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建筑遗产的景观化特色与保护
乡土文化传承视角下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研究
乡土文化传承视角下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研究川南传统聚落是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是川南地区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本研究旨在从乡土文化传承的视角出发,探讨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的特点、现状及其对乡土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特点1.层次分明的建筑群落:川南传统聚落的建筑群落往往由多个建筑群组成,形成层次分明的布局。
主要建筑、次要建筑和附属建筑之间相互关联、形成有机整体,体现出传统聚落的整体性和宜居性。
2.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结合:川南传统聚落的景观设计注重将硬质景观(如建筑、道路、墙体等)与软质景观(如绿化、园林、水体等)相结合,使整个聚落更具动态与生命力。
3.自然材料的运用:川南传统聚落的建筑材料主要以木、石、砖等天然材料为主,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注重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4.祭祀活动的场所:川南传统聚落常常设有祭祀活动的场所,如祠堂、庙宇等,这些场所不仅是文化信仰的象征,也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二、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现状目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川南传统聚落景观逐渐面临破坏和消失的风险。
一方面,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和规划理念对传统聚落产生了冲击,大量传统建筑被拆除或改造。
另一方面,农村人口的外流和老龄化问题,也导致传统聚落的人口减少,发展和保护的需求产生了矛盾。
三、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对乡土文化传承的意义1.保护川南传统乡土文化: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是保护传统乡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保留传统的建筑风格、景观元素和生活方式,传统聚落景观设计可以将乡土文化代代相传。
2.增强历史记忆和地方认同感: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可以增强居民和游客对乡土文化的历史记忆和地方认同感。
传统建筑、祭祀场所等景观元素的存在,能够勾起人们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传统的尊重。
3.促进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川南传统聚落景观设计的保护和开发,可以促进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
传统聚落的独特风貌和文化内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进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繁荣。
浅谈乡土景观及乡土景观设计
浅谈乡土景观及乡土景观设计乡土景观是指一些地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反映了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乡土景观设计则是将这些特征与特色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以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下面将从乡土景观的意义、特点以及乡土景观设计的要素等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乡土景观的意义在于展示和传承本地区的历史与文化。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乡土景观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可以通过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传统建筑等元素来展示和传承。
同时,乡土景观也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能够激发人们对本地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心。
其次,乡土景观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的不同,每个地区都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湖泊、河流、草原等。
同时,不同地区的人文景观也各具特色,如古城、民俗村落、传统农田等。
乡土景观的特点在于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以及与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息息相关。
乡土景观设计要注重以下几个要素。
首先是文化特征的体现,即通过景观设计特别是空间布置和元素选择等方面体现当地文化的特点和特色。
例如,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可以运用当地传统建筑的元素和材料,或者结合当地的传统艺术、乡风民俗等因素,使景观设计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其次是生态保护的考虑,乡土景观设计应该尊重并保护自然环境,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破坏。
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对水资源、植被、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合理规划和管理。
此外,还要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即景观设计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和使用,创造出安全、舒适、便利的场所。
最后是社区参与的重要性,乡土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调动和利用当地居民的力量和智慧,使他们参与到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增强其参与感和责任感。
乡土景观设计的成功案例有很多。
例如,在中国,黄山的村庄景观设计充分融合了黄山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使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独特的乡村氛围。
又如在日本,京都的庭园景观设计将传统的建筑和庭院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营造出和谐宜人的环境。
建筑乡土材料使用
建筑乡土材料使用乡土建筑特点与保护浅谈乡土建筑特点与保护摘要:新农村新民居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很多地方的村庄得到了新的规划布局,从原来的布局散乱道路崎岖逐步变成了房屋整齐,道路宽阔。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的农村建设都套用了一种模式,形成了千村一面的状况,没有了乡土的本应赋予的那种纯朴和与众不同。
乡土建筑的特色也没有体现出来,与周围的景观时常会体现出格格不入。
乡土建筑代表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乡土建筑特点保护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些年,新农村新民居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很多地方的村庄得到了新的规划布局,从原来的布局散乱道路崎岖逐步变成了房屋整齐,道路宽阔。
但是不难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的农村建设都套用了一种模式,形成了千村一面的状况,没有了乡土的本应赋予的那种纯朴和与众不同。
乡土建筑的特色也没有体现出来,与周围的景观时常会体现出格格不入。
乡土建筑代表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一、乡土建筑的特点“乡土建筑就是乡村的建筑,它们由于土生土长在乡村,所以称为乡土建筑”。
乡土建筑历经了战火、动荡和社会的变迁。
建于清朝中叶以前的乡土建筑留存于世的数量较少,现存的多建于清朝末篇二:园林建筑中建筑材料的应用园林建筑中建筑材料的应用【摘要】园林材料作为园林建设的基本要素,也是表现和达到园林最终目标载体。
通过对现代园林中材料的运用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应用。
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材料寿命短、不易养护、不能回收、不够生态环保等。
使用新材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而很多建筑材料在园林中能作为新材料被利用,包括乡土材料、新型高科技材料、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等。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筑材料;园林;环保;新材料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从事园林建筑和创造的首要条件。
莫里斯·科恩在《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基础》序言中写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是材料,它们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而且扎根于我们的文化和思想领域。
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风貌与乡土文化保护策略
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风貌与乡土文化保护策略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农村建设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更是要在保护农村风貌和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农村风貌保护和乡土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关于农村风貌的保护农村风貌是农村独有的景观,它是农村文化和历史的结晶。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风貌的认识,了解其价值和意义,并意识到保护农村风貌的重要性。
其次,农村风貌保护应该遵循历史文化保护原则,以保护为主,适度修缮。
我们可以通过修缮古建筑、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路网,保留农村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原始景观,使农村展示出浓厚的历史和地域特色。
二、发展农村旅游农村旅游是保护农村风貌和发展乡土文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发展农家乐、农业观光、生态旅游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农村,体验农村的风土人情和乡土文化。
同时,农村旅游也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加强传统手工艺保护乡土文化是农村的瑰宝,其中传统手工艺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
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通过成立培训机构,进行技艺传承,培养更多的手工艺人才。
此外,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乡土文化。
四、推广乡村文化活动为了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我们需要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传统节日的庆祝、乡村戏曲的表演、传统手工制作的展示等。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乡土文化,也可以增加村民的文化自豪感,促进乡村的发展。
五、加强乡土文化研究乡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加强对乡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
只有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大对乡土文化研究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乡土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推动乡土文化的发展。
六、开展乡村广播与电视节目为了普及和弘扬农村的乡土文化,我们可以通过乡村广播与电视节目的开展来传递和展示乡村的风情和文化。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研究
1、制定详细的保护规划,保留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设备,同时进行合理 的再利用。
2、加强文化再生研究,挖掘纺织行业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将其融入到 改造后的项目中。
3、吸引多元参与,政府、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改造过程,实现了资源的优 化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
经过改造后的纺织厂,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和纺织文化,还成为了城 市文化和旅游的新地标。市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纺织行业 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研究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一方面,通过 保护工业建筑遗产,可以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为文化再生提供物质 基础和灵感来源。另一方面,通过对文化的再生研究,可以挖掘和发扬工业建筑 遗产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研究,本次演示发现德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的现状呈现出重视历 史价值保存、多元化再利用的特点。尽管德国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方面取 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保护与利用矛盾、缺乏标准化导致的设计难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制定完善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政策,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保 护与再利用的要求和标准,确保各方利益得到有效平衡。其次,加强专业人才队 伍建设,提升保护与更新方案的设计水平和实施能力,以满足现代使用需求的同 时,充分保留和展现原有建筑的历史价值。此外,推动公众参与和国际合作,加 强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调,增强人们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的认识与重视, 促进经验交流与学习。
在保护乡土建筑遗产方面,应坚持以下理念:
1、文化价值:乡土建筑是特定地域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 活方式、宗教信仰、艺术审美等。因此,保护乡土建筑遗产应注重维护其文化完 整性,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乡土建筑特点与保护
浅谈乡土建筑特点与保护摘要:新农村新民居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很多地方的村庄得到了新的规划布局,从原来的布局散乱道路崎岖逐步变成了房屋整齐,道路宽阔。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的农村建设都套用了一种模式,形成了千村一面的状况,没有了乡土的本应赋予的那种纯朴和与众不同。
乡土建筑的特色也没有体现出来,与周围的景观时常会体现出格格不入。
乡土建筑代表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乡土建筑特点保护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些年,新农村新民居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很多地方的村庄得到了新的规划布局,从原来的布局散乱道路崎岖逐步变成了房屋整齐,道路宽阔。
但是不难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的农村建设都套用了一种模式,形成了千村一面的状况,没有了乡土的本应赋予的那种纯朴和与众不同。
乡土建筑的特色也没有体现出来,与周围的景观时常会体现出格格不入。
乡土建筑代表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一、乡土建筑的特点“乡土建筑就是乡村的建筑,它们由于土生土长在乡村,所以称为乡土建筑”。
乡土建筑历经了战火、动荡和社会的变迁。
建于清朝中叶以前的乡土建筑留存于世的数量较少,现存的多建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年间。
乡土建筑体现了这样几个特点:(一)乡土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中占据数量上的优势,体现了其数量性。
乡土建筑是与广大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乡野知识分子紧密相连的建筑形式。
无论是在什么时期,这类人群都是社会组成的主要成员。
因此,乡土建筑的建造数量也是最多,它以传统民居最具代表性,还包括宗祠、寺庙、店铺、戏台、书院、学堂等诸多的民间建筑类型。
这些民间建筑散布在我国乡村,分布范围广且数量庞大。
(二)乡土建筑在中国覆盖范围广,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疆界横跨多个气候带,多种地理特征表现和多元的文化特征,乡土建筑所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
它扎根于特定的地域条件,充分利用了当地所特有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艺,并且适应了当地特定的地质形态、气候生态、民族习俗以及人文环境,能够体现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
新农村建设中乡土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乡土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广大的农村地区面临着前所末有的变化。
各地积极开展农村面貌整治及环境美化工作,但很多地方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指导,造成了许多“新农村”名义下的破坏性建设,使传统乡土景观受到严重冲击。
本文明确了乡土景观内涵,在分析农村乡土景观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乡土景观保护与延续、更新与发展的途径,旨在为建设生态环境优美、乡土特色浓郁、文化内涵丰富的新农村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乡土景观;保护;更新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的农村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在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方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指导,忽略对传统乡土景观的保护,盲目地“模仿跟风,拆旧建新”,把村庄用地当成白纸“画”出“理想”的新农村景观。
因此,造成许多“新农村”名义下的破坏性建设,出现了特色危机、环境危机、品质危机、文化危机、活力危机等众多问题,乡土景观风貌受到严重冲击。
因此,在农村建设中如何妥善处理好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延续、更新与发展的关系,是建设和谐宜居的新农村至关重要的问题。
1.乡土景观及其内涵“乡土”一词意为“家乡、故土”、亦泛指“地方”。
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1]。
乡土景观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①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观。
乡土景观是人与自然在长期相互作用与磨合下形成的人与自然共生共融的景观。
在农耕时代,人们“靠天吃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非常重要,人们必需在适应自然的前提下才能改造自然。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已达到空前强大的水平,但乡土景观这种对“天人合一”追求依然是的其核心内容。
②当地人生活与生产的景观。
乡土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与生产中产生的原生态的生存艺术,有着深厚的岁月积淀。
乡土景观遗产保护案例
乡土景观遗产保护案例
1. 杭州西湖:作为中国三大名湖之一,杭州西湖是中国最著名的乡土景观之一。
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特色和传统的文化历史价值,杭州市政府积极保护和恢复西湖的乡土景观。
通过限制建筑高度、改善水质和绿化环境等措施,保护了西湖及其周围的山水景观。
2. 广州丝绸之路起点:广州是中国的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拥有丰富的乡土景观遗产。
广州市政府通过创建文物保护单位,维护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
例如,对广州老城区的老街巷、建筑群进行修缮和保护,保留了古老的商业街区和传统建筑风格。
3.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乡土景观遗产,河南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同时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确保游客的文物保护意识。
4. 四川九寨沟:四川九寨沟是中国著名的自然景区,也是世界自然遗产。
为了保护九寨沟的原始风貌和生态环境,四川省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建设环保设施和加强巡逻执法等,保护了九寨沟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5. 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皇家古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故宫的乡土景观,北京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缮和保护工作。
同时,实施严格的管理措施,限制游客数量,确保文物的安全和保护。
这些案例表明,乡土景观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有效的管理措施。
通过维护和修复古建筑、限制开发和游客数量、加强监督和管理,可以保护乡土景观的独特性和历史文化价值。
杭州市郊区乡土建筑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讨——以临安河桥老街为例
河桥 镇成 为 临安 唯一 榜上 有名 的古镇 。
( 二 )老街 建 筑风 貌特征
镇 的人 们对 住房 的需 求不 断增 长 ,特别 是年 轻人 不
由于和安 徽 临近 ,河 桥 的老街 建筑 “ 白壁 、灰 瓦 、马头 墙 ” ,体 现 出清末 民初 时徽 派建 筑 的特 点 。
条例 ,2 0 0 5 年杭州市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的 《 历史文
化 街 区和历 史建 筑保 护办法》 主要针 对杭 州市 区 范 围 内的历史 建筑 ,郊 区五 县 ( 市)仅 参 照执行 ,没 有 较 强 的约 束 力 。2 0 0 9 年 ,杭 州 市 委 、市 政 府 在 《 关 于新农 村 建 设 和农 村 历史 建 筑保 护有 关 问题 的 会 议纪 要》 中 明确 了农 村历 史 建筑 的管理 部 门 、资
再愿意住在老式建筑 中,再加上 《 土地管理法》要 求 我 国农 村 实 行 “ 一 户 一 宅 ” 的政 策 ,乡 土建 筑 ( 旧宅基 地) 不 拆 ,不 批 新 的宅 基 地 。 因此 老 街 上
生 活 条件 好 的住 户 就将 老 宅 拆 除并 盖 起 了小 洋 楼 , 条 件差 的住 户 既无力 又不 愿对 老宅进 行 修缮 ,任其 日益倾 圮 。这些 一度 “ 火 热 ”的村 民 自发 的 、无规 划 、无 秩序 的拆 旧建 新活 动 ,使得 现状 老街两 侧新 旧参差 ,高 低伫 立着 从清代  ̄ ] I 2 0 世 纪八 九十年 代 的 民居 ,昔 1 3 古朴 优美 的古镇 早 已不 复存 在 。 根 据相 关调 查统 计 ,老街 两侧 和沿街 河道 对 面 共 有 民房3 2 8 户 。其 中 ,1 9 0 0 年 以前 建造 的有 8 3 户, 1 9 0 0 年~ 1 9 5 0 年 建 造 的有 3 8 户 ,1 9 5 0 年 以后 建造 的 有2 0 7 户 ;已倒塌 或濒 临倒 塌 的有9 户 。老街传 统风 貌的 “ 老化 ” 和 “ 洋 化 ”现象 较为严 重 ,同时 ,部
农村的农村建筑与乡土风貌
农村的农村建筑与乡土风貌农村建筑在中国乡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农民居住的场所,更是乡土文化的载体。
通过对农村建筑与乡土风貌的探讨,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变化。
一、传统农村建筑的特点传统农村建筑通常是由土木结构为主,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以木材、土坯和石材为主。
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具有以下特点:1.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传统农村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适应不同区域的气候和地域特点。
例如,在南方地区,房屋通常采用老虎窗、挑檐和天井等设计,增强了通风和采光效果。
在北方地区,房屋则更加注重保温和防寒。
2.简约而实用的布局传统农村建筑的布局通常非常简约,主要包括一个庭院和几个房间,以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
不同房间的功能划分明确,例如,客厅通常位于正门之后,而卧室则位于靠内部的位置。
3.丰富多样的装饰传统农村建筑在外观和室内装饰方面也非常丰富多样。
例如,房屋外墙经常用彩画或壁画进行装饰,反映了农民对于美的追求。
室内则常常挂有剪纸和刺绣等装饰品,增添了温馨和艺术氛围。
二、现代农村建筑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农村建筑也逐渐崭露头角。
它们代表了农村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1.多样化的建筑风格现代农村建筑采用了更多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在设计和风格上更加多样化。
有的农村建筑借鉴了现代城市住宅的风格,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窗和简约的线条,注重实用和舒适。
2.功能与美观的结合现代农村建筑追求功能与美观的结合,既满足农民的居住需求,同时又注重建筑的外观设计和装饰效果。
例如,一些新建的农村民宿和农家乐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营造出独特的农村风情。
3.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现代农村建筑也更加关注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建造方式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一些农村建筑还运用了太阳能发电和雨水收集等技术,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
三、乡土风貌的保护与传承乡土风貌是指农村独特的文化特征和生活方式,包括了建筑、民俗、农耕文化等方面。
乡土建筑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延续——以临沣寨为例
摘要 古村 落是历 史长 河中文化 多样性 的物 质表现 , 它具有 深厚的历 史文化 内涵 , 方面体 现 了人与 自然环境和谐 的人居 环境 ; 一 另一方 面体 现 了传统 文化 的 固有价值 。临沣寨 , 作为 河南 中 平原低 洼地 区的一个 小村 落, 部 有着 小巧 精致 、 存 完好 的 特 色, 一定 时期该 地 保 是
渠; 取 自 二是 孟子 的“ ( ) 浦 普 天之 下 , 非王 土 , 土之滨 , 莫 率 莫 非王 臣”】; l 三是 “ 同“ ” “ 同“ ” 意思是 “ 浦” 普 ,滨” 宾 , 凡来 本寨
者都是我 的宾客” 。 西- N设在后 天八 卦之 “ 位 , I C 乾” 乾代 表 自然 中的天 , 人 体 中的首 , 因此乾位 为贵。以前一般情 况下 , 门是不开 的 , 该 只是 当村寨 中有重 要活 动或 尊贵 的客 人时 才被 开启 。西北
te o ehn h n a d,h n no sh ma et me tb t cnh ma en n auee vrn e tw se x e n eoh rhnd h n ee tvleo a i n u o iu u n ste n ewe u n b iga d n tr n i m n a mtMid.O t te a ,teih rn au ft d— l o h r
t nlcluee vrn n a mb de i a utr n i me tw se o id.Asas l vl g temidep'no o o ma ia ei h d l k fH l n i f welpeev d.I i ec mto i aefr i hsae eti ei d h sb t rhs r a d c trlv le . l rsre t St o in vl g om ti Iai cran D r a a t it i la u u a au s h i l n n d e n e e oc n l
乡土建筑遗产案例
乡土建筑遗产案例乡土建筑是指一种在农村地区由当地村民使用传统材料和技术所建造的建筑物,在中国乡村地区广泛存在。
这些乡土建筑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和他们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几个代表性的乡土建筑遗产案例,以展示它们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第一个案例是中国江西省的鄱阳湖大堤,这是中国最长的农村土坝工程。
鄱阳湖大堤是中国古代农民智慧的结晶,确保农民们的生活和安全,也是一种抵御洪水的重要手段。
这个遗产不仅仅是一道风景线,更是中国乡土建筑智慧的展示和向世界教育的一个途径。
第二个案例是福建省的土楼,土楼是福建土族人民的居住建筑。
这些建筑是由厚重的土坯和木材建造而成,犹如一座大型堡垒,外观壮丽,内部布局合理。
土楼不仅是乡村居民的住所,同时也是社区的集会场所。
土楼还融合了汉、蒙、藏、壮等多个民族的建筑特点,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第三个案例是山东省的井下村落,这类村落是以井为核心建造的。
由一群井相连,形成一个地下的村庄。
这种建筑形式不仅解决了村民们的居住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水源问题。
井下村落的建筑风格与周边自然环境和地形融为一体,既满足了村民的居住需求,又保护了自然生态。
第四个案例是四川省的沙坝土楼,这些建筑也是土楼的一种。
沙坝土楼不仅宏伟壮观,还具有很高的防御性能。
由于地震频繁,沙坝土楼的特殊建筑结构能够有效抵抗地震的破坏。
这些土楼在中国乡土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也经常成为游客们旅游观光的目的地。
最后一个案例是湖南省的土家族建筑,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乡土建筑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这些建筑多数都是由磨合石和木材搭建而成,形式独特,巧夺天工。
土家族建筑的特色是其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展示了土家族的传统生产方式、信仰和生活方式,更是我们了解这个少数民族特点的窗口。
这些乡土建筑遗产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农村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智慧。
它们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乡村振兴保护农村传统建筑与乡土文化
乡村振兴保护农村传统建筑与乡土文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农村传统建筑与乡土文化不仅是历史的传承,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保护农村传统建筑与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首先,保护农村传统建筑与乡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农村传统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些建筑不仅代表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还反映了农村社会的经济状况、人文精神和审美观念。
保护农村传统建筑可以使人们了解和感受历史的变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其次,保护农村传统建筑与乡土文化对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乡村振兴旨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
农村传统建筑和乡土文化是乡村的独特标识,是吸引游客和投资者的重要因素。
通过保护农村传统建筑和乡土文化,可以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当地居民的就业和增收。
要保护农村传统建筑和乡土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农村传统建筑和乡土文化的认知。
举办相关的讲座、展览和培训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传统建筑的价值和乡土文化的魅力。
此外,开展学校教育,将乡土文化纳入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和乡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其次,加强对农村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建立健全建筑保护体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对农村传统建筑保护的经济投入。
同时,加强对农村传统建筑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水平,确保保护和修复工作的质量。
此外,注重培养乡土文化传承人才。
乡土文化传承是保护乡土文化的关键。
加强对农村青年的培养和引导,鼓励他们学习和传承农村传统建筑和文化技艺。
建立和完善相关机构,提供培训和交流的平台,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乡村振兴保护工作中。
最后,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乡村旅游是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建筑与乡土文化的有力手段。
乡土建筑保护策略
乡土建筑保护策略概述乡土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许多乡土建筑面临着被拆除或改造的命运。
为了保护和传承乡土建筑的独特价值,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至关重要。
一、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为了保护乡土建筑,国家应加强立法,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以确保其合法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这包括制定乡土建筑保护法律、建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和基金,并提供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支持措施。
二、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强对乡土建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乡土建筑价值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和培训班等活动,向公众普及乡土建筑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激发公众对乡土建筑的关注和热爱。
三、建立保护体系和标准建立乡土建筑的保护体系,包括制定保护准则和标准,明确乡土建筑的保护范围和标准。
同时,建立乡土建筑的登记和评估制度,对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乡土建筑进行认定和保护。
四、加强保护技术和方法研究加强乡土建筑保护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提升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研究乡土建筑的材料和结构特点,开发适合乡土建筑保护的材料和技术,确保保护工作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五、促进乡土建筑的活化利用在乡土建筑保护的同时,要促进其活化利用,使其服务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通过开展乡土建筑旅游、民宿等项目,提高乡土建筑的利用率,增加其经济价值,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借鉴他国保护乡土建筑的经验和做法。
通过国际交流,拓宽保护乡土建筑的视野,提升保护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七、加强监督和评估加强对乡土建筑保护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保护策略的有效实施。
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乡土建筑的保护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结论乡土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保护乡土建筑是维护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乡村振兴视域下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
乡村振兴视域下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村落是中国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乡土风貌。
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下,如何保护和活化利用古村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古村落的保护意义古村落是中国乡村文化的重要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乡土风貌。
古村落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见证,更是传统文化的宝库。
在保护古村落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能够提升乡村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和美誉度。
古村落的保护还可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实现乡村振兴的多赢局面。
二、古村落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在现代化的浪潮下,古村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外流,古村落的人口日益减少,村庄的老龄化严重,村落的传统人文风貌和生活习俗逐渐消失。
古村落的城市化改造、过度商业开发,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也进一步破坏了古村落的原生态和传统风貌。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亟待寻找有效的途径加以解决。
三、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之路1. 加强政策引导,提高保护意识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古村落保护的政策引导,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提高全社会对古村落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2. 科学规划,整体保护对古村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完善古村落的保护体系,保留古村落的原生态景观和传统建筑,保护好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貌。
3. 引导合理开发,促进活化利用通过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发展古村落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乡村民宿、乡村体验游等项目,充分发挥古村落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增加古村落的经济收入,吸引更多人留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4.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加大对古村落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古村落的生活环境,提升古村落的生活品质,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留守乡村,实现乡村振兴。
谈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设计利用研究
谈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设计利用研究古村落是中国乡村的一道独特景观,它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古村落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和发展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村落景观,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探讨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设计利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古村落景观的保护意义古村落是中国乡村的重要景观资源,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代表着中国传统乡土建筑和风俗文化。
古村落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人们对过去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纪念。
保护古村落景观,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乡村风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也有利于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古村落具有很大的旅游吸引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
保护古村落景观,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旅游资源。
古村落景观面临着严峻的保护挑战。
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外流,许多古村落面临着衰败和荒废的危险。
一些古村落的传统建筑和古树古迹遭到破坏,文化传统和风俗习俗濒临失传。
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亟需加强。
三、古村落景观的设计利用研究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村落景观,需要进行深入的设计利用研究。
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古村落景观的保护。
要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古村落地区的保护和监管。
要加强古村落景观的保护和修缮工作。
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古建筑、古树古迹等文化遗产的修缮和保护工作,修复和重建古村落的传统建筑,保护和绿化古村落周边的自然环境。
要加强古村落景观的设计利用规划。
要科学规划古村落的整体布局和建筑风貌,保护和改造古村落的文化景观,加强对古村落游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推动古村落旅游业的发展。
要加强古村落景观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要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宣传和推广古村落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游玩。
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利用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ppt课件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泾县查济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毕节大屯土司庄园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明确了乡土建筑遗产保 护的五项原则。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第二节 中国传统聚落的保护历程
1986年12月《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 部关于申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文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 的通知》指出:对一些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 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 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也应予以保护。其 中明确提到小镇、村寨的保护。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第二节 中国传统聚落的保护历程
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制定了《中国历史 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
乡土建筑遗产宪章
乡土建筑遗产宪章一、定义与分类乡土建筑遗产是指具有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传统建筑和景观,包括村落、民居、古桥、古塔、古井、古树等。
根据其历史、风格、地域和文化特点,乡土建筑遗产可分为不同类型,如木结构、砖石结构、竹木结构等。
二、历史与文化价值乡土建筑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载体,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和文化价值。
它们见证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变迁,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三、保护与保存为确保乡土建筑遗产的永续保存,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制定保护规划和政策;2.加强遗产评估和认定,建立档案和数据库;3.采取必要的保护修复措施,防止人为破坏和自然侵蚀;4.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保护工作,加强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
四、修复与重建在保护乡土建筑遗产的同时,应注重修复与重建工作:1.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原貌和特色;2.注重细节处理,保留历史痕迹和信息;3.鼓励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应用,提高修复与重建的专业水平。
五、利用与活化为充分发挥乡土建筑遗产的价值,应积极探索合理利用和活化方式:1.结合旅游开发,推动乡土建筑遗产的展示和宣传;2.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特色文创产品;3.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加强青少年教育传承。
六、传承与发展为确保乡土建筑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应注重传承与发展:1.加强传统建筑技艺的研究与传承,培养专业人才;2.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乡土建筑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3.支持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融合应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七、教育与推广为提高公众对乡土建筑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应加强教育与推广工作:1.开展校园教育活动,提高学生保护意识;2.举办展览、讲座等文化活动,普及乡土建筑遗产知识;3.利用媒体渠道,宣传乡土建筑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价值。
乡土材料在景观改造项目中的运用
乡土材料在景观改造项目中的运用【摘要】乡土材料在景观改造项目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乡土材料的特点,包括易获取、环保等特点。
随后探讨了乡土材料在景观改造中的应用,以及与当地文化的关系,指出乡土材料能够保留地域特色,增强景观的文化内涵。
乡土材料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能提升当地经济发展。
最后介绍了乡土材料在景观改造中的成功案例,展示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乡土材料在景观改造项目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将有更多的发展趋势值得期待。
【关键词】乡土材料、景观改造、当地文化、可持续发展、成功案例、重要性、发展趋势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乡土材料是指在农村地区广泛应用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材料,如土、竹、木、石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建筑风格的普及,乡土材料逐渐被忽视和淘汰。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乡土材料在景观改造项目中的运用逐渐受到重视。
乡土材料具有丰富的当地文化和历史内涵,能够反映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
通过在景观改造中运用乡土材料,不仅可以将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还可以提升当地景观的独特性和地域特色。
本文将探讨乡土材料在景观改造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乡土材料的特点、与当地文化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乡土材料在景观改造中的成功实践。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突出乡土材料在景观改造项目中的重要性,为未来乡村景观设计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乡土材料在景观改造项目中的运用是当前景观设计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乡土材料在景观改造项目中的应用和效果,可以为提高景观设计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提供有益的借鉴。
乡土材料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运用这些材料可以增加景观设计的文化性和地域性,提升景观作品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乡土材料在景观改造项目中的使用可以有效促进当地材料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建筑遗产的景观化特色与保护
摘要:乡土建筑遗产的景观特色是长期的历史发展所留下来的痕迹,它的形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果。
这种和谐共生验证了中国几千年乡村发展的正确思想。
从某种程度上讲,乡土建筑遗产的景观特色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见证。
对于乡土建筑遗产进行有效地保护和发展,更利于维护其生态和历史文化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土建筑遗产;景观特色;遗产保护;景观价值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辽宁省大连地区瓦房店、普兰店一带古称复州,复州古城位于瓦房店市中部的复州城镇,是辽南地区的一座历史文化重镇。
为了更好的保护、继承和发扬辽南地区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其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省建设厅、文化厅在2007年6月把复州城镇列为了辽宁省历史文化名镇的行列中来。
1 复州城乡土建筑的特色
1.1 复州城沿革及历史地位
具有悠久历史的瓦房店这座城市,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王姓、曲姓、金姓和栾姓在这里开设客店,其中曲姓开的客店是瓦房,被称为瓦房店,而且一直延续至今。
从瓦房店走进历史文脉横亘古今的复州城,这里有着建于唐代的名刹永丰寺、辽代的永丰塔、清道光年间的横山书院等等的名胜古迹。
1.2 复州城的空间布局
作为历史文化名镇的复州城,它的功能结构、社会经济文化和悠久的自然历史都能够体现出城镇的空间特色。
历史上的复州古城只有三个城门,每个城门上都设有城楼,城区内只有一条贯通南北的道路,说明复州古城的城市形态呈验证的单一轴线对称,并且东西两侧城区内的道路网也呈十字交错式分布,显示出规整的城市空间结构。
(图1)如今的复州城,一个圆形的转盘广场成为了复州城的中心点,道路网则成放射状分布,沿街的建筑物大都属于多层结构,依旧保持着一个优美的天际线景观。
图1 复州城历史全貌(藏于复州城文化馆)
2 复州城乡土建筑的景观特色
2.1 复州城乡土建筑的景观特色
一、历史文化是最能塑造当地景观特色的重要元素。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复州古城从西汉时期建立县治至解放初期,一直是州、县所在地,是原复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拥有这样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环境是构成复州城乡土特色的关键要素,只有把握好这样有历史的东西才会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这个古城的风格
极其真正的历史价值。
二、保持古镇传统的天际线,是形成其景观特色的必要条件。
天际线保持得越完整,则该地区的景观特色就越鲜明。
在距离原则上,该历史地段内的新建筑较少,绝大多数仍是过去遗留下来的旧建筑,而且基本没有改动;在高度原则上,该地区的新建筑高度
控制在了古建筑的基本高度以下或持平,对天际线的影响很小;在体量、尺度原则上,该地区的新建筑的基本功能都是以居住为主,没有大体量、大尺度的建筑在内。
三、道路格局是展现当地景观的特色要素。
随着历史的发展,城市的不断变迁,复州古城的道路格局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突破了历史古城墙的束缚,道路网也变得愈来愈发散,但是主城区内部的道路网却依稀可见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贯通南北的主轴线仍在存在,主要商业街则成“十”字型分布,分别于各个历史地段相连接,并且形成了一条特色的景观带。
2.2 复州城乡土建筑遗产的景观价值
乡土景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居住环境的演变,已经逐渐摆脱了物质条件的束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复州古城,它的景观价值更是不言而喻。
它不仅对提升景观中的自然价值有所裨益,而且也有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更加能够传承这里的历史文化精髓。
为复州古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文化得以延续下去。
2.3 复州城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现状
拥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复州城城墙,在“文革”即将结束之前被宣布要拆除,这座有着重要历史文物价值的古城墙就要面临着亡,即便事后及时的将古城墙列入到了文物保护范围,但是留给我们的只剩一个残缺不全的东城门和一段没有全拆光的东城墙了。
再来看看这座始建于唐朝的永丰寺,如今的永丰寺是1993年由
当地政府兴资在原废墟遗址上重建的。
进入寺院,会明显感觉这个寺院规模不大,布局也没有那样规矩、对称,而且殿、堂、院、舍不是很齐全,不够高大宽宏,重建的人工雕琢的味道还是有些过于浓厚。
而且佛像数量不多,人物不全,雕塑不精。
寺内的永丰塔始建于辽代,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塔高27米,分塔座、塔身、塔顶三个部分,其第一层塔身每面各有一个佛龛,龛高约2米,宽1米,进深0.4米。
虽然周边的环境杂草丛生,略显颓败,但是永丰塔还是比较完整的,塔座周边修建了一个基座,可供人们在近处观看。
而同样作为历史名胜的横山书院则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利用正红旗顾将军的府邸,以复州城附近山脉——横山而命名的。
它是大连地区最早的书院之一,也是至今大连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和古建筑群。
占地面积2516平方米,属于硬山式两进院落清式建筑,坐北朝南,门前有照壁一面,门外东、西各置石狮一尊,门廊两侧各有房一间,门房两侧又有东、西耳屋各3间。
一进院为授课之所,院内正中有讲堂五楹,硬山式建筑,中央立有孔夫子塑像,正房展室中有一个复州老城的模型,以及复州城老照片的展览;东、西厢房各8间,前后均有门。
二进院为师生食宿之处,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8间,正房展室中则是反映复州城文化建设的字画等,院落中有垂柳树,上面悬挂着一座古铁钟。
清咸丰年间,增建后厅11间,后院东、西厢各6间。
3 景观化保护
景观作为一种自然形态,或者说一种环境艺术,它对这种地域形态也有其独特的表现,才能更好的展现其空间艺术和美感。
[1]我们应该坚持以“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为战略思想的保护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乡土建筑遗产的发展。
一、特色景观带:结合城镇空间景观整治和功能布局安排,分段打造各具特色的路径景观带。
通过连接历史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节点和绿地植物等自然景观节点,打造出复合型的带状景观空间。
二、形成以古城门入口、标志性建筑群为主的特色景观节点:(1)古城门入口景观节点:结合历史复州古城历史文化特征,以绿化栽植、雕塑等多种形式形成鲜明的入口空间,展示城镇形象。
(2)标志性建筑群景观节点:结合古城门地段、历史古迹等重要节点,通过设置铭牌、景观小品等形式来体现其历史内涵,塑造不同主题的人文空间。
三、特色景观廊道:合理控制沿街建筑的体量、色彩,利用环境小品,协调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突出历史文脉的特色。
4 结语
乡土建筑景观作为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色,是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积淀。
在乡土建筑景观的保护中,人始终是最核心的要素,并且最终是要通过全社会的力量来实现,要有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参与到其中才能完成。
它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于我们以后的研究和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顾小玲.新农村景观设计艺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