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
马铃薯主食产品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马铃薯主食产品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68c7b7c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a.png)
马铃薯主食产品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居全球农作物之首。
马铃薯主食产品研究的目的是发展不同形式的马铃薯制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多样化口味。
本文将对马铃薯主食产品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目前,马铃薯主食产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马铃薯切片产品:马铃薯片是最受欢迎的马铃薯主食产品之一,已经成为休闲食品和快餐的代表。
研究者致力于改进马铃薯片的质量、口感和味道,并开发出更健康的低油炸产品。
2. 马铃薯粉制品:马铃薯粉是一种多功能食材,可以用于制作各种主食产品,如面条、面包和糕点。
研究者正在探索马铃薯粉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提高其加工能力和食品质量。
3. 马铃薯快餐产品:随着快餐食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研究者开始将马铃薯应用于快餐产品的开发中。
马铃薯浆果(burger)、炸薯条和土豆泥等产品已经成为快餐餐厅的主要菜单项。
4. 变色马铃薯产品:变色马铃薯是一种具有特殊颜色的马铃薯品种,如紫色和红色。
研究者正在研究如何利用这些变色马铃薯制作出有吸引力和营养丰富的主食产品。
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发展前景广阔。
马铃薯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马铃薯主食产品有望成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人们对便利食品的需求增加,马铃薯主食产品在快餐行业和食品加工业中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马铃薯主食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对食物口感和味道的需求。
由于马铃薯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制作出不同的主食产品,可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口味偏好。
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加工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由于马铃薯的保存期相对较短,需要解决如何延长其保存期的问题。
由于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市场竞争激烈,研究者需要不断创新,提供新颖和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马铃薯主食产品的研究现状良好,发展前景广阔。
对贵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对贵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90c2ae5bed5b9f3f90f1cfe.png)
对贵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贵州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标签: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对策;贵州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洲,广泛分布于很多国家和地区,全世界种植面积达2000万hm2。
我国目前种植面积为470万hm2 左右,占世界种植面积的23.5%;总产量约为7500万t,占世界的19%和亚洲的70%。
就种植面积而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马铃薯生产的第一大国。
常年种植面积在5O万hm2以上的省区有贵州、内蒙,40~50万hm2的省份有甘肃、黑龙江,30~40万hm2的有云南、四川和重庆,20~30万hm2的有山西、陕西、湖北。
全国平均单产约为1100kg/667m ,与世界平均单产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与先进水平的荷兰(2870kg/667m)、德国(2670kg/662m)、美国(2600kg/662m)、澳大利亚(2130kg/662m )差距则更大。
一、贵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1.马铃薯生产现状贵州是我国马铃薯生产大省,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常年种植面积在800万亩以上,2009年种植面积达952.4万亩,在海拔300~2400m均有较大面积种植,而且分布广,全国领先,成为水稻、玉米之后的第三大粮食作物。
省内各地由于海拔高度和生态条件的差异较大,导致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和气候类型的多样性。
根据马铃薯生长发育对具体生态气候条件的要求,结合不同品种类型的特性,各地耕作栽培制度等的不同,大体上可将全省马铃薯的种植划分为春薯一熟区、春一秋薯两熟区和低海拔地区冬作区。
2.马铃薯加工业现状国内对马铃薯的认识不足,很多人将其看作是一种价值低廉的粮食、饲料和鲜食蔬菜。
这种认识观念上的不足和消费行为的偏颇,严重地限制了中国马铃薯的发展。
据有关資料显示,我国人年均马铃薯年消费量仅为18kg,其中9O%以上是作为鲜食,有限的加工转化以粉丝、粉皮等为主,深加工技术落后,与马铃薯相关的产业不足200种。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334ad1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e.png)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健康饮食,以低脂低糖的食品为主,而马铃薯正是符合这一趋势的重要食品之一。
马铃薯不仅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口感丰富,能用来制作各种美食。
因此,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一、马铃薯产业的现状1. 马铃薯生产规模大我国马铃薯的生产规模非常大,据统计,中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500万公顷,可产马铃薯约90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5%以上。
2. 品种丰富我国马铃薯品种非常多,根据不同的地区和用途,大约有200多个品种。
其中,和熙马铃薯、黄河桥、巨型巨人等高产优质品种被广泛应用。
3. 市场需求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马铃薯在日常生活和餐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各种美食,如西式烘培食品、炸薯条、薯片、马铃薯泥等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二、面临的问题1. 市场价格波动大由于马铃薯是季节性农作物,而且经济效益不够好,价格波动非常大,因此对于相关从业者来说,经营风险非常高。
2. 生产成本较高马铃薯的种植需要大量的肥料、农药等投入,同时收割、运输等后期的全部环节都需要数以万计的劳动力,所以生产成本非常高。
由于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的矛盾,带来了极大的利润下降。
三、对策研究1. 集约化经营目前我国马铃薯的种植基本上仍然是小规模的散养式生产,这样导致了种植效率和生产成本过高。
因此,需要通过加强集约化经营,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的建设,推广新技术和新方法等措施,提高生产效益。
2. 增强市场竞争力本应该是比较优质的马铃薯商品,由于产地分散和质量不同,价格和销售利润的差异也很大。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信息交流,探索新的销售模式,提高行业市场的竞争力。
3. 改善品质马铃薯产品要推向市场,必须具备市场所需要的各项素质和规格,而品质则是决定马铃薯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因此,应该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改善品质,生产出更符合市场的商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开题报告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f5e196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b.png)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开题报告标题: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一、研究背景马铃薯是乌兰察布市的重要农业产业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市场需求。
然而,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产业链不够完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高等等。
因此,为了推动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研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二、研究目的1.分析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深入了解马铃薯产业相关政策、市场需求等;3.制定符合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特点和需求的发展策略;4.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
三、研究内容1.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1)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种植品种、产量等情况(2)马铃薯产业链分析(3)市场需求分析2.存在的问题分析(1)生产效率低下问题(2)品质不高问题(3)产品销售问题(4)政策支持不足问题3.发展战略制定(1)发展马铃薯种植品种多样性(2)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3)培育优质马铃薯品牌(4)建立完善的马铃薯产业链(5)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形象建设(6)优化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4.实施措施(1)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广高效生产技术;(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品质;(3)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4)完善合作机制,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5)完善政策体系,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等方法进行研究,以深入了解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市场需求,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并提出可行的实施措施。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对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推动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此外,本研究也将为其他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化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化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9990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2.png)
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化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马铃薯是一种高产、高效和广泛适应性的农作物,对土壤要求较低,适应性强,在我国北方地区有着广泛的种植基础和消费市场。
然而,由于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的落后,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商洛市地理条件优越,四季分明,土地资源丰富,但马铃薯产业面临技术不足、产业化程度低、市场渠道单一等问题。
因此,开展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化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对于推动该市马铃薯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马铃薯的种植和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商洛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同时提升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项目内容和规模1.种植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推广优质种子的使用,提高马铃薯的品种纯度和市场竞争力。
2.加工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的马铃薯淀粉加工厂,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提高马铃薯淀粉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建设马铃薯淀粉终端产品加工厂,生产高端淀粉产品,提高附加值。
3.市场拓展:开展马铃薯淀粉终端产品的市场拓展工作,与食品加工企业合作,加大对相关产品的销售力度。
同时积极开展马铃薯粉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三、市场分析和前景预测目前,我国马铃薯淀粉等淀粉类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但供应相对不足。
商洛市作为农业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和市场优势,通过加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和特色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马铃薯食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马铃薯淀粉产品在食品工业、纸浆造纸、医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市场潜力巨大。
据市场研究,未来几年,我国马铃薯淀粉产业将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化发展项目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投资分析和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预计为3000万元,包括建设投资和运营资金两部分。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4845c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a.png)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摘要:马铃薯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粮食、饲料等多用途作物,我国各省都有种植,其产量比例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例常年保持在3%左右,占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也是维持在4% ~5% [1]。
目前,中国发展马铃薯的生产潜力极大。
二零一五年,国家举办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讨会",会议确定了将积极推进优质马铃薯的主粮化的重要策略,将马铃薯与小麦、水稻、玉米并称为全国四大主粮作物。
马铃薯的主粮化是国家在经济转型发展新的常态背景下积极推进平衡粮食战略的重大选择,对全国粮食安全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马铃薯主粮化,马铃薯种植,粮食安全马铃薯是茄科植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马铃薯中淀粉、蛋白质含量较高,所含的矿物元素也较别的作物更加丰富,氨基酸组成齐全,含多种维生素。
在食品工业历史上马铃薯可用于生产如酒精、淀粉、面粉等产品,因此我国马铃薯产业技术的研究发展对于中国及整个世界经济的中长期粮食有效供应和保障国家和地方粮食供给安全有极重要意义。
据《中国农业年鉴》数据,2014年,我国的马铃薯生产种植规模为约556万hm2,鲜薯产量达到9551.5万吨,面积比例和马铃薯产量比重均约占全世界产量的1/4[2]。
1我国马铃薯种植现状1.1种植区域划分马铃薯种植的产区已经遍及全国,并针对不同分布区域的自然环境特色发展出了各自适应的种植模式。
李志勤等以栽培类型为基础,结合生物学特性以及各地的气候、地理条件,把中国的马铃薯规模化生产区划分为了北方一作区、西南混作区、中原二作区和南方冬作区4个特色优势区域。
北方一作区包括北方7省及河北省、辽宁省、陕西省、山西省的北部,该马铃薯种植区的栽培面积占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50%左右,是中国马铃薯的一个主要产区。
该种植区域的日照十分充足,昼夜垂直温差相当大,适于马铃薯早熟生育。
本区马铃薯几乎一年有一熟,品种类型以中熟种为主。
西南混作区是中国的第二大马铃薯生产区,其种植面积仅次于北方一作区,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9%。
马铃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马铃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5b660f7b7360b4c2f3f6429.png)
马铃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论文关键词:马铃薯;现状;问题;对策论文摘要:论述了通渭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马铃薯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加快良种繁育步伐,实现品种专用化、优质化;完善繁育制度,提高种薯质量;实行规模化种植,营造品牌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健全市场信息网络,帮助农民增收;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全面提升马铃薯产业素质和效益。
1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1.1种植生产情况马铃薯是通渭县的粮菜兼用和主栽优势作物。
从1999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按照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把马铃薯种植当作压粮扩经、压夏扩秋,科技抗旱的主要措施。
至2004年全县马铃薯面积达到3.15万hm2,商品薯总量达50万t,是过去马铃薯总产量的两倍多。
2006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在重新审视县情,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马铃薯产业的主导地位,做出了培育“四大产业”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当年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3.51万hm2。
2007年,在扩大种植面积、增加总量的同时,县委、县政府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当作提升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提出“一年搭好框架、两年充实内容、三年初见成效”的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目标,加快解决脱毒种薯应用率低、品种退化快的瓶颈问题。
并邀请定西市爱兰薯业公司进驻通渭西川园区,无偿提供日光温室50座、面积2.40hm2,用于脱毒原原种生产;县农技中心租赁旧店子村耕地,投入资金60万元,搭建网棚100座,开展示范性脱毒原种扩繁;依托省农科院引进脱毒原种50t,在华岭乡老站村、马营镇小营村等冷凉区落实陇薯3号脱毒一级种繁育面积23.33hm2,逐步建成原原种-原种-一级种的马铃薯脱毒良种繁育体系。
2008年,县上在确保完成4万hm2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同时,重点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上下功夫。
依托“企地合作”平台,与市爱兰薯业公司协作,利用西川园区日光温室121座建成脱毒原原种繁育基地6.67余公顷,预计年底可生产陇薯3号、陇薯6号、费乌瑞它、大西洋、夏波蒂等品种脱毒原原种1500万粒;借助“院地合作”平台,与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合作,结合省列马铃薯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在平襄镇旧店子和新景乡大寨村建成网室脱毒原种繁育基地20hm2,在华岭乡席家岖、老站、新站、大牛、石勿以及马营镇小营、西山等7村建成一级种繁育基地165.33hm2。
马铃薯主食产品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马铃薯主食产品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8d66dd0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6e.png)
马铃薯主食产品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主食作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饮食文化中。
马铃薯主食产品的研究发展在传统的粗加工基础上,不断引入新的工艺和技术,不仅丰富了马铃薯主食产品的种类和口感,还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未来,马铃薯主食产品在食品产业中将继续发展,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马铃薯主食产品研究的现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口感改良:传统的马铃薯主食产品主要以马铃薯粉为原料,制成马铃薯面、马铃薯粉条等。
这些产品口感单一,质地粗糙。
近年来,研究者通过改变马铃薯的种类和加工工艺,开发出了马铃薯丝、马铃薯丸子、马铃薯团子等新型产品,使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口感更加多样化,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2. 营养改良:马铃薯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主食作物。
传统的加工方法会导致部分营养成分的损失。
为此,研究者通过改进加工工艺,如预处理、蒸煮、烘干等,有效降低了马铃薯主食产品中营养成分的损失,提高了产品的营养价值。
3. 功能改良:马铃薯主食产品在保持传统口感和营养的基础上,还具有一些功能性的改良。
研究者通过添加纤维素、益生菌等功能性成分,制成马铃薯主食产品,提升其促进消化、调节血糖、增强免疫力等功能,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未来,马铃薯主食产品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以马铃薯为原料制成的低脂、低糖、高纤维的主食产品将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人们对异国文化的兴趣和需求增加,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创新和研发将进一步丰富饮食文化,满足多元化的口味需求。
马铃薯主食产品还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营养价值,可以成为农村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马铃薯主食产品的研究发展将不断创新和改良,以满足人们对口感、营养和功能性需求的不断提高。
这将为马铃薯主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也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主食选择。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现状及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现状及贮藏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9834dd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15.png)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现状及贮藏技术研究进展一、内容综述近年来全球马铃薯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2019年全球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万公顷,总产量达到亿吨。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近四分之一。
此外阿根廷、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是马铃薯产业的重要生产国。
我国马铃薯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万公顷,总产量达到亿吨。
同时我国马铃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高产品种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农民收入得到有效提高。
传统的马铃薯贮藏方法主要包括堆放法、窖藏法等。
这些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容易受环境影响导致病虫害的发生、易发霉变质等。
为解决传统贮藏技术的不足,国内外学者积极开展马铃薯贮藏技术研究。
目前主要的现代贮藏技术包括气调贮藏、真空包装贮藏、低温贮藏等。
这些技术在保持马铃薯营养成分、延长保鲜期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未来马铃薯产业将朝着绿色、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
具体表现为:加大优质高产品种的研发力度,提高马铃薯产量;推广先进的贮藏技术,降低损耗;加强产业链整合,提高产业附加值。
为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大科研投入、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企业创新等。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 马铃薯产业的重要性和地位马铃薯又称土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全球第四大经济作物。
在世界范围内,马铃薯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作物,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
马铃薯在全球范围内的种植面积广,产量巨大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丰富的粮食资源。
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马铃薯约有亿吨,其中近一半用于食品加工,如薯片、炸薯条等。
晋西北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晋西北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dfd82c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8.png)
晋西北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晋西北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晋西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马铃薯产地之一,但在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生产规模较小,缺乏整合和统一的市场机制,导致生产效益不高。
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缺乏高效的耕作、种植和管理技术,影响了产量和质量。
由于市场信息不畅,农民难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容易造成产销不畅的局面。
种植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施肥、防病虫害等措施,容易导致产量减少和质量下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应完善市场机制,建立起统一的市场信息平台,提高农民对市场需求的了解程度。
加强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效益。
还应加强科研力量,推动技术创新,研发新型肥料、农药等,提高产量和质量。
政府应加大对晋西北马铃薯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农民种植马铃薯,并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晋西北地区的马铃薯产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产业现状分析晋西北地区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是马铃薯种植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晋西北马铃薯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产业规模不大,多以散户农户为主,缺乏统一管理和规划,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由于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种植技术不够标准化和现代化,影响了产量和品质。
市场竞争激烈,晋西北马铃薯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导致价格波动大,利润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对晋西北马铃薯产业的投入,加强统筹规划,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
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加强市场营销,提升产品竞争力,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晋西北马铃薯产业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随着政府支持政策和技术创新的推动,相信这些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晋西北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前景必将更加光明。
2.2 存在问题分析晋西北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马铃薯产区之一,其马铃薯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晋西北地区的马铃薯产业规模相对较小,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导致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市场供需关系不平衡。
中国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现状与政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现状与政策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6965a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a.png)
中国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现状与政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食品需求量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马铃薯,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和过剩粮食转化领域的作物之一,其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然而,中国马铃薯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生产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不足,未能满足全国粮食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本文拟研究中国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和政策,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马铃薯产业化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政策和建议,以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内容1. 中国马铃薯产业化的概述和发展历程2. 中国马铃薯产业现状和面临的问题3. 相关政策法规的分析与评价4. 探讨未来中国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及其对策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
首先,对相关历史文献、政策文件以及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
其次,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问卷调查法,收集从事马铃薯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企业和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利用SWOT分析法,评价中国马铃薯产业化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五、论文结构第一章:绪论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4 论文结构第二章:中国马铃薯产业化的概述和发展历程2.1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概述2.2 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历程2.3 中国马铃薯产业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第三章:中国马铃薯产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分析与评价3.1 政策法规概述3.2 政策法规实施效果分析3.3 政策法规的问题和不足第四章:未来中国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及对策4.1 未来中国马铃薯产业化的趋势预测4.2 发展中国马铃薯产业化的对策和建议第五章:结论与展望5.1 研究结论5.2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备注:以上为开题报告的框架,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华县菜用早熟优质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
![华县菜用早熟优质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091d6d36f1aff00bed51e8e.png)
1 2 种 植 概 况 与 分 布 . 华县 马铃薯 在 2 O世 纪 7 O年 代 就 有 种 植 , 主
养等方 面 , 完全 符合城 市和农 村菜用 、 质马铃 薯 优 市场 的需 要 。除满足 渭南 、 安等周 边 市场外 , 西 还
调运 到 山 西 、 四川 、 海 、 州 、 上 广 内蒙 、 北 等 省 , 湖 具
村, 总人 口 3 万 , 地 2 7 6 耕 . 5万 h , 中蔬 菜 面 m 其
积 l h , 均 耕 地 0 1h 。 因 受 秦 岭 山 脉 万 m 人 . m。 的影 响 , 里 四 季 分 明 , 候 冷 凉 湿 润 , 照 热 量 这 气 光
了独 具地方 特 色 的 品种 类 型 。即薯 块 卵 圆形 , 芽
占有一 席之地 , 已成 为种 植 业结 构 调 整 的一个 现
中产 区。
华县 马铃薯 主要 分 布 在瓜 坡 、 水 、 庄 、 赤 辛 杏 林 、 庙 、 家 、 枝 、 花寺等 乡镇 , 中以瓜坡 、 下 毕 柳 莲 其
赤 水 、 庄 三 乡镇 为 主要 集 中产 区 。优 质 、 用 、 辛 菜
眼 浅 少 , 大 形 好 , 皮 白 肉 , 光 肉 细 , 粉 含 量 个 白 皮 淀 低, 口感 好 , 市 早 。 这 些 特 点 , 时 间 、 观 、 上 在 感 营
充 足 , 下水 资源 丰富 , 质为黄 鳝土 , 性 良好 , 地 土 耕 排 灌方便 , 素有 “ 天府 ” 之称 , 是菜 用 、 早熟 、 优质 马
具 规 模 , 用 品 种 多 是 以 市 场 上 的 商 品 薯 留 作 种 所
有 巨大 的市场空 间 。 1 3 菜 用 马 铃 薯 品 种 的 演 变 过 程 .
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研究
![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f76f9c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0.png)
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消费需求。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已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的重要任务。
我国马铃薯种植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种植方式在利用土地和资源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土壤质量和营养状况往往不稳定,影响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
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也给马铃薯的高产种植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开展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我国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也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社会福祉水平。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马铃薯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日益扩大,但生产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和总结当前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概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和借鉴。
2. 研究土壤改良技术,寻求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土壤改良方法,提高土壤质量,增加作物产量和品质。
3. 探讨选种与育苗技术,通过优良品种选育和良好育苗管理,提高苗期生长速度,增强植株抗逆性,促进产量提高。
4. 设计植株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策略,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发生,提高抗病害性能。
5. 研究施肥与灌溉技术,探讨合理施肥和灌溉措施,提高养分利用率,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发育,最终实现马铃薯高产。
2. 正文2.1 高产马铃薯种植技术概述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的改进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实现马铃薯的高产是农民和科研人员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
高产马铃薯种植技术概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择优质种苗是实现高产的关键。
马铃薯主食产品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马铃薯主食产品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f0153e7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e.png)
马铃薯主食产品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马铃薯是世界上四大主粮之一,是全球农作物的第四大品种。
其主食产品一直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适应性。
而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食品多样化需求的增加,马铃薯主食产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一、马铃薯主食产品研究现状目前,马铃薯主食产品主要包括马铃薯淀粉、马铃薯面粉、马铃薯挂面、马铃薯年糕、马铃薯粉丝等。
这些产品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和制作方式,但都是以马铃薯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主食产品。
2. 马铃薯主食产品的营养特点马铃薯主食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马铃薯淀粉易于消化吸收,是一种理想的主食产品。
马铃薯主食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的消费,尤其是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地区,马铃薯主食产品是人们日常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
而随着全球食品贸易的不断发展,马铃薯主食产品也在跨国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1. 马铃薯主食产品在健康饮食中的地位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马铃薯主食产品因其天然、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等特点,逐渐成为人们饮食中的首选。
而且,适宜不同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运动员等,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的马铃薯主食产品加工方式逐渐被新的加工技术替代,如生物工程技术、纳米技术等,使得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品质和口感更好,满足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多样化需求的增加,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市场需求会进一步增加。
由于马铃薯主食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适应性,加上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马铃薯主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对马铃薯主食产品的需求量巨大,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1. 加强技术创新加强马铃薯主食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口感,满足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
马铃薯产业蓬勃发展 成为“强工”新引擎——黑龙江垦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研究
![马铃薯产业蓬勃发展 成为“强工”新引擎——黑龙江垦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eb1dfce08a1284ac850436a.png)
1龙 头 与基 地 连 接 密 切度 还 不够 。 目前 , 龙江 . 黑
垦 区 马 铃 薯 产 业 以 “ 户 +基 地 +龙 头 ” 生 产 经 营 农 为 模 式 , 其组 织 化程 度 不 高 , 方没 有 实现 无 缝 对接 , 但 三
5技 术 优 势 。黑 龙 江垦 区 具有 健 全 的种 薯 和 马铃 农 户 与 龙头 未 形成 利 益 联 合体 , 格 保 护机 制 和订 单 . 价
马 右, 基地 种 植 实行 统 一 管理 模 式 , 良种 、 从 整地 、 播种 、 铃 薯 单 产 水 平 和 播 种 面 积 来 看 , 铃 薯 产 量 提 升 潜 力
管理、 施肥 、 保 等 各环 节 保证 马铃 薯 高产 稳 产 , 植 这样 巨 大。 一是 单产 提升 潜 力大 。随着 垦 区脱 毒种 薯覆 盖 既 保 证 了农 户 增 收 , 为集 团提 供 充 足 优 质 的原 料 。 面 积 的 不 断增 大 , 过 加 强 农 田基 本 建 设 、 土 配 方 又 通 测
调 研 l 查 究-■
单销 售 一体 化 的完 整 产 业 链 条 , 马 铃 薯 育 、 、 、 即 Nhomakorabea产 加
淀 粉 及 衍 生 物 的研 制 、 产 品 综 合 利 用 为 主 要 研 究 方 副
销 的产业 模 式。 完整 产业 链条 既保 证 了原 料 品种 的优 向 。 目前 已有 2项 发 明专 利 、 5项 实 用 新 型 专 利 获 批 质 , 同时 保 证 了产 品 质 量 的 可 控 性 , 业 的盈 利 能 力 企 得 到稳 定 而 有效 的保 障 , 行 业 竞 争 中也 具 有 比较 优 在
1 O万 吨 精 制 淀粉 生产 线 三 条 、 产 12万 吨 雪花 全 粉 产 、 植 面 积 的 增 大 , 量 也 随 之 增 加 , 为 垦 区 马 铃 年 , 种 产 将
浅析马铃薯主粮产业化发展现状——基于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的调研
![浅析马铃薯主粮产业化发展现状——基于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的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575017e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0.png)
浅析马铃薯主粮产业化发展现状韩 晓摘 要:马铃薯具有高产、抗旱、适应性广和全营养等特性,是重要的粮菜饲料兼用作物和工业原料,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
马铃薯产业发展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
本文通过对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的调研,对马铃薯主粮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键词:马铃薯;主粮化;产业化;发展现状从世界范围来看,马铃薯是世界公认的吃饱吃好吃出健康的好食物。
西方早在50多年前就把马铃薯当作主粮,联合国粮农组织一直把马铃薯列为“第四大主粮”进行归类统计。
欧洲、美洲等许多国家都将马铃薯视为主粮。
据统计数据显示, 2009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如拿大、俄罗斯人均马铃薯消费量分别为54公斤、105公斤、72公斤、53公斤、66公斤、114公斤,均远高于我国37公斤的人均消费水平。
一、马铃薯主粮化主食化的发展现状自2015年推行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以来,社会各界对马铃薯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但随着宣传热潮退去,尤其随着很多企业陆续受挫,马铃薯主粮化又近乎停滞;除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以下简称希森马铃薯集团)连续十几年专注于马铃薯外,已很少有企业再涉足。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人们对马铃薯主粮化的认识存在误区,推行方式欠妥当、不接地气。
2019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8500多万亩,居全球第一位,而单产水平较低,原因就是种子落后。
种子是农业之母,马铃薯育种这一行业门槛高、技术要求严格、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
国外(如美国、加拿大、荷兰)的脱毒种薯培育都是政府投入,而国内,就连企业都很少投资这一领域。
为搞好马铃薯育种产业,希森马铃薯集团先后培育出脱毒种薯新品种希森3号、希森6号等,到目前已经杂交培育出了18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好品种(系);其中希森3号、6号等7个新品种通过品种审定和国家注册登记。
希森6号以单季亩产9.38吨、9.58吨的产量,两度刷新世界纪录,而普通马铃薯品种亩产只有1.8吨左右。
《2024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政策执行效果研究》范文
![《2024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政策执行效果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865d45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0.png)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政策执行效果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作为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背后离不开政府对马铃薯产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本文旨在研究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政策的执行效果,分析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成效与问题,以期为其他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二、研究背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地处我国北方,气候适宜马铃薯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产业的重视,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政策执行效果分析1. 政策实施成效(1)产量与质量提升:乌兰察布市通过实施马铃薯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政策措施,有效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与质量。
(2)产业链延伸:政府通过扶持马铃薯加工企业、建设仓储物流设施等措施,延长了马铃薯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3)农民收入增加:政策实施使得马铃薯种植户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激发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
2. 政策执行中的问题(1)政策宣传不到位:部分农民对政策了解不足,导致政策执行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2)资金投入不足: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在资金投入方面仍有不足,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市场体系不健全:马铃薯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四、建议措施1. 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对政策的了解与认识,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2. 增加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包括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加工企业扶持等方面。
3. 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马铃薯市场体系,加强产销对接,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4. 推进科技创新:加强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提高产量与质量,推动产业升级。
5. 培养人才队伍:加强马铃薯产业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五、结论通过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政策执行效果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产量与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2024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政策执行效果研究》范文
![《2024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政策执行效果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091e79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1b.png)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政策执行效果研究》篇一摘要:本研究报告深入探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政策实施近几年的发展及影响,重点围绕政策的执行力度、农民受益程度、产业链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研究显示,该地区马铃薯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显著,但依然存在值得完善的空间。
一、引言乌兰察布市作为内蒙古的重要农业区域,马铃薯产业一直是其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政策执行效果,本研究将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该地区马铃薯产业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乌兰察布市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资金扶持、技术推广、市场拓展等。
本研究旨在评估这些政策的执行效果,分析农民受益程度及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同时探究当前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三、政策执行情况分析1. 资金扶持政策:通过调查发现,乌兰察布市近年来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包括种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
这些资金的有效利用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种植热情,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2. 技术推广政策:通过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的科技含量得到显著提升。
这不仅提高了单产,还促进了马铃薯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3. 市场拓展政策:政府通过组织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等活动,为马铃薯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政府还积极推动马铃薯的深加工和出口贸易,使马铃薯产业链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
四、农民受益程度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对政策执行表示满意。
农民在政策支持下获得了更多的种植补贴和技术支持,这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种植积极性和收益。
同时,市场拓展政策的实施也使得农民的产品有了更好的销路和更高的价格。
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能有效的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发展本地马铃薯加工业,可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种植一季马铃薯,亩收入可增加300元以上,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一、大姚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大姚马铃薯种植产业,一是种植规模不大,产业小、弱、散。
全县12个乡镇现有种植面积仅两万亩,主要以一家一户零星种植为主;二是种植水平低,管理粗放。
大姚马铃薯的主产区集中在山区和半山区乡镇,交通不便,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加之多年来马铃薯生产技术推广投入经费较少,所以出现品种老化、种植粗放、密度偏低和病虫害防治不力等不良现象;三是产业发展能力弱,产业链不长。
目前大姚县还没有一户马铃薯加工企业,多数马铃薯运往外县销售、加工,导致产业化程度较低。
尽管如此,大姚马铃薯产业发展还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增收潜力。
一是市场前景广阔。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菜兼用食品,也是食品工业的原料,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前景普遍看好;二是适宜种植范围广,增产潜力高。
马铃薯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全县大部分地区土壤及气候条件都可满足其生产条件;同时,增产潜力也高。
2006年,县农业局在石羊镇清河试种冬早马铃薯,亩产高达2 700公斤。
三是推进速度快,促农增收效果明显。
从
喜德县和冕宁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用二至三年的时间,其可快速发展为促农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制约大姚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总体种植规模偏小且种植分散,不利于形成马铃薯产业的规模化经营
一方面,由于这些年来投入减少,其他相关农业产业发展占用了有限的耕地、资金等资源,所以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许多耕地未被开发利用。
整个大姚县2009年底耕地总资源45.5万亩,而常用耕地面积为31.5万亩,尚有14万亩耕地未被开发利用,致使总体规模偏小。
另外,由于大姚地处山区,大部分马铃薯种植在山坡上,造成种植空间上的分散;同时中国一家一户的种植方式造成种植在家庭上的分散。
(二)缺少种薯的繁育体系
大姚县对脱毒种薯的引进和推广投入力度不足,多年没有引进良种,农民使用良种困难。
现在大姚县的马铃薯主要以合作88为主,占马铃薯生产面积的90%。
由于品种单一,多代种植,现在种质严重退化,病虫害严重,单产逐年下降,引入优良种薯势在必行。
但从外部购买优质种薯,成本高昂,每亩预计投入要达375元,农民难以接受,所以若要做大做强大姚县马铃薯产业,种薯繁育体系必须健全。
(三)脱毒种薯的标准体系不健全
目前种薯生产单位普遍对开放条件下的种薯扩繁和合格种薯生产的重视程度和技术研究不足,特别是在种薯商品质量控制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像发达国家荷兰、德国、英国、加拿大都是国家指定半官方的种薯检验中心,定期田间取样,每一袋种薯都有质量指标档案。
种薯标准体系不健全,种薯质量难控制,直接影响单产水平的提高。
(四)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大姚县对马铃薯的加工多为家庭作坊,如此一来只有农民自己面对市场,各家各户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采用不同的种薯、按照不同的种植方式生产的马铃薯很难适合作为企业需要的加工薯的原料。
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接国内外市场。
它根据市场多样化需求确定农产品的加工与营销,龙头企业根据加工的要求组织农产品原料生产,把市场信息及时传送给农户据统计,缺少龙头企业就缺少了马铃薯最为重要的一条销售渠道。
三、大姚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制定产业规划,加大产业投入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一个产业发展本身所需条件之一。
可喜的是,2010年云南政府出台的《关于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已将马铃薯列入优势特色产业进行了专门布局规划。
在已有规划的基础上,大姚县现在最需要的是把马铃薯产业开发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与具体扶持政策和举措;应
当认真落实中、省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有关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对马铃薯产业的推介力度,积极招商引资,吸引优势资本介入马铃薯产业开发。
(二)建立马铃薯种薯生产繁育、质量检测体系
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
充分发挥其技术、资源和设备优势,进一步提高繁育能力,积极探索高效、低成本的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引进、筛选及遗传改良(利用高新技术如转基因工程、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等),选育和创造适于食品加工、淀粉加工和鲜食出口的特用优良品种,开发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植保和贮藏加工等产前、产中、产后技术,为大姚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加强种薯质量监测,建立马铃薯质量检测体系和制度。
种薯质量检测、监测和管理是完善大姚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体系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要积极逐步推行符合大姚县特点的种薯质量管理制度,使种薯质量标准化、生产规范化;建立健全脱毒种薯质量检测、监测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依法规范种薯市场。
(三)选择“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模式推动产业发展
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为主,在政府部门的调控下,组建由龙头企业牵头、技术部门和农户构成的产业开发集团,按照股份合作的运作模式,横向促使技术、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纵向促使研究、开发、生产、营销一体化,形成产业链各环节利润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支撑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依托云南农业大学和大姚县农业局两个优质专用脱毒种薯生产体系承载技术单位,在国家财力和加工企业科技开发基金的支持下,建立种薯基地,并运作优质专用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生产体系,进行超前开发研究,协同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农户组织标准化、规模化原薯生产,把好质量关。
二是马铃薯加工企业根据生产制订生产计划,提供脱毒种薯需求订单,签订原料生产合同,组织好基地的生产、收购、加工和产品的销售,培育并开发市场。
三是农户严格按照优质专用马铃薯生产技术标准和技术人员的具体指导规范种植,向企业或公司交足量的优质脱毒种薯。
四是龙头企业必须处理好产业链内各环节利益关系和利润分配,特别是处理好公司和农户利益关系。
只有形成公司与农户之间“利益均享,风险公担”的关系,公司才有可靠的原料,农户才能分享到加工、销售的利润,才有积极性参与基地建设。
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农业产业化风险基金,提供风险保障服务,执行价格保护政策,实施“订单农业”。
另一方面企业在收购农户马铃薯是应体现优质有价,以此鼓励农户进行优良专用品种的种植。
参考文献:
[1]杨云.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农业发展——理论透视·发展分析·模式构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2]李祥.大姚县年鉴[K].楚雄:楚雄州新闻出版局,2009.
[3]和毅纯.对云南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思考[J].中国农机化,2004,(3).
[4]李泉.西部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特殊性研究[J].甘肃农业,2005,(3).
[5]马汝俊.发展马铃薯产业增加农民收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7).
[6]陈其伟.浅谈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J].甘肃农业,2010,(6).
[7]张新公.发展马铃薯产业大有作为[J].农业信息探索,2000,(1).
[8]唐延林,邹先定.试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