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组培技术
玉米组织培养研究综述
等, 具 有开 发 高 营 养 、 高 生 物 学 功 能食 品 的 巨 大 潜 力 。但 由于其 遗传 性较 为复 杂 , 变 异种类 丰 富 , 在 常 规 的育 种过程 中存 在着 周期过 长 、 变 异系 数过 大 、 影 响子代 生长发 育 的缺 点 , 而 现 代生 物 育 种技 术 不 但 克服 了上述 缺点 和不 足 , 同时 也提 高 了育 种速 度 和 质 量 。随着体 细胞 培 养 技 术 的不 断 改 进 , 玉米 通 过 转 基 因方式进 行 育种 的工作也 引起 了一 些玉米 专家 和学 者的关 注 , 组 织 培养 的研 究 是玉 米 遗 传优 化 和
玉 米是一 年生 雌 雄 同株 异 花 授 粉植 物 , 植 株 高 大, 茎 强壮 , 是 重要 的粮 食作 物 和 饲 料作 物 , 也 是 全 世 界 总产量最 高 的农 作 物 , 其 种植 面 积 和 总产 量 仅
次 于水 稻和小 麦 。玉 米 一 直都 被 誉 为 长 寿食 品 , 含 有 丰 富的蛋 白质 、 脂肪、 维 生素、 微量元 素、 纤 维 素
1 外 植 体 的 选 择
在植 物 的组 织 培养 中 , 外 植 体 的选 择 是 决定 组
织 培养成 功 与 否 的重 点 。根 据 植 物 细 胞 全 能 性 学
说, 任何有 生命 的植 物 组织 在 适 宜 的条 件 下 都 可 以
发 育成完 整 的植 株 。但 由于生长 环境 、 生长状 态 、 发
Vo l _ 3 3 No .1 Fe b r ua r y .2 01 3
玉米 组 织 培 养研 究 综 述
崔 雷娅 , 王 彦 华。 , 张 晓 霞 , 郑 爱荣。
( 1 . 三 门峡 产 业集 聚 区管理委 员会 建设 局 , 河 南 三 门峡 4 7 2 1 9 9 ; 2 . 河南省饲 草饲料 站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8 ; 3 . 河 南合博 草 业有 限公 司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8 )
玉米良种繁育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玉米良种繁育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良种繁育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是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下面是一个包含玉米良种繁育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的详细介绍。
一、玉米良种繁育技术方案1.品种选择:选择具有较高产量、较好抗病虫性和适应性的优良品种作为亲本,如超级玉米168、润玉203等。
2.亲本筛选:对亲本进行耐逆性筛选,包括逆境(如盐碱、旱涝、病虫害等)条件下的生长观测、抗病虫性鉴定等,选择出具有较强适应性和抗逆性的优良亲本。
3.异源杂交:通过自交纯系的结实率测试、花粉质量测定、不育系选育和保存等,选取合适的不育系,进行异源杂交。
杂交时应注意亲本的异速生长和异花期差异。
4.后代选择:对杂交后代进行选择,注重株型、生长势、抗病虫性和产量等性状评价,筛选出优良的后代。
5.纯化培养和评价:对优良后代进行纯化培养,利用无菌培养技术进行组培、愈伤组织培养,确保良种的稳定性和高纯度。
二、玉米良种繁育工艺流程1.基质准备:选用适宜的基质,如河沙、黄沙或福建红壤等,进行清洗、消毒和打湿处理,确保基质的无菌和适宜性。
2.播种和育苗:将经过处理的种子均匀播入培养皿或培养瓶中,放置在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发芽。
设置恒温、适宜的光照和湿度条件,加快种子的发芽和苗的生长。
3.移栽和育苗管理:待幼苗长到一定程度后,逐个将苗移栽到小盆或大盆中进行养护。
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及时补充营养液。
4.抗病虫处理:在移栽后的一段时间内,对玉米苗进行病虫害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处理,提高抗病虫性。
5.花粉采集和授粉:待玉米植株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对雄穗进行采集,采集后的花粉直接用于授粉。
6.杂交结果观测和选择:对杂交后的结果进行观测和评价,选择有较好性状的子代进行培养和繁殖。
7.纯化和评价:对选育出的优良子代进行纯化和评价,保持良种的稳定性和纯度。
总结:玉米良种繁育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包括品种选择、亲本筛选、异源杂交、后代选择、纯化培养和评价等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
—
Fe SO4 ·7 H 2 O N a - Fe - E D T A FeCl3 · 6 H 2 O Fe2 ( SO 4 ) 3 N a2 - ED T A
K2 H P O4
M nSO 4 · 4 H 2 O ZnSO 4 · 7 H2 O NiCl2 · 6 H 2 O Zn ( 螯合体 )
MS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的基础 。 根据营养水平不同 , 培养基分为基本培养
组织 培 养 中 常 用 的 培 养 基 主 要 有 M S 、 W hite、 N6 、 B5 、 Heller 、 N it sch 、 M iller 和 SH
表3-1 几种常用培养基的配方 ( 1974 ) 2 830 463 — — — N6 ( 1968 ) 2 527 5 134 — — — B5 ( 1953) — — Heller ( 1972) 720 — 950 — Nitsc h 单位 : mg / L
中常用的氨基酸有丙氨酸 、 甘氨酸 、 谷氨酰胺 、 丝氨酸 、 酪氨酸 、 天冬酰胺 , 以及多种氨基酸
有机氮源 , 对植物外植体的芽 、 根 、 胚状体的生长 、 分化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植物组织培养
3 1
培养基及其配制
29
丝氨酸和谷氨酰胺有利于花药胚状体或不定芽的分化 ; 半胱氨酸可作为抗氧化剂 , 防止培养材 料褐化 , 延缓酚氧化 。 另外 , 植物组织培养中还加入一些天然的 有机物 , 如椰 子乳 ( CM ) 、 酵母 提取液 ( YE ) 、
( 7) 铁
( 6) 硫
官发育和提高抗逆性 。 缺锌时 , 叶子变黄 , 或出现白斑 , 叶子小 。 ( 10) 铜 叶缘向上卷曲黄化 , 变厚变脆 ; 顶芽死亡 。 ( 12) 钼 ( 13) 钴 ( 二) 有机养分 ( 11) 硼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植物组培技术是指利用植物体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能力,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使其成为整株植物的过程。
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植物育种、遗传工程、植物繁殖等领域。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植物组培技术对不同植物品种的影响,探究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选用了四种不同的植物品种,分别为玉米、小麦、水稻和大豆。
实验所需的试剂包括MS培养基、植物生长素、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
实验步骤:1.植物材料的准备将四种植物的种子经过消毒处理后,将其在无菌条件下播种在MS 培养基上。
2.植物细胞的分离将培养基上生长的植物幼苗取出,进行细胞分离。
将其放入含有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震荡培养。
3.植物组织的培养将分离出来的细胞放入含有植物生长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
待组织生长出来后,再将其移植到含有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
4.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将培养好的植物幼苗移植到含有适量营养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生长。
当植物幼苗长大后,可以进行繁殖试验,检测组培植物在遗传性状上的变化。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植物品种对组培技术的适应性不同。
在四种植物品种中,水稻和大豆的组培效果最好,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较高;而小麦的组培效果较差,生长速度较慢,成活率较低。
在遗传性状上,我们也发现组培植物与自然生长的植物有一定的差异,但并不影响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结论:植物组培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植物育种方法。
通过本实验,我们发现植物品种对组培技术的适应性不同,需要根据具体品种加以调整。
虽然组培植物与自然生长的植物在遗传性状上存在差异,但并不影响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植物组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会对植物育种和植物繁殖领域带来更多的变革。
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研究与进展
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研究与进展吕颖颖;史振声;李凤海;王宏伟【摘要】Based on research progress in immature embryo tissue culture of maize, the factors impacting on immature embryo tissue culture of maize were summarized, including maize genotypes, minimal medium, growth regulator, appendages, etc.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on establishing a high induction rate, broad-spectrum callus tissue culture medium.%文中针对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研究进展情况,综述了影响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因素,包括玉米基因型、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附加物等,旨在为建立高诱导率、广谱性的愈伤组织培养基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00)031【总页数】3页(P15144-15145,15173)【关键词】玉米;幼胚;组织培养【作者】吕颖颖;史振声;李凤海;王宏伟【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辽宁沈阳110866;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辽宁沈阳110866;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辽宁沈阳110866;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辽宁沈阳11086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玉米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玉米遗传转化的研究展现了更广阔的前景。
玉米组织培养备受关注,并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Larue在1949年用甜玉米的胚乳作为外植体,首次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未获得再生植株。
1975年,Green和Phillips首次用A188的幼胚作外植体,诱导出二倍体愈伤组织,并再生得到第一株无性系玉米植株[1]。
玉米组织培养
玉米组织培养的研究发展姓名:潘艳美专业:电气自动化类学号:0902100210摘要:回顾了上一世纪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
1934年以来,我国的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一直与国际发展同步进行。
近些年来玉米组织培养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玉米组织培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科研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浅谈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意义及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植物组织培养在我国农业应用的情况,综述了玉米子房和幼胚系统的组织培养研究、玉米茎尖和根尖离体培养研究和玉米花粉和花药培养研究。
关键词:玉米;组织培养;原理;意义;作用;展望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试验步骤1,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根尖、茎尖等)、组织(形成层、花药组织等)、细胞(体细胞、生殖细胞等)、胚胎(成熟或未成熟的胚)、原生质体等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发其产生愈伤组织或潜伏芽或长成完整的植株的技术。
2,原理植物组织培养的依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植物的“再生作用”。
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称为外植体,其主要形式有器官、胚胎、单细胞、原生质体等。
根据外植体的不同,所需要的培养基种类、培养条件、外源激素的种类及比例等均不同。
植物组织培养中,影响培养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诱导愈伤组织成败的关键在于培养条件,植物激素是诱导愈伤组织和绿苗分化的关键因素。
最常用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生长素是IAA、NAA和2,4一D,所需浓度为O.01~10 mg/L。
最常用的细胞分裂素是KT和ABA,使用浓度为O.1~10 mg/L。
KT 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愈伤组织分化。
ABA对植物体细胞胚的发生与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各类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虽有相对专一性,但是植物的各种生理效应是不同种类激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
3,试验步骤【1】A,选择和配制培养基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血液”,血液的成分及其供应状况直接关系到培养物的生长与分化,因此了解培养基的成分、特点及其配制至关重要。
玉米组培实验报告
一、实验简介实验名称:玉米组织培养实验目的:了解玉米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玉米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和分化规律,为玉米育种和生物技术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实验材料:- 玉米种子- MS培养基- 植物激素(如6-BA、NAA、IAA等)- 营养液- 灭菌剂(如氯化汞、酒精等)- 无菌操作室实验设备:- 恒温培养箱- 显微镜- 高压灭菌锅- 离心机- 培养皿- 刀片- 灭菌手套- 灭菌工作台三、实验方法1. 种子消毒:将玉米种子用氯化汞消毒5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以杀灭表面的微生物。
2. 种子萌发: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入MS培养基中,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设置为25°C,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3. 外植体选择:待种子萌发后,选择健康的幼苗作为外植体。
4. 外植体消毒:将外植体用氯化汞消毒5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
5. 接种: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MS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植物激素,如6-BA和NAA,以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
6. 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温度设置为25°C,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7.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培养皿中的愈伤组织生长情况,记录愈伤组织的形成时间、生长速度、颜色等。
8. 生根诱导:当愈伤组织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NAA的培养基中,诱导其生根。
9. 移栽:待愈伤组织生根后,将其移栽到土壤中,进行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愈伤组织形成:在MS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植物激素后,玉米外植体在培养第7天开始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呈白色,质地较软。
2. 愈伤组织生长:愈伤组织在培养过程中逐渐增大,生长速度较快,培养第14天时,愈伤组织直径达到1cm左右。
3. 生根诱导: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NAA的培养基中,培养第21天开始出现根系,生根率较高。
4. 移栽成活:移栽后的玉米幼苗生长良好,成活率较高。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指导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指导教师:任峻目录实验一参观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实验二培养基母液配制实验三培养基配制与灭菌实验四植物快速繁殖培养实验考核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技术一般包括植物细胞组织离体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拆合技术、外源基因转移技术等一系列重要的基础技术。
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实验方法立足于初学者的专业基础和一般实验室的条件,将《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一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初步方法融为一体。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及实践动手能力。
二、实验的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掌握植物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今后在教学、科研和生产开发等各方面对当代生命科学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习态度严谨,操作动作规范,观察记录耐心细致,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充分理解后认真地完成实验报告。
09本《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考核一、考核方式:实验操作。
二、考核时间:三、考核地点:四、监考教师:实验考核以实验操作形式进行,根据实验4或实验5实验的实验结果(失败或成功)决定实验方案,如果失败,分析失败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在重做中进行实验操作考核,如果成功则继续下一步的实验,实施实验操作考核。
二.考核办法:考核方法主要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正确,污染率是否高,并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总结实验中常出现的问题。
在3个课时内小组协作完成实验内容。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实验仪器设备的选择及操作。
湿热灭菌操作过程;无菌操作过程。
2.培养基的配制试剂的配制;母液的移取;实验配方计算。
3.培养条件的设置。
4.实验报告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实验一 参观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要点和必备的仪器设备。
二、实验内容:1.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要点。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栽培育种ZAIPEIYUZHONG种植技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任 皓 宁鹏玲(农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农安 130200)摘 要 粮食生产水平与居民生活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玉米作为重要粮食作物,产量与质量备受关注。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玉米栽培经济效益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玉米综合产量、质量的有效途径。
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玉米综合栽培技术水平,简要分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玉米是重要的农作物,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不断扩展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进行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创新也非常重要。
在玉米高产栽培中,如何有效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水平非常重要,是提高栽培经济效益的关键,同时也是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点。
探讨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
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1.1 选种播种 玉米的高产栽培与优良品种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种子本身应当具有抗旱、抗倒伏的特征,以保证玉米产量得到保障[1]。
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对种植环境的要求并不相同,所以在种植期间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适当品种,以提高栽培效果。
大多数个体农户在选择玉米品种时都带有随机性特征,玉米的产出量相对比较低。
对此,农业部门应下派技术人员实现对选种的干预,提升玉米种植的综合产量。
以吉林地区为例,可以采用吉林省品种吉单558进行栽培,并集成土壤配肥、养分高效率管理、高产群体调控、重要病虫害防控等重点技术,可达到每667 m2产913 kg,整体效果突出。
1.2 种子处理与种植密度 在播种之前需要采取有效的准备工作,尽可能提升玉米产量。
种植人员选好种子后要进行提前晾晒,以达到杀菌目的,尽可能使种子保持健康状态[2]。
种子晾晒后仍然需要进行浸泡处理,种植人员可以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以及种子的具体情况采用冷浸、温浸的处理措施。
玉米组培技术PPT课件
.
18
• 镊子夹胚轴,在茎尖处用刀尖切半边。
28/05/2021
.
19
• 在茎尖生长点划一小口。
28/05/2021
.
20
• 转化后,接种于MS培养基中,进行暗培养。
28/05/2021
.
21
3、移栽及其管理
培养3—5天后,将其移栽至至花盆中, 其 中注意事项与前面的相同。后期的管 理也于前者相近。
• 组织培养的植物细胞也成为在细胞水平上 分析研究的理想材料.
28/05/2021
.
3
玉米组织培养的目的
• 玉米组织培养的目的是让外植体能够高频 率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建立高效 的体细胞 再生体系 ,为玉米遗传转化和细胞工程研 究创造有利条件 。
28/05/2021
.
4
玉米组织培养的研究回顾
• Larue在 1949年用甜玉米的胚乳作外植体, 首次诱出玉米愈伤组织,但未获得再生植株 。
• 灭菌
28/05/2021
.
10
2、外体消毒及挑幼胚
75%酒精擦玉米外层叶片
至超净工作
台,用75%酒精擦玉米外层叶片,剥一层擦一
层至完 用刀去掉1/3玉米籽粒 挑幼
胚
接种到准备好的诱导培养基上(暗
培养)
28/05/2021
.
11
3、继代
• 准备继代培养基(N6+水解酪蛋白 0.1g/L+L-脯氨酸0.69g/L+甘露醇 20g/L+蔗糖30g/L+琼脂6.5g/L+2,4D1mg/ml)
• 移栽前,应对移栽用的基质进行灭菌。
• 移栽前,可将培养物不开口移到自然 光照下锻炼2-3天,然后再开口练苗12天,以适应将来自然湿度的条件。
植物组织培养(1)
0.1.3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类型和任务
• 组织培养:分生组织、形成层组织、薄壁组织、韧皮部组 织等。
• 器官培养: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 胚胎培养:幼胚、成熟胚、胚乳、胚珠、子房等。 • 细胞培养:单细胞或较小细胞团,如性细胞、叶肉细胞、
1. Thimann和Wickson
• 1958年,他们发现腋芽(当顶芽存在时为休眠状态) 的生长,可以通过外源细胞分裂素的应用而启动。这 样,将茎段培养在含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就可 以在一个具有完整顶芽的生长中的茎上诱导侧芽的形 成。这将消除顶端优势,得到大量不定芽。
Thimann
2. Morel-脱毒、快繁商业化
• 1922 年 , 植 物 离 体 组 织 培 养 取 得 了 一 些 进 展 。 德 国 人 Kotte和美国人Robbins两人同时分别独立地将分生组织作 为外植体。Kotte研究切下的根尖,如豌豆、玉米根尖, 将它们放在含有Knop溶液盐成分、葡萄糖、含氮化合物 如天冬酰氨酸、丙氨酸以及肉汁的各种营养液中。Kotte 观察到根尖生长持续了2周,但他没有进行继代培养。另 一方面Robbins通过继代,将玉米根尖离体培养了更长的 时间,但随着时间延长,生长量减少,最后消失。
• 1952年, Morel和Martin提出了植物脱毒(virus free)技 术,通过分离已被病毒感染的大丽花个体的根尖,并将其 离体培养,重新获得了无病毒的大丽花。
• 1960年,Morel利用兰花茎尖培养,实现了脱毒和快速繁殖 (rapid clone propagation)的两个目的。这一技术导致欧 洲、美洲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兰花工业”的兴起。
0.2 植物组织培养的形成和发展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及再⽣体系的建⽴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及再⽣体系的建⽴摘要:为了建⽴⽟⽶⾼频再⽣及⾼效遗传转化体系,本研究选⽤⽟⽶⾃交系178,昌72,郑58,H736760A,MQ704,2193为材料,对影响⽟⽶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及分化的因素进⾏了研究。
结果表明:⾼浓度的2,4-⼆氯苯氧⼄酸(2,4-D)(4.0mg/L)是诱导愈伤组织必须的;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2,4-D(2.0mg/L)、6-苄基嘌呤(6-BA)(0.2mg/L)和硝酸银(AgNO3)(10mg/L)能显著增加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0.5mg/L 6-BA有利于提⾼愈伤组织的分化频率。
这个体系的建⽴,为以成熟胚为受体系统的遗传转化体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成熟胚;愈伤组织;转化;植株再⽣Establishment of transformation system and regeneration system of maize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Abstract: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high-frequency regeneration and high-efficiency genetic transformation in maize, the inbred line 178, Chang72, Zheng58, H736760A, MQ704, 2193 have been chosen to study on initiation, maintenance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alli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clusion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 4.0 mg/L) into induction medium was a critical factor for producing primary calli. Supplement with optimal level of 2,4-D(2.0 mg/L), 6-Benzylaminopurine(6-BA, 0.2 mg/L)and silver nitrate(10 mg/L)in the subculture medium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embryogenic calli. And the addition 0.5 mg/L of 6-BA into regeneration medium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frequency of plant regeneration. This efficient regeneration system provides a solid basis for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maize.Key words: Maize; Mature embryo; Calli; Transformation; Plant regeneration摘要ABSTRACT⽬录1序⾔ (4)2⽟⽶再⽣及基因转化体系的研究 (4)2.1⽟⽶再⽣体系的发展历程 (4)2.2⽟⽶再⽣及基因转化体系的材料选择 (4)2.3⽟⽶再⽣体系的影响因素 (4)2.4⽟⽶遗传转化的发展过程 (5)2.5⽟⽶遗传转化⽅法 (6)2.5.1 电激法 (6)2.5.2 花粉管通道法 (7)2.5.3 PEG法 (7)2.5.4 基因枪法 (7)2.5.5农杆菌介导法 (8)2.6⽟⽶再⽣及遗传转化的常⽤受体 (9)2.6.1愈伤组织再⽣系统 (9)2.6.2原⽣质体再⽣系统 (9)2.6.3种质系统 (9)2.6.4直接分化再⽣系统 (9)2.7本实验研究内容 (10)3⽟⽶成熟胚再⽣体系的建⽴ (11)3.1材料与⽅法 (11)3.1.1 材料 (11)3.1.2实验⽅法 (11)3.1.2.1 外植体的选择与预培养 (11)3.1.2.2愈伤组织的诱导 (11)3.1.2.2 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及愈伤组织的继代 (12)3.2结果与分析 (12)3.2.1⽟⽶种⼦的预培养 (12)3.2.2愈伤组织的诱导 (13)3.2.3 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 (15)3.2.4 AgNO3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15)3.2.5愈伤组织的分化 (15)3.3 结论与讨论 (16)4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的建⽴ (18)4.1材料与⽅法 (18)4.1.1 材料 (18)4.1.2 培养基配制 (18)4.1.3转化⽅法 (19)4.1.3.1 侵染液的准备 (19)4.1.3.2 侵染 (19)4.1.3.3 抗性愈伤的筛选 (19)4.2 结果与分析 (19)5 参考⽂献 (22)6致谢 (24)附录 (25)1序⾔⽟⽶是早熟⽲科(Poaceae)⽟蜀⿉族(Maydeae)⼀年⽣⾕类植物,学名Zea mays,起源于北、中、南美洲。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及进展
植物组织培养综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及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理论的发展,重点论述其再脱毒、快繁、育种与有机化合物工业生产以及种质资源的保存等方面的应用,本文还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所采用的新技术进行了综述, 介绍了这些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应用的前景作简单的展望。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进展1.理论起源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如果给细胞提供和生物体内一样的条件,每个细胞都应该能够独立生活。
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在细胞全能性的理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1958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美国传向世界各地,美国植物学家斯蒂瓦特等人,用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进行培养,终于得到了完整植株,并且这一植株能够开花结果,证实了哈伯兰特在五十多年前关于细胞全能的预言。
植物组织培养的简单过程如下:剪接植物器官或组织——经过脱分化(也叫去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组织或器官——经过培养发育成一颗完整的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器官或组织(如芽、茎尖、根尖或花药)的一部分切下来,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处理用以去掉细胞壁,使之露出原生质体,然后放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些器官或组织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
不过这种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叫做愈伤组织。
在适合的光照、温度和一定的营养物质与激素等条件下,愈伤组织便开始分化,产生出植物的各种器官和组织,进而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又称离体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或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光照、温度等人工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的学科。
组培实验报告结果(3篇)
第1篇一、实验简介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探究植物细胞分裂、分化和再生能力,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流程,并观察培养过程中植物组织的生长变化。
实验材料:水稻、玉米、小麦等植物叶片、茎段、愈伤组织等。
实验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植物叶片、茎段、愈伤组织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在不同培养基、激素浓度、光照条件下的生长和分化情况。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MS培养基(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效果较好,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再生植株数量较高。
(1)MS培养基在MS培养基中,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0%,玉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5%,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0%。
再生植株数量分别为:水稻40株,玉米30株,小麦20株。
(2)改良MS培养基在改良MS培养基中,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0%,玉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5%,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0%。
再生植株数量分别为:水稻25株,玉米20株,小麦15株。
2. 激素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激素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KT)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效果较好。
(1)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分别为0.5mg/L和0.1mg/L时,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80%。
玉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75%。
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70%。
(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对再生植株数量的影响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分别为0.5mg/L和0.1mg/L时,水稻再生植株数量为40株,玉米再生植株数量为30株,小麦再生植株数量为20株。
3. 光照条件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玉米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频 率都 有较 大差 异 。 试 验 中 , 当尽量 选 取能 够 诱 导 出胚 在 应 性 愈伤 组 织 的 玉米 基 因型 作 为材 料 。 遗传 转 化 和 植 株 再 使
玉米 (e mas , Z a y ) 亦称 玉 蜀黍 、 谷 、 包 苞米 、 子等 , 棒 为一 年生 禾 本科 草本 植 物 。 也是 全世 界 总产 量最 高 的粮 食 作物 。
此外 , 玉米 可 用 于生产 乙醇 , 于 解决 当前世 界 的能 源危 机 对
易碎 , 明显 的颗粒 状 , 有 分化 胚 状 体 的 能 力 , 能 长 期 有 具 且 继 代培 养 , 理 想 的 愈伤 组 织 类 型 。 是 Ⅲ型 愈 伤 结构 疏 松 , 绵
s mmaie h rce sisa d ifu n igfco f ietr u hc lu ec n iin e p a ttp s e tah r o ea d a di v sec taS a e u rz dt c a a tr t n n e cn tr o z h o g ut r o d t s,x ln e , xr om n n d t e t.I l Ob s d he i c l a s ma o y i o c p lc to o e r u dwa x e td. nwhiha piainf rg o n se p c e Theam st u p yt e r tc ee e e o iz e ei mp o e n n rdu to . i wa os p l h oeia r frnc sfrma eg n tci r v me ta d p o cin l Ke ywo ds maz tsuec lu e;e e c d a c r i e;is ut r rs a ha v n e r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活器官、组织或细胞置于培养基内,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连续培养而成的细胞、组织或个体。
这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生物、医药的研究。
美国在20世纪中期应用组培技术而获得的芹菜苗已成苗地取代了种子繁殖的传统方法。
我国目前在番茄、辣椒、马铃薯、生菜、人参和果品生产中也已广泛投产应用。
原理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
也就是说每个植物细胞里都含有一整套遗传物质,只不过在特定条件下不会表达。
组织培养基于此原理就可以将已处于分化终端或正在分化的植物组织脱分化,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再在愈伤组织上形成新的丛生芽。
培养条件1.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必须无菌操作2.材料:刚生长不久,具有高度分裂能力的茎尖,芽尖,感染病毒的机会很小3.植物细胞全能性,确保组织能培养成植株。
4.在无菌操作室中完成接种工作,然后放于培养室[光照(日光灯照射),温度(30度)]中培养。
所以说完成操作后,在培养室中培养时就需要光照条件了。
改良(一)增加遗传变异性,改良作物单倍体育种:通过花药培养,从小孢子获得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后获得正常二倍体植株,这是一条育种的新途径。
单倍体育种可以缩短育种年限,节约人力物力,较快地获得优良品种,目前已有四十多种植物获得了单倍体植株。
我国在水稻、小麦、烟草、柏树、橡胶、辣椒等植物的单倍体育种的工作上,处于领先地位。
胚培养、子房培养、胚珠培养:为了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可采用胚、子房、胚珠培养和试管受精等手段。
最早成功的例子是两个栽培种亚麻的杂交胚发生败育,利有杂种胚培养克服了一些障碍,得到种子。
现在在棉花、黄麻上也获得成功。
从玉米的离体子房培养,经体外受粉可以得到种子。
突变体的选择和应用:由于植物的单细胞培养成功,可以用这个方法诱发单细胞进行突变,通过筛选所需要的突变体,然后使细胞分化成植株,再通过有性世代使遗传性稳定下来,这是从细胞水平来改造植物的一种途径。
除细胞外,愈伤组织、花药、原生质体都可诱发突变。
植物组织培养-绪论
大蒜愈伤组织培养
日本牵牛花的离体培养
禾本科牧草的体胚发生过程
菊花体细胞胚胎 发生及植株再生
大蒜体细胞胚 胎发生过程
01 人工种子(Ar tificial seed,Synthetic
02 Seed):是指植物离 体培养产生的胚状体或 不定芽被包裹在含有营 养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 乳和人工种皮中,从而 形成能发芽出苗的颗粒 体。作为繁殖材料。
1934年,美国的White(怀特) 用无机盐、糖类和酵母抽提物的 培养基进行番茄根尖切段培养, 建立了第一个活跃生长的无性繁 殖系。无机盐、三种B族维生素、 取代酵母浸出液(1934→1968) 继代1600代后仍能正常生长。
1943年,white出版了第一本专 著《植物组织培养手册》《A Hand Book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体细胞胚胎发生
贯叶金丝桃不定芽直接再生过程
非洲紫罗兰叶片培养
无BAP BAP 0.1mg/l BAP 5.0mg/l 无NAA
优化培养基 1%蔗糖
无蔗糖 5%蔗糖
无BAP BAP 0.1mg/l BAP 5.0mg/l 无NAA
优化培养基 1%蔗糖
无蔗糖 5%蔗糖
台湾百合离体 培养
大花蕙兰原球茎增 殖与植株再生
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962 Murashige & Skoog 在烟草培养中筛选出卓 有成效的MS培养基。
2. 原生质体培养取得突破:
1971 Takebe 在烟草上首次由原生质体获得了 再生植株。再次证实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生质 体培养为外源基因的导入提供了理想的受体,促 进了体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细胞水平→分子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
用刀去掉1/3玉米籽粒
挑幼胚
接种到准备好的诱导培养基上(暗培养)
3、继代
• 准备继代培养基(N6+水解酪蛋白0.1g/L+L脯氨酸0.69g/L+甘露醇20g/L+蔗糖30g/L+琼
脂6.5g/L+2,4-D1mg/ml)
• 诱导两次后,转入继代培养基每7天继代一
次,直至出透明、黄色、坚硬的愈伤组织,
• 在茎尖生长点划一小口。
• 转化后,接种于MS培养基中,进行暗培养。
3、移栽及其管理 培养3—5天后,将其移栽至至花盆中,其 中注意事项与前面的相同。后期的管理也 于前者相近。
谢 谢
玉米茎尖组织培养的全过程
1、准备糖30g/L+琼脂6.5g/L)
• 灭菌
1、玉米种子消毒
a)在500ml三角瓶中装入200—300粒玉米种子 b)用75%酒精清洗8min c)0.1%升汞5min d)无菌水洗2遍 e)加入无菌水静置8h f)0.1%升汞8min g)无菌水洗5遍 h)装入钣盒 i)28℃暗培养3天
玉米组织培养
主要内容:
• 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 • 玉米组织培养的目的. • 研究进展.
• 目前玉米组织培养的主要 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
• 植物组织培养可以生产大量的优良无性系. • 细胞融合可打破种属间的界限,克服远缘 杂交不亲和性障碍. • 可获得单倍体、三倍体及其它多倍体、非 整倍体. • 组织培养的植物细胞也成为在细胞水平上 分析研究的理想材料.
2、接种 • 取出培养三天后的种子,接种到MS固体 培养基中,根向下伸入培养基中,芽向上, 芽萌发得不太好的继续放进饭盒中再培养。 • 接种到MS固体培养基中的芽放回28℃暗培 养3-4天。
3、玉米茎尖转化 • 取出MS固体培养基中的芽放在无菌滤纸上 • 切根
• 镊子夹胚轴,在茎尖处用刀尖切半边。
植物,有利于促进玉米遗传育种工作的有
效进展。
2、 玉米茎尖和根尖离体培养
玉米植株的根尖和茎尖分生组织具有良好 的分化性能。玉米茎尖和根尖离体培养有 利于促进完整玉米植株的生长,并且在取材
上不受季节限制。
3、玉米幼胚的组织培养
玉米幼胚属于二倍体, 且分生能力较强。幼
胚是最易诱导, 也是目前最常用的外植体,
玉米组织培养的目的
• 玉米组织培养的目的是让外植体能够高频
率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建立高效 的体细胞
再生体系 ,为玉米遗传转化和细胞工程研
究创造有利条件 。
玉米组织培养的研究回顾
• Larue在 1949年用甜玉米的胚乳作外植体,首
次诱出玉米愈伤组织,但未获得再生植株 。
• 1975年,Green和Phillips首次用A188的幼胚作
外植体,诱导出二倍 体 愈伤组织 ,并再生得
到第一株无性系植株。
玉米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
• 现在已经能从多种外植体中诱导出愈伤组 织,并再生出植株。例如:幼胚、花 药、 幼穗等,其中幼胚是最易诱导,也是目前 最常用的外植体。
玉米组织培养的主要方法(简介)
1、玉米花粉和花药组织培养 玉米花粉和花药的培养一般可获取单倍体
可用于转化(一般继代三次)
4、转化
• • • • • • 浸染培养(22--25℃,暗培养3天) 恢复培养(暗培养3天) 筛选培养 分化培养 生根培养 壮苗
5、移栽及管理
• 移栽前,应对移栽用的基质进行灭菌。 • 移栽前,可将培养物不开口移到自然 光照下锻炼2-3天,然后再开口练苗12天,以适应将来自然湿度的条件。 • 玉米组培苗移栽时首先应把根部的培 养基清洗干净,以免受细菌或真菌污 染而影响幼苗生长。 • 移栽
但幼胚取材的时间受到严格的季节限制。
玉米幼胚组织培养的全过程
1、准备工作
• 接种室消毒 • 准备诱导培养基(N6+肌醇+L-脯氨酸
1.38g/L+蔗糖30g/L+琼脂7g/L+水解酪蛋白
0.5g/L+2,4-D2mg/mL)
• 灭菌
2、外体消毒及挑幼胚
75%酒精擦玉米外层叶片
至超净工作台,
用75%酒精擦玉米外层叶片,剥一层擦一层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