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优秀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优秀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b09cc54c10a6f524ccbf85ce.png)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第一课时【教案内容】欣赏《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等【教案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在反复的对比欣赏以及讨论分析中理解歌曲内涵。
3、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意境。
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案重难点】1、重点:理解歌曲的情绪,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2、难点:实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教案过程】一、导入新课从蓓蕾长成为鲜花,从幼苗成长为大树,幼苗成长为大树,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动。
老师就像园丁,精心培育着我们,使我们健康成长。
让我们倾听一首唱给老师的歌!二、教案过程(一)欣赏《蓓蕾之歌》1、初听歌曲《蓓蕾之歌》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讨论)师: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李岚清副总理在1999 年秋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而创作,赞美了老师无私奉献之情。
2、复听歌曲《蓓蕾之歌》师:是什么原因让歌曲拥有这种情绪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从速度、节拍、节奏这些音乐要素方面来分析一下。
生:速度:中速;节拍:4/4 拍(强弱次强弱);节奏:稳健,略有动感。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略有动感的节奏特点呢?生: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 X X 和X X .(二)欣赏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1、课件播放《跨世纪的新一代》2、分析歌曲:音乐结构:(AB)演唱情绪:(充满活力的)演唱形式:(齐唱)3、复习学过的相关音乐知识。
(三)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1、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教师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的什么?把歌曲中的力度记号找出来?2、复听歌曲,体会力度记号对歌曲情感表达所起到的作用。
3、老师指挥学生唱一下歌出的片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三、拓展探究师:你还知道哪里赞美老师的歌曲呢?生:《飞来的花瓣》、《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我爱M兰》、《教师圆舞曲》。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a7135ff5335a8102d220c4.png)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时彩色的中国《歌唱祖国》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词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
2、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感情地演唱《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3、通过学唱《彩色的中国》,欣赏《多情的土地》,以及PPT展示我国的大好河山,以此来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
2、了解两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
三、教材分析《彩色的中国》和《多情的土地》寻选自2012年新版七年级音乐教材上册第一单元。
《彩色的中国》表达了对祖国山河与中华文化的热爱。
曲调生动流畅地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让演唱者真正感受到“神州处处好”,祖国处处好。
《多情的土地》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的作品。
歌曲通篇采用e小调,旋律抒情流畅、优美感人,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上下两大段旋律相同,结构为AB、A'B',每一段落的前三句都配以语言化的旋律,演唱时如同对亲人轻声地诉说。
第四句旋律连续上行,并采用三连音以增加急切与激动不舍、焦灼与真切思念的情绪。
歌曲在B乐段开始发出深切的感叹,感叹助词“啊”的两句旋律前部相同,只在高音处略作后句高于前句但弱于前句的处理,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感觉。
“我拥抱……”和“我捧起……”两句更是耐人寻味、真挚动人,其旋律的流畅如思念的河流奔涌流淌。
结束句在钢琴伴奏与人声交替互补、渐行渐弱、渐行渐远中结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两首歌曲,让学生听一听,他的旋律、歌词主要表现了什么?是什么歌曲?(1)我的中国心(2)在希望的田野上学生回答听完后的感受。
教师总结:主要表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在祖国幸福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那么今天我们要去学习的是另外一首表现热爱祖国的歌曲——《彩色的中国》。
新课讲授2、教师找学生朗读歌词,让学生想象一下歌词描绘的场景。
3、教师通过PPT来展示碧绿的平原、金黄的沙漠、长长的长江、弯弯的黄河、宝岛台湾,让学生对歌词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2023最新审定)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2023最新审定)](https://img.taocdn.com/s3/m/f6dbc4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5.png)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2023最新审定)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 研究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音符等;3. 发展音乐欣赏的能力,培养对不同音乐风格的辨识能力;4. 练音乐演奏和合唱技巧,培养合作精神;5.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和要素;2. 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简要介绍;3. 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4. 合唱和演奏练;5. 音乐欣赏和分析。
三、教学策略1. 结合听觉、视觉和动手能力的多媒体教学;2. 创设情境和故事,增加学生兴趣;3. 组织合唱和演奏团体,培养合作意识;4. 鼓励学生创造和表演个人音乐作品。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音乐基本概念和要素1. 介绍音乐的定义和作用;2. 解释音高、节奏、音符等基本概念;3. 通过示范和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元素。
第二课: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简要介绍1. 展示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音乐片段;2. 解释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代表作品;3.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
第三课: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1. 教授音乐符号的基本含义和读法;2. 练基本的音乐节奏和节拍;3. 进行简单的音乐演奏和合唱练。
第四课:合唱和演奏练1. 组织合唱团体,分配声部和研究合唱曲目;2. 练音乐演奏技巧,如乐器演奏和合奏技巧;3. 探索不同合唱和演奏形式,进行表演和展示。
第五课:音乐欣赏和分析1.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作品;2. 分析音乐的结构、旋律和情感表达;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感受和意义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和合作精神评价;2. 音乐演奏和合唱技巧评价;3. 音乐欣赏和分析能力评价;4. 进步与反馈评价。
六、教学资源1. 人教版音乐教材;2. 多媒体教学工具;3. 乐器和音乐演奏设备;4. 合唱曲目和音乐作品。
以上是《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2023最新审定)》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步骤。
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模板7篇
![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模板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cdcbb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3.png)
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模板7篇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难点1、通过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用各种创编活动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2、创编活动,节奏练习,旋律片段创作,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1、发声练习:1234│5—│5432│1—‖小猫爱吃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小酒窝》。
三、导入1、聆听音乐《草原放牧》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生:想!师: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放《草原放牧》flash给学生看)。
2、情境想象,进入主题师:草原是不是很美丽呀?生: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有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
)3、初步掌握歌曲风格师: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
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草原上》的录音)4、听一听、想一想《草原上》和《小酒窝》在情绪、速度上有什么不同?a、优美、舒展地、宽广b、欢快、活泼地、紧凑四、学习歌曲《草原上》1、进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内蒙民歌的特点。
这首歌曲为4/4拍的羽调式内蒙古族歌曲,音乐语言简练易记,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两个乐句的八小节乐段。
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7篇
![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f9999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2.png)
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7篇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多样化的教学任务和评价方式,有了精心准备的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篇1教学内容:1、表演《盼红军》2、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教学重点:表演《盼红军》教学难点: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教学过程:一、表演《盼红军》1.以社会生活导入: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的乐曲比比皆是,本课的歌曲《盼红军》原名为《采花》。
2.教师范唱。
设问: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3.听辨曲调范唱。
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击出来?(“ ”)4.学生划拍自学曲调。
当自己感到有把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
(供老师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控。
)5.集体、小组、个人试唱曲调,教师点拔纠正。
注意要唱出民歌的风格。
6.按节奏念歌词,然后跟琴将歌词填入。
7.跟伴奏带,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
8.就地取材自制打击乐器(课前应与学生沟通),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一部分学生亦可即兴舞蹈,抒发对红军到来的殷切9.小结:表扬以最简单的废品自制有效果的打击乐器参与表演的同学,以及即兴以最简易的动作,表达对亲人盼望的心情参与表演的同学?二、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1.分组准备与选举音乐会主持人。
(1)推选节目主持人(2—3)人。
主持人的任务是收集各组的节目进行串联、编排。
(2)分组讨论参加全班音乐会节目并进行排练。
要有集体节目,也要有个人节目,每组至小要有2—3个节目参与。
(3)形式不拘,但主题要鲜明——花之歌。
(4)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做好服务工作,协助各组的排练演出,教师也应准备节目参与演出,师生共演师生共乐。
2.音乐会演出开始。
主持人主持并报幕。
3.教师小结人音版七上音乐教案篇2活动目的:1、能够让小朋友听懂歌曲里歌词的大概意思,小朋友能够体会到快乐的感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新目标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新目标音乐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071ba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9.png)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新目标音乐上册全册教
案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1. 了解并认识音乐文化知识。
2. 了解各种音乐形式和体裁,如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等。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并加强对音
乐艺术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音乐基础知识:如音高、音符、节奏等。
2. 音乐形式和体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
3. 音乐欣赏:如如何欣赏音乐的要素、欣赏音乐的方法等。
4. 音乐表演:如唱歌、演奏乐器等。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展示、体验、互动等。
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研究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时长
本教案共分为10个课时,每课时为40分钟。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音乐基础知识(1)
第二课时:音乐基础知识(2)
第三至四课时:古典音乐(1)
第五至六课时:古典音乐(2)
第七至八课时:流行音乐(1)
第九至十课时:流行音乐(2)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音乐欣赏和音乐表演方面。
为此,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提高学生音乐表演能力。
六、教学评估
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考试和表演。
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对
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而表演则主要检验学生的音乐表演能
力和舞台表现力。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0be24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9.png)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音乐的节奏与节拍的概念、分类及其关系,以及音乐作品中节奏与节拍的应用。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音乐的节奏与节拍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实践法: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如节奏游戏、节拍练习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如小组讨论、小组表演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交流能力。
5.实践操作:提供音乐实践操作的机会,如乐器演奏、音乐创作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6.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和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节奏的概念与分类
2.节拍的概念与分类
3.节奏与节拍的关系
4.音乐作品中节奏与节拍的应用
难点:
1.节奏与节拍的理解和区分
2.音乐作品中节奏与节拍的应用
解决方法:
1.节奏与节拍的区分:通过实际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节奏与节拍的不同,加深理解。
2.音乐作品中节奏与节拍的应用:通过分析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节奏与节拍在音乐作品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奏的概念与分类;2.节拍的概念与分类;3.节奏与节拍的关系;4.音乐作品中节奏与节拍的应用。
本章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通过对音乐的节奏与节拍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章节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包括音乐理解与欣赏、音乐实践与创作、音乐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通过学习音乐的节奏与节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掌握音乐的节奏与节拍,提高音乐实践能力。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培养音乐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总之,本章节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提高音乐素养。
(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60b2b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f.png)
:、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2、⅛∙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竖立为社会服务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能够疏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师生问好!(二)导语人生道路上最迅丽多彩的年华是在中学时期,它是我们求知、探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懂得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它值得珍爱、也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三)视唱练习:《花蕾之歌》主旋律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来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学时代》歌曲。
(四)学习过程:1.作品分析:(1)作词作曲者:王晓岭和戴于吾;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深刻。
《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
(2)讲一讲: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学生讨论(略---- )(3)下面老师用一首歌曲来表达“中学时代”,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4)播放歌曲《中学时代》学生讨论:(略----- )师: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就是一个珍惜时间的黄金时代,只有珍惜时间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才是我们中学时代最宝贵的,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黄金时代里快快乐乐的成长,认认真真的学习。
课题:《黄河船夫曲》课时:第10课时教学目标:1、大方自信的齐唱、对唱歌曲,唱出陕北民歌的韵味。
2、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体验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3、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从内心热爱我国的民歌艺术。
教学重难点:1自信演遍《黄河船夫曲》,唱出陕北民歌韵味。
2 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次备城2)分析衬词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6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48db1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f.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6篇(完整文档)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拟优质的教案吗?这里我给大家共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便利大家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1、能用茶杯、碟子、碗筷演奏这首歌。
2、学唱:《杵歌》。
教具预备:卡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难点:理解高山族民歌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同学听着音乐有序的进入专用音乐教室,走到凳子边坐好,跟着教师有节奏的拍手。
二、上课礼仪师生问好。
三、倾听倾听歌曲。
四、学唱歌曲1、师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数遍。
2、生听范唱。
3、跟着录音范唱学唱,多听。
4、师采纳听唱法教唱。
5、跟琴学唱。
6、集体齐唱。
7、师针对局部同学有难度的地方重点订正。
8、跟着录音范唱唱,跟着伴奏唱。
五、观赏《杵歌》:1、学生介绍有关高山族的资料。
2、再次观赏《杵歌》。
3、随着歌曲做淘米的动作。
六、歌曲感想1、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2、师: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会了《杵歌》,从而知道了高山族民歌的特点并在这堂课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同学们特别的了不起!盼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多观看,将平常所看到劳动场景编入到乐曲中,做一个有心人。
八、宣布下课唱师生再见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与画面的结合,了解影视音乐的特点,体会影视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2、了解电影《卧虎藏龙》的故事梗概。
教学重点:在感受与鉴赏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影视音乐的观赏,了解音乐在影视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在音乐制造方面,要求学生能依据教材供应的材料参加音乐活动创编和表演,并能在活动中担当肯定的角色,制造性地表现音乐。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导入。
师: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影视音乐的情感表达与内容有严密联系的作用,主题音乐有统一影片风格的作用。
请同学们回忆下,影视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学生答复,师鼓舞。
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fd366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05.png)
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通过音乐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识谱、视唱、听音、演奏等基本音乐技能。
2.教学难点:音乐欣赏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1.第一课时:音乐基本知识2.第二课时:歌曲学唱3.第三课时:音乐欣赏4.第四课时:音乐创作第一课时:音乐基本知识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喜爱和感受。
二、新课内容1.音乐基本概念:音、音高、音长、音值、音色等。
2.音的分类:自然音、变化音。
3.音符与休止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4.节拍与节奏:强弱规律、拍子、节奏型等。
三、课堂练习1.学生跟随教师练习识谱、视唱。
2.学生分组进行听音练习。
2.布置课后作业:复习音乐基本知识,完成练习题。
第二课时:歌曲学唱一、导入1.教师播放本节课要学唱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喜爱和感受。
二、新课内容1.歌曲旋律分析:旋律走向、节奏特点等。
2.歌词解析:歌词意境、情感表达等。
3.歌曲演唱技巧:呼吸、发声、咬字等。
三、课堂练习1.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2.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2.布置课后作业:复习歌曲,完成练习题。
第三课时:音乐欣赏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欣赏环节。
2.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作品的喜爱和感受。
二、新课内容1.音乐作品分析:作曲家、创作背景、音乐风格等。
2.音乐欣赏方法:聆听、分析、感受等。
3.音乐作品欣赏: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感。
三、课堂练习1.学生跟随教师进行音乐欣赏。
2.学生分组讨论音乐作品的特点和感受。
2.布置课后作业:选择一首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第四课时:音乐创作一、导入1.教师展示一段音乐创作成果,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创作环节。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fe040539964bcf84b9d57b6e.png)
分析歌曲:1.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立深刻。
《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
2.想一想: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学生讨论(略——)3.下面老师用一首歌曲来表达“中学时代”,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4.老师演唱歌曲《中学时代》学生讨论:(略——)师: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就是一个珍惜时间的黄金时代,只有珍惜时间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才是我们中学时代最宝贵的,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黄金时代里快快乐乐的成长,认认真真的学习。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中学时代》6.由老师引导对歌曲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分析A.歌曲的结构曲式:ABB.歌曲的调式、节拍等7.老师带唱歌曲《中学时代》8.学生跟着老师的琴模唱歌曲《中学时代》9.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找出本组认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老师把每个小组找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反复教唱,全班同学跟着一起学习。
10.全班同学跟着老师电子琴伴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中学时代》。
11.分小组练习歌曲《中学时代》要求尽量背唱歌曲一. 组织教学播放《飞来的花瓣》伴奏音乐,初步感受歌曲旋律二. 现在,我们伴着音乐,来朗读一首小诗1.老师有感情的朗读《飞来的花瓣》第一段,学生读第二段。
(感受歌词美,再次聆听背景音乐)2.老师跟伴奏激情范唱,(告诉学生,像李谷一那样加入“气”声,用气把声音拖出来)学生注意观察老师的眼神和肢体语言,体验老师用什么感情渲染歌曲意境的。
(感受歌曲意境美)3.看书上标记的音乐记号,听录音《飞来的花瓣》,感受力度、速度、情绪、情感对比和变化A.说说旋律线的走向和音乐记号有何关系?为什么要加入这些记号?B.根据听觉,结合书面乐谱,说说歌曲的结构(老师无伴奏清唱,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得出二段体:A+B+B部分重复)C.去掉重复部分会怎样?为什么?这是一首混声合唱歌曲,(讲什么是混声合唱)。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0c580e363169a4517723a321.png)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案设计七年级音乐上册备课教师:授课教师: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教学内容由演唱歌曲、欣赏歌曲、演奏、配乐诗朗诵四个部分组成,力求突出“中学时代”这一主题,体现21世纪中学生朝气蓬勃、求知探索的精神。
第二单元在选材上结合的时间大约在国庆节前后,以歌唱祖国为中心。
选材思路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的安排紧扣课程标准,涉及“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和“音乐与相关文化”三个方面;第二,材料的选择紧扣中心——歌唱祖国;第三,内容丰富,有中外音乐作品;第四,体裁形式多样,有不同的声乐、器乐作品。
第三单元根据秋天的季节特点,通过综合性、人文性的主题教学内容,围绕《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来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而且能从音乐与相关文化艺术的共性和个性特点的对比、参照中,了解其学科特征及相互关系。
第四单元所选的教材力求突出草原民族特有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文化特色。
教科书中呈现的曲谱、歌谱、音响以及精美的画面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直观、立体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加深对我国草原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单元通过图文、曲谱、音响相结合的形式,形成生动直观的亚洲主要国家的音乐教材内容。
以知识讲授、唱歌、欣赏结合的形式学习,使学生了解亚洲音乐。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音乐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的教养目的包括以个几个方面:1、转变教学思想观念,适应新课程。
2、在备课时,应紧抓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和围绕感受、体验情感这两点来设计教案。
课前准备要充分,特别是教具的准备。
3、作好“培优补差”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优生的音乐特长。
4、在上课时,要多注重与学生间交流;以引导、启发为主。
5、严格训练课堂常规,切实为每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课堂效率。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设计(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设计(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c3e4906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9.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设计(全册)简介本文档是针对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的教案设计,旨在提供全册的教学指导和活动设计。
以下是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的简要介绍。
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本单元主要介绍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通过研究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学生将了解音乐的表达和传达情感的能力。
课堂活动- 欣赏音乐片段,并让学生思考该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联想。
- 研究音乐的基本概念,如旋律、节奏和音高,并进行练和创作。
- 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并用简单的乐器演奏出来。
第二单元:中国传统乐器本单元介绍中国传统乐器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通过欣赏和演奏传统乐器,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课堂活动- 研究不同种类的传统乐器,如古筝、琵琶和二胡,并了解它们的音域和演奏方法。
- 欣赏中国传统音乐,让学生体验中国音乐文化的美。
- 学生分组进行传统乐器演奏比赛,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第三单元:名曲欣赏本单元介绍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世界音乐的多样性和艺术价值。
课堂活动- 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如交响乐、协奏曲和歌剧,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给他们带来的感受。
- 研究一首名曲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 学生分组进行名曲比赛,展示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四单元:音乐表演与创作本单元主要通过音乐表演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
课堂活动- 研究音乐表演的基本技巧,如声音控制和舞台表演,并进行练和展示。
- 进行小组创作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编曲和歌词。
- 举办音乐表演和创作比赛,让学生展现他们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册的教案设计,涵盖了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
通过这些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同时,也希望通过音乐教育,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be16404cc7931b765ce15a8.png)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新世纪的新一代【教师寄语】你们是跨世纪的新一代!沐浴着阳光,朝气蓬勃,历史赋予了你们更重要的责任!【学习内容】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
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2、难点:节奏X XX ( 0X 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学习过程】导入:同学们!你们是生在世纪末长在世纪初的跨世纪的新一代,我们虽然已生活在和平年代,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社会进入了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历史赋予了我们更重要的责任!师生共同有感情的朗读课本的开头寄语。
1、师: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2、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么特点?3、第二边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l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先视唱后填词)再次播放录音,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
注意轻声哼唱。
5、请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
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神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歌唱时老师指导发声方法,不要大声喊叫,注意气息的支持)。
7、动一动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先解决难点节奏:XX XX X X|X XX ( OX XX )随后跟琴男女生配合等形式边唱打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2711b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2.png)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5篇)俗话说得好,世上先有千里马而后有伯乐,只有好的音乐却没有欣赏的人岂不是人生一大憾事?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一、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歌舞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二、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
三、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四、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演唱了解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特点。
五、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歌舞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问: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你知道有哪些呢?2、欣赏歌曲:1、播放碟片,感受歌曲的情绪(完整欣赏歌曲《爱我中华》)请学生听后谈谈感受,并回答问题以下问题:(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3、学唱《爱我中华》(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
(音准)(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
(注意:1、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
2、控制整体音量。
)(3)、高音时不要喊叫,注意声音强弱对比。
(4)完全熟练以后,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5)通过学习《爱我中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六、欣赏《多情的土地》1、的词作家任志萍怀着满腔的热忱,写下了一首诗,曲作家施光南很喜欢这首作品,他经过琢磨、酝酿,很快就写出了一首大家十分喜欢的歌曲,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呢?出示课题:《多情的土地》。
2、作曲家介绍:施光南作曲的《多情的土地》。
3、初听音乐:设计提问:歌曲的情绪、演唱形式是什么?4、复听音乐。
问:从情绪上看,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你是怎么划分的?(板书:歌曲结构)(小组讨论,生交流)5、问:歌曲的节奏特点?力度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答:节奏排列比较疏散,给人以自由、舒展的感觉;慢速、弱、深情的。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b8dd96b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6.png)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教案一:音乐之旅本课以介绍音乐学科为主题,通过研究音乐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音乐。
教案二:音乐的构成要素本课通过介绍音乐的构成要素——节奏、旋律、和声、节拍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细致感受和理解。
教案三:五线谱与简谱本课通过介绍五线谱和简谱的概念、符号及应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和乐谱阅读技巧。
教案四:人声的艺术本课通过介绍人声的唱法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人声艺术的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案五:音乐与乐器本课通过介绍常见的乐器种类和演奏方法,引导学生对不同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的认识和欣赏。
教案六:音乐与文化本课通过介绍音乐与不同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音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魅力。
教案七:音乐欣赏本课通过引导学生选择、鉴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审美能力。
教案八:音乐与生活本课通过介绍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正能量。
教案九:音乐与健康本课通过介绍音乐与健康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音乐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教案十:音乐与环境保护本课通过介绍音乐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音乐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教案十一:音乐与传统节日本课通过介绍音乐在传统节日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传统节日的音乐文化。
教案十二:音乐与社会风气本课通过介绍音乐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音乐在改变社会风气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教案十三:音乐与情感表达本课通过介绍音乐对情感的表达和塑造,培养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案十四:音乐与国家传统本课通过介绍音乐在国家传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国家传统的音乐文化。
教案十五:音乐与心理健康本课通过介绍音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用音乐调节情绪的能力。
教案十六:音乐与创造力本课通过介绍音乐对创造力的培养和激发,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和创作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f7549b03a300a6c30c229f59.png)
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
二、新授乐理知识和视唱融合
1、附点四分音符(X.)
X. =X + X
2、视唱
三、欣赏
1、聆听歌曲《走向复兴》
2、了解歌曲背景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这种歌曲常用于军队踏步前进或与阅兵仪式当中,给人一种威风凛凛、锐不可当的气势和力量感。
《走向复兴》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的歌曲。
被选入新中国第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这首歌曲调昂扬向上,歌词令人振奋、洋溢着爱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
能够表达出中华民族在艰难的发展过程中,面对一切困难所表现出的一种毫不畏惧的勇敢、乐观精神。
3、复听歌曲,思考:
(1)歌曲给你的感受?(振奋人心,面对未来克服困难,不怕艰苦,勇往直前)。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c040d852ea551811a687b1.png)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音乐教学设计第13册(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学设计第13册(人音版)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二课时)第二单元《天山之春》(三课时)第三单元《欧洲风情》 (二课时)第四单元《行进中的歌》(二课时)第五单元《金色乐章》(二课时)第六单元《荧屏乐声》(二课时)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七子之歌》教学目标:1、明白七子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
2、在明白得《七子之歌》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内涵的明白得,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
教学预备:钢琴、磁带、录音机、图片、地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观赏《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及《1997.天地人》序曲教学目标:1、倾听《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比较说出乐曲在音乐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2、倾听交响曲《1997.天地人》序曲,能够想象音乐的意境,并判定几个差不多的音乐表现手法显现的先后次序。
教学重点、难点:比较音乐表现方法的异同。
教学预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二单元《天山之春》(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观赏《新疆之春》《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褐色的鹅》教学目标:1、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并对新疆音乐感爱好。
2、倾听三首乐曲,能感受、体验十二木卡姆、冬不拉弹唱及小提琴齐奏的情绪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新疆各种乐器;2、感受体验乐曲情绪。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喀什的春天》教学目标:1、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认识新疆民族乐器热瓦甫及其弹唱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新疆音乐风格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第三课时教学内容:青春舞曲(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爽朗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器乐的形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并能为《青春舞曲》填充配器谱。
人教版七上音乐教案(3篇)
![人教版七上音乐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c6406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15.png)
第1篇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感受歌曲的民歌风味,体会用高亢、自然的声音带有地域风格的演唱。
2. 欣赏冼星海合唱版《黄河船夫曲》,感受黄河不同气质与精神。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重点:欣赏演唱教学难点:演唱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黄河船夫曲歌词、旋律、演唱视频等。
2. 钢琴或电子琴一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黄河船夫曲的旋律,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它讲述了怎样的故事?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介绍《黄河船夫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二、欣赏与演唱1. 教师播放冼星海合唱版《黄河船夫曲》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气势和情感。
2. 提问:同学们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了哪些情感?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4. 教师总结:歌曲表达了黄河船夫们勇敢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歌曲学习1. 教师播放歌曲《黄河船夫曲》的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跟唱。
2. 教师逐句教唱,学生跟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展示1. 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展示,教师点评。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为歌曲编排动作或舞蹈。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所表达的民族精神。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民族音乐,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3. 课后作业: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黄河船夫曲》,并邀请家人一起欣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与演唱《黄河船夫曲》,让学生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通过课堂展示环节,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努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第2篇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民歌风味,学会用高亢、自然的声音演唱,体会地域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在反复的对比欣赏以及讨论分析中理解歌曲内涵。
3、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意境。
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歌曲的情绪,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2、难点:实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蓓蕾长成为鲜花,从幼苗成长为大树,幼苗成长为大树,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动。
老师就像园丁,精心培育着我们,使我们健康成长。
让我们倾听一首唱给老师的歌!二、教学过程(一)欣赏《蓓蕾之歌》1、初听歌曲《蓓蕾之歌》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讨论)师: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李岚清副总理在1999 年秋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而创作,赞美了老师无私奉献之情。
2、复听歌曲《蓓蕾之歌》师:是什么原因让歌曲拥有这种情绪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从速度、节拍、节奏这些音乐要素方面来分析一下。
生:速度:中速;节拍:4/4 拍(强弱次强弱);节奏:稳健,略有动感。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略有动感的节奏特点呢?生: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 X X 和X X . (二)欣赏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1、课件播放《跨世纪的新一代》2、分析歌曲:音乐结构:(AB)演唱情绪:(充满活力的)演唱形式:(齐唱)3、复习学过的相关音乐知识。
(三)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1、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教师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的什么?把歌曲中的力度记号找出来?2、复听歌曲,体会力度记号对歌曲情感表达所起到的作用。
3、老师指挥学生唱一下歌出的片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三、拓展探究师:你还知道哪里赞美老师的歌曲呢?生:《飞来的花瓣》、《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我爱米兰》、《教师圆舞曲》。
师:根据时间安排,让学生有选择性的欣赏。
四、课堂总结(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1、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2、师: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一定深深感受到教师对你们的辛勤栽培,你的一句“老师,您辛苦了!”会让每一位老师感到幸福。
为你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吧!为你们的梦想扬帆起航吧!每一位老师会真心的为你们保驾护航,让你们在摇篮中茁壮成长!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歌曲《中学时代》【学习目标】1、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
2、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竖立为社会服务的理想。
【学习重难点】能够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学习内容】1、歌曲《中学时代》2、歌曲常见的音乐结构一段体A;二段体AB;三段体ABA 或ABC。
【教学预设】1、很多同学可能对中学抱有很多的想象,也会有些迷惑。
2、配乐诗的形式拿来演唱,可能学生对音高上只能听老师范唱来衡量了。
【教学措施】老师通过讲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黄金时代、人生的转折点等来启发学生珍憯学习光阴,竖立长大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教学准备】手风琴【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语人生道路上最迅丽多彩的年华是在中学时期,它是我们求知、探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懂得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它值得珍爱、也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三)视唱练习:《蓓蕾之歌》主旋律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来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学时代》歌曲。
(四)学习过程:1. 作品分析:(1)作词作曲者:王晓岭和戴于吾;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深刻。
《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
(2)讲一讲: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学生讨论(略——)(3)下面老师用一首歌曲来表达“中学时代”,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4)播放歌曲《中学时代》学生讨论:(略——)师: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就是一个珍惜时间的黄金时代,只有珍惜时间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才是我们中学时代最宝贵的,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黄金时代里快快乐乐的成长,认认真真的学习。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中学时代》a 朗诵《中学时代》,熟悉歌词,感受歌词的美。
b 讲解作品的调性为降B大调、2/4、附点、减时线、增时线、连音线、小节线等。
c 视唱简谱,熟悉歌曲旋律。
(6)高声区大跳音程的跳跃a 师范唱,学生模唱b 慢速练,待准确后再演唱(7)长音的时值要求学生要把握好(8)师带唱歌曲《中学时代》(1—3遍) (9)学生跟着老师的手风琴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10)分小组练习歌曲《中学时代》要求尽量背唱歌曲(老师巡堂指导学生练习唱歌)(11)让学生讨论找出认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师再反复教几遍。
(12)全班有表情的齐唱一遍。
(13)师:今天我们在速度的变化中体会一下歌曲。
(学生排练中——老师指导——)(五)扩展欣赏水木年华的《中学时代》,感受歌曲的不同。
(六)课堂小结我们今天不但学习了歌曲《中学时代》,而且还懂得了珍惜中学时代这个黄金学习时代,把握好每一寸学习光阴,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歌曲《校园的早晨》【教学目标】1、会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情感。
2、掌握反复跳跃记号等乐理知识。
3、能认真聆听乐曲《校园的早晨》,体验乐曲中活泼可爱、亲切自然的情感,并能随乐舞动,自编自演。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切分音和强位出现休止符,增强了歌唱难度;2、根据歌曲自编自演。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
二、歌曲简析、乐理、节奏1、三段式A+B+A 2、反复跳跃记号3、弱位起音、切分音4、︱0ⅹⅹⅹⅹⅹⅹ∣三、学唱歌曲1、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校园的早晨》,听一听并思考:这首歌曲描述.的是哪里的场景,表达怎样的情绪?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哪位学生用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情感来读第一段歌词。
3、重点学唱第一段。
逐句教唱,讲授重点、难点乐句,并加强练习。
师:因为我们这首歌是以校园生活为素材的,所以出现很多强位上的休止,使音乐显得活泼可爱。
∣ⅹ0 ⅹⅹⅹⅹ∣学生齐唱第一段,老师伴奏。
打节奏要清晰,打的声音不要太大。
4、学唱第二段。
(1)分句指导歌唱(同上)。
(2)重点练唱:有强位休止符的乐句;有切分音的乐句。
(3)学生齐唱第二段,老师伴奏。
5、学唱第三段,重点学唱最后一句,齐唱第三段。
6、齐唱《校园的早晨》。
(1)按怎样的顺序唱?(2)边打拍子边跟录音机唱,纠错。
(3)边唱边打拍子,老师伴奏;左一下右一下;表现出活泼可爱的样子。
四、歌表演。
一至四名学生用自编舞蹈表演再现第一乐段所表现出来的场景。
五、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我们感受到了音乐中显现出来的活泼可爱、亲切自然情趣。
快乐的校园是我们成长的又一个摇篮,我们要热爱校园,热爱校园的一草一木、要爱老师、爱同学、爱自己,我们更要爱家爱国爱人民!第二单元《祖国颂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歌唱祖国》【教学目标】1、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2、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3、通过学唱简谱,使学生掌握住唱音准的方法。
【教学重点】1、唱音准的方法。
2、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教学难点】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
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教学方法】视唱法、练习法、赏听法。
【教学用具】电子白板、手风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音高。
学生唱出基本音阶(上行、下行)二、教授新课:1、学习唱音准。
怎样唱准音的高低,唱准音的高低是学会识谱的关键。
介绍几种练唱音准的方法:(1)、以词带谱法。
练唱音阶是练唱音准的第一步。
可以从自己唱得较准的歌曲中找出部分曲调,帮助练习。
再如:《歌唱祖国》中:从今走向繁荣富强,通过小节54321的练习,帮助我们将1234567的音阶练唱准。
(2)利用手风琴等乐器边奏边唱或先奏后唱来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听自己唱出来的音与乐器奏出的音是否一样高。
(3)对于一些跳进的,不容易唱准的旋律可以采用搭梯子的方法来练习。
如《说句心里话》的开始:说句心里话3-3的八度,我们可以用搭梯子的方法来练习,即从“3”开始,顺着梯子-456712唱到3,这样反复唱几遍,然后抽掉梯子,直接唱3-3。
第二小节的13可采用下行音阶的梯子。
176543来帮助练习。
2、听歌曲,边听边看曲词,注意主体。
3、作者简介:王莘,1918出生,江苏无锡人。
青年时期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到延安鲁艺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学习音乐,毕业后在华北联大文艺部音乐系任教。
解放后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
主要作品有歌曲《边区儿童团》、《战斗生产》、《愉快的劳动》、《歌唱祖国》、《祖国颂歌》及歌剧《义和团》《煤店新工人》等。
、4、简介作品: 《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作曲,作于1950年9月。
歌曲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壮前进的步伐。
歌词凝练集中,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在继承聂耳、冼星海革命群众歌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时代的新风格。
歌曲由长度相等的主、副歌组成,主歌每段歌词不同,表现了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副歌歌词不变,是歌曲主题集中的体现,两者在节奏、结构、音调诸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
几十年来,这首歌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的新中国的象征。
5、学唱歌曲。
A:师示范演唱歌曲B:生跟琴视唱歌曲6、视唱旋律:A.视唱B 段旋律: (1)每两小节分句听唱一遍(2)每小节一句分句听唱一遍B.整体视唱7、完整演唱歌曲。
8、及时纠正。
(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
(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
如:“祖国”“家乡”“人民”。
(3)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