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中学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音乐七年级上册《中国民歌欣赏》教案

音乐七年级上册《中国民歌欣赏》教案
板书设计:
劳动号子流畅细腻一领众和城镇集市 用于表演
山歌粗犷豪放独唱对唱乡村田野鼓励加油
小调节奏自由独唱为主劳动场合
教学后记
(反思成败、总结经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各民族民歌的感情,让他们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
中国民歌的体裁,种类及分布
教学难点
1.中国民歌的音乐风格
2.如何区分中国民歌类型以及各类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动学习 参与体验
教学准备
录音机 钢琴
教材分析 :
《中国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在人们一代代口头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与完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浩如烟海,各具特色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你们知道中国民歌的体裁有哪些吗?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录相感知,引导学生认识民歌。
1.观看视频(1)后,
【提问】《澧水船夫号子》的演唱场合、情绪、演唱形式及作用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演唱场面是集体劳动场面、情绪是豪放节奏规律、演唱形式是有人领唱、他的作用是用来鼓励加油。
师:对的,同学们回答的很完整。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基本上认识了中国民歌这一民族瑰宝,这些民歌是我们东方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它们不仅朴实、简洁,更因其所具备的丰富的文化底蕴而独树世界音乐之林。我们要多去认识它、了解它,把它发扬光大,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去寻找发现身边更高更优美的民歌,从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标、增、改、删、调)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听民乐《步步高》进入教室。
(感受中国民族音乐,创设良好氛围)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说课稿范文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说课稿范文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中国民歌》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音乐作品,它选自我国音乐教材,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节课通过学习《中国民歌》,使学生对中国民歌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演唱技巧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说学情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民族音乐,对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有一定的掌握。

但针对《中国民歌》的特点和演唱方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说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中国民歌》,使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历史背景,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演唱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歌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四、说教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学习;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积极性;分组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五、说学法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 新课教学:教师详细讲解《中国民歌》的历史背景、地域特点、曲式结构等,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演唱技巧指导:教师针对《中国民歌》的演唱技巧进行讲解和示范,如呼吸、发音、节奏等,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4. 分组练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中国民歌》的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每个小组进行点评和指导。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演唱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促进共同进步。

中国民歌欣赏音乐教案设计

中国民歌欣赏音乐教案设计

中国民歌欣赏音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民歌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学习并欣赏中国民歌的代表曲目。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情感体验。

4.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歌的定义和特点。

2. 中国民歌的分类。

3. 中国民歌的代表曲目欣赏。

三、教学流程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中国民歌,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对中国民歌的初步认识,比如内容、表达方式等。

知识讲解(10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简要介绍中国民歌的定义和特点。

2. 介绍中国民歌的分类,包括地域性、民族性、题材性等。

欣赏学习(3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几首中国民歌的代表曲目,如《茉莉花》、《梁祝》、《采茶舞曲》等。

2. 欣赏过程中,教师介绍每首歌曲的背景故事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分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中国民歌。

2. 每个小组根据所选歌曲设计一段表演,可以是舞蹈、合唱或其他形式。

3. 小组表演结束后,学生互相评价并给出建议。

情感体验(10分钟)1.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自己在欣赏和表演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2. 学生可以用笔记、画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民歌的价值和意义。

2. 学生回答提问,对学习收获进行概括。

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民歌创作,根据自己对中国民歌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新的民歌曲目。

2. 学生可以选择乐器伴奏或自由发挥,发表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中国民歌的代表曲目,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分组活动和创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本节课设置了拓展延伸的环节,让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让学生回顾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民歌的理解和认同。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歌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民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歌的概念与特点2. 中国民歌的分类3. 民歌的基本演唱技巧4. 民歌的伴奏乐器5. 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歌的概念、特点、分类和演唱技巧等内容。

2. 示范法:教师演唱或播放优秀民歌作品,学生跟随模仿。

3. 实践法:分组练习、合唱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歌演唱。

4.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查找、分析、讨论民歌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中国民歌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民歌的特点、分类和演唱技巧。

3. 示范:演唱或播放优秀民歌作品,学生跟随模仿。

4. 练习:分组练习、合唱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歌演唱。

五、课后作业1. 自学一首中国民歌,了解其背景、演唱技巧等。

3. 练习民歌演唱,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4. 调查身边的同学,了解他们对中国民歌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民歌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民歌演唱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民歌相关教材或歌曲集。

2. 音响设备:播放民歌作品的音响或耳机。

3. 网络资源:民歌相关网站、视频、音频资料。

4. 乐器: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笛子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民歌的概念与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中国民歌的分类。

3. 第三课时:学习民歌的基本演唱技巧。

4. 第四课时:介绍民歌的伴奏乐器。

5. 第五课时:学习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作品。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地介绍了中国民歌。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案

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案

中国民歌【设计理念】:1、本课内容是以中学音乐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兴国山歌》为基础而创设的一节课。

2、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教学、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设计而成的。

重在培养学生对民歌的认识与了解。

【教材分析】:根据本册中《兴国山歌》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我所创设的《中国民歌》属于欣赏、赏析的领域,即通过欣赏、聆听、实践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的民间音乐。

让处于八年级阶段的学生深刻的了解中国民歌的要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聆听、概念认知、赏析几个环节来感受和区分中国民歌的三个要义,即小调、山歌、号子。

并能通过拓展练习来体会和区分中国民歌的三要义,培养学生细心搜集并开掘民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因为音乐是非物质文化,只能以口头、多媒体或文本记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了口头演唱,PPT图片渲染,概念定义,还有歌谱的展示,并要求学生自身模仿,聆听和实践性的劳作〔劳动号子〕来感受认识民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民间音乐,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歌的热爱,从生活中体验中国民歌。

【学情分析】:突出重难点,针对八年级阶段学生的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遵循教与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景创设,学生主动探究,来体验学习过程,发挥自主探究的意识。

师生间相互配合体会民歌的美,发展学生的细心开掘能力与创编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民歌三要义,山歌、号子、小调。

提升学生对民歌的兴趣,积极地拓展视听并区分和感受民歌的三要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平台、音乐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班的同学们平时都很喜欢听歌唱歌,都听过唱过很多歌,那请同学们帮老师听听这首歌,它是一首什么类型的歌?〔PPT〕生:〔民歌〕答复正确。

那你们了解民歌吗?我国伟大音乐家冼星——曾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组,要了解中国音乐,就必须研究民歌。

通过他这句话我们可见中国民歌的艺术价值有多高。

民歌,可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民歌。

2024年音乐教案《中国民歌》

2024年音乐教案《中国民歌》

2024年音乐教案《中国民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四章“中国民歌”部分,详细内容包括中国民歌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作品。

重点讲解山歌、小调、号子三种类型的民歌,并通过实例分析其音乐特征和地域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弘扬民族精神。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辨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民歌,并简单分析其音乐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各地民歌的音乐特征及其与地域文化的联系。

教学重点:山歌、小调、号子三种类型民歌的辨识和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播放《茉莉花》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民歌。

(2)介绍中国民歌的定义和分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鉴赏(25分钟)(1)山歌:介绍山歌的特点,播放《青藏高原》等具有代表性的山歌,让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

(2)小调:介绍小调的特点,播放《夜来香》等具有代表性的小调,让学生了解其音乐特色。

(3)号子:介绍号子的特点,播放《黄河船夫曲》等具有代表性的号子,让学生辨识其音乐风格。

3. 实践环节(15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所学民歌的类型、特点及地域文化背景。

(2)展示成果: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组员补充。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1)分析一道关于民歌类型的题目,引导学生正确辨识。

(2)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民歌定义分类:山歌、小调、号子特点2. 各地民歌鉴赏山歌:《青藏高原》小调:《夜来香》号子:《黄河船夫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山歌、小调、号子的特点。

《康定情歌》、《阿里郎》、《小河淌水》。

2. 答案:(1)山歌:旋律悠扬、节奏自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案

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案

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案《中国民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歌的定义、特点及历史渊源。

2.学习并演唱《茉莉花》、《映山红》这两首中国民歌。

3.感受民歌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茉莉花》、《映山红》的歌词、曲调和基本唱法。

2.感受民歌的情感表达,并从中体会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民歌的情感理解和表达。

学生在集体中协同合作表演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通过播放一段中国民歌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中国民歌吗?可以举例说明。

第二节:学唱《茉莉花》1.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和歌词一起学唱《茉莉花》。

2.教师逐句解释歌词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3.分组合唱《茉莉花》并进行集体表演。

第三节:学唱《映山红》1.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和歌词一起学唱《映山红》。

2.教师逐句解释歌词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3.分组合唱《映山红》并进行集体表演。

第四节:学习民歌的伴奏1.教师演示如何用乐器伴奏民歌,引导学生参与合奏。

2.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乐器进行伴奏练习。

3.小组间进行合奏比赛。

第五节:欣赏和评价1.教师播放其他中国民歌的版本,让学生进行欣赏。

2.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评价和表达。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民歌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并通过学唱、合唱、伴奏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

同时,通过音乐和歌词所蕴含的情感,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情感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民歌初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初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初二音乐教案课题:中国民歌课型:新授欣赏课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民歌的有关知识,使他们热爱民族音乐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2、通过欣赏中国优秀民歌,使学生了解一些优秀民歌的音调和风格,初步了解民族音乐语言。

教学重点:欣赏优秀民歌选曲教学难点:民歌的基本体裁,音调和风格教学关键:了解民歌的体裁,音调和风格教学方法:讲述,听赏,视唱,讨论教具:风琴板书设计:中国民歌1、民歌的产生,体裁,特点2、平水号子3、脚夫调教学过程:一、组织课堂,颁布课布课题目标二、导课:我们的民族间音乐,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通常分为五大类即民歌,民族乐器,说唱音乐,歌舞音乐。

民歌是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感觉到需要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就彻起嗓子唱起来,这种有感而发的口头创作就是民歌。

民歌最初的作者往往是甲唱乙合,甲问乙达,甲起乙续,甲作乙改。

随者农民的流动,如走四口,跑关东,逃荒卖艺的生活口头传播到其它地方。

在传唱中,随着语言,劳动情绪的不同在曲调速度强弱繁简各方面都会起变化,可见,民歌不同于专业创造歌曲的是一人草就,集体完成。

阅读教材,概述民歌的产生,特点,体裁三、中国民歌选介与选听1、听唱《江船天号子》引言《江船天号子》是由八首不用的号联缀而成的大型号子联套。

其节奏和曲调配合劳动过程而赋于变化,概统一又有对比,有很高的艺术性,倾听其中的《平水号子》出听《平水号子》属体裁的民歌,演唱形式是。

《平水号子》是在行船时唱的,此时劳动强度,因而速度曲调赋于性,通过浩浩的唱来大家的动作,领唱部分的旋律、较多,常用与领唱交织重叠,构成多声音部。

复听2、赏析《脚夫调》简介《信天游》《信天游》是陕北人民最喜欢的一种歌唱形式它采用上下两个乐句构成的单元结构上句欺负下句上旋律欺负较大,一般落在调式的注音的五音上。

下句常常是,一起即复,结束在注音上。

小结:高抗有力,昂首奔放的音调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深刻的抒发了地主老财必出门处,有家难归的氛懑心情和对家乡妻儿的深切怀念。

八年级音乐《中国民歌》教案人音版

八年级音乐《中国民歌》教案人音版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和分类。

2.学唱中国民歌《茉莉花》。

3.加强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和分类。

2.学唱中国民歌《茉莉花》。

教学难点:1.加强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1.MP3播放器。

2.中国民歌的录音。

3.乐谱《茉莉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老师播放中国民歌的录音,让学生感受中国民歌的风格和特点。

2.老师问学生对中国民歌有什么了解。

二、学习中国民歌(10分钟)1.介绍中国民歌的特点和分类:中国民歌以真实、朴实、复杂的曲调、深情而含蓄的歌词、大自然和农田的生活为主要题材。

2.老师播放不同风格的中国民歌,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中国民歌。

3.学生分组合唱中国民歌片段,体验民歌的曲调。

三、学唱《茉莉花》(30分钟)1.老师播放《茉莉花》的录音,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老师教唱《茉莉花》的前两个小节,学生跟唱。

3.再次播放《茉莉花》的录音,让学生模仿跟唱全曲。

4.学生分组合唱《茉莉花》的片段。

四、加强节奏感知能力(20分钟)1.老师给出不同的节奏,让学生跟着拍打节奏。

2.老师教唱《茉莉花》的歌曲,学生跟着歌曲进行节奏打击。

五、巩固与拓展(5分钟)1.学生分组互相演唱《茉莉花》。

2.学生分组创编新的民歌曲谱,展示给全班。

六、总结(5分钟)1.复习今天的内容。

2.让学生谈谈学习中国民歌的体会和感受。

板书设计:中国民歌-真实、朴实、复杂的曲调-深情而含蓄的歌词-大自然和农田的生活为主要题材茉莉花-学唱《茉莉花》的乐谱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民歌的特点和分类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学生通过学唱《茉莉花》提高了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感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的环节,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

音乐教案初中民歌

音乐教案初中民歌

音乐教案初中民歌
课时:1课时
年级:初中一年级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歌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欣赏和学唱民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
1. 中国民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欣赏和学唱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茉莉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民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引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哪些民歌?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欣赏民歌(15分钟)
1. 教师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茉莉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歌的魅力。

2. 教师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分析民歌的特点。

三、学唱民歌(20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茉莉花》,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歌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表达对民歌的喜爱。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民歌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2. 学生的歌唱技巧和团结协作精神。

备注: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说课稿范文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说课稿范文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中国民歌》是人音版音乐课程的一年级上册教材。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民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风格及地域差异,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特点、风格及地域差异。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学唱并表演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中国民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中国民歌的特点、风格及地域差异。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学唱并表演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教师讲解中国民歌的基本特点、风格及地域差异,让学生了解民歌的魅力。

3. 示范:教师示范演唱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让学生感受民歌的独特韵味。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所学民歌的特点、风格及地域差异。

5. 实践:学生分组演唱所学民歌,教师进行指导。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及重视。

7. 拓展:教师推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供学生课后学习与欣赏。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终结性评价则主要关注学生对民歌知识的掌握和演唱技能的提升。

教师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反馈,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教学准备1. 民歌教材和乐谱。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民歌。

3. 教学多媒体资料,如民歌视频、图片等。

4. 课堂活动所需的分组道具和乐器。

八、教学设计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耳熟能详的民歌,激发学生的兴趣。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六章“中国民歌”部分,详细内容包括民间歌曲的定义、分类及其艺术特点。

具体涉及的章节有:第一节“民歌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山歌与劳动号子”,第三节“民间小调”,第四节“中国民歌的区域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各个地区的特色;2. 通过对各类民歌的鉴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民间歌曲的分类、艺术特点及其区域特色。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鉴赏各类民歌,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音乐鉴赏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民间小调,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国民歌的魅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民间歌曲的定义、分类、艺术特点,以及中国民歌的区域特色。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模仿不同地区的民歌演唱风格,增强他们的实践体验。

4. 例题讲解:以《茉莉花》为例,分析其所属分类、艺术特点及地域特色。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分析其所属分类、艺术特点及地域特色。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民歌2. 内容:(1)定义与分类(2)艺术特点(3)区域特色(4)例题:《茉莉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民间歌曲的定义、分类及其艺术特点。

(2)分析一首你喜欢的民歌,说明其所属分类、艺术特点及地域特色。

2. 答案:(1)定义:民间歌曲是指流传于民间的、以口头传唱为主要传播方式的歌曲。

分类:山歌、劳动号子、民间小调等。

艺术特点:旋律优美、节奏自由、富有地方特色等。

(2)例:《月亮代表我的心》分类:流行歌曲艺术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抒情、富有时代感地域特色:港台地区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分类、艺术特点及地域特色。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第七章《中国民歌》部分,详细内容包括:中国民歌的起源、特点、分类;不同地区民歌的风格和代表作;民歌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起源、特点、分类,增强对我国民间音乐的认识。

2. 通过学习不同地区的民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民歌演唱技巧,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民歌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中国民歌的起源、特点、分类;不同地区民歌的风格和代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钢琴。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茉莉花》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歌,激发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中国民歌的起源、特点、分类。

(2)讲解不同地区民歌的风格和代表作。

3.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学生模仿不同地区的民歌演唱。

(2)分析民歌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4. 例题讲解:(1)以《茉莉花》为例,分析其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5. 随堂练习:(1)分组练习不同地区的民歌。

(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七、板书设计1. 中国民歌的起源、特点、分类2. 不同地区民歌的风格和代表作3. 民歌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分析其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2. 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包括歌曲背景、演唱技巧、表现手法等方面。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仍有个别学生在民歌演唱技巧上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民歌比赛,提高演唱水平。

(2)推荐学生观看民歌演唱会,拓宽音乐视野。

(3)组织学生参观民间音乐展览,深入了解我国民间音乐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民歌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2. 实践情景引入:学生模仿不同地区的民歌演唱。

《中国民歌》教案

《中国民歌》教案

《中国民歌》教案第一节中国民歌概述课时:两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时段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根本特征,知道民歌的体裁类别,生疏中国民歌的颜色区划和民歌与其它民间音乐类别间的关系,培育学生宠爱中国民歌的情感,学会唱歌具有代表性的山歌与小调各一首。

教学内容:1、民歌的特征〔1〕民歌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严密的联系;〔2〕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形成和进展起来的,它是很多人的才智结晶;〔3〕民歌的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敏的特点。

2、民歌的体裁类别〔1〕号子。

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为之效劳的民歌。

号子具有有用性和表演性两种功能。

号子有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等五类。

〔2〕山歌。

山歌是产生在宽广的大自然.环境之中,是人们在上山砍柴、田间劳作、野外放牧或者行脚小憩时,为了抒发内心的情感或向远处的人遥递情意、对答传语而即兴编唱成的。

山歌可进一步细分为: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三类。

山歌的音乐形态有 4 个特点:第一,声调高亢嘹亮;其次,节奏自由伸展;第三,常用自由延长音来抒发感情;第四,乐段构造较简洁,乐句内部的构造变化手法较多。

〔3〕小调。

小调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消遣、集庆等场合的民间歌曲,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多样,具有曲折、细致的表现特点。

小调的音乐特点主要有4 点:第一,节拍规整,节奏型灵敏多变;其次,旋律线较曲折,流利;第三,乐段构造形式变化较多;第四,调式变化和衬词衬腔运用丰富。

小调还可以分为吟唱调、谣曲、小时调等三个小类。

3、中国民歌的颜色区划中国汉族民歌的的地方颜色大致可以分为北方与南方两大片:北方汉族民歌的颜色分布可以再细分为:东北颜色区、华北颜色区、西北颜色区。

南方汉族民歌的颜色分布可以再细分为:江南颜色区、闽粤台颜色区、湘鄂颜色区、西南颜色区。

4、民歌与其它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1〕民歌是民族器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的根底;〔2〕民族器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又给民歌以乐观的影响。

《中国民歌》教案

《中国民歌》教案

《中国民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六章《民歌》的第一节《中国民歌》。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具体涉及的章节有:民歌的界定、民歌的流传与演变、民歌的题材与形式、各地区民歌的特色及代表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通过学习各地区民歌的特色,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使学生掌握民歌的基本鉴赏方法,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各地区民歌特色的区分与理解。

教学重点:民歌的界定、发展、题材与形式、代表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茉莉花》,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魅力,并提出问题:“这首歌曲属于哪个地区的民歌?它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民歌的界定、发展、题材与形式。

(2)讲解各地区民歌的特色及代表作品。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如《小河淌水》,分析其音乐特点,并与学生互动讨论。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提供的其他民歌,然后进行分享。

5.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让学生模仿不同地区的民歌演唱风格,感受民歌的魅力。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民歌的界定、特点及各地区民歌的特色。

7. 课堂延伸(5分钟)推荐学生课后观看相关民歌表演视频,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歌。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民歌》2. 内容:(1)民歌的界定、发展、题材与形式(2)各地区民歌特色及代表作品(3)民歌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一首民歌,阐述其音乐特点及所在地区的特色。

2. 答案示例:(1)歌曲:《康定情歌》(2)特点:旋律优美,节奏自由,表现了川西高原的壮美景色。

(3)地区特色:四川民歌,以高亢激昂、旋律优美为特点。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之二说课稿范文说课稿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之二说课稿范文说课稿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之二说课稿范文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民歌》的特点、风格和演唱技巧。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二、教学内容1.民歌《茉莉花》的教学。

2.民歌《康定情歌》的教学。

3.民歌《小放牛》的教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茉莉花》、《康定情歌》和《小放牛》。

2.教学难点:掌握各首民歌的风格特点和演唱技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茉莉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歌的魅力。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它是一首什么歌曲?(二)新课教学1.教学民歌《茉莉花》(1)介绍歌曲背景:这是一首流传于江苏的民歌,歌词描述了少女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

(2)学唱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注意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分析歌曲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特点。

2.教学民歌《康定情歌》(1)介绍歌曲背景:这是一首流传于四川的民歌,歌词描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2)学唱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注意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分析歌曲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特点。

3.教学民歌《小放牛》(1)介绍歌曲背景:这是一首流传于湖南的民歌,歌词描述了放牛娃的生活情景。

(2)学唱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注意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分析歌曲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特点。

(三)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演唱感受。

(四)课后作业1.学唱并熟练演唱本节课所学的三首民歌。

2.收集并了解其他地区的民歌,下周分享给同学们。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学唱三首民歌,让学生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和音乐素养,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案

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案

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案教案:初中音乐《中国民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能够辨别、欣赏和演唱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

3.能够感受和表达中国民歌的情感和意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提高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民歌教学,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并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2.通过学习民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绪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情商。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辨别、欣赏和演唱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

三、教学内容1.中国民歌的特点与发展历程2.中国民歌的代表作品四、教学过程1.引入与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准备一段民歌的录音,播放给学生听,引起学生对民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民歌的了解和感受。

2.新课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中国民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民歌的基本知识,培养对民歌的兴趣。

3.欣赏与分析(20分钟)教师选择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播放给学生欣赏,然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民歌的感受和理解。

可以从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4.学唱民歌(3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学唱选定的民歌,通过分段教唱、跟唱和齐唱等不同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歌词、发音和旋律。

5.歌曲创编(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歌曲创编,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用一种新的旋律或歌词创作一首原创民歌。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想象力。

6.展示与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创作的民歌,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中国民歌的感受和意见。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六章“民族音乐精粹”第三节“中国民歌”。

详细内容包括了对中国民歌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代表作品的鉴赏。

着重讲解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的典型民歌,如《茉莉花》、《康定情歌》、《敖包相会》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域、民族民歌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民歌的旋律、节奏特点及其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教学重点: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的典型民歌的代表作品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投影仪、PPT课件。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民间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乐,进而引入课题。

2. 知识讲解:(1)介绍中国民歌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讲解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的典型民歌代表作品;(3)分析民歌的旋律、节奏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3. 例题讲解:以《茉莉花》为例,分析其旋律、节奏特点及情感表达。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学唱《康定情歌》,体验民歌的韵味。

5. 作品鉴赏:播放《敖包相会》,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独特魅力。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民歌》2. 内容:(1)民歌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典型民歌代表作品;(3)民歌的旋律、节奏特点及情感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并分析其旋律、节奏特点及情感表达。

2. 答案示例:《茉莉花》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歌,其旋律优美、抒情,节奏平稳、流畅。

歌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民歌的兴趣较高,课堂参与度较好。

但在讲解民歌情感表达方面,还需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民歌背后的故事,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欣赏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欣赏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欣赏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民歌的定义:民歌是指民间口头传唱的歌曲,它反映了中国各个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和生活方式。

2. 讲解中国民歌的特点:民歌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等特点。

3. 引导学生欣赏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中国民歌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听赏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

3. 学生讨论对中国民歌的感受和认识。

第二章:民歌的分类与分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分类和分布情况。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歌的分类和分布的认识。

教学内容:1. 讲解中国民歌的分类:根据音乐形式和题材,中国民歌可以分为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几类。

2. 介绍中国民歌的分布:中国民歌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汉族地区,各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本民族的民歌。

3. 引导学生欣赏几首不同类别和分布地区的代表性民歌,如《高山流水》、《小放牛》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中国民歌的分类和分布。

2. 学生听赏不同类别和分布地区的代表性民歌。

3. 学生讨论对中国民歌分类和分布的认识。

第三章:民歌的音乐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歌音乐特点的认识。

教学内容:1. 讲解中国民歌的音阶:中国民歌主要采用五声音阶,也有一些民歌采用七声音阶。

2. 介绍中国民歌的节奏:中国民歌的节奏多样,有均匀的、自由的、变换的等。

3. 讲解中国民歌的韵律:中国民歌的韵律丰富,有押韵、不对称韵、叠韵等。

4. 引导学生欣赏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分析其音乐特点。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中国民歌的音乐特点。

2. 学生听赏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分析其音乐特点。

3. 学生讨论对中国民歌音乐特点的认识。

第四章:民歌的歌词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歌词特点。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通过欣赏和学唱民歌,使学生感受中国民歌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 引导学生了解民歌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民歌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 民歌的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

3. 各地域民歌的代表作品: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

4. 民歌的演唱形式:独唱、对唱、合唱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学会欣赏和分析民歌。

难点:掌握民歌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歌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欣赏法:聆听和分析民歌,感受民歌的魅力。

3. 实践法:学唱民歌,提高演唱技巧。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民歌的演唱形式和地域特点。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民歌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

2. 教学乐器:吉他、钢琴等。

3. 教学资料:民歌乐谱、歌词。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引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民歌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3. 欣赏与分析: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让学生聆听并分析其音乐特点。

4. 学唱民歌:选取一首简单易懂的民歌,教学生演唱,体会民歌的韵味。

5. 实践与展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民歌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演唱技巧:评价学生在学唱民歌过程中的发音、节奏、音准等方面的表现。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态度等。

八、教学拓展:1.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或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民歌的魅力。

2. 组织学生参加民歌比赛或演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开展民歌主题的课外活动,如民歌摄影、民歌绘画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歌-中学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
安徽蚌埠张公山中学
王晓琴
年级:初中一年级
课时: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目的:
、介绍中国民歌的种类及音乐风格。

2、欣赏云南、四川两种不同风格的民歌。

3、让学生初步了解部分中国民歌的概况,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的崇高思想。

教材分析:
《中国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
在人们一代代口头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与完善。

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浩如烟海,各具特色,民歌体裁形式大体可归纳为如下表格:(仅列举我国两个地区)
放马山歌
民歌体裁
音乐特点
音乐风格
(云南民歌)这是一首流行于云南,反映牧童生活的著名山歌。

“山歌”一般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

它生动地反映了放马人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歌中的衬词及吆喝声,表现了牧童活跃和欢快的情绪,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川江船夫号子
民歌体裁
音乐特点
音乐风格
(四川民歌)长江流经四川境内的部分叫“川江”
“劳动号子”亦称“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

是由《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等八首号子联缀而成的。

《川江船夫号子》中的《平水号子》节奏平衡、舒展,旋律悠扬动听,是船夫们在平静江面上劳动呼号的民间歌曲。

教学重点:中国民歌的体裁,种类及分布。

教学难点:中国民歌的音乐风格
教学方法:利用电教设备进行欣赏后,展开比较讨论。

教学用具:中国地图、电视机、放像机、钢琴。

教学过程:如下图表:






师生问好。

教师:你们曾经去过云南、四川吗?
学生:没有
教师:好,让我们随着电视画面去进行一次有趣的旅行,听一听上述几个地区当地的民歌。

放录像:出示中国地图。

录像
画面
1、云南地区的风光。

2、云南民歌《放马山歌》的演唱。

教师
解说
1、现在我们旅游的第一站是云南地区。

2、随镜头介绍画面内容。

讲解
分析
1、介绍云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当地人民生活习俗,语言特点。

分析讲解“云南民歌”的音乐风格。

录像
画面
1、四川地区的风光
2、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
教师
解说
1、现在我们旅游的第二站是四川。

2、随镜头介绍画面内容。

讲解
分析
1、介绍四川境内部分的“川江”位置以及当地人民生活习俗,语言特点。

2、分析讲解《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风格。

概述
总结
1、出示民歌归纳表格,概述本课内容。

2、简述民歌的作用,民歌在祖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教育学生热爱、珍惜祖国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