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榜样》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榜样》有感
观《榜样》有感
“愚公”书记王光国,“樵夫”廖俊波,第一书记尼玛江村,“行走的马列字典” 陈先达……这一个个先进典型的名字一下子就深深印在了我的脑子里面,他们的工作有的普通,有的在基层,但是同样的是他们都是时代的榜样,更是我们共产党员为之学习的榜样,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故事,都让人为之动容。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我们做的远远不够,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即使我们的岗位再普通,再平凡,也应该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热心解决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难题。
榜样带给我们的力量是无穷的,催人奋进的,必将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般感染一批人,触动一批人。
学习他们不忘初心,信仰坚定。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先达已经87岁高龄,他家整面墙是书,沙发间不大的空隙里也是书。他这样说道:“从专业来说,我‘姓马’--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职业来说,我也‘姓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员。”陈老这样介绍自己,并反复强调:“只有‘信马’才能真正‘姓马’。”看了他的事迹,我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被他坚定的信仰所折服。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是否能如他一样笃信马克思主义,当社会上有一些不利之词或者抹黑我们的党仍时能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理想信念的,我们应该做到信党爱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坚定我们自己的理想信念。
学习他们忘我工作,心系群众。党员廖俊波同志,他把毕生的奋斗与党的事业融汇在一起,与人民群众的福祉联系在一起,在他生命的最后45天,22个晚上在开会,14个晚上外出招商或在赶路。曾经3天跑了4座城市、会见了6批客商……他的“俊波速度”让人惊叹不已,这样一个党和人民的好干部离我们远去了,作为我们应该从他身上继承榜样的力量,苦干实干,真正沉下心来,为身边的群众服好务,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撸起袖子加油干,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履职尽责,兢兢业业,踏实肯干,时刻以人民群众的难处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导向。
学习他们不求回报,扎根一线。80后的年轻党员尼玛江村响应市委选派千名优秀干部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工程的号召,抛下新婚的妻子,主动请缨前往察雅县烟多镇雪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雪东村是一个因山体滑坡而整体搬迁的贫困村,人均耕地少,生产条件差,群众收入低,贫穷、人心涣散、各项工作杂乱无序,但尼玛江村却说:“组织把这副重担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和期盼,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困难面前,不能退缩、不当逃兵。”他仅用3年时间,凭着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人民的深情,用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让雪东村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我们要学习他敢想敢干办实事的精神,扶贫帮困解难事的决心,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处处为群众着想,彻底搬走经济和思想上的“贫穷”这座大山的党员精神。
学习他们锲而不舍,力战天险。位于武陵山腹地的建始县店子坪村,多年来村里唯一的出山路只有悬崖峭壁上的古盐道,上学、就医都是难题。2002年,王光国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王光国开始带领村民开山凿路。八年里,王光国带着乡亲们肩挑背扛,光土石方就挖了1.5万立方米。2013年,店子坪
村通往山下1.5公里长的路终于通了,王光国也被大家称为“愚公支书”。正是他这种从不言放弃,愚公移山的精神,才让村里的路通了,村民的生活好了,山里的单身汉不愁娶不到媳妇了。他这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终于凿开了山门让村民脱贫致富,想想我们自己面对一点困哪还有什么理由坐等靠要,我们要从王光国“绝壁凿天路”的感人事迹中汲取精神动力,学习他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学习他不畏艰难、苦干实干的愚公精神,在工作中努力干,才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他们长期工作在基层,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履职尽责;他们不忘初心,牢记誓言,信念坚定。从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观念、优良传统和务实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优秀品格。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看完《榜样》这个节目,回想着荧屏中这些鲜活的人物,感悟着他们的心路历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反思自己,我们应该振奋精神,坚定信仰,不忘初心,砥砺前进,向榜样看齐,做一名无愧于心、实干担当、勤勉敬业的优秀共产党员,以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