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赏析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赏析

(第1、2课时)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运用学生学过的《荷塘月色》引导学生进行散文特点的讨论,运用多媒体播放《超级演说家》中视频。(7分钟)

(二)课堂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发言,谈一谈看后的感受。引导学生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

特点,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人文素养。(7分钟)

(三)讲授新课

1、感知散文,了解散文之美。(10分钟)

使学生真正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含义,使学生初步感受“文辞之美、文意之美、文气之美”的三美。

2、鉴赏散文技巧。(15分钟)

关于“孝道”历代留下诸多相关文章,教师以《孔子论孝》为例,引导学生开展孔子“孝道观”的讨论,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初步感知全文,同桌之间完成口语评量。

3、按照上次课分成的小组,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前的准备(10分钟)

⑴搜集相关文学常识和文史知识。

⑵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言实词,对文言文进行翻译。

⑶运用教师讲授的散文赏析技巧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4、各小组成员在课堂分享、汇报阅读成果。在评量过程中学生相互补充,教师整体把握点拨。(15分钟)

⑴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夏邑,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

的创人。

孔子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

《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

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变成儒家经典《论语》。

⑵写作背景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

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

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

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于是就有了所谓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出

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中的精华一直闪耀着光辉。而《论语》则是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作品,集大成之所在,它很好的诠释了孔子思想的精髓。

5、翻译欣赏

⑴文言梳理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梳理文言文,扫清文言实词障碍,做到更好地了解文章内容。

⑵深度理解赏析

“百善孝为先”,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美德,更是构筑中国古典文学大厦的文化支柱之一。作为一种文化母题,它在文学中显示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孝”的观念在《论语》之前已相当发达,但被作为“道”提出来,并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实始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述和阐发。本文从《论语》着手,从“孝”的对象及“孝”的行为规范等方面来探讨其中的“孝”文化。

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论“孝”的相关章节来看,“孝”的对象包括个体家庭中的父母,也包括死去的父母、祖先,还包含了宗族甚至国家中的长者。与之相应,《论语》中对不同的“孝”做出了相应的行为规范,以便更好的实行“孝道”。具体说来,《论语》中“孝”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论语》中共收录了“孝”字19次,而这19个孝字又可以分为两种思想:一是无违,无违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和无选择的顺从,而是指不违背礼节、有主见的服从。二是孝养。孝养并不是单纯的物质上的养,更包括在精神上的和情感上的慰籍。

①无违

要尽孝就要无违。无违,就是不要违背,也是坚守孝敬之心、常怀感恩之情的重要内容。在孔子那里,无违的内容很丰富。

其一是不要违背孝敬父母的礼节。当时,一个叫盂懿子的鲁国大夫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简单地回答“无违”。什么是无违呢?

§孔子对其学生樊迟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孝敬父母,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有着一些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与父母一起吃饭。父母要坐在主人的位置,这就是一种礼节;父母生日这一天,尽管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但也要摆寿宴,喝寿酒,吃寿面,这也是一种礼节;清明祭祖,又是一种礼节,等等。这些风俗习惯和礼节实际上是孝敬父母的具体载体,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是不孝。§其二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段话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说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表现得很好。父母不在的时候,子女还是表现得很好,而且连续保持三年以上。为什么要强调三年呢?因为能保持三年。也就能保持终身。二是说当着父母的面,子女表现得很好;背着父母,也一样表现得很好。

§其三是正确对待父母的过失。孔子强调孝敬父母,但并不否认也有“不是的父

母”。“父母不一定全对”。对于这样的父母,孔子认为,可以温和地劝导,但还是要无违。他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孝敬父母,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温和地劝导,他们若不听从,仍当恭敬,不可冒犯;内心忧虑,却不怨恨;即使提不同意见.也要有个限度。

以上比较完整地阐述了孔子的“无违”思想。这一思想总体上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譬如,“无违”中说到父母有错,听不进规劝,做子女的还是要“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可能是以亲情掩盖了是非对错题,不能不给予慎重对待。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也不一定利于好儿女志在四方,造福他乡。因此,要对孔子的孝道思想辩证地加以分析和改造,取其精华,使之成为建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孝养

做子女的。怎样才算对父母尽了孝道呢?

也就是说,怎样才算坚守孝敬之心,常怀感恩之情呢?

§尽孝以敬。在孔子看来,尽孝,坚守孝道,首先要敬。就是要从内心里敬重父母,敬仰父母,敬畏父母。为什么要敬呢? 因为对于一个人而言。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敬重父母。实际上就是以人为本,敬重生命。生命的不可复制性决定了人们无论怎样敬重之都不为过。敬重父母还含有敬重劳动的含义。因为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所花费的心思和做出的操劳都是难以计量和予以报答的。如前所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个人即使赡养了父母。如果没有敬重、敬仰、敬畏父母的情感,这与养一只狗、养一匹马又有什么区别呢?这只能算养,不能算孝。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我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也就是终身孝敬。

§尽孝不怨。孔子认为,孝的第一层含义是内在的。是心理和情感问题,这就是要敬。第二层含义则是外在的,是态度问题,要表现在脸面上。所以当孔子的学生子夏问什么是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回答说:“色难”。孔子告诉我们。子女在赡养父母上永远保持和颜悦色。永远没有怨言,很困难。色难,可以从许多人的人生经历中加以体认。应该说,我们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是愿意真心孝敬父母的,特别是一些从农村经过考大学或其他途径奋斗进入城市的人,更是想好好地孝敬父母。他们把农村的父母接到城里,想尽点做儿女的孝心,让操劳一生的父母享享清福。而且开始时都做得很好,表现在尽量不让父母做家务事,尽量抽出一点时间与父母聊聊天。但是,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在态度上就会表现出不耐烦,不能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甚至还有怨言。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譬如,父母的年纪大了,动作不利索了,妈妈还变得啰嗦了。这可能使子女感到不适应。再如,父母的身体大不如以前了。经常要陪着他们上医院,一陪就是大半天,这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子女的工作、休息;如果父母久病住院,对子女影响就更大了。所以民间有“久病无孝子”的俗语。然而,在孔子看来,这是不应该的。他认为,无论何种原因,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作为儿女都应该对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