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组播基础 华为数通HCIP

合集下载

华为数通hcie面试题-stp协议和组播

华为数通hcie面试题-stp协议和组播

华为数通hcie面试题-StP协议和组播问题1、Stp XXXX的异同和兼容性?参考思路:1、从大局讲一下三者作用和区别2、详细讲StP rstp的区别3、讲MSTP如何实现负载,及配置命令?4、讲兼容性参考答案:从总体来讲,Stp是一个破环协议,Rstp在Stp的基础上,加快了收敛速度;Mstp能够负载,解决了 Stp rstp的一个链路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再讲讲Stp和rstp的不同点:1、端口角色2、端口状态3、 Flags4、保护机制5、PA收敛6、EP端口的引入7、收到次有BPDU回复更优8、根端口快速切换机制9、TC处理机制10、 TimeRSTP有的MSTP也有,并且做了更进一步的优化;MSTP主要功能如何实现在破环的同时,实现链路负载;画图:MSTP基于域和实例的概念,每个域有内部的生成树,每个实例有自己的生成树,实例与实例之间相互隔离,独自做生成树的计算(就比如上图,VIanlo走SW1-SW2-SW3,而vlan20 走SW1-SW3-SW2这样);而满足同个域的条件有三,1、同个域名(默认为交换机的MAC)2、同个修订级别3、实例与VIan相同的映射关系三者的兼容性:向下兼容,接口为单位;MSTPSTP发BPDL-给RSTP, RSTP会把左边接口,调节成STP, RSTP发BPDlJ给MSTP, MSTP同理。

向下兼容即可。

讲完考官无打断则进行扩展扩展点:十个不同点的场景细讲,MSTP中CIST IST等概念解释。

追问:1、stp bpdu 的 InaC 是多少2、保护机制有儿种?场景是什么?环路保护,出现环路,RpAp是什么状态什么角色?3、FIag位有哪些? RSTP变化了哪几位?第2第3bit取值OlIO是什么含义?4、PA收敛如何加快的?增强性PA收敛是什么?增强在哪里?有什么注意事项?5、MSTP中ClST是什么? 1ST? CST?域根是什么?总根是什么?6、MSTP新增了什么端口?怎么定义的?默写区:(请边讲边在书上写下来)1、组播地址和范围,列举常用的组播地址?参考思路:1、组播的作用(和单播广播对比)30s讲完2、组播地址的范围3、常见的组播地址4、IPV4/IPV6组播-MAC对应关系参考答案:首先组播是解决了点到多点流量传输所带来的问题,如果使用单播,流量重复发送,影响带宽,如果广播使用,一个是不安全,另外广播包无法跨网段发送。

BFD协议原理与配置华为数通HCIP

BFD协议原理与配置华为数通HCIP

BFD协议原理与配置华为数通HCIP故障检测的方法:1.硬件检测:通过SDH告警检测链路故障。

硬件检测的优点是可以很快发现故障,但并不是所有介质都能提供硬件检测2.慢Hello机制:通常指路由协议的Hello机制。

这种机制检测到故障所需时间为秒级。

对于高速数据传输,例如吉比特速率级,超过1秒的检测时间将导致大量数据丢失;对于时延3敏感的业务,例如语音业务,超过1秒的延迟也是不能接受的。

并且,这种机制依赖于路由协议3.其他检测机制:不同的协议或设备制造商有时会提供专用的检测机制,但在系统间互联互通时,这样的专用检测机制通常难以部署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双向转发检测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标准化的介质无关和协议无关的快速故障检测机制,一种全网统一、检测迅速、监控网络中链路或者IP路由的双向转发连通状况,并为上层应用提供服务的技术作用:用于快速检测、监控网络中链路或者IP路由的转发连通状况优点:对相邻转发引擎之间的通道提供轻负荷、快速故障检测。

这些故障包括接口、数据链路,甚至有可能是转发引擎本身用单一的机制对任何介质、任何协议层进行实时检测可以实现快速检测并监控网络中链路或IP路由的转发连通状态,改善网络性能相邻系统之间通过快速检测发现通信故障,可以更快地帮助用户建立起备份通道以便恢复通信,保证网络可靠性工作原理:BFD会话建立后周期性地快速发送BFD报文,若在检测时间内没有收到对端BFD报文则认为该双向转发路径发生了故障,通知被服务的相关层应用进行相应的处理本身并没有邻居发现机制,而是靠被服务的上层应用通知其邻居信息以建立会话不管是物理接口状态、二层链路状态、网络层地址可达性、还是传输层连接状态、应用层协议运行状态,都可以被BFD感知到BFD会话建立方式和检测机制:BFD的标识符:定义:BFD建立会话存在标识符的概念,类似于OSPF建立邻居需要一个路由器的Router ID分类:1.本地标识符:用于表示本端设备2.远端标识符:用于表示对端设备BFD建立会话方式:1.静态建立:通过命令行手工配置BFD会话参数,包括配置本地标识符和远端标识符等,然后手工下发BFD会话建立请求2.动态建立:由应用程序触发创建BFD会话当应用程序动态触发创建BFD会话时,系统分配属于动态会话标识符区域的值作为BFD会话的本地标识符然后向对端发送Remote Discriminator的值为0的BFD控制报文,进行会话协商当BFD会话的一端收到Remote Discriminator的值为0的BFD 控制报文时,判断该报文是否与本地BFD会话匹配,如果匹配,则学习接收到的BFD报文中Local Discriminator的值,获取远端标识符BFD的检测机制:是两个系统建立BFD会话,并沿它们之间的路径周期性发送BFD 控制报文,若一方在既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BFD控制报文,则认为路径上发生了故障,BFD控制报文是UDP报文,端口号3784 多跳BFD控制报文的目的端口号是4784BFD提供异步检测模式:系统之间相互周期性地发送BFD控制报文,如果某个系统连续3个报文都没有接收到,就认为此BFD会话的状态是DownBFD会话建立过程:1.RTA和RTB各自启动BFD状态机,初始状态为Down,发送状态为Down的BFD报文静态配置BFD会话,报文中的Remote Discriminator的值是用户指定的动态创建BFD会话,Remote Discriminator的值是02.RTA/RTB收到状态为Down的BFD报文后,状态切换至Init,并发送状态为Init的BFD报文RTA/RTB本地BFD状态为Init后,不再处理接收到的状态为Down的报文RTA/RTB收到状态为Init的BFD报文后,本地状态切换至Up3.邻居会话建立成功后,RTA和RTB周期性的向对方发送状态为Up的控制报文BFD工作流程:以OSPF为例OSPF的BFD检测故障发现处理流程:OSPF通过自己的Hello机制发现邻居并建立连接OSPF在建立了邻居关系后,将邻居信息(包括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通告给BFDBFD根据收到的邻居信息建立会话被检测链路出现故障BFD快速发送BFD探测报文检测到链路故障,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无响应,BFD会话状态变为DownBFD通知本地OSPF进程BFD邻居不可达本地OSPF进程中断OSPF邻居关系联动功能:由监测模块、Track和应用模块三部分组成监测模块:负责对链路状态、网络性能等进行监测,并将探测结果通知给Track模块Track模块:收到监测模块的探测结果后,及时改变Track项的状态,并通知应用模块应用模块:根据Track项的状态,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实现联动单臂回声:指通过BFD报文的环回操作检测转发链路的连通性两台直接相连的设备中一台支持BFD功能,另一台不支持BFD功能,只支持基本的网络层转发:为了能够快速的检测这两台设备之间的故障,可以在支持BFD功能的设备RTA上创建单臂回声功能的BFD 会话:RTA主动发起回声请求功能,不支持BFD功能的设备RTB接收到该报文后直接将其环回,从而实现转发链路的连通性检测功能实现原理:支持BFD功能的路由器在出接口发送目的地址和源地址都是自己的BFD探测报文,不支持BFD 功能的路由器收到探测报文就直接回发给支持BFD功能的路由器配置:配置RTA和RTD的OSPF协议,建立OSPF邻居关系全局下启用BFD功能在RTA和RTB的OSPF进程相应的区域下,启用BFD检测功能与VRRP联动原理:VRRP只能感知VRRP备份组之间的故障,而配置VRRP监视上行接口仅能感知Master设备上行接口或直连链路的故障,当Master设备上行非直连链路故障时,VRRP无法感知。

组播原理及IPTV组网介绍

组播原理及IPTV组网介绍
组播协议及组网介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前言
IPTV端到端应用和其他基于IP的业务相比,从协议的角度主要 是增加了对组播协议的要求
组播协议相对已经广泛应用的单播协议存在很多不同,是 IPTV项目实施和维护的难点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6
目录
1. IPTV E2E解决方案中所使用的组播特性简介 2. 组播基础 3. 组播分发树 4. IGMP原理 5. IGMP-Proxy IGMP-Snooping介绍 6. PIM
Copyright © 20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2
关于本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
常用组播协议原理的介绍(PIM SM、IGMP、IGMP-Proxy、IGMPSnooping)
典型的组网的分析
Copyright © 20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24.0.0.12
224.0.0.13 224.0.0.14 224.0.0.15 224.0.0.16 224.0.0.17 224.0.0.18 224.0.0.19 ~
224.0.0.255
DHCP服务器/中继代 理
所有PIM路由器 RSVP封装 所有CBT路由器 指定SBM 所有SBMS
VRRP 未指定
?判断 组播报文的目的地址必须为组播地址,源地址为单播地址。(对?错?)

华为路由器 配置IP组播策略路由

华为路由器 配置IP组播策略路由
20.1.2 与 IP 组播策略路由相关的几个概念
route-policy
IP 组播策略路由的策略通过配置 route-policy 实现。在路由器上可以配置多个 routepolicy。当在路由器一个接口上配置了 IP 组播策略路由以后,对于所有从该接口进入 路由器的组播数据报文,都将进行过滤处理。
IP 组播策略路由通过配置 route-policy 来实现,它是单播策略路由的扩展,由用户输入 的一组 if-match 和 apply 子句来描述。if-match 子句定义匹配准则,也就是通过当前 route-policy 规定所需满足的过滤条件,当组播报文满足用户设置的匹配条件时,不再 按照通常的流程来转发,而是按照用户设置的动作(由 apply 语句描述)进行转发。
序号数据已配置的匹配报文的acl编号需要应用策略路由的接口编号20配置ip组播策略路由quidwayeudemon100100e200200s配置指南网际互联分册204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文档版本0420080125配置过程序号过程应用策略路由2022配置策略路由的匹配规则步骤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件。
----结束
如果报文满足某个策略节点中的匹配条件,则执行该节点指定的动作。
如果报文不满足匹配条件,则继续检查下一个节点。
如果所有的策略节点的条件都不满足,则报文将回到正常的转发流程中处理。
需要注意:
z 对于一个 route-policy 节点,同类 if-match 子句只能配置一条。 z 对于一个 route-policy 节点,在匹配过程中,同一节点的所有 if-match 子句之间是
20 配置 IP 组播策略路由
20.2.4 应用策略路由
步骤 1 执行命令 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 2 执行命令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进入接口视图。 步骤 3 执行命令 ip multicast-policy route-policy policy-name,在接口上使能 IP 组播策略路

华为初级认证知识点整理--HCDA

华为初级认证知识点整理--HCDA

华为初级认证知识点整理--HCDA1、一个完整的数据通信系统由报文、发送方、接收方、介质和协议五个部分组成。

2、单工(键盘、显示器)、半双工(对讲机)、全双工(电话网络)3、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总线、星型、树型、环型和网型。

4、局域网的特点:距离短、延迟小、数据速率高、传输可靠。

5、局域网的常用网络设备:线缆、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ATM 交换机。

6、广域网的分类: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数字数据网DDN、X.25 分组交换网、帧中继 Frame Relay、异步传输模式 ATM。

7、广域网的常用设备:Modem、路由器、广域网交换机、接入服务器。

8、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 ndardization),电子电器工程师协会(IEE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E ngineers),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 ute),电子工业协会(EIA/TIA 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Tele comm Industries Association),国际电信联盟(ITU International Tele comm Union),INTERNET 工程任务委员会(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 k Force)。

9、一个完整的IP 网络分为: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

城域网一般可分为核心层、汇接局和接入层。

10、常见的 Internet 接入方式有 ADSL 接入、以太网接入和专线接入。

11、 BGP/MPLS VPN 模型由三个部分组成:CE、PE 和 P。

12、对 IP 骨干网的要求:高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扁平化、QoS 合理规划、可运营管理。

13、骨干网的网络结构:平面分层结构、平面+空间分层结构。

IGMP协议原理与配置 华为数通HCIP

IGMP协议原理与配置 华为数通HCIP

IGMP协议:因特网组管理协议(在路由器与客户端间,不属于组播路由协议;组播路由协议:应用与路由器之间,传播路由,维护组播路由表)作用:是TCP/IP协议族中负责IP组播成员管理的协议,用来在接收者和与其直接相邻的组播路由器之间建立、维护组播组成员关系接收端如何接收组播数据:接收者与路由器间需要交换哪些信息?接收者需声明自己要接收哪个组的数据路由器需了解哪些组播组存在接收者人工静态配置这些信息,有哪些问题?1. 实时性差。

2. 灵活性差。

3.工作量大、易出错。

实现高效转发、灵活加组的网络,该如何部署?组成员管理 - IGMP:IGMP协议运行于主机与组播路由器之间,建立、维护组播组成员关系IGMP协议的作用:主机侧:通过IGMP协议向路由器通告组成员关系路由器侧:通过IGMP协议维护组成员关系所有报文TTL值默认为1IGMP协议的版本:1.IGMPv1:工作机制:1.普遍组查询与响应:周期602.响应抑制机制:组成员收到普遍组查询报文后启动本地所属组定时器(0-10s随机值,单位为1s,最大响应时间默认10s),到时后发送成员关系报告,同组内成员监听到有成员发送了成员关系报告,停止组定时器,且不再发送针对本组的成员报告报文作用:可以减少网段上的协议流量(重复的成员关系报告)报文:1.普遍组查询报文:是组播路由器周期性(60s)向局域网内所有主机以组播的形式发送查询报文,本地网段所有路由器和主机都能识别并接收;任何组播组成员都回应成员关系报告,查询报文中的组地址字段为0.0.0.0,代表所有查询的任意组,收到该报文的主机把自己所属组发送成员关系报告给组播路由器2.成员关系报告报文:包含所属组的所有成员信息(只能携带一个组的组播组信息)分两种:1.主机主动发给组播路由器,用于主动申请加入某个组播组的报文2.是收到IGMP的普遍组查询报文后,被动响应请求,而告知组播路由器所属组的报文,目的组地址字段是D类非224.0.0.XIGMPv1成员加入:1.主机主动申请加组:为了快速接收组播数据,不等待普遍组查询报文,主动发送成员关系报告2.被动:收到IGMP的普遍组查询报文后,被动响应请求(等待0-60s)IGMPv1问题:1.组成员离开:静默离开;因此会导致组播路由器不知道组成员离开,会继续向下转发该组的组播数据,造成设备带宽浪费。

华为交换机 01-02 IP组播配置指导

华为交换机 01-02 IP组播配置指导

2 IP组播配置指导关于本章本章介绍IP组播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协议、特性,并提供典型的组播网络场景。

2.1 IP组播介绍组播技术实现了网络中点到多点的高效数据传送,它能够有效地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所以在IPTV、实时数据传送和多媒体会议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2.2 IPv4组播相关概念配置IPv4组播业务前,您将接触到组播基本概念、组播模型以及IPv4网络中的组播地址、组播协议。

在了解这些概念和特性后,将对您配置组播业务有一定的帮助。

2.3 在IPv4网络中部署组播介绍IPv4网络中几个典型的业务场景以及组播协议和特性在这些场景中的应用位置,帮助您更容易的配置组播业务。

2.1 IP组播介绍组播技术实现了网络中点到多点的高效数据传送,它能够有效地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所以在IPTV、实时数据传送和多媒体会议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说明本文中出现的路由器,指代一般意义的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

S2700, S3700支持IP组播路由功能,可以用作组播路由器。

组播产生原因传统的IP通信有两种方式:单播(Unicast),信息源为每个需要信息的主机都发送一份独立的报文;广播(Broadcast),信息源将信息发送给该网段中的所有主机,而不管其是否需要该信息。

如果要将数据从一台主机发送给多个主机而非所有主机,则要么采用广播方式,要么由源主机分别向网络中的多台目标主机以单播方式发送多份数据,如图2-1所示。

图2-1采用单播和广播方式进行点对多点传输数据示意图Packets for HostAHostB HostC HostA ReceiverPackets for HostCPackets for all hostsHostBHostC HostA Receiver Receiver●采用单播方式时,网络中传输的信息量与需要该信息的用户量成正比。

当需要该信息的用户数量较大时,信息源需要将多份内容相同的信息发送给不同的用户,这对信息源以及网络带宽都将造成巨大的压力。

HCIP 课堂笔记第2天

HCIP 课堂笔记第2天

HCIP课堂笔记泰克----臧家林制作HCIP:Huawei Certified ICT Professional华为认证ICT高级工程师HCIP 第2天( 2019.7.20 )知识点概述==========OSPF 协议1类LSA:RouterLink ID: router ID ADV router: router ID2类LSA:networkLink ID: DR的接口IP ADV router: DR的router ID3类LSA:sum-netLink ID: 路由route(网络号)Adv Router: ABR的router ID4类LSA:sum-asbrLink ID: ASBR的RID Adv Router: ABR的router ID5类LSA:aseLink ID: 路由(外部)Adv Router: ASBR的router ID7类LSA:NSSALink ID: 路由(外部)Adv Router: ASBR的router IDlink type 又分为4类:P2P 描述链路是P to PStubnet 描述网段信息Transit 描述DR.BDRVirtual-link 描述虚链接OSPF的有以下几种LSA:Type-1 lsa (router isa)Type-2 lsa (network lsa)Type-3 lsa (network summary lsa)Type-4 lsa (asbr summary lsa)Type-5 lsa (as external lsa)Type-7 lsa (nssa external lsa)OSPF区域间防止环路机制所有非骨干区域均直接和骨干区域相连且骨干区域只有一个,非骨干区域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骨干区域中转骨干区域必须是连续的,但是并不要求物理上连续,可以使用虚连接使骨干区域逻辑上连续。

从骨干区域传来的三类LSA不再传回骨干区域。

MPLS协议原理与配置 华为数通HCIP

MPLS协议原理与配置 华为数通HCIP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工作在二层与三层之间)IETF确定MPLS协议作为标准的协议MPLS采用短而定长的标签进行数据转发,大大提高了硬件限制下的转发能力;而且MPLS可以扩展到多种网络协议(如IPv6,IPX等)MPLS协议从各种链路层协议(如PPP、ATM、帧中继、以太网等)得到链路层服务,又为网络层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MPLS能从IP路由协议和控制协议中得到支持,路由功能强大、灵活,可以满足各种新应用对网络的要求作用:加快IP网络转发速度缺点:硬件不行,FIB,现今应用:MPLS VPNMPLS TE:流量工程MPLS概述MPLS基本网络结构(工作在运行商)路由器的角色:1.LER(Label Edge Router):标签边界路由器,在MPLS网络中,具备标签分配功能,用于标签的压入或弹出,并且同时连接IP与MPLS网络的路由器,如上图中的RTB,RTD。

入站LER:负责对接收到的IP报文压入标签出站LER:负责给离开MPLS网络的报文弹出标签2.LSR(Label Switched Router):标签交换路由器,在MPLS网络中,具有标签分配和标签转发能力的路由器,用于标签的交换,如图中的RTCLSP(Label Switched Path):标签交换路径,即到达同一目的地址的报文在MPLS网络中经过的路径(单向路径)入节点(Ingress):LSP的入口LER中间节点(Transit):位于LSP中间的LSR出节点(Egress):LSP的出口LERFEC(Forwarding Equivalent Class):转发等价类,一般指具有相同转发处理方式的报文。

在MPLS网络中,到达同一目的地址(网络前缀相同的IP地址)的所有报文就是一个FEC (FEC:华为默认32位的主机路由)FEC的划分方式非常灵活,可以是以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类型或VPN 等为划分依据的任意组合MPLS体系结构:LSP建立到分发标签的最终过程控制平面:负责产生和维护路由信息以及标签信息路由信息表RIB(Routing Information Base):由IP路由协议生成,用于选择路由标签分发协议LDP(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负责标签的分配、标签转发信息表的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建立、拆除等工作标签信息表LIB(Label Information Base):由标签分发协议生成,用于管理标签信息转发平面:即数据平面(Data Plane),负责普通IP报文的转发以及带MPLS标签报文的转发转发信息表FIB(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从RIB提取必要的路由信息生成,负责普通IP报文的转发标签转发信息表LFIB(Label 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简称标签转发表,由标签分发协议建立LFIB,负责带MPLS标签报文的转发MPLS路由器上,报文的转发过程:当收到普通IP报文时,查找FIB表:如果Tunnel ID(隧道id)为0x0,则进行普通IP转发如果Tunnel ID为非0x0,则查找LFIB表,进行MPLS转发当收到带标签的报文时,查找LFIB表:如果对应的出标签是普通标签,则进行MPLS转发如果对应的出标签是特殊标签,如标签3,则将报文的标签去掉,进行IP转发MPLS数据报文结构:MPLS标签封装在链路层和网络层之间,可以支持任意的链路层协议MPLS标签共分4个字段:(4字节)Label:20bit,标签值域,是一个短而定长的、只有本地意义的标识,用于唯一标识去往同一目的地址的报文分组Exp:3bit,用于扩展。

组播路由协议配置(华为)

组播路由协议配置(华为)

组播路由协议配置(华为)常⽤组播路由协议配置⽅法1IGMP协议配置1.1 IGMP基本设置1.1.1配置路由器加⼊到⼀个组播组:# 将VLAN 接⼝VLAN-interface10 包含的以太⽹端⼝Ethernet 0/1 加⼊组播组#225.0.0.1。

[Quidway-Vlan-interface10] igmp host-join 225.0.0.1 port Ethernet 0/11.1.2控制某个接⼝下主机能够加⼊的组播组igmp group-policy acl-number [ 1 | 2 | port { interface_type interface_ num|interface_name } [ to { interface_type interface_num|interface_name } ] ] 【例如】#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 2000[Quidway] acl number 2000[Quidway-acl-basic-2000] rule permit source 225.0.0.0# 指定VLAN-interface10上满⾜acl2000中规定的范组,指定组的IGMP版本为2。

[Quidway-Vlan-interface10] igmp group-policy 2000 21.1.3IGMP版本切换igmp version { 1 | 2 }# 在VLAN 接⼝VLAN-interface10 上运⾏IGMP 版本1。

[Quidway-Vlan-interface10] igmp version 11.1.4IGMP查询间隔时间:默认60sigmp timer query seconds# 将VLAN-interface2 接⼝上的主机成员查询报⽂发送间隔设置为150 秒。

[Quidway-Vlan-interface2] igmp timer query 1501.1.5IGMP查询超时时间:默认为2倍的查询间隔时间igmp timer other-querier-present# 配置Querier 的存活时间为300 秒[Quidway-Vlan-interface10] igmp timer other-querier-present 3001.1.6IGMP查询最⼤响应时间:默认为10sigmp max-response-time seconds# 配置主机成员查询报⽂中包含的最⼤响应时间为8 秒。

4-1 IP组播基础(华为数通课件)

4-1 IP组播基础(华为数通课件)

31
RPF
RPF的例子
源 151.10.3.21
RPF检查失败 报文从错误接口到来! 组播报文

组播转发
RPF的例子(续)
源151.10.3.21 发出的组播数据报文
RPF检查失败!
单播路由表 网络 接口 S1 151.10.0.0/16 S1 198.14.32.0/24 S0 204.1.16.0/24 E0
第1节 组播数据转发 第2节 RPF
28
组播数据转发
组播路由和单播路由是相反的 单播路由关心数据报文要到哪里去。 组播路由关心数据报文从哪里来。
组播路由使用 “反向路径转
发”机制(RPF, Reverse Path Forwarding)
29
第4章 组播数据转发
第1节 组播数据转发
IP组播基础
IP 组播技术实现了 IP 网络中点到多点的 高效数据传送,能够有效地节约网络带 宽、降低网络负载,在实时数据传送、 多媒体会议、数据拷贝、游戏和仿真等 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学习完此课程,您将会:
了解什么是组播及组播的地址 结构 了解组播的转发流程 了解源路径树以及共享树等相 关概念
S1
X
S0
S2
E0
数据报文从非正确的接口到达! 丢弃数据报文!
33
组播转发
RPF的例子(续)
源151.10.3.21 发出的组播数据报文
S0 S1 S2 E0
RPF检查成功!
单播路由表 网络 接口 151.10.0.0/16 S1 198.14.32.0/24 S0 204.1.16.0/24 E0
全局范围地址(Globally Scoped Address)

组播学习(华为)

组播学习(华为)

组播学习(华为)交换QOS:主要技术:优先级标记,流量监管,端口限速,队列调度---调度:高低优先级调度,严格优先级调度,加权轮询调度,最大时延加权轮询调度优先级标记:QOS实施差别服务的基础---方法:ip优先级,TOS 优先级,DSCP优先级,802.1p基于端口的优先级!令牌桶----足够的令牌发送报文,令牌桶中的报文流量监管:--IPS来说,对用户的流量监控是重要的,企业网对流量监控有利!CAR---报文分类---进入令牌桶进行处理,有足够令牌进行发送---令牌桶的令牌不满足报文发送的条件,就会丢弃报文!端口限度(line rate)---限速--购买带宽!LR--首先要进入RA令牌桶!--满足发,不满足,控制---队列---限速!拥塞管理,队列调度---cos--与队列对应!高低优先级调度---语音,视频!high low normal medium严格优先调度---保证关键业务转发---会影响低优先级的转发。

加权轮询调度---给报文分配一个权值,端口的带宽根据加权值---对比,给一个权值--比例!保证,关键性的业务转发,非关键性的也转发。

带最大时延加权轮询调度---high--优先级队列的最大等待延时组播!特定群组的应用!多媒体---视频点播,游戏--单播会出现冗余!根据实际情况,划分群组,数据分化在这个群组,尽可能少的数据流使用!组播的定义:单播---两者之间感兴趣--点到点的通讯,主机不能接受其他主机发送的信息!广播---主机向子网内的所有主机发送!点对所有点!组播--介于单播与广播之间,一组发送,也可以全部发送!点到多点的通信广播是组范围内最大的!不穿越不同网段,所有主机是接收者组播可以穿越不同的网段,主机收不收,必须验证加入组播组中没有!单播可以建立多个点到点,可以形成点到多点,服务器跟每个终端建立点到点通信,都要维持一个会话,就会占用带宽,增大了对服务器性能的一个要求,网络负载增大!一条路用2m,三百个用户咋搞!,拥塞了!采用广播的话,有关通信的时候你,在分叉的时候复制,传输!广播缺省认为所有终端接收数据流,浪费网络资源!组播---发送方只发一份数据,只有需要被复制的地方才会分发,每一个网段只有一份数据流。

VRRP协议原理与配置 华为数通HCIP

VRRP协议原理与配置 华为数通HCIP

单网关的缺陷:单点故障多网关:可实现网关的备份,但网关间IP地址冲突;主机会频繁切换网络出口VRRP协议: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作用:在不改变组网的情况下,将多台路由器虚拟成一个虚拟路由器,通过配置虚拟路由器的IP 地址为默认网关,实现网关的备份,解决多个网关之间互相冲突的问题版本:VRRPv2:仅适用于IPv4网络(常用,默认)VRRPv3:适用于IPv4和IPv6两种网络报文:只有一种:Advertisement报文;其目的IP地址是224.0.0.18,目的MAC地址是01-00-5e-00-00-12,协议号是112基本架构:VRRP路由器(VRRP Router):运行VRRP协议的设备虚拟路由器(Virtual Router):VRRP备份组,一个Master设备和多个Backup设备组成,当作一个共享局域网内主机的缺省网关Master路由器(Virtual Router Master):承担转发报文任务的VRRP设备Backup路由器(Virtual Router Backup):一组没有承担转发任务的VRRP设备,Master设备故障时,它们将通过竞选成为新的Master设备Priority:设备在备份组中的优先级,取值范围是0~255。

0表示设备停止参与VRRP 备份组,使备份设备尽快成为Master设备,不必等计时器超时;255则保留给IP地址拥有者,无法手工配置;设备缺省优先级值是100vrid:虚拟路由器的标识,手工指定,范围1-255虚拟IP地址(Virtual IP Address):虚拟路由器的IP地址,一个虚拟路由器可以有一个或多个IP地址,由用户配置IP地址拥有者(IP Address Owner):一个VRRP设备将真实接口IP地址配置为虚拟路由器IP地址,则该设备为IP地址拥有者。

如果IP地址拥有者是可用的,则它将一直成为Master 虚拟MAC地址(Virtual MAC Address):虚拟路由器根据vrid生成的MAC地址。

华为认证 数通

华为认证 数通

华为认证数通—HCIP 培训大纲课程简介HCIP是华为数通认证的中级课程,完成了HCIA阶段学习的人群,或者具备相当于HCIA 级别的网络技术人群可进行HCIP的学习,该课程包含但不限于:网络基础知识,交换机和路由器原理,TCP/IP协议簇,路由协议,访问控制,eSight、Agile Controller产品介绍,SDN、VXLAN、NFV的基本知识,PDIOI等。

完成此课程的学习后,将对中小型网络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掌握中小型网络的通用技术,具备独立设计中小型网络以及使用华为路由交换(数通)设备实施设计的能力。

学员基础需要具备HCIA的基础高职或本科院校学生希望从事ICT相关工作培训目标1、本课程定位于中小型网络的构建和管理。

2、掌握网络基础知识、交换机和路由器工作原理3、掌握TCP/IP协议簇,OSPF、ISIS路由协议4、熟悉网络管理系统esight,敏捷控制器AgileController5、了解网络前沿技术SDN、VXLAN、NFV的基本知识6、了解企业级网络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维护流程课程大纲模块一路由协议管理1. OSPF协议基本原理2. OSPF域内路由、域间路由、外部路由3. OSPF特殊区域及其他特性4. OSPF配置实验5. ISIS协议原理与配置6. ISIS协议特性与配置实验7. BGP协议原理与配置8. BGP路由反射器、聚合、常用属性值,选路原则等9. BGP协议特性与配置实验模块二组播技术1. IP组播基础2. IGMP协议原理与配置(v1、v2、v3)3. PIM-DM协议原理与配置实验4. PIM-SM协议原理与配置实验模块三路由控制1. 路由控制工具ACL、IP-Prefix、Filter-Policy、Route-Policy等的使用方法。

2. 路由策略与策略路由的区别与应用及配置实验3. PBR配置实验4. 双点双向重分发引起的次优问题及解决方案5. 双点双向重分发引起的环路问题及解决方案模块四企业交换网络部署1. Eth-Trunk技术原理与配置2. 交换机高级特性(端口隔离、端口安全、MUX VLAN)3. RSTP协议原理与配置4. MSTP协议原理与配置5. Eth-Trunk及MUX VLAN配置实验6. RSTP及MSTP协议特性与配置实验模块五MPLS技术1. MPLS协议原理与配置实验2. LSP概念与建立方法3. LDP协议原理与配置实验4. MPLS VPN技术原理与配置实验模块六网络管理及敏捷控制系统1. DHCP协议原理与配置实验2. 镜像技术原理与配置实验3. eSight基本概述4. eSight基本功能5. Agile Controller产品特性介绍模块七提升企业网服务质量1. QoS服务模型2. 报文分类与标记的原理与配置实验3. 拥塞管理的原理与配置实验4. 拥塞避免的原理与配置实验5. 流量监管与流量整形原理与配置实验模块八增强企业网络安全1. 信息安全综述2. 华为防火墙技术基础3. 防火墙基础功能配置实验4. 防火墙对多通道协议的支持及ASPF技术5. 防火墙源NAT原理及配置实验6. 防火墙攻击防范介绍模块九网络可靠性技术1. VRRP协议原理与配置2. VRRP主备备份工作过程及配置实验3. VRRP负载分担工作过程及实验配置4. BFD协议原理与配置课程教材:原厂教材课程证书:学习结束,通过考试即获得原厂证书(HCIP)课程日期:双休班、晚班、脱产班上课地点:南京市秦淮区中山东路300号长发中心A栋23楼。

组播基础(IGMP)要点

组播基础(IGMP)要点
D 类组播地址范围是从224.0.0.0 到239.255.255.255
地址范围
224.0.0.0-224.0.0.255 224.0.1.0-238.255.255.255 239.0.0.0-239.255.255.255 用户组播地址
含义
为路由协议预留的永久组地址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8
组播的应用
多媒体
流媒体 培训、联合作业场合的通信
视频/音频会议
IPTV、BTV
数据仓库
金融应用(股票)
任何的“点到多点”数据发布应用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15
组播协议分类
主机-路由器之间的组成员关系协议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路由器-路由器之间的组播路由
协议。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2018/10/5
内部公开
课程编码 组播基础
ISSUE 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随着流媒体、视频等业务在 Internet 上的相继开展, IP 组播技 术和应用开始快速发展。本文主要 分析 IP 组播技术的产生背景、应 用、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相关的 组播技术与基本配置。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华为笔试经验(5篇)

华为笔试经验(5篇)

华为笔试经验(5篇)华为笔试阅历1一、IP网络基础1、路由交换〔数通〕基础学问。

2、网络基本概念、IP网络构架、标准化组织与协议。

3、OSI、TCP/IP协议模型结构、各个层次的功能以及报文封装。

4、IPv4子网划分。

5、ARP原理。

6、TCP/UDP原理。

7、数据转发过程。

8、常用应用层协议FTP、DHCP的工作原理。

9、Ping,Tracert,Telnet等常用工具原理与应用。

二、局域网技术1、以太网技术、交换机基本原理。

2、STP、RSTP、VLAN、GARPGVRP以及WLAN基本原理以及在VRP 中的实现。

3、如何使用STP、RSTP、VLAN、GARPGVRP以及WLAN等技术以及华为交换机构建小型交换网络。

三、广域网技术1、静态路由协议原理、RIP协议基本原理、OSPF协议基本原理以及在VRP中的实现。

2、如何使用路由技术以及华为路由器构建小型路由网络。

四、网络平安1、AAA工作原理。

2、ACL原理以及在华为路由设备中的配置。

3、GRE原理以及在华为路由设备中的配置。

4、如何利用网络平安技术保证网络平安性。

华为笔试阅历210月9号华为来学校宣讲,下午收到笔试通知,10号上午10点笔试,笔试分两部分,共一个小时。

舍友也都收到了,大家时间不一样。

她们都是在下午。

听说总共笔试两天。

晚上宿舍一起开头预备笔试,在应届生上找会计财务管理类的笔经,发觉题目考的比较杂,点比较细,由于是上机考试所以大家的题目可能都不太一样。

所以就洗洗睡了。

10号上午提前半个小时到考场,发觉上一批考试的人到10点还是没有出来,我们开头自觉排队。

考场的人出来一个我们进去一个,交身份证给hr看一下,然后给你两个账号密码。

再自己找座位坐下。

第一部分是专业笔试。

我们这次是30道题,时间30分钟,单项选择15道〔其中专业单项选择10道,综合单项选择5道,不是很确定是否这个比例〕,不定选15道。

有几套题目可以选择,我选的是财务管理类的题目。

IP组播技术的灵活应用--华为“受控组播”解决方案

IP组播技术的灵活应用--华为“受控组播”解决方案

IP组播技术的灵活应用--华为“受控组播”解决方案 2002年06月19日10:40 通信信息报摘要IP组播技术实现了IP网络中点到多点的高效数据传送。

由于能够有效地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IP组播技术在实时数据传送、多媒体会议、数据拷贝、游戏和仿真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组播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并针对目前组播业务需求和业务开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可管理的华为“受控组播”解决方案,包括组网、信源管理、用户管理和业务安全等方面内容。

组播概述传统的IP通信是在一个源IP主机和一个目标IP主机之间(单播)或者一个源IP主机和网络中所有的IP主机之间(广播)进行的。

如果我们要将信息发送给网络中的多个而非所有IP主机,要么采用广播方式,要么由源IP主机分别向网络中的多个目标IP主机单播发送IP 包。

广播方式不仅会将信息发送给不需要的IP主机而浪费带宽,也可能由于路由回环引起一场严重的广播风暴;单播方式由于IP包的重复发送而白白浪费掉大量带宽,也增加了服务器的负载。

可以说传统的IP通信技术不能有效地解决单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问题。

组播是指信源将信息发向所有网络节点的某个确定子集的点到多点的通信形式。

IP组播是指在IP网络中数据包以尽力传送的形式发送到所有网络节点的某个确定子集,这个子集称为组播组。

IP组播的基本思想是源IP主机只发送一份数据,一个或多个接收者可接收相同数据的拷贝。

即允许源IP主机向网上所有IP主机的一部分(子集)发送IP分组,只有该子集内的主机(目标主机)可以接收该分组,而网络中其它IP主机不能收到该分组。

这种逻辑上的子集(目标主机)就是组播组,用D类IP地址(224.0.0.0~239.255.255.255)来标识。

IP组播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单点发送多点接收、多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问题,实现了IP网络中点到多点的高效数据传送能够有效地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

IP组播技术在实时数据传送、网络电视、多媒体会议、数据拷贝、游戏和仿真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OSPF协议基础-华为数通HCIP

OSPF协议基础-华为数通HCIP

RIP在大型网络中部署面临的挑战:1.网络规模扩大:企业新业务层出不穷,且业务呈现大集中趋势,使得网络规模不断扩大2.网络可靠性要求提供:各种应用程序对网络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网络发生故障后,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3.网络异构化趋势加剧:在日常的运营维护中,硬件设备不断升级或更新,不同设备之间性能差异较大,设备间互连链路带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需要一种各厂商均支持的开放路由协议RIP在大型网络中部署所面临的问题:RIP特性:带来的问题:逐跳收敛收敛慢,故障恢复时间长传闻性路由更新机制缺少对全局网络拓扑的了解(完全信任所收到的路由)最多有效跳数为15 环形组网中,使远端路由不可达以跳数为度量存在选择次优路径的风险如何解决:收敛慢,故障恢复时间长收到更新->计算路由->发送更新”改为“收到更新->发送更新->计算路由缺少对全局网络拓扑的了解路由器基于拓扑信息,独立计算路由最多有效跳数为15 不限定跳数存在选择次优路径的风险将链路带宽作为选路参考值串口带宽:2.048M解决最大跳数为15跳:跨16跳转发:1.路由重发布:默认引入之后路由跳数为12.聚合:聚合之后的路由取原路由中跳数最小值作为聚合后路由的跳数动态路由协议:距离矢量(单位:跳数):RIP :基于UDP,端口号520BGP:基于TCP,端口号179链路状态:OSPF:基于IP,协议号89ISIS:集成链路状态:IP地址及掩码,带宽,邻居,网络利用率,延迟……OSPF:链路状态路由协议:1.路由信息传递与路由计算分离:不直接传递各路由器的路由表,而传递链路状态信息,各路由器基于链路状态信息独立计算路由2.基于SPF算法:所有路由器各自维护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

邻居路由器间先同步链路状态数据库,再各自基于SPF(Shortest Path First)算法计算最优路由,从而提高收敛速度3.以“累计链路开销”作为选路参考值:在度量方式上,OSPF将链路带宽作为选路时的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播:网络中传输的信息量与需要该信息的用户量成正比。

多份内容相同的信息发送给不同用户,对信源及网络带宽都将造成巨大压力
广播:无需接收信息的主机也将收到该信息,这样不仅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且会造成同一网段中信息泛滥
组播:有效地解决了单播和广播在点到多点应用中的问题。

组播源只发送一份数据,数据在网络节点间被复制、分发,且只发送给需要该信息的接收者
传统点到点应用:(传统的电子邮件、WEB、网上银行等)
特点:1.服务提供端以单个用户为单位提供服务(同时只有一个数据发送者和接收者)
2.不同用户与服务提供端的通信数据存在差异
两个通信实体之间的通信过程如下:
1.Server封装数据包并发出,其中源IP为自身IP,目的IP为远端Client地址,源MAC为自身MAC地址,目的MAC为网关路由器的MAC地址。

2.网关路由器收到数据包,解封装后根据目的IP查找路由表,确定去往目的IP的下一跳地址及出接口。

重新封装源数据包,从相应出接口发给下一跳设备继续转发。

3.经过路由器的多次逐条转发,数据包到达Client所在网络,Client收到数据后,对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并交由本机上层应用协议处理。

新型点到多点应用:(在线直播、网络电视、视频会议等)
特点:1.服务提供端以一组用户为单位提供服务
2. 同组用户与服务提供端的通信数据无差异
3.对信息安全性、传播范围、网络带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部署方式:
1.单播:在一台源IP主机和一台目的IP主机之间进行(网络上绝大部分的数据都是以单播的形式传输的,例如电子邮件收发、网上银行都是采用单播实现的)(逐跳)
特点: 1.一份单播报文,使用一个单播地址作为目的地址,若网络中存在N个接收者,则Source需要发送N份单播报文
2.网络为每份单播报文执行独立的数据转发,形成一条独立的数据传送通路
缺陷:
1.重复流量过多
2.消耗设备和链路带宽资源
3.难以保证传输质量
2.广播:一台源IP主机和网络中所有其它的IP主机之间进行,属于一对所有的通讯方式,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不管是否需要)
特点:1.一份广播报文,使用一个广播地址作为目的地址。

2.不管是否有需求,保证报文被网段中的所有用户主机接收
缺点:只能在一个网段
1.地域范围限制
2.安全性无法保障
3.有偿性无法保障
3. 组播:一台源IP主机和多台(一组)IP主机之间进行,中间的交换机和路由器根据接收者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对数据进行复制和转发
IP组播通信指的是IP报文从一个源发出,被转发到一组特定的接收者
*1.只能在本网段
2.可被转发到其他网段
优势:
1.无重复流量
2.节省设备与带宽资源
3.安全性高
4.有偿性有保障
组播基本架构:
组播源到路由器:组播源生成组播数据,完成数据封装并发送给网关路由器。

路由器到路由器:路由器根据接收者的分布情况有选择地对数据进行复制和转发。

路由器到接收端:路由器收到组播数据并发送给相应的接收者
组播IP地址:D类IP地址
一个组播IP地址并不是表示具体的某台主机,而是一组主机的集合,主机声明加入某组播组即标识自己需要接收目的地址为该组播地址的数据
IP组播常见模型:
ASM模型:Any-Source Multicast,任意源组播;任意发送者都可以成为组播源,向某组播组地址发送信息;接收者无法预先知道组播源的位置,接收者可以在任意时间加入或离开该组播组
SSM模型:Source-Specific Multicast,指定源组播;能够在客户端指定信源的传输服务(新闻联播)
组播MAC地址:第一个字节的最后一位为1
未知MAC地址通过ARP获取。

前25为已为固定,后23为来自组播IP与MAC的映射:
1.需要组播IP地址与组播MAC地址的自动映射。

2.MAC地址的低23bit为组播IP地址的低23bit
映射导致的问题:
组播IP地址映射成组播MAC地址时,会导致32个(2^5)组播IP地址对应一个组播MAC的问题(出现概率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