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5《老子》四章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四章
教学目标:
1. 翻译课文。

2. 领悟《老子》四章的思想内涵。

3. 探究儒道之异同。

教学重点:
1、对老子四章所阐释思想的深层认识。

2、关于文中所论美丑、善恶、有余和不足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时代背景: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

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

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的盟会450余次。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功,强作妄为。

使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命。

结果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

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

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适合于所有事物的理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老子认为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转化的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2、介绍作者: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公元前571年诞生,春秋时期楚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3、介绍《老子》
《老子》道家著作,亦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相传为春秋末年老子所著。

《老子》現一般认为编定于战国中期,存有老子本人的思想。

《老子》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一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历代关于《道经》、《德经》的次序、真伪多有争论。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德经》在《道经》前,为現存最早的《老子》抄本。

《老子》提出一个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有很大影响,还涉及到兵法、天文、养生等方面,道教奉之为主要经典,称《道德真经》。

历代注解达百部,主要有西汉河上公注,魏王弼注,宋林希逸《道德真经口義》,明焦竑《老子翼》,清畢沅《老子道德经考异》等。

近人马敘抡有《老子校注》、高亨有《老子注释》。

《史记》载(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

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

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

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
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

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

《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

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

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翻译课文】
第1则(第11章)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译文】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一个车轮,当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

【原文】“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译文】用泥土烧成的器皿,当中是空的所以才能放东西,这样才有了器皿的作用。

【原文】“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译文】开窗户造方子,当中是空的所以可以放东西和住人,这样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原文】“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原文】所以“有”利的存在,“无”才会发挥作用。

【老子的结论】
总结上面所讲,“有之以为利”这里的“有”可以被解释为有利条件,“无之以为用”这里的“无”可以被解释为使得有利条件发挥作用。

“有无相生”
“利,用”也是一样是不可分离的,这个也就是“道”。

这个只是一般的比较浅显的道理,解释起来比较容易,说多了只会是故弄玄虚。

三十根辐条连在一个轮毂上,当毂心凿空,可以插上车轴当作车轮用。

和泥制作器皿,当泥坯成形拥有一个器皿的储物空间,可以用作器皿来储物。

在房子的墙壁上开凿出一个窗户,有了这个透光透气的窗户,那么整个房子就可以让人来居住。

所以拥有一个实体的东西是一种财富,把这个东西稍稍改造、挖空,使之产生一种灵动,能与外界的事物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就有了用处。

第2则(第24章)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译文】这里的“企”不是企业的者的意思,是提高提升自己的意思。

抬起脚尖想提高自己的高度,反而会站不稳。

跨者不行把正常的两步并作一步走路,反而不会走快。

【原文】“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译文】凭着自己的眼睛去看反而看不清。

只凭着自己的主意去判断事情,反而不会分清是非。

自我夸耀的人反而没有功劳。

自大自满的人反而不会长久。

【原文】“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译文】如果从“道”的方面来说:上面的行为都是多余、累赘不堪的东西,就如同剩饭、赘瘤一样,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修道的人一定要避免它,不要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老子的结论】
老子在本章阐述了一些反面的行为,这里让我想起了上一章的那就“故教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都是告诉世人要有道德,如果做最真的自己不失道德。

体道悟道守道得道。

下面请看立志故事。

【探究课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意思是说欲速则不达;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人能修到这些德行已算不易,可是,这些对于道来说只能是赘行。

可见,道之大啊,包容一切也是说真正的道是自然而然不加任何修饰的。

第3则(第33章)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译文】了解他人的人,只能算是聪明。

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有智慧。

【原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译文】能够战胜别人只能算是有力,能够战胜自己的弱点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

【原文】“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译文】能够知足而淡泊财物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富有。

能够自强不息的人才能算是有志气。

【原文】“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不失“道”顺其自然的人才能够长久,而能够真正死而不忙者才算是真正的长寿。

【老子的结论】
说到死而不亡,国外有很多用科学去研究如何长寿,咱们中国其实在古代很久以前就已经知道这个方法了,古代“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等都能说是死而不忙,因为他们都活在咱们心中。

现代有伟大的“毛主席”“雷锋”等。

其实有些东西只要是顺其自然去做,即使你不想得到的没有要求得到的,也会顺其自然的到你身边。

而且你不会把他看的太重。

这也是得“道”人的智慧。

第4则(第64章)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译文】安定的局面容易持守,没有迹象的事物容易图谋;脆弱的东西容易分解,细微的东西容易散失;所以要在事情尚未萌芽之时,就预先处理好。

乱事在尚未形成的时候就要预防以免发生之时难以处理。

【原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文】合抱的大数要从嫩芽开始生长(好比树的成长过程);九层高台是由一筐筐的泥土垒起来的(好比高楼搭建的过程);千里之行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原文】“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译文】逞强者必败,贪婪者比失,圣人无为不贪,因此,不败,不执着,所以不会有失。

【原文】“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译文】人们经常做一些事情,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是却在最后管他失败了。

这是由于没有把握好最后,如果在最后也能像开始那样谨慎小心,就不会失败了。

【原文】“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所以圣人“不争”,圣人所追求的是一般人所遗弃的(所以圣人不回去收藏平常人所认为的珍宝玩物,这也证明了老子老师所说的“不贵难得之货”)。

【老子的结论】
圣人所学的是平常人认为不值得学的东西,这样反而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好比人们误解老子认为其迷信,其实不然。

圣人始终辅佐万物适应自然为已任,从不敢妄为。

圣人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奢求不妄为,绝圣弃智,不贵难得之货,致虚极,守静笃,无为,无欲,无我,谦虚,谦下,不争。

【探究课文】
1、“当其无”似乎应该理解成,“只管做好,先不要考虑是否有用,做好了自然就会有用,只管把轮做好,
自然有车之用;只管把门窗做好,自然就有室之用;……一副好车轮肯定有用武之地,一套好门窗自然有房间用到它。

所以只管做好,自然有用……
明确:一般人只注意到了实有的作用,而忽略了空虚的作用。

本章最后一句“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有形的东西是给人方便使用的,无形的空间才是活动的地方。

如天与地之间是中空的才能让万物来去无阻,通行无碍,如天与地之间,没有这个中空的地方,万物就没有活动与生化的余地了。

有无相生,有就是实,无并不是没有,是虚无空无,一个空口袋里可以装东西。

一无所有才是真正拥有的开始。

无的状态是道,有有的优点,无有无的价值。

就像书法里的黑与白。

白即空白,指墨迹以外的纸上空间,也可称之为虚象。

黑,指落在纸上的黑迹,也可谓实象。

空白在书法作品艺术艺术中,也是审美对象,是整幅书作的“半壁江山”,没有空白,便无书法。

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大而化之谓之圣,圣而不可知之谓之神。

”充实是美的先决条件,“神”则是最高境界之“虚”。

万事万物都是一个相对的存在。

生命有时,有生就有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佛教徒把这句话反过来读——“未知死,焉知生?”
2、第2则中。

老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在生活中,人不应该自以为是,否则反而会达不到应有的目的,成为“物或恶之”的“余食赘肉”,这是有道的人不愿意做的事。

3、从第2、3则中,我们如何看待老子所讲的道理呢?
明确:任何事都是难易相成,高下相对的,所以应当正确对待来自生活中的问题,即不能只看到难而看不到易,也不能自以为是。

【艺术特色】
一、韵律美
句式长短搭配,讲究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如本课第十一章:其中的“智”、“力”、都是i韵,读起来铿锵有力,顺口好记。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二、喻像美
《老子》是论说抽象道理的,而其中经常采用比喻的手法,借物说理,使文章生动形象、简洁直观。

如本课第二章:用张弓来比喻自然法则,进而阐释自己的思想观点,极其形象生动地揭示出深刻的哲理。

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燃埴为器,当其无有,埴之用也。

凿户牖,当其
无有,室之用也。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用车轮的例子来说明,我们要善于利用空虚之处。

三、结构美
时而整齐统一,时而错综变化,令人目不暇接。

如本课第一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这一句本可以采用整齐句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但是,作者为避免结构呆板,变化一下说法,使句子具有错综美。

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燃埴为器,当其无有,埴之用也。

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拓展】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

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

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

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

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

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

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

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3、知止可以不殆。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

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

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

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

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
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

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

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

……败莫大于不自知。

”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

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

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

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

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

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5、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

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

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

”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曰: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

也因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
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其自然。

圣人也无所谓“仁爱”,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

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

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

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

7、治人事天莫若啬。

老子曰:管理治理众人并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耕那样。

也就是说应当顺着作物生长的规律,不要强制它,顺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

因此,管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

8、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

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

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

“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10、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曰:善于用人的领导人处于低位势。

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反之,遇事能先顾及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则处于“位势低”境地。

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住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

【探讨】
儒家和道家的异同。

1、儒家入世、道家出世。

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政治渺小艺术永恒。

2、孔子的一句话,却刚好诠释了儒道的最大区别。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历史上历朝历代,大多数统治者,都以内用黄老,外示孔孟的治国方针,其实道家的无为思想一直影响着历朝历代,就好像每天都要喝水一样,因为每天都喝水,水就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常常只会欣赏到山的壮美,却忽略了水的智慧。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

这句话就已经说出了儒道之别,道如水,悠然而又淡泊,儒似山,崇高而又安宁。

儒家讲究礼仪尊孔孟之道
道家讲求修身养性~有朴素唯物主义
3、儒道互补,这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了,然而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我们又可以从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不断地引发出新的思考。

从内在的、隐蔽的、发生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内涵;而从外在的、公开的、符号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内学者根据由马克思、恩格斯所肯定的西方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具有“兴、观、群、怨”传统、主张用艺术来干预现实的儒家美学,看作中国古典艺术的主流;而将“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
“塞瞽旷之耳”的道家思想, 视为文化虚无主义和艺术取消主义的逆流。

最近一个时期,作为庸俗社会学的一种反动,大陆学者则又与港台学界彼此呼应,在“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道家美学中发现了西方现代派艺术所梦寐以求的写意的风格和自由的境界,认为这才代表了中国艺术的真正精神;相比之下,儒家的那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传统,却因急功近利而显得过于狭隘。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