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与通感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分析
通感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
通感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通感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从修辞的视角来看,通感也可叫做“移就”,即五种感官感觉的相通。
也就是说,通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是指我们在思考或交流时用属于一种感官范畴的事物现象去表达属于另一种感官范畴的事物现象,以期达到新奇、生动的表达效果。
近年来,通感现象受到了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学者们更愿意从认知角度来审视通感,即通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形式,因此我们还可称其为“通感隐喻”。
要想更好地理解通感隐喻,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隐喻。
大体上来说,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
它通常也被认为是一种比喻,即把一种事物比喻成另一种事物,以方便人们的理解。
传统隐喻理论把隐喻看成是一种修辞格,在语言中起修饰作用。
而语言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中,所以隐喻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在认知语言学中,莱考夫也曾经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指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
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
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式。
”基于以上对隐喻的解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通感隐喻也是人类普遍的一种认知方式,即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引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形成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手段,成为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
学者们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了,它是经历了一个由修辞到认知的跨域发展过程。
国外的哲学家们关注通感这一现象则始于更早。
西方通感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五世纪的古希腊,比如亚里士多德在《灵魂论》中就曾经提到过通感。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黑格尔等人用“想象”这个概念来论述通感现象。
事实上,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到的有关“崇高”“比喻”的艺术事例实际上都是通感。
然而,康德的论述更为充分,更具影响。
他的《判断力批判》中关于通感的论述,对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通感有借鉴作用。
用概念隐喻理论解释通感[论文]
用概念隐喻理论解释通感摘要:从认知角度看,通感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是一种概念隐喻。
本文我们将用概念隐喻理论来阐释说明通感现象,通感是从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映射到另一感官范畴。
用概念隐喻理论来阐释通感现象可以更好地理解通感现象。
1.引言通感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一种修辞手法,《辞海·语言学分册》里提到:“通感,也叫‘移觉’,修辞手法之一。
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于是,在写、说上当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时,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成领会到的乙感官范围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达效果”。
对通感的研究历史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很多学者从修辞学、心理学、生理学等角度对通感进行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通感的新视角。
从认知角度来看,通感也是一种隐喻。
通感现象可以用lakoff 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来阐释。
王寅教授指出:“通感,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隐喻,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4]”本文将用概念隐喻的理论来分析和阐释通感现象。
koff & johnson 的概念隐喻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lakoff 和johnson 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开辟了一条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新途径。
根据lakoff 和johnson的研究,英语中有大量的表达都是隐喻或者源于隐喻,他们把这样的隐喻叫做概念隐喻。
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
lakoff 和johnson 用源域、目标域、映射和意象图式来解释隐喻现象,他们认为隐喻是一种由源域到目标域的跨域映射。
源域是我们熟悉、具体的概念,目标域是我们不太熟悉、抽象的概念,由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形成了一种不同概念间相互联系的认知方式。
例如,我们常用的概念隐喻有“life is a journey”以及“time is money”,不难看出,概念映射都是从具体形象的“journey”和“money”源域映射到抽象的“life”和“time”目标域。
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
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隐喻这东西啊,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我们认知世界里那些隐藏的小房间。
你看啊,生活里到处都是隐喻,就好比我们说一个人是老狐狸。
这可不是说他真的变成狐狸了,而是用狐狸的那种狡猾来形容这个人很精明,鬼点子多。
这就像给这个人画了一幅特别的画像,不用详细描述他到底做了哪些狡猾的事,只要听到“老狐狸”这三个字,大家心里就大概有个谱儿了。
这就是隐喻的妙处,它把一些抽象的东西,像人的性格特点,用具体的事物,像狐狸,给表示出来了。
再比如说,我们形容日子过得像流水一样。
日子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流水大家都知道啊,一直不停地流啊流,既表示时间的持续不断,又有一种一去不复返的感觉。
要是没有这个隐喻,你要描述日子过得快、过得不停歇,还真得费不少口舌呢。
那我们怎么去解读隐喻呢?这就像是猜谜语一样。
当我们听到一个隐喻的时候,我们得去挖掘背后的含义。
就像听到有人说“他是一颗螺丝钉”。
这时候,我们就得想啊,螺丝钉有什么特点呢?螺丝钉很小,但是却能在机器里起到很关键的固定作用。
那这个人呢,可能就是在一个团队或者集体里,虽然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就像是从一个神秘的宝盒里找出宝藏一样,要经过思考和联想。
有时候啊,隐喻还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中国,我们常常把老师比作蜡烛。
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体现了我们对老师奉献精神的尊重和赞美。
在西方呢,可能就没有这样确切的隐喻。
这说明隐喻是扎根在我们的文化土壤里的。
隐喻的构建也很有趣。
就像我们搭积木一样,我们会选择那些能准确表达我们想法的元素。
比如说要形容一个女孩子的美丽,如果说她像花一样,这就是一个很常见的隐喻。
因为花在我们的认知里就是美的象征。
但是如果想要更独特一点呢,可能会说她像清晨竹林里的一缕风,这个隐喻就给人一种清新、灵动的感觉。
这就像厨师做菜,用不同的食材搭配出不同的口味。
可是啊,隐喻也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
有时候就像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
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应用研究
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应用研究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学主要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Lakoff 1990)。
Lakoff和Johnson认为概念隐喻是始源域的概念系统到目标域的概念系统的映射,即“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影射到结构欠清晰的目标域之上”,是人们以一熟悉概念去认识、理解、表现另一陌生概念的过程。
映射是隐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抽象的意想图式即认知结构为心理基础,实现不同生活经验之间的相互融合,使源概念域中比较熟悉、比较具体、易于理解的图式映射到了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目的域,在两个概念领域之间创立关联,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
Saeed(1997.30)认为隐喻的结构是认知性的,隐喻就是概念系统跨领域映射的结果。
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隐喻性思维反射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促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概念隐喻使得人们在认知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相似点,建立起思维中多方式、多角度的联系,是人们形成新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
由于概念隐喻属于人类的深层概念系统,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话语,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些概念隐喻的影响。
隐喻在语言领域中具有普遍性。
从广义的隐喻定义范畴来说,隐喻包括拟人、转喻、夸张等多种辞格以及词语多义、惯用搭配、习语和谚语等各种能实现隐喻性表达的语言形式。
它可以出现在语言的多个层次:词汇、短语、句子,还能以篇章、风格等形式出现。
语言实证也表明隐喻不仅限于文学作品,更多的存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
据Lakoff和Johnson的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形式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是人类概念体系中存在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概念隐喻能派生出众多隐喻表达形式,如由“Life is a jour-ney/人生是一次旅程”。
从意象图式看隐喻的构建与识解
然死亡,Arnie Klein表示他非常震惊,得知消息后坐在办公桌前足足五个小时不能动弹,于是Larry King对他的这样强烈的反应用附加疑问的提问方式向对方进行确认:起始A(Larry King):A doctor should feel that way,right?反应B(Arnie Klein):Well,that’s the only way I could feel...又如,Larry King在开启Michael吸毒这一话题时,也采用了附加疑问的提问方式向对方进行确认:起始A(Larry King):You’ve worked with addicts,have you not?反应B(Arnie Klein):I wrote a book on heroin addiction.And I mean I think what’s happening with drugs now is a disaster.I mean when you look at the actor from the“Batman.”I mean look what happened to him.在以上两段对话中,采访者通过陈述其假设———“作为医生应该会有这样的反应”、“你的病人里有瘾君子”再加上“是吗”的附加疑问(加下划线部分),邀请受话者确认其假设的正确性,这样便实现了向受话者寻求确认的话步功能。
常规的附加疑问句有两种,一类是反意的附加疑问句,另一类是非反意附加疑问句。
如:He used to take pictures there,didn’t he?(反意的附加疑问句)You call this a day’s work,do you?(非反意附加疑问句)由于现在语法学者把附加疑问句的范围加以扩大,采访者在用英语提问时,除了使用常规的附加疑问句提问方式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其他的附加疑问句的不规则形式(见下划线部分),如:He is a nice man,don’t you think?She’s your daughter,am I right?He’s not on duty now,do you suppose?A good omen for poor English,eh?Those kids didn’t waste much time,hey?It’s a good film,what?You have to have chemistry to win,do you agree?You remembered the eggs,right?四、结语借助Amy B.M.Tsui会话语言描写框架,笔者对英语采访者提问的话语结构和特征进行了一些分析,发现采访者的提问和受访者的应答之间的连贯是通过其各组成部分功能的联结实现的。
通感隐喻认知概要
通感隐喻认知摘要通感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它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既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同其他隐喻一样,通感隐喻也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它是通过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映射而形成人类认知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
本文试图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下,运用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来分析通感,以便探寻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和心理奥妙。
关键词通感隐喻认知方式意象图式隐喻模式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并将它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
但是Lakoff和Johnso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将这种说法彻底推翻了。
他们提出隐喻是普遍的,不可简化的。
人类理解的想象结构直接影响隐喻意义的本质,并规约我们的理性推理。
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
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通感这一隐喻修辞手法,通过对其相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以及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通感的认知性阐释。
一、什么是通感通感(synaesthesia),望文生义,指的是人的各种感觉相互连通,身体某一感官受到刺激,产生反应,同时又引起其他感官的反应。
它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指我们在思考或交流使用乙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属于甲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以达到新奇、精辟的表达效果。
传统上,通感现象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是润饰辞藻的一种修饰手段。
例如英语中有piercing cry (刺耳的声音)、sweet music (悦耳的音乐)、sour look (怒视)、a loud shirt (颜色花哨的衬衫)、soft light (柔和的光线)这样的表达方法。
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法,如“闻见(香味)、听见、冷眼、清净、音色、声音刺耳、眼睛尖、口味重”等。
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和哲学意义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和哲学意义作者:王宇弘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40;沈阳师范大学生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34刊名:外语与外语教学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年,卷(期):2008,(4)被引用次数:3次参考文献(28条)1.亚里斯多德的《灵魂论》和《自然诸短篇》是相互独立的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灵魂论及其他》将二者同时收录,见参考文献2."通感"(synaesthesia)一词在心理学上有两重涵义:第一层涵义如文中所述,是指一种基于人类感知的隐喻类比,在语言中体现为"运用有关某一感官印象的词项描述其他感官印象"[The Oxford Engligh Dictionary (1989)],如汉语中的"苦寒"与英语中的'bittercold',都是以味觉感受来描述触觉感受;第二层涵义则指一种感官的适宜刺激同时引起另一种感官的反应,是一种由于感觉神经异常联结所导致的感觉紊乱,是非常态的,中文译为"联觉",又称"通感症",例如"个体听到某种声音时产生鲜明的彩色形象"(《心理学大辞典》,黄希庭等,2003).本文采用的是第一层涵义,即将通感作为一种隐喻进行研究3.Ullmann(1957)对感官感觉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序依次为:触觉,温觉(从触觉中分离出来),味觉,嗅觉,听觉,视觉.一般认为,低级感觉相对简单,高级感觉相对复杂4.培根(Bacon)《学术的进展》(Advancement of Learning)第二卷5章,转引自钱钟书《通感》5.Brooks L Spatial and Verbal Components of the Act of Recall 1968(22)6.Day,S Synaesthesia and Synaesthetic Metaphors 19967.Johnson M The Body in the Mind 19878.Kant,I.Norman Kemp Smith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19659.Keats,J Keats:The Complete Poems 1970koff,G.Johnson,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199911.Marmor,G.Zabeck,L Mental Rotation by the Blind:Does Mental Rotation Depend on Visual Imagery? 1976(04)12.Ramachandran V.S.Hubbard E.M Synaesthesia-A Window into Perception,Thought and Language 2001(12)13.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198914.Ullmann S The Principles of Semantics 195715.Wagner,S Metaphorical Mappings in Human Infants 1981(52)16.陈光磊通感和比喻的化合 200117.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 200318.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特征修辞论 200319.李国南辞格与词汇 200120.彭懿.白解红通感认知新论[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01)21.钱钟书通感-七缀集 198522.汤书昆东方审美至境--"通感"再阐释 1998(05)23.汪少华.徐健通感与概念隐喻[期刊论文]-外语学刊 2002(03)24.王志红通感隐喻的认知阐释[期刊论文]-修辞学习 2005(03)25.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灵魂论及其他 199926.褚孝泉通感考 1997(04)27.朱自清荷塘月色 200428.庄子庄子 2006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王翔济慈颂歌中通感隐喻的认知研究2008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对通感现象进行了研究。
从认知角度分析通感与隐喻之间的关系
柔 软 的音乐声飘 散 芳香 幻化 成甜 美 的光
金 光 闪闪让人 听来 品味 出极 精美 的味道 包裹 着我 让我沉 寂 在永 恒之 中
文学作品中探其身影 , 就是在 日常生活 中也是随处可见
的。人们 通 常 会 用 “ 正 腔 圆” 表 述 某 人 有 一 副 好 嗓 字 来
既而叔本华在其著作 中研究 了通感这种现象 的心理 机 制 。乌 尔曼 ( lan 在 2 Um n ) 0世 纪 2 0年 代对 通 感 从 语 义
S f mu i i e a p ru n we tl h , ot sc l e f me a d s e i t k g
G l e i u i l d u e q iie o d n w t a d b e o o m x u st , h
触觉 、 嗅觉、 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 , 耳、 舌、 眼、 鼻、 身各个 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有温度, 声音似乎有
学 角度作 过 系统 的研 究 。现如 今 , 感不 仅是 一 种极 具 表 通 现力 的修 辞手法 , 而且是 一 种极 具创 造性 的 思维 方 法 。对 它 的认知 和深入 研究 已经 在 认 知 语 言 学 范 畴越 来 越 多 地
为人 们所关 注 。
一
子, 此时声音就被赋予 了固体的外形 ; 秀色可餐” 用“ 来称
觅得“ 通感” 这一修辞 的踪迹, “ 如 晨钟云外湿 ” 杜甫《 ( 夔
州 雨湿不 得 上 岸 作》 。然 而对 它 的 发 现 , 引 起 汉语 修 ) 并 辞学 界 的关注和 浓厚 兴趣 进 而进行 研究 , 是从 钱钟 书 先 却 生发 表 《 感》 文 之 后 才 真正 开 始 的 。而 在 西 方 , 希 通 一 古 腊 的亚里 士多德 在《 灵 论》 提 出声 音有 “ 锐 ” “ 心 里 尖 和 钝 重” 之分 , 识到人 类 的听觉 与触 觉 之间 的相 通性 , 胧 地 意 朦 意识 到通感 的存 在 。至 1 9世纪 末 2 纪初 , 0世 通感 在 象 征 主义 诗歌 中得 以广 泛 运用 , 为一 种修 辞手 法 发展 到 了顶 作 峰, 有诗 人西蒙 斯 的诗歌 为例 :
隐喻认知理论(下)课件
隐喻的认知过程
要点一
总结词
隐喻的认知过程包括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以及理解隐 喻意义的过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隐喻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从源域到目标域 的映射以及理解隐喻意义的过程。源域是指用于比喻的事 物或概念,目标域则是被比喻的事物或概念。在理解隐喻 时,人们会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建立联系,通过比较两者 的相似性来理解隐喻的意义。此外,人们还需要考虑语境 、文化背景等因素,以便更准确地理解隐喻的意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隐喻认知理论(下)课件
目录
• 隐喻认知理论概述 • 隐喻的构成要素 • 隐喻的理解与运用 • 隐喻认知理论的应用 • 隐喻认知理论的未来发展
01 隐喻认知理论概述
隐喻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隐喻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来传达意 义的修辞手法,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类型。
详细描述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 事物相比较,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根据不同的标准 ,隐喻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明喻、暗喻、借喻等。明 喻是直接将一个事物比喻为另一个事物,如“他像一只 狮子一样勇猛”;暗喻则是暗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如“他是一头狮子”;借喻则是通过借用另一个事物 的特征来描述一个事物,如“铁拳”用来形容强硬的态 度。
隐喻与语言、文化的关系
总结词
隐喻与语言、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 下,隐喻的意义和使用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详细描述
隐喻与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语 言和文化背景下,隐喻的意义和使用方式可能存在差 异。在一种文化中常用的隐喻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无 法理解或使用。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了解不 同文化背景下隐喻的意义和使用方式,以避免误解和 冲突。此外,语言中的隐喻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价值 观,通过研究隐喻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社会的文化特 点。
概念隐喻的解释和构建功能的开题报告
概念隐喻的解释和构建功能的开题报告
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是最初由美国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一种认知语言学理论,指的是通过将某一概念与另一概念相比较,以表达更为抽象或难以言表的概念的一种语言手段。
例如,我
们常用身体部位隐喻情感状态(如心痛、肝脏被拧),用时间隐喻价值(如时间就是金钱),用空间隐喻思维方式(如向前、向后思考)等等。
在实际应用中,概念隐喻不仅有助于人们理解抽象概念,更可以给
某些专业领域带来新的思考方式和模型,如利用公司管理中的隐喻研究
提高管理水平,探讨文学创作中的隐喻等等。
我的开题报告将探讨概念隐喻的构建功能,从语言、认知和文化等
角度进行研究。
首先,将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概念隐喻如何通过语言形
式表达,并结合例子进行说明。
其次,将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探讨概念隐
喻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如何构建认知模型,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
的隐喻差异性。
最后,将结合实际应用探讨概念隐喻在管理、文学等领
域的具体作用和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究概念隐喻的构建机制和功能,弥补该领
域的空白,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概念隐喻,促进不同领
域的交叉融合和学科跨越。
通感的认知究
内容提要本文研究了通感隐喻这一现象。
文章首先简要的概括了对强通感与弱通感(即通感隐喻)的多学科研究,讨论了强弱两种通感之间的关系,得出:通感隐喻(弱通感)具有~定的神经和心理基础。
接着,文章运用莱考夫与约翰逊的体验哲学理论、格莱迪的基本隐喻理论和弗科尼亚与特纳的概念整合理论,探究通感隐喻的内在本质。
文章揭示出:(1)通感隐喻是基于体验的,包括神经的与基本经验的体验性;(2)它们属于基本隐喻范畴:(3)其意义建构过程是动态的概念整合过程。
关键词:通感;通感隐喻;认知语言学:体验哲学理论;基本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AbstractThe廿]【esisstudiest11ephenomenonOfsyImstheticmctaphorswhichentail洳m3teX鑫m.mesM以y也etransfersbetweenpe托e弘工aidomgb.,rhemultidisciplinarystudyonstrongsynaesthesia(refbrringto吐lerealco-sensation)andwcal(s”ae蚰esia(ref毫rringtotheimersensoryassociations),atlddiscusses也eirrelationships.From也ediscussion,itisconcludedthatsynaes也eticmet8phors(whichisanothern锄eforweaksynaesmesia)mayhavesomenellralandpsychologicalunderpirulings.Then,drawingonthreem∞riesi11cogllitiVeli力gIlistics,n锄elyLakofrandJohnson’sEmbodied蹦losoph孔‰dy’sPrif啮ryMetaphorneo吼觚dFauconnierandn哪er’sBlendingTheo观thcauthorenqui坤sinto也enatureofsynaesmeljcmetaphors柚dcomestothI∞imponantcoItclusionsasfollows.(1)synaesthe&me乜phorsaren黜a}姆斑phenom嘲Iogically姗bodied.(2)TheyarePrimaryM曲巾hors.(3)Theifprocessesofmeaningconstn】ct至onaredyn啪icprocessesofcOnceptualinte掣ation.Ke)words:Synaesmesia,sytlaestheticm啦phors,cogIIitiwlin刚sticS,theEmbodiedPhiIosophy,龇MmaryMe协phor111e0Ⅸ恤BlendingTheoryAcknowledgementsInmeco、lrseofwriting也isthesis,IhavereceiVedatTemendousamountofhelpandsupport,and1wouldliketotal【eⅡleopponunitytoexpressmydeepeSt伊atitudetoa11thosewhohavehelpedme.FirstofaII,Iamgrc砒IyindebtedtoPmfessorSuxiaojull,mysupervisoLwhohasgivenmea10tofenlighteninginstmctionsinmy血ree—yearstudyandhashelped衄ou曲Ⅱ1evariousstagesofthedevelopmentarIdreVisionofmethesis.Witllouthiscncouragementandsupp。
隐喻、转喻、意象图式互动模式的认知分析
隐喻、转喻、意象图式互动模式
的认知分析
隐喻、转喻、意象图式互动模式的认知分析
Lakoff (1987)指出人类通过理想化认知模式建构对世界的认知。
而隐喻映射、转喻映射和意象图式结构是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式四种建构原则中的三种。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中关于概念互动的研究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对隐喻和其他建构原则的关联的研究也已占了一席之地。
在经验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对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概念互动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中的一些表达的解释来探讨其互动模式。
本文中互动模式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主要回答了以下五个问题:(1)隐喻和意象图式在概念互动中的关联方式是什么?(2)转喻和意象图式在概念互动中的关联方式是什么?(3)意象图式在建构大量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关系和理解转喻在推理时的作用是什么?(4)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概念互动的经验基础是什么?(5)隐喻在互动中的作用是什么?本文中,隐喻和转喻被描述为概念映射,两者的不同在于所包含的概念域。
两种认知方式都基于人类日常和身体的经验。
隐喻的功能是提供理解,而转喻服务于理解。
意象图式是人类对世界的体验所形成的前概念意象组成。
分析表明,概念互动包含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三种模式的激活。
概念互动中,隐喻为互动提供基本模式,转喻和意象图式伴随其出现。
意象图式完全解释了概念互动方式,并能够赋予表达很高的价值意义。
转喻在概念互动中附属于隐喻和意象图式,它遵循意象图式的逻辑。
经验主义对意象图式结构的形成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概念隐喻和转喻不是随意的,它们基于我们的身体经验。
一旦确定,人们就会以不同方式将其结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概念隐喻的定义及分类
概念隐喻的定义及分类
1. 概念隐喻啊,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个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个事物!就好比说“时间就是金钱”,这就是把时间隐喻成了金钱呀!在这里,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通过和具体的金钱联系起来,一下子就好理解多啦,对吧?
2. 概念隐喻还可以分成好几种类型呢!比如结构性隐喻,就像“人生是一场旅行”,把人生和旅行联系起来,多形象!在这场“人生旅行”中,我们不都是在不断前进、经历各种风景吗?
3. 还有方位性隐喻呢!“她情绪高昂”不就是把情绪和高这个方位联系起来了吗?当我们说一个人情绪高昂时,仿佛能看到那人积极向上的状态呢,是不是很神奇呀?
4. 本体性隐喻也很有意思!“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把心这样难以具体描述的东西用石头来比喻,马上就让我们对这个人的性格有了直观感受呢!
5. 另外还有一种很特别的,叫容器隐喻哦!像“他充满了热情”,把人当成了可以盛放热情的容器,太有趣啦!你好好想想,生活中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呀?
6. 哎呀呀,这些概念隐喻的分类是不是让你大开眼界呀!它们真的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理解世界和表达情感的新大门呀!总之概念隐喻真的超级重要,我们可离不开它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概念隐喻无处不在,丰富了我们的思维和语言,实在是太有意思啦!。
基于认知机制的通感隐喻研究
基于认知机制的通感隐喻研究[摘要]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通感也属于一种隐喻,因此本文采用莱考夫和约翰森的概念隐喻理论来进一步阐释通感。
通感隐喻在本质上体现了各种感官概念间的相互映射,主要是遵循从较低级感官形式映射到较高级感官形式的规律;而通感隐喻中的概念往往是从可及性较强者映射到可及性较弱者。
[关键词] 通感隐喻认知映射一、通感的内涵Synaesthesia一词源自希腊语,由前缀syn-(together)和词干-aesthesia (sensation)组合而成,意思是“together perception”,是“适宜于五大感官之一的某种刺激引起其他感官的反应”[1]。
在我国,对通感也类似的解释。
其中,《辞海·语言学分册》里提到:“通感,也叫‘移觉’。
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于是在写、说上当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成领会到的乙感官范围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达效果”[2]。
另外,被誉为“中国之大儒,今世之通人”的钱钟书先生,在他的《七缀集》里对通感给出了更加精辟的注解:“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
颜色似乎有温度,声音似乎有形象,冷暖似乎有重量,气味似乎有锋芒”[3]。
简言之,通感是把原本用于描述甲感官的词转化成描写乙感官的词,从而使得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各个感官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沟通。
近些年,通感已不仅仅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和修辞手段,它更是一种认知机制。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不断发展起来,语言学家们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进一步研究和分析通感现象,从中发现通感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内在逻辑思维的认知模式,它反映了人们感知、体验、理解、把握客观世界的过程。
同时,通感也可被看作是一种隐喻,本文将运用莱考夫和约翰森的概念隐喻理论来进一步分析和阐释通感现象。
概念隐喻简析
- 198 -校园英语 /语言文化概念隐喻简析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滕兆娜【摘要】隐喻在传统意义上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方式。
但是,认知语言学家眼中的隐喻是认知世界的强有力的认知工具。
本文将陈述概念隐喻的基本研究和应用。
文中第一部分从不同角度论述隐喻的定义以及起源。
第二部分是隐喻的分类以及在翻译和认知领域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分析隐喻是一种思考方式,第四部分总结。
【关键词】隐喻 分类 应用一、隐喻的定义隐喻该单词“metaphor ”源于希腊单词“meta ”和“pherein ”.“meta ”的意思为“穿过,通过”,“pherein ”的意思为“改变”。
从该词来看隐喻的功能是将某事物从一地点改变到另一地点。
从句法学的观点,隐喻由三部分因素组成:喻题(tenor)、喻体(vehicle)、喻底(ground)。
在一个比喻中并不是所有成分都要呈现,也就是说有个别因素缺失。
隐喻存在着众多的定义,如下:1.隐喻:使用一个单词或短语来描述某事物,使之区别与字面意义。
——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第四版2.隐喻: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与其有相似特征的事物,而没有用“像”,“好像”一类的比喻词。
——朗文当代高阶词典3.隐喻即为转换实体词,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用其他的描述方式表述概念。
——彼得•纽马克4.隐喻:用一个事物理解另一个事物的修辞方式。
用该词所附有的意义去描述其他事物。
二、隐喻的分类1.彼得•纽马克的分类。
彼得•纽马克在《翻译教程》里将隐喻分为四类:“化石级;现存级;新创级和原创。
化石级,其名称本就是一种隐喻。
从字面上理解为已经成为化石,实际指过时的比喻的应用。
在某种意义上,和死去的隐喻差不多。
举一例,下倾盆大雨,用 “rain cats and dogs ”(字面意义为下猫狗)来比喻。
在现代社会,如果还采用这样比喻的人就如同生活在祖父之前的年代。
现存级隐喻即为现被收录在各种词典,被广泛运用在日常生活之中的比喻。
新创级,至少目前商未被收入词典,同时又让人接受,并感到新意扑面;原创,这种比喻并非随处可见,唾手可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隐喻与通感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分析[摘要]通感不但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一种隐喻。
通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其思维与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感官域之间特征的相似性是形成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而且通感隐喻是从基本低级的认知感官域到复杂高级感官域的投射。
[关键词]通感隐喻概念隐喻[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059-02一、引言“synaesthesia”一词源自希腊语,“syn”意为“融合”,“-asesthesia”意为“感觉”,顾名思义就是感觉融合、感觉互通的意思。
通感又叫“移觉”,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通过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味觉、嗅觉、听觉、视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交错、沟通,彼此转换挪移,将本来表示a感觉的词汇挪用来表示b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作为一种修辞现象,通感早已存在于古今中外的诗歌与其他文学作品之中。
被称之为“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应是我国正式引进通感研究的第一人,在他的《七缀集》里辟专章对通感加以阐述:“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如piercing cry, sweet music, hot debates;冷眼,眼睛尖,等。
”王寅教授指出,“通感,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自从lakoff 与johnson创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以来,不少学者重新对日常语言的种种表象进行反思,探究其语言背后的认知与思维过程。
本文欲以概念隐喻为理念框架,通过逐步分析通感的特点,从而揭示其语言的特点。
二、概念隐喻与通感人的五官是相通的,某一感官所受到的刺激会给另一感官带来类似的感受。
从认知的视角来看,通感是在两个或多个感官之间进行的映射。
其中源域和目标域所表示的概念分别属于不同的感官。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文中,lakoff 和johnson(1980)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隐喻无处不在,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思想与行动中,人们用以思考与行动的概念体系在其本质上是隐喻的。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人们常用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
概念隐喻是通过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通常表现为“a is b”的形式,目标域是通过源域来理解的。
通感的认知方式隐含着这一工作机制。
概念隐喻理论运用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及意象图式(imageschemas)来解释隐喻现象。
lakoff 和johnson认为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a cross-domain mapping)。
但是通感毕竟不是普通的隐喻,其源域与目标域的基点是感觉,两域均为感觉域,感觉域表现的意象自然不同于一般隐喻意象。
通感中源始域与目标域之间不是简单的词义特征相似性的影射,而是概念系统中感官域之间特征相似性的影射。
这种相似性究其实质就是从不同感官域中所体验到的美感的相似性。
三、通感隐喻的认知分析通感可以看作概念隐喻,通感背后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过程,下面试从认知的视角分析通感现象的特点。
(一)通感隐喻其于源始域与目标域的相似性ortony(1993)指出,所谓相似性,就是指两个事物具有共同的属性。
换言之,若对象a与b共享了某一特征,则a相似于b。
而隐喻中的相似性,就是指源始域与目标域这两者之间具有某种类似或相仿的特征或特性。
人类在要表达的两种事物之间寻找它们的共同属性,然后进行抽象属性加工,把所要表达的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突显,借用源始域形象,加强目标域的表达效果。
人们通过比较不同事物间的相似性来认识事物的特征,从而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我们人类世界,认识抽象事物,建构知识体系。
通感就是以相似性为基础,在构建过程中从一个感官系统向另一个感官系统映射,即从源始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是以一种较低级简单的感官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高级复杂感官域的经验。
较低级简单的感官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目标域上,目标域借助于源域而得到部分理解。
这种相似性有的是常规性的,也有的是创造性的,通过制造两域间的相似性,使话语被听者满意接受,巧妙拉近彼此心理距离。
如: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在袅袅空中的余音。
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钱钟书《围城》)源始域“甜”、“余音”与目标域“笑意”之间具有很好的隐喻相似性;这一相似性既起到了类比“笑意”的作用,又架通了“甜”、“余音”和“笑意”之间的桥梁,从而融为一体,使作者出神入化地展现了唐小姐的笑意,使人见之于目,闻之于耳,品之于舌。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形成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从而激活大脑中理解该句所需要的认知方式。
通感隐喻的源始域都来自最基本最低级的感官的生活体验和对基本自然及社会现象的体验及观察,与目标域之间有很强的相似性,起着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的映射作用。
又如:soft music like a perfume and sweet light golden with audible odours exquisite swathe me with cerements for eternity.听了肖邦的乐曲后,诗人西蒙斯情感涌动,所有的感官参与其中,触觉(soft)、嗅觉(perfume)、味觉(sweet)、视觉(light)、视觉(golden)、触觉(swathe))官能相通,创造了艺术语言特有的意境,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音乐之美,淋漓尽致地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句子中意象于多个感觉域间流动,构筑出新颖独特、旖旎多姿的境界。
之所以会展现如此绚丽多姿的音乐境界,是因为作者能将不同的感官当作类似的感官来看待,并发现各个感官某一特性上的相似之处。
相似,使隐喻成为可能;相异,使隐喻的本体与喻体的碰撞每每闪现出亮点。
相似点越隐蔽,隐喻的生成越容易出彩。
(二)通感隐喻从低级感官域向高级感官域影射通过对19世纪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中的通感现象的调查和研究,ullmann (ullmann 1964:86)发现通感是呈向上的等级分布(hierarchical distribution),即感觉是从低级感官移向较高级感官,较简单感官向较复杂感官移动的。
他将调查中的六种感官由低级、简单到高级、复杂依次排列为: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视觉。
在通感中,最为普遍的是由触觉域向听觉域的映射,其次是由触觉域向视觉域的映射。
其中以融合了空间感觉、触觉、色觉、听觉等多种感觉的视觉最为复杂。
据心理学的统计,正常人大脑贮藏的感觉信息,80%来自视觉,10%来自听觉。
如:(1)促织灯下吟,灯光冷于水。
(刘驾《秋夕》)(2)cool the sound of the brook.(h.w. longfellow)以上两句诗中,诗人用“冷”“cool”这种低级的触觉感官来描写“灯光”、“brook”这些高级的视觉感官,以此来烘托出作者的寂寞的心情。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4)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
(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朱自清用渺茫的歌声来形容荷花的清香,用听觉表达嗅觉。
花香本来是诉诸嗅觉,但作者用有缥渺的歌声来表达,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感受。
清香与歌声两个同属美好的事物的意象优美地交错相融在一处,把当前那种优雅与宁静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贾唯孝进一步地诠释听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嗅觉里的印象。
(5)he was quietly dressed in accordance with his age and station.(他向来衣着整洁素雅,合乎他的年龄和身价。
) quietly 本是修饰听觉的,这里却用来修饰了视觉,从而把edward burton 整洁素雅、文静、不张扬的外表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6)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戴圣《礼记.乐记》)这句话的主要意思说: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
把音乐由听觉转化为视觉,说明概念映射是从比较熟悉的源域“听觉”映射到不太熟悉的目标域“视觉”。
在通感中,人们常用较低级的感官中的概念去表达一些较高级的感官中的概念。
通感是艺术的体现,它是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物化的结果。
通感是在作者的大脑中经过幻化而产生的不同的感官之间的相互沟通,它往往表现为心理上的幻觉,甚至是错觉,因此通感有时与现实并不一致(汪少华,徐健)。
四、结语由以上分析可知通感不仅仅只是一种单纯的修辞手段,这也是一种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基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存在于人类的意识与思维之中,对语言的理解基于潜意识存在的概念隐喻,这是一个无意识的、自然而然的过程。
在通感隐喻这样的语言下,人们获得了一个崭新的语言视角,主体的感受得到升华,语言本身也因此而意味隽永。
[ 参考文献 ][1] 钱钟书.七缀集. 通感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 汪少华,徐健. 通感与概念隐喻[j]. 外语学刊,2003,(3).[3] 王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 ortony, a. metaphor and thought[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5] ullmann. s language and style[m]. oxford,basil blackwell,1964.[责任编辑: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