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非智力因素,提高数学学习成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非智力因素,提高数学学习成效
【摘要】在一线教学中,非智力因素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

在非智力因素上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就能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的学校成效。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兴趣;动机;数学学习效率
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有着或缺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乐于接受并消化学习内容的心理基础,也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柱,因此对学生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具有普遍的影响。

目前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都或多或少的困惑与误区,并且大多数的作法是学生的智力因素着手,给他们进行课后补习、加大作业量、延长在校学习时间,让他们参加各种数学课外辅导班,而这些办法在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实践中效果并不明显,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据有关数据调查表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不同的影响:(一)对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优劣是有意义的。

(二)对智力中等的学生,培养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意义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三)对于智力较低的学生,虽然非智力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不及前两组明显,但是也有可能是他们借助良好的非智力心理因素获得良好的成绩。

在心理学上,非智力心理因素是个性品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括动机、兴趣、气质、性格等要素。

非智力因素也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次,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有智力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组成;第二层次,是狭隘的非智力因素,有五种基本的心里因素组成,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组成的;第三层次,具体的非智力因素,有十二种具体的心理因素组成,是由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坚持性、自制性、独立性组成的。

所以我认为,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着手,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

结合具体的实例,可以这几个具体的方面进行培养:
一、引导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到,“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出发选择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

如果在学习中学生对于他们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其创造能力才得以充分的发挥。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想运用非智力因素,必须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所以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做这几个方面:
1、努力发挥目标诱因的指引作用。

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具体的学习目标,而学习目标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的正确引
导。

2、引疑求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疑,就是深入学习知识的起点;有疑,学生才能有问;有问,学生才能有思;疑和问互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应多创设解决问题的活动情境。

把数学问题作为有效开展学生思维活动的内在机制,通过一组相互关系,渐次加深的问题引导学生,使认识活动逐步深入,使学生不断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同化新知识,完成从已知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转化,使学生的兴趣、注意、记忆、思维凝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3、设置创新的气氛和环境,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有轻松感。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

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利于知识的创新。

二、激发学习动机,运用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现;情感与人的需要和认识过程关系密切。

因为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影响,主要是在教室、学生、文本(教材)及教学方法中展开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以取得发展学生治理的最佳效果。

由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

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主线,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精心安排的。

有的教学内容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单调、抽象、过多或过难的内容,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必须善于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将枯燥的材料生动化,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教师要对教学活动精心设计、精心组织。

在构建主义的指导下,教学过程应是:“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作用,利用情景、会话、协助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3、教学过程应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当教师有充沛的精力、生动的语言、深切的情感授课时,往往会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对学生无私的奉献都会感染学生。

青少年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心理世界,教师如果对自己教育对象缺乏兴趣,没有情感,不肯下功夫琢磨他们的认识特点,认识方法,那么教师就很难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架起这座情感桥梁,师生之间应该水乳交融,彼此之间取得理解。

三、从性格气质入手,磨练学生意志
爱迪生说:“伟大人物的明显标记,就是他的坚强意志.”苏轼曾
讲:“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之志.”一个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刚强的品格等心理素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这些心理素质.例如
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差是意志薄弱的的表现形式,而经受挫折是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有效手段.若提供给学生的问题都是机械地模仿和套用例题,总是一帆风顺,缺少波折,就无助于意志品质的培养.教师可以”稚化”例题思路,讲讲探索失败的一面.即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态势,或一筹莫展,或逐步尝试,或遭困受挫,然后与学生一起探寻走出困境的途径,这样就可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学生看到,失败对任何人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的途径和方法很多,而学生具有坚强意志品质,将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勇于探索,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造就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是实现学习意志行为的根本保证。

首先,要有学习自觉性。

学习自觉性使学生自觉、独立调节学习行为,完成自定或指定的学习任务。

其次,要有自制力。

学习自制力体现为能迫使自己完成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善于排除干扰学习的欲望、情感,战胜惰性,抵御诱惑。

最重要的是要有顽强的学习毅力。

具有克服学习障碍的精神品质,不怕挫折的坚韧性和持之以恒的耐心。

磨练学生有坚强的学习意志应指导学生明白学习目的,了解学习过程,注重改善和营造学习环境。

适当安排学习进度、分量和深难度。

四、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对学习成就而言,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都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也不宜避免。

因为,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而言,学习成功的后果固然符合“需求——满足——价值”的原则,学习失败的经验也并非不具有积极意义。

对某些人来说,“失败为失败之源”,但对另一些人而言,确实“失败为成功之母”。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用以下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1、尝试异步教学:一是过程异步——把学习过程的自主控制权教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从独立异步自学的自我调解中获得成功;二是作业异步——使优生余力得到施展,后进生也能拾级而上;三是进度异步——优生可以超前,后进生可以滞后,先慢些,然后再快一些。

2、鼓励“跳起摘桃”:即把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在各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业给学生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在“跳起摘桃”中感受到成功后的欢乐与自豪。

事实证明,凡经过自己奋斗取得成功最能激励人,鼓舞人。

3、开展表现教育: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表现的适当场合,让学生在课内、课外,作业、活动中得到充分表现的机会,使之在表现中增强兴趣,优化个性。

五、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指导学生自主地预习.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正确指导学生预习,使他们由”去预习”变为”会预习”,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着重指导学生加强数学语言的翻译,数形转变能力的训练.尤其是重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如主要知识点是什么,是怎样得到的,有什么应用,应用时应注意什么?这样既可以提高预习效果,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指导学生怎样听课.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要从讲课语言的生动有趣来激发学生的
听课兴趣入手,让学生集中精神听教师对每堂课提出的要求,对公式、法则、定理的引入和推理,对解题思想的分析,对解题中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和课后小结.让学生顺着知识的”延伸”来听课,这样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3、指导学生有重点地去复习巩固.
指导学生在复习中用发展的观点来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并归纳要点,掌握关键,吸取精华,形成知识体系,养成巩固学习知识的习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传授记忆方法.如类比联想记忆,编成顺口溜记忆,借助图形,表格记忆.
4、指导学生学会思考.
用教师的思维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举一反三,扩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联想,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综合,同时要求学生多提”为什么”,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
总之,一个人的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成绩的函数,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从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特征入手,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学习兴趣,根据其自身在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自主轻松的学习心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 阴国恩.浅谈非智力因素.天津:新蕾出版社,1990.
[3] 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4] 张爱卿.现代教育心理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