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全集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一全册全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一全册全册教案高中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一全册免费版教案全集高一语文第一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教案【背景资料】一、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 1925 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
据《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毛先生泽东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
先生闻讯,间道人粤。
二、补充注释《沁园春》:词牌名。
沁园: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汉书》)。
1 / 3《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
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 114 字。
上片 13 句,四平韵;下片 12 句,五平韵。
【示范教案】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
2.了解词的发展简史。
3.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诵读能力。
2.着重训练学生抓准词中意象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
2.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全集
必修一教案全集第一单元“认识自我”教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方法论,做好高中新阶段学习的思想准备。
2、结合各课特点,学习议论文、散文的一般写法。
3、学习语言。
4、教法上注意:①整体感知,揣摩语言;②把握文意,理清思路;③筛选信息,概括要点;④研究探讨,转化能力。
⑤适用343教学法。
*单元导语讨论:1、为什么“认识自我”是世上最大的难题?用书上的话回答。
2、为什么说“高中时期是确立自我意识最为关键的阶段”?*参考阅读第一课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朱光潜教案一:◆目标要点学法1.知识与能力:把握本文词语的音形义和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充分理解“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在文中的寓意和在现实中的意义,提高认识自我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学生阅读,质疑,讨论,鉴赏评价,通过课外相关阅读和写作等手段,课内外衔接一体,提高自我感性认识,从而达到理性认识高度。
3.情感态度与世界观: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学会与自己的惰性和现实的困难做斗争,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从而锻炼出强大的自我意志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最大限度地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识记理解积累字音叨(tāo)天席不暇(xiá)暖长沮(jū)渣滓(zǐ)桀溺(jiénì)夤(yín)缘淫佚(yì)蹶(jué)倒字形洗练—提炼—凝练—锤炼惰性—隋朝缴械—激动蹶倒—撅断—噘嘴—猖獗席不暇暖—瑕不掩瑜—假戏真做—遐迩闻名词义叨天:沾光,受到好处;附丽:依附,附着。
夤缘:攀附上升,比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
淫佚:放纵。
渣滓:①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②比喻品质恶劣对社会起破坏作用的人。
因循苟且:不思创新,做事马虎。
蹶倒:摔倒,比喻失败或挫折。
敷衍:应付了事。
席不暇暖:连席子也来不及坐暖。
形容奔走忙碌,没有坐定的时间。
谁以易之:谁去改革它。
易:改变。
◆导读剖析领悟走进作者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9篇)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9篇)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重点难点1.重点: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2.难点: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学习方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采薇》中主人公表现了强烈的思乡之情,这种乡愁并不仅仅萦绕在出征在外的战士心中,它也也久久萦绕在了每个游子的心底,凝结成了一个永恒的思乡情结,从古时吟唱到了今日,就连远在异国他乡的`韩少功也在心底里深切地呼唤着——我心归去。
(板书题目)二、检查预习:听写文中的字词1、同学们把这篇文章都预习了,我们来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归纳:想家,思念故乡。
2、文章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一句话,一个字,还是一段情?为什么打动你?(生自由发挥)三、分析课文:1、分析文章第一段:问:既然是想家,是否因为在国外不好?作者怎样来描写他在法国的情形?答:(从文中找出描写的句子,读一读)“一幢雅静的别墅”“大”“环境优美”“家”——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在法国的居住条件是非常优越的。
2、分析文章第2、3、4段:问:读2、3、4段,从中找出印象深刻语句进行鉴赏,须注意朗读的节奏,体会作者的感情。
体会重点句子含义:“这里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周围与你有关的声音有哪些?学生自叙。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声响的包围中,每个种声音都为你而来,比如:早上厨房里妈妈“磁拉”煎鸡蛋的声音,是在为你准备早餐;晚上你房门钥匙的转动声,是爸爸来看看是否弄掉了被子;学校的铃声是在督促你学习;街上的汽笛声是在提醒你注意行车安全……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中心,所有的声音都为你而起。
而在这里,在法国,韩少功异常孤独,因为他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熟悉的文化,甚至熟悉的母语,一种巨大的孤独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周围的一切与你没有关系,你无法交流,这种孤独寂寞是可以让人发疯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篇1】1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培养文言理解和翻译的能力。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学习荆轲同情弱小和反抗_的义侠精神;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
2学情分析我校地处郊区,学生基础较差,理解文意,掌握重点实词、虚词3重点难点1、理解*内容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习古代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评论(0)教学目标掌握文中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培养文言理解和翻译的能力。
评论(0)学时重点理解*内容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文言理解和翻译的能力。
评论(0)学时难点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荆轲刺秦王二、导入新课在春秋战国的历史画卷上,有一位人物,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
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他是谁?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各种评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荆轲刺秦王》,去一感荆轲的侠士形象。
在正式进入课文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下这篇*的出处。
1、简介《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后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
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_、勇于斗争的行为。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第一课《人生若只如初见》
教学目标:
- 了解古文《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作者和背景;
- 理解古文中的意境和主题;
- 掌握古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解读和个人感悟。
教学准备:
- 课文材料:《人生若只如初见》;
-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图片和音乐,引起学生对初见的注意。
研究课文(20分钟)
1. 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 逐句解读课文,解释生字和难句;
3. 分析课文的作者、背景和意境;
4. 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课文讲解与拓展(15分钟)
1.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鼓励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意象和象征含义;
3. 分享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和知识。
小结与拓展(10分钟)
1. 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回答问题;
2. 师生共同整理课堂笔记,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和思考。
课堂练(15分钟)
1. 设计练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学生针对问题进行个人答题,然后进行讨论。
课后作业:
1. 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并复述;
2. 提供相关文献和资源,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思考。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科学,教学过程互动性和参与性较高。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朗读、解读、讨论等,加深了对古文的理解和体会。
通过课后作业的要求,有效巩固了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教师还提供了拓展资源,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教案全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教案全集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全集第一单元 "认识自我"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方法论,做好高中新阶段学习的思想准备。
2、结合各课特点,学习议论文、散文的一般写法。
3、学习语言。
4、教法上注意:①整体感知,揣摩语言;②把握文意,理清思路;③筛选信息,概括要点;④研究探讨,转化能力。
⑤适用343教学法。
*单元导语讨论:1、为什么"认识自我"是世上最大的难题?用书上的话回答。
2、为什么说"高中时期是确立自我意识最为关键的阶段"?第一课我很重要毕淑敏一、作者:毕淑敏,当代女作家,著有小说《红处方》等。
二、词语:战栗lì 菽shū粟sù 濡rú养掉以轻心回溯sù嵌qiàn合雾霭ǎì 鬼斧神工瞳tóng孔混淆xiáo 生死攸yōu关相濡rú以沫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万劫不复微蹙cù 一沓dá沓独出心裁驰chí骋寰huán宇补充词解:战栗:害怕发抖。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掉以轻心:表示对某种东西漫不经心,不当回事。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回溯:回忆。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生死攸关:生死相关。
独出心裁:原指作品的构思有独到之处,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三、学习研讨(一)朗读课文。
(二)思考?探究1、题目是《我很重要》,可一开始为什么用排比句式连续地说"我不重要"?--联系时代背景看。
改革开放以前,社会不重视个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时代的进步,个体才得到重视,现在国家正式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
这里是破旧立新。
2、作者认为"我很重要"的依据是什么?请列点概述。
(课堂练习,每人先在书上用铅笔划出每层的中心句;逐层朗读归纳)--①每个人都是万物之灵;②每个人都是人类不断进化的成果;③每个人的出生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④每个人都有无法承载的亲情;⑤每个人都有相濡以沫的同道;⑥每个人都有要抚养的后代;⑦每个人都有珍贵的友情;⑧每个人的作用别人无法替代。
人教版必修一语文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语文教案篇一: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教案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
2、掌握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
2、掌握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教学资料教学时间安排两个课时一、导语设计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一般指“五四”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
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
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作家诗人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
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
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二、现代诗歌鉴赏(一)现代诗歌的特点1、分行排列押韵,读起来顺口,而且应富有感情地去读,不能像读新闻那样客观冷静、语气平缓。
2、饱含真情比如流沙河的《哄小儿》中有这样的诗句:莫要跑到外面去,去到外面有人骂,只怪爸爸连累你,乖乖儿,快用鞭子打。
虽然是普通的场景,却表达出极为复杂、悲痛、深切的思想感情,感人泪下。
3、立意新颖王夫之说过:“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苏轼也说:“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
”这是强调意的重要性,实际上意不光重要,还应该新颖,应该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意来,应该有独特新奇的发现和感受。
再如:辛笛的《寄心》:经过一夜的不平静,决定把这颗心,贴上八分邮票,寄出去就是了。
语文高一新教材必修上册教案大全(6篇)
语文高一新教材必修上册教案大全(6篇)语文高一新教材必修上册教案大全(6篇)高一语文课件很有意思的。
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语文高一新教材必修上册教案大全,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语文高一新教材必修上册教案大全篇1教学重点1.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2.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3.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教学难点1.把握全诗由悲而欢而激愤而狂放的感情基调2.鉴赏全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杜甫有一首诗为《饮中八仙歌》,内容如下: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提问:读过诗后,你能通过这四句诗感受到李白的形象吗?明确: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自己曾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兴酣落笔摇五岳”。
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笑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
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
李白醉后,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说:“臣是酒中仙!”而这首《将进酒》正是李白所作的一首劝酒歌。
二、写作背景介绍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李白“赐金还山”之后。
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这首诗可能是三人饮酒宴上的祝酒辞。
三、分析鉴赏提问:李白的诗歌风格一向是豪迈不羁的',你认为这首诗和他的一贯风格有区别吗?明确:这首诗有豪放之情,但又不只于豪放之情。
这首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极快。
(参见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152页)提问:你能简单总结一下这首诗感情的起伏变化吗?明确:诗的开头悲叹人生短促,转眼即是百年。
接着因悲寻欢,想要痛饮一场。
然后转入正题,联系自己遭遇,借酒抒发愤世嫉俗之情。
结尾变得狂放,要将这种种复杂的心绪统一为“万古愁”,一同消除、忘却。
四、写作特点提问:本诗你读来有何感觉?明确:略提问:以往我们学习的古诗多以七言为主,那么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呢?明确: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参差错落。
(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
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梦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
一起看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欢送查阅!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1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1、课前认真预习,反复诵读课文;2、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古人对荆轲的各种评价;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荆轲不畏-,勇敢坚忍的精神2、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难点】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串-【课文分析】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
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
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平安,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
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表达,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教学设想】1.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
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在疏通词句和讲读的根底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问:诗中的壮士是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故事——荆轲刺秦王。
(板书课题)简介荆卿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
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
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
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
2024年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
2024年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本册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和阅读方法。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诗歌阅读与欣赏2.第二单元:散文阅读与欣赏3.第三单元:小说阅读与欣赏4.第四单元:戏剧阅读与欣赏5.第五单元:古诗文阅读与欣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古诗文的基本知识,阅读方法,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诗歌的意象分析,散文的行文结构,小说的人物塑造,戏剧的冲突设置,古诗文的理解与鉴赏。
四、教学过程第一单元:诗歌阅读与欣赏第1课《诗经·关雎》1.导入:介绍《诗经》的背景和地位,引导学生了解《关雎》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阅读课文:学生齐读《关雎》,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分析课文:讲解诗歌的意象、修辞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
4.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对《关雎》的理解和感悟。
第2课《离骚》1.导入:介绍《离骚》的作者屈原,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阅读课文:学生自读《离骚》,感受诗歌的豪放与悲壮。
3.分析课文:讲解《离骚》的意象、结构和主题,引导学生理解屈原的忧国忧民情怀。
4.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对《离骚》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单元:散文阅读与欣赏第1课《庐山谣》1.导入:介绍《庐山谣》的作者陶渊明,引导学生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阅读课文:学生自读《庐山谣》,感受散文的清新与淡雅。
3.分析课文:讲解散文的结构、修辞和主题,引导学生理解陶渊明的山水情怀。
4.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对《庐山谣》的理解和感悟。
第2课《岳阳楼记》1.导入:介绍《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引导学生了解范仲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阅读课文:学生自读《岳阳楼记》,感受散文的雄浑与激昂。
3.分析课文:讲解散文的结构、修辞和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范仲淹的忧国忧民情怀。
4.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对《岳阳楼记》的理解和感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6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6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6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1 教学目的1、理解戴望舒及象征诗歌,提升诗歌鉴赏才能和审美才能。
2、反复诵读,感受意境,品味语言,把握形象。
3、讨论诗人的情感及诗歌主题,学会从深层次体味感情。
教学重点鉴赏姑娘的形象。
教学难点探究诗人的情感及诗歌主题。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一曲《丁香花》让我们认识了唐磊,一把木吉他,一曲简单的音乐,诉说着一个凄美的故事。
梦蝶的出生是她痛苦的开场,她仁慈、纯洁,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世间万物,她清澈的眼眸里透射出的是对安康的渴盼,他的逝去是痛苦的完毕,也是幸福的开场。
伊人已乘风去,唐磊只能借《丁香花》祭奠曾经的友谊,音乐中唐磊沙哑的声音忧伤地诉说着这个凄美的故事,让人不免潸然泪下。
每听这首歌,在唐磊的淡淡的哀愁中总能想起一位诗人,他也曾撑着油纸伞,单独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希望缝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他就是——戴望舒。
二、作者介绍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现代派诗人。
1905年出生于杭州。
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
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
《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
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走近雨巷,走近诗人那颗朦胧润湿的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两遍录音,整体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第一遍学生合上书本,静听。
第二遍学生同时看书。
)消沉、孤独、惆怅、失落、无奈、伤感,弥漫着一种纤细朦胧的凄美。
2、模拟朗读(2~3人)四、再读课文,研讨问题作者为了能营造“消沉、孤独、惆怅、失落、无奈、伤感”的情调,表现“纤细朦胧的凄美”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6个,主要是3个。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文学知识,包括文言文阅读技巧、古代诗词鉴赏方法等。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学作品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解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文言文阅读和鉴赏技巧的学习与实践。
古代诗词的意象分析与情感体悟。
教学难点文言文词汇的积累与运用。
古代诗词中深层次的情感与哲理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与本课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学习目标。
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标注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尝试总结文章大意。
教师提供辅助资料,如词汇解释、背景知识等,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究课文中的疑难问题和重要观点,相互分享学习成果。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4. 展示交流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见解。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形成多元化的观点和解释。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撰写赏析文章等,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案例,帮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和技巧。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拓宽知识视野。
人教版新编高一语文教案指导案例五篇
人教版新编高一语文教案指导案例五篇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基础。
只有反复研读教材,才能明确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教材各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知识与知识优先的关系,准确突出重点,合理分类,掌握规律,加强实践。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1《荷塘月色》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有关资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2.赏析本文的画面美、语言美、情调美,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3.体会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4.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
重难点:1.把握写作脉络,体会作者内心情感;2.赏析文中的画面美;3.学习本文朴实清新的语言风格。
教学用具录音机朗读带多媒体课型诵读鉴赏课:教学流程:引人无限的遐思。
古往今来,月成了情感的载体。
月下漫步,情思无限,人生的万千思绪纷涌而来,也会缓缓散去。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佳作。
作者在一个静谧的月夜,独自一人来到清华园的荷塘。
静望明月,细嗅荷香,沉浸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了。
出示课题:荷塘月色知识积累1.作者作品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家。
是位有骨气的文人,1948年8月,因贫得病逝,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气概。
”(毛泽东评)2.创作背景作于1927年,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
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找不到出路,一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
面对现实的黑暗,却又无法安心于这种“超然”。
整体感知听录音,感知大意,理清线索。
1、路线:家小路荷塘小路家2、情感:不静寻静得静失静分析:开头不宁静,文中贯穿着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愁绪难消中又向往着自由美好的生活,最后回到现实:不宁静。
文本赏析(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形象直观,引发学生联想)一、阅读第一段,思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怎么理解?(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和全文的情感线索来分析。
)明确:揭示全文主旨,“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1、对现实的不满;2、对个人和国家前途的忧虑;3、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2024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教案
2024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知识点,包括课文中的生字词、文学常识、文章主旨等。
通过阅读和讲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本的深入解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学价值。
重要生字词和文学常识的掌握。
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难点:文本中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复杂句式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与文本解读的融合。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者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背景资料,为学生进入文本做好铺垫。
自主预习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标记不懂的字词和句子,准备课堂上提问和讨论。
教师发布预习指导,明确预习要求和重点。
课文朗读与解析学生个人朗读,注意语音语调,教师点评指导。
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文学手法,挖掘深层含义。
拓展延伸引入相关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开展主题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提高思辨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现实意义,增强情感体验。
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包括阅读理解、文学鉴赏等,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情景式教学: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利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
网络资源:整合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实物展示:展示相关文学作品、文物等实物,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完整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完整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基于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教材编写的完整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1. 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安排;2. 掌握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3. 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教材的全部内容,其中涵盖了以下单元:1. 第一单元:《春》;2. 第二单元:《关雎》;3. 第三单元:《百年潮》;4. 第四单元:《辛夷坞》;5. 第五单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6. 第六单元:《画》;7. 第七单元:《小石潭记》;8. 第八单元:《雾》;9. 第九单元:《老实巴交的外祖母》;10. 第十单元:《希望的田野》。
教学流程以下为每个单元的教学流程简要概述:1. 第一单元:了解《春》的背景和意义,分析诗中的形象和意象;2. 第二单元:介绍《关雎》的古代文化背景,分析其写景手法和意义;3. 第三单元:探讨《百年潮》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4. 第四单元:研读《辛夷坞》,分析其意义和艺术特色;5. 第五单元:解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表达能力;6. 第六单元:理解《画》中的情感和意境,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7. 第七单元:分析《小石潭记》中探讨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个人观点;8. 第八单元:剖析《雾》中的诗意和哲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9. 第九单元:阅读《老实巴交的外祖母》并讨论其中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10. 第十单元:研究《希望的田野》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性。
教学评价本教案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作业考核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评价,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参考资源本教案参考了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教材的教学指导和其他相关教学资源。
以上为《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完整教案》的简要概述,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全集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全集一、前言高中语文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具有指导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重要作用。
为此,本文收集整理了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的教案全集,供广大教师参考。
二、教案下载1.必修一教案下载链接2.必修二教案下载链接3.必修三教案下载链接4.必修四教案下载链接5.必修五教案下载链接三、教案目录必修一教案目录1.第一单元《文化与价值观》1.第一课时《文化的多元性与人类文化共同体》2.第二课时《文化的包容性与人的发展》3.第三课时《情感与文化》2.第二单元《质疑与探索》1.第一课时《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与机遇》2.第二课时《着眼未来:文化创新与实践》3.第三课时《人文精神与现代文明》必修二教案目录1.第一单元《文学概论》1.第一课时《文学概论导入》2.第二课时《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3.第三课时《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特点》2.第二单元《古代诗歌》1.第一课时《古代汉语的发展和演变》2.第二课时《先秦诗歌的特点与意义》3.第三课时《汉赋的文化价值》必修三教案目录1.第一单元《文艺批评方法与常识》1.第一课时《文艺批评方法与常识导入》2.第二课时《文艺批评方法概述》3.第三课时《语言、风格批评方法》2.第二单元《唐诗鉴赏》1.第一课时《唐诗的历史背景》2.第二课时《唐诗的艺术特点》3.第三课时《唐诗的鉴赏方法》必修四教案目录1.第一单元《白话小说》1.第一课时《白话小说的发展与分类》2.第二课时《鲁迅与《阿Q正传》》3.第三课时《白话小说的特点与鉴赏》2.第二单元《古文观止》1.第一课时《古文运动的历史背景》2.第二课时《《古文观止》概述》3.第三课时《古文的类型与表达艺术》必修五教案目录1.第一单元《修辞与鉴赏》1.第一课时《修辞的概念》2.第二课时《修辞的分类》3.第三课时《修辞手法与鉴赏方法》2.第二单元《现代文学》1.第一课时《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2.第二课时《中国现代文学的体裁及特点》3.第三课时《中国现代文学名著赏析》四、总结以上是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案全集的目录列表,供广大教师免费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中语文教育任务,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你一定有着许多的收获,那么你知道怎样写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吗?它会对你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希望你喜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1教学目标:1. 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2.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疑难预设:选题立意方法。
模式与方法: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神情忧郁的男子坐在咖啡厅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一个人闷闷地喝着咖啡。
在他不远处坐着一位老人,老人一直在关注着这个人。
终于,老人走上前去,对这个人说:“你一定遇上什么难题,如果你愿意告诉我,我希望我可以帮助你。
”这个人看老人一眼,冷冷地说:“你帮不了我,我的问题太多了。
”老人掏出名片,递给他,接着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这个人没有拒绝,随老人坐车来到了郊外。
下车后,老人指着一排排的墓碑说:“你看见了吗,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人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
读了上面的故事,引起了你怎么一些感想,请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要求:自立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全文不少于800字。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立意:①没有问题的人生是没有的.你有追求,要奋斗,想在自己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有所建树,获得辉煌,问题就会接踵而至.②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的遇到问题、困难、挫折、打击、磨难,甚至灾难的并且一定要战胜它们的过程。
③“问题”是上帝馈赠给我们的一笔厚礼,我们珍视它,用好它,就一定会迎接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④从老人把一个几乎被所谓的“问题”压垮了的青年,通过故事中巧妙的方法,“使他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的角度,我们还可以把观点确立在:总有一种方法是最好的。
开头1 运用类比切题的方法开头的示例:小草要茁壮成长,那坚硬的地皮,便是她必须要面对也必须要战胜的“问题”;小溪要流向远方,一路上的沟沟坎坎、悬崖峭壁,便是它必须接受也必须战胜的“问题”……人,“志当存高远”,心事“当拿云”,请记住:鲜花永远不是用来铺路的,而是用来肯定你的勇气,你的付出,点缀辉煌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编教材必修一上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编教材必修一上教案》第一部分:绪论1.1 教案编写目的本教案旨在针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新编教材必修一上的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教学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1.2 教学背景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环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编教材必修一上内容涵盖了古代文学经典、现代文学作品以及与当代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文本,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托。
1.3 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掌握必修一上所涉及的古代文学经典和现代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能力;(3)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写作技巧,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安排2.1 教学内容概述(1)古代文学经典:如《论语》、《孟子》等;(2)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的《药》、茅盾的《春》等;(3)文学创作技巧:如写人、写景、写物等;(4)文学鉴赏理论和方法:如古典诗歌鉴赏、现代小说鉴赏等。
2.2 教学安排本教案建议采用“课堂讲授+分组讨论+课外阅读+作文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1)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经典名著,汲取文学营养,拓展视野;(2)通过课堂讲授,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古代文学经典和现代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3)组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4)布置作文练习,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其文学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与手段3.1 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展示相关文学作品的图片、音频、视瓶资料,生动形象地呈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问题导入在课堂讲授环节可以采用问题导入的方法,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教案(3篇)
第1篇教学对象:人教版语文必修一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学会欣赏朱自清的散文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4.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亲情、友情、师生情等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欣赏朱自清的散文风格。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
2. 模仿朱自清的散文风格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材、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朱自清及其散文作品。
2. 提问:同学们对散文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请大家谈谈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期待。
二、新课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情感。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课文讲述了怎样的故事?(2)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3)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三、分析课文1. 分析文章结构,明确文章分为几个部分。
2. 分析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如:(1)通过父亲的背影来表现父亲的关爱。
(2)通过作者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3. 总结文章主题:表现父子情深,表达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
四、情感体验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亲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2. 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五、拓展延伸1. 比较朱自清的《背影》和鲁迅的《背影》。
2. 学生尝试模仿朱自清的散文风格,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七、作业布置1. 完成拓展延伸中的作文。
2. 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作品,进一步了解作者的风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分析课文、情感体验和拓展延伸等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把握了文章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亲情、友情、师生情等人生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第一单元·教案、沁园春·长沙1【背景资料】一、写作背景年,当时革命运动的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1925这首词作于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湖南、这年深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统一战线已经确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据写下这首词。
重游橘子洲,在长沙停留,动讲习所,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曾于湘潭衡山一带,“毛先生泽东……去岁回湘养疴,载:知,谋置先生于死地。
先生闻讯,间道人粤。
” 二、补充注释:词牌名。
沁园: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沁园春》《沁园春》双调,《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
据《词谱》载,。
)汉书》13字。
上片114 句,五平韵。
12句,四平韵;下片【示范教案】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长沙》的写作背景。
.了解《沁园春1 .了解词的发展简史。
2 .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 二、能力培养目标.训练学生诵读能力。
1 .着重训练学生抓准词中意象的能力。
2 三、德育渗透目标.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
1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珍惜今天的一切,感受革命前辈
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2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1词人笔下的秋感伤的“悲秋”情调,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又是寒秋景物,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美好的。
景是活泼、这里面也含有热爱当然,词人正是在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
感到革命的必要。
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对比手法的运用。
2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使描绘的形象鲜明,词中含有多种对比,“同“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对比;是暗(未在词中点明)“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含的对比。
.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3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极富表现力,形象、本词用语精当、“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争”字、“击”字、“翔”字等都极为准确精当。
【解决办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1 .补充古诗文(小说、戏剧)中学生能懂的例子作佐证。
2 .精讲必要的历史知识。
3 【学生活动设计】.课外提前准备:注音,细读注解,反复读,完成预习作业。
1 .课堂随教师诵读——美读——成诵。
23 .观看多媒体。
.自由讨论。
4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课内美读成诵。
1 .通过抓住主要意象来把握内容大意。
2 背诵二、诵读
.抽查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1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 .全班诵读,背诵。
3 三、简要交代写作背景.指导阅读词前说明文字。
1 .对下阙有关内容的解说。
2大约是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
年深秋,1925这首词写于这期间,国内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
1925年至1911毛泽东同志从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
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这样的岁月,嵘高峰。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粪土当年万户侯”。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特别是创办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
反对袁世凯称帝,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1921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湘江评论》和组织上的准备。
四、带着练习二,就“意象”问题作必要的点拨“意象”是意中之象,即融人了词人情思的形象。
本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湘江秋景图,、飞鹰,游鱼(万类、湘江(碧透,百舸争流)、万山(层林尽染)通过寒秋、霜天(气候)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
词用最凝炼的语言塑造形象,表达感情和思想。
把握意象,可以从释句入手,释句则应句来分析,尽量做到抽象含有丰富意蕴的关键词、从
理解字面意思入手,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诗句、词句能够阐释,含蓄的句子能够解释。
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把握意象,还应联揣摩语句的补充字面所没有或作者有意省略的细节,凭着联想和想象,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言外之意,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并感受之,领略之,品味之。
研究型拓展(多媒体字幕)字赏析短文。
400至300雪》作比较,自选角度,写.把这首词和《舶沁园春1 长沙》和王安石的《桂枝香》作比较赏析。
.把《沁园春2附香枝桂:1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掉残阳里,背西念往昔,豪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后庭》遗曲。
犹唱,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四。
:板书设计:2附万山峥嵘岁月湘江意象同学少忆“立”于“寒秋”作者:看年战斗万类精神中流击水·教案、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2雨巷【教学目的】低回动人的意境。
,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教学设想】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步骤】一、导入: ? 是什么,今年夏天有一个很明显的天气特征生答:“多雨!”,地是湿漉漉的,天是湿漉漉的,一到阴雨的天气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
漉漉。
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的就让我们共同,下面,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雨巷<<走进二、作者简介
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离骚》出自屈原的,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戴望舒生于杭州: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后飞廉使奔属,前望舒使先驱兮多情,纯洁而温柔,”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又潇洒。
以爱,属于双鱼座。
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日5月3戴望舒出生于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优柔寡断,逃避现实,喜好幻想,意志薄弱,情为生命的养分: 诗歌赏析,三1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然是细腻多情的师配乐朗诵。
的魅力《雨巷》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欣赏完了这首诗、2你们觉得这首诗美,那麽, ? 在何处 ) 有好几个男生脱口而出”丁香一样的姑娘美!”(生笑 ) 生安静?(穿什麽衣服,她长什麽模样?这个姑娘美在何处,无从知道? 那何以见得这姑娘的美(板书:丁香)丁香是什麽样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从文本中3 ?)展示丁香图片(的呢,有同学见过吗花紫色,又名紫丁香。
春季开花,丁香密集成圆锥花序。
有淡雅细沉的香气。
因为它的,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古来已久。
唐代诗人李,
高洁与冷艳“青鸟不传云外信,”唐中主李璟词曰:同向春风各自愁。
“芭蕉不展丁香结,商隐有诗曰:丁香空结雨中愁。
”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
那麽,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是个什麽样子的姑娘呢?:应该是一个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
1生生:应该是忧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2我们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丽的脸庞,这样一个动人的姑娘,同学的描述很形象生动,看一看她到底长什麽模样呢?姑娘打着一把油纸伞。
我想请同学们注意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
因为,这把油纸伞。
(板书:油纸伞)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生齐答:《白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