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内镜下肠息肉大小及形态选择不同内镜治疗方法的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根据内镜下肠息肉大小及形态选择不同内镜治疗方法的比较

作者:孙叙秋鲁朔焱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2期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内镜息肉切除术的肠息肉大小、形态及术中并发症的差异。方法:选取100例肠息肉治疗患者,采取不同内镜息肉切除术:氩离子凝固术(APC)、电凝电切术、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共4个治疗组,进行两两治疗方法间比较,评估各组间息肉大小、形态及手术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肠息肉采取四种不同内镜息肉切除术进行两两治疗方法比较。息肉大小在各种治疗方法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形态在各种治疗方法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在各种治疗方法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息肉大小、形态来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术中出血的风险。

【关键词】肠息肉;APC;EMR;ESD;内镜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6.9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92-02

结肠息肉是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到结肠肠腔内的隆起状的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1]。临床上一旦发现消化道息肉则应积极处理,目前结肠息肉的切除普遍采用内

镜下治疗。本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分析各治疗组息肉大小、形态的差异来判断选择适宜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切除直、结肠息肉病例100例,共计切除息肉187枚。本组男性5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58岁,平均住院天数3-5天。将所收集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PC组、EMR组、电凝电切组及ESD组,分析各组间的息肉大小、形態、手术并发症。息肉大小根据镜下评估,分为四类:0.3~0.5cm;0.6~1cm;1.1~

2cm≥2cm。息肉形态按照山田分型[2]分为:Ⅰ型:隆起的起始部平滑,界限不清;Ⅱ型:隆起起始部界限较为清楚,但无蒂;Ⅲ型:隆起的起始部略小,有亚蒂;Ⅳ型:隆起的起始部明显狭小,形成长蒂。

1.2 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