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 教案
![渔舟唱晚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98d82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c.png)
渔舟唱晚教案
渔舟唱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能正确朗读课文。
3. 能正确理解并运用关键词语。
4. 能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
《渔舟唱晚》一课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渔舟唱晚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渔舟唱晚的课文背景。
2. 预测课文内容:通过观察插图,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讨论。
3. 首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渔舟唱晚》一课,并大声朗读。
4.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要句子。
5. 配对练习:将生词与词义进行匹配,帮助学生牢记生词。
6. 小组合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并选择一个角色扮演,表演课文内容。
7. 朗读课文:学生按照小组分配的角色,进行朗读,并互相矫正发音和语调。
8. 课文填空: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检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程度。
9. 创作诗歌:要求学生根据渔舟唱晚的内容,创作一首诗歌,并与同学们分享。
10. 课文背诵:要求学生背诵《渔舟唱晚》一课,培养学生的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课文的内容。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展示了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通过创作诗歌,学生不仅培养了自己的创作能力,也增强了对课文的情感共鸣。
此外,通过朗读和课文背诵,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基本顺利,唯一的不足是一些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分析和引导。
古筝渔舟唱晚教学教案
![古筝渔舟唱晚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ff194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5.png)
古筝《渔舟唱晚》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筝的基本知识,包括古筝的起源、发展、构造和演奏技巧。
2. 使学生掌握《渔舟唱晚》的曲谱,学会演奏这首古筝名曲。
3. 通过学习《渔舟唱晚》,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筝基本知识介绍:古筝的起源、发展、构造和演奏技巧。
2. 《渔舟唱晚》曲谱学习:旋律、节奏、指法等。
3. 《渔舟唱晚》演奏技巧讲解:右手弹拨、左手滑音、颤音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古筝基本知识,了解《渔舟唱晚》的背景。
2. 课堂讲解:讲解古筝基本知识,分析《渔舟唱晚》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等。
3. 曲谱学习:让学生跟老师一起学唱《渔舟唱晚》的曲谱,注意指法和节奏。
4. 演奏技巧讲解:讲解《渔舟唱晚》的演奏技巧,示范演奏。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自主练习《渔舟唱晚》,老师巡回指导。
6.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古筝基本知识。
2. 学生能准确演奏《渔舟唱晚》。
3. 学生能理解并欣赏《渔舟唱晚》的音乐魅力。
五、教学资源1. 古筝教材:《渔舟唱晚》曲谱及演奏指导。
2. 教学视频:古筝演奏《渔舟唱晚》的视频。
3. 音频素材:《渔舟唱晚》的音频文件。
4. 教学PPT:古筝基本知识、渔舟唱晚曲谱、演奏技巧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古筝基本知识和《渔舟唱晚》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
2. 运用示范法展示《渔舟唱晚》的演奏技巧,并进行模仿练习。
3. 利用视听法让学生观看古筝演奏视频,增强学习兴趣和直观感受。
4.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和手型,避免演奏过程中出现错误。
2. 指导学生掌握合理的练习方法,避免过度疲劳。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4.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筝音乐。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0bc32d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c.png)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渔舟唱晚》这首古典名曲。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和音乐表达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
分析《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
欣赏《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
1.4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激发学生对名曲的兴趣。
第二步:分析《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第三步:欣赏《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资源《渔舟唱晚》乐谱和录音资料。
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音乐欣赏笔记本和笔。
三、教学评价学生对《渔舟唱晚》的背景和创作的了解程度。
学生对《渔舟唱晚》的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的分析能力。
学生对《渔舟唱晚》的演奏版本和演绎风格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反思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反思。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评价进行分析和反思。
五、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渔舟唱晚》的音乐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引导学生进行《渔舟唱晚》的音乐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推荐学生欣赏其他古典名曲,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教学准备6.1 物质准备准备《渔舟唱晚》的乐谱和录音资料,确保其质量和可获取性。
检查投影仪和音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教学过程中能顺利展示和播放音乐。
准备音乐欣赏笔记本和笔,以便学生能够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6.2 精神准备自己要先熟悉《渔舟唱晚》的背景、旋律、节奏和音乐特点,以便能够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七、教学难点7.1 音乐理论知识《渔舟唱晚》的旋律和节奏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公开课教案渔舟唱晚
![公开课教案渔舟唱晚](https://img.taocdn.com/s3/m/9ebf3e6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c.png)
公开课教案《渔舟唱晚》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渔舟唱晚》这首古曲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2)培养学生对古筝音乐的欣赏能力;(3)教授学生基本的古筝演奏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分析、比较等方法,让学生感受《渔舟唱晚》的音乐魅力;(2)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演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结合讲解、示范,教授古筝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2)通过学习《渔舟唱晚》,使学生体验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二、教学内容1. 介绍《渔舟唱晚》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2. 分析《渔舟唱晚》的曲式结构、旋律走向及演奏技巧;3. 学习古筝的基本演奏方法,如指法、弦法、音色控制等;4. 分组讨论、合作演奏《渔舟唱晚》片段,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5. 进行演奏实践,让学生独立演奏《渔舟唱晚》整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渔舟唱晚》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2)掌握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3)能够独立演奏《渔舟唱晚》整曲。
2. 教学难点:(1)古筝演奏技巧的掌握,如指法、弦法、音色控制等;(2)理解并演奏《渔舟唱晚》的曲式结构、旋律走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渔舟唱晚》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分析《渔舟唱晚》的曲式结构、旋律走向及演奏技巧,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3. 示范:教师演奏《渔舟唱晚》整曲,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演奏效果;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古筝演奏技巧,分组讨论、合作演奏《渔舟唱晚》片段;5. 演奏:学生独立演奏《渔舟唱晚》整曲,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渔舟唱晚》整曲,加强演奏技巧的掌握;2. 观看其他古筝演奏家的演奏视频,对比学习,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3. 深入了解中国古筝音乐文化,了解更多经典古筝曲目,丰富自己的音乐素养。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渔舟唱晚-人音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渔舟唱晚-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aa406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6.png)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在合唱实践中存在协作不够默契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我计划在下一节课增加一些团队协作训练,如集体节奏练习、互动游戏等,以增强学生之间的默契。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渔舟唱晚》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深刻地意识到音乐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引导他们感受音乐背后的情感和故事。课堂上,我尝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们沉浸在这首渔歌的优美旋律中。
我发现,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成功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在新课讲授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聆听、分析和实践中逐步掌握音乐知识。此外,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环节,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了音乐的魅力。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渔舟唱晚-人音版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渔舟唱晚-人音版》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渔歌《渔舟唱晚》的音乐欣赏与学唱,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表达意境;掌握歌曲中的旋律特点,如音程跳跃、节奏变化等;学习音乐术语,如“行板”、“渐强”、“渐弱”等;通过渔歌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同时,结合本章内容,进行简单的合唱实践,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文化背景认识:强调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渔歌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举例解释:在教授旋律时,可以让学生先听辨旋律的主要动机,然后逐步学习旋律的各个部分,通过模仿、合唱等形式,加深对旋律的记忆和理解。
《渔舟唱晚》(教案)
![《渔舟唱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c3058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c.png)
在本次《渔舟唱晚》的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学生对古筝这种传统乐器的了解程度不一,这导致在讲解古筝基本知识时,有的学生感到吃力。为此,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实物演示,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古筝的构造和演奏技巧。
其次,在欣赏《渔舟唱晚》时,我发现学生们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存在差异。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曲目所传达的美好意境,我通过引导、提问和对比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四、教学流程
《渔舟唱晚》(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渔舟唱晚》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曾经感受到过音乐带来的宁静和美好?”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古筝曲《渔舟唱晚》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筝音乐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筝的基本构造和《渔舟唱晚》的创作背景。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以优美的音色和独特的韵味著称。《渔舟唱晚》则是古筝曲目中的经典之作,它描绘了渔舟在夕阳下缓缓归航的宁静画面。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渔舟唱晚》来感受其音乐特点,分析曲目的节奏、旋律、音色等方面,理解它如何传达出渔民收获的喜悦和晚霞的宁静。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对古筝演奏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课后布置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渔舟唱晚》(教案)
一、教学内容
《渔舟唱晚》(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乐欣赏》,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欣赏古筝曲《渔舟唱晚》,感受其旋律美和意境;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渔舟唱晚》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渔舟唱晚》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706182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f.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渔舟唱晚》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感受《渔舟唱晚》的音乐风格,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
2.学会演唱《渔舟唱晚》,并能够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3.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渔舟唱晚》,感受音乐的情感。
2.教学难点: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渔舟唱晚》音乐带、歌词卡、图片。
2.教学道具:小船模型、渔民道具、沙滩背景图。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渔舟唱晚”吗?它是一首非常美丽的歌曲,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音乐世界吧!2.感知音乐(1)播放《渔舟唱晚》音乐,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风格和情感。
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这首歌曲,感受一下它给你带来的心情。
(2)讨论音乐的情感。
师:请小朋友们分享一下,你们在聆听这首歌曲时,感受到了什么情感?3.学习歌曲(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渔舟唱晚》。
(2)分组练习。
师:我们将分成两个小组,每组轮流演唱歌曲,看看哪一组演唱得更准确。
4.表现音乐(1)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师:请小朋友们用手拍打节奏,感受音乐的韵律。
(2)分组表演。
师:现在,我们将分成四个小组,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这首歌曲,可以是舞蹈、手势等。
5.情境表演(1)教师布置情境,引导幼儿进行情境表演。
师:请小朋友们分成两个小组,一组扮演渔民,一组扮演游客。
渔民们在捕鱼,游客们在欣赏美丽的景色。
现在,请你们用《渔舟唱晚》这首歌曲,表现这个场景。
(2)表演结束后,进行评价。
师:请小朋友们分享一下,你们在表演中感受到了什么?师: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渔舟唱晚》这首歌曲,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
同时,我们还通过情境表演,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2)幼儿分享学习心得。
师:请小朋友们分享一下,你们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五、教学反思然而,在课堂组织方面,我发现部分幼儿在情境表演环节中,表现较为紧张,未能完全放松。
渔舟唱晚音乐教案三篇
![渔舟唱晚音乐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cdbfa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b.png)
渔舟唱晚音乐教案三篇渔舟唱晚音乐教案三篇渔舟唱晚音乐教案篇一:渔舟唱晚音乐教案4、渔舟唱晚备课日期:XX、8、27上课日期:XX、9、49、5备课人:高燕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2、复习歌曲《晚风》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聆听《渔舟唱晚》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6.聆听全曲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二、复习歌曲《晚风》1、聆听歌曲《晚风》2、跟琴演唱歌曲老师矫正不准确的地方3、分组唱、男女唱、个人唱4、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5、根据歌曲表演三、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四、教师小结:通过此课学习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学反思:同学们能够安静地欣赏歌曲《渔舟唱晚》听得特别认真听辨活动时听得也不错但划拍时有的同学划得不标准练习后同学们做得不错了渔舟唱晚音乐教案篇二:《渔舟唱晚》教案《渔舟唱晚》教案姓名:冯蕊单位:宁河县芦台一中授课年级:初中八年级教学目标:1、欣赏古筝演奏的《渔舟唱晚》能认识筝和筝的音色特点2、感受、体验我国古典音乐的魅力让学生融入到乐曲的情境中3、欣赏乐曲表达情感(文字或绘画)从而了解音乐与文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的联系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乐曲《渔舟唱晚》每一部分在速度上、力度上以及表现情景上的不同之处2、让学生简要了解中国的民族五声音阶调式以及第二部分中“Fa”的作用教具:古筝、多媒体教学模式:启发、互动、体验式教学教材分析: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在《腾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船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和《渔舟唱晚》意境相符的图片启发学生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并引导学生发挥内心听觉从静止的画面上能听到什么对于我们用眼睛看到的事物我们大多数人习惯用语言去描绘音乐也是一种语言他同样能够抒发我们的内心情感我们的先人看到这样的画面之后创作了一首古筝曲叫做《渔舟唱晚》2、引出古筝曲《渔舟唱晚》a介绍筝的外形:琴弦、雁柱、前岳山、后岳山等等(使学生了解各部位的作用)b简要介绍古筝的历史、流派以及音色c让学生尝试弹一弹古筝感受乐器的音色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同学没练过古筝却能演奏出来的声音这么好听呢教师解答:简介中国民族五声音阶二、欣赏《渔舟唱晚》:带问题欣赏: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并说出划分依据(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的画面用语言或画面展示在纸上)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慢板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引导学生唱主旋律并模仿教师的演奏动作感受乐段的优美)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这段旋律从前一乐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引导学生感受速度的变化以及清角音“Fa”的作用)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隐形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走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引导学生随节奏或拍子做轻声拍击感受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凑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寻味教师再次完整欣赏乐曲让学生完成自己的艺术作品并展示(展示有图画和文字作品)三、由《渔舟唱晚》曲名的由来引出音乐与文学的联系音乐和文学虽然是艺术的两种表现形式但是他们可以表现着共同的主题、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一句话说音乐是流动的文字文学是凝固的音乐在教师的古筝演奏和学生的散文诗朗诵中结束本课《渔舟唱晚》教学反思《渔舟唱晚》是由古曲改编而成意境悠远对于中学生而言欣赏这种古典的乐曲是比较枯燥的所以我在这节课的课堂设计中精心组织和设计了多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本节课一开始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程有关的图片用语言导入课堂创设教学意境吸引学生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引出本课主题——古筝曲《渔舟唱晚》随后让学生尝试弹拨古筝聆听古筝的音色在这一环节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同学没练过古筝却能演奏出来的声音这么好听呢就这一问题我为学生介绍古筝的历史知识并且介绍五声音阶我亲自演奏《渔舟唱晚》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如:乐曲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特点在分段欣赏时每一段我都采取不同的体验方式第一段我让学生随着音乐声模仿我的演奏动作感受这一部分的诗情画意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感受速度的变化以及清角音“Fa”的作用第三部分引导学生随节奏或拍子做轻声拍击感受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分析乐曲让学生听了想、想了说、说了动、动了画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参与中课堂自始至终有很浓的音乐气氛通过关注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明白了不同的音乐语言表示不同的情景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别能力和分析能力最后完整欣赏时我请同学配上诗朗诵帮助学生想象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我觉得整节课的层次清楚教学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我从孩子随堂创作的文学随笔和绘画中看出他们读懂了音乐受到了感染进入渔舟唱晚音乐教案篇三:《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渔舟唱晚》小学五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理论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音乐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要从学情出发挖掘音乐作品最突出的特征结合原有知识基础生成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体现音乐教学的系统性与发展性(二)理论依据本课教学设计以《音乐课标》中相关课程理念作为理论依据重点凸显以下两项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该理念对什么是“音乐审美”进行了解读音乐审美指的是对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本课教学活动在兼顾学生兴趣的同时根据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乐曲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该项课程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收益音乐课的教学活动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性教学中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1.对整首作品的分析本课赏析的音乐作品《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演奏的器乐曲采用五声调式是古筝演奏家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辞》为素材发展改编而成的乐曲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彭蠡”即现在的鄱阳湖乐曲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在夕阳西下、湖光山色无比优美的时刻渔人满载着劳动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快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曲为三段体具体呈现为A+B+C+尾声2.对乐段的分析A.第一乐段谱例1第一乐段是全曲的“起始”部分(见谱例1)全段节拍较为自由共运用了三种节拍(4/4、5/4、2/4)为交替节拍它们所占的比例为4/4拍13小节5/4拍2小节2/4拍1小节呈现出4/4+5/4+4/4+5/4+2/4的交替顺序富于变化的节拍使得旋律行进更加自由流畅。
幼儿园大班教案《渔舟唱晚》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渔舟唱晚》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65e867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c.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渔舟唱晚》含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儿歌《渔舟唱晚》,让幼儿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增加交通安全意识。
2.通过唱歌,让孩子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加强记忆能力,培养音乐细胞。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儿歌《渔舟唱晚》淘气、呆萌的可爱幼儿一进班,老师就开始播放《渔舟唱晚》音频,让孩子们先听一遍歌曲。
接着,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唱这首儿歌,用动作、表情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全情参与,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孩子们掌握唱歌的基本技巧。
交通工具认识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不同的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让孩子们了解它们的不同特点和用途。
在介绍完各种交通工具后,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了一张包含所有交通工具的图片,要求孩子们说出每种交通工具及其特点。
制作手工舟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纸艺的基本方法和材料,让孩子们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艘纸舟。
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将纸舟制作得丰富多彩。
制作完成后,老师再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纸船做各种游戏,如赛跑等。
教学反思整个课程设计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为了能够更好的顺利完成课程,我们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1.课前准备: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我们事先整理好了教材、漫画和其他辅助材料。
这样可以确保我们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
2.课堂氛围:我们注重在课堂中营造出活泼而又互动的氛围,使孩子们在学习中能够感到快乐、轻松。
通过唱歌、玩游戏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交流与合作,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中期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及时关注孩子们的反应和理解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静态的讲解,更是要积极听取孩子们的声音,及时处理他们的反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围绕《渔舟唱晚》这首儿歌展开,旨在帮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不同的交通工具,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记忆能力,培养音乐细胞。
同时,通过互动和合作,增强幼儿的社会情感和团队精神。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渔舟唱晚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渔舟唱晚](https://img.taocdn.com/s3/m/e229bf5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4.png)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渔舟唱晚第一章:活动背景1.1 活动主题:渔舟唱晚1.2 活动目标:1.2.1 了解渔舟唱晚的音乐特点,感受音乐的美妙。
1.2.2 学会用肢体动作表现渔舟唱晚的场景。
1.2.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1.2.4 培养幼儿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兴趣,传承民族文化。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音乐素材:《渔舟唱晚》音频文件2.2 活动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2.3 道具:小船、渔网、渔竿等2.4 教学工具:钢琴、音响设备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3.1.1 教师播放《渔舟唱晚》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3.1.2 教师简要介绍《渔舟唱晚》的背景及音乐特点。
3.2 基本部分:3.2.1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词,教唱《渔舟唱晚》。
3.2.2 教师指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渔舟唱晚的场景,如划船、捕鱼等。
3.2.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舞表演,感受音乐的节奏。
3.3 拓展部分:3.3.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传统音乐,让幼儿互相交流。
3.3.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创作,如改编《渔舟唱晚》歌词或创作新的旋律。
3.4 总结部分:3.4.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总结渔舟唱晚的音乐特点。
3.4.2 教师强调集体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家人分享本次活动。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庭作业:4.1.1 家长协助幼儿学会《渔舟唱晚》歌曲,并在家庭中进行表演。
4.1.2 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传统音乐元素,与幼儿一起探讨。
4.2 课后活动:4.2.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渔舟唱晚主题的绘画活动,表现心中的美好场景。
4.2.2 教师邀请家长参与亲子音乐会,共同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幼儿的音乐素养、团队合作等方面。
5.2 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幼儿对传统音乐的兴趣、表达能力等方面。
5.3 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9eaa3c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7.png)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渔舟唱晚”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理解其意境和寓意。
(2)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3)通过分析古诗,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教学内容:(1)古诗《渔舟唱晚》的原文及译文。
(2)古诗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3)古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古诗《渔舟唱晚》的内容、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2)难点: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古诗《渔舟唱晚》的原文、译文、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2)引导法: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5. 教学步骤:(1)导入:简要介绍古诗《渔舟唱晚》的作者王之涣及其创作背景。
(2)朗读:让学生朗读古诗,感受其韵律美。
(3)讲解:讲解古诗的原文、译文,解析其意境和寓意。
(4)分析: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5)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6)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二、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是否能熟练掌握《渔舟唱晚》的内容、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2)学生是否能理解并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是否有提高。
2. 教学改进:(1)在讲解古诗时,是否能够更生动、形象地表达其意境和寓意。
(2)在分析古诗时,是否能够更深入、透彻地阐述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学生反馈:(1)学生对《渔舟唱晚》的学习效果是否满意。
(2)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如何。
(3)学生对课后作业的难度和量是否合适。
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渔舟唱晚》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理解其意境和寓意。
(2)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渔舟唱晚大班艺术教案
![渔舟唱晚大班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a717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c.png)
渔舟唱晚大班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渔舟唱晚》这首中国传统曲目,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其音乐审美水平。
3.通过学习该曲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演奏技巧。
二、教学重点1.学习《渔舟唱晚》这首中国传统曲目的曲调、节奏和演奏技巧。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曲目简介《渔舟唱晚》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首著名曲目,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而闻名。
该曲描绘了渔民在晚上返回渔舟时的欢乐情景,歌颂了勤劳勇敢的渔民精神和美好的家园。
2. 曲目分析《渔舟唱晚》以D大调为基调,旋律简单而明快,节奏稳定而富有变化。
该曲的演奏难度较低,适合大班学生学习。
3. 学习步骤(1)引入曲目:教师通过一段渔船归航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对渔舟的兴趣,引入《渔舟唱晚》这首曲目。
(2)听音乐:教师播放《渔舟唱晚》的音乐录音,让学生感受曲目的旋律和节奏。
(3)听歌词:教师逐句播放歌词,并解释其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曲目的内容。
(4)唱歌练习:让学生跟着音乐录音一起唱歌,注意发音和节奏的准确性。
(5)乐器演奏:教师示范以及指导学生使用简单乐器演奏曲目的伴奏部分,如铃鼓、木鱼等。
(6)分组合奏: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奏不同的乐器,共同完成《渔舟唱晚》的合奏。
(7)合奏练习: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合奏,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8)整体合奏:各小组进行整合,共同完成《渔舟唱晚》的合奏演奏。
4. 拓展练习(1)曲目改编:鼓励学生尝试对《渔舟唱晚》进行改编,增加个人创意和特色。
(2)曲目研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渔舟唱晚》的历史和背景。
(3)演唱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渔舟唱晚》的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竞争意识。
四、教学评估1. 学生表现评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唱歌和演奏表现,以及对歌词和曲目的理解程度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公开课教案渔舟唱晚
![公开课教案渔舟唱晚](https://img.taocdn.com/s3/m/4d556f4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1.png)
公开课教案《渔舟唱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的音乐特点及艺术魅力。
2.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欣赏方法。
3. 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渔舟唱晚》是一首改编自古曲《夕阳箫鼓》的古筝独奏曲,由著名古筝演奏家魏子太小传入。
2. 作品结构:乐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夕阳西下”、“渔夫归家”和“晚霞余晖”。
3. 音乐特点:乐曲运用了大量的滑音、颤音等技巧,表现出渔舟在晚风中摇曳、渔夫捕鱼的情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渔舟唱晚》的音乐特点及艺术魅力,掌握基本的音乐欣赏方法。
2. 教学难点:对乐曲中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渔舟唱晚》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2. 讲解:分析乐曲的背景、结构和音乐特点,讲解乐曲中的滑音、颤音等技巧。
3. 欣赏:让学生完整欣赏乐曲,引导他们关注乐曲中的细节,如节奏、音色等。
4. 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尝试运用所学技巧演奏简单曲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渔舟唱晚》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2. 学生对乐曲中所学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讨论和实践过程中的表现。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乐曲背景、结构和音乐特点。
2. 示范法:教师演奏乐曲,展示技巧。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4.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运用所学技巧演奏简单曲目。
七、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乐曲结构、音乐特点等图文并茂的资料。
2. 古筝乐器: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乐曲和录音。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渔舟唱晚》片段,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美感。
2. 讲解:分析乐曲的背景、结构和音乐特点,讲解滑音、颤音等技巧。
3. 示范:教师演奏乐曲,展示技巧。
4. 欣赏:让学生完整欣赏乐曲,引导他们关注乐曲中的细节。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通用8篇)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38917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9.png)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通用8篇)《渔舟唱晚》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渔舟唱晚》教学设计(通用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意境,深化学生对民族乐器丰富表现力的了解,激发喜爱民乐的情感。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教学准备:古筝、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师生问好。
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民族乐器—埙,这节课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古筝,首先请同学听一下那首乐曲是用古筝演奏出来的。
【教学意图:初步了解古筝音色,充分想象】2、认识古筝: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架古筝。
(教室里摆放一架古筝),同学们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你们想认识它吗?那么,一起来研究一下吧,从古筝的结构、音色及演奏方式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小组内交流,然后把交流的结果告诉老师。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
【教学意图:通过了解古筝的音色,结构及演奏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师: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
被誉为“东方钢琴”,是民乐之首,以优美典雅为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古筝音色清越、高洁、典雅、委婉动听、色彩华丽、富有神韵。
轻拂宛如行云流水,重扫势若山崩涛啸。
是一种具有独特神韵的独奏乐器,所响之处,烦念尽抛,宁静与松弛由心而生,令人心旷神怡……现在多数演奏的琴为21弦,它的音域更宽广,表现力更强。
三、揭示课题1、揭示课题《渔舟唱晚》介绍题目来源、作者。
师:《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也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腾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中。
渔舟唱晚-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渔舟唱晚-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d21c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f.png)
渔舟唱晚-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节拍、音高、节奏、音乐基本元素。
2.,展现吟唱技巧,表达强
烈的情感。
3.。
二、教学内容
1.。
2.。
3.、感受音乐、创造音乐和表现舞美结合。
三、教学过程
1.
教师引出本节课主题——渔舟唱晚,并介绍一下民间歌曲文化背景。
师生共同翻阅图片展示了烟波浩渺、渔夫出海以及星空中月亮的美丽画面。
2.
1.《渔舟唱晚》。
教师可提前准备好课件,辅助展示歌曲的基本乐理知识。
让
学生听歌时,倾听整首歌的乐曲结构和主旋律。
2.。
3.,让学生学会基本鼓掌节奏。
3.、创造音乐和表现舞美结合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来描述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进行吟唱练习。
带首歌的老师也可为学生演绎一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
3.,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用舞蹈与表演来呈现音乐。
四、教学总结
本节课以民间歌曲《渔舟唱晚》为主题,通过学生感性的体验,辅以一点音乐理论知识和简单技巧的教学方式,在学生身心和感性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获取了很强的体验式知识,培养了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文化艺术的认知和兴趣,是一节非常有意义的音乐课。
《渔舟唱晚》大班教案
![《渔舟唱晚》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ac6bb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8.png)
《渔舟唱晚》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感受古琴音乐的美妙,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变化。
2.学习古琴曲《渔舟唱晚》的基本旋律,培养音乐素养。
3.通过欣赏和演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渔舟唱晚》的基本旋律。
2.学会古琴的基本演奏技巧。
三、教学准备1.古琴曲《渔舟唱晚》音频资料。
2.古琴演奏视频资料。
3.古琴基础知识PPT。
4.古琴乐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欣赏《渔舟唱晚》音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2.初步感受: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旋律变化,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3.欣赏古琴演奏视频,了解古琴的演奏技巧和特点。
4.学习古琴基础知识,包括古琴的起源、发展、琴弦的命名等。
5.学习《渔舟唱晚》的基本旋律,引导学生跟唱,培养音乐素养。
6.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段旋律进行演奏,加强合作意识。
8.拓展:介绍其他古琴名曲,激发学生对古琴音乐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学习、演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古琴音乐,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演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挖掘古琴音乐的魅力,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
六、作业布置1.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内容,让家人了解古琴音乐。
2.观看其他古琴演奏视频,加深对古琴音乐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古琴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3.学生对《渔舟唱晚》旋律的掌握程度。
《渔舟唱晚》大班教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琴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同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补充:1.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旋律变化,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公开课教案渔舟唱晚
![公开课教案渔舟唱晚](https://img.taocdn.com/s3/m/ac6548b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5.png)
公开课教案《渔舟唱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古琴音乐的魅力,体会《渔舟唱晚》的优美意境。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对《渔舟唱晚》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古琴简介:《渔舟唱晚》的背景及作者简介。
2. 《渔舟唱晚》曲谱解析:旋律、节奏、意境等方面。
3. 欣赏《渔舟唱晚》演奏视频:分析演奏家的演奏技巧和表达方式。
4. 实践活动:学唱《渔舟唱晚》古琴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渔舟唱晚》的背景、曲谱分析和演奏技巧。
2. 难点:理解古琴音乐的意境,学会欣赏和分析古琴演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琴简介、曲谱解析和演奏技巧。
2. 示范法:播放《渔舟唱晚》演奏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古琴音乐的魅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学唱《渔舟唱晚》,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古琴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渔舟唱晚》的背景、曲谱分析和演奏技巧。
3. 欣赏:播放《渔舟唱晚》演奏视频,让学生感受古琴音乐的意境。
4. 学唱:引导学生跟随演奏视频学唱《渔舟唱晚》。
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古琴音乐,推荐学生听其他古琴名曲。
2. 练习演唱《渔舟唱晚》,提高歌唱技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古琴音乐资料:包括古琴曲谱、演奏视频等。
2.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古琴音乐和《渔舟唱晚》的背景,讲解曲谱分析和演奏技巧。
2. 第二课时:欣赏《渔舟唱晚》演奏视频,引导学生学唱古琴曲。
3. 课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生动地展示了古琴音乐和《渔舟唱晚》的魅力。
《渔舟唱晚》教案范文(精选6篇)
![《渔舟唱晚》教案范文(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ffb5d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5.png)
《渔舟唱晚》教案范文(精选6篇)《渔舟唱晚》范文篇1一、教学内容:欣赏《渔舟唱晚》二、教学目标: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
五、教学过程:聆听《渔舟唱晚》: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小结: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流行于当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因此人们称它为古筝,筝的形状狭长而扁平,琴体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条弦,均按五声音阶排列。
筝的传统奏法是用右手弹奏琴弦,掌握音高和节奏,左手则在音柱左侧用按、滑、揉、吟等手法来调节弦音变化,美化音色,装饰旋律,双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韵味浓郁的音乐来。
表演《晚风》:1、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
《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
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
2、写在歌谱左上角的是拍号,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4、3/4、4/4。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81a917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4.png)
渔舟唱晚的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了解《渔舟唱晚》的背景知识,理解古诗词的意境。
学会正确朗读和背诵《渔舟唱晚》。
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1.2 教学内容分析《渔舟唱晚》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平。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来感受诗词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艺术风格。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方式营造氛围。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渔舟唱晚》与其他作品的异同。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通过展示《渔舟唱晚》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
播放《渔舟唱晚》的音乐版本,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音乐性。
2.2 背景介绍讲解《渔舟唱晚》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平。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的生活背景对其创作的影响。
2.3 朗读和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渔舟唱晚》,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组织学生进行背诵练习,加深对诗词的记忆和理解。
2.4 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看法。
三、教学评价3.1 评价方法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问答、讨论和背诵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2 评价内容学生对《渔舟唱晚》的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能力。
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反思4.1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分析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程度。
4.2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寻找更多的教学资源,如相关音乐、视频等,以丰富教学手段。
五、教学延伸5.1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以培养其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举办诗词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5.2 学习资源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诗词作品,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诗词网站、论坛等,进行进一步学习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舟唱晚》教案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我国民族乐器——古筝,唢呐、笛子的音色和表现力2、体会乐曲表达的情绪、意境和风格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3、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体验我国不同地域音乐情绪风格特点《渔舟唱晚》教案一、激趣引入,认真聆听。
* 播放音乐:《牧童短笛》(边听边把小星星剪纸发给听得认真的孩子,同时用眼神给以鼓励。
)* 师:同学们好,看到同学们很认真地聆听音乐!老师很高兴,听出刚才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生:……*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会听音乐的孩子,认真聆听的孩子老师奖励了一颗小五星,有吗?(学生高举)高高扬一扬,你们真棒!二、初赏全曲,整体把握。
师:可能同学们都看到了,黑板上有三幅画。
老师这里准备了一首乐曲,请同学们认真聆听,仔细思考,想想,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意境和哪一幅画最贴近?播放音乐师:好,请同学们把你手中的小五星贴在你认为比较合适的画下面,并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师:请选择第一副画的同学起立,能告诉我为什么选择第一副画吗?(走到一位同学面前)…….和他相同想法的同学请坐下,你说说你的想法(走到另一位同学面前)……..生:…..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你们都是善于思考的孩子。
相同的音乐用不同的心境去聆听,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老师很欣赏你们独立的见解。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首乐曲的曲名?(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的吗?你真能干)师点题:非常著名的一首民族乐曲《渔舟唱晚》(板书)非常诗情画意的一个名字。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话想告诉老师吗?生:…..师激情引导:鱼舟唱晚是一幅画,一首诗,渔舟、夕阳、歌唱,多美!师:有没有同学听出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生:……师:刚才这个同学说得很好,《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筝独奏曲。
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有人曾说,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人,没有不知道《渔舟唱晚》的。
乐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
三、线条勾勒,分层理解师:乐曲的题目是音乐的灵魂。
当我们知道了这段音乐的题目后,再来欣赏这首乐曲,又会有怎样不同的感受呢?请同学们再次聆听。
(播放CAI)师:音乐结束了,相信同学们的头脑中又有了一幅新的画面,能告诉大家吗?生:…..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边说师边画。
第一部分(兰色平稳的波浪)第二部分(红色越来越密的锯齿状线条)师:从同学们的描述中我听出来了,不同的音乐之所以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不同的画面,那是因为音乐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带给我们的震撼。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乐曲一开始用了缓慢的速度,表现出夕阳西照下宁静的湖面和点点白帆。
接着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让我们似乎看见翩翩白帆归来,渔歌竞争的热闹场面。
如果以音乐的速度来为本首乐曲分段的话,你们认为可以分为几段呢?(用手指点黑板,暗示两段)生:师画AB四、分段赏析,深入理解。
a.唱、听第一部分主旋律师:要真正听懂一首乐曲,一定要了解它的主题旋律。
同学们看,这是第一部分的主题旋律,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师钢琴弹奏,学生视唱)师:好,让们来听听(点击出第一部分选律片断)B.唱、听第二部分主旋律师:这是第二部分的主题旋律,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师钢琴弹奏,学生视唱)。
师:好,让我们来听听(点击出第二部分选律片断)C、分段再次赏析师:第一部分,作者用了优美的旋律、稍慢的速度,仿佛让我们置身于夕阳余辉尽染、碧波涟漪的湖面,沉浸在微风轻拂,渔舟缓缓而行的诗情画意之中。
让我们再次走进音乐,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吧。
(走近古筝)这就是我国的民族弹拨乐器古筝,它由21跟琴弦组成,(师弹一次),属五声调式,(弹1、2、3、5、6、)音色婉转,柔美。
师:刚才老师演奏时,看见有的同学情不自禁的随着音乐动起来,是的,只有真正听懂音乐的人才会随音乐舞之蹈之,这个同学挺有创意(走到一个同学面前),他用上了自己的舌头来为我伴奏,来,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学生做弹舌方法),这个同学也挺有意思,他用上了自己灵巧得指头,能把刚才的动作示范一下吗?(学生做),不错,这样吧,老师给一个节奏,你们来为我伴奏怎样?板书 0 ×× |舌× 0 |指师:1.2组用舌,三四组用指头,我们先来试一试(师唱,学生做)师再次弹奏第一部分一小段,学生配合。
师总结:同学们很有创意,真能干!参与的方式很多,课后同学们可多试试。
师:第二部分音乐最具感染力,似乎让我们看见水天一色,通红光艳,万顷碧波的湖面上,出航的渔民驾着满载的渔船返航的热闹场面!你们听!(师弹B段速度变化的地方)师:从同学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你们对这首乐曲的喜爱。
谁能说说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段,为什么?生:我喜欢第一段,师:为什么?生:…….师:喜欢第一段的同学举手,好,老师送给你们(播放第一段音乐)师:你为什么没举手?生:因为我喜欢第二段师:为什么?师:喜欢第二段的同学举手,好,老师送给你们(播放第二段音乐)师:老师和你们的感受一样,不过,音乐最后的尾声也很有韵味,你们听(师弹奏)能告诉我这段尾声所表达的意境吗?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乐曲在高潮处突然切住,随后尾声缓缓流出,使人感觉宛如一片渔船使过留下片片余波,此时的江面夜色笼罩,一片宁静,耐人寻味。
(再次演奏)五:拓展延伸,扩展视野1、听唱变奏曲师:同学们知道吗?1984年,上海一位颇有名气的电子琴演奏家,把民族乐曲《渔舟唱晚》改编为电子合成版,很受人们喜爱。
让我们来听一听师:熟悉吗?在什么地方听到过?师:是的,这段由《渔舟唱晚》改编的旋律就成了陪伴大家20年的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背景音乐。
(CAI出示旋律)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生:……师:好美的旋律,好美的意境(出示歌词,师朗诵)斜阳夕照晴山青水色明清风拂碧波浪催千帆行鱼虾满载归钦乃动真情渔舟唱晚歌响穷彭蠡滨(CAI播放歌唱版)师:让我们一起随音乐唱一唱吧。
(CAI伴奏,老师划拍带着学生演唱)2、聆听不同音色的同一乐曲师:同样的音乐用不同的乐器来演奏,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渔舟唱晚》不仅为古筝的代表曲目之一,亦被移植为多种乐器的独奏。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聆听一组由不同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片段。
师点:长笛:西洋乐器,它的声音给人一种甜美、幽雅、华丽之感琵琶:东方文化中源远流长的乐器,因为清亮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被称为“金石之声“小提琴:小提琴的音色近似人声,适于表现温柔、热烈、辉煌以及最富有戏剧性的强烈感情。
(师朗诵古诗,最后学生一起随音乐唱起歌词)3.情景中结课:音乐是美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聆听,去感受,你会发现它无穷的魅力!第2课时《渔舟唱晚》教案教学内容1、欣赏筝独奏《渔舟唱晚》2、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根据《渔舟唱晚》主题填词的歌曲。
教学目标1、感受乐曲优美,欢快的情绪;2、分辨乐曲三部分的音乐结构,并能通过想象,描述各段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景;3、熟悉常用的表情术语,并能为乐曲的三部分标出正确的表情术语。
4、演唱根据乐曲的主题填词的歌曲。
教学过程1、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很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歌曲,大家还记得这首歌曲的词典是哪位诗人作品吗?他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2、复习。
很好,那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欣赏过哪些民族乐曲吗?(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请同学说说,它们各用了哪些乐器,表现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对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3、介绍民族乐器--筝古筝是一种弹拨类乐器,音色优美、旋律流畅,似天上的行云、地上的流水。
用筝弹奏的曲目很多。
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荐一首经典的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这首乐曲是古筝家娄树华先生在三十年代改编的娄树华先生根据乐曲的意境引用了唐代王勃《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佳句作为乐曲的标题。
请同学们仔细欣赏,有两个问题带给大家:1)、这首乐曲表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乐曲大体可分为几乐段?4、欣赏筝独奏《渔舟唱晚》播放乐曲《渔舟唱晚》。
同学们一边听这首乐曲一边要思考老师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
(听完乐曲)好,同学们说说这首乐曲表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好的,大家的答案非常好,我们刚才在听这首乐曲的时候能听出这首乐曲的结构吗?我们现在再来完整地欣赏一遍,听一听是由几部分构成的。
(学生欣赏,分辨乐曲的结构)这首乐曲是由三部分构成的,表现了不同的情境,每部分的情绪也是不一样的,为了表述音乐的不同情绪,有许多表情术语。
现在,请大家根据你对感受,选择合适的表情术语表示每部分音乐的情绪。
5、演唱根据乐曲填词的歌曲好,根据我们刚才的欣赏,我们了解到《渔舟唱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古曲,一直流传到今。
《渔舟唱晚》的主题非常优美流畅,现在我们试着唱一唱根据这个主题走遍的歌曲,为这段优美的旋律增添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使这段优美的旋律焕发出新的生机。
6、小结:《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认识古筝:师:播放音乐《沧海一声笑》请学生指出由什么乐器演奏。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
生:古筝师:中国民族乐器四大类;1. 吹奏:笛子,箫,唢呐2. 拉弦:二胡,中胡,伴胡3. 弹拨:杨琴,古筝,中阮4. 打击:鼓,碰铃,铃鼓师:古筝是我国古老的乐器,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发明了它,后来流行于秦国,有16弦琴和21弦琴两种。
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古筝曲。
三、初听音乐师:请同学们欣赏两副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举手示意。
2、板书课题,介绍题目来源、作者。
师:《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也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腾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