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中八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档旨在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方便学生复和回顾。
以下是该教材中的主要化学知识点:
1. 元素和化合物
-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例如氧气(O2)、氢气(H2)等。
- 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为元素。
2. 原子、离子和分子
-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可以为正离子或负离子。
-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组成的粒子。
3. 反应和方程式
-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在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
形成新的物质。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
- 反应物是参与反应的起始物质,生成物是反应结束后形成的
物质。
4. 酸、碱和盐
- 酸具有酸性,呈酸性溶液,可以腐蚀金属,变红蓝色的指示剂。
- 碱具有碱性,呈碱性溶液,可以中和酸,变红蓝色的指示剂。
- 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物质,可以呈中性溶液。
5. 配方和混合物
- 配方是指用具体比例混合不同成分的过程。
-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物质混合在一起,但并没有形成新物质。
6. 溶解度和溶液
-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所能溶解的最大量溶质。
-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学生复和回顾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化学教材]。
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化学各单元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化学各单元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总结第一单元:科学与化学重点内容:- 了解科学与化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相关知识点:- 科学方法的步骤与要求- 不同的科学观点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安全实验室的基本常识和安全操作第二单元:物质的组成和分类重点内容:- 了解物质的概念和性质- 掌握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方法- 理解物质的变化和转化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分类及其特征-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 物质的变化形式和物质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表示法和解释第三单元:常见杂质和纯净物重点内容:- 理解常见杂质和纯净物的概念- 掌握常见纯净物的制备方法- 熟悉常见杂质的检验方法相关知识点:- 杂质和纯净物的定义和区别- 常见纯净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常见杂质的检验方法和辨识手段第四单元:可燃物质与非可燃物质重点内容:- 了解可燃物质和非可燃物质的概念- 掌握可燃物质的性质和分类方法- 理解燃烧和不燃烧的区别和条件相关知识点:- 可燃物质和非可燃物质的定义和特征- 可燃物质的常见分类和性质- 燃烧和不燃烧的特点和条件第五单元:化学式和化合价重点内容:- 掌握化学式的表示方法- 了解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熟悉离子式和化学式之间的转化相关知识点:- 化学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化学式和物质的化学式的关系- 离子式和化学式的转化方法和规律第六单元:金属与非金属重点内容:- 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和特征- 掌握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 了解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反应相关知识点:- 金属和非金属的定义和区别- 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反应类型和规律第七单元:酸、碱与盐重点内容:- 掌握酸、碱和盐的概念和性质- 熟悉常见酸、碱和盐的制备方法- 理解酸碱中和和盐的生成过程相关知识点:- 酸、碱和盐的定义和特征- 常见酸、碱和盐的名称和化学式- 酸碱中和和盐的生成过程和应用第八单元: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重点内容:-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法则- 熟悉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了解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概念和公式相关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解读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和平衡方法- 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以上为八年级上册化学各单元知识点的总复习归纳总结。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全归纳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全归纳化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八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许多知识点。
本文将对八年级化学知识点进行全面归纳。
一、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是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例如氧气、氮气、金属铜等。
2.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原子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例如水分子(H2O)、氨分子(NH3)、二氧化碳分子(CO2)等。
3. 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可以组成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碳的生成反应:C(s) + O2(g) → CO2(g)。
二、离子和化学键1. 离子是由带电粒子组成的物质,可以是单个原子离子,也可以是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
2.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具有不同的类型,如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3. 阴离子和阳离子在电荷的作用下结合形成离子键,例如氯化钠的生成反应:Na(s) + Cl2(g) → NaCl(s)。
三、酸、碱和盐1. 酸是一种质子(H+)供体,可以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OH-)进行中和反应。
2. 碱是一种质子(H+)受体,可以与酸中的氢离子(H+)进行中和反应。
3. 盐是由酸与碱中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4. 酸碱指示剂可以检测酸性和碱性溶液之间的中和点,例如苯酚红可以检测中和点的PH值。
四、气体和化学反应1. 气体是一种态,具有高度的可压缩性和扩散性,包括常见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2. 化学反应是物质分子或离子间互相作用以及原子之间重新排列的过程,可以分为合成、分解、置换、还原和氧化等类型。
3. 燃烧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反应,可以生成燃烧产物,例如空气中的燃烧反应:C(s) + O2(g) → CO2(g)。
五、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包括分子式、离子式、结构式等。
2. 化学方程式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包括反应物、产物、配平系数等。
六、化学实验和安全1. 化学实验需要遵守实验规定、实验室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例如化学品标识、穿戴防护装备、配制化学药品等。
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知
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档将对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
1. 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区别
- 纯物质:由同种物质组成,可进一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可进一步分为均质和非均质混合物。
二、燃烧与火焰
1. 燃烧的条件
- 燃料:可燃物质。
- 氧气:氧化剂。
- 火源:提供活动能。
2. 燃烧的类型
- 完全燃烧:燃料与氧气充分接触并完全燃烧。
- 不完全燃烧:燃料与氧气接触不充分,产生有害气体,如一
氧化碳。
3. 火焰的组成
- 明火焰:内部的数百度高温区域,产生明亮的光热能。
- 暗火焰:火焰外部的较低温度区域。
三、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1. 化学式
- 元素的符号组合,用于表示物质的种类和数目。
2. 化学方程式
- 由化学式组成的反应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发生和物质的
转化过程。
四、常见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1. 氧化反应
- 指发生氧气参与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氧化反应有金属的氧化、非金属的氧化等。
2. 还原反应
- 指发生还原剂参与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还原反应有金属的还原、非金属的还原等。
以上为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word完整版)初中化学专题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文档
中考化学专题三金属和金属资料[ 考点梳理 ]考点一、金属资料〔一〕、纯金属资料:纯金属〔90 多种〕黑色金属:平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纯金属有色金属:平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二〕、合金〔几千种〕: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拥有金属特点的物质。
1.金属资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资料,但金属资料不用然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合金可能是金属与金属组成,也可能是金属与非金属组成。
金属资料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合金。
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化性能好;合铁的合金铜合金钛和钛合形状记忆青铜 :焊锡金生铁钢黄铜金金属含碳量含碳量成0.03%~2铜锌铜锡铅锡分合金合金合金钛镍合金%%备不锈钢:含铬、镍的钢熔点紫铜为纯铜注拥有抗腐化性能低下面是黄铜和铜片,焊锡和锡,铝合金和铝线的有关性质比较:性质比较铜锡铝黄铜铜焊锡锡铝合金铝光彩与颜色黄色紫红色深灰色银白色银白色银白色有光彩有光彩金属光彩有光彩有光彩有光彩硬度比铜大坚韧硬度大质软坚硬质软熔点比铜低较高比锡低较低比铝低较高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 世纪的重要金属资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所以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钛合金的优点:① 熔点高、密度小;② 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 抗腐化性能好钛镍合金拥有“记忆〞能力,可记住某个特定温度下的形状,只要复回这个温度,就会恢复到这个温度下的形状,又被称为“记忆金属〞。
其他,钛还可制取超导材料,美国生产的超导资料中的90%是用钛铌合金制造的。
3.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杂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相同,使合金更简单适于不相同的用途。
〔3〕平常使用的金属资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他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但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
* 第一单元:化学的基础知识
-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 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 第二单元: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 物质的三态及状态变化
- 物质的颜色、气味和溶解性等性质
- 物质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 第三单元:空气中的氧气
- 空气的组成与性质
- 氧气的制备和性质
- 氧气参与的化学反应
* 第四单元:金属与非金属
-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
- 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
- 金属和非金属的应用
* 第五单元:酸、碱及盐
- 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 常见酸和碱的性质
- 盐的形成与性质
* 第六单元:碳及其化合物
- 碳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分类
- 碳的四大价态及其化合物
- 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用
* 第七单元:常用金属及其化合物- 铁、铜、锌等常见金属的性质- 常见金属的用途和化合物的应用- 金属的保养和利用
* 第八单元:化学能到来自何处- 能量的概念和种类
- 化学能的来源和转化
- 节约能源的意义及措施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的单元知识点归纳。
每个单元都包含了该单元的核心概念和相关知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物质的构成1.1 原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1.2 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元素符号通常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
1.3 分子-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构成的粒子。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二、物质的分类2.1 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2.2 化合物与元素-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 元素是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
2.3 有机物与无机物- 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 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三、化学反应3.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3.2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反应箭头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变化。
-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在箭头的左边,生成物在箭头的右边。
3.3 化学反应的类型-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四、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4.1 氧气-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 氧气是支持燃烧和呼吸的重要气体。
4.2 水的性质和净化-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 水的净化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
4.3 碳和碳的氧化物- 碳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4.4 酸碱盐- 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化学上册全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化学上册全册重点
知识点归纳
本文档总结了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化学上册的重点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复和掌握化学知识。
1.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 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分类
2. 第二章:空气中的氧气第二章:空气中的氧气
- 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 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3. 第三章:水溶液第三章:水溶液
- 溶液和溶质的概念
- 水溶液的浓度计算
4. 第四章: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第四章:金属与非金属元素
-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 金属的常见用途
5. 第五章:酸和碱第五章:酸和碱
- 酸和碱的定义及性质
- 酸碱中和反应
6. 第六章:相变第六章:相变
-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和相互转化规律
- 凝固、熔化和蒸发的条件和实验
7. 第七章:溶解溶质第七章:溶解溶质
- 溶解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 溶度和饱和溶液的概念和计算
8. 第八章:常见化学反应第八章:常见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概念和分类
- 燃烧、腐蚀和酸碱反应的实例
9. 第九章:元素周期表第九章: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
- 元素的周期性和周期表的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化学上册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希望这份文档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和考点,推荐文档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考点1金属材料1.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 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金属材料的发展史根据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金属材料的发展过程。
商朝,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在100多年前,又开始了铝的使用,因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许多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
考点3金属的物理性质1. 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2. 一些金属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锇的密度最大,锂的密度最小,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铬的硬度最大考点4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1.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2. 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紧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考点5合金1. 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2. 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3. 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比较。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组成、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八年级化学上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物质与能量的关系1.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质由原子或离子组成,具有质量和体积。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如热能、电能等。
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组成。
2.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带有中性。
电子带有负电荷,绕原子核轨道运动。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顺序进行排列,具有周期性的特征。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元素的相似性分为不同的族和周期。
三、化学键和化学式1. 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形成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共价键形成于非金属和非金属之间,金属键形成于金属和金属之间。
2. 化合价和电子结构:化合价是元素进行化学反应时与其他元素的连接数。
通过分析元素的电子结构可以确定元素的化合价。
3. 化学式: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组成和原子的相对数量。
有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共价化合物的分子式和水合物的化学式等。
四、酸、碱和盐1. 酸和碱的定义:酸是指能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碱是指能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2. 酸碱反应和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会生成盐和水,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3. 盐的命名和制备:盐的命名按照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名称以及化合价进行组合。
盐可以通过酸碱反应制备。
五、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指物质的形态或性质发生改变,但不改变其组成;化学变化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组成上的改变。
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质量守恒定律成立。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word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word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 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重新形成的过程。
-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4.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质:由单一类型的粒子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粒子组成,其组成和性质可能随比例变化。
5.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物质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涉及化学变化的物质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常见气体- 氧气(O2):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
- 氢气(H2):可燃,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 二氧化碳(CO2):不支持燃烧,可溶于水形成碳酸。
2. 酸碱盐- 酸:具有氢离子(H+)的溶液,具有酸性。
- 碱:具有氢氧根离子(OH-)的溶液,具有碱性。
- 盐:由阳离子(金属离子)和阴离子(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3.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
- 非金属:通常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易碎。
4.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5. 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通常表现为温度升高。
- 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通常表现为温度降低。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 常用器材:试管、烧杯、滴管、酒精灯、天平、PH试纸等。
- 使用方法:熟悉各种器材的用途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鲁教54】八年级化学(全一册)考点总结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全一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一、材料:1.天然材料:自然界原来就有未经加工或基本不加工就可直接使用的材料。
如:木材、棉花、石料、沙子、蚕丝、竹子、亚麻、羊毛、真皮等。
2.人工合成材料(人造材料):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经过人类加工制造的材料。
如:塑料、玻璃、钢铁、陶瓷、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二、变化: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主要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4.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有: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
5.注意:(1)有上述现象发生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
(如:电灯发光)。
(2)化学变化可能没有任何现象。
只要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
6.常见的例子:(1)化学变化:生锈、燃烧、腐烂、变质、酿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毒、煮熟、消毒、生长、衰老等。
(2)物理变化:外形的改变、物质的三态变化、电器的工作过程(电熨斗,电饭煲等)。
(3)注意: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但其中蜡烛熔化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7.知识提升:(1)从宏观角度看:定义: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新物质指的是组成和结构与原先不同的物质,如:氧气、液氧是同种物质,氧气和氢气是不同物质。
)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从微观角度看:物理变化:分子和原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区别:有无新的分子生成。
共同点:原子都不变。
特别注意:核裂变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
三、物质的构成微粒1.世界万物都是由对应的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1)有的由分子构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H2O;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O2;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H2(2)有的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Fe;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C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化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它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而在初中阶段,我们将学习到化学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会对化学上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第一章元素和化合物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构成,具有一定的性质和名称。
而化合物则是不同元素原子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新的物质。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化学式以及离子化学式的概念和应用。
另外,还需了解原子量和分子量的计算方法,以及习题求解技巧。
第二章离子的生成和化学方程式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者分子,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本章节中,我们需要了解离子生成的规律和方法,包括电离、化学键、离子符号等。
另外,我们需要学会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和解读,包括化学反应式和简单反应式,以及物质和能量的守恒原理。
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酸碱反应,它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会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特点和应用,以及反应的类型和判断方法。
此外,我们还需要掌握电位的概念、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以及电化学和化学电池的原理和应用。
第四章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类型,熟悉它对于我们理解酸碱的性质和应用具有很大的帮助。
在本章节中,我们需要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原理,以及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和酸碱滴定的基本流程。
此外,还需要了解酸碱的常见性质、酸碱反应类型及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混合酸碱的化学反应和应用。
第五章气体的性质和制备气体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之一,我们需要了解气体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会学习气体的性质,包括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气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常见的实验室制气方法和工业制气方法,以及气体的应用。
结语本文对八年级化学上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化学。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概述,具体的知识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验探究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一.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3.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产生新物质。
5.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6.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7.变化与性质的语言区分:一般描述物质性质时有“可、易、能、会,可以,不能,不会,不易,难,不可”等字,而且性质表示结论,变化表示过程。
8.常考的物理变化:气液固之间的转化,物质的状态改变,灯泡发光,蒸汽锅炉的爆炸,石油分馏,车胎爆炸等化学变化:燃烧,食物变质,生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瓦斯爆炸,硬水软化等二.组成与结构1分子⑴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⑵分子与物质的关系: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⑶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⑷基本特征:1分子的体积很小,质量很轻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气体>液体>固体)4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2.原子⑴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⑵原子与物质的关系: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⑶构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⑷基本特征:1原子的体积很小,质量很轻2原子总是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3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气体>液体>固体)4直接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必背手册
初中化学必背手册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人卫八版基础化学知识点(word文档物超所值)
划为研究对象的一部分称为系统。系统以外与系统密切相关的部分是该系统的环境。
9. 根据系统和环境之间交换物质和能量的不同情形可以分为:
开放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的交换,又有能量的传递。
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的交换而无物质的交换。
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的交换也无能量的交换。
10. 可逆过程体积功最大 Wemax=-nRTln(V 终/V 初) 11. 等温等压(理气)We=-p 外△V=-△nRT
15. △rHΘm=Σv△fHΘm(产物)-Σv△fHΘm(反应物)
=Σv△cHΘm(反应物)-Σv△cHΘm(产物)
16. △rSΘm=ΣvSΘm(产物)-ΣvSΘm(反应物)
17. △rGΘm=Σv△fGΘm(产物)-Σv△fGΘm(反应物)
18. △rGm=△rGΘm+RTlnQ 19. Q=(cD/cΘ)(cE/cΘ)/(cA/cΘ)(cB/cΘ)
32. 凡是反应物分子经直接碰撞一步就能转化为产物的化学反应称为元反应,只由一步元 反应就能完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简单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经历一系列的步骤才完成,称 为复合反应。
33. 通常复合反应中慢反应步骤限制了整个反应的速率,故称该慢反应步骤为速率控制步 骤。
34. 元反应的反应分子数表示需要几个反应物分子微粒同时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35. 当温度一定时,元反应的反应速率方程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成正比,化学反应方
=(pD/pΘ)(pE/pΘ)/(pA/pΘ)(pB/pΘ) 20. 在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系统 Gibbs 自由能变△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1. 基本概念和性质- 化学的定义: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及其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 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
- 元素的定义:由原子组成,不能进一步分解为物质的物质。
- 化合物的定义: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比例固定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理性质:能够通过观察和测量来判断,不影响物质的内部结构和组成。
- 化学性质: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涉及物质的内部结构和组成的改变。
2. 常见元素和化合物- 常见元素:氧、氢、碳、氮等。
- 常见化合物: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 元素符号:元素的简化表示方法,如氧的符号为O,氢的符号为H。
3. 分子和离子- 分子的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组成的电中性物质。
- 离子的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可以是正离子或负离子。
4. 反应方程式- 反应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产物。
- 反应物:参与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物质。
5. 完全燃烧反应- 完全燃烧反应是指燃料与足够的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 燃料:可以燃烧的物质,如木材、煤炭等。
- 反应方程式:燃料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6.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 酸: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
- 碱: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 中和反应方程式:酸 + 碱 -> 盐 + 水。
7. 化学式和化合价- 化学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个数。
- 化合价:元素在某种化合物中的化学结合能力。
8.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排列,同时按照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的表格。
9. 常见化学反应-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 碱金属与水的反应。
- 金属的溶解反应。
- 金属的铁器腐蚀反应。
以上是八年级化学上册的部分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知识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物质的①组成和结构;②性质和变化规律;2、物质的变化:(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如:燃烧、腐蚀、生锈、酿酒、酿醋、食物腐烂(变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燃烧引起的爆炸等。
(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溶解、结晶、挥发、粉碎、变形、压强增大引起的爆炸等。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腐蚀性等。
(2)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凝固点、着火点、溶解性、导电导热性等。
4、性质与变化的区别:变化是一个过程,而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在语言描述上,性质通常用“能、可以、会、容易、是、具有”等词描述。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实验观察的内容:变化前: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
变化中:观察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是否变化、是否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2、药品取用的原则:三不原则:不闻药品气味;不尝药品味道;不能用手触摸药品。
节约原则:按实验规定用量取药,不要浪费。
若没说明,应取最少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剩药处理原则: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不能随意丢掉,更不能带出实验室。
应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3、基本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药品的取用:(1)块状固体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粉末状固体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
(2)液体的取用:①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液污染;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药液流下腐蚀标签;③瓶口紧靠试管口,防止药液溅出浪费。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1)给固体加热:①加热前先预热,使试管受热均匀,防止试管破裂;②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③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2)给液体加热:①预热、用外焰加热;②试管与桌面成45O角向上倾斜;③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地方,防止液体溅出伤人;④试管外壁不能有水,防止水流下使试管破裂。
⑤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量筒与托盘天平的使用:(1)量筒的使用:①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②量筒必须放平稳;③读数时,试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④不能仰视和俯视,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偏高,俯视使读数偏低,即“高看偏高,低看偏低”。
(2)天平的使用:①调零,调节天平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②干燥药品应放在纸上称量,潮湿或有腐蚀性药品应放在小烧杯里称量;③称量时,要注意:左物右码,先大后小,后调游码;④记录计算:药品质量=砝码示数+游码示数。
✧胶头滴管的使用:①“垂直悬空”滴加,不能碰到烧杯壁,以免沾污滴管;②不能平放和倒置,防止药液倒流,沾污试剂,腐蚀橡胶帽;③用后就立即冲洗,以备再用。
✧仪器的连接和洗涤:(1)连接:左定右动,用水润湿,缓慢转动。
(2)洗涤:注半管水,振荡,反复多次。
污渍可用试管刷刷洗。
(3)洗涤干净的标志: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即不成滴,不成股)。
实验指导:✧验证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的实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Array课题1 空气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1、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白烟,烧杯中的2、水倒流进集气瓶,液面上升约1/5。
3、实验结论:①空气中氧气约占1/5,氮气约占4/5;②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
4、实验注意点:①装置必须密封好,不能漏气;②红磷必须过量,完全消耗掉集气瓶内的氧气;③不能用木炭、硫粉等代替红磷。
二、空气的成分1、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0.03%。
2、氧气的性质比较活泼用途:提供呼吸(如:潜水、医疗、登山等);支持燃烧(炼钢、气焊、气割、宇航)3、氮气的性质不活泼。
用途:保护气、冷冻剂、灯泡充氮、食品防腐、制硝酸和氮肥等。
4、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等):①性质极不活泼,曾被称为“惰性气体”;②用途:保护气、不同色彩的电光源、激光超导技术、医疗冷冻麻醉等。
三、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只含一种成分(物质)。
如:水、氧气、氯化钠、铜等。
混合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物质)。
如:空气、盐水、碘酒等。
两者的区别:①按成分是否单一。
②纯净物可用一个化学式表示所有成分,如:冰水(H2O);但混合物不能,如:空气。
课题2 性质活泼的氧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2、化学性质:(1)助燃性(和木炭、硫、磷、铁丝、铝铂等反应)(2)氧化性:跟很多物质发生缓慢氧化反应。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①剧烈氧化:燃烧、爆炸②缓慢氧化: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酿酒酿醋、钢铁生锈等。
4、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中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特点:多变一;字母表示:A+B=AB(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点:一变多;字母表示:AB=A+B课题3 制取氧气1、氧气的工业制法:利用成分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药品: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2)实验原理:①过氧化氢====水+氧气;②氯酸钾====氯化钾+氧气;③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实验装置:①酒精灯 + 试管②长颈漏斗 + 锥形瓶(4)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用KMnO4制O2的步骤)(5)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6)检验方法:用带星火的木条或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验满方法:用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口。
3、催化剂:①定义: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②特点: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改变。
③催化剂并不是非用不可;它不参加反应,不是反应物;不能改变生成物的产量。
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一、电解水的实验1、现象:⑴正氧负氢;正一负二。
⑵正极产生的气体能助燃----是O2;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是H2;2、结论:⑴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⑵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而原子不能分。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纯净物氧化物物质化合物混合物酸、碱、盐1、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只含一种成分(物质)。
如:水、氧气、氯化钠、铜等。
混合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物质)。
如:空气、盐水、碘酒等。
两者的区别:③按成分是否单一。
④纯净物可用一个化学式表示所有成分,如:冰水(H2O);但混合物不能,如:空气。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铝(Al)、金刚石(C) 、氧气(O2)等。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2)、氯酸钾(KClO3)等。
氧化物: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2)、氧化镁(MgO) 等,但氧气(O2)、氯酸钾(KClO3)等不是。
3、化合物与混合物的区别:化合物一定是纯净物,但不是混合物。
如:二氧化碳(CO2)、氯酸钾(KClO3)等是化合物,而不是混合物;空气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
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⑴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气液态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如:O2、N2、CO2等。
⑵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如:Cu、C、S、He等。
⑶由离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氧化物、酸、碱、盐;如:MgO、HCl、Ca(OH)2等。
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①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②分子间有间隔;(如: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压缩气体等);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如:闻到气味、蒸发、挥发等);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课题3 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沉淀、吸咐、过滤、蒸馏2、过滤:一贴二低三紧靠一帖:滤纸要紧帖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②液面要低于漏斗边缘。
三紧靠:①烧杯要紧靠漏斗玻璃棒;②玻璃棒要紧靠三层滤纸一边;③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3、硬水和软水①定义: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少含钙、镁离子的水叫软水。
②硬水软化的方法:加热煮沸;蒸馏;加入化学试剂。
③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试管取样,然后滴加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课题4 爱护水资源1、水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工业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农业污染: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垃圾的任意排放;2、水污染的危害:3、水的净化消毒杀菌:用漂白粉;除去水中悬浮颗粒:用明矾;除去色素、异味、毒素等:用活性炭;4、防治水污染的措施:⑴应用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工业废水要处理达标后排放;⑵推广生态农业,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⑶生产和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⑷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后排放;第4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结构: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1、原子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区别: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分裂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的分子,但原子不能再分。
3、相对原子质量:①是一个比值,不是实际质量;②符号“Ar”,单位是“1”,不是”kg”;③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课题2 元素一、元素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原子的总称。
2、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质子数)不同。
注: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一大二小”。
4、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某种元素,如:H表示氢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如:H表示一个氢原子;③表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H表示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注: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如:5、元素的分类: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②非金属元素:可分为气态非金属、液态非金属、,固态非金属。
课题3 离子一、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质子数≠电子数)2、所带的电荷数及电性跟化合价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