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建筑地域性特征的解读与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建筑地域性特征的解读与创新

秦红岭*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文法学院,北京100044)

摘 要: 全球化与地域化并非截然的二元对立,全球化的另一面是地域文化与全球的所谓主流文化的互动与抗争,并重新焕发了人们对地域文化复兴和重构的热情与信心。在全球化背景下,强调城市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与对世界建筑文化的整体性、趋同性的认同与结合并不矛盾,文化特征,更准确说是涉及建筑文化深层结构的人文特征最有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地域建筑的本质特征。故而,只有站在哲学的高度思考现代城市建筑与传统地域文化的内在关联,才能在深层次上继承与创新传统。 关键词: 全球化 地域性 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一、全球化与地域性并非二元对立 全球化的思想似乎早已深入人心。不过,对于全球化这一非常复杂又颇具魅力的历史过程,探寻十分明晰和统一的定义是不可能的。有许多学者将“全球化”的概念简化为“经济全球化”或“全球经济一体化”,在此意义上的“全球化”概念简单说就是以全球市场体系为基础的世界经济的普遍联系和整合过程。也有学者指出,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的整体运动过程,还有其全球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一体化意义。更有较极端的观点干脆把全球化理解为西方化或美国式的西方化,因为全球化的坐标来自西方的主导范式。概言之,以上观点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地把全球化理解为某种一体化、同质化的过程。 然而,研究文化学、人类学、伦理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的学者们对全球化的理解却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视角,他们在以理性的、反省的方式阐释着全球化已经或可能带来的负效应

(如破坏文化多样性、弱势族群的边缘化)的同时,尤其强调和重视的是,伴随及回应全球化挑战而凸显的地域化、本土化和异质化复兴与重构的过程。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 )把全球化定义为:“地球上相对分离的诸地域在单一的想象上的‘空间’中,相互进行交流的过程”,[1]

也即全球化是以不断进行的相互交流为基础的,交流使每一种地域文化转变成混合(hybrid )型态。霍尔还指出了全球化的两个发展趋势,其一是全球化会激发“被全球化”(to be globalized )对象的抗拒性、防御性反应,以免自我文化惨遭同化或 * [作者简介]秦红岭,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兼职副研究员,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和建筑文化。

w

w w .c i t y u p .o r g 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瓦解;其二是全球化会朝一种更开放的后现代方向发展,它拥抱差异,并与之共存。持文化相对论的美国学者萨林斯(M •Sahlins )认为,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正在目睹一种大规模的结构转型:形成各种文化的世界文化体系,一种多元文化的文化,因为从亚马逊河热带雨林到马来西亚诸岛的人们,在加强与外部世界的接触的同时,都在自觉地认真地展示着各自的文化特征,也即他们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文化认同和地域性特征。[2]美国历史学家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 )则从历史文化的视角研究全球化与地域化的关系,他认为,地域性只有在全球化的历史之中才能获得普遍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既包括地域又把它边缘化”,地域可以“提供一个有利于发现全球化矛盾的批评角度”,所以地域对于全球化的抵制包括:“它们涉及遍及世界的土著运动、生态运动及社会运动(主要是关于广泛的妇女问题的)------这些运动通过为对抗发展主义而重申精神、自然及地域的意义来表达基本的生存关注,还有致力于保护周遭环境的城市运动……”。[3]以上几位人文学者的观点有力地说明,全球化与地域化并非截然的二元对立,全球化虽然在一定层面上威胁和压制了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导致了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同质化趋向,但全球化的另一面或另一个方向却是地域文化、本土文化与全球的所谓主流文化的互动与抗争,并重新焕发了人们对地域文化复兴和重构的热情与信心。 建筑文化作为庞杂的人类文化要素之一,同样一方面面临着建筑的“国际化”、“同质化”或“单一性”问题,正如吴良镛先生在国际建协20届大会的主旨报告中所言:“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标准化的商品生产,致使建筑环境趋同、设计平庸、建筑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4]。的确,借助于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生产的文化产业内涵着抑制差异的标准化特性,加之当前中国建筑界洋风盛行,本土建筑文化又存在着历史断裂和临阵失语现象,因而放眼全国到处可见品位不高的西方建筑仿制品,至少在城市建筑的外观和立面上导致了“千城一面”,地域特征在逐渐弱化,这已成为中国城市建筑的一大败笔。另一方面,建筑文化(尤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文

化)的发展还有另一种趋向,那就是面对全球化的汹涌潮流,反而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寻根的需求,或者被称为“对个性(identity )的寻求”[5],虽然多少带有一点文化生存挣扎的意味,但它却使人们真正意识到了确立自身独立存在、不断强化自身文化认同和建筑地域性特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实,对个性或独特性的追求,并不仅仅是个体的一个本质性特点,同时也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一个本质性特点。充分表达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念,要求自己的独特性得到尊重和认可,这不论对于个体还是不同地域或民族文化,都是一种最基本、最强烈的心理需求,而且是每一种文化传统的基本权利与合法要求,也是其能够进入多元文化对w

w w .c i t y u p .o r g 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话与交流的主体性必要条件。

二、对城市建筑地域性特征的重新解读

纵览建筑史书,地域性常常是一以贯之的一个突出特征,甚至可以这样说“一切建筑都是地域性建筑”,或者说“一切建筑文化都是地域主义的”,因为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与地域不可分离的具体的建筑。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及原始建筑形式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地域性决定了不同建筑文化的发展倾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适应某一地区的气候、地形、地貌、材料等人居自然环境的不同和社会环境因素、人文传统的不同,世界建筑文化呈现出的多姿多彩的地域性特征。 关于建筑的地域性或者地域性建筑的内涵,在我国建筑界,大多从自然(环境)特征、技术经济特征和文化特征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如邹德依等学者认为,“我们倾向于设定地域建筑的含意为:以特定地方的特定自然因素为主,辅以特定人文因素为特色的建筑作品”,“地域性建筑有一些最基本的特征,大体列举如下:回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能源和建造技术;吸收包括当地建筑形式在内的建筑文化成就;有其他地域没有的特异性并具明显的经济性。”[5] 李百浩等学者认为,“建筑的地域性的首要内容是建筑场址的自然地理属性,它包括该地点或地区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地貌、资源等。强调地区环境的特殊性及客观性,是建筑地域性的显著标志,它使建筑因不同的环境而富有个性与特色。”“除自然地理因素外,地域特有的文化习俗,也是地域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使在最严苛的物质条件下,人们仍建造出形态各异的建筑来,这只能归于人们信奉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因此,要使建筑设计真正做到因地制宜,除考虑地区的自然元素外,还须研究社会文化要素。”[7]在全球化背景下,或者说在“全球思考,地方行动”的时代,有必要对建筑的地域性内涵进行重新认识与拓展。现在较为普遍的观点就是要改变对地域性内涵的狭隘理解,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包括一个城市)并没有某种恒定不变的本质特征,没有抽象而脱离特定历史

的“地域性”或“本土性”,“地域和民族文化在今天比往常更必须最终成为‘世界文化’的地方性折射”。[8]

这就是说,强调城市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与对世界建筑文化的整体性、趋同性的某种认同与结合并不矛盾,拒绝敞开地域的文化边界,拒绝同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或者说在孤立、封闭的环境中强调地域性,有可能落入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粹主义的陷阱,那么,这样的地域性建筑肯定无法成为立足于全球化之中的地域建筑。美国的文化和政治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 Said)曾指出:“每一文化的发展和维护都需要一种与其相异质并且与其相竞争的另一个自我的存在。自我身份的建构-----因为在我看来,身份,w

w w .c i t y u p .o r g 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