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但是别担心,咱们今天就轻松聊聊这个话题,让你感觉像是在喝茶聊天一样。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跟朋友们围坐在一起,聊聊那些电气工程的小秘密。
电气工程其实就像是给生活加了点“电”,让一切都动起来。
咱们从电的来源说起,电啊,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你想啊,咱们家里每个插座里都有电,想用的时候就用,真是方便。
不过,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用的,背后可是有一大堆科学原理和技术支撑。
说到自动化,这又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
现代社会到处都是智能设备,从你早上醒来用的咖啡机,到晚上躺在沙发上看电视,都是自动化的成果。
想想看,这些设备可不是自顾自工作的,它们需要电气工程师的巧手和智慧。
就像是魔术师,给这些无生命的东西注入了灵魂。
自动化的系统就像是一个精密的舞蹈,每一个步骤都要恰到好处,才能让整个表演流畅。
你要是把一个环节搞错了,哎呀,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再说说课程设计,这可是个大头。
每个学生都得在这方面下点功夫,才能在未来的职场上站稳脚跟。
设计一份电气工程的课程作业,就像是给自己的未来打基础。
这其中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实践经验。
比如说,设计一个自动化控制系统,首先得了解每个组件的功能,然后才能把它们组合起来,嘿,这可真像是在拼乐高啊!不过,你拼得好不好,不仅看你的想象力,还得看你的动手能力。
做项目的时候,团队合作也是很重要的。
你想啊,光靠一个人是没法搞定所有事情的,大家各显神通,才能把项目做得妥妥的。
就像玩团建游戏,有的人负责搭建框架,有的人负责调试系统,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拿到高分。
这时候,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关键。
说话要清楚,听别人说话也得专心,免得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而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挑战是避免不了的。
总有那么几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设计出现了问题,或者某个电路根本就不通。
嘿,那时候可别着急,想办法解决就行。
灵光一现的创意就能让你豁然开朗。
电气工程综合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气工程基础理论,掌握电路分析、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控制等核心知识;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如设计简单电路、分析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等;3. 使学生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电气图纸阅读与绘制、电路仿真与测试、设备安装与调试等实践技能;2.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如CAD、Multisim等)进行电气工程设计和分析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创新能力,为未来从事电气工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 引导学生关注电气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培养学生严谨、勤奋、务实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结合高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可衡量,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有利于学生了解课程预期成果,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基础:包括电路元件、基本电路定律、电路分析方法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 基本电路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电路分析方法: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
2. 电力电子技术:介绍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电路及其应用,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电力电子器件:二极管、晶体管、晶闸管等;- 电路及其应用:整流电路、逆变电路、斩波电路等。
3. 电机与控制:涵盖电机原理、类型及控制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电机原理:交流电机、直流电机等;- 类型及控制方法: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及其控制电路。
4. 电气工程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电路设计、仿真与实验,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电路设计:简单电路设计、照明电路设计等;- 仿真与实验:Multisim软件仿真、实验室实践操作。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目的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目的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气工程基本概念,理解电路原理及电气设备的工作方式。
2. 使学生了解电气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设计电气控制系统的方法。
3. 引导学生掌握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及维护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电气CAD软件绘制电气图纸的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电气工程仿真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气工程事业,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气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能够独立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2. 能够熟练运用电气CAD软件绘制电气图纸。
3. 能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电气工程仿真分析。
4. 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5. 关注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气工程基本概念与电路原理:介绍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电路分析方法等,对应教材第一章。
2. 电气工程设计流程与方法:讲解电气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对应教材第二章。
3.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安装:学习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设备选型、安装调试方法等,对应教材第三章。
4. 电气工程图纸绘制:教授电气CAD软件的使用方法,训练学生绘制电气图纸,对应教材第四章。
5. 电气工程仿真分析:介绍专业软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仿真分析实践,对应教材第五章。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plc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plc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兴趣和认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PLC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掌握PLC的编程方法和常用指令;•了解PLC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场景。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能够分析PLC程序并进行调试;•能够运用PLC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PLC的基本原理:介绍PLC的定义、组成、工作原理和分类;2.PLC的编程方法:讲解PLC编程的基本方法、常用指令及其功能;3.PLC的应用案例:介绍PLC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如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等;4.PLC编程实践: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讲解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案例;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PLC在工程中的应用;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PLC编程和调试;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相关教材,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2.参考书:提供《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原理与应用》等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PLC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案例;4.实验设备:准备PLC实验装置,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PLC编程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作业:布置相关的编程练习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PLC编程方法和应用的掌握程度;3.考试:安排一次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PLC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的全面理解。
电气工程导论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导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2. 掌握电气工程的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技术应用;3. 认识电气工程相关的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 学会查阅电气工程相关资料,提高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3.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就电气工程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气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3.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认识到电气工程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电气工程导论,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和应用。
针对高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新技术和新领域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列举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学生能够解释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电气工程问题;4. 学生能够主动关注电气工程领域的最新动态,进行资料搜集和分享;5.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就电气工程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6. 学生认同电气工程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电气工程基本概念:包括电气工程定义、研究领域、发展历程;教材章节:第一章“电气工程概述”2. 电气工程基本原理:涉及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电机原理等;教材章节:第二章“电气工程基础理论”3. 电气工程应用技术:包括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教材章节:第三章“电气工程应用技术”4. 电气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电气工程案例,如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教材章节:第四章“电气工程案例分析”5. 电气工程前沿技术:介绍新能源、特高压、储能等前沿领域;教材章节:第五章“电气工程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6. 电气工程职业规划:分析电气工程相关职业前景,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材章节:第六章“电气工程职业规划与发展”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电气工程概述(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第2周: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基本原理)第3周:电气工程应用技术第4周:电气工程案例分析第5周:电气工程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第6周:电气工程职业规划与发展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南大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
南大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摘要:1.课程设计的概述2.南大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3.课程设计的目标和意义4.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5.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6.课程设计的评价标准7.课程设计的成果展示正文:一、课程设计的概述课程设计是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南大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是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进行的一项实践性教学活动。
二、南大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南大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电气工程和自动化领域从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课程设计的目标和意义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的意义在于,它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提升自身能力。
四、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具体来说,包括电气设备的设计与选型、电气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等。
五、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确定设计题目、制定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编写设计报告、进行设计答辩等。
六、课程设计的评价标准课程设计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设计计算的准确性、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设计答辩的表现力等。
七、课程设计的成果展示课程设计的成果主要体现在设计报告和设计答辩上。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题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题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电气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电气工程的原理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基本的电气工程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电气工程设计和创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来说,首先介绍电气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然后讲解电气工程的主要设备和工具,如变压器、电机、电缆等,并演示其使用方法;最后介绍电气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如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电气工程基础》、参考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多媒体资料(如电气工程的原理和应用的视频)、实验设备(如变压器、电机等)。
这些资源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气工程的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30%。
作业主要包括课后习题和实验报告,占总评的20%。
考试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占总评的50%。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仿真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仿真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仿真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气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仿真方法;掌握电气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了解电气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够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电气系统的仿真实验;具备解决实际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电气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电气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电气元件、电气系统和仿真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1.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介绍电气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电气元件:介绍电路元件、控制元件和电力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3.电气系统:介绍电气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
4.仿真方法:介绍电气系统的仿真方法和技术,包括电路仿真、控制仿真和电力仿真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气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电气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其对电气工程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电气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电气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气专业基础知识,如电路分析、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控制等;2. 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行业相关标准与规范;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气系统进行设计、分析和优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气CAD软件进行电气图纸绘制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仿真软件对电气系统进行模拟和调试的能力;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电气设备,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气专业,树立从事电气工程相关工作的职业理想;2. 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循工程伦理,关注环境保护。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气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求知欲。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1. 电路分析与设计:包括电路元件、基本电路分析方法、电路设计原则等,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路基础、第二章 电路分析方法- 内容安排:讲解电路元件、电路定律,进行实际电路分析与设计案例教学。
2. 电力电子技术:涵盖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变换器及其应用,结合教材章节,进行原理讲解和设备操作。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力电子技术- 内容安排:介绍电力电子器件、电路拓扑,分析实际应用案例。
3. 电机控制技术:包括电机原理、控制策略及其应用,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机与电机控制- 内容安排:讲解电机原理、控制方法,进行电机控制系统实践操作。
4. 电气设备与系统设计:涉及电气设备选型、电气系统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结合教材章节,开展设计实践。
电气工程plc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理解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2. 学习PLC编程的基本指令和编程技巧,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设计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
3. 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认识电气工程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中与PLC相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及PLC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提高安全意识。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气工程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将来从事电气工程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PLC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课本第二章内容为基础,让学生对PLC有全面的认识。
- PLC的硬件结构- PLC的软件组成- PLC的工作原理2. PLC编程指令与技巧:以课本第三章内容为指导,教授PLC编程的基本指令、编程方法和技巧。
- 基本编程指令学习- 编程软件的使用- 编程实例分析3. PLC应用案例分析:结合课本第四章内容,分析PLC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
-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机床控制系统- 建筑自动化系统4. PLC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参考课本第五章内容,进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和调试。
-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 实践项目操作与调试5. 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最新进展:以课本及相关资料为参考,介绍PLC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电气类专业课程设计
电气类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气类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等;2. 学习并了解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3. 掌握电气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气线路的设计和计算,完成电路图的绘制;2. 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电气设备,进行简单的设备调试和故障排除;3.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项目实践,学会撰写项目报告和技术文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气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气类专业课程设计,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3.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分析与设计:包括电路基本定律、电路图绘制、电路参数计算等,结合教材相关章节,使学生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电子技术:介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及其特性,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3. 电机与电力拖动:学习电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设计方法,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4. 电气设备的选择与应用:介绍常见电气设备的功能、性能参数,学会正确选型和运用电气设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讲解。
5. 电气系统设计:学习电气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包括电气图纸绘制、设备选型、保护措施等,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项目实践。
电气工程创新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创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电路分析、电机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等核心知识点。
2. 学生能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如新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并理解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电气工程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设计简单电气工程系统的能力,能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和优化。
2. 学生能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提出电气工程领域的创新设计方案,并进行初步验证。
3. 学生能够熟练查阅电气工程领域的文献资料,进行技术调研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在项目实践中互相协作、共同进步。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具备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尝试新方法的品质。
4. 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关注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课程结合电气工程学科特点、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电气工程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或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气工程基础理论:涵盖电路分析、电机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等核心知识点。
参考教材相关章节,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电气工程前沿技术:介绍新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最新发展。
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电气工程系统设计: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气工程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任务。
4. 创新设计方法与实践:教授创新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提出电气工程领域的创新设计方案。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项目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项目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如电路组成、电流电压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3. 学生能了解电气工程相关的安全知识和国家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气工程电路,并进行模拟分析。
2. 学生能够使用专业软件进行电气工程设计和电路仿真。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电气工程课程设计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电气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电气工程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
学生处于大学本科阶段,具有一定的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主。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基础理论:包括电路元件、基本电路定律、电路分析方法等,对应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
2. 电气设备工作原理:涉及电机、变压器、继电器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3. 电气工程设计与仿真:介绍电气工程设计和仿真软件,如CAD、Multisim 等,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4.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项目:分组进行项目设计,包括电路设计、设备选型、系统分析等,涉及教材前三章及第五章内容。
5. 安全知识和国家标准:讲解电气工程领域的安全知识及国家标准,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教学安排和进度:1. 前三周:回顾电路基础理论,学习电气设备工作原理。
2. 第四至五周:教授电气工程设计与仿真,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第六至九周:进行课程设计项目,每周安排一次课内讨论和进度汇报。
4. 第十周:总结课程设计项目,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
电气工程制图CAD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制图CAD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气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CAD软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电气元件符号的绘制和使用,能正确读取并绘制电气原理图。
3. 学生能理解并应用电气安装图的绘制方法,掌握电气安装图的标注和注释。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熟练操作CAD软件,运用绘图工具进行电气元件和电路图的绘制。
2.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电气安装图的布局设计,并进行合理的线路布线。
3. 学生能够通过CAD软件进行电气工程图纸的编辑和修改,提高制图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气工程制图的兴趣,认识到CAD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学生培养细致、严谨的绘图习惯,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气工程制图在工程实践中的责任和重要性,增强工程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电气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气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处于中等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电气工程制图基本知识:包括电气图纸的种类、电气元件符号的表示方法、电气原理图的绘制规则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CAD软件操作基础:介绍CAD软件的基本功能、操作界面、绘图工具的使用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电气元件符号绘制:学习绘制常用电气元件符号,如电源、开关、保护装置等,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气原理图绘制:学习绘制电气原理图,包括电路连接、元件布局、符号使用等,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电气安装图绘制:学习绘制电气安装图,掌握安装图布局、线路布线、标注和注释等,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CAD软件高级应用:学习CAD软件的图层管理、块的使用、尺寸标注等高级功能,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电气专业大学课程设计
电气专业大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气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电气专业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包括电路理论、电磁场、电力系统分析等内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电气工程实际问题,具备电气设备的设计、调试和维护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电气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对电气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气专业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电气专业基本理论:包括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
2.电气技术与应用: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设备设计、电气控制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等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电气工程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电气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电气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和挑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气专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电气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电气工程案例,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电气设备的设计和调试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气工程专业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气工程专业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和视频,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提供完善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电气自动化工程课程设计
电气自动化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基本原理,理解并能够解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会分析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常见电路,了解各类传感器的功能、应用及选型。
3. 了解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调试与维护方法,掌握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具备实际操作与调试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自动化软件进行系统仿真、分析及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自动化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其在电气自动化工程领域的专业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其顺利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气自动化工程基础理论:涵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的构成及性能分析。
- 教材章节:第1章 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第2章 开环控制系统,第3章 闭环控制系统。
2. 常见电路分析:介绍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各类电路,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整流电路等。
- 教材章节:第4章 基本电路分析,第5章 线性电路分析。
3. 传感器及其应用:学习各种传感器的功能、原理、选型及应用场景。
- 教材章节:第6章 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4. 电气自动化设备使用与维护:介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方法、调试技巧及维护保养。
- 教材章节:第7章 常用电气自动化设备,第8章 设备的调试与维护。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气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文将从设计的目的、内容、步骤和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电气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的内容通常包括电路实验、电路设计、电力系统仿真等。
电路实验是课程设计的重要部分,通过搭建电路、测量电流和电压等参数,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电路设计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电路要求,设计合适的电路结构和参数,实现特定功能。
电力系统仿真是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电力系统运行情况,通过仿真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和特点,培养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的步骤一般包括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实施和测试、结果分析和总结等。
在问题分析阶段,学生需要仔细分析所给出的问题要求,明确设计目标和限制条件。
在方案设计阶段,学生需要根据问题要求,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包括电路结构设计、参数计算等。
在实施和测试阶段,学生需要按照设计方案,搭建电路、进行仿真实验或实际测试,获取相关数据。
在结果分析和总结阶段,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程设计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和解决方法。
此外,课程设计通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实践和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matlab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matlab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气工程领域中常用的仿真工具MATLAB的基本使用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利用MATLAB进行电气系统的仿真分析。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MATLAB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2.掌握MATLAB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领域和基本原理。
3.能够熟练使用MATLAB进行电气系统的仿真分析。
4.能够利用MATLAB解决实际电气工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兴趣。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MATLAB概述:介绍MATLAB的发展历程、功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2.MATLAB基本操作:讲解MATLAB的界面布局、命令语法、数据类型和运算方法。
3.电气系统仿真:介绍电气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解MATLAB在电气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4.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电气工程问题,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探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讲解MATLAB的基本功能、操作方法和电气系统仿真的原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电气工程问题,引导学生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和解决问题。
3.实验法:学生进行上机实验,动手操作MATLAB进行电气系统仿真。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电气工程与MATLAB》作为主要教材,系统讲解电气工程领域中MATLAB的应用。
2.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课件,生动展示MATLAB的基本操作和电气系统仿真的实例。
3.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计算机和MATLAB软件,进行实际操作演练。
4.网络资源:推荐学生访问相关,了解MATLAB的最新动态和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案例。
电气课程设计案例
电气课程设计案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术语,如电路理论、电机原理、电力系统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气工程的分析和设计,如电路分析、电机控制、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电气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培养对电气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电路分析、电机原理、电力系统等。
具体安排如下:1.教材:以《电气工程基础》为主教材,辅助以相关参考书籍和资料。
2.章节安排:–第1-2章: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第3-5章:电路分析–第6-8章:电机原理–第9-10章:电力系统3.具体内容:–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电气工程的定义、分类、应用和发展趋势等内容。
–电路分析:包括电路元件、电路定律、电路分析方法等。
–电机原理: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电机控制等内容。
–电力系统:包括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稳定性分析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电气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气工程基础》及相关参考书籍和资料。
2.多媒体资料:包括课件、教学视频、案例分析资料等。
3.实验设备:包括电路实验装置、电机实验装置、电力系统实验装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课程电气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基于PLC的多种液体混合控制的设计院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专业班级电气11-2班学生姓名王禹栋学生学号110603140222指导教师任爽姚建红2014年12 月5日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电气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基于PLC的多种液体混合控制的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王禹栋学号110603140222 主要内容:1.设计出硬件系统的结构图、接线图、时序图等;2.系统有启动、停止功能;3.运用功能指令进行PLC控制程序设计,并有主程序、子程序和中断程序;4.用组态王监控组态软件,设计出上位监控系统;5.程序结构与控制功能自行创新设计;6.进行系统调试,实现自动旋转检测的控制要求。
基本要求:设计由软PLC控制器、多种液体混合模拟对象、自动化控制软件平台等组成的系统,设计出三种液体混合加热,四种液体混合自动计数自动清零、手动清零的控制程序。
参考资料:[1]肖峰,贺哲荣编著.PLC编程100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2]何献忠,李卫平等编著.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许翏编编著.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完成期限2014.11.24至2014.12.5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2014年11 月20 日目录1 设计要求: (1)2 多种液体混合控制系统 (1)2.1 工程背景及说明 (1)2.2 方案的介绍 (2)3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3.1 系统选型 (3)3.2 控制要求 (9)3.3 输入/输出分配 (10)3.4 接线图设计 (11)4 软件电路设计 (11)4.1程序框图设计 (11)4.2根据控制要求和I/O地址编制的控制梯形图 (12)4.3 系统工作过程 (14)5 PLC与监控系统设计 (15)5.1 上位监控软件 (15)5.1.1 概述 (15)5.1.2 工作原理 (15)5.2 系统组态设计 (16)5.3 实现的效果 (17)6 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维护 (18)6.1 系统故障调试分析及处理 (18)6.2 结果分析 (19)7 结论 (20)参考文献 (22)附录 (23)1 设计要求:本系统由软PLC控制器、多种液体混合模拟对象、自动化控制软件平台等组成,实现电磁阀的开关以及电动机启动的控制。
设计出三种液体混合加热,四种液体混合自动计数自动清零、手动清零的控制程序。
系统在保证安全、可靠、稳定、快速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经济、合理、合用、减小设备成本。
在方案的选择、元器件的选型时更多的考虑新技术、新产品。
控制由人工控制到自动控制,由模拟控制到微机控制,使功能的实现由一到多而且更加趋于完善。
2 多种液体混合控制系统2.1 工程背景及说明当前国内许多地方的此类控制系统主要是采用DCS, 这是由于液位控制系统的仪表信号较多, 采用此系统性价比相对较好, 但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 PLC 在仪表控制方面的功能已经不断强化。
用于回路调节和组态画面的功能不断完善, 而且PLC 的抗干扰的能力也非常强, 对电源的质量要求比较低。
目前已有许多企业采用先进控制器对传统接触控制进行改造, 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自控程度, 为企业提供了更可靠的生产保障, 所以PLC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采用PLC 对容器中的液位进行监控控制, 其电路结构简单, 设备投资少, 监控系统不仅自动化程度高, 还具有在线修改功能, 灵活性强等优点, 适用于多段液位控制的监控场合。
为此, 我们设计了以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7-200 CPU 226CN 型PLC 为主控制器, PPI 通信协议下的多种液体混合监控系统。
整个设计过程是按思想工艺流程设计,为设备安装、运行和保护检修服务。
设计的编写按照国家关于电气自动化工程设计中的电气设备常用基本图形符号(GB4728)及其他相关标准和规范编写。
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工程对电气控制线路提供的具体资料。
系统在保证安全、可靠、稳定、快速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经济、合理、合用、减小设备成本。
在方案的选择、元器件的选型时更多的考虑新技术、新产品。
控制由人工控制到自动控制,由模拟控制到微机控制,使功能的实现由一到多而且更加趋于完善。
对于本课题来说,如果液体混合系统部分是一个较大规模工业控制系统的改造升级,新控制装置需要根据企业设备和工艺现状来构成并需尽可能的利用旧系统中的元器件。
对于人机交互方式改造后系统的操作模式应尽量和改造前的相类似,以便于操作人员迅速掌握。
从企业的改造要求可以看出在新控制系统中既需要处理模拟量也需要处理大量的开关量,系统的可靠性要高,人机交互界面友好,应具备数据储存和分析汇总的能力。
要实现整个液体混合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从怎样实现电磁阀的开关以及电动机启动的控制这个角度去考虑,现状就这个问题的如何实现以及选择怎样的方法来确定系统方案。
2.2 方案的介绍控制功能是用硬件继电器实现的。
继电器串接在控制电路中根据主电路中的电压、电流、转速、时间及温度等参数变化而动作,以实现电力拖动装置的自动控制及保护。
系统复杂,在控制过程中,如果某个继电器损坏,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查找和排除故障往往非常困难,虽然继电器本身价格不太贵,但是控制柜的安装接线工作量大,因此整个控制系统价格非常高,灵活性差,响应速度慢。
单片机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结构上包括CPU、存储器、定时器和多种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其低功耗、低电压和很强的控制功能,成为功控领域、尖端武器、日常生活中最广泛的计算机之一。
但是,单片机是一个集成电路,不能直接将它与外部I/O信号连接,要将它用于工业控制还要附加一些配套的集成电路和I/O接口电路,硬件设计、控制和程序设计的工作量相当大。
可编程控制器(PLC)从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系统,起初它主要是针对开关量进行逻辑控制的一种装置,可以取代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构成开关量控制系统,随着30多年来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PLC也通过不断的升级换代大大增强了其功能。
现状PLC已经发展成不但具有逻辑控制功能、还具有过程控制功能、运动控制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连网通讯功能等多种功能,是名副其实的多功能控制器。
由PLC为主构成的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大、性价比高等优点,是目前工业自动化的首选控制装置。
设计的编写按照国家关于电气自动化工程设计中的电气设备常用基本图形符号(GB4728)及其他相关标准和规范编写。
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工作条件;工程对电气控制线路提供的具体资料。
系统在保证安全、可靠、稳定、快速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经济、合理、合用、减小设备成本。
在方案的选择、元器件的选型时更多的考虑新技术、新产品。
控制由人工控制到自动控制,由模拟控制到微机控制,使功能的实现由一到多而且更加趋于完善。
控制系统简单、经济、使用和维护方便。
物料混合设备要节能、安全、高效和满足生产及应用要求: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
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2、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大、中、小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
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控制场合。
除了逻辑处理功能以外,现代PLC大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算能力,可用于各种数字控制领域。
3、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PLC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是面向工矿企业的工控设备。
它接口容易,编程语言易于为工程技术人员接受。
梯形图语言的图形符号与表达方式和继电器电路图相当接近,只用PLC的少量开关量逻辑控制指令就可以方便地实现继电器电路的功能。
为不熟悉电子电路、不懂计算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的人使用计算机从事工业控制打开了方便之门。
4、系统的设计、建造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PLC用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大大减少了控制设备外部的接线,使控制系统设计及建造的周期大为缩短,同时维护也变得容易起来。
更重要的是使同一设备经过改变程序改变生产过程成为可能。
这很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场合。
5、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6、硬件配套齐全,拥护使用方便,适应性强3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3.1 系统选型一、PLC的机型选择(一)机型选择内容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一种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设备,不仅能实现对开关量信号的逻辑控制,还能实现与上位计算机等智能设备之问的通信。
因此,将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于多种液体混合灌装机,完全能满足控制要求。
且具有操作简单,运行可靠、工艺参数修改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在本控制系统中,所需的开关量输入为5点,开关量输出为4点,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维修的方便性,选择模块式PLC。
由于本系统的控制是顺序控制,选用西门子S7-200 PLC作控制单元来控制整个系统。
S7-200PLC的一般结构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电源、外设接口、I/O 扩展接口。
1、中央处理单元(CPU)CPU一样,PLC中的CPU 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有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构成,此外还有外围芯片、总线接口及有关电路。
CPU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PLC整体性能。
2、存储器的选择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PLC常用的存储器类型有RAM、EPROM、EEPROM 等。
3、I/O 配置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通常称I/O模块或I/O单元。
PLC的对外功能主要是通过各种I/O接口模块与外界联系而实现的。
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是PLC与现场I/O 装置或设备之间的连接部件。
起着PLC与外部设备之间传递信息的作用。
通常I/O 模块上还有状态显示和I/O接线端子排,以便于连接和监视。
4、电源配置每个S7-200 CPU模块均提供一个24V直流传感器电源和一个5V直流电源。
24V直流传感器电源可以作为CPU本机和数字量扩展模块的输入、扩展模块(如模拟量模块)的供电电源以及外部传感器电源使用。
如果容量不能满足所有需求,则必须增加外部24V直流电源。
(二)机型选择要求:1、结构合理对于工艺过程比较固定、环境条件较好、维修量较小的场合,选用整体式结构的PLC;否则,选用模块式结构的PLC,物料混合控制系统的设计选用整体式结构的PLC能够达到要求。
2、功能强、弱适当对于开关量控制的工程项目,若控制速度要求不高,一般选用低档的PLC,西门子公司的S7-200系列机或欧姆龙公司的CO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