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
新高考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及应用(分层训练)(解析版)
![新高考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及应用(分层训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9ec81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1.png)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及应用A组考点专练考向一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1.(2020·新疆乌鲁木齐市第70中高三月考)某研究小组进行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CO2浓度1大于CO2浓度2,若将CO2浓度改为温度,则此关系也成立B.若e点为正常植物的光饱和点,则缺镁植物的e点会右移C.图中c、d两点相比,d点植物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要高一些D.a点植物叶肉细胞中参与C3还原的NADPH和ATP比c点要多【答案】C【分析】a、b、c三点的CO2浓度相同,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
c、d两点的光照强度相同,CO2浓度不相同。
【详解】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有最适温度,超过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光合速率下降。
因此,将CO2浓度改为温度,此关系不一定成立,A错误;植物缺镁时,叶绿素合成受阻,对光能的利用率下降,因此,e点会左移,B错误;c、d两点的光照强度相同,但d点的二氧化碳浓度比c点低,植物叶肉细胞中参与固定二氧化碳的C5降低,因而C5的含量较高,C正确;两点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同,a点比c点的光照强度降低,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比c点少,因此参与C3还原的NADPH和A TP比c点少,D错误。
故选C。
2.(2020·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三月考)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C.当植物缺镁时,叶绿素减少,b点将向左移D.将温度提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右移,d点上移【答案】C【分析】结合题意分析图解:图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表示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c点表示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饱和点。
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内因主要是有关酶的数量和色素的含量。
高三一轮复习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PPT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22db3603d8ce2f006623da.png)
细胞呼吸速
细胞弱呼光 吸速率率(速大大总率 于)于实光光际合 合作用速率
呼吸消耗的O2量= 光合作用产生的+
外从界吸外收界的;吸收 O 呼光吸合产作生用利CO用2量的=C+ O
释放到外界的
植物与外界不进
进行光合作光用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从外界吸
关键一:如何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二)以气体变化探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关键一:如何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二)以气体变化探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Ⅰ—不同状态下植物的代谢特点及相对强度的关系
情况光照情况代谢特代点谢特点
图图示示
气体交气换体特交征换特
只进行细胞
暗
黑只暗进行细胞呼吸呼,吸不,进不 进行光行合光作合用作用
呼吸所需O2 全部从外界
从吸外收,界产吸生收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关键一:如何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二)以气体变化探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Ⅲ----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测定实验探究
1、净光合速率的测定(如图) ①NaHCO3溶液的作用: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 恒定,满足了光合作用的需求。 ②植物光合速率指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 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单位时间内液滴右移的体积 即是净光合速率。 ③条件: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
呼吸Ⅰ—速不率同状大态于下植光物的代谢特点及相对强度的关系 从外界吸 合作用速率
光照情况 代谢特点
图示
气体交换特征
细胞呼吸速
呼吸弱速光率等率(于等总光 于)实光际合 合作用速率速率
植行物气植与体外交物界换不,与进即 外
换,即没 没有从外界吸收
O2,也不释放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11讲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讲义含解析必修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11讲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讲义含解析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4dc3cd3c168884868662d625.png)
第11讲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考纲明细] 1.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2.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应用知识自主梳理一、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光(1)光照时间:光照时间延长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方法主要是轮作(一年两茬或三茬)。
(2)光质 ①原理a .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b .叶绿素对□01红光和□02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03蓝紫光的吸收量大。
c .单色光中,□04蓝紫光下光合速率最快,红光次之,绿光最差。
②应用a .大棚薄膜的选择:□05无色透明大棚能透过日光中各色光,有色大棚主要透过同色光,其他光被其吸收,所以□06无色透明的大棚中植物的光合效率最高。
b .补充单色光的选择:□07蓝紫光。
(3)光照强度 ①原理光照强度通过影响植物的□08光反应进而影响光合速率。
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速率□09加快,产生的[H]和ATP 增多,使暗反应中还原过程加快,从而使光合作用产物增加。
②植物三率间关系a .呼吸速率:植物非绿色组织(如苹果果肉细胞)或绿色组织在□10黑暗条件下测得的值——单位时间内一定量组织的CO 2释放量或O 2吸收量。
b .净光合速率:植物绿色组织在□11有光条件下测得的值——单位时间内一定量叶面积所吸收的CO 2量或释放的O 2量。
c .真正光合速率=□12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③曲线模型及分析a .描述:在一定范围内随□13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加快,光照强度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速率就不再增加(限制因素:酶、光合色素和CO 2浓度等)。
O 点:只进行□14呼吸作用,不进行□15光合作用。
OA 段:光合作用速率□16小于呼吸作用速率。
A 点:光合作用速率□17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AC 段:光合作用速率□18大于呼吸作用速率且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
C 点:光合作用速率达到□19最大。
b .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固定的CO 2量□20等于呼吸作用放出的CO 2量时的□21光照强度。
第10讲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2023大一轮】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课件
![第10讲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2023大一轮】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4c50c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c.png)
耗”的 CO2 的量
(容器)中减少”的 CO2 的量
CO2 的量
“产生”或“制造”的 O2 “释放至容器(环境)中”或“容器 黑暗中吸收的 O2
的量
(环境)中增加”的 O2 的量
的量
“产生”“合成”或“制 “积累”“增加”或“净产生” 黑暗中消耗的有
造”的有机物的量
的有机物的量
注 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图解联系
能量联系
物质联系
暗反应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素: CO2 <m>
CH2O
丙酮酸
CO2 </m>
光反应 暗反应
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
H元素: H2 <m> O
[H]
CH2O
[H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
H2 O</m>
光反应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O元素: H2 <m> O
O2
H2O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暗反应
4 </m>
2
<m>
3 </m>
<m>
4 </m>
[解析] 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绿藻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A正 确; T3 <m> </m> 条件下绿藻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因此绿藻细胞产生的氧气扩散到细胞外和 线粒体中,B正确; T4 <m> </m> 条件下绿藻的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而净光合速率= 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其总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两倍,C错误; T4 <m> </m> 时培养 瓶光下O2增加值降低,原因是光合速率增加幅度小于呼吸速率增加幅度,导致净 光合速率下降,D正确。
高中生物必修一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一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3c3a094d0d233d4b14e6976.png)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物质和能量转化
[化解难点]
1.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物质与能量的转化关系
(1)元素方面: 从反应式上追踪元素的来龙去脉:
元素 C O
流动过程
暗反应 有氧 有氧 CO2 ――→ (CH2O) ――→ 丙酮酸 ――→ CO2 呼吸Ⅰ 呼吸Ⅱ
光反应 有氧呼吸Ⅲ H2O ――→ O2 ――→ H2O
测定的密闭玻璃温室内一昼夜 CO2 浓度的变化情况,则下 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曲线表示植物积累有机物的区段是 bf B.g 点与 a 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升高 C. de 段 CO2 浓度下降趋于平缓的原因主要是叶肉细胞部 分气孔关闭 解析 D.玻璃温室内 O2 的含量在 bg 段一直上升
A.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③和④ B.①②⑤过程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a 和 b 分别表示丙酮酸和[H] D.有氧呼吸包括图中的①②③过程 解析:由图可知,①②③依次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 ④为光反应,⑤为暗反应。a 为丙酮酸,b 为[H],c 为 ADP 和 Pi,d 为 ATP 和[H];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有氧呼吸的 第三阶段③和光反应④;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①在细胞质基质 中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②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暗反应 阶段⑤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 答案:B
解析
[探规寻律]
密闭玻璃罩内 CO2 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分析
图中各点含义及形成原因: AB 段:无光照,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C 段: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 CD 段:4 时后,微弱光照,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但光合作 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呼吸速率
2.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
高考生物专题2-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综合题的解题方法
![高考生物专题2-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综合题的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31bb84b9d528ea81c7797f.png)
(2)无氧呼吸过程
2.解题方法 2.解题方法 (1)酵母菌(或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细胞呼吸类型的 酵母菌(或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 判断 。(如图 ①若只产生C02,不消耗O2,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如图A 若只产生C0 不消耗O 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如图A 点)
②若产生CO2的摩尔数比吸收02的摩尔数多,即 若产生CO 的摩尔数比吸收0 的摩尔数多, >1:1,则两种呼吸并存。(如图AC 。(如图AC段 C02:O2>1:1,则两种呼吸并存。(如图AC段) ③若产生CO2的摩尔数与吸收02的摩尔数相等,即 若产生CO 的摩尔数与吸收0 的摩尔数相等, 1:1,则只进行有氧呼吸。(如图C点以后) 。(如图 C02:02=1:1,则只进行有氧呼吸。(如图C点以后) ④B点表示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速率相等,此时CO2 点表示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速率相等,此时CO 的总释放量最低, 点表示氧浓度超过10% 的总释放量最低,D点表示氧浓度超过10%以上时无氧呼 10 吸消失。说明有氧存在时,无氧呼吸受到抑制。 吸消失。说明有氧存在时,无氧呼吸受到抑制。
过程需要光反应阶段的产物, 【解析】选B。C3→C5过程需要光反应阶段的产物,故没 解析】 光时C 含量将增加,有光时C 的含量将下降; 光时C3含量将增加,有光时C3的含量将下降;C5→C3则不 需要光反应阶段的产物,故没光时C 含量将下降, 需要光反应阶段的产物,故没光时C5含量将下降,有光时 C5的含量将增加。 的含量将增加。 从图中ab段 光照逐渐增强, 含量下降, 含量上升; 从图中ab段:光照逐渐增强,X含量下降,Y含量上升; ab de段:光照逐渐减弱,X含量上升,Y含量下降,可判断 de段 光照逐渐减弱, 含量上升, 含量下降, 出X曲线表示的是C3一天中的含量变化,Y曲线表示的是C5 曲线表示的是C 一天中的含量变化, 曲线表示的是C 含量变化。 含量变化。 阴天与晴天相比光照减弱,所以C 含量的变化如X 阴天与晴天相比光照减弱,所以C3含量的变化如X曲 线的d→e段 含量的变化如Y曲线的d→e d→e段 线的d→e段,C5含量的变化如Y曲线的d→e段。 d→e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二细胞代谢第4讲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考点一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二细胞代谢第4讲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考点一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https://img.taocdn.com/s3/m/cee367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8.png)
第4讲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答案:CO 2+H 2O ――→光能叶绿体(CH 2O)+O 2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H 2O ――→光H ++O 2ADP +Pi ――→能量、酶ATP光能转变为ATP 和NAPH 中活跃的化学能 CO 2+C 5――→酶2C 3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光、CO 2、温度等 C 6H 12O 6+6H 2O +6O 2――→酶12H 2O +6CO 2+能量 □102C 3H 4O 3+6H 2O ――→酶6CO 2+20[H]+能量(少) □1124[H]+6O 2――→酶12H 2O +能量(多) □12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能量(少) □13温度、O 2、H 2O 等1.(教材必修1 P95“思考·讨论”)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创可贴”等敷料的道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创造疏松通气环境,避免厌氧菌繁殖。
2.(教材必修1 P99“旁栏思考”)植物工厂里为什么不用发绿光的光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绿色光源发出绿色的光,这种波长的光线不能被光合色素吸收,因此无法用于光合作用中制造有机物。
3.(教材必修1 P103“相关信息”改编)光合作用过程中NADPH是怎样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水分解为氧和H+的同时,被叶绿体夺去两个电子。
(新高考)2022届高考生物 小题必练6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新高考)2022届高考生物 小题必练6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8d7740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b.png)
本专题是根据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情况,去组织和命制题目。
专题中有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根据真题加以模仿的题和百强名校对应考点的题。
该专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原理、应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等。
通常以坐标曲线考查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之间关系,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物质和能量上的联系,分析改变某个因素对光合作用或有氧呼吸的影响。
1.(全国卷I·30节选)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
回答下列问题:(1)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的方法提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
现有4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见下表。
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考虑,最适合进行间作的两种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这两种作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作物 A B C D株高/cm 170 65 59 165光饱和点/μmol·m−2·s−11200 1180 560 623【答案】(1)A和C 作物A光饱和点高且长得高,可以利用上层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作物C光饱和点低且长得矮,与作物A间作后,能利用下层的弱光进行光合作用【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作物A、D的株高较高,B、C的株高较低,作物A、B的光饱和点较高,适宜在较强光照下生长,C、D的光饱和点较低,适宜在弱光下生长,综合上述特点,应选取作物A和C进行间作,作物A可利用上层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作物C能利用下层的弱光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点睛】本题结合具体实例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掌握光合作用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25)将某植物叶片分离得到的叶绿体,分别置于含不同蔗糖浓度的反应介质溶液中,测量其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aa240a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b.png)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学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两个极为重要且紧密相关的概念。
本文将就这两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关系。
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光合产物和氧气的生物化学反应。
主要发生在光合细胞器——叶绿体中的叶绿体基质和补体中的相关蛋白质上。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合产生与光合消耗两个过程。
1. 光合产生:光合产生指的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和养分。
在光合细胞器中,光能被叶绿素吸收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而合成光合产物葡萄糖和氧气。
葡萄糖作为植物的营养物质,经过转化和运输,可以被植物其他部位使用。
2. 光合消耗:光合消耗指的是光合作用过程中消耗的物质和能量。
光合消耗主要包括水的分解、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能量的耗散。
光合作用将水分解成氢离子和氧气,同时将二氧化碳还原为葡萄糖。
在这一过程中,能量被消耗,化学反应负责消耗这些物质和能量。
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将有机物(如葡萄糖)与氧气反应,释放出能量,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的生物化学过程。
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和线粒体中。
呼吸作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糖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1. 糖解:糖解是指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较小的分子,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糖解分为两种方式:无氧糖解和有氧糖解。
在无氧糖解中,葡萄糖在缺氧的条件下,分解成乳酸或酒精,并释放能量。
而有氧糖解则是在充氧条件下,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2. Krebs循环:Krebs循环是指糖解产物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中。
3. 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呼吸作用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在此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将之前产生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并以三磷酸腺苷(ATP)的形式储存起来。
氧化磷酸化发生在线粒体内的内膜上,主要靠细胞色素等蛋白质的参与完成。
高考专题复习:第10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分析(必修1 分子与细胞)(共64张PPT)
![高考专题复习:第10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分析(必修1 分子与细胞)(共6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96a74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0.png)
草莓是人们非常喜爱的水果之一,被誉为“水果皇后”,栽
种广泛。某科研小组以大棚种植的草莓为实验材料,在保证
生长所需水肥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探究不同空气质量状
况对草莓光合速率的影响。如图表示草莓叶肉细胞中光合作
用和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其实验过程中测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空气质量状况 二级良
三级轻度污染 四级中度污染 五级重度污染
4.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综合计算关系
关系: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解读:也可写成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真正光合 速率即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量,仅与光合作用有关;呼吸 速率即通过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 不能全部保留,其中一部分会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剩下的才是积累 的有机物,即净光合速率,它既与光合作用有关,也与细胞呼吸有 关,等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差值。
D.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解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可发生CO2→C3→C6H12O6的变化,线粒 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分解的底物是丙酮酸,不是葡萄糖,A错误;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如叶绿体增加膜面积的方式 是类囊体堆叠成基粒,线粒体增加膜面积的方式是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有利 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B正确;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有 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发生在线粒体中,C错误;[H]在叶绿 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消耗,而ATP在叶绿体中随光 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产生,在线粒体中随着有机物的分解以及水的生成而产生, D错误。
[解题思维建模] [典例] (2017·全国卷Ⅱ)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 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原创)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c3bc5bd084254b35eefd34b6.png)
呼吸作用强度的测定: 2、呼吸作用强度的测定:
例3、下图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 下图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 锥形瓶中放的活种子事先用清水浸泡, 锥形瓶中放的活种子事先用清水浸泡,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 不影响种子生命力) 实验开始时, 洗(不影响种子生命力)。实验开始时,U形管左侧与右侧液面 相平,然后每隔半小时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 相平,然后每隔半小时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 实验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标尺读数单位为cm) 实验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标尺读数单位为cm)
例2、为了研究怎样更好地保存种子,有人做了如下系列实验 、为了研究怎样更好地保存种子,
实验 实验 一 实验 二 实验 三 实验操作方法 1000g水稻干种子充氮气密封贮藏 水稻干种子充氮气密封贮藏 1000g水稻干种子普通保存 水稻干种子普通保存 1000g含水 的大豆种子于 ℃环境保存 含水9%的大豆种子于 含水 的大豆种子于20℃ 1000g含水 的大豆种子于 ℃环境保存 含水9%的大豆种子于 含水 的大豆种子于30℃ 1000g小麦湿种子用 小麦湿种子用CaCl2吸湿干燥、密 吸湿干燥、 小麦湿种子用 封无光保存 1000g小麦湿种子普通保存 小麦湿种子普通保存 时间 5年 1年 年 5年 年 1年 年 10年 年 1年 年 种子发芽率 >95% <85% >80% <10% >80% <10%
时间 ( h ) 0 标尺读数 2.3
(cm)
0.5 3.1
1.0 3.9
1.5 4.8
2.0 5.6
2.5 6.4
3.0 7.0
3.5 7.3
4.0 7.3
(1)该实验的目的是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种子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 (2)种子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 的目的是 ;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第4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第4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https://img.taocdn.com/s3/m/477cc71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3.png)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 第4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
( × )(2)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 ) (3)无氧呼吸不需要O 2参与,最终有[H]的积累。
( × )(4)放置时间过长的牛奶发生胀袋,是乳酸菌污染导致的。
( × )(5)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分离色素的作用。
( × )(6)暗反应中14C 的转移途径是14CO 2→14C 3→14C 5→(14CH 2O)。
( × )(7)夏季晴天,植物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中CO 2浓度过低。
( × )[解析] (1)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中的能量,ATP 是直接能源物质,不是能量。
(2)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3)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H],无[H]的积累。
(4)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能产生气体,所以胀袋不是乳酸菌污染导致的。
(5)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层析液起分离色素的作用。
(6)暗反应中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
(7)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是因为夏季中午温度高,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2.细读教材,查缺补漏(1)无氧呼吸都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
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
(教材必修1 P94)(2)一般来说,线粒体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
但是,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往往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
(教材必修1 P93)(3)肌细胞内的肌质体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肌质体显然有利于对肌细胞的能量供应。
(教材必修1 P93)(4)细胞呼吸中产生的[H]是氧化型辅酶Ⅰ(NAD+)转化成的还原型辅酶Ⅰ(NADH)。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3d6249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f.png)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光合色素吸收阳光的能量,将它转化为化学能,并利用这种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葡萄糖等有机物质。
这些有机物质可以被植物和其他生物利用作为能量来源。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植物释放出氧气,为其他生物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
而在细胞呼吸中,生物体将有机物质和氧气进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这个过程中,生物体需要氧气作为氧化剂,而后者正是在光合作用中被植物释放出来的。
因此,可以说,光合作用提供了细胞呼吸所需的氧气和有机物质。
此外,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还有着紧密的物质循环关系。
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质和氧气可以被其他生物利用,而在它们进行细胞呼吸的过程中,又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这些废物又能够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行光合作用。
综上所述,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生命活动中相互依存的两个过程,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共同维持着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 1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3-2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3-2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2608da7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7c.png)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考点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1.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变化的内在联系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关系(4)能量变化3.改变条件后,C3、C5、NADPH、ATP的含量及(CH2O)合成量变化分析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突然改变后,C3、C5、NADPH、A TP、ADP、NADP+的含量及(CH2O)合成量的动态变化时,要将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结合起来分析,从具体的反应过程提炼出模型:“来路→某物质→去路”,通过分析其来路和去路的变化来确定含量变化。
下图中Ⅰ表示光反应,Ⅱ表示CO2的固定,Ⅲ表示C3的还原。
当外界条件(如光照、CO2)突然发生变化时,分析相关物质含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1.(2022·山东,16改编)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基质中的还原型辅酶脱去氢并释放电子,电子经线粒体内膜最终传递给O2,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驱动H+从线粒体基质移至内外膜间隙中,随后H+经A TP合酶返回线粒体基质并促使ATP合成,然后与接受了电子的O2结合生成水。
为研究短时低温对该阶段的影响,将长势相同的黄瓜幼苗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分组情况及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DNP可使H+进入线粒体基质时不经过ATP合酶。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4 ℃时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受阻B.与25 ℃时相比,4 ℃时有氧呼吸产热多C.与25 ℃时相比,4 ℃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多D.DNP导致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降低,生成的ATP减少2.(2021·江苏,20节选)线粒体对维持旺盛的光合作用至关重要。
下图表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虚线框内表示“草酰乙酸/苹果酸穿梭”。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叶绿体在________上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参与这一过程的两类色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复习导学案:2-2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附答案)
![高考生物复习导学案:2-2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36a92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1.png)
高考生物复习导学案第2讲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聚焦新课标:2.2.3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中,转化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2.2.4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1[纵引横连建网络]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2[边角扫描全面清]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重铬酸钾可以检测有无酒精存在,这一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检测汽车司机是否喝酒。
(P92结论、交流和应用)()2.线粒体一般均匀分布在细胞质中,但也可以定向运动到细胞代谢旺盛的部位。
(P93小字)()3.对比实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结果在事先都未知,探究某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P93对比实验)()4.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
(P94下部正文)()5.细胞呼吸中[H]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氧化型辅酶Ⅰ(NADP+)转化成还原型辅酶Ⅰ(NADPH)。
(P94上部相关信息)()6.(1)鸟类和哺乳动物需要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主要是靠细胞呼吸产生的热量来维持,一般是由ATP水解来供能的。
()(2)酵母菌细胞破碎离心后,可分离成甲、乙、丙三部分,甲只含细胞质基质,乙只含细胞器,丙全有。
加入葡萄糖溶液,在有氧条件下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只有丙。
原因是细胞质基质的无氧呼吸在有氧时难以进行,而且也不产生水;葡萄糖又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
(P96练习)()7.(1)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也能利用紫外光。
(P99学科交叉)()(2)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注意它们的吸收光谱曲线图,波峰表示吸收多)。
(P99正文)()8.光合作用中的[H]形成过程实际上是辅酶Ⅱ(NAD+)与电子和质子(H+)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H)。
(P103相关信息)()9.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能将土壤中的NH3氧化成HNO2进而将HNO2氧化成HNO3,释放出的化学能将CO2和H2O合成糖类。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 考点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讲义(通用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2 考点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讲义(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5dda5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7.png)
考点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1.影响细胞呼吸因素相关的四类曲线2.关注光合作用3类影响因素曲线中的“关键点”(1)光照强度(2)CO2浓度①图乙中A点的代谢特点为植物光合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此时的二氧化碳浓度为二氧化碳补偿点,而图甲中D点的二氧化碳浓度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最小二氧化碳浓度,从D 点才开始启动光合作用。
②B点和P点的限制因素:外因有温度和光照强度等,内因有酶的数量和活性、C5的含量、色素含量等。
(3)多因子影响上述图1、2、3中的曲线分析: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着该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
当达到Q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采取适当提高图示中的其他因子的方法。
3.聚焦自然环境及密闭容器中植物一昼夜气体变化曲线(1)自然环境中一昼夜植物光合作用变化曲线①a点:凌晨低温,细胞呼吸减弱,CO2释放量减少。
②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点:b点;结束光合作用的点:m点。
③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c、h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大的点:h点。
④de段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fh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
(2)密闭容器中一昼夜CO2和O2含量的变化曲线①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点:C、E点。
②若图1中N点低于虚线,该植物一昼夜表现为生长,其原因是N点低于M点,说明一昼夜密闭容器中CO2浓度减少,即总光合量大于总呼吸量,植物生长。
③若图2中N点低于虚线,该植物一昼夜不能生长,其原因是N点低于M点,说明一昼夜密闭容器中O2浓度减少,即总光合量小于总呼吸量,植物不能生长。
1.(2021·广东,15)与野生型拟南芥WT相比,突变体t1和t2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在叶肉细胞中的分布及位置不同(图1所示),造成叶绿体相对受光面积的不同(图2所示),进而引起光合速率差异,但叶绿素含量及其他性状基本一致。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大概念整合2专题5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教案(新教材)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大概念整合2专题5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教案(新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86b85ba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a.png)
微专题1细胞呼吸及其应用1.(2023·广东卷)在游泳过程中,参与呼吸作用并在线粒体内膜上作为反应物的是() A.还原型辅酶ⅠB.丙酮酸C.氧化型辅酶ⅠD.二氧化碳解析:A有氧呼吸第一个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此过程中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有氧呼吸第二个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该过程中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有氧呼吸第三个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该过程中[H](还原型辅酶Ⅰ)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A符合题意。
2.(2023·山东卷)水淹时,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液泡膜上的H+转运减缓,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积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也使细胞质基质pH降低。
pH降低至一定程度会引起细胞酸中毒。
细胞可通过将无氧呼吸过程中的丙酮酸产乳酸途径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延缓细胞酸中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玉米根细胞液泡内pH高于细胞质基质B.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有CO2的产生不能判断是否有酒精生成C.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释放的ATP增多以缓解能量供应不足D.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消耗的[H]增多以缓解酸中毒解析:B玉米根细胞由于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液泡膜上的H +转运减缓,引起细胞质基质内H+积累,说明细胞质基质内H+转运至液泡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液泡中H+浓度高,正常玉米根细胞液泡内pH低于细胞质基质,A错误;玉米根部短时间水淹,根部氧气含量少,部分根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有CO2的产生不能判断是否有酒精生成,B正确;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时,无ATP的产生,C错误;酸产酒精途径时消耗的[H]与丙酮酸产乳酸途径时消耗的[H]含量相同,D错误。
(1)(2022·浙江6月选考)制作酸奶过程中乳酸菌可产生大量的丙酮酸和C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反应;用于暗反应
呼吸作用
C6H12O6 →C3H4O3 → CO2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与[H]结合→H2O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产生于有氧呼吸第一二阶 段
作用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有氧呼吸各个阶段;无氧呼 吸第一阶段;用于除暗反应
的各项生命活动
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元素之间的关系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CO2和水。
联系
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物质能量的变化
CO2的变化
O2的变化
[H]的产生及 作用
ATP的产生及 作用
光合作用 CO2→C3→C6H12O6
(暗反应CO2的固定C3的还原)
H2O →O2 (光反应水的光解)
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主要是有氧呼吸)
生物 区
场所
主要是绿色植物 叶绿体
几乎所有生物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条件 别
物质变化
光、色素、酶 合成有机物
不需要光、酶 分解有机物
能量变化 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热能
[ 最新考纲]
[ 最新考纲] [ 专题二(3)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
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关系(Ⅱ) 2.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Ⅱ) 3.测定净光合作用的实验(Ⅱ)
如图是改变光照和CO2浓度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五碳化合物和三碳化 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CO2+C5→2C3→C6H12O6+C5+H20
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例2.如图表示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C、H、O三种元素的转移途径,图 中序号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C:CO2 ① C3 ② H: H2 O ⑤ [H]
⑥(C(H2COH)2O)③
丙酮酸
⑦
⑧
[H]
④
CO2 H2 O
O: H2 O
⑨
O2 ⑩
H2 O
(1)C元素转移途径中,①②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 暗反应
右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
B 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 该植物器官 B.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 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的 强度与有氧呼吸相等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⑴曲线 a表示的化合物是 C3 。在无光照时,其量迅速上升的原因是:
① C3在无光照时缺乏ATP和[H]不能被还原 ② 而CO2固定却在进行 。
⑵曲线b表示的化合物是 C5 原因是
在CO2浓度减低时,其量迅速上升的
① C5在缺乏CO2时用于固定CO2减少,② 而C3还原却在进行。 ⑶可见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变化均影响光合作用速度,但前者主要影响光 合作用的. 光反应 过程,后者主要影响 暗反应 过程。
C: CO2 ① C3 ② (CH2O) ③ 丙酮酸 ④ CO2
H: H2 O
⑤
[H] ⑥
⑦
⑧
(CH2O) [H]
H2 O
O: H2 O ⑨
O2 ⑩
H2 O
Q
能量:光能 ⑪ ATP中活跃化学能 ⑫ (CH2O)中的能量⑬ ATP其他形式的能 量
光反应:⑤ ⑨ ⑪ 暗反应:① ② ⑥ ⑫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③ ⑦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④ ⑦有氧呼吸第三阶 ⑧ ⑩
NaOH溶液
死的死同亡种的绿绿色色植植物物 NaOH溶液
①NaHCO3溶液的作用:保证了容器内CO2 浓度的恒定,满足了光合作用的需求。 ②条件: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
NaOH溶液
NaHCO3溶液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OE2
OA2
叶绿体
CBO2
线粒 体
GCO2
CO2CO2Fra bibliotekCO2CO2
CO2
CO2
H2 O CO2
CO2 H2 O
(CH2O) O2
6CO2+12H2O→C6H12O6+6O2+6H2O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的判断 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
光反应
A: B: C:
暗反应
O2 [H] CO2
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
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光反应
暗反应
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A O2
黑暗
O2
O2 B
弱光
O2 C
较强光
O2 O2 D
强光
(只进行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小于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于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
O2 释放 速率
C 0
B A
D 光照强度
NaHCO3溶液
二.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 1、呼吸速率的测定(如图)
①用NaOH溶液:以吸收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②植物呼吸作用的指标: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释放CO2,CO2被NaOH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 减小,毛细管内的水滴 左移 。单位时间内液滴
左移 的体积即是呼吸速率。 ③条件:整个装置必须 遮光 处理,否则 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
有氧呼吸第 一二三阶段
C3
还
固
原
定
光反应
ATP
图1
丙酮酸
暗反应 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
图2
有氧呼吸 第二阶段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 例1(2017年高考题)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 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O2、NADP+、ADP+Pi、C5, (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 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 C和D (填“B和C”“C和D”或“B和D”). (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的阶段;
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细胞质基质.
(2)在H元素的转移途径中,影响⑥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二氧化碳浓度、温度.
(3)在O元素的转移途径中,影响 ⑨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
(4)在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物质吸收等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
于 ③④⑦⑧⑩
(填图中序号)过程产生的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