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五人墓碑记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
第五小节主要写了什么?运用了哪些对 比?五人之死有什么政治影响?
5.通过对比,揭露缙绅的卑鄙无耻,说明五 人之死的政治影响。
对 缙绅——易其志
比 2
五人——蹈死不顾
影 大阉亦逡巡畏义,
响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第六节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 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 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 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 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1.突出的是“激于义”,为义而愤 起,为义而蹈死不顾,正是作者所 要倡导的精神。
2.写为五义士建墓立碑的经过和目的。
德国数学家鲁道夫:“π=3.1493238462643
海明威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 德国剧作家费希特的墓志铭:”剧终”。 德国数学家高斯的墓碑上刻上了一个正十七边形。
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取得民权。” 司汤达的墓志铭:“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 些,他曾经活过,写过,爱过。”
度评价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
高位 对 显爵 比
脱身以逃 剪发杜门 佯狂不知所之
辱人 贱行
3 五人
加其土封
匹夫之有
列姓名于大堤 重于社稷
第 七节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 公,孟长姚公也。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呼名而詈 细 节 谈笑以死
真的猛士
颜色不少变
第五节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 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 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 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 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 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 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 非五人之力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
五人墓碑记
张溥
张溥(1601—1640),字天如, 明末太仓(江苏)人。复社的创始 人和领袖,“复社”主张“兴复古 学”“务为有用” ,大约成立于熹 宗天启末。著有《七录斋集》。
碑记,又称碑志,是记叙死者生前 的事迹,评价、歌颂其功德,刻在 墓碑上的文字。
ຫໍສະໝຸດ Baidu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 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 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探究
第三小节主要写了什么?暴动的导 火线是哪句话?暴动有无必然性?
1.叙述苏州市民抗暴斗争的经过,赞扬五 人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
2.导火线——“谁为哀者”
背景介绍
明代万历、天启年间,统治阶级内 部斗争十分激烈。皇帝昏庸,不理朝政,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专横跋扈,排斥异 己,一般正直的士大夫皆蒙其害。顾宪 成等一批有识之士,在无锡东林书院以 讲学为名,指斥时政,被称为“东林 党”,受到人民同情。
天启六年(1626年)在苏州的东林党人周 顺昌因指责魏忠贤而被逮捕,激起了苏州人民 久积的义愤,与差吏发生了武斗,打死了两名 官差。事后,在这一事件中英勇斗争的五人, 挺身自投,从容就义。这件事后,不到一年崇 祯皇帝即位,阉党败势,魏忠贤畏罪自缢。苏 州人民毁掉魏忠贤生前的祠堂,并在那里筑墓 重新安葬了五人,并立碑以为纪念。作者就为 此写了碑记。
自由朗读文本, 注意字音与节奏
第一节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 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 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 亦盛矣哉!
探究
五人的死因是什么? 本文是一篇墓志铭,墓志铭通常记述死者 的姓氏籍贯、生平事迹、生卒年寿等大概 情况,但本文并未如此行文,第一小节写 了什么?
3.必然性——阉党对人民的压迫,迟 早会导致民众的反抗。
第四节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 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 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 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 为五人也。
探究
第四小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哪些细节 表现出他们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
4.写五人的从容就义和苏州市民为他们收殓 修墓的情况。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 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 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 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探究
第六小节主要写了什么?运用了哪些 对比?哪句话表明了写作原因和目的?
6. 指出“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高
第二节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 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 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 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 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第三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 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 “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周公之 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