是將完成項目所需地有限資源,在必要地時間,按需要地數量進行合理分配並求得資源地最佳利用.其具體目標涉及三個方面:1.项目項目地成本:為實施該项目項目而發生地所有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地總和2.项目項目地進度:完工期限是進度管理地目標3.项目項目地質量:項目完成後是否能達到預先確定地技術要求和服務水平要求4、项目項目管理地內容:1.项目項目地前期管理(立項> 2.项目項目計劃 3.项目項目控制5、项目項目管理:就是自項目立項開始,為確保項目地整體目標,並依據明確地可利用資源約束條件而進行地一系列計劃、組織與控制活動.6、项目項目計劃地內容:1.項目規劃2.工作分解結構3.工作說明書 4.任務和責任分派5.項目預算和成本估算6.進度和網絡計劃7.工作授權 8.報告和檢查制度7、工作分解結構:就是將整個项目項目按工作內容分解為各自獨立地結構要素,再將各結構要素進一步分解,一直分解成獨立地、可衡量地作業.8、项目項目控制:是指在项目實施過程中監督每項作業地進度、成本和質量.9、甘特圖法(橫道圖法、條形圖法>:是一種計劃和控制生產地有效工具,是把项目項目中地各項作業時間,在標有日期地圖表上用橫線表示出其起止時間.10、編制项目項目進度計劃要考慮地因素: 1.項目地規模和復雜性2.對項目細節地掌握程度3.項目地時限性4.項目地總進度是否由少數幾項關鍵作業所決定11、網絡圖:是一種表示一項项目或任務中,各個工作環節或各項作業地先後順序、銜接關係和所需作業時間地圖解模型.12、網絡圖地繪製:*P138-149 13、作業時間:是指在一定地技術組織條件下,為完成一項作業或一道工序所需要地時間.用titj表示.14、估計確定作業時間地兩種方法:1.單一時間估計法:在估計作業時間時只確定一個時間值2.三種時間估計法:在估計作業時間時,先預估三種時間值,然後據以計算完成作業時間地平均值.三種時間值是:樂觀時間a,最大可能時間m,悲觀時間b,titj=(a+4m+b>/6 15、網絡時間參數地計算:*P150—161 16、確定網絡關鍵路線地方法:1.作業路線累計時間比較法 2.時差法 3.破圈法17、網絡計劃地優化:運用網絡計劃技術求得一個時間短、資源耗費少、成本低地計劃方案.六庫存控制1、庫存地作用:防止缺貨,提高服務水平節省開支,降低成本保證生產銷售過程順利進行提高生產均衡性,調節季節性需求2、周轉庫存:因生產(對內>或訂貨(對內>以每次一批而不是一次一件地方式進行時,所形成地周期性庫存,成為周轉庫存.3、運輸庫存:處於相鄰兩工作地或相鄰兩級銷售組織之間地庫存,成為運輸庫存.4、庫存控制:是指根據企業生產、經營地需要,在庫存動態變化地基礎上,按照經濟合理地原則,採用適當方法對庫存進行調節、控制地活動.5、庫存過小地問題:1.會造成服務水平地下降,影響銷售利潤和企業信譽.2.會造成生產系統原材料或其他物料供應不足,影響生產過程地正常進行.3.會使訂貨間隔期縮短,訂貨次數增加,使訂貨成本提高.4.會影響生產過程地均衡性和裝配時地成套性.6、獨立需求(市場需求>:是指對一種物料地需求在數量上和時間上與對其他物料地需求無關,只取決與市場和顧客地需求.從庫存控制地角度理解,其本質含義是指那些具有不確定性、企業自身不能控制地要求.7、從屬需求(相關需求、非獨立需求>:是指對一種物料地需求,在數量上和時間上直接依賴於對其他物料地需求.從庫存控制地角度,其本質含義是指那些具有確定性、企業能夠控制地需求.8、獨立需求和從屬需求地特徵:獨立需求地特徵是需求趨向於連續或由於隨機因素地影響而波動,需求量可以通過預測進行估算.從屬需求地特徵是可以根據對最終項目地獨立需求精確地計算出來.9、定量訂貨模型:以庫存餘量為基礎.當庫存餘量降低到預先設定地重新訂貨點時,庫存控制系統便開始訂貨.10、定量訂貨模型地特點:每次訂貨地訂貨量相同,訂貨點相同,訂貨提前期固定不變,對庫存地需求率不變,瞬間補充庫存.11、定量訂貨模型計算:*P184 12、時變需求下庫存控制地三種對策:1. 直接按期間需求訂貨 2.按經濟批量訂貨3.部分期間費用比較法七物資管理1、物資管理地內容;1.制定合理先進地物資消耗定額2.確定正常地物資儲備定額3.編制物資採購計劃4.搞好倉庫管理和物資節約工作 5.建立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2、物資按在生產中地作用分類: 1.主要原材料 2.輔助材料 3.燃料 4.動力 5.工具3、物資管理地組織形式: 1.職能式組織2.區域式組織3.產品式組織4.內外分工式組織4、物資供應計劃地任務:1.確定企業計劃期各項任務所需物資,作出部署和安排,搞好物資供需平衡.2.按計劃組織進貨,根據生產進度和時間要求,按質按量按時向車間班組發料.3.充分利用企業地物資資源,減少和杜絕積壓浪費,降低費用,加速周轉,以提高效益.5、物資消耗定額地製訂方法:1.技術計算法 2.統計分析法3.經驗估計法 6、機械製造企業主要原材料消耗地構成: 1. 構成產品或零件淨重所消耗地原材料 2.工藝性損耗3.非工藝性損耗7、工藝性損耗:是指在加工過程或準備加工過程中,由於工藝技術上地原因而必然產生地原材料損耗.8、非工藝性損耗:是指由於運輸保管不善,供應材料不合規格,以及其他非工藝技術上地原因所造成地損耗.9、企業物資需用量地確定方法:1.直接計算法:根據計劃任務和物資消耗定額來確定物資需用量 2.間接計算法:按一定比例、係數來估算物資需用量 10、物資計劃檢查分析地主要內容: 1.物資申請計劃地批准程度 2.物資採購計劃地落實和訂貨合同地完成情況 3.物資供應對企業生產進度地保證制度 4.主要物資地庫存周轉狀況5.主要物資地消耗定額地執行情況11、倉庫管理制度: 1.安全管理制度2.崗位責任制度12、企業物資節約地主要途徑:1.改革產品設計,減輕產品自重 2.採取先進工藝,減少工藝性物資消耗3.採用新材料和代用材料4.實行先進地下料方法5.充分挖掘物資潛力,做好廢舊物資地回收利用工作八設備綜合管理 1、設備綜合管理:是指從設備地選擇、規劃、設計、製造或購置、安裝、使用、維修、改造、更新,直到報廢,這一全過程地決策、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等一系列活動地統稱.2、設備管理經歷地兩個階段和三個時期:傳統設備管理階段(事後維修時期、預防維修時期>;現代設備管理階段(設備綜合管理時期> 3、傳統設備管理地特點和局限性:1.階段性2.片面性3.封閉式4.局部式4、設備前期管理:是指從設備規劃、決策開始直到投入生產使用為止地期間,對設備進行技術和經濟地全面管理.5、設備租賃:是指企業(承租方>根據生產地需要選定設備,然後委託租賃公司(出租方>代為融資購進設備.出租方與承租方訂立租賃合同,承租方通過支付租金取得一定時間內地設備使用權.6、設備地技術性評價地內容:1.生產性2.可靠性3.維修性4.安全性5.節約性6.環保性7.成套性8.適應性9.耐用性7、設備投資回收期:即為設備投資總額與採用該設備後地年淨收入(節約額>之比.8、設備後期管理:是指設備運行過程中地綜合管理,包括設備地合理使用、維護、檢查、修理以及設備故障管理等技術性內容和降低運行過程中各環節費用地經濟性內容.9、設備分類地比例:A類(重點>設備約佔設備總數地10%;B類(一般>設備約佔設備總數地75%;C類(次要>設備約佔設備總數地15%.10、有形磨損:又稱物理磨損,是指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機械摩擦而形成地磨損.11、無形磨損:是指由於經濟或技術地原因而使設備貶值所產生地損失.12、設備壽命地分類: 1.設備地物質壽命2.設備地技術壽命3.設備地經濟壽命 13、設備改造與設備更新相比地優點: 1.設備改造地針對性強,對生產地適應性好. 2.設備改造地經濟性好.3.設備改造有利於企業引進先進而適用地技術,提高企業地科學技術水平,設計、製造能力,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4.設備改造有利於改變企業設備地構成,減少陳舊、落後地設備,增加具有現代技術水平地設備.九全面質量管理與ISO9000系列標準 1、全面質量管理:一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地在於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全體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地管理途徑.2、全面質量管理地基本要求:1.全員地質量管理2.全過程地質量管理3.全企業地質量管理4.多方法地質量管理3、全面質量管理地基礎工作:1.標準化工作2.理化計量工作3.質量信息工作 4.質量責任制5.質量教育工作4、ISO9001質量體系標準適用於:1.設計/開發全過程地質量保證2.生產全過程地質量保證3.安裝全過程地質量保證4.服務全過程地質量保證5、質量體系認證:是指依據國際通用地《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系列標準,經過認證機構對企業地質量體系進行審核,並以頒發認證證書地形式,證明企業地質量體系和質量能力符合相應要求,授予合格證書並予以註冊地全部活動.6、實施ISO標準與開展全面質量管理(TQC>地關係;全面質量管理(TQC>與ISO9000系列標准在管理思路、管理方法、管理內容上是一致地,兩者是相互補充、相互完善、相互促進地關係.標準從本質上看是協商一致地結果,具有系統性和一致性,並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相對地穩定性,是最基本、最起碼地要求.所以說兩者是動態和靜態、基礎和發展地關係.實踐中是相互促進地,全面質量管理為ISO9000系列標準地產生奠定了基礎,系列標準又是全面質量管理不斷深化地基礎.總之,系列標準是基礎,全面質量管理是目標.十質量管理地統計方法 1、母體:又稱總體,是指某一次統計分析中研究對象地全體.2、子樣:又稱樣本,是指從母體中隨機抽取地一部分個體地集合.構成子樣地每個個體,稱為樣本.3、質量管理地統計方法:1.分層法2.排列圖法3.因果圖法4.直方圖法5.控製圖法6.散佈圖法7.統計分析表法4、分層法、排列圖、直方圖、控製圖、散佈圖地應用:*P318——344 5、質量統計分析表地種類: 1.不合格項目表2.缺陷位置表3.不合格原因表 4.質量特性分佈表 5.矩陣表十一企業資源計劃(ERP>和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 1、物料需求計劃(MRP>:根據產品計劃計算出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時間,以達到“在所需地時間、需要地地點取得生產所需地物料、達到準確無誤”地目地.2、MRP地原理:1.從最終產品地主生產計劃導出相關物料地需求量和需求時間.2.根據物料地需求時間和生產(訂貨>週期來確定其開始投產(訂貨>地時間.3、直接批量法:是將每個時期對項目地淨需求量直接作訂貨批量.4、閉環物料需求計劃(閉環MRP>:是在MRP地基礎上增加了能力需求,以及作業計劃以後地信息反饋功能,以保證作業計劃地可行性和對計劃進行有效地控制,形成一個閉環系統.5、閉環MRP地處理過程:在閉環MRP中,主生產計劃及物料需求計劃計算以後,要通過粗能力計劃、能力需求計劃等模塊進行生產能力平衡.若生產能力不能滿足計劃要求,應根據能力調整相應地計劃.同時,它還能收集生產(採購>活動執行結果,以及外界環境變化地反饋信息,作為製訂下一周期計劃或調整計劃地依據.由於增加了上述功能,使之形成“計劃—執行—反饋”地生產管理循環,可以有效地對生產過程進行計劃與控制.6、在閉環MRP中生產活動控制地任務:有效地組織生產活動,合理利用各種資源以保證各項訂單任務完成;及時反饋生產活動進行狀況地信息,並根據反饋信息對生產活動進行調整和控制.具體包括三個方面:1.作業排序 2.任務下達 3.信息反饋與生產控制7、製造資源計劃(MRP Ⅱ>:是指在閉環MRP 完成對生產計劃與控制地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將經營、財務、生產管理子系統相結合形成地系統.8、MRPⅡ系統(製造資源計劃>地特點:1.計劃地一致性和可執行性2.數據共享性動態應變性 3.模擬預測性9、企業資源計劃(ERP>:是一個使財務、分銷、製造和其他經營業務達到均衡協調地應用軟件系統.10、ERP地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實現對供應鏈地有效管理.所謂供應鍊是指產品生產和流通中涉及地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以及最終消費者組成地供需網絡,在這個網絡中,每個貿易夥伴既是其客戶地供應商,又是其供應商地客戶.供應鏈管理即時對供應鏈中地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以及貿易夥伴關係等進行地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工作.供應鏈管理地目標是通過滿意夥伴地密切合作,以最小地成本和費用提供最大地價值和最好地服務.11、實施ERP地基本條件: 1.客觀需要是企業實施ERP地動力2.組成以企業主管領導為首地決策機構是實施成功地重要條件3.完整和準確地數據是ERP實施地基礎12、計算機集成製造(CIM>:是一種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管理技術和生產技術,對生產企業從產品設計、生產準備、生產管理、加工製造直到產品發貨與用戶服務地整個生產项目地信息進行統一管理、控制,以優化企業生產活動、提高企業效益與市場競爭力地思想方法或生產模式.十二準時化生產方式(JIT>與精益生產方式(LP> 1、準時化生產方式(JIT>地含義:在需要地時間和地點,生產必要數量和完美質量地產品和零部件,以杜絕超量生產,消除無效勞動和浪費,達到用最少地投入實現最大產出地目地.2、準時化生產方式(JIT>地組成:1.JIT生產方式地新思維2.JIT生產系統設計與計劃技術 3.JIT生產現場管理 3、JIT系統(準時化生產方式>涉及地五方面生產管理技術:1.快速應變地產品設計2.均衡化生產3.持續地降低在製品庫存4.生產資源地優化 5.JIT地質量控制4、看板管理:是一種生產現場物流控制系統,它是通過看板地傳遞或運動來控制物流地一種方法.5、精益生產方式。

生产与作业管理自考题模拟8

生产与作业管理自考题模拟8

生产与作业管理自考题模拟8(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4,分数:34.00)1.现代企业生产与作业系统运行的基础和保证是______(分数:1.00)A.生产手段B.生产资金√C.劳动力D.生产对象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生产资金。

生产资金是生产与作业系统离不开的要素,是其运行的基础和保证,它的使用好坏决定企业获利和持续生存的能力。

2.生产与作业系统很好地运作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__(分数:1.00)A.人员组织要素√B.质量管理要素C.生产与作业计划要素D.库存控制要素解析:3.用户购买产品的第一需要是______(分数:1.00)A.数量B.品种C.价格D.质量√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功能。

质量主要是指产品的使用功能、可靠性、寿命、外观等。

它是用户购买产品和要求提供服务的第一需要。

4.企业的生命线是______(分数:1.00)A.价格B.质量C.产量D.创新√解析:5.生产与作业管理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______(分数:1.00)A.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B.创新的原则C.生产与作业计划原则√D.均衡生产与作业的原则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生产与作业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生产与作业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创新的原则、讲究经济效益的原则、科学管理的原则、均衡生产与作业的原则。

6.下列不属于生产与作业能力决策的是______(分数:1.00)A.企业、车间及设备决策B.生产与作业系统定位√C.生产与作业计划与控制战略决策D.组织与管理方面的战略决策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生产与作业能力决策。

生产与作业能力决策主要有:企业、车间及设备决策;生产与作业计划与控制战略决策;关于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方面的决策;产品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战略决策;组织与管理方面的战略决策。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

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总结生产与作业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将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通过对生产与作业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我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的笔记总结。

一、生产与作业系统生产与作业系统是一个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它包括了人员、设备、物料、信息等要素。

输入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资金等,而输出则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在这个系统中,生产流程的设计至关重要。

合理的流程设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例如,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可以实现大规模、高效率的生产;而定制化生产则更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同时,设施选址和布置也会影响生产与作业的效果。

选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原材料供应、市场需求等因素;而设施布置则需要根据生产流程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以减少物料搬运和人员移动的时间和成本。

二、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是对生产活动的预先安排,它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何时生产等内容。

制定生产计划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库存水平等因素。

主生产计划是生产计划的核心,它确定了最终产品的生产数量和时间。

而物料需求计划则根据主生产计划,计算出所需原材料、零部件的数量和时间。

生产控制则是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调整,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

它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

通过及时收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与计划进行对比,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三、库存管理库存是企业为了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储备的物资。

库存管理的目的是在保证生产和销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库存水平,减少库存成本。

确定合理的库存水平是库存管理的关键。

需要考虑订货成本、持有成本、缺货成本等因素。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可以帮助企业计算出最优的订货数量。

同时,库存控制的方法也有多种,如定期订货法、定量订货法等。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库存控制方法。

四、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贯穿于生产与作业的全过程。

全国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题 3. 简答题 4. 计算题 5. 综合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生产与作业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 )A.基础性地位B.决策地位C.主导性地位D.计划性地位正确答案:A解析:生产与作业管理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经营方针、经营决策为宗旨,按照它们的要求组织生产作业,这表明生产作业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2.下列不属于生产与作业系统的结构化要素的是( )A.生产技术B.生产设施C.生产能力D.生产与作业计划要素正确答案:D解析:生产与作业系统构成要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结构化要素: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生产与作业系统的集成。

(2)非结构化要素:人员组织要素、生产与作业计划要素、库存控制要素、质量管理要素。

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营目标、的确定,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A.经营决策B.经营方针C.经营理念D.经营方针、经营决策正确答案:D解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营目标、经营方针、经营决策的确定,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4.企业生产与作业系统的立足点是( )A.市场导向B.市场需求C.企业需求D.竞争需求正确答案:B解析:企业生产与作业系统的立足点是市场需求,离开市场需求,企业一切都无从谈起。

5.决定企业的命运和兴衰的因素是( )A.质量B.资源C.市场需求D.信息正确答案:A解析:生产与作业系统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市场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日益认识到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质量决定企业的命运、企业的兴衰。

6.在生产作业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物料B.人C.资金D.信息正确答案:B解析:生产与作业系统实际上是企业员工实施订单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综合运行的过程,而这些运行要通过人员的配置和管理去实施,人的作用是关键。

7.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经济学家是( )A.甘特B.泰罗C.梅约D.亚当.斯密正确答案:B解析:泰罗因将科学管理方法引人管理学而被人们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考点整理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考点整理

第一章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第一节生产与作业系统一、生产与作业系统生产与作业系统:是企业员工实施订单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综合运用过程,通过人员的配置和管理去实施,人的作用的关键。

订单流是基础,强调市场为导向。

08生产要素:1、劳动力--指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等,是输入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体现综合性作用。

2、生产对象--指企业生产与作业活动中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等。

093、生产手段--指作用于生产对象,实现投入到产出的手段(设备、设施、工具等)104、生产信息--包括技术、知识、计划、经验、标准、数据、方法、流程等5、生产资金--运行的基础和保障。

二、生产与作业系统的功能首要功能:满足社会需要,满足市场需求具体功能:1、质量--它是用户购买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第一需要.2、数量--不断满足用户在产品和服务数量方面的需求。

3、交货期--供货时间上的保障能力。

4、品种--企业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和差异性的集中体现。

5、价格--企业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6、产品的服务(为了保证服务的落实,企业生产系统应具备(继承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功能)三、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要素:指构成生产系统物质形式的那些硬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

(1)结构化要素:1、生产技术--生产工艺技术特点、工艺技术水平、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等。

2、生产设施--生产中的设置,生产装置的构成以及规模、设施的布局和布置等(12年)3、生产能力--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数量、种类以及组合关系决定的反应生产系统的能力。

4、生产与作业系统的集成--指集成范围,集成方向(表达出结构方式)09(2)非结构化要素:指在一定的结构化要素组合所形成框架基础上,起支撑和控制生产与作业系统运行作用的要素。

人员组织要素(决定性因素)、生产与作业计划要素开展(工作的依据)、库存控制要素、质量管理要素(基本保证)第二节生产与作业系统环境一.生产与作业系统面临问题(1)市场竞争的国际化。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笔记

一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1、生产战略:是企业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和产品特点来构造其生产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系列决策规划、内容和程序。

2、生产管理的任务: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按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廉价、优质的产品。

3、生产管理的内容:1.生产准备和组织2.生产计划3.生产控制4、生产管理的原则:1.讲求经济效益2.坚持以销定产3.实行科学管理4.组织均衡生产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5、生产按工艺特性分类:1.加工装配型2.流程型6、生产按组织生产的特点分类:1.备货型2.订货型:订货组装型、订货制造型、订货工程型7、备货型生产(MTS):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目的是为了完成产品库存。

8、订货型生产(MTO):是指按用户的订单进行生产。

9、生产按专业化程度分类:1.大量生产2.单件生产3.成批生产4.多品种小批量生产10、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组织工作的特征:1.生产品种多样性2.生产过程复杂性3.生产能力的适应性4.环境条件的多变性5.生产计划的变动性6.生产管理的动态性11、生产过程的组成: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2.基本生产过程3.辅助生产过程4.生产服务过程12、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上对同一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生产环节。

13、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4.生产过程的柔性14、生产时间计算:*P25——2815、文明生产:是指在生产现场管理中,要按照现代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为生产现场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

16、“5S”活动的内容:1.整理2.整顿3.清扫4.清洁5.素养17、安全生产:是指在保持领导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活动。

二工作研究1、工作研究:是指在既定的工作条件下,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资源的更合理利用,排除作业中不合理、不经济和混乱的因素,寻求一种更佳、更经济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降低系统的运营成本。

《生产运营管理》《生产与作业管理》知识点

《生产运营管理》《生产与作业管理》知识点

《生产运营管理》《生产与作业管理》知识点2.什么是生产运作的产出要素管理?★考核知识点:生产运作的产出要素管理的概念生产运作管理的产出要素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2.成本3.服务4.交货时间。

3.什么是质量和质量管理?★考核知识点: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概念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4.什么是生产能力利用率?★考核知识点:生产能力利用率的概念从宏观角度讲,生产能力利用率是指实际GDP与潜在GDP的比值,它是衡量经济景气程度及分析经济运行效率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5.什么是项目和项目管理?★考核知识点:项目和项目管理的概念项目可以定义为在规定的时间内,由专门组织起来的人员,有一个明确的预期目标,有明确的资源范围,运用多种知识共同完成的、一次性的工作。

所谓项目管理,是为了保证项目按照规定的时间、成本和质量要求,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

6.如何理解服务以及服务的特性?★考核知识点:服务与服务的特性服务是一种特殊的产品。

实体产品相比,服务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服务的无形性、不可触性2.服务的提供过程与消费同步过程3.服务的不可储存性4.服务的多变性7.描述产品-过程矩阵。

★考核知识点:产品-过程矩阵产品/过程矩阵是从两个维度绘制的组合图,纵轴表示产品生产的一系列可能方式;横轴则表示产品的生产特性。

表示了产品生产特性和生产过程的各种组合情况,不同的组合决定着生产的效率、柔性、结构、成本等情况8.什么叫流水线的节拍?★考核知识点:产品-过程矩阵流水线的节拍是指流水线上连续生产相邻两件相同制品的时间间隔。

9.什么是JIT?★考核知识点:准时生产制的概念准时生产制是起源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

准时生产制一般可分为“大JIT”和“小JIT”。

大JIT其最终目标是消除企业生产作业活动中各方面的浪费。

小JIT侧重于产品库存计划,实现在需要的时候按需提供所需的服务。

生产与作业管理复习资料汇总整合大全[1]

生产与作业管理复习资料汇总整合大全[1]

生产和作业管理笔记第一章生产和作业管理导论1.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是生产。

在管理子系统中,生产管理处于中层,经营决策处于核心地位,两者是决策和执行关系。

2.在整个经营战略中,生产战略是一重要组织部分,生产战略为实现生产系统在企业中的有效性规定了明确的决策内容、程序、原则及模式,生产战略具有贡献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三个特点。

3.生产管理的任务即是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按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质优价廉的产品或服务,是一个投入和产出的过程。

4.生产和作业管理要讲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营销活动要坚持以销定产,按需生产;要建立适宜的生产指挥系统,实行科学管理,要组织均衡生产,更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5.按生产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物质型生产和劳动服务型两大类。

其共性都是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

其主要区别在于劳动服务型生产的产出不是物质产品,而是无形的产品“服务”。

6.按工艺特性可把生产分为加工装配型和流程型两大类。

加工装配型生产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任务相当繁重,不易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而流程型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一般较高。

7.按企业组织生产特点,可以把加工装配型生产分为备货型生产(Make—to—stock,MTS)和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MTO)两种。

8.按照产品的专业化程度的高低,可划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生产决定了各自的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多样化可能性等指标的迥异。

9.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四部分彼此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

其中,基本生产过程是主导部分,其余各部分都围绕着基本生产过程进行。

10.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是指把生产过程从空间上和时间上结合,使产品以最短的路线,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并使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达到高产、优质、低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知识点整理八
生产与作业能力规划及产品和服务开发
(一)生产与作业能力规划
1)固定资产的数量。

2)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它是指按照企业现行工作制度计算的机器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间和生产面积的全部利用时间。

固定资产的有效工作时间同企业现行制度、规定的工作班次、轮班工作时间、全年工作日数、设备计划修理时间有关。

在连续生产条件下,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一般等于全年日历日数减去设备修理的停工时间。

在间断生产的条件下、由制度工作日数、班次、每班工作时间和设备计划修理停工时间决定。

季节性生产企业的有效工作时间应按全年可能的生产日数计算,或者按昼夜生产能力确定,而不核算其全年生产能力。

生产面积的利用时间一般不存在停工修理时间,可直接根据企业是连续生产还是间断生产的不同要求,分别按日历日数或制度工作日数确定。

3)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它是指单位机器设备的产量定额或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产量定额或单位产品生产面积占用额。

设备的生产率定额,是计算生产与作业能力的最基本的要素。

在设备数量及工作时间总数一定的情况下,定额水平对生产能力的大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定额应定得先进合理,且一般一年修订一次。

也就是说在制订计划时,要对现行定额进行必要的修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