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专题讲座:好课的四个标准
好课的四个标准(摘抄整理)
好课的四个标准:有人,有料,有趣,有变,做到了就是“课好”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是教师的理念、主张得以呈现都要在这一亩三分地里耕耘。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作为一门科学,就应该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而作为艺术,贵在创新立意,就不应该用唯一的评价来作为标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
那作为一堂好课,他有最基本的衡量标准吗?我想说:“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这些基本的要求做到了,老师就能成为自己课堂的主宰者,就能根据自己固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技巧、特长、情绪和情感,来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有了自己的风格,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上好课、好上课、放得开、收得拢”!总结起来就是四句话——要有人,要有料,要有趣,要有变。
一、有人:师生共存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人,帮助学生们实现生命成长,所以,教育要目中有人,心中有人。
这其中就包含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即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自身价值的理念。
课堂实际是有一定的指向性,本该是“传道授业解惑”,但却被习惯性的指向了考试、指向了升学。
而“有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就会多了批判、体验和创造等。
心中有学生,课堂有生命,教育有未来!二、有料:有课程资源我们常说一道美食的形成需要各种食材,教育亦是如此,教育的形成就需要各种课程资源。
然而,并非所有进到篮子里的都是菜,拾进去的“菜”是根据实际的需求、配比、加工等才能最终成为可用的食材;那课程资源更要为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服务。
“有料”这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也是对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有料可以帮助老师建立功底和阅历,通过不断地提升功底和阅历,老师们会对课程资源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和运用。
这就是一种教学良性循环。
最终走向“有料”教师的课堂会“有趣”!三、有趣:未知的兴奋一个孩子的成长中少不了乐趣和兴趣的陪伴,有趣的事物总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和兴奋。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是指一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积累和
能力培养的课程。
那么,一堂好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一堂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
首先,一堂好课应该是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
教师应该善于
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呈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举例、引用故事、展示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学习,使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其次,一堂好课应该是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的。
教师应该善于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思考,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讨论、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
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另外,一堂好课应该是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
教
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能
力的提升和锻炼。
最后,一堂好课还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课堂上变得主动、积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总之,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内在动力的激发。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的情况下,才能算得上是一堂真正好的课程。
希望教师们能够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打造更多更好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
知识背景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
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需要优质课堂教学来支撑。
离开了优质课堂,学生的学习就会感到很吃力,不仅成绩会受影响,而且会影响身心健康。
那么,问题来了: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
问题分析
一堂好课的标准:教学目标明确,达成度高;教学方法灵活,适合学生需求;教学方式民主,尊重个性需求;教学过程和谐,参与度高;教学评价科学,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理念新颖,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教学语言得体,双边交流顺畅。
1.一堂好课,不是看教学热闹的程度,而是看学生思维的深度;不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不是看教学过程是否顺畅,而是看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一堂好课,教学效果一定要好。
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3.一堂好课,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
教师的作用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教学生,而是引导、激励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结论
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要研究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人格,采取科学技术,提高育人质量。
好课的4个基本要求
好课的4个基本要求
好课的4个基本要素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
1、一堂好课的传统评价标准
第一、内容丰富;
第二、概念明确;
第三、重点突出;
第四、脉络清楚;
第五、语言生动;
第六、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得当;
第七、学时准确;
第八、着装典雅。
2、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
(1)、课程的策划与设计
(2)、先进教育理念的渗透
(3)、知识技能的重点和难点
(4)、操作与活动要符合体验的目标
(5)、教师要有推动课堂教学生成的能力3、一堂好课的评价原则
(1)、好课必须能激起学生兴趣
(2)、好课必须要有好的设计
(3)、好课必须适应每一个学生
(4)、好课应该成为“家常课”
(5)、好课应是一种智慧生成课
4、好课应该有亮点和特色
1、突出某一教学的环节
2、师生互动的效果——教学生成
3、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作业。
关于讲好一堂课的标准
关于讲好一堂课的标准从整体上把握一门课是重要的,但课总要一堂一堂地上。
只有每一堂课上好了,才能落实对整体的把握。
笔者认为,一堂好课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不是指内容在量的方面怎么多;信息量大,也不是指课堂上发布多么大量的消息它是指在一堂课中应该:1.包含本学科或本课程的一个或几个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而且对这些内容要讲得正确、透彻。
即其内容科学性强。
2.对于理论性的内容,要联系实际的部分;对于实践性、操作性的内容,要有理论指导或理论说明部分。
即其内容实践性强。
3.在讲好上面两点内容的基础上,能尽量在恰当的时候,适当地介绍与本节课基本内容有关的本学科的最新进展。
即其内容具有先进性。
4.不仅能讲清楚教材中写出的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而且能讲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体会、自己的表述。
即其内容具有个性。
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和个性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基本内涵。
(二)概念明确,讲解深入一般来讲,一个学科、一门课程是由一些甚至众多本学科特有的概念、规律、方法和结论组成的。
这里首要的就是基本概念。
概念明确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明确本节课有哪几个主要概念,二是要确切地表述这些概念,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看似含糊的概念。
一门课中总有一些比较容易混淆和看似含糊的概念,如“电路分析”中的“四端网络”和“双口网络”,双口网络的端口的伏安特性和网络的转移特性,以及无功功率等等,讲课时需认真对待。
只有概念搞明确了,才能对含有这些概念的规律(如原理、定律、推论等)有正确的理解,才能顺利地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讲课中,某一概念第一次出现时要着力讲清楚,因为问题常常是出在以后的讲课中对已讲过的概念的不经意的引用上,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所以,教师在讲堂上引用任何概念都要认真对待。
还应指出,青年教师发生概念性错误或概念性问题常与授课所使用的教材有关,“因为教材就是那样写的”。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学习体会王吉今天,刘校长给我们全体老师做了学习讲座——一堂好课的标准。
通过学习,我了解对于一堂课,只有让老师一目了然、容易做到的标准,才是有效的的标准。
一、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课就是好课——高效只要一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就可以做到高效。
目标明确是指:这节课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通过哪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课堂上的情感体验等;重点突出是指:这节课哪个知识点最重要,每节课只能有一到两个重点。
实际上,有些知识的巩固可以通过学生自学、练习、测试等形式来实现。
老师所能占用的课堂时间是很有限的,更多的课堂时间应当还给学生去学习、去讨论、去思考。
二、课堂指令清晰气氛活跃的课就是好课——默契一堂好课应当是课堂教学节奏明快、师生配合积极默契的课,而这样的课一定是有经验的老师上的。
课堂指令“要求明确、时限清楚、落实到位”,那么这种老师的课堂,就一定是师生配合默契的课堂。
在这种课堂上,师生的思维活动一定是活跃的,因此就可以算是真正活跃的课堂。
三、能让学生感到终身受益的课就是好课--难忘每位教师都要争取上“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课”。
这是众多教育家追求的最高的境界。
如果一位教师能够在他的教学生涯中上一堂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课,那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啊。
四、提供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的课就是好课--满足实现课堂学生情感培养的最佳途径有两个:一是个体表现,二是成功体验。
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要有意识地多安排部分学生个体表现的机会,尽量多地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
要知道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来说,一次课堂上个体表现的机会也许就会有助于树立孩子的学习信心;一次成功的课堂体验经历,就可能帮助孩子获得学习信心。
如果一堂课上,能有一两位学生得到个性张扬的机会,并得到老师、同学发自内心的掌声与赞叹声,你能说比老师多讲一道题目效果差吗?让孩子的望得到满足的课就是好课。
五、提供当堂训练当堂反馈的课就是好课--轻松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方式必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一节好课标准
一节好课标准
一节好课的标准可以包括以下要素:
1. 教学目标明确:好课应当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清楚地知道课程的目的是什么,能够将目标明确地传达给学生。
2. 教学内容有深度:好课应当深入探讨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在深入探讨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3. 教学方法多样化:好课应当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
4. 学生参与度高:好课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并且能够提供适当的反馈和评价。
5. 教学过程有条理:好课的教学过程有条理、逻辑清晰,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
6. 评价和反馈及时准确:好课应当能够及时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7. 课堂氛围积极向上:好课的课堂氛围应当积极向上,充满鼓励和支持,学生们之间相互尊重、合作学习,为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一节好课的标准应当包括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有深度、教学方法多样化、学生参与度高、教学过程有条理、评价和反馈及时准确、课堂氛围积极向上等要素。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节好课的基本特征。
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是指一节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氛围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教学效果显著的课程。
那么,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简要谈一下。
首先,一堂好课的教学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一堂好课的教学方法应当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示范、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接触和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再次,一堂好课的教学氛围应当活跃轻松,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氛围要求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繁,学生之间的交流积极,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学氛围也要求教师要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最后,一堂好课的教学效果应当显著,能够使学生有所收获。
教学效果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教学效果也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培养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综上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氛围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才能够称得上是一堂好课。
希望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营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一堂课都能够成为一堂好课。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1。
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
2.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突出。
3.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
4.教学方法要得当。
5.教学效果要好。
包括教学气氛要和谐,师生关系要融洽,训练要扎实有效。
学生在知识、水平、方法、习惯等方面学有所得,哪怕是一课一得。
通过以上的定位,结合自身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实践,我对一堂好课的标准理解为如下十点:(一)教学理念1.坚持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本.尊重、激励、赏识学生。
2.能使特定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得到特定的发展。
3.构建民主平等,跨越时空,张扬个性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4.注重学生,注重学生本身的需求,面向全体。
(二)教师行为1.体现自身劳动的第二次创造,有亮点,有灵感。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实行“自找水源”的学习意识。
3.创设生活化情景,给予充分的思维空间。
4.形成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形成补充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5.具有充满活力,充满自信的体态语言。
(三)学生表现1.学习活动愉快、轻松、有序、和谐。
2.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
3.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感受做真人的道理。
4.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四)内容丰富要有充足的本门课(或本学科)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理论性内容应有联系实际的部分,实践性内容应有理论指导的部分。
在准确、深刻讲好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简要地介绍一些上述内容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最新的进展。
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教学内容应含有充足量的新颖信息和难度适当、对学生有用的知识。
(五)概念明确明确本次课有几个主要概念,并对这些概念有一个明确而又确切的表述和解释。
要讲清如何准确使用这些概念。
(六)重点突出教师要明确本课所确定的重点,并调动多种手段来突出重要知识点,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脉络清楚重点知识要通过一个自然的、合乎逻辑的理解过程使学生接受。
即要讲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
(八)语言生动讲课中对语言有三点基本要求:清楚、得当、艺术。
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
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一节好课应当具备一系列的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帮助我们评价一节课程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帮助老师们提高教学水平。
以下是我个人认为一节好课的标准:首先,一节好课应当具有清晰的教学目标。
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应当清楚地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生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也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其次,一节好课应当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课堂上,老师应当设立各种互动环节,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另外,一节好课还应当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老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应当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清晰地了解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
同时,课程内容也应当具有完整性,能够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某一知识领域的内容。
此外,一节好课还应当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获得启发和灵感。
同时,课程内容也应当设计得趣味性十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最后,一节好课还应当具有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老师应当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且及时纠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一节好课应当具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和互动、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以及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我们评价一节课程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帮助老师们提高教学水平。
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努力达到这些标准,为学生们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一堂好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知识的享受,对于老师来说是一次教学的展示。
那么,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一堂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
首先,一堂好课应该是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
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能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老师应该能够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只有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习,才会在课堂上保持专注。
其次,一堂好课应该是互动性强的。
老师不应该是课堂上的唯一主角,学生也应该是课堂上的主体。
老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只有在互动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另外,一堂好课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明白知识对他们的重要性。
老师应该能够通过案例和实践,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实际运用,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习,才会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此外,一堂好课还应该是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的。
老师不应该只是灌输知识,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让他们在思考中得到成长。
最后,一堂好课还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明白知识对他们的重要性。
老师应该能够通过案例和实践,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实际运用,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习,才会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要有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表达,还要有互动性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等特点。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充分体现的课堂,才能称得上是一堂好课。
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学生带来更多更好的教学体验。
一堂好课的标准1
一堂好课的标准1. 一堂好课的标准(1)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
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
也就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
也就是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
(4)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
也就是平实的课。
不管谁在听课,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
(5)一堂好课应该是真实的课。
也就是有缺憾的课。
2. 一堂好课的基本表现(1)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2)一堂好课必须兼顾有差异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3)一堂好课必须体现思维的深度。
(4)一堂好课应促使学生知行结合,有所收获。
3. 用建构主义观点探讨一堂好课的标准:(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师生有效的互动性(3)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实践性(4)学生真正的理解性(5)预备学习材料的良好组织性(6)学生学习的反思性4. “好课”标准没有定论!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关注边缘群体,实现和谐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一堂好课的标准1.一堂好课,首先应是“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
一堂好课给人的感觉,应该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时互相帮助和交流,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而且能看到教师思维和探索的过程。
教师不应摆出一副专门教导别人的架式,学生也不可以摆出等待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架式。
在一堂好课上,教师首先是个学习者(学者),其次是个引导者,最后才是个管理者和领导者。
这样的课,才是“学习社会”所需要的好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自主课”,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课”。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个策划者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程师而不是一个“教育技术工人”。
在遵循大纲要求和教育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他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应该能够自主策划一堂课,一周课,一学期的课,一年的课。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不仅能给学生带来知识上获得感,更能让学生有思想上的感悟和升华,我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有知识理解的深度。
一堂好课应该有足够的深度,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深入程度,更关系于学生的理解深度,不能浅尝辄止地停留在对知识的表层了解。
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解释,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脉络,深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本质和内涵,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第二,有思维拓展的广度。
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具备广泛性和多样性,帮助学生突破单一学科、单一知识板块的限制,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地认知,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展他们的学科视野和思维广度。
第三,有教学评价的效度。
好的课程应该有合适的度量和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教师应该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如作业、测试、讨论、学业述评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
第四,有难易快慢的适度。
上好一堂课应该保持适度,即教学过程中的难度、节奏都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控好课堂节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步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综上所述,我认为一堂好课应该兼具深度、广度、效度和适度四个标准,保证教学内容的深入、广泛、评价及时有效、教学过程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实现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上有所获、有所得、有所思。
一节好课标准
一节好课标准
一节好课,是每个老师都追求的目标。
那么,一节好课应该具备哪些标准呢?在我看来,一节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
首先,一节好课应该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学生在这节课结束后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所收获。
其次,一节好课应该具备生动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同时,教学内容要注重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再次,一节好课应该具备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验法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只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最后,一节好课应该具备积极的教学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营造轻松活泼、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勇于发言,敢于思考,敢于质疑,从而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一节好课应该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生动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积极的教学氛围。
只有具备了这些标准,才能够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一次美好经历。
希望每位老师都能够努力追求一节好课的标准,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一、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课就是好课——高效我们经常可以在报刊上看到“有效学习”的提法,我觉得这个提法不够确切,因为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可以称得上是“有效学习”.既然称得上学习,怎么会无效呢?关键是学习效率的高低之别.也就是说,我们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高效.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效率就可以称为高效;只要一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就可以做到高效.目标明确是指:这节课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通过哪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课堂上的情感体验等;重点突出是指:这节课哪个知识点最重要,每节课只能有一到两个重点,其他知识可用“讲授式”或“学生阅读式”快速地完成,如果一节课的重点有三个以上,那就无所谓重点可言了.一些老师总认为,什么都要老师讲,讲了就心安理得,没有讲就不踏实.实际上,有些知识的巩固可以通过学生自学、练习、测试等形式来实现.如果一堂课什么都要讲得那么细,那么“清楚”,那学生就“不清楚”了.因为,老师所能占用的课堂时间是很有限的,更多的课堂时间应当还给学生去学习、去讨论、去思考.二、课堂指令清晰气氛活跃的课就是好课——默契一堂好课应当是课堂教学节奏明快、师生配合积极默契的课,而这样的课一定是有经验的老师上的.如果一位老师无法发出明晰的课堂指令,那么师生默契的配合无从谈起.如果一堂课老师不断地发出模糊不清的众多指令,那么久而久之这位老师的“课堂指令”就慢慢变成“课堂纸令”——无人遵从的一纸空文了.如果一位老师的课堂指令“要求明确、时限清楚、落实到位”,那么这种老师所主持的课堂(主持课而不是上课,上课有上讲台居高临下的感觉)就一定是师生配合默契的课堂.在这种课堂上,师生的思维活动一定是活跃的,因此就可以算是真正活跃的课堂.三、能够充分利用课堂资源的课就是好课--智慧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一定具有我所提倡的“把希望寄托于课堂,把希望寄托于学生”的思维.也就是说,他一定会把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的希望寄托于课堂之内,寄托于学生身上.夸美纽斯建立班级授课制时就强调,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势就是集体性.这也正是课堂授课制取代私塾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把班级课制与因材施教对立起来,那就缺乏教育智慧了.课堂的第一资源就是学生的差异性.如果一位教师至今还不能认识到学生差异性所蕴藏的巨大作用,那他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利用这一课堂第一资源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学科小先生、建立灵活的学习小组(不要长期固化)、让学习小组长帮助教师进行学习管理,让学科小先生协助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下,教师活得“很轻松、很潇洒、很有成就感”.因为,当你看到“学科小先生们”娴熟的讲课技巧时,你会为所培养的学生中有人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沾沾自喜.四、能让学生感到终身受益的课就是好课--难忘2500多年前,孔子带着一群学生在凉亭歇息,看到一个老人拿着涂有树脂的竹竿在捉蝉,他的技巧非常好,百发百中,简直是出神入化.孩子禁不住问老人:“您捉蝉的本领真高明,有没有什么秘诀?”老人微笑说:“蝉是很机警的昆虫,一有动静就会飞走.因此要先练习拿竹竿时能闻风不动,甚至在竹竿上放两粒弹珠也不会掉下来,就可以开始捉蝉了.如果练到放五粒弹珠而不掉下来,捉蝉就象伸手拿东西一样容易.所以我捉蝉的时候,专心一意,天地万物都不能扰乱我的注意力,眼睛看的只有蝉的翅膀,能够练到这个地步,还怕捉不到蝉吗?”孔子听了频频点头,转身对学生说:“听明白了吗?只有锲而不舍,专心一意,才能把本领练到出神入化.”对于孔子的学生来说,孔子的“这节课”只用了几秒钟,但这是一节让他的学生终身难忘的课.真可谓世界最短的“名课”.对于安南来说,黑人老师用“白纸与黑点”来让学生懂得做人道理的课让他终身受益.因此,每位教师都要争取上“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课”.这是众多教育家追求的最高的境界.如果一位教师能够在他的教学生涯中上一堂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课,那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啊.五、思维量信息量延伸量大的课就是好课--欲望记得多年以前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说的话:一堂课可以用四个量来衡量——信息量、思维量、媒体使用量和延伸量.这四个量显然是越多越好.我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很有道理.虽然那位教师没有给我解释这四个量的含义,我的理解是:信息量——是指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所有信息的总和.它包括文本信息、师生的口语信息、老师的肢体信息等,内容不限于课本与练习,还应当是教材之外、校园之外的大自然与社会生活信息;思维量——是指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维的时间与深度,是大脑的活动总量.思维量决定于教师或同学所提出的问题的质量.过难的问题与太浅的问题都会让学生的思维量减少,教师有意无意的替代,无疑也会减少学生的思维量.只要坚持我所倡导的两句话就可保证思维量的增加:一是凡是学生能够办到的事教师决不替代;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去“自由地”学习;延伸量——是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的量.通过课堂教学,当学生走出课堂时带着多少问题,带着什么问题,还有多少继续学习这门学科的欲望.如果能够有足够的、学生能够承受的延伸量,就能实现新课程所提出的“保持学生学习欲望”的目标六、提供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的课就是好课--满足我认为,判断一堂课是否好课,主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而非老师的课堂表演.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把“听课”改为“看课”.在新课程所强调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需要得到老师有意识的落实.实现课堂学生情感培养的最佳途径有两个:一是个体表现,二是成功体验.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要有意识地多安排部分学生个体表现的机会,尽量多地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要知道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来说,一次课堂上个体表现的机会也许就会有助于树立孩子的学习信心;一次成功的课堂体验经历,就可能帮助孩子获得学习信心.如果一堂课上,能有一两位学生得到个性张扬的机会,并得到老师、同学发自内心的掌声与赞叹声,你能说比老师多讲一道题目效果差吗?让孩子的望得到满足的课就是好课.七、多种媒体创设学习情景问题情境的课就是好课--直观这里所提到的多种媒体并非指“多媒体”,而是教学中老师所使用的多种媒体.包括电脑多媒体、黑板、影音资料、文字资料、教具、挂图、图表、图片、实验器材、小黑板;还有教师的表情、姿态、服饰、手势;学生的大脑、手、口、耳等多种感官.凡是可以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东西都可称为媒体.如果老师能够充分恰当地利用多种媒体,哪怕是女老师得体的淡妆与漂亮的服饰,都可以影响课堂学习情景的创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应当成为教师的教学目标;虽然这只是过渡性目标,不是最终目标,却显而易见地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环境.同样,为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欲望,创设解决问题的较为直观的问题情境,也是有经验教师的主要课堂追求之一.八、提供当堂训练当堂反馈的课就是好课--轻松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方式必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认为,这种改变主要应当表现在课堂结构的改变上.没有课堂结构的根本改变,就谈不上教学方式的改变.一节课如果还是老师从头讲到尾,这样的课只会把理解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希望寄托在课外练习上.这是最令学生讨厌的经典老课的普遍情形.改变的办法很简单:尽量压缩课堂授课时间,挤出时间让学生有当堂训练、当堂反馈的机会.不久前我提出了“三分课堂论”——每堂课教师持续讲课时间不超过15分钟,学生合作学习质疑释疑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学生当堂训练的时间保证15分钟.这并非机械的划分,而是一种课堂结构的大框架.只有保证课堂时间的大部分是学生学习用的,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才会减少,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这样的课你能说不是好课吗?九、能解决学生个性化问题的课就是好课--自信我曾多次强调过,学校德育的最佳途径之一是: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困难,及时解决他们不会做的题目.在公开课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课堂中巡课,但是“真巡”的份量有多重呢?如果在巡课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一位学生的任何问题,这种巡课很有“假巡”之嫌.在课堂训练中,教师要设法利用“学科小先生”的力量和教师个人的力量,来化解学生个性化的问题.也可以把学生的个体问题通过学习小组解决,通过教师的个别指导解决.如果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样的课就可以算是一堂好课.十、能响起笑声掌声欢呼声的课就是好课--快乐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会不放弃任何一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调整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机会.哪怕是课前一句“请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的穿着与往常有什么不同”的无聊话语,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起到调整课堂气氛的作用.如果在一节课上能够响起哪怕是一次的笑声、掌声都可以算是好课,要是有欢呼声那就更可以算是好课了.因为,你的这节课至少给予学生一次体验快乐的机会.课堂是青少年成长的地方,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在无法摆脱学习压力的今天,能够产生课堂“三声”的课是难能可贵的.。
好课的标准
好课是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好课的标准好课既要有科学、合理、全面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三维目标,又要有体现现代教学策略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能真正凸显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变,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气氛中获得全面发展,这样的课才是好课。
二、评价的指标评价一节课时,要有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水平在内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教学目标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衡量教师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源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和体验来确定合理的“双基”目标,是否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按照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地设计教学流程,是否善于捕捉学生学习障碍或思维亮点及时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其创新能力等等。
总之,教学目标应是可以观察、可以测量、最终可以达成的行为目标,是规定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而不是教师应该教什么的问题。
2.学习过程教学的本意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让学生乐学。
所以,评课的视角要由以往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转向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与态度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学生学习的效果来确定教师的教学效果,即用“以学论教”、“以学定教”的方法来引导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真正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改目标。
当然提倡“以学论教”“以学定教”,并不是要削弱和淡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事实上要借助这种评价方法,更加突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地位。
3.教师基本功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成败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是教师本人的综合素质。
执教者的教学理念、学科专业水平、教学设计、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教师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所以要关注教师基本功的问题。
4.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虽然都是一种生产劳动,但与物质生产、经济生产不同的是,它更具不可预测性。
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
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一节好课是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效果显著的课程。
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氛围等方面。
下面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课堂氛围四个方面来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
首先,教学内容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内容要新颖、丰富、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教学内容要与学科知识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好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次,教学方法也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再次,教学效果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教学效果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方面。
教学效果好的课程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好的教学效果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最后,课堂氛围也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好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综上所述,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课堂氛围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表现,才能称得上是一节好课。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创造更多更好的课堂。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一堂好课的四有标准
我们都是教师,都希望把课讲好,把工作做好。
张子锷先生讲,上好每一堂课,教会每一个学生,这是我们要毕生追求的理想和完成的使命。
我想利用今天的机会,从个人观点出发,谈谈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我知道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设立教师节的时候,我还是个年轻教师。
那时我们主要是按照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授课。
从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到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再加之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进行教学,学校教育呈现出典型的工业化生产模式。
在那时,课堂主要是教师的课堂,而非学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教的过程,而非学生学的过程。
当然,我这样讲也许有些绝对。
我不是要否认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相反,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文件,因为这些文件是教学质量的标准,我们要用它来检验我们工作的质量。
但今天的课堂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
我至少可以说,北京四中的课堂不完全是传统型的课堂,老师讲课也不完全是传统的模式。
这些年来,我听了几百上千节课。
我从大家的课堂上吸取了许多营养。
把这些营养提取出来,像制药一样,就形成了今天的北京四中教育价值体系。
价值体系中的一些元素是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中没有的,但却是青少年成长所必需的。
这些年来,我阅读了许多有关课堂评价的文章,也分析过许多课堂评价的指标体系和量表。
不论拿着哪一张量表来听课,我都觉得很难按照量表上的指标给课逐项打分。
没有一堂课能与量表上的指标完全对应。
好课的标准不是唯一的。
老师讲的少的课是好课,讲的多的是不是好课?学生练的多的是好课,练的少的是不是好课?课堂提问多的是好课,提问少的是不是好课?有讨论的课是好课,没有讨论的课是不是好课?没有简单的答案。
但课堂教学的确是可以评价的。
既然可以评价,就一定有标准。
我想,也许评价标准更应当是原则性的,而不必过于具体、细化和量化。
半个世纪以前,俞汝霖先生提出的“北京四中十大教学原则”就是很好的课堂评价标准。
好课是有共性的。
我们每年都组织学生评教,还把一些学生的评教作文印给大家,而且尽量每个老师都选出一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课的四个标准——有人、有料、有趣、有变
好课的背后折射的是教师的教育哲学,一个好教师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他的价值
认知和价值取向的,他既不会随心所欲,天马行空,也不会为人左右,失去自我。
好课的艺术,就在于“放得开,收得拢”,这艺术会让人觉得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会让师生难以忘怀。
总结起来是四句话——要有人,要有料,要有趣,要有变。
如果浓缩一下就是要有
味,能让人回味无穷的味。
课堂要“有人”
1、你的课堂上,有生命的成长吗?
有人的第一层含义,当然是有学生。
作为一位教师,应该努力从教育的本原来认识我们的课堂,教育是面对人,帮助人的生命生长的,着眼生命生长的课堂,必然是基于学生实际,要从学生生命生长需要出发的。
我们在课上总是习惯于指向考试,指向升学,我们灌输给学生的,很少是指向批判、体验、创造的。
考试升学,找好工作,讨好老婆,过好日子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着眼于人的,但是人生绝对不仅仅是这么一条直线,如果我们的课堂给他们的就这么一条直线,那么将来他们一旦遇到挫折,离开这个轨道的时候,他们就不知所措了。
2、给课堂注入个人风格
“有人”的第二层含义,就是有我们自己。
所谓有我们自己就是要有我们的个人风格,是我的“课堂”,这里面包含着“我的”教学哲学。
每个人包括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没有教师的个体意识,就会失去教学的创造性。
做教师的,学徒,到匠人,到艺人,到专家,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教的每堂课本就是不一样的。
这原本是常识,可是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时往往只有一个标准,这标准更多的时候是无视施教教师和受教学生的。
3、课堂上要关注情境中的人
所谓“有人”,还包括不在场的人,比如教材的编写者,教学纲要、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制定者,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些孩子身边的人,这才是我们挂在嘴上的“教学情景”。
课堂要“有料”
“有料”,换一个角度讲,就是课程资源。
一堂好课,教师是会从实际的教学情境出发,开发和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的,这资源既有我们自身的经验积累,更来自与学生的互动。
课堂要“有趣”
所谓趣味性,就是课堂能让学生产生发现到某种稀罕之物的兴奋,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与大家分享他的乐趣。
人总是喜欢发掘神秘的宝藏,尤其是儿童。
有趣的课堂,就是要带领学生走进神秘的境地,寻求知识的宝藏。
有趣的课堂会将学生的天赋、洞察力、以及多元的视野聚焦在他们对生命的挑战上,进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可能,也就会寻找到我们从未想过的答案。
课堂要“有变”
“有变”说的是一堂好课的每一个环节往往是“出乎意料”的,是随机的,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动态生成”。
一堂好课是一定会根据课堂的实景调整教学预案和教学方法的,这样的课堂才是有张力,有灵气的。
教学面对的是人,既然人是活的,我们怎么可以死守预先设定的教学方案呢,又怎么能够按照一个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呢?
其实,有变的课堂就是要打破我们对他人的迷信,对标准的迷信。
我们的课堂要勇于挑战传统的模式,不能用一个不变的标准来认识自己。
因为生命是多元的、变化的,决定了教育必须是多样化的,而不是刻板化、模式化,好的课堂总是会在变化中收获教与学的愉悦。
做到这“四有”,需要培养四种能力
如何上出这样的好课?我认为,还可以说四句话——就是需要学会四种能力,即解读文本的能力、灵动的能力,沉稳的能力,“得意忘形”的能力。
1、解读文本的能力:在文本中发现问题,才能培养出有“问题”的人
应试教学的弊端之一是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了。
真正的教育要做的是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有“问题”的人。
要让学生有“问题”,自己先要成为有“问题”的人。
教师对文本的阅读最要紧的就是从文本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善于思考的学生。
2、灵动的能力:捕捉课堂上灵光一闪的瞬间
所谓“灵动”,就是教育理论上讲的教育机智,我的理解是“课感”,也就是教师驾驭课堂的灵感。
教师有了这种“灵动”,在课堂上才能够迅速发现、捕捉那些对课堂教学有帮助的瞬间,也才能够及时消解那些不利于教学的负面因素。
比如,课堂上突然有麻雀飞进了教室,怎么办?一是把它赶出去,二是不闻不问,再有就是相机引导,跟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前两种情况没有及时消解不利因素,而“相机引导”就是具有课堂的灵感,能将一些预料之外的情况为我所用。
3、沉稳的能力:别让浮躁的心态污染了课堂
所谓沉稳就是不浮躁,现在的课堂教学当中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尤其是低年级,就是动不动就表扬:“你真聪明!”“你怎么会想到这个问题的?”等等,过度就是一种浮躁。
许多情况下教师同样很急躁,比如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完成练习、在与教师的互动当中,出现了思维、语言、表达阻塞的时候,有的教师就会拉下脸来:“这个我都讲了多少遍了,你还不会?”
要想沉稳地驾驭课堂,一定要克服这种浮躁的心理,埋下头来,回到教育的本真。
教育不仅仅是考试和升学,教育的作用是帮助学生丰富生命的色彩,拓展生命的厚度。
比如适应生活、独立生活、改善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使人成为人。
4、“得意忘形”的能力:摆脱固有的模式束缚
教学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如果用统一的“模式”去教,就会很机械、很教条,所以好老师的课堂要达到“得意忘形”之境界。
“得意”包括三个维度:一是要“得教材之意”,也就是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主旨、特点和编写者的意图;二是要“得学生之意”,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需要,适时调控学生的情绪,使之渐入佳境;三是要“得课堂之意”,即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套不变的、机械的程序。
“忘形”是指,一个好教师,首先得忘掉自己的教师之形,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个层面,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要时刻以欣赏的
目光看待学生;二是要忘掉教材之形,即不拘泥于教材和教案,也不拘泥于某一种程式,而以自己的教育机智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三是要忘掉课堂之形,努力将课堂视为一个小社会和师生互动合作的舞台。
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与学生的合作中享受到教育的乐趣。
老师的课堂如果没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能好在哪里呢?所以课堂想要摆脱某种模式束缚,老师就要根据自己固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特长,来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