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年来各类乘用车销量及市场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2023年1-11月汽车市场分析报告(上)

2023年1-11月汽车市场分析报告(上)

2022年1-11月汽车市场分析报告(上)相关数字源自中汽协、乘联会产销快讯一、08年汽车工业走势1、总体评述A、世界汽车市场动荡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扩散,国际话题好像都围绕如何救市。

美国三大集团的破产悬念和雷诺日产的盈利预警、雪铁龙的大幅减产等信息成为对世界消费信念的重大打击。

中国汽车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

马自达日方的购回股权和铃木的脱离通用系等让世界汽车格局已经深刻变化。

虽然中国经济面临比1998年更严峻的挑战。

中国汽车市场也面临压力,但11月的状态比数字要好,我们应合理解读汽车市场,确保消费信念的稳定。

B、通用等美国三大集团的破产危机非一日之寒前期通用总裁瓦格纳在美国国会的求援游说的解释-通用的危机并非战略性失误、而纯属次贷危机的受害者。

这好像不让美国国会满足,同时我们隔岸观火的也要考虑反思。

我们感觉美国通用的问题就是没有跟随大环境的变化而追赶小利益。

全球的能源危机和节能减排是大趋势,而通用至今没有有效的对应产品结构调整,皮卡等高利润大排量车型成为支撑其高成本运行的重要缘由。

同时对汽车金融等利润的过度追赶形成其短期的利润增长点,这进一步掩盖了其虚弱的产品竞争力。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问题一并暴发,过度促销的利润损失巨大,汽车信贷的放大器效应助涨助跌,最终导致通用的巨大损失。

我们在通用的危机背后如何吸取教训?孔子说: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误小而为之。

战略方向的选择和持续的努力至关重要。

坚决执行国家节能减排的国策,推动燃油税的进程,最终受益的是汽车工业自身。

节能减排不是简洁的概念。

鼓舞进展小排量是当今的节能减排的正确举措,也是能够让更多人享受汽车生活的重要基础。

部分跨国公司也在进展小排量车,但销量效果不抱负。

假如不反思自己的发动机技术是否同步提升,产品是否针对消费需求改进,那就压力很大。

反观部分自主品牌厂家在节能减排的效果落到实处,例如夏利的新N3+的主改进就是自主改进高效低油耗的3GA2 新1升发动机,虽然没有推新车,但对消费者的利益进一步提升。

汽车年度总结报告(3篇)

汽车年度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报告将从汽车生产、销售、维修等方面,对2023年度汽车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二、汽车生产情况1. 产量与销量2023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XXX万辆,同比增长XX%;销量达到XXX万辆,同比增长XX%。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XXX万辆,同比增长XX%;销量达到XXX万辆,同比增长XX%。

2. 主要车型在主要车型方面,轿车、SUV、MPV等车型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其中,SUV车型销量增长最为明显,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3. 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汽车行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发展。

例如,电池技术、电机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三、汽车销售情况1. 销售渠道2023年,我国汽车销售渠道不断优化,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

线上销售渠道逐渐成为汽车销售的重要渠道,各大车企纷纷布局线上销售平台。

2. 销售业绩在销售业绩方面,我国汽车市场整体保持稳定增长。

主要车企销量均有所提升,其中部分企业销量同比增长超过XX%。

3. 市场营销在市场营销方面,车企纷纷加大宣传力度,举办各类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各大车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汽车维修情况1. 维修市场2023年,我国汽车维修市场保持稳定增长。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维修市场潜力巨大。

2. 维修服务在维修服务方面,各大维修企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维修服务。

同时,汽车后市场服务逐渐多元化,包括保险、保养、改装等。

3. 政策支持为推动汽车维修行业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维修服务质量。

五、问题与挑战1.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各大车企纷纷加大投入,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

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

2024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中国汽车销售量和产量大幅度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下面是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详细分析。

一、总体情况:2024年,中国汽车销售量达到了1883.2万辆,同比增长了32.37%,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中国汽车产量达到了1868.0万辆,同比增长了32.44%。

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中国持续增长的经济和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平。

二、销售结构:2024年,乘用车销售量达到了1372.1万辆,同比增长了33.17%。

其中,轿车销售量为1147.1万辆,同比增长了36.23%;SUV销售量为170.6万辆,同比增长了47.90%;MPV销售量为54.4万辆,同比增长了19.60%。

与此同时,商用车销售量达到了511.1万辆,同比增长了29.56%。

三、品牌竞争: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品牌竞争激烈。

中国自主品牌继续保持了市场主导地位,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

其中,上海汽车、一汽、广汽等品牌表现突出,销售量均超过了百万辆。

与此同时,外资品牌也在中国市场表现出色,大众、丰田等品牌销售量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四、政策影响:2024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汽车消费。

首先,取消了购车限制政策,进一步放开了汽车销售市场。

其次,实施了补贴政策,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了一定的补贴。

此外,中国政府还鼓励汽车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环保性能。

五、市场变化: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

首先,消费者对汽车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品牌和质量好的汽车更加青睐。

其次,消费者对环保性能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呈现出较快的增长。

此外,互联网购车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电商平台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六、未来发展: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发展也充满了希望。

国内汽车产业市场结构描述与分析

国内汽车产业市场结构描述与分析

国内汽车产业市场结构描述与分析1.基本条件与特征1.经营管理的复杂性:由于汽车是由成千上万个零件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由于品种的多样性,需要很多部门以及协作厂的密切配合,也大大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担。

因而,汽车工厂的经营管理包含着对大量人员、众多部门和大量零部件的控制问题。

2.生产的多样性:汽车制造至少包含发动机、变速器、钢板车身的生产制造,涉及到发动机、传动系统和制造涉及到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热处理和装配等多道工序。

从工艺角度来说,一部汽车的组成包括金属铸造、钣金加工、电子电机、塑胶、橡胶等,造就了产品类型的多样化。

复杂制造总成的效率问题。

区别汽车工业和其他工业的正是制造复杂总成(指不同零部件组成的应用功能上的大部件)的高效率。

对于专业化性质很强的小零件,汽车制造厂自行生产很难具有竞争力,在任何一个国家里汽车产业链中,几乎都有一些零部件是需要专门的厂家固定生产的。

当一个公司汽车产值的70%是外协件时,协作厂越多,采购和运输问题也就越复杂。

因此,在经营管理上就必须花很多时间以保证所采购的零部件价格最合适,又能及时到货。

3.需求特征:总体看来,我国汽车市场需求量呈现增长趋势。

从2001年的200万所有的销量上升至2011年1800万左右的销量。

并且,从趋势上来看,我国汽车市场的需求量已经从快速增加,达到高点后转为稳步增长。

其中影响汽车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有:主要是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其次是汽车价格,再次是汽车的使用和养护成本,第四是个人喜好,其他的还有汽车性能、国家对汽车行业的政策、经销商或厂家的销售策略以及个人所处的社会、地理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入WTO以及加强与其他国家经济合作依赖,国民收入不断增加,汽车成本不断下降,中国人均拥有汽车比率8年来翻了5倍,这也是导致中国汽车需求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2011年汽车销售量增长率几乎为0,这主要是受到了国家出台限购政策的影响,因此国家政策在汽车行业是一个非常中药的影响因素。

汽车行业财务部分析报告(3篇)

汽车行业财务部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汽车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本报告通过对汽车行业财务状况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行业整体财务状况、发展趋势以及潜在风险,为投资者、企业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行业概况(一)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增长,产销量逐年攀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8%和2.1%。

在全球汽车市场疲软的背景下,我国汽车市场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

(二)市场结构我国汽车市场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从车型来看,乘用车、商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均有所发展。

其中,乘用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商用车市场逐渐萎缩,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成为行业新亮点。

三、财务分析(一)行业整体盈利能力1. 盈利能力分析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汽车行业营业收入达到10.8万亿元,同比增长5.3%;利润总额达到4755.4亿元,同比增长12.2%。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行业盈利能力仍有较大差距。

2.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1)毛利率:2022年,汽车行业毛利率为6.3%,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毛利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成本控制措施得力等因素。

(2)净利率:2022年,汽车行业净利率为4.4%,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净利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

(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率分析2022年,汽车行业资产负债率为60.1%,较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的下降表明行业整体财务状况有所改善。

2. 流动比率分析2022年,汽车行业流动比率为1.2,较上年同期提高0.1。

流动比率的提高表明行业短期偿债能力增强。

3. 速动比率分析2022年,汽车行业速动比率为0.9,较上年同期提高0.1。

汽车销售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汽车销售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汽车销售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第一章汽车销售行业概述 (2)1.1 行业定义及分类 (2)1.2 行业发展历程 (3)1.3 行业规模与增长趋势 (3)第二章国际汽车市场分析 (4)2.1 全球汽车市场概述 (4)2.2 主要国家汽车市场分析 (4)2.2.1 美国 (4)2.2.2 日本 (4)2.2.3 德国 (4)2.2.4 中国 (5)2.3 全球汽车市场趋势与预测 (5)第三章中国汽车市场分析 (5)3.1 中国汽车市场概述 (5)3.2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5)3.2.1 市场规模 (5)3.2.2 增长趋势 (6)3.3 地区市场分析 (6)3.3.1 东部地区市场 (6)3.3.2 中部地区市场 (6)3.3.3 西部地区市场 (6)3.3.4 东北地区市场 (6)第四章汽车销售渠道分析 (6)4.1 传统销售渠道 (6)4.2 互联网销售渠道 (7)4.3 销售渠道变革与趋势 (7)第五章汽车消费群体分析 (8)5.1 消费者特征分析 (8)5.1.1 年龄结构特征 (8)5.1.2 地域分布特征 (8)5.1.3 收入水平特征 (8)5.2 消费需求分析 (8)5.2.1 购车动机 (8)5.2.2 购车预算 (8)5.2.3 购车关注点 (8)5.3 消费趋势分析 (9)5.3.1 新能源汽车消费趋势 (9)5.3.2 智能化汽车消费趋势 (9)5.3.3 个性化汽车消费趋势 (9)第六章汽车产品竞争格局 (9)6.1 产品类型竞争 (9)6.2 品牌竞争格局 (9)6.3 市场份额分析 (10)第七章汽车销售政策与法规 (10)7.1 政策环境分析 (10)7.2 法规对市场的影响 (11)7.3 政策趋势分析 (11)第八章汽车销售行业竞争态势 (11)8.1 行业竞争格局 (11)8.2 竞争对手分析 (12)8.3 竞争策略分析 (12)第九章汽车销售行业风险分析 (13)9.1 市场风险 (13)9.1.1 市场竞争加剧 (13)9.1.2 消费需求变化 (13)9.1.3 渠道变革 (13)9.2 政策风险 (13)9.2.1 环保政策 (13)9.2.2 购置税政策 (13)9.2.3 新能源汽车政策 (13)9.3 技术风险 (14)9.3.1 产品更新换代 (14)9.3.2 技术创新能力 (14)9.3.3 信息安全 (14)第十章汽车销售行业机遇与挑战 (14)10.1 行业机遇分析 (14)10.2 行业挑战分析 (14)10.3 发展前景预测 (15)第十一章汽车销售行业优秀企业案例 (15)11.1 企业发展历程 (15)11.2 企业销售策略 (16)11.3 企业竞争优势 (16)第十二章汽车销售行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16)12.1 行业发展趋势 (17)12.2 发展策略建议 (17)12.3 行业前景展望 (17)第一章汽车销售行业概述1.1 行业定义及分类汽车销售行业是指从事汽车及其零部件销售、售后服务、维修保养等相关业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2019年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汽车行业2018年1-11月整体营收34783亿元,同比-1.6%,由于2018年12月销量同比将继续下滑,预测汽车行业2018年全年营收同比-3%。

基于2019年汽车销量与2018年基本持平的预测,2019年汽车行业营收同比为+5%。

汽车行业近十年营收同比增速2018年Q1-Q3乘用车板块营收同比为+5.32%,1-11月销量累计同比-3%,预计12月销量同比继续下滑,预计全年乘用车销量同比-5%,全年乘用车板块营收同比-2%。

预计2019年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为-1%,得益于自主品牌单价的提升、新能源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比例的提升,预计2019年乘用车行业营收同比为+5%。

2018年Q1-Q3客车板块营收同比为-2.74%,1-11月销量累计同比-7%,预计12月销量同比继续下滑,预计全年客车板块销量同比-9%,营收同比-7%。

预计2019年客车市场销量同比为-5%,预计2019年客车行业营收同比-5%。

2018年Q1-Q3货车板块营收同比为-11.19%,1-11月销量累计同比为+11%,预计12月销量同比小幅提升,预计全年货车销量同比+10%,营收同比为-15%。

(注:货车板块销量提升而营收下降的原因是,申万二级分类中仅有6家公司,且重卡龙头潍柴动力不在其中。

)2018年Q1-Q3汽车零部件板块营收同比+9.52%,预计全年零部件板块营收同比为+5%。

由于零部件行业在行业中具有一定滞后性,预计2019年零部件行业营收同比与2018年持平2018年Q1-Q3汽车后市场营收同比为-7.35%,预计全年汽车后市场营收同比为-12%。

汽车后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将从2019年开始减弱,预计2019年汽车后市场营收同比为-5%。

二、汽车行业细分市场发展情况分析1、乘用车行业发展分析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全面竞争来临,紧握自主品牌龙头。

建议增持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受益吉利汽车。

汽车销售行业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

汽车销售行业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

汽车销售行业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第一章汽车销售行业概述 (3)1.1 行业背景 (3)1.2 行业发展历程 (3)1.3 行业现状 (3)第二章汽车市场分析 (4)2.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4)2.2 市场细分 (4)2.3 消费者需求分析 (5)2.4 市场竞争格局 (5)第三章汽车产品策略 (5)3.1 产品定位 (5)3.1.1 市场需求分析 (5)3.1.2 产品特性分析 (6)3.1.3 市场定位策略 (6)3.2 产品组合策略 (6)3.2.1 产品线宽度策略 (6)3.2.2 产品线深度策略 (6)3.2.3 产品组合优化策略 (6)3.3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6)3.3.1 导入期管理 (7)3.3.2 成长期管理 (7)3.3.3 成熟期管理 (7)3.3.4 衰退期管理 (7)3.4 产品创新与研发 (7)3.4.1 技术创新 (7)3.4.2 产学研合作 (7)3.4.3 产品创新策略 (7)第四章汽车价格策略 (7)4.1 价格定位 (7)4.1.1 市场需求分析 (8)4.1.2 成本考虑 (8)4.1.3 竞争对手分析 (8)4.2 价格调整策略 (8)4.2.1 降价策略 (8)4.2.2 提价策略 (8)4.3 价格促销策略 (8)4.3.1 折扣促销 (9)4.3.2 赠品促销 (9)4.4 价格竞争策略 (9)4.4.1 低成本竞争策略 (9)4.4.2 差异化竞争策略 (9)第五章汽车渠道策略 (9)5.1 渠道选择 (10)5.2 渠道管理 (10)5.3 渠道合作与冲突 (10)5.4 渠道优化与调整 (11)第六章汽车促销策略 (11)6.1 促销活动策划 (11)6.2 促销方式选择 (11)6.3 促销效果评估 (12)6.4 促销风险管理 (12)第七章汽车售后服务策略 (12)7.1 售后服务体系建设 (12)7.2 售后服务内容 (13)7.3 售后服务满意度提升 (13)7.4 售后服务创新 (13)第八章汽车品牌策略 (14)8.1 品牌定位 (14)8.2 品牌传播 (14)8.3 品牌形象塑造 (14)8.4 品牌延伸与拓展 (15)第九章汽车网络营销策略 (15)9.1 网络营销概述 (15)9.2 网络营销渠道 (15)9.2.1 搜索引擎优化(SEO) (15)9.2.2 社交媒体营销 (15)9.2.3 网络广告 (15)9.2.4 内容营销 (16)9.2.5 电商平台 (16)9.3 网络营销策略 (16)9.3.1 定位策略 (16)9.3.2 内容策略 (16)9.3.3 互动策略 (16)9.3.4 营销活动策略 (16)9.3.5 数据分析策略 (16)9.4 网络营销效果评估 (16)9.4.1 网站流量分析 (16)9.4.2 转化率分析 (16)9.4.3 用户满意度调查 (16)9.4.4 社交媒体互动分析 (17)9.4.5 营销ROI分析 (17)第十章汽车营销团队建设 (17)10.1 营销团队组织结构 (17)10.2 营销团队培训与激励 (17)10.3 营销团队绩效评估 (18)10.4 营销团队管理策略 (18)第十一章汽车营销风险管理 (19)11.1 市场风险管理 (19)11.2 产品风险管理 (19)11.3 渠道风险管理 (19)11.4 售后服务风险管理 (20)第十二章汽车销售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 (20)12.1 行业发展趋势 (20)12.2 市场机遇 (21)12.3 企业应对策略 (21)12.4 未来展望 (21)第一章汽车销售行业概述1.1 行业背景汽车销售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到国家政策、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汽车市场分析报告月度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XXXX部门——2019年10月TENTS 目录010203全国乘用车市场概况"双11"汽车电商激战市场总结及展望National Auto Market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述10月,乘用车产销比上月呈现较快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量均出现8%以上的增长,其中销量比同期增速为今年以来最高的月份,市场出现明显回暖。

项目乘用车产量乘用车销量项目批发零售10月189.97万193.69万增长率8.1%13.3%10月188万180万环比上月17.2%10.6%项目乘用车产量乘用车销量本年累计1650.6万1648.47万增长率2.2%3.9%相比1-9月累计增长率提高0.7个百分点提高1.1个百分点增速15%13.10%累计销量1571万1540万累计增速6%8.70%汽车生产企业销售情况:10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长城、华晨、吉利和江淮。

与上月相比,上述十家企业销量均呈增长,其中长城、吉利、东风和北汽增速更快。

10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98.2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22%。

全国乘用车批发量走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销售数据显示,2019年10月全国乘用车批发量达到188万辆,同比增长15%,达到全年最高峰。

全国乘用车全年销量情况全国乘用车销量结构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10月SUV近70%的增长,轿车虽然呈现负增长,但1.6L以下轿车销量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16%,1.6L以下的轿车占比从去年的74%上升至78%,形成很好车市拉动效果。

10月全国销量9月全国销量去年同期环比增长率999,205942,8281,053,2125.98%187,969156,252176,29220.30%6.62%612,253548,818361,67311.56%69.28%1,799,4271,647,8981,591,1779.20%13.09%细分车型销量排行TOP10实行车购税新政后,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有所增长,同时影响了此次轿车排名。

2022年汽车市场分析报告(上)

2022年汽车市场分析报告(上)

2022年汽车市场分析报告(上)一、08年汽车工业走势1、总体评述A、08年中国汽车市场创历史新低经济环境压力与消费低迷同步消失,08年中国汽车市场遭受严峻的低增长压力。

相对于04年的乘用车低增长和05年的商用车负增长,08年乘用车与商用车同步大幅下滑,这是历年少有的严峻局面。

而且从年末走势看,12月的生产收缩明显大于销售的下滑幅度,市场信念仍处于更严峻的危机中。

B、乘用车与商用车殊途同归08年国内商用车受宏观经济下行以及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而处于景气下行周期,同时世界经济的衰退导致国际市场需求同样快速下滑,商用车的低增长仍将连续一段时间。

乘用车的低增长与商用车影响因素不同,但结果相同,这体现出内需消失问题,小排量车市场萎缩,私车普及受阻。

此时出台产业政策的意义重大。

C、 09年乘用车市场不容乐观出口市场快速萎缩。

2022年国际经济的衰退不会究竟,希望扩大整车出口来推动企业经济效益改善已经不现实。

08年12月份,乘用车出口同比萎缩了50%,因此2022年乘用车出口确定萎缩到比2022年的水平还低。

要弥补这个损失,国内市场最少要多增长2.5%。

公务用车连续滑坡。

国家乐观的财政政策,必定造成今年的财政消失赤字,这必定要大幅度的压缩行政开支,使公车市场萎缩。

而且公车是在去年萎缩的基础上连续萎缩,估量2022年公车市场比2022年下滑10%以上。

这就要求私家车市场增长3%以上才能持平。

商务用车需求削减。

企事业单位用的商务车的市场复苏慢于国民经济的复苏,这也要依靠于私家车市场的提前复苏,使私家车销售要担当更加重要的责任,他也要求私家车市场再多增长3%以上,才能使今年的乘用车市场与去年持平。

进口车市场负增长。

去年9月份前,进口车增幅很高,而且3L以上的大排量轿车和SUV占了一多半的份额,国家对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大幅增加后,市场已经严峻萎缩,2022年进口车市场没有好消息,也需要国产车挑起此重任。

D、消费拉动是中国汽车增长的最大机会12月的乘用车市场受到春节前购车潮的季节规律和成品油降价的刺激而终端大幅走强,厂家销量受零售市场拉动而消失环比11月的大幅拉升。

2014-2015年全国乘用车市场及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分析

2014-2015年全国乘用车市场及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分析

2014-2015年全国乘用车市场及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分析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月8日目录全国乘用车市场特征及2015年发展趋势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发展概况及展望汽车市场保持中高速增长:2014年1-11月汽车内需销量2159万辆,其中乘用车(内需)销售1632万辆,增长11.6%;预计全年汽车内需销量2400万辆,增长8%,乘用车(内需)销售1820万辆,增长12%*乘用车(内需)销售量指:国产广义乘用车(含微客)国内销售量+进口乘用 车销售量2000年-2014年11月全国乘用车(内需)销售量*2000年-2014年11月全国汽车(内需)销售量2000年-2014年11月全国乘用车季度(内需)销售走势2014年乘用车市场特征1-豪华车市场迅猛扩张2007年-2014年主要豪华品牌在华取得高速发展情况2002年-2014年11月豪华车与乘用车(内需)销售增长率情况2001年-2014年11月豪华车占乘用车(内需)销售份额情况2000年-2014年11月自主品牌 占全汽车(内需)销售份额情况2014年乘用车市场特征2-SUV持续高速发展2001年-2014年11月 SUV占乘用车(内需)销售份额情况2002年-2014年11月SUV与乘用车(内需)销售增长率情况2014年乘用车市场特征3-汽车级别大型化2011年-2014年11月分级别乘用车(内需)销售增长率情况2014年乘用车市场特征4-价位高端化2011年-2014年11月分价位乘用车(内需)销售增长率情况2000年-2014年11月5万元以下乘用车(内需)销售增长率情况2015年乘用车市场展望及未来趋势:将以中高速再发展10年,需求增长率大致相当于GDP 速度的1.5倍;综合考虑预测2015年乘用车(内需)销售2010万辆,增长10.5%⏹对应7%的新常态,按1.5倍关系测算,乘用车基本维持在10%;⏹ 2014年上半年增速达到14%,主要是恐慌购买2015年乘用车市场展望及未来趋势:限购政策带来的恐慌性购买,对乘用车销售仍将会带来短期性刺激作用,并起到决定性作用分城市级别乘用车(内需)销售增长率情况2014年上半年乘用车(内需)销售增速为13.3%,其中的3.6个百分点由限购因素拉动1级城市的天津和杭州分别于2013年12月和2014年3月宣布限购1、2级城市乘用车(内需)销售增长率情况公司 丰田 大众 通用 雷诺-日产 现代-起亚 福特 菲亚特-克莱斯勒 本田 PSA 宝马 奔驰 全球 销量 998 973.1 971.5826.6756 633 442.4 416.1 281.9 165.5 146.2 中国 销量 98.2 325.0 154.6(不含五菱) 89.2164.6 95.5 14.7 73.1 55.6 37.2 22.1 占全球比重9.8%33.4%15.9%10.8%21.8%15.1%3.3%17.6%19.7%22.5%15.1%2013年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情况2015年乘用车市场展望及未来趋势:竞争加剧、供大于求成为新常态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规划 公司 丰田 大众 通用 雷诺- 日产 现代- 起亚 福特 菲亚特- 克莱斯勒 本田 PSA 2013年 销量 98.2 325.0217.7 (含五菱) 89.2 164.695.514.7 73.155.62020 计划 销量200 以上600 500 (含五菱)260 以上260 150 90 以上180 150目录全国乘用车市场特征及2015年发展趋势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发展概况及展望配额时代 规范化期平稳增长期 “供过于求”新常态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的“配额时代”“品牌管理办法”改变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格局1990-2004 2015以后 新常态、新政策、新模式下的市场格局新变化2005-2008 2009-2011 刚性需求与“量产化全系竞争”推动市场规模迅速壮大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发展沿革2012-2014 进口汽车供大于求已经成为新常态配额时代:从保护到开放,入世将中国进口汽车市场主体交还给市场,取消进口配额前倒卖许可证的局面基本结束规范化期:从繁荣到健康,中国进口汽车市场走向市场化、规范化,进口车市场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平稳增长期: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系统性竞争助力汽车产业成熟发展。

2023年我国乘用车市场状况分析

2023年我国乘用车市场状况分析

我国乘用车市场状况分析5月份乘用车销售点评销售呈现平淡走势。

5月份生产41.35万辆,销售39.36万辆,销售率逐月有所下滑,5月95.19%,4月96.96%、3月97.26%。

销量较4月份削减7.48万辆,-15.97%。

轿车、SUV和微型客车都为两位数负增长,MPV为零增长。

本世纪6年来,5月车市均平淡,销售都低于4月份,今年没有脱离这个轨迹,长假影响应是缘由之一。

同比增长连续回落。

无论是单月,还是1~5月累计同比,增幅都是连续回落。

就轿车增幅而言,1月93.77%、2月75.73%、3月43.25%、4月48.86%、5月34.25%;1~2月85.83%、1~3月66.97%、1~4月61.27%、1~5月55.09%。

这种回落没有消失大的起伏,说明我国汽车市场需求的高增特长于平稳回落的态势。

价格连续小幅下降。

5月份乘用车价格连续小幅下降走势,比4月份价格下降0.15%,降幅缩小0.3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4.38%。

轿车价格连续4个月走低,近趋于稳定,环比与上月持平,比年初价格降幅已达1.25%;运动型乘用车价格受消费税调整因素影响,经过前期连续上涨后价格有所回落,环比由上月上涨0.22%转为下降0.95%,比今年年初和去年同期价格分别下降1.24%和4.37%;微型客车价格由降转升,环比上涨0.53%,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6.7个百分点。

新车开卖当月基本热销。

新车、改型车亮相不断,POLO劲情、劲取工厂下线,C301奔腾杭州展出,2.0L桑塔纳3000上市。

5月进入中汽协会统计的新上市车型的销售,神龙公司凯旋1716辆、吉利金刚LG-1/1415辆、东南蓝瑟638辆、江铃陆风风尚153辆。

新车开卖当月多数热销。

2.0L市场冷热不一。

老车型、改型车和新车型扎堆2.0L,是5月份乃至今年以来的一个突消失象。

凯旋、速腾、思域、凯美瑞、马3有2.0L,帕萨特领驭和桑塔纳3000有2.0L,红旗世纪星、中华和奇瑞东方之子有2.0L,君威、雅阁、远舰、索纳塔有2.0L,新天籁、新马6和新蒙迪欧也有2.0L。

我国汽车市场需求分析

我国汽车市场需求分析

我国汽车市场需求分析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社会化的发展,汽车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开始增多。

本文就以近期汽车市场需求来加以分析,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到我国汽车行业的市场动态、现状,以及其出现的一些问题,影响其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怎样才能扩大需求途径,中国汽车的战略营销分析,最后对我国汽车未来几年发展进行市场预测进行浅显的解析。

关键词:汽车市场需求汽车需求战略营销目录一.全国轿车市场动态 (1)1.商用车市场的重新启动 (1)2.汽车消费群体的改变 (1)3.汽车消费的区域格局的改变 (1)4.汽车出口市场份额的提高 (1)5.汽车更新需求逐渐释放 (2)二.当前汽车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面对的主要短期问题 (2)2.面对的主要长期问题 (3)三.影响轿车需求的主要因素 (3)1.来自轿车本身的影响因素 (3)2.来自制造商的影响因素 (4)3.来自销售商的影响因素 (4)4.来自潜在顾客的影响因素 (4)5.来自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 (4)6.来自相关产品的影响因素 (5)四.中国汽车企业营销战略 (5)1.建立研发机构,掌握核心技术 (5)2.进入汽车服务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6)3.利用新概念和个性化设计打开销售 (6)4.品牌自主是我国企业突破外国企业制约的根本出路 (6)5.适应市场发展,寻找新的销售模式 (7)五.扩大我国轿车需求的途径 (7)1.使轿车“飞人寻常百姓家” (8)2.不断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8)六.未来几年我国轿车市场价格趋势预测 (9)七.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一.全国轿车市场动态2006-2008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发展迅猛,市场环境急剧变化,使我国汽车产业面临重组和整合压力,企业利润不断下降。

这就迫使汽车企业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从而获得长足的发展。

对于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来讲,现实的可行之路就是必须迎合市场需求变化、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自主品牌、选择适合的销售模式,才可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寻求自身的发展。

乘用车零售数据分析报告(3篇)

乘用车零售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乘用车零售市场已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增长点。

本报告通过对乘用车零售市场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市场发展趋势、消费者购车行为、品牌竞争格局等方面的情况,为汽车制造商、经销商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市场概述1. 市场规模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乘用车零售市场销量达到2100万辆,同比增长3.8%。

其中,乘用车新车销量为1946.7万辆,二手车交易量为157.3万辆。

2. 市场结构从车型来看,轿车、SUV和MPV是乘用车市场的三大主力车型。

其中,SUV市场增长迅速,市场份额逐年提升。

3. 区域分布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和一线城市仍是乘用车零售市场的核心区域,而中西部地区和二线城市市场潜力巨大。

三、消费者购车行为分析1. 购车动机消费者购车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家庭需求:家庭人口增加、孩子成长、家庭出行需求增加等。

(2)个人需求:工作需要、身份象征、追求时尚等。

(3)经济因素:油价上涨、公共交通不便等。

2. 购车预算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购车预算主要集中在10-20万元和20-30万元两个区间,占比分别为40%和35%。

3. 购车渠道消费者购车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经销商:传统经销商仍是消费者购车的主要渠道,占比超过60%。

(2)电商平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商平台购车比例逐年提升,占比达到15%。

(3)二手车市场:二手车市场购车比例逐渐上升,占比达到10%。

四、品牌竞争格局分析1. 市场份额从市场份额来看,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在乘用车市场均占有一定的份额。

其中,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逐年提升,已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

2. 品牌竞争策略(1)自主品牌:通过提升产品品质、降低售价、加大营销力度等方式提升市场份额。

(2)合资品牌:保持产品品质,通过品牌溢价和渠道优势保持市场份额。

(3)进口品牌:以高端市场为主,通过产品差异化提升品牌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四年来各类乘用车销量及市场结构分析2011年12月09日 09:09 来源:盖世汽车网作者:盖世汽车研究院字号:大中小打印车市增速放缓今年1-11月销量仅增3.6%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2008年至2011年1-11月,我国广义乘用车销量(指国内销量,下同)增速逐渐放缓。

2009年销量增长59.5%,2010年增长29.8%,而2011年1-11月销量仅增3.6%至1227.72万辆。

下面对近四年来我国各类乘用车市场销量增速及市场占比变化进行分析。

一、近四年各类乘用车市场增速2009年:微客销量增幅最高达83.7%从各类乘用车市场来看,2009年销量增长最快的是微客,其销量由上一年的105.60万辆增长83.7%至193.97万辆。

其次是SUV和轿车,销量分别增长64.5%和54.9%。

MPV销量增幅最低,为29.5%。

2010年:MPV和SUV销量增幅最高分别为76.5%和76.4%2010年销量增长最快的乘用车市场是MPV和SUV,其销量分别同比增长76.5%和76.4%至43.33万辆和123.28万辆。

轿车和微客销量增速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29.8%),销量分别增长25.5%和23.7%至925.38万辆和240.00万辆。

2011年1-11月:SUV销量增长最快微客销量下滑今年1-11月,微客销量下滑,由去年同期的194.52万辆下滑11.3%至194.52万辆;其他乘用车市场销量均增长。

其中,增长最快的是SUV,由去年同期的108.96万辆增长20.7%至131.58万辆。

其次是MPV和轿车,销量分别增长10.7%和4.9%至45.80万辆和855.84万辆。

今年11月:唯有SUV销量增长今年11月,各大乘用车市场中,销量增长的仅有SUV——由去年同期的12.92万辆增长10.9%至14.33万辆。

其他乘用车市场销量均下滑,其中,微客销量降幅最高,今年11月销量同比下滑14.8%至18.81万辆。

轿车和MPV分别下滑2.0%和1.2%至86.90万辆和4.52万辆。

二、近四年各类乘用车市场占比从各类乘用车的市场占比来看,轿车依然是主流,其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7成左右。

不过其占比有下降趋势。

轿车在乘用车市场中的占比已由2008年的74.0%逐年缩减至2010年的69.5%。

乘用车中销量第二高的是微客。

2009年受汽车下乡等刺激政策影响,微客销量大增,在乘用车市场中的占比由2008年的16.4%提升至18.9%。

但之后因其销量增速下滑甚至销量下滑,2010年和2011年1-11月其占比分别降至18.0%和15.8%。

乘用车中销量第三、第四的SUV和MPV,市场占比则均有提升。

其中,升幅较大的是SUV,其占比由2008年的6.6%逐步提升至2011年1-11月的10.7%。

MPV 市场占比由2008年的2.9%升至2011年1-11月的3.7%,不过,在2009年,其占比曾缩减至2.4%。

注:1、图表中各年份销量均取自当年发布数据。

行业进入周期性调整业界谨慎看好明年车市2011年12月07日 09:15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字号:大中小打印中国车市已经持续两年的高增长态势在今年得以中止。

去年32%的同比增幅在今年跌至个位数,对于依旧寄望能继续享用类似前两年的市场饕餮盛宴的厂商而言无疑是一种打击。

不过从盖世汽车网最新一期的业界调查(调查时间为11月29日至12月5日,有效投票人数2179位)结果来看,尽管今年市场整体出现大幅收缩,但业界并未对2012年的中国车市抱以悲观预期,谨慎看好是主基调。

调查1的投票结果显示,占调查总人数40%的人士认为2012年中国汽车销量增幅预计将达到5%~10%这一区间,应略高于今年市场的整体表现;同样占较大比例,达到39%的人士则将这一增幅判定在0~5%区间,基本与今年持平。

此外,持以悲观预期的12%的人士认为2012年中国市场将有可能出现负增长;但同时也仍分别有3%和6%的人士乐观预测2012年中国市场增幅还是有望达到10%~15%这一区间,甚至超过15%的大幅增长。

根据目前已经对明年中国车市走势公开发表过看法的企业高层以及相关机构和专家的观点,再结合我们就此展开的线下调查采访结果,我们基本得出业界对2012年中国车市的普遍预期在10%左右,将略高于今年的增长幅度,与明年GDP的增幅基本保持一致。

今年中国车市出现硬着陆的转折因素主要是受到前两年市场需求被严重透支,宏观经济不景气以及通货膨胀导致潜在购买力在今年持币观望情绪加重等影响,刺激政策的退出以及节能汽车补贴门槛的陆续提高对中低端市场也造成了巨大冲击,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限购政策的推出和实际用车成本的不断上升导致消费者的购车需求更趋向理性。

但2012年随着宏观经济面的逐渐转好和CPI回落预期的加大,部分持币代购的潜在购买力有望得到释放,其中二次购车需求潜力也将在国民经济整体转暖得到进一步释放,带来市场的持续放量。

但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本土自主品牌汽车在明年的市场压力相比今年或将有进一步的增大。

从调查2的结果来看,外资品牌和合资自主品牌在2012年的市场表现基本得到业界看好,这两类品牌乘用车分别获得了38%和29%的投票。

同样被看好的还有进口轿车,有17%的人士看好其增长。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轿车和微面只分别获得了15%和1%的投票。

诸多因素造成的中国汽车消费理念向外资品牌倾斜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改观,在政府并无明显扶植政策出台的情况下,本土自主品牌汽车受到外资品牌以及有着明显外资背景的合资自主品牌的双重挤压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形成常态化。

当然,如以乐观的角度来看,这种来自于市场的多重竞争压力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本土自主品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品质提升以及营销能力的提高上,有助于加速自主品牌阵营自身的优胜劣汰,最终培育出具备真正市场竞争力的本土自主车企。

短期来看,面对形势严峻的2012年和往后数年,自主品牌应做好防卫,放低规模扩张的步伐,应将资源集中到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车型开发上。

各细分市场在2012年的市场表现或许将会出现微妙变化。

调查3的投票结果显示,29%的人士最看好SUV市场在2012年的销量表现。

有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SUV市场在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环比增长5.9%,同比增长18.1%的高增长,2012年这一态势将得以延续。

随着新进者的不断涌入,国内SUV市场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找准并开发出新的更为细分的战略车型将是各大品牌尤其是新进者能否在这一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

与SUV市场形成较大反差的是同在前两年曾表现出惊人增长速度的MPV市场,这一新兴的细分市场在2012年的销量表现只被9%的人士看好,其市场热度的冷却速度不可谓不惊人。

统计数据显示,除了GL8、途安(车型 )等少数几款热门车型继续保持不错的增幅之外,其余大部分车型在今年前十个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012年对MPV市场而言仍将是一场攻坚战。

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出,相比SUV市场,MPV市场要想在国内大放异彩还需要一段的时间的培育。

紧凑型车市场作为历来的主流消费市场,中国车市在未饱和前仍旧具备的庞大的首次购车群体,紧凑型车市场无疑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调查中有高达20%的人士看好这一细分市场在明年的销量表现。

相比之下,小型车作为同样拥有着较大客户群体的细分市场却只被4%的人士看好,可见,政府利好刺激政策的退出对这一市场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负面影响无疑也随之波及到了这一细分市场的主要竞争主体——自主品牌。

中汽协数据显示,国内1.6升及以下乘用车10月份销售 81.80万辆,环比下降9.05%,同比下降2.76%;1.6升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总量比重为67.01%,比上月下降1.1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

中型车市场随着中国中高级车市场的不断成熟,业界对该市场的预期仍非常乐观,19%的人士认为这一细分市场在2012年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豪华车市场的降温也不可避免。

尽管仍有18%的人士看好这一市场在2012年的市场表现,但今年这一备受瞩目的市场相比前两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有明显的回落。

随着各大豪车巨头加紧在中国市场布局,消费需求的降温将进一步加剧这一市场的竞争。

随着市场的瞬息万变,面对2012年中国车市可能遭遇的挑战,业界对是否在市场低迷时政府出手救市并未达成一致。

结合我们之前的市场预测调查,业界反对政府救市的呼声已经没有先前强烈。

如在对今年下半年车市的预测调查中,曾有高达78%的人士(投票总人数 3182位)立场非常明确地表示并不支持政府出手救市。

而在本期调查中,反对政府救市的投票人数所占比例已经降至53%,同时有27%的人士认为如车市继续低迷,政府有出台刺激政策救市的必要。

汽车行业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我们或许不应对市场激增后的降温表现得过于敏感。

我们还是坚持认为,中国车市的这种回落是市场整体的理性回归,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或者运用全局观的思维来分析目前中国车市的疲软表现,我们基本上不必忧虑于当前的市场行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交通、能源、环境等多重压力的迫使之下,政府如若以行政的力量再度塑造中国车市空前繁荣的盛景,很有可能将真正提前透支更加美好的未来市场。

但无论如何,面对缓慢增长的2012年中国车市,各大厂商应进行及时的战略调整,有效避免被此前制定的激进扩张计划拖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