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中医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皮肤病中医诊疗指南 (解读)

一、中医皮肤科学的发展概况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学科。

早期,中医外科包括疮疡外科杂病、中医皮肤科学以及肛肠病等。跌打损伤、金刃刀伤、眼耳鼻喉口腔属于外科。

医学发展,分工,全国各地中医院逐渐成立中医皮肤科。

有渊源、发展的过程。

1、渊源

从原始社会起,劳动生活中与野兽搏斗、大自然抗争,创伤,用草、树皮外敷,包扎伤口,压迫止血等原始的治疗方法。

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青铜铭“疥”“疥”。如有“疾自、疾耳、疾舌、疾足、疾止、疥、疕”等记载。

1973年马王堆出土《五十二病方》最早医书,记载创伤、冻疮、虫咬、肿瘤、皮肤病。记载40多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制剂,外用药已经有散剂、膏剂、水剂、醋剂、水银剂等。《内经》已有皮肤病病名的论述。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论述有治疗狐惑病的症状方药。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五、六介绍多种皮肤病,其中描述“沙虱毒”

是世界上最早关于恙虫病的记载。

•南北朝·《刘涓子鬼遗方》记载几十种皮肤病,并有相应治疗方药。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头生疮,有虫,白痂甚痒”,指发癣;“湿疥,疣、癣、疥、隐疹的症状和辩证,并且指出漆过敏与个人体质有关。

•唐孙思邈曾治疗6000多例麻风病,详细描述症状。《备急千金要方》用丹砂、矾石、水银、石膏治疗多种皮肤病和保健美容方。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记载40多种病,专着《霉疮秘录》梅毒、指出性交传染、遗传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砷剂治疗梅毒;《解围元薮》麻风。

•清吴鞠通创立温病学说,采用疏风清热解毒、凉血治疗皮肤病,丰富中医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和方药。

•综上所述,从马王堆出土《五十二病方》、内经、金匮等,到明清《外科正宗》《医宗金鉴》等有260余种中医外科专着几乎都有皮肤病内容,包括症状、理法方药一并俱全,这是今天中医皮肤病学发展的基础。

•在性病方面,历代众多医籍和性病专着记载“疳、下疳疮、横痃、杨梅疮、阴痒、阴蚀、疥、淋证、带下病等10多种与性行为和性接触传染有关的疾病。

在治疗上积累丰富的经验,为中医性病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2、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中医皮肤性病学也因此很快的发展,并逐渐从中医外科学分化,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1954年北京成立中医研究院,并设立中医皮肤科(北京中医皮肤病院),赵炳南、朱仁康名中医主要从事皮肤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1955年国家试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西学中)。全国各地成立中医院校教研室培养一批高等中医院校的毕业生计入中医皮肤科。

•1978年后改革开放,同时先后成立中医医院以及设立中医皮肤科,许多中医药制剂。

•成立各级学术性组织,进行学术交流;开展高层次的研究生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承担国家级和省市级的中医与中西药结合的皮肤性病课题,并取得成果。

二、标准化的意义

• 1.使中医皮肤病学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化。

• 2.促进各家学术向科学性、标准化发展。

• 3.促进中医皮肤病学的科学研究。

• 4.促进学说交流和医疗经验的传播。

• 5.保证临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充分发挥。

三、标准化的目的

•编写《指南》)在于规范常见皮肤病证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为临床中医师提供常见皮肤病证中医常规处理策略与方法,提高常见皮肤病证中医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

•《指南》的内容必须遵循科学性、实用性、严谨性原则,符合医疗法规和法律要求,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和可参照性,适用于中医皮肤科临床医师、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可作为临床实践、诊疗规范和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治疗指南的编写背景

•《指南》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

•2005年10月至12月,中华中医药皮肤科分会向全国各省市中医皮肤科专家发出《中医、中西医结合带状疱疹诊疗指南》初稿的调查信函,调查《指南》体例、《指南》编写程序建议、侧重点。2006年3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盘龙城分院召开会议,传达和学习总会有关《指南》编写的文件,聘请专家做《如何编写临床指南》专题演讲,针对信函调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达成编写《指南》一致意见。

•2006年9月,皮肤科分会派员参加湖北中医学院第一期全国中医药标准

化培训班和华西医院循证医学培训班。

•2006年10月,《指南》编写组编写出湿疮、白疕中医诊疗指南初稿。

同年1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三次年会》上进行第一次专家论证,讨论和协调初稿中的不同观念,形成湿疮、白疕指南二稿。

•2007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医常见病诊疗指南》中期审查工作会议上听取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就《指南》的审查和建议,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湿疮、白疕诊疗指南三稿。

•2008年上半年,根据专家意见和湿疮、白疕中医诊疗指南编写经验,形成其他19种常见皮肤病证中医诊疗指南初稿。

•2008年9月,在河北石家庄召开《第五次学术年会》上,常委和顾问对初稿进行了认真的审订,对相关内容进一步讨论和统一。2008年10月至11月,通过专家信函调查,修改形成指南二稿。

•2009年5月,在武汉召开专家论证会议,对指南进一步审订和统一。

•2009年7月,根据专家意见认真修改形成指南三稿,送专家审阅。在综合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指南部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修改,并最后定稿。

•专家组:刘巧、范瑞强、杨志波、邓丙戌、王玉玺、禤国维、徐宜厚、陈晴燕、蔡念宁、瞿幸、张毅、潘祥龙、张合恩、杨柳、米要和、杜锡贤、黄仁功、李春生、卢桂玲、刘红霞、景瑛、李斌、陈金兰、皮先明、沈敏娟、史月君、孙虹、韩世荣、韩学杰、宋坪等专家。

四、各论

肺风粉刺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肺风粉刺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肺风粉刺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肺风粉刺 acne 相当于痤疮

肺风粉刺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面部,以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

3 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