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课堂练习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 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 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宋神宗急功近利 B.宋神宗动摇不定 C.宋神宗反对变法 D.宋神宗软弱无能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 能力。解题的关键理解材料信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 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这说明王安石认为宋神 宗对改革摇摆不定,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其他三个选项 均不符合题意。
11.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同点是 ( A.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 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都是一场封建化运动 D.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知 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 合所学,王安石变法没有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排除 A;商鞅变法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排除B;商 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运动,王安石变法是一场对封建 社会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排除C。.商鞅变法与王安 石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排除D。
8.庆历新政是中国宋代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改革。王 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 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庆历新政” 与王安石变法均以失败告终,主要的原因是( ) A.遭到官僚地主强烈的反对 B.支持变法的皇帝去 世,失去支持 C. 用人不当,危害百姓 D.保守派当政,反对新 法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 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故①正确;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②错 误;使用的时候要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故③正确;话本反映出部分百姓对募役法比 较反感,故④正确。本题选择C项正确。
14.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说:当时的社会危机 在于“尽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 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道耳”。 以下观点与王安石此论无关的是( ) A. 提出改革国家经济制度的思想 B. 主张国家财政同社会关系紧密联系 C. 认为财政困难的原因是治财无道 D. 认为增加财政收入是拯救危机的关键
【解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尽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 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 道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北宋的国家经济制度是封建土地所 有制下的自然经济,王安石不可能改革国家经济制度,故A项错误, 合题意。材料中王安石认为国家财政非常重要,同社会关系紧密联系 故B项正确,排除。“患在治财无道耳”说明他认为财政困难的原因 治财无道,故C项正确,排除。因此王安石认为增加财政收入是拯救 机的关键,故D项正确,排除。
13.据《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载: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 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 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 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 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 钱…。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正 确的是 ①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 值 ②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毫无史料价值 ③话本还需结合其他 史料印证 ④话本反映出部分百姓对募役法比较反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 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 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 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由“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低然其说, 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可以分析出王安石初期的变法是为了增 加政府的收入的,故本题答案选D项。分割宰相权力不是王安 石变法的内容,A项不选;题干中没有涉及皇权的变化,B项 不选;材料中体现的是财政,不是加强军事实力,C错误。
源自文库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青苗法是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 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归还谷 物或现钱。青苗法使农民在新陈不接之际,不至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 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但具体实施中出现强制借贷现象,是王安石 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内容。募役法 又称“免役法”,熙宁三年(1070年) 十二月,由司农寺拟定,开封府界试行,同年十月颁布全国实施。免役法废 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 雇员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分摊。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女户、寺观,也要缴 纳半数的役钱,称为“助役钱”。免役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引起 了强烈不满。故本题选C。方田”是每年九月由县长举办土地丈量,按土塙 肥瘠定为五等,“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方田 均税法清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故排除AB;市易法 在平价时收购商贩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的时候再卖出去,它有利于平 抑物价,又能增加财政收入;均输法是为了供应京城皇室、百官的消费,又 要避免商人屯积,在淮、浙、江、湖六路设置发运使,按照“徙贵就贱,用 近易远”、“从便变易蓄买,以待上令”的原则,负责督运各地“上供”物 质。意在省劳费、去重敛,减少人民的负担,故排除D。故选C。
12.王安石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最根本相同点在于 A.变法目的 B.变法方式 C.变法结果 D.变法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最根本相同 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目的是富国强兵,挽救北 宋统治危机,从而巩固统治;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是促进鲜卑 族封建化,从而巩固统治,故两者目的相同,故A正确。两者 变法方式不同,王安石变法采取富国强兵的措施,北魏孝文帝 改革主要采取汉化措施,故B排除。变法结果不同,王安石变 法失败,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故C排除。变法影响不同,王 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北宋实力,但最终未能使北宋富强, 北魏孝文帝促进了民族融合,增强了北魏国力,故D排除。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 不接以邀倍息”,也可“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事趋势,而兼并不得乘其 急”。——转引自李超民《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
(1)据材料一,分析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主观目的;结合所学 知识,指出其取得的实际效果。
7.青苗法,亦称"常平新法"。中国宋朝王安石变法措施 之一。青苗法的弊端有( ) A. 强制农民借贷 B. 遭到大地主的激烈反对 C. 利息偏高,加重农民负担 D. 触及官僚地主的利益 A.ABC B.AC C.ACD D.BC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 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信息 “青苗法”属于政府对农民的贷款,这一措施强制 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加重农民负担,但并不是反 对大地主和官僚的利益,故B项正确。
3.能够体现王安石变法“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思想的措施是( ①均输法 ②市易法 ③青苗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王安石变法知识点,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 正确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的含义,即人民不增加赋税也 能增加国库收入。“均输法”是宋代王安石的新法之一,是调节物资供需关系、 平抑物价以打击大商人的政策,①符合题意;市易法,即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 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②符合题意;青苗法是每年青黄 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③符合题意; 方田均税法清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也减轻了农民负担, ④符合题意。综上可知,①②③④符合史实和题意,D项正确;A项不全面,不 符合题意,排除;B项不全面,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不全面,不符合题意, 排除。故选D。
5.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意在“通有无、权贵贱,以平 物价”的措施是( ) A.青苗法 B.市易法 C.保甲法 D.农田水利法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 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 材料信息“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体现的 是市易法,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其他三个选 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王安石变法遭到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强烈反对,主要因为王 安石的变法措施触犯了他们的既得利益,这些措施包括 (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保马 法 ④将兵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试题分析: 结合所学,青苗法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 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募役法,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促进了农 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但打击了地主阶级额的特权。故 ①② 符合题意。保马 法就是保甲养马法。宋神宗熙宁年间,规定河北、河 东、陕西、京东西五路及开封府界诸县保甲养马,户一匹,物力高而 自愿者二匹,给以官马,或官给钱自买。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故 排除③,排除AB;将兵法又叫“置将法”。废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 法。用逐渐推广的办法,把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 副将一人,专门负责操练军队,以提高军队素质。故排除④,排除D。
)
4.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威胁 C.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类试题,旨在考查学 生对核心史实的记忆与理解能力。王安石变法后因 失去了统治者的支持等多种原因而失败,但是其改 革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是并 未从根本上解决当时北宋的一系列问题,故C项正确。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 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信息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均以失败告终”等反映 了当时保守派实力的强大,新的改革派不足以战胜保 守派,故A项正确。
9.王安石,字介甫,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思想家和改革家,王安石 “理财”措施解决的矛盾是 ( ) A、农民与封建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B、国家与官僚地主之间的利益冲突 C、农民与地主经济之间的利益冲突 D、官僚地主阶级间的利益冲突
(1)目的:减少高利贷者对百姓的盘剥,增加政府收入;平抑物价,保 障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效果: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户负担,增加了政府收 入。
材料一 “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 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 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程念祺《中 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 材料二 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 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 徙贵就践,用近求远。——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苏)辙曰:“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 (1)措施:市易法;均输法;青苗法。 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 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手 … … 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捶必用,州县之 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事不胜烦矣。”——《续资治通鉴》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 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王安石办法之前, 宋朝政府是“积贫积弱”的局面,导致这一因素主要是 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主要是解决国家与官僚地主之间的 利益冲突,故选B项。
10.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措施是( ) A.青苗法、方田均税法 B.方田均税法、免役法 C.青苗法、免役法 D.市易法、均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