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细则
乌鲁木齐特色小镇实施方案
![乌鲁木齐特色小镇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61475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2.png)
乌鲁木齐特色小镇实施方案一、背景。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乌鲁木齐特色小镇的建设已成为当地重点发展项目之一。
为了更好地挖掘乌鲁木齐的特色资源,提升旅游体验,特制定乌鲁木齐特色小镇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乌鲁木齐特色小镇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打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独特魅力的小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乌鲁木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具体措施。
1. 挖掘地方特色资源。
乌鲁木齐拥有丰富的维吾尔族文化和风土人情,特色小镇应充分挖掘这些特色资源,打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美食文化和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游客体验的重要保障。
应加强对小镇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小镇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3. 丰富旅游产品。
除了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小镇还应推出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如民宿体验、手工艺品购物、特色美食品尝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和消费金额。
4. 加强宣传推广。
宣传推广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
应加强对乌鲁木齐特色小镇的宣传推广工作,通过新媒体、旅游展会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特色小镇,增加游客到访量。
5. 提升服务水平。
特色小镇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游客体验。
应加强对特色小镇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四、实施保障。
为了确保乌鲁木齐特色小镇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地。
五、结语。
乌鲁木齐特色小镇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挖掘当地特色资源,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乌鲁木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乌鲁木齐特色小镇能够成为新疆乃至整个中国旅游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特色小镇创建导则
![特色小镇创建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618acd93a26925c52dc5bf26.png)
特色小镇创建导则江苏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第一条总则为加快培育创建一批体现江苏特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明确申报条件、创建标准、申报程序等要求〜特制订本导则。
第二条申报条件,一,特色产业:符合新兴产业、创意创业、健康养老、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传统经典等产业。
——新兴产业类〜小镇主导产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节能环保等具有比较优势〜符合发展趋势〜适合特色小镇集聚发展的行业。
——创意创业类〜小镇主导产业为数字内容、文化创意与设计、科技教育、金融服务等〜或是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平台〜如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等。
——健康养老类〜小镇主导产业为健康或养老领域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或信息传播〜如医疗服务、医药保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休闲体育服务、健康咨询管理等。
——现代农业类〜小镇主导产业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兼具旅游度假、文明传承、生活休闲、生态保护等功能的高科技农业、品牌农业、互联网+农业、创意农业等。
——文化旅游类〜小镇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独特民俗文化或良好自然生态〜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够突显浓郁苏派风情和人文魅力。
鼓励发展民宿经济等新模式。
——传统经典类〜小镇主导产业为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工艺的经典产业〜如丝绸、刺绣、紫砂、漆器、茶叶、雕刻、珍珠等〜或家纺等传统优势产业提升。
,二,建设规划:申报范围内规划的建设用地应当全部位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允许建设区内。
原则上布局在有较好特色产业基础〜相对独立于市区的产业集聚区、具备一定条件的开发园区或小城镇〜并在产业定位、文化传承、资源要素、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策划。
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其中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
,三,功能定位:实现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的社区功能叠加〜注重生产、生态和生活有机融合。
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管理制度
![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3b099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a.png)
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管理制度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推进,特色小镇成为一种新型城镇发展模式。
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为了更好地推动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特色小镇建设管理制度1.规划管理制度特色小镇在建设之初,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
规划管理制度应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内容。
规划应保持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特色小镇的有序发展。
2.投资管理制度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建立健全的投资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投资管理制度应包括项目审批、资金管理、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的规定,以保障投资的合法性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土地管理制度土地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资源,因此,建立合理的土地管理制度是保障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土地管理制度应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划定、出让与流转、土地保护与开发等方面的规定,以提高土地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二、特色小镇发展管理制度1.产业发展管理制度特色小镇发展需要有具有独特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管理制度应包括产业定位、支持政策、培育机制等方面的规定,以推动特色小镇产业的快速发展。
2.公共服务管理制度特色小镇要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满足居民和企业的需求。
公共服务管理制度应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方面的规定,以提高特色小镇的综合服务水平。
3.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特色小镇建设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应包括环境监察、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等内容,以保障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三、特色小镇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在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管理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1.法律法规制定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需要有一系列法律法规作为支持和依据。
2023年全县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023年全县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05569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3.png)
2023年全县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我县位于华南地区,自然风光秀美,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为了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全县决定在2023年开展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特色小镇建设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等措施,打造具有明显特色和较高知名度的小镇,吸引人才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居民收入提高。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在2023年建设5个特色小镇,形成明显的特色和较高的知名度,并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 任务:(1) 确定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
(2) 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3) 市场推广和宣传,提升特色小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 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5) 开展特色产业培育和支持,推动特色小镇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6) 引进人才和投资,促进特色小镇的发展和壮大。
(7)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三、组织领导机构为了确保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全县设立特色小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统筹协调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建设方案1. 特色小镇的选择和规划(1) 通过专家评审和民意调查,确定适宜发展特色小镇的地区和方向。
(2) 制定特色小镇建设规划,明确小镇的定位、规模和发展目标。
(3) 根据当地的资源和产业特点,确定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和支持发展的优势产业。
(4) 制定特色小镇的建设标准和规范,确保建设质量。
2. 基础设施建设(1) 完善特色小镇的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等。
(2) 提供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确保特色小镇正常运行。
(3) 建设智能化的信息基础设施,提升特色小镇的信息化水平。
2023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
![2023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83c7d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6.png)
2023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一、背景小镇经济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特色小镇的建设旨在通过提升城镇品质,塑造城市形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创新创业,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目标1. 建设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的特色小镇,吸引和聚集人才和产业集群。
2. 推动小镇经济发展,实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
3.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三、重点任务1. 挖掘特色资源、培育特色产业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选择有潜力的特色资源和产业进行挖掘和培育,形成有特色的小镇品牌。
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创业园、科技企业等发展壮大,打造小镇产业集群。
开展特色农产品、工艺品等品牌建设和推广工作。
2. 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面貌和品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完善市政设施,修建公园、广场、健身设施等公共配套设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小镇。
3. 加强交通网络、提升区域联通完善小镇交通网络,建设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提高小镇的区域联通能力。
加强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提高小镇的便捷性和可达性,吸引更多的人口和资源流入。
4. 引进人才、培育创新创业优化人才政策,吸引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到特色小镇创新创业。
建设创业孵化中心、科技园区等创业平台,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支持服务。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
5. 加强文化传承、丰富旅游产品加强特色小镇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挖掘和开发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建设文化展览馆、博物馆、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举办文化活动,提升小镇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内涵。
四、实施措施1. 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金使用效益。
设立特色小镇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小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等工作。
2. 建立健全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
市高质量推进风貌特色镇示范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市高质量推进风貌特色镇示范建设行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f30bd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5.png)
市高质量推进风貌特色镇示范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小镇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魅力,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推进小镇风貌特色建设,促进小镇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品质,我们制定了《市高质量推进风貌特色镇示范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二、目的和原则1. 目的:全面推进小镇风貌特色建设,形成以文化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链,提高小镇品位,打造一批充满活力的小镇示范区。
2. 原则:(1)突出特色:根据各镇实际情况,明确特色,打造独特的小镇文化特点。
(2)多元发展:鼓励小镇开发旅游、休闲、文化、体育等产业,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3)绿色环保: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加快小镇环保设施建设,提高环保意识。
(4)创新发展:鼓励小镇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一批领先于时代的小镇示范区。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1. 突出特色(1)明确小镇核心竞争力通过市场调研和实地考察,明确小镇的核心竞争力,确定小镇特色发展方向。
(2)打造小镇文化品牌根据小镇特色,打造独特的小镇文化品牌,形成以文化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链,提升小镇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多元发展(1)推进旅游业发展加强小镇旅游设施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2)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强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吸引文化创意企业入驻,推动小镇文化和产业的深度融合。
3. 绿色环保(1)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完善小镇环保设施建设,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高小镇环境质量。
(2)提高环保宣传意识加强环保宣传,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提高居民对环保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4. 创新发展(1)探索新型城镇化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建立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机制,实现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双重目标。
(2)培育小镇新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小镇新产业,为小镇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四、计划及实施1. 时间安排方案实施时间为三年,分为初期规划、中期执行、后期总结三个阶段。
特色小镇打造—最全最细全流程
![特色小镇打造—最全最细全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9fd231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a.png)
特色小镇打造—最全最细全流程特色小镇是指在小城镇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充分发挥地方资源、文化特色和产业优势,结合居民需求,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产业特色的小镇。
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得到了一系列的国家扶持政策支持。
首先是规划筹备阶段。
该阶段主要包括小镇选址、定位和规划。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周边的资源条件、交通便利程度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定位是指确定小镇的发展方向和特色,包括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和功能布局等。
规划是指根据定位确定小镇的总体规划方案,包括用地布局、建筑设计和基础设施规划等。
其次是建设筹集阶段。
该阶段主要包括筹集资金和确定投资主体。
筹集资金可以通过政府投资、社会资本投资和金融机构融资等方式实现。
确定投资主体包括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合作模式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小镇建设的管理机构和运营团队。
然后是建设实施阶段。
该阶段主要包括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
土地开发是指通过土地出让、流转等方式获取建设用地。
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建设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设施。
产业布局是指选择符合小镇定位的产业,并通过引进、招商等方式吸引企业落户。
接下来是运营管理阶段。
该阶段主要包括规范运营和建立管理机制。
规范运营是指建立小镇的管理制度、产业规则和服务标准,保障小镇的正常运营。
建立管理机制是指建立小镇发展规划、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估等管理机制,提高小镇的运营效率和质量。
最后是保障机制阶段。
该阶段主要包括政策扶持、资金保障和配套服务。
政策扶持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相关政策支持,包括税收减免、贷款支持和人才引进等。
资金保障是指通过设立基金、引入社会资本和开展股权融资等方式保障小镇的经营资金需求。
配套服务是指提供商业、教育、医疗和旅游等服务配套,提升居民和企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在特色小镇打造过程中,相关政策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国家发展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国家对特色小镇提供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2023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
![2023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be163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f.png)
2023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一、背景特色小镇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旨在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优化城乡发展格局、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在2023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发挥特色小镇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总体目标2023年特色小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打造一批具有独特特色、经济活力较强、城乡融合发展、人民群众满意的特色小镇。
具体而言,将重点实现以下几方面目标:1. 建设一批具备产业基础、空间布局合理、人居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2. 提升特色小镇的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增加公共服务设施。
3. 保护特色小镇的文化遗产,挖掘和传承特色小镇的独特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4. 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三、重点任务1. 建设产业基地(1)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产业方向,发展壮大特色小镇的主导和特色产业。
(2)推动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或特色小微企业,带动产业集聚和发展。
(3)引进外部投资,支持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对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方面。
(2)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如医疗、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等,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3)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特色小镇的环境治理和绿化工作。
3. 保护文化遗产(1)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修缮和整治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文物。
(2)挖掘特色小镇的独特文化资源,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和推广。
(3)加强对特色小镇的文化传承和宣传工作,提高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4. 促进农民就业增收(1)推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
(2)开展职业培训,提升农民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3)提供就业机会,如特色小镇的工作岗位和农村旅游等。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1)成立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
![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5b5f3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2.png)
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各地纷纷推动特色小镇建设,旨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
本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旨在构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和创新能力的小镇,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总体规划与布局1. 选址:选择地区优势明显、资源丰富的地方,尽量避免环境敏感、生态脆弱的地区。
2. 规划布局:建设以小镇中心为核心,包括行政区域、商业区域、文化创意区域、休闲娱乐区域等,使各功能区域有机衔接,体现特色和功能。
三、产业发展1. 乡村旅游:利用区域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乡村旅游项目,如农家乐、田园风光观赏等。
2. 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并扶持本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如手工艺品、民间表演、传统村落保护等,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
3. 农业科技: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通过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展示等方式,带动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四、基础设施建设1. 道路交通:修建便捷的道路网络,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出行,提高小镇的通达性和便利性。
2. 水利设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完善小镇的供水、排水和治理设施,保证环境的卫生和舒适。
3. 通信设施:提供高速稳定的互联网接入,建设智能化信息网络,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五、生态环保1. 绿化建设:大力推进小镇的绿化建设,增加绿地面积,种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乡土植被,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2. 垃圾处理:建设垃圾分类和处理中心,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
3. 环境保护:加强对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保护乡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六、公共服务1. 教育设施:建设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构,为本地区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2. 医疗设施:建设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
3. 公共安全:建设交通警察、消防队等公共安全机构,确保居民和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某镇特色小镇建设实施方案
![某镇特色小镇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5251b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d.png)
某镇特色小镇建设实施方案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其独特的地域特色、产业特点和文化内涵,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我镇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资源的古镇,有着发展特色小镇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我们制定了本方案,旨在通过实施一系列项目,将我镇建设成为富有特色、宜居宜业的新型小镇。
一、总体思路(1)坚持规划引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确保各项建设有序进行。
(2)突出产业特色。
深挖我镇产业潜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强化环境保护。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确保小镇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4)提升生活质量。
以人民为中心,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二、主要任务(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为小镇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
结合我镇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加大招商力度,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3)提升文化内涵。
保护和传承我镇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小镇软实力。
(4)优化生态环境。
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加大绿化力度,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5)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6)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确保小镇和谐稳定。
三、实施步骤(1)调查分析。
对我镇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发展特色小镇的潜力和优势,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2)制定规划。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制定特色小镇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
(3)项目实施。
按照发展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实施项目,确保各项建设有序推进。
(4)督促检查。
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
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
![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8c7f3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5.png)
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一、方案背景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
特色小镇建设是以乡村为基础,依托本地区自然、人文和历史等优势资源,发挥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打造集居住、旅游、生产、文化、教育、体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生态城镇。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打造符合区域特色和居民需求,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公共服务优质的特色小镇。
2. 任务1) 积极开发特色资源:大力发掘地方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形成独特的区域文化品牌。
2) 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完善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逐步构建电力、供水、排水、沥青路面等现代化村庄设施,改善公共服务。
3) 加强旅游开发:以旅游资源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积极开发优质的旅游项目,拓展特色小镇的服务和经济产业。
4) 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好自然环境,建立生态保护区,创建环保特色小镇,建设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
5) 加强公共服务:特别是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及提高,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使特色小镇成为宜居之地。
三、建设路径1. 建设目标的科学规划:设立规划小组,结合当地的特色资源及市场需求进行规划设计,科学明确特色小镇的定位及发展方向,规划利用当地资源,生产、医疗、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配套设施。
2. 推进重点项目的建设:抓住和发挥资源,着重打造核心特色项目,以此带动特色小镇的发展,如旅游景区、特色民俗文化村、科技孵化基地等项目。
3. 引进优势资本: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根据特色小镇投资制度,引进社会资本,吸收经验丰富的外来产业和投资人,形成共生共享的良性经济生态圈。
4. 建立新型管理模式:特色小镇建设需要新型的管理模式,结合尊重民主、依法治理、服务居民的思想,以公众参与为基础,整合各方资源,从而赋予特色小镇更多的责任和权力。
四、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为保证特色小镇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从政府投资、社会资本投资、财政资金、外援资金等多方面保障资金,可以鼓励创业团队通过创新创业获取资金支持。
特色小镇工作方案
![特色小镇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53b47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8.png)
特色小镇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色小镇成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
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成为了现代农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为了更好地发挥特色小镇的作用,我们制定了以下特色小镇工作方案。
二、总体目标1.建设特色小镇的整体目标是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村社会活力。
2.秉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特色小镇与农村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三、重点任务1.挖掘特色资源:充分调研特色小镇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乡土特色产业等资源,明确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和主题。
2.规划设计:根据特色资源和发展方向,制定特色小镇的总体规划、功能区位规划和配套设施规划。
3.产业培育: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培育和发展一批能够体现特色小镇特点的乡村产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4.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特色小镇的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5.旅游推广:利用互联网和各种宣传媒介,推广特色小镇的风土人情、特色产品和旅游资源,提升特色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6.公共服务:建设健全特色小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学校、医院、文化娱乐等,满足农民和游客的生活需求。
四、工作机制1.成立特色小镇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2.制定特色小镇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
3.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
4.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解决问题,评估工作进展情况。
五、保障措施1.加大资金投入,通过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特色小镇建设。
2.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加强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升特色小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
4.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特色小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
![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4ba24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8.png)
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一、定位与目标设定特色小镇的建设首先要明确其定位与目标。
这涉及对小镇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等多方面的深入分析。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产业、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化小镇,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文化传承的新载体和生态宜居的新典范。
二、产业规划与发展产业是小镇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我们将依托小镇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同时鼓励创新创业,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三、空间规划与布局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与布局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
我们将按照“生态优先、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原则,合理规划小镇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功能区域,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和谐统一。
同时,注重保护和利用小镇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打造独具特色的城镇风貌。
四、文化传承与创新特色小镇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
我们将深入挖掘小镇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鼓励文化创新,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打造小镇独特的文化品牌。
五、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支撑。
我们将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镇的承载能力。
同时,注重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绿色化建设,提升小镇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
六、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严格落实环保政策。
通过推广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公园、实施绿化工程等措施,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七、政策扶持与保障政策扶持与保障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保障。
我们将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土地供应、人才引进等方面,为小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建立健全服务机制,为小镇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特色小镇打造实施方案
![特色小镇打造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6a26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f.png)
特色小镇打造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色小镇的建设成为了各地政府和规划者们关注的焦点。
特色小镇是指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利用当地的资源、文化和环境特色,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小镇,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等为目的。
本文将从规划、资源整合、产业培育等方面,提出特色小镇打造的实施方案。
一、规划1. 确定发展定位在打造特色小镇之前,首先要明确小镇的发展定位。
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文化底蕴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确定小镇的主导产业和特色。
比如,某地区的小镇可以以传统手工艺品为特色,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另一地区的小镇则可以以生态农业为主导,打造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
2. 制定详细规划在确定了发展定位之后,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
规划应包括小镇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公共设施、交通配套等内容。
同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避免对环境和文化的破坏。
3. 引入专业团队在规划阶段,可以引入专业的规划团队进行设计和咨询。
他们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帮助小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整合1. 整合自然资源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比如山水、森林、湖泊等。
可以通过生态修复、景观保护等方式,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2. 挖掘文化资源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可以通过挖掘和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为小镇注入独特的魅力。
可以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建设文化展示馆等方式,让游客和居民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魅力。
3. 优化产业结构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
可以通过引进优质农产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手工艺品等方式,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三、产业培育1. 发展特色产业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要以当地的资源和文化特色为基础,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可以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支持等方式,吸引企业和投资者参与特色产业的发展。
旅游特色小镇创建方案
![旅游特色小镇创建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93d4a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7.png)
旅游特色小镇创建方案一、背景介绍如今,旅游业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旅游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态,不仅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会,还可以保护和传承地方的文化遗产,吸引更多的游客。
本文将提出一套旅游特色小镇创建方案,以帮助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这种特色小镇。
二、核心理念旅游特色小镇的创建需要基于以下核心理念:1.文化传承:特色小镇应该有独特的地方文化和历史,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2.产业融合:特色小镇应该基于当地的产业优势,将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相融合,形成链式增值效应。
3.智能化建设:特色小镇的创建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便利程度。
三、创建步骤1. 策划阶段在策划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工作:•市场调研:了解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确定特色小镇的定位和目标受众。
•指导性文件:撰写特色小镇创建的指导性文件,明确创建的目的、理念和规划布局。
•资金筹措:确定特色小镇创建所需的资金来源和筹措方式。
2. 规划设计阶段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工作:•整体规划:制定特色小镇的整体规划,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旅游景点的分布等。
•地方文化保护规划:确定特色小镇的地方文化保护范围、传承方式和展示形式。
•产业布局规划:根据当地的产业优势,规划特色小镇的相关产业布局,形成产业融合。
3. 建设实施阶段在建设实施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规划设计,进行特色小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供水、电力等。
•旅游景点建设:在特色小镇内建设旅游景点,展示地方文化和吸引游客。
•便民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便利,建设酒店、商店、餐厅等便民设施。
4. 运营管理阶段在运营管理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工作:•营销推广: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特色小镇的独特魅力,吸引游客。
•游客接待: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接待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特色小镇管理:建立特色小镇的管理体系,包括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监管等。
2024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
![2024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c749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6.png)
2024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____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特色小镇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了更好地发挥特色小镇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制定了____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二、总体要求1. 凸显特色。
通过发挥地域、资源、历史文化等独特优势,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小镇,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 创新发展。
引导特色小镇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 生态环保。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
4. 综合配套。
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三、重点任务1. 特色产业培育(1)挖掘和培育特色产业。
根据每个小镇的地理、资源、人文等特点,确定特色产业方向,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2)加大科创力度。
鼓励特色小镇引进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
(3)推动农业产业化。
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2. 民生改善(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2)发展社区公共服务。
建设健康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儿童乐园等公共设施,提供全方位的社区服务。
(3)完善教育医疗资源。
优化学校和医院布局,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3. 文化旅游推广(1)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
保护历史建筑、文物古迹等历史遗产,开展文化传统的挖掘和传承。
(2)开展文化旅游活动。
通过举办文化节庆、展览展销、演艺表演等活动,吸引游客,增加特色小镇的知名度。
(3)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结合特色产业和历史文化,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
美丽小镇创建实施方案
![美丽小镇创建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f2058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c.png)
美丽小镇创建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美丽小镇是指一个环境优美、风景如画、人文氛围浓厚的小镇,通常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吸引着大量游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美丽小镇已成为人们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因此,创建美丽小镇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和旅游机构的重要任务。
二、目标设定。
1. 提升小镇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2. 保护和传承小镇的历史文化,挖掘和宣传小镇的人文资源;3.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三、实施方案。
1. 保护环境,打造宜居小镇。
美丽小镇的环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因此,保护环境是创建美丽小镇的首要任务。
我们将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治理河道、美化公园、绿化街道,打造一个宜居的生态环境。
2. 挖掘历史文化,打造特色小镇。
每个小镇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我们将深入挖掘小镇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通过举办文化节、展览等活动,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小镇的历史和文化,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和吸引力。
3. 发展旅游业,提升小镇知名度。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我们将发展小镇的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举办各类旅游活动,提升小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 支持小镇经济,改善民生。
为了促进小镇经济的发展,我们将支持当地产业的发展,鼓励创业创新,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民生,增加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环境整治、文化挖掘、旅游业发展和经济支持等方面;2.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小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 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合力,推动实施方案的落实;4. 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方案,确保实施效果。
五、预期效果。
1. 小镇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吸引更多游客前来;2. 小镇的历史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成为小镇的独特魅力;3. 小镇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4.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
六、总结。
通过实施上述方案,我们相信美丽小镇将焕发新的活力,成为更加宜居、宜游、宜业的地方,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24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
![2024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0c44a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3.png)
2024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____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1.1 背景特色小镇是指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地域文化特色和产业优势,通过整合创新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商业、居住等功能的小型城镇。
特色小镇建设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本方案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需要,以推动特色小镇建设为指导,制定了____年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方案。
1.2 目标1) 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特色小镇群,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就业机会。
2) 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色小镇,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3) 提升特色小镇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
4) 加强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5) 健全特色小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特色小镇长期发展。
二、工作内容和措施2.1 特色小镇选址和规划1) 选址阶段对全市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发展潜力、资源禀赋、交通便利性等因素,确定特色小镇的选址。
2) 规划阶段编制特色小镇的详细规划和布局,包括产业布局、建筑形态、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规划。
2.2 产业发展和创新1) 培育特色产业根据特色小镇的资源禀赋和特点,培育发展相应的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2) 引进优秀企业和项目通过引进优秀企业和项目,提升特色小镇的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3)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支持特色小镇的科技创新和研发,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2.3 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1) 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加强特色小镇的道路交通建设,提升交通网络的便捷性和流动性。
2) 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特色小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和可持续性。
3) 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完善特色小镇的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2.4 文化和旅游发展1) 挖掘地域文化资源通过挖掘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特色小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细则
第一条总则
为加快形成“引领示范一批、创建认定一批、培育预备一批”的特色小镇良性发展格局,助力经济转型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特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申报条件
(一)产业定位:符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高新、金融基金、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旅游、健康、商贸物流、互联网经济、文化创意等支撑我市未来发展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以及生态农业、工艺美术等传统特色提升产业。
(二)建设空间:市级特色小镇规划区域面积一般控制在1-3平方公里(旅游类可适当放宽),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最大可占规划面积的50%左右;市级特色小镇按照3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旅游类按4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并做好5A级景区发展规划。
(三)投入资金:原则上3年内(永泰、闽清等县可放宽至5年内),新建类市级特色小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以上(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改造提升类市级特色小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以上,其中特色产业投资比例不低于70%。
(四)建设内涵:以集聚特色产业高端要素为核心,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推进“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最大限度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开放型市级特色小镇。
(五)运行方式: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
市级特色小镇要明确建设主体,鼓励以社会资本为主、由企业为建设主体推进项目建设。
地方政府或高新区管委会做好规划引导、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环境改善、统计数据审核上报等工作。
(六)建设进度:原则上3年内,永泰、闽清等县可放宽至5年内。
其中,第一年新建类市级特色小镇完成投资不少于3亿元、改造提升类市级特色小镇完成投资不少于2亿元(建设期限为5年的第一年新建类市级特色小镇投资不少于2亿元、改造提升类市级特色小镇完成投资不少于1.5亿元)。
(七)综合效益:建成后有大量的新增税收、新增就业岗位产生,集聚一大批工商户、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加快形成新业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品牌。
第三条申报材料
(一)规划方案: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功能区规划的市级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包括空间布局图、功能布局图、项目示意图、规划范围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如已经开工的要有实景图。
(二)建设计划:有分年度的投资建设计划,明确每个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投资额、投资计划、用地计划、建设规模、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效益,以及相应的年度推进计划,以表格形式进行汇总。
(三)业主情况:简明扼要介绍市级特色小镇建设主体的单位名称、实力、资金筹措计划等。
可附上已建成运营项目案例。
(四)扶持举措:市级特色小镇所在县(市)区政府或高新区管委会支持申报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的服务扶持举措或政策意见。
(五)基本情况:如实、完整地填写《XX市特色小镇创建基本情况表》(详见附件)。
第四条申报程序
(一)申报范围:所有符合基本条件的市级特色小镇。
(二)申报时间:由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特色小镇办)根据各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情况发文通知,原则上每年于2月份、8月份分两批集中申报。
(三)申报数量:坚持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为明确重点、分期推进,每个县(市)区每批申报数量不超过3个。
(四)申报方式:县(市)区或开发区规划的市级特色小镇,由县(市)区政府或高新区管委会择优选出申报对象,行文上报市特色小镇办;高新区规划的市级特色小镇,由高新区管委会向市特色小镇办上报申请材料。
如申报对象超过1个,则排序上报。
第五条审核公布
(一)材料汇总:由市特色小镇办对照申报条件,对申报材料完整性进行核查和汇总。
(二)部门初审:按照产业定位,市特色小镇办将申报材料转送市直相关产业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并提出意见。
(三)创建联审:市特色小镇办组织召开创建联审会,邀请市直相关部门代表、有关专家,对通过初审的小镇进行联审,提出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建议名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市创建省级特色小镇推荐对象建议名单。
(四)公布与推荐:召开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审议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建议名单和我市创建省级特色小镇推荐对象建议名单,报市政府同意后,发文公布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并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城镇化办)报送我市创建省级特色小镇推荐名单。
第六条创建规划
(一)列入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特色小镇创建规划,由创建主体单位组织或委托开展编制,报市特色小镇办组织评审、修改完善后经所在县(市)区政府或高新区管委会批准,由特色小镇创建主体单位组织实施,并报市特色小镇办备案。
(二)创建规划应与所在县(市)区、高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规划做好衔接,并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推进特色小镇规划的“多规合一”,实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三)特色小镇创建规划体系为“1+X”,其中“1”为特色小镇创建规划,“X”为若干专题研究,其中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专题为必选专题。
创建规划是指导小镇开展项目策划、审批、建设的重要依据。
第七条监管调整
(一)定期监测:采取半年通报和年度考核的办法,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开展统一监测。
市统计局牵头建立市级特色小镇统计指标体系,促进相关监测考评制度完善落实。
有关县(市)区按时向市特色小镇办报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二)动态管理:特色小镇年度建设任务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
对连续两年没有完成年度目标考核任务的,退出创建名单,下一年度起不再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并对原奖励或预支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予以扣回。
(三)联动指导:市直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对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前期辅导、协调指导、日常督查和政策扶持。
各县(市)区政府或高
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指导、协调、推进本地区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工作。
市特色小镇办定期组织培训、现场推进交流活动,开展年度考核工作。
第八条验收命名
(一)验收条件:如期完成各项建设目标,符合市级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社会上有较大的知名度,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公认度。
(二)验收程序:由市特色小镇创建对象所在县(市)区政府或高新区管委会向市特色小镇办行文,提交要求验收命名的申请报告和初验报告。
市特色小镇办组织市直相关部门、有关专家,进行实地查看、打分形成一致意见后,报经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后,向市政府提出建议命名的市级特色小镇名单。
对于首次验收不通过的,一年内可申请一次复验。
(三)命名公布:市政府审定市特色小镇办提出的建议命名的市级特色小镇名单后,以市政府名义发文公布。
第九条用地保障
(一)每年3月1日前,市特色小镇办向市国土局提交我市已列入省、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以及退出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项目目录,并抄送给有关县(市)区政府。
(二)各县(市)区政府组织汇总已列入省、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项目的用地需求,并对退出创建名单项目,提出扣回用地计划指标的初步意见,按照《若干意见》有关政策,统筹提出本年度有关特色小镇建设用地需求申请,上报市国土局。
(三)市国土局根据各县(市)区的有关用地申请,按《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在预下达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时,统筹安排我市已列入省、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项目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
第十条资金拨付
(一)启动补助资金(以下简称启动资金)
1、由列入省、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单位,向所在县(市)区政府或高新区管委会提出启动资金申请报告;
2、有关县(市)区政府或高新区管委会按照《若干意见》要求,对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单位提交的申请报告进行初审确认后,报市特色小镇办研究;
3、市特色小镇办根据县(市)区政府或高新区管委会转报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单位申请启动资金报告,提出启动资金拨付初步意见,按相关专项资金报批程序进行申报、拨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