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城市规划思想归纳.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及重点归纳以及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及重点归纳以及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15a4f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72.png)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城市发展的动因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化概念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具体的分析包括:人口(农业、非农业);地域(农村、城市);产业(农业产业、非农产业);空间形态转化(城市空间形态、农村空间形态);文化和生活方式;基础设施和环境.3、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初期阶段(小于30%左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速度较缓慢;中期阶段(30%~60%或以上):快速发展期;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1、分散发展(指通过新建城市来缓解大城市的发展):1、田园城市(霍华德)2、卫星城、新城(恩维等)3、有机疏散(沙里宁)4、广亩城(赖特)2、集中发展:柯布西埃:指望通过对城市结构的重组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
2、田园城市、卫星城、新城的概念⏹田园城市Garden City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以解决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和城市自发膨胀、土地投机等问题。
⏹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元,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新城:改进的卫星城。
城中居住与就业岗位协调,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设施配套,可以满足居民就地工作和生活所需,是一个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
3、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案、技术手段和特点指导思想: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也应当成为人类建筑的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总结
![城市规划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555ba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d.png)
城市规划总结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建设和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旨在提高城市的功能、空间结构和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下面是对城市规划的总结,共计1000字。
城市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工作,对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等,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城市规划要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
人民群众是城市的最终受益者和主体,城市规划应该从人们的需求出发,满足居民的居住、工作、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各方面需求。
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人文关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营造浓厚的城市氛围,提供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和文化活动,塑造城市的文化品牌。
其次,城市规划要注重环境保护。
城市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城市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在城市的规划中,要划定不同的功能区域,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要加强绿化建设,保护自然景观,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
城市规划还应该注重节能减排,推动可持续发展,为后代子孙留下一片美好的家园。
再次,城市规划要注重交通运输的合理布局。
交通运输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城市规划要合理布局道路、铁路、航道等交通设施,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要注重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服务水平,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在城市规划中,还要考虑到交通运输的环保和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城市规划要注重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城市规划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上,还要有切实可行的经济支持。
城市的发展需要不断引进高端产业和研发机构,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
城市规划中要注重产业布局的合理性,促进不同产业的协同发展,提高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城市规划还要注重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城市规划要注重政府的领导和市民的参与。
城市规划思想史梳理
![城市规划思想史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99336e5e009581b6bd9ebe1.png)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周礼
规划思想影响
将等级制度思想全部贯穿其中
《周礼· 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阶,四旁两夹,窗,白盛, 门堂三之二,室三之一。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周人明堂,度九尺 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 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庙门容大扃七个,闱门容小扃三个,路门不容乘车之五 个,应门二彻三个。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 九卿治之。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 涂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 涂以为都经涂。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周易
追求物质空间的精神内涵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以形而上者为理,形而下者为气,理在气先” 精神与物质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周礼
中国古代社会的主体思想,主轴 周代,对自然、天地、先祖的崇拜,逐渐 转换为社会伦理。 《礼记· 三本》载“上事天,下事地,宗事 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是它对 自然、社会规律和秩序的建构,既要合乎 天地,又要合乎人伦,渗透到社会的方方 面面。
古代
古希腊 古罗马 中世纪
近现代
文艺复兴 绝对君权 资本主义初期 1900左右——二战前 二战后——1960左右
后现代
1960左右——1990左右 1990左右——今,全球化与网络化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
古代——
古希腊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
古代——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ppt课件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7df57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5.png)
里,西南距二里头遗址六公里。有内城、外城,其平面大
致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100m,东西宽约740m.
可编辑课件PPT
4
郑州商城是商代早中期 的都城遗址,坐落在郑 州商代遗址中部,即今 河南省郑州市区偏东部 的郑县旧城及北关一带 。商城近似长方形,北 城墙长约1690m,西墙 长约1870m,南墙和东 墙长度均为1700m,周 长近7km。
帝王的铜像、凯旋门、纪功柱,城市各处散布公共浴池和斗兽场。如威尼斯广场
可编辑课件PPT
39
古罗马北非 城市提姆加 得城平面图, 公元一世纪
可编辑课件PPT
40
3.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社会和政治背景:中世纪的欧洲--众多的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据战争频仍 --城堡的出现。
城市典型特征:中世纪欧洲的教会势力强大,教堂占据了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 的庞大体量和高耸尖塔成为城市空间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使中世纪的欧洲城 市景观具有独特独特的魅力。
可编辑课件PPT
5
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有宫殿宗 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 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 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 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
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安阳殷墟
可编辑课件PPT
6
周王城平面想象图
可编辑课件PPT
第一节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三、其他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可编辑课件PPT
1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商周时期)
商代:河南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湖北盘龙城及安阳殷墟等。
周朝: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法礼关系,对城市建设制度也有 严格的规则。《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 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因此,周代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如周王城。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f2bdbe4910ef12d2af9e7c1.png)
18世纪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居住地的模式,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城市人口急剧增 长,居住条件不断恶化,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匮乏,环境质量导致传染病 流行(19世纪三四十年代蔓延于英国和欧洲大陆的霍乱)。引起了各阶层人士的关注。在
郑州商城是商代早中期 的都城遗址,坐落在郑 州商代遗址中部,即今 河南省郑州市区偏东部 的郑县旧城及北关一带 。商城近似长方形,北 城墙长约1690m,西墙 长约1870m,南墙和东 墙长度均为1700m,周 长近7km。
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有宫殿 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 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 遗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众多 遗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 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 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
德国小城洛顿堡。它完整保留了中世纪形式的名城,是典型的童话世界
中世纪城镇
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科学技术、艺术 得到飞速发展,形成“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早期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文艺 复兴宣扬人性解放,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旗帜反对神权,
三国:开始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以宫城为中心的规
划思想。曹魏邺城
南北朝:城市中出现大量宗庙和道观,城外出现石窟;强调城市整
体环境观念、形胜观念、人工和自然环境整体和谐和城市的信仰和
文化功能。
隋唐:规整的方格路网,干道系统明确。居住布局采用坊里制,长 安城
秦都城咸阳遗址示意图
秦国
汉 长 安 复 原 想 象 平 面 图
第一节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完整版)城市规划思想归纳.
![(完整版)城市规划思想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0ecd19accbff121dc36830d.png)
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总结表格时间背景城市生活形态规划思想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荷马文化时期1.古希腊文化孕育成长的阶段。
2.公元前六世纪波斯侵入亚欧,造成名族的迁徙和融合。
1.城邦的社会基础是公民。
2.对城市的定义:是一个为着自身美好的生活而保持很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既有节制而又能自由自在的享受轻松地生活。
3.许多希腊城市都以方格网划分街坊,贫富住户混居在同一街区,仅在用地大小与住宅质量上有所区别。
4.对于小规模的城市,基本上不可能存在具有很大政治权利的宗教。
5.雅典卫城不是膜拜的禁地,更是市民公共活动的中心。
6.广场最后变成了希腊城市中最重要的、最富活力的中心。
1.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原子论”、“宇宙数学结构”等。
2.人文主义的思想,从“自然哲学”的研究到探求人的“社会哲学”是古希腊哲学思想路线的自然引申。
3.理性思辨的逻辑思维。
古希腊的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的思考,努力去发现各种规律。
4.公正平等的政体意念。
社会公正的意念被置于政体建设的中心位置。
5.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所设计的城市是按照“社会几何学家”的理想理念设计的,即圆形加放射。
6.不追求平面视图上的平整,而是乐于顺应各种复杂的地形已构成活泼多变的城市。
7.希波丹姆式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与数的和谐,强调棋盘式路网,城市公共中心明确规整,代表城市:米利都城。
但是这种模式也给城市生活的活力以及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桎梏。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古风文化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古典文化时期1.雅典联合各个城邦与波斯军队展开决战,在希波战争中获胜。
2.建造了雅典卫城。
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2世纪:希腊化时期1.伯罗奔尼撒战争造成希腊城邦解体。
2.马其顿人入侵地中海,建立包括全希腊在内的马其顿帝国。
公元前146年希腊为罗马所灭公元前750年------公元前300年:伊特鲁里亚时期1.古罗马国家先后经历了城邦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
城市规划总结
![城市规划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a0c1ce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1.png)
城市规划总结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发展进行统筹和规范的活动,旨在为城市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
本文将就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规划的原则和实施过程进行总结。
一、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城市规划能够提供有序的发展方向,避免无计划的城市扩张和资源浪费。
其次,城市规划能够创造一个舒适的城市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再次,城市规划可以提高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吸引投资和人才。
最后,城市规划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二、城市规划的原则1. 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规划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坚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保护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历史文化保护原则城市规划应当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
在新建项目中要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保持城市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3. 人性化原则城市规划应当注重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创造舒适、便利的城市生活环境。
要注重完善城市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4. 灵活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当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塑性,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和调整。
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采取可调整的措施,以适应城市的动态变化。
三、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1. 数据收集与分析城市规划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人口数据、用地数据、交通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了解城市的现状和问题,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目标设定与规划编制在了解城市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
这包括统筹考虑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要素,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制定相应的规划计划和政策。
3. 规划实施与监测规划实施是城市规划的关键环节,包括规划方案的具体实施、用地管制和建设控制等。
同时,要进行规划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规划,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现有城市规划思想汇报
![现有城市规划思想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6ae529e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b.png)
现有城市规划思想汇报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的组织和管理,以达到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保护城市环境等目的的一种综合性规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对现有城市规划思想进行汇报。
1. 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是一种城市规划思想,旨在通过创造紧凑、混合、可持续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新城市主义强调城市的可达性,即通过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方式,使城市居民能够更方便地到达目的地。
此外,新城市主义还强调城市的多样性,即通过混合用途的城市设计,创造一个多元化的城市环境。
新城市主义的实践案例有很多,例如美国波特兰市的“20分钟社区”,即在城市中心建立一个紧凑的社区,使居民能够在20分钟内步行或骑车到达商店、学校、医院等生活必需品。
此外,新加坡的“高密度、高品质、高可达性”城市规划也是新城市主义的典型案例。
2. 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一种以生态为基础的城市规划思想,旨在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生态城市强调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即通过城市规划和建设,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生态城市的实践案例有很多,例如中国深圳的“低碳城市”规划,即通过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创造一个低碳、环保的城市环境。
此外,丹麦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城市”规划也是生态城市的典型案例,即通过鼓励居民骑自行车代替开车,减少碳排放,同时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
3.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城市规划思想,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优化城市服务、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智慧城市强调城市的数字化、智能化,即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智慧城市的实践案例有很多,例如中国杭州的“城市大脑”项目,即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此外,美国旧金山的“智慧停车”项目也是智慧城市的典型案例,即通过传感器、无线网络等技术,实现城市停车的智能化管理。
思维导图—城市总体规划内容总结
![思维导图—城市总体规划内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effbb872cc58bd63186bddc.png)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和控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蓝图,在规划体系中,属于较高层次的规划,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区域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样,城市总体规划也具有战略性规划的特点,这一特点贯穿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整个编制过程。
在总体规划的城市战略研究阶段,需要研究城市职能,确定城市性质、预测城市规模;在总体布局阶段,则要求我们综合协调城市功能、结构、形态的关系,依据不同的功能要素的布局要求合理规划不同的用地性质,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最佳方案。
最后的成果编制阶段,要严格按照法定的编制要求和制定程序,在做好前期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总体规划的成果。
思维导图—城市总体规划内容总结
思维导图自绘,有用自取
END。
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3aa3d0643323968011c9291.png)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近代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源自于莫尔的“乌托邦”概念。
他期望通过对理想社会组织结婚等方面的改革来改变当时他认为是不合理的社会,并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建筑、社区和城市。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欧文和傅里叶等人不仅通过著书立说来宣传和阐述他们对理想社会的信念,同时还通过一些实践来推广和实践这些理想。
田园城市在19世纪中期以后的种种改革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下,霍华德于1898年出版了以《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为题的论著,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
霍华德针对当时的城市尤其是像伦敦这样的大城市所面对的拥挤、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田园城市,以作为他对这些问题的解答。
他的概念是: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的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根据霍华德的设想,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在田园城市的边缘地区设有工厂企业。
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不过度集中和拥挤,以免产生现有大城市所产生的各类弊病,同时也可使每户居民都能够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田园城市实质上就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每一个田园城市的城区用地占总用地的1/6,若干个田园城市团结着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人口规模为58000人),呈圈状布置,借助于快速的交通工具(铁路)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往来于田园城市与中心城市或田园城市之间。
城市之间是农业用地,包括耕地、牧场、果园、森林以及农业学院、疗养院等,作为永久性保留的绿地,农业用地永远不得改作它用。
田园城市的城区平面呈圆形,中央是一个公园,有六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六个扇形地区。
在其核心部位布置一些独立的公共建筑(市政厅、音乐厅、图书馆、剧场、医院和博物馆)。
在城市走私线的外1/3处设一条环形的林阴大道,并以此形成补充性的城市公园,在此两侧均为居住用地。
城市规划原理1.2——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1.2——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8f50537580216fc700afd87.png)
三国曹魏邺城:功能分区 明确,结构严谨,城市交 通干道轴线与城门对齐, 道路分级明确
曹魏邺城平面
3、隋唐及宋元时期城市
唐长安
1、棋盘格局 2、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组成。 宫城位于都城北部正中,皇城 在宫城之南,呈规整长方形。 3、中轴线——朱雀门大街
西 市
太极宫 皇 城
东 市
隋唐长安城复原图
M=84km2
勒· 柯布西埃1922年出版了《明天的城市》, 从功能和理性主义角度对现代城市的基本认 识,从现代建筑运动的思潮中所引发的关于 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思。
城市总体规划人口 300万,中央为中心 区,除了必要的各种 机关、商业和公共设 施、文化和生活服务 设施,外,有将近40 万人居住在24栋60层 高的摩天大楼中,高 楼周围有大片绿地, 建筑仅占5%。 外围是容纳200万居 民的花园住宅。 平面式严格的几何形 构图,矩形和对角线 的道路交织在一起。 中心区的交通干道由 三层组成:地下走重 型车辆,地面用于市 内交通,高架道路用 于快速交通。
城市改建的目标: 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 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 动的地方去; 把上述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 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它最适 宜的用途; 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9、简·雅各布斯和城市活力论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她运用社会使用方法对美 国城市空间中的社会生活进行 了调查,对当代城市空间的分 析提出了许多见解,整体性地 摧毁了以勒·柯布西埃为代表的 现代建筑运动中建立起来的现 代城市空间分析观点。街道和 广场是城市骨架形成的最基本 要素。
米列都城雅典卫城1体现希腊民主政治2人本主义生活形态3积极的公共生活和丰富的公共空间5个图5个图卫城卫城远眺古希腊城邦雅典3古罗马城市罗马城市1强烈的实用主义态度2凸显永恒的秩序思想3彰显繁荣和富强的大比例模数手法维特鲁威和建筑十书维特鲁威的理想城市1结合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2考虑局部和整体的之间比例关系3强调城市的防御和方便使用的需要4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圣马可教堂威尼斯1凸显以教堂为核心的空间组织理念2实现自然主义非干预政策3力显丰富多变的景观和亲和宜人的特质5绝对君权的城市凡尔赛宫1君主气质无所不在2古典主义广泛而深远总平面呈轴线对称放射形式法国凡尔赛宫中轴线二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1空想社会主义的规划设想1乌托邦
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总结
![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a35ee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6.png)
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总结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从四个主要的历史阶段来总结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包括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主要体现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
在古埃及,城市规划主要以尼罗河为中心,沿河两岸分布着各种建筑和设施,如庙宇、官邸和工坊。
在古希腊,城市规划受到地形地势的影响,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周围建有市场、剧场和公共建筑。
在古罗马,城市规划更加系统和完善,城市通过街道网连接起来,建有浴场、剧场和公共浴池等设施。
中世纪城市规划思想主要受到基督教和封建制度的影响。
基督教对城市规划产生了一定影响,城市建有大教堂和修道院,它们成为城市的精神中心。
封建制度下的城市规划主要以城堡和城墙为中心,城市设有市场、商会和行会,以满足农民和工匠的需求。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强调社区的功能和安全性。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主要在欧洲发展起来,特别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规划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如城市美学和卫生学等。
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的快速扩张和人口的增长,城市规划开始关注交通、住房和环境等问题。
科学家和城市规划师开始提出城市改造和再开发的方案,以提高城市的功能和质量。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主要是在20世纪初形成的,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
城市规划开始注重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们的参与和民主决策。
现代城市规划倡导多功能城市,注重城市景观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也关注住房、教育和文化等社会问题。
总结起来,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展示了城市规划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
从古代的城市布局到近代的科学规划,再到现代的人本主义和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和实践领域。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打造宜居、可持续和具有社会公平的城市,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总结
![城市规划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f3bcb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c.png)
城市规划总结城市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旨在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城市规划,我们可以使城市更加美观、合理,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城市基础设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以下是对城市规划的总结:1. 规划目标城市规划的首要目标是提供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使城市成为居民生活、工作和娱乐的理想地方。
规划目标还包括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增加城市经济的竞争力,提高城市的社会公平性和环境可持续性。
2. 城市组织布局一个良好的城市规划需要合理的组织布局。
规划师需要考虑到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和公共空间等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配置。
合理的城市布局可以带来人口均衡分布,减少交通拥堵和资源浪费,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增加居民生活的便利性。
3. 景观与绿化设计城市规划还要考虑到景观和绿化设计。
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可以为城市增加美感,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并改善空气质量。
城市公园和绿地的建设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提供人们休息和锻炼的场所,增加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度。
4. 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中,基础设施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道路建设和交通规划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同时,城市规划还应该考虑到供水、排水、能源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城市正常运行和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5. 社会公平与融合城市规划需要关注社会公平与融合。
合理的城市规划应该考虑到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提供公平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设施。
城市规划还应该鼓励社区参与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社会稳定性。
6. 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土地使用和资源管理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提高城市的环境可持续性。
城市规划还应该鼓励低碳和环保的建筑设计,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规划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工作。
它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布局、景观、基础设施、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等。
(完整版)城市规划师必须了解的十大城市理论
![(完整版)城市规划师必须了解的十大城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2bd8cf0a300a6c30d229fc7.png)
城市规划师一定认识的十大城市理论城市理论是对城市应当是什么样的描述。
这个问题十分复杂 , 存在好多学派 , 见解很不一致 , 但有一点是一致的 , 即城市要“以人为本”和“宜人为本”。
不一样的行业如城市规划、城市建筑设计、城市管理、城市环境的学者 , 从自己专业的角度能够提出对城市的不一样理论。
但是, 联合国于 1996 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人居国际会议》上,经过了《对于新千年中的城市和其余人类居住区的宣言》, 简称《 21世纪人居议程》,此中频频重申了城市要以人为本的基本看法。
主要的传统理论有 :(1)城市规划理论《雅典宪章》 (1933) 指出 ,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休闲及交通四大活动问题。
原则有 : ①城市建筑景观美化的原则 ; ②城市生态环境原则 ; ③城市功能布局与城市构造相协调的原则 ; ④城市交通现代化的原则 ; ⑤城市土地利用合理布局的原则。
还犹如 : 城市要与所处的自然背景或四周环境相融为一体的原则 , 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与文化历史相协调的原则 , 要与领土规划、地区规划相协调的原则等。
重庆鲁能·星城的规划设计说明,就是以《雅典宪章》为线索进行阐述:1 住所区应当计划成安全舒坦方便安静的邻居单位。
——1933年《雅典宪章》2 城市依靠地理的,经济等地区单位而发展。
—— 1933 年《雅典宪章》3工作地址与居住地址之间的距离,应当在最少时间内能够抵达。
——1933 年《雅典宪章》4公园适合的地址应留作公共设备之用,建立音乐台、小图书室、小博物馆及公共礼堂等,以倡导正当的集体娱乐活动。
—— 1933 年《雅典宪章》(2)城市建筑理论城市是以建筑为主题的 , 而建筑之道以人为本 , 建筑之美宜人为本。
建筑的全部因素应以人的舒坦、安全、欢乐为出发点。
在有限的物质空间里 , 创造并延长精神的自由空间 ( 张开济 ,2000) 。
(3)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吴良镛 (2001.9) 提出城市的五大纲领 ( 生态、经济、技术、社会、人文艺术 ), 五大系统 ( 自然、人、社会、居住、支撑网络 ), 五大层次( 全世界、地区、城市、社区、建筑 ) 和一个原则 ( “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环境”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总结表格时间背景城市生活形态规划思想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荷马文化时期1.古希腊文化孕育成长的阶段。
2.公元前六世纪波斯侵入亚欧,造成名族的迁徙和融合。
1.城邦的社会基础是公民。
2.对城市的定义:是一个为着自身美好的生活而保持很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既有节制而又能自由自在的享受轻松地生活。
3.许多希腊城市都以方格网划分街坊,贫富住户混居在同一街区,仅在用地大小与住宅质量上有所区别。
4.对于小规模的城市,基本上不可能存在具有很大政治权利的宗教。
5.雅典卫城不是膜拜的禁地,更是市民公共活动的中心。
6.广场最后变成了希腊城市中最重要的、最富活力的中心。
1.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原子论”、“宇宙数学结构”等。
2.人文主义的思想,从“自然哲学”的研究到探求人的“社会哲学”是古希腊哲学思想路线的自然引申。
3.理性思辨的逻辑思维。
古希腊的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的思考,努力去发现各种规律。
4.公正平等的政体意念。
社会公正的意念被置于政体建设的中心位置。
5.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所设计的城市是按照“社会几何学家”的理想理念设计的,即圆形加放射。
6.不追求平面视图上的平整,而是乐于顺应各种复杂的地形已构成活泼多变的城市。
7.希波丹姆式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与数的和谐,强调棋盘式路网,城市公共中心明确规整,代表城市:米利都城。
但是这种模式也给城市生活的活力以及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桎梏。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古风文化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古典文化时期1.雅典联合各个城邦与波斯军队展开决战,在希波战争中获胜。
2.建造了雅典卫城。
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2世纪:希腊化时期1.伯罗奔尼撒战争造成希腊城邦解体。
2.马其顿人入侵地中海,建立包括全希腊在内的马其顿帝国。
公元前146年希腊为罗马所灭公元前750年------公元前300年:伊特鲁里亚时期1.古罗马国家先后经历了城邦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
2.古罗马国家的存在完全是依靠强力保证的,强力指的是罗马军队和国家行政机器。
3.罗马人的精神日益世俗化。
1.世俗化,城市中的神庙退居次要地位,公共浴池、斗兽场、宫殿、府邸大量出现。
2.军事化,出现了营寨城。
3.君权化,广场、铜像、凯旋门、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
4.罗马人把城市造成了一个享乐的容器,忽视了城市的文化与精神功能。
1.伦理化倾向,追求不断满足享受的种种现实技法。
2.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罗马公民完全沉浸在享乐中。
3. 唯心主义,真理就是主观感觉和印象,没有什么客观真理存在。
4.超级国家的思想,人类应该生活在一个世界城邦中,每一个人都是世界公民。
5.强烈的实用主义态度,通过城市规划追求切身生活范围内的种种现实利益。
6.凸显秩序思想,将广场通过运用轴线系统、对比强调、透视手法建立整体的城市空间秩序。
7.采用大比例模数,不以人的尺度作为参照。
8.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公元前510年------公元前30年:罗马共和时期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罗马帝国时期公元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后来成为了拜占庭。
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入侵西欧。
1.中世纪指的是从西罗马灭亡到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萌芽(文艺复兴)这其中的封建时期。
1.教区与社区和二唯一。
当时城市的整体结构、城市的分片区空间组织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种种社会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大大小小的教堂而展开的。
2.9------10世纪,手工业分化,带动商业。
3.11---12世纪,城市发展出现质的飞跃。
4.11------13世纪的城市自治运动,本质上讲是一场反封建的斗争,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做好了铺垫。
5.12世纪后期在一些城市中出现了大学组织。
1.宗教世界观统治了物质与精神领域的一切,《圣经》成为最高的权威。
2.凌驾于王权之上的神权。
3.11世纪以后,西欧社会就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许多辩论,世俗权力的地位逐渐提高。
4.凸显了以教堂为核心的空间组织。
一般格局很一致:在教堂前面有围合感较强的广场,道路基本以教堂和广场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并逐渐形成蜘蛛网状的道路系统。
5.城市总体结构布局都非常自然,无论是景观还是尺度都非常接近人,建筑环境亲切可人,每个城市都有它的环境特色,是所谓的“自然主义”。
6.从城市设计角度看,中世纪和谐的城镇环境具有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将一定得体系引入大自然,结果使自然和几何学之间差距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完全消失。
公元4世纪------公园9世纪:西欧衰落,拜占庭强大。
9世纪------12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形成的初期。
12世纪------15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盛期。
15------16世纪:文艺复兴从本质上看,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为了动摇封建统治和确立自己的地位而在上层建筑领域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1.城市生活对人本主义的追求,人应该欣赏并享受人生具有的权力、自由与幸福。
2.城市建设活动的世俗化,总督府、市场、图书馆等与教堂一起构成了城市的新中心。
3.古典主义在建筑群与城市总体布局中强调轴线对称、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和规则的集合形体,强调统一性和稳定感。
注: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的比较巴洛克是文艺复兴的一个分支和变形,典型做法是彻底抛弃西欧中世纪中自然、随机的空间格局,将建筑风格的原理放大到城市,通过建立整齐、具有强烈秩序感的城市轴线系统,来强调城市空间的运动感和序列景观。
城市道路格局一般采用环形加放射,并在转折的节点处用高耸的纪念碑来作为过渡。
1.人文主义与乐观主义,“人是世界的美”。
2.美是客观存在的,是内在的,是和谐完整的,是符合“数”的规律的。
3.唯物主义自然哲学观开始孕育。
4.追求理想王国的城市图景,数与宇宙关于美得规律决定了城市必然存在理想的形态。
5.建筑和城市规划成为一种深刻和高雅的文艺构思,普通人不可企及。
6.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都非常珍惜和慎重地对待前人留下的艺术作品,恪守着城市和谐与整体的艺术法则。
7.16世纪末,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倾向:巴洛克和古典主义。
16------19世纪中叶:绝对君权时期1.以法国最为鼎盛。
2.启蒙运动起源于17、18世纪的法国,实质是资产阶级用来批判神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3.自由、平等、博爱为主要口号。
4.理性主义渲染自然的科学精神。
5.近代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具有机械思想。
1.理性思想与绝对君权结合增强了对至高无上的君主的颂扬,成了城市规划建设中越来越突出的主题。
2.古典主义园林中首先透出唯理得秩序。
3.凡尔赛宫、卢浮宫、整座巴黎都是反映古典主义规划思想的典范。
4.古典主义提出了规划的真实性、逻辑性,构图简洁、几何性强,但是它反对创作中对个性和热情的体现,追求冷冰冰的“数的和谐”是不可取的。
19世纪下半叶1.城市急剧爆炸的时代。
2.恶劣的生活环境导致社会矛盾的极度尖锐化。
1.社会契约论、民主观念、人权思想是公民社会的三大支柱。
2.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是资产阶级文化本质的体现。
3.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得以最终确立。
1.对城市公共环境进行改良。
2.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探索。
3.近代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两位大师: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盖迪斯的综合规划思想。
4.现代机械性规划的起源:马塔的带形城市和戈涅的工业城市。
5.城市美化运动的代表:纽约的中央公园,但实用性小,装饰性大。
6.西谛关于城市形态的研究,为近代城市设计的思想提供了基础。
7.赖特的广亩城市是对自然主义的探索。
1900------二战前(1939年)一些精英分子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进行各种探索、实践的时期,为战后功能主义思想的垄断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基本情况: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资产阶级在政权上的进一步巩固,西方各国普遍进入比较繁荣的时代,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对原料以及市场的扩张需要,德国领导人企图通过战争的方式改变自由竞争和政治势力格局。
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特征: 1.功能主义。
2.在形式上提倡简单的几何造型与非装饰原则。
3.奉行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原则。
4.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使用方面的考虑。
5.重视节约建设的费用与开支。
未来主义F.T.MarinettiA.Sant’Elia将高度集聚的景观视作城市的基本特征,未来的城市只能由高层建筑组成。
对高技派的延续和机械理性城市观的形成有巨大影响。
机械理性主义勒。
柯布西耶对“集中主义城市”的看法: 1.城市集中才有生命力。
2.通过技术完善市中心的功能。
3.拥挤的问题可以用提高密度来解决。
4.通过用地分区来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5.高密度的城市需要立体化的交通系统来支撑。
代表作:昌迪加尔对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他的设计:1.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 2.强调的低成本与发展中国家的预算能够吻合。
3.高度理性的规划思想容易被发展中国家领导欣赏。
4.强烈的形式感对于年轻人有感召力。
对于西方的国家来说,他的作品往往不被接受,因为他的规划思想中常常透露出对机械美、机器理性与形式的追求和“专制”“独裁”的设计哲学。
《雅典宪章》1.提出了功能分区的思想,将城市中的活动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
2.城市规划是一种基于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科学。
3.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将各区建立最合适的关系。
1.功能分区的思想突破了过去城市规划中追求平面构图的形式主义,有着深远的创见意义。
2.否认了人类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空间这一事实,将城市看作“居住地机器”。
3.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不予理睬,忽略了丰富的城4.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
市生活。
极度分散主义赖特高度重视自然环境,努力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结合。
与田园城市的比较:田园城市: 1.“公司城”,试图建立劳资双方的和谐关系。
2.既想保持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又想环境优美。
广亩城市: 1.“个人城市”,是富人生活形态的反映。
完全抛弃传统城市的结构特征。
有机疏散沙里宁城市与自然界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结合体,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他的改造目标:1.吧衰败地区的各种活动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2.把腾出来的地区改作其他用途。
3.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他将城市活动分为日常性活动和偶然性活动,认为“对日常性活动进行功能性集中”,“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分散”。
代表作:大赫尔辛基规划城市人文生态学Burgess的同心圆模式H.Hoyt的扇形模式C.Harris和E.Ullman的多核心模式J.Jacobs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社区、邻里单位理论佩里邻里单位以一个不被城市道路分割的小学服务范围作为邻里单位的基本空间尺度,讲求空间宜人景观的营建,强调内聚的居住情感,强调作为居住社区的整体文化认同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