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壮大即它的广泛流行抵消了它的独特性。因此,它在被
普遍接受与因这种普遍接受而导致的其自身意义的毁灭之间 摇晃。
29
(3)时尚的流行,常常体现为统计学上的常态曲线。
人数:时尚的始作俑者是少数,对时尚极端不注意 的也是少数。大多数人是时尚的追逐着。 时尚的流行:缓慢的兴起,达到顶峰,逐渐衰落到 消失。
27
四、时尚的传播规律 (1)时尚发展与社会物质生产及文明程度成正比。(全 球化) 资本、商品、信息和消费的全球流动性,加速了时 尚的跨国旅行。 全球流动性等级体系: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源在世界 范围内的分配与重组。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由于经 济和文化的强势,往往成为时尚的“领跑者”和“输出 者”,而不发达国家则通常呈现为“跟随着”和“接受 者”。 在全球化的现代性格局中,时尚日益成为文化资本 争夺的场域(布迪厄)。
36
一、流言与谣言的性质 流言(gossip)和谣言(rumor)都是在社会大众 中相互传播的无根据不确切的信息。流言和谣言虽然都 是无根据不确切的信息,但两者严格说来还是有区别的: 前者是无意讹传的,后者则是有意捏造的。考虑到流言 和谣言的传播是匿名的,且以几何级数的方式扩展,很 难寻访到它们的最初来源,以致我们常常无法确定传播 者的动机,从而无法有效地将这两者分开;加之有些传 闻事后证实并非毫无根据,只是在传播之时尚未获得官 方渠道的证实,所以在本文中我们常常会将流言和谣言 统称为传言(Legend)。
13
第二节 群众行为:未经组织的集群行为
集群行为
面对面的互动
分散的大众
如暴乱、骚动等
如时尚、恐慌等
14
一、群众的类型 群众是指由于某种共同的注意中心或共同利益而临 时聚集在一起的能够进行面对面互动的人群。 (1)偶合群众 (2)常规群众 (3)行动群众 (4)表意群众
15
行动群众 正在行动的人群。暴乱、骚乱、从事其他极端活动的 人群。违背常规的行为规范,对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 诱因、经受强大压力的社会人群、寻找解脱。 表意群众 可以提供感情表达释放机会的人群,为了成员的个人 满足而组织起来的。 庆祝丰收的人群、宗教节日的集会人群。
16
二、暴乱 暴乱是行动群众的一种。成员从感情上倾向于暴力 行动并实际从事或时刻准备从事暴力活动的人群。(虽 具有组织性,但一般来说是暂时的和不稳定的,难以把 握的。) 公开的暴力活动。(视频: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 严重暴力犯罪事件2009.7.5) 私刑
17
三、骚乱 也是行动群体的常见形式,是一种暴力的和破坏欲 的集体爆发。比暴乱更缺乏结构性、目的性和统一性。 其本质应该是那些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并给社会的 公共利益带来永久性的危害的人群行动。(人民的斗争 不是骚乱)
18
第三节:大众行为:分散的集群行为
时尚
恐慌
时尚与流行
时尚的演变
心理机制
传播规律
19
一、时尚与流行 界定1:

时尚是建构社会身份和地位的标记。 有闲绅士应当成为鉴赏家,能品评不同档次的珍馐美味,鉴别适
合于男人的饮料和饰物,分清得体的衣着与建筑,懂得欣赏各种
武器、运动项目、舞蹈和刺激品。培养审美能力是需要时间与实 践的,因此,繁复的要求往往把绅士们的休闲生活变成了艰苦的 学习过程。绅士在消费上必须毫不吝惜,同时,消费品还必须与 身份相称。……举止文雅、维持教养的生活方式,是遵守炫耀性 有闲和炫耀性消费准则的具体体现。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
32
五、恐慌及其特征
2010年2月,从20日下午到21日凌晨,在山西 省晋中、太原、吕梁、长治、阳泉等地出现的“地震谣 言”,造成部分群众情绪紧张,走出家门、露宿街头的 情况,出现公众恐慌情绪。 由于听信“地震”传言,一些市民从21日凌晨开 始走上街头“躲避地震”,太原市的一些公园、广场和 交通干道的空旷地带停满了私家车。凌晨4点半左右, 宽敞的迎泽大街已变成了拥挤的停车场,不少群众都是 听闻“地震”的传言,拖家带口来到这里。
25
三、时尚的心理机制
树异于人
求同于人
树异于人(特殊性):时尚的倡导者千方百计的表 现出差别,体现个性。(上层通过炫耀、挥霍等手段, 一般的领潮者通过时尚现象的过度敏感,丰富的想象力 基础上体现出的别出心裁,敢于标新立异、承受天下之 白眼的勇气。)
26
求同于人(普遍性)的心理需要:社会下层或不甘 为下层的人求同于胜过自己的人。并且个人如果不加入 到这样一场运动中,会遭受到社会的压力。于是时尚在 短时间内从一个阶层蔓延到普通大众。 普遍性与特殊性这两种心理机制在每个人身上是同 时存在的。
11
价值累加理论: 结构性助长 社会控制机制 结构性压抑
集群行为
行动动员 突发因素
12
普遍的信条





以监狱骚乱为例。 结构性助长:如果所有犯人一天24小时都紧闭在牢房内,监狱骚 乱则无法发生。 结构性紧张:监狱骚乱通常由于糟糕的食物、拥挤的环境和种族 歧视引发。 普遍的信念:骚乱能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从而使犯人们感到难 以忍受的环境得到改善。 突发因素:某个犯人受到当局严厉而不公的处罚的事件可能促发 监狱骚乱。(如被指控残暴殴打黑人司机的四名白人警察被宣告 无罪后激发了持续四天四夜的洛杉矶骚乱事件) 行动动员:犯人首领的鼓动。 社会控制机制:社会控制机制可以是预防性的,也可以是应急性 的。对异常正在发生的监狱骚乱,官方采取的手段,将决定骚乱 持续的时间和造成的损失。

在15-17世纪,时尚是阶级地位、宫廷特权的标志,在 实践中是贵族专有的,大众无权称自己是时尚的。

18、19世纪西方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的增
加、生产率的提升、劳动分工和货币经济的发展、商业的 扩张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贵族不再单独引领时尚,中
产阶级开始逐渐渗透到时尚的社会空间。

20、21世纪,时尚日益大众化,不分阶级和地位, Anything Goes!
21
界定三: 时尚是周期性的文化消费实践。 时尚的“循环”: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同样都应该做 到“跟上潮流”,并且每年、每月、每个季度对自己的 服装、物品、汽车进行再循环。假如不这么做,就不是 消费社会真正的成员。然而,很显然这种情况并不意味 着持续的进步:时尚是任意的、变换的、循环的而且对 个体内在品质毫无裨益。尽管如此,它仍具有某种深刻 约束的特性,而其必然后果便是个体在社会上获得成功 或遭到淘汰。——波德里亚:《消费社会》
20
界定二: 时尚是一种矛盾的社会现象。 模仿与区隔(imitation/distinction) 普遍性与特殊性(universality/paticularity) 屈从与权力(submission/sense of power)
持久性与易变性(duration/mutability)
创造与破坏(creation/destruction) 时尚的历史就是企图将上述两种对立的倾向越来越完美 地调节为流行的个人与社会文化的历史。 ——齐美尔《时尚哲学》
24
时尚不同层次的演变:时髦、时尚、时狂 时髦:一种零散的,短暂的时尚。是时尚的最为常 见的初始形态。参与者的身心投入程度不高,具有明显 消遣性的集群行为方式。 时尚:一种相对持久且较为成型的生活或行为模式; 参与者的身心投入比时髦的追随者要高,但是任是一种 温和层次的情绪唤起。 时狂:时尚发展的极端形式,参与者已经是一种不 理智的状态。身心投入极高,达到亢奋的地步。这种集 群行为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33
恐慌是分散在人群中的集群行为。 是公众乃至一般社会大众在社会危机状态下,面对 现实的或想象的威胁作出的不合作和不合理的心理与行 为反应。 产生的原因:耸人听闻的留言或传闻,或现实的社 会危机。 后果:社会关系处于不合作和不合理的状况。反而 增加了对人们的威胁。
34
由传言或谣言引起的社会恐慌或大众恐慌。这是人类社 会中经常会遇到的现象。问题是当类似的现象发生的时 候,社会用什么方式处理它,能不能有效地处理它。处 理得好,社会的代价会比较有限,处理得不好,社会就 会付出重大的代价。 其中的一种可能就是由恐慌导致社会骚乱,类似的事情 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过。比如,许多人都知道的,在 70年代,美国广播电台广播了一个根据科幻小说改编的 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结果引起各种传言,最后 竟然引起一场社会骚乱。
4
第一节 集群行为: 一种特殊的群体行为
一 、集群行为:性质特征 二、集群行为的条件 三、集群行为的理论
5
一、集群行为:性质与特征 1、定义 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 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 2、特征 自发性、不稳定性、无组织性 3、后果 较强的破坏性和反社会性(也有特殊情况)

35
第四节 由信息传播影响的集群行为

前面几种类型的集群行为,都要涉及到参加者之间一定 的接触或相互感染。在社会生活中,集群行为还表现为 一种更加分散的方式,这就是由信息传播影响的集群行 为。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流言与谣言即属此类。这种信 息传播方式的集群行为,从表面上看来没有像暴乱、骚 乱、时尚及恐慌那样轰轰烈烈,但是它同样能对社会生 活产生强大的影响。某些流言和谣言常常能够发展成为 更为集中的集群行为。由谣言而制造的财政与经济恐慌 就是常见的事例之一。
30
(4)在传统的社会,时尚流行遵循的基本是所谓的上行 下效规律。

时尚总是阶级的时尚,较高阶层的时尚有别于较低阶层 的时尚,而且在较高阶层的时尚被放弃的时刻,正是较 低阶层把它学会掌握的时刻。 现在下行上效也日益明显。

31
(5)时尚的流行常常会传播的远广而失其本来面目。 从中心传播到大众的过程中可能改变原型。
7
视频:2009年12月7日晚10时 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 湘乡市私立学校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 事件,初步统计共造成8名学生遇难,26人受伤。
8
(4)相对剥夺。期望和实际得到的差距,使得挫折感和 敌意上升,容易产生集群行为,发泄这种情绪。 (5)权力争斗。策划者把集群行为当做是策略。
社会心理学
社会0801
1
2

5月21日凌晨4时30分左右,深圳富士康龙华园区又发 生一起坠楼事件,据悉坠楼男工南某,21岁,湖北人。 南某坠地后受伤,被送到龙华医院后不治身亡。这是今 年以来富士康科技集团第十名坠楼的员工,共造成8死2 伤。
3Biblioteka Baidu
第十一章
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一节 集群行为:一种特殊的群体行为 第二节 群众行为:未经组织的集群行为 第三节 大众行为:分散的集群行为 第四节 由信息传播影响的集群行为 第五节 社会运动:社会变革的非制度化尝试
6
二、集群行为的条件 (1)环境场所。特殊的场合促进人们对某种普遍的刺激 做出自发的反应。 (2)失范。一大群人失去了必要的行为规范。 无规范状态 如:电影院突然发生火灾,在闻到糊味和看到火光 的那一刻起,社会情势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此时的目 标和手段是模糊的,形势也让人难以把握。大家不知所 措,因为以前可能从来没有经历过火灾。于是大家可能 会歇斯底里的逃离火灾现场。 (3)社会控制机制的解体。社会控制机制最薄弱的环节 或者是社会控制的严厉措施突然放松时。
9
三、集群行为的理论
个体行为
集群行为
黎朋: (1)置于许多人中, 失去个性。 (2)感情作用大于理智作用,容易受到暗示与感染。 (3)失去个人责任感,从而对情欲和行为缺乏控制。
10
其他人的解释: 麦独孤:个人的天性为他人的感情表达所唤醒造成的。 奥尔波特:他人在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布鲁默等:社会互动。 特纳:特殊情境中的紧急规范。 斯梅尔塞:价值累加理论。
28
(2)时尚的变迁有时呈现为周期性的循环往复状态。

易变性:时尚意味着高速流动,迅速倒转,机会均等的幻象
以及高可变性。赶上潮流总是不断地变成“过时”。(周期 短)

创新和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引发新一轮模仿和创新,时尚
之机制就如一个旋转木马,或者更形象地讲,像一台永动机。 (原因)时尚的发展壮大导致的是它自己的死亡,因为它的
22
时尚是指一个时期内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 言、思想和行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 在各种有关时尚的讨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其一 侧重时尚是一种流行的行为模式,其二侧重时尚所富含 的文化内涵。 时尚出现的前提条件?
物质条件
闲暇时间
大众传播
23
二、从时髦到时狂:时尚的演变 时尚作为整体的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