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及对策(张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及对策
【摘要】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就像是一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绽放光彩。运用的不好则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了语言文字带给人的审美感受,最终使得语文课堂成了一堂作秀课。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变革,不得不引起广大教师的探索与深思,正确认识多媒体使用的误区及对策,是我们今后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阅读教学误区对策
阅读能力的生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阅读能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独立阅读);启迪思维,养成习惯(读书)。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的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影响着学生生命的发展。【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2】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是阅读教学的真正积累过程,这就要求作为教师要对阅读教学有一个正确地认识,要掌握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甚至是先进的多媒体技术。
自从多媒体被引入到学科教学中来,就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追捧,因为多媒体能够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和听觉上的享受,它以其独特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使课堂教学立马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起来。在这样的课堂背景下,不仅教师“教”得轻松,而且学生“学”得也很积极。这一系列的优势,就更加奠定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导致现在的大部分学校将多媒体的使用作为衡量一堂课优秀与否的首席标准。这样的现象,就使得大部分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产生了畸形的认识,再加上教师对新技术的理解不够全面,最终导致现今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技术
的整合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与误区。
现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误区来分析,主要归为以下几点:
一、作秀意味浓,实效定位淡。
1.多媒体课件的全程使用,忽略了板书的重要性。
由于前面提到的现今各学校将多媒体的使用作为评定优质课的硬件标准,因而导致很多教师在上课,尤其是公开课、优质课的时候,为了迎合领导以及评委的口味,不得不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一套完整的课件。课件从课题开始,一张接一张,有图片、文字、音乐、视频等等,不管有用的、没用的统统纳入其中,能出现在课件上的重点文字绝不书写在黑板上,甚至是课题。一堂课下来,教师盲目地将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的始终,却忽视了传统教学模式传承下来的精髓——板书。板书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以及突显文章重点内容的作用。如此一来,学生一堂课在纷繁多变的课件的引领下,看似学到了很多东西,实际上却云里雾里,就连书上该记的笔记也没有记到,更别提文章的重点内容是什么了。
2.课件过于花哨,喧宾夺主。
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因而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为了显示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高,于是就将课件制作的色彩艳丽,变化多端,甚至是PS上各种动画图片,再配上特效声音或是flash,然后错误的以为这样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实则,在这样花哨的课件中,学生只顾着看丰富多彩的图片,脑子里只顾着想这些图片是怎么制成的,下一张还会有什么惊喜,再被各种嘈杂的特效声音吵得一惊一乍,到那时,学生所有的心思就都完全沉浸在课件里了,而忽视了真正的课堂教学内容。无形中,课件便成了课堂中的主导,牵着学生走,却让学生又什么都学不到。
二、从网络资源上下载现成课件,忽略了其他课堂因素。
制作课件是一个既耗时又耗力的功夫,要想制作一套精美、实效的课
件,是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的,于是有的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便从网络资源上下载现成的课件,连改都不改就直接拿来用。这种现成的课件没有预先整合课堂教学的各方面因素,因而在使用时,教师根本无法面对课堂的突发性事件,比如:学生的回答没有按照课件的预设顺序来回答,学生的思考偏离了教师的引导等。这个时候,不仅仅是课件,就连教师和学生都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三、多媒体的使用不当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情感体验。
学生的想象是对语言文字的升华,是对文本的再次创造,并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每一课的教学主题都会有情感体验这一目标。学生只有在充分感知了文章的内容之后,才能对文本进行思想和认知的加工、再造,从而进一步体会情感。可是,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本该让学生发挥想象的地方不让学生先去想,而是先播放一系列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看,这样从一开始便将学生的思维固定住了,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无法真正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
例如: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这篇文章,主要写得是作者站在船上看日出升起的过程,由于海面的起伏晃动致使作者看到的日出是一副动态的画面,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并且还有一系列的动词“跳”、“躲”、“镶”等,这些文字的表达向我们真正展现出了海上日出的奇特。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理解造成这种画面的原因,然后放手让学生充分去读这部分文字,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想象当时的奇特画面,从而更深切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可是,有的教师却没有先让学生想象,而是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日出的视频,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想象,最后却发现学生的想象思维已经定格在了视频的画面上,并且脱离了巴金先生最初描绘的景象与情感。这样奇特的画面是无法用图片和视频原模原样地展现的,反而视频的不适时机播放还会限制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无法真正走进文本,去细细品味作者当时的情感。
四、多媒体的误用使名著赏析课上成了影视欣赏课,让学生体会不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多媒体包含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以及视听综合艺术,它是以色彩、线条、音像、旋律、读图、动画等有色有质的感性材料为艺术媒介的,对多媒体课件的审美过程是直接诉诸于感觉器官的。图像、音像以一种定格圈定、凝固了读者的思维。学生一旦把对媒体的阅读当成是课堂的主要阅读方式之后,就会由于读图、听音的轻松而放松对文字的阅读,从而依赖于多媒体。【3】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越来越重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四大名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往往以其原本的文言文的形式出现,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挑战。上阅读课就好像在画一棵树,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树干,意义构段为树枝,语句评析为树叶,感悟情感为树魂。【4】对于文言文来说,小学生能将枯燥的语言文字读懂就很不易了,要想感悟情感却很难。于是,很多教师就将四大名著拍成的电视剧拿来给学生播放观看,这样是很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了名著选段的内容,却忽略了语言文字真正的魅力。
名著自身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创作者那深厚的文学底蕴,以及所表达的文字的魅力,就连在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安排上都耐人寻味。教师如果不让学生去尽情拥抱语言文字,去体会名著那字里行间的魅力,只是一味地将固定影像呈现给学生的话,那么学生将会越来越依赖多媒体,最终导致本该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变成了对多媒体的审美认知。学生除了对图片的欣赏和动画的兴趣之外,对于语言文字本身的驾驭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从而无法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只是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最普遍的几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于新技术的理解不够全面,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把握好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其次是我们太过于强调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忽略了它只是服务于教学的一种手段。但是,信息技术一旦正确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必定会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