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课件3(41张PPT)(岳麓版必修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冷成金在 他的专著《读史有智慧》中说:如 果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智谋型文化, 那么,法家智慧是最刻毒的一页, 兵家智慧是最冷峻的一页,佛家智 慧是最超脱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 深刻的一页,道家智慧是最聪明的 一页。
人 物 孔子
学 派
儒 家
政治 思想
仁、礼、 为政以 德
哲学 思想
敬鬼神 而远之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 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 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 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 子 思 想 的 影 响


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华中理工 大学校长杨叔子教授认为:作为一 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有 两本书不得不读, 一本是《论语 》,一本是《道德经》。
(《诗》《书》《礼》《易》《乐》《春秋》)
孔子的名言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三人行,必有吾师矣 三军可夺帅也,大丈夫不可以夺志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人 学 政治思想 物 派
哲学 思想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教育对象)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 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
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那、伏尔泰、康德)
孔子与穆罕默德、耶稣和释伽牟尼一起,被称为 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 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
孔子讲学图
以上材料反映了孔子 的哪一教育思想?在 当时有何意义?
孔子30岁左右开始讲学,培养 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弟子三千, 七十二贤人。在地域上,弟子们来 自各诸侯国。就学生而言,有“闻 一知十”的高材生颜渊,也有“难 与言”的外乡人;就成份而言,除 了孟懿子、司马牛等少数学生出身 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如子贡 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民,颜渊 “穷居陋巷”,曾参“提襟肘见”。 所以,当时就有人说“夫子之门, 何其杂也”。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
老子的思想
(2)矛盾双方可 以互相转化
主张只要能“守静”, 就可以“以弱胜强”。
无 为 而 治
wenku.baidu.com
老子的思想
(二)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1、无为而治; 2、无事取天下; 3、治大国如烹小鱼; 4、无为无不为 5、小国寡民
孔子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93年 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人作为人类和平共存 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
讨论探究
孔子的思想可谓博大精深,但为什么在 春秋战国时期不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
(1)春秋末年,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战争不断,生产 遭到严重破坏。当时社会发生剧烈变革,旧的井田制、分 封制、宗法制日趋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社会的价值 观遭破坏。 (2)孔子“仁爱”、“德治”等主张不太符合诸侯国迫 切的军事、经济需要; “恢复周礼”的这一保守思想主 张也不适应当时新兴封建制形成发展的需要,而且缺乏统 一的中央政权实施礼制; (3)可见,孔子的“仁”和“礼”的主张不适合天下由 分裂走向统一过程中的社会需要。(比较适合天下一统后 巩固国家统治的社会需要)
仁者的叮咛
• 走近孔子 • 我读《论语》
我读《论语》之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
(1)含义: “仁者爱人”
“恭则不侮,宽则得 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 功,惠则足以使人”。 意思是,尊重别人的 人别人也会被别人所尊重, 宽容者得人心,守信者得 重用,勤勉者有功业,慈 惠者可以使人听其召唤。
仁与礼的关系? 内在自觉
“仁”
“仁者爱人” 道德、修养
自律
“礼”
“克己复礼” 规范、准则
外在约束 他律
孔子的思想
克 为 已 政 以 君 复 正 德 子 礼 名

爱 人
忠 恕

中庸
中庸
不偏不倚、过犹不及、 凡事掌握好分寸,恰到好处
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 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 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 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 至少我们可以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 命”的偏激教训中,体会到孔子这一思想 的深刻性。
——《中国教育史讲稿 》
教学方法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教育原则
(教学对象)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的教育成就整理
一、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扩大教育范围 二、总结出一套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 三、整理六经,继承传播文化
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1、在当时(春秋战国和秦朝)未受到太 多重视,后来(汉朝至清朝)经发扬和改 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 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孔子问礼于老子
但是龙,它在云端,在 天上,无法捉摸,深不可测, 李聃就像龙一样啊!
) (3)“为政以德”
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A、“仁”和“礼” B、 “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 “忠恕”之道

3、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万物的本原 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 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4、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 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 ) 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 要求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
智者的低语
• 初识老子 • 东方智慧
道是万物本原
老子的思想
1、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规 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剔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辩 证 法
老子的思想
2、辩证法思想 (1)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2)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1)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最高的 哲学概念。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否定了“天命” 的绝对权威。
2)提出了辩证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 盾对立的两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主张“守静”可以“以弱胜强”。
3)政治上“无为而治”,反对使用权谋,威 逼百姓,要以“无事取天下”。 4)向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的原始纯朴的小国寡民的社会,还主张对百 姓进行愚民统治,这些保守思想在历史上产 生了消极影响。
孔 儒 仁、礼、 敬鬼神 子 家 为政以德 而远之
因材施教(教学方法)
知与不知、温习、学与思 (学习态度与方法)
孔子在中国
“颠簸流离, 游说列国,
惶惶如丧家之犬
孔子周游列国
不可终日。”
千年礼乐归东鲁 万古衣冠拜素王
自1984年以来,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已经连续举 办了23届“国际孔子文化节”,被誉为中国最能代表 汉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的节庆活动。目前,海内外一些 国家和地区现有孔庙1300多座,每年孔子诞辰日都有 祭孔活动,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
仁者的叮咛
• • • • 走近孔子 我读《论语》 万世师表 泽被东西
智者的低语
• 初识老子
老君岩(宋代建于福建泉州清源山)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春秋时 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著有 《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
《道德经》石刻书法
仁者的叮咛
• • • • 走近孔子 我读《论语》 万世师表 泽被东西
韩国国旗的太极和八卦思想来自中国的《 周易》。和谐、对称、平衡、循环、稳定等原 理代表着中华民族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太极图是道家取法于自然的意念核心,从整体 上看,韩国国旗外方而内圆,外刚而内柔,阴 阳相生,动静相宜,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包 容精神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的哲学思想及其政治主张 (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我读《论语》之
﹡季路问事鬼神。
鬼神观(天命观)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敢问死?”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态度: 对鬼神敬而远之
注重先尽人事
仁者的叮咛
• 走近孔子 仁和礼——核心思想
• 我读《论语》 “为政以德”——政治思想 • 万世师表 鬼神观——哲学思想
老子的名言
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 辩者不善 善者不辩 信言不美 欲取先予 欲擒故纵 遇弱示强 善武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深藏若虚 美言不信 遇强示弱
——《道德经》
道家认为, 太极八卦意为 神通广大,镇 慑邪恶。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脱离神权统治的民族, 古人发现在观察气象当中记录下来的符号, 形 成了太极、八卦、 河洛等图象, 它不需依靠神 的帮助, 它只要按照这些规律, 就可以认识宇 宙间的事物,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
教育 思想
历史 影响
有教无类、 中国传统文 化的主流; 因材施教、 在世界文化 注重学习方 史上有重要 影响。 法 第一个探讨 宇宙本原; 对中国文化 产生深远影 响。
老子
道 家
无为而治
道是万物 本原
辩证法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1)“仁” (2)“礼” (4)“有教无类” A、(1)(2)(3)(4) B、(2)(3)(4) C、(1)(3)(4) D、 (1)(2)
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 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 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 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孔 第 子 与一 老课 子
仁者的叮咛
• 走近孔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名丘,字仲尼,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鲁国人。是春秋时期的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不逾矩。 始人。他的言行记录在 《论语》一书中。 ——《论语· 为政》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地告诉我,不要喧哗。
闻一多《祈祷》
我读《论语》之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众星共之。”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含义: “仁者爱人” (2)途径: “忠恕”之道
(3)治国: “为政以德”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
以行政手段引导民众, 以刑罚来约束民众,虽然可 以使民众因求免于刑罚而服 从, 但却无法使他们树立以 犯罪为耻的观念。如果用道 德来引导民众,用礼仪来规 范民众,民众就会树立以犯 罪为耻的观念,自觉地端正 自己的行为。
我读《论语》之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含义: “仁者爱人”
(2)途径: “忠恕”之道, 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识联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自己不愿意 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 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多替别 人想一想! 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 尊重他人,求同存异; 适度忍让,体谅别人; 与他人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
我读《论语》之 我读《论语》之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 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
他主张如何实现“礼”? “克己复礼” “正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