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共34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9fc0e859eef8c75ebfb3f4.png)
①辽朝“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澶渊之盟
②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当时在职的宰相是谁?
1005年
寇准
③这一历史事件给人民带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但也有它的消
极影响,它的消极影响是什么?
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增加了北宋的财政危机。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并不意味着它完全统一了 中国,与其并存的有契丹在北部建立的辽政权,党项族在西北部建立的西 夏政权。历史上这些民族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耶律阿保机和元昊 分别是他们的民族的杰出领袖,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导入新知
萧峰是契丹的血统,那么契丹是 什么时候建立的呢?与北宋有怎样 的关系呢?同时期和契丹并立的民 族还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 学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这 一课。
契丹族与 党项族
找到下图中并立的政权
知识延展
契丹族的起源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 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 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 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 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 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2时30分13秒上午2时30分02:30:1321.9.6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知 识 延 展 — — 契丹人的衣食住行
北宋与辽、西夏并存中有战也有和,但和平相处是辽宋、夏宋关系的主 流。其中辽对北宋的大举进攻是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澶渊之盟”是北 宋统治者屈辱妥协的结果。后来,北宋与辽、西夏等,通过和议维持了较 长时期的和平关系,各民族进行着经济、文化的交流。
第7课《辽、宋、夏、金并立》课件(七年级下)
![第7课《辽、宋、夏、金并立》课件(七年级下)](https://img.taocdn.com/s3/m/3bfb394ecf84b9d528ea7aec.png)
作业布置:
《成长资源》第20页的“知识梳 理”。
课外学史:
杨家将的故事早在北宋中叶就开始 在民间流传开来,至今已达800多年。除 了《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外, 你还知道在京剧和地方戏曲中,有那些 关于杨家将的戏目?你最喜欢看哪几个 戏目?为什么?
第二单元
第一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
一、辽、北宋、西夏的建立 与和战
辽
西 夏
北 宋
你能否从地 图上找出辽、 北宋、西夏三 个并立的政权?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1、辽的建立和统治
916年,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在
上京称帝,建 立契丹国。后 改国号为辽。 实行“以国制 辽是如何实行统 治契丹,以汉 治的? 制治汉人”政 策。
北 宋
澶渊之盟的内容:
北宋和辽为兄弟国家,北宋每年 向辽纳娟二十万匹,银十万两。
澶渊之盟的作用 :
澶渊之盟签订以后,北宋和辽结 束了战争状态,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 的和平友好关系。
西夏的建立
辽
西 夏 北
1038年, 元昊(党项 族)称帝, 国号大夏, 建都兴庆, 史称西夏。
宋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1005年, 宋辽订立 澶渊之盟。
辽
三角鼎立
西 夏
时战时和 北 宋
宋夏 和议
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
一、辽、北宋、西夏并立(三角鼎立、时战时和) ①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族)
③1038年 元昊(党项族)
西夏
(宋夏和议)
辽
1005年(澶渊之盟)
北宋
②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
我填的好:
朝代 辽 立和统治
川教版历史七下《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课件
![川教版历史七下《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8028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8.png)
目录
• 辽朝的兴起 • 宋朝的建立与巩固 • 西夏和金的崛起 • 各政权间的关系与战争 • 历史影响与评价
01 辽朝的兴起
契丹的起源和发展
契丹的起源
契丹族源于东胡鲜卑,公元4世纪 中叶,由大贺氏部落联盟组成, 最初依附于后燕。
契丹的发展
在唐朝末期,契丹逐渐强大,开 始与中原王朝保持密切联系,接 受册封,成为藩属国。
辽朝的经济基础是畜牧业和农业, 同时商业和手工业也有一定发展。
文化特色
辽朝文化具有多元性,既有游牧民 族的文化传统,又吸收了中原地区 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 格。
02 宋朝的建立与巩固
五代十国的历史背景
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时期 ,各地军阀割据,政权更迭频繁。这 一时期为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1 2
改变东亚政治格局
辽、宋、西夏、金四个政权的并立,打破了此前 中原王朝对东亚地区的政治垄断,影响了东亚地 区的政治格局。
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政权间的交往不仅限于政治和经济,也涉及文化 层面的交流,如佛教文化的传播等。
3
提供多元文化交融的范例
辽、宋、西夏、金四个政权的并立时期,不同民 族和文化间的交融,为世界历史提供了多元文化 交融的范例。
05 历史影响与评价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促进民族融合
辽、宋、西夏、金四个政权的并立时期,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加速,为元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推动经济文化交流
政权间的交往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如宋代的“岁币 ”政策促进了边境贸易的发展。
形成新的地域格局
辽、宋、西夏、金四个政权的疆域变化,形成了新的地域格局,影 响了后来的元、明、清三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7675665901020207409cff.png)
1、寇准劝帝亲征,北宋取得了胜利,为什么从宋真宗到大臣 却主张与辽议和? 2、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皇帝 宋太祖 宋太宗
宋真宗
战争 与辽三次对战 高粱河之战(979年) 满城之战 雁门关之战 瓦桥关之战(980年) 歧沟关之战(986年) 辽攻宋(999年) 辽攻宋(1003年) 澶州之战
战争结果 北宋均失败
辽 北宋
二、辽夏与北宋的和战
劝帝亲征,澶州退敌
997年,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继位,即宋真宗 。辽国乘宋主新 立,更加频繁地骚扰边境。999年,辽军大败宋军于高阳关,大掠而还。 1003年,辽军再侵高阳关,宋军又败。1004年九月,20万辽军大举攻 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 一些大臣主张迁都,希望用躲避辽国的办法,应付辽国的入侵。宋真宗 本来就无心抗敌,更表现得惶恐不安。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力劝宋 真宗亲征。怯弱的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宋真宗亲临澶州时,辽军先锋萧挞览在澶州城下被宋军射杀,极大地动 摇了契丹军心。
遭遇排挤 罢去相职
从积极抗敌到澶渊之盟,寇准功冠朝臣,朝野上下有目共睹。 但是有功之臣却由此招来不测之祸。王钦若是曾被寇凖斥之为 “罪可斩首”的妥协派首领,对寇凖恨之入骨。澶渊之盟后,王 钦若对宋真宗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吧。那些赌徒在钱快要输完 时,就尽其所有押了上去,输赢在此一着,这就叫‘孤注一掷’。 陛下在澶州时不过是寇凖的‘孤注’罢了,真是危险啊!”从此, 宋真宗对寇凖就冷淡起来。1006年,寇准遭诬陷被免去相职。
材料一 辽“以国制治契丹,以 汉制待汉人”,置南、北面官。南 面官设三省、六部、台、院、寺、 监。 材料二 辽圣宗时开始采用科举取 士。西夏中后期开始科举取士。 材料三 (西夏)其官分文武班, 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7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7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2ef1664b35eefdc9d33347.png)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 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
保留至今的西夏文印刷品,是 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 刷品。
契丹文字
它们的字形结构与汉字是否相似?想想这说明什么?
交往密切,主要是和汉族交往频繁。
契丹小字
契丹大字
辽、西夏和北宋 三个并立政权的基本情况表
民族 契丹族
党项族
汉族
政权
辽
西夏
北宋
时间 10世纪初 11世纪前期 960年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元昊, 兴庆府)
辽(契丹)
(10世纪初,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
府)
和
战和--澶渊之--------澶渊之-----&封)
板书设计
民族政权并立
宋战夏战争
西夏 辽
澶州战之战
宋夏和和约
北宋
澶渊和之盟
有战有和,和为主流
西夏 金 南宋
宋灭北汉之战 高梁河之战 满城之战 雁门之战 瓦桥关之战
宋真宗
寇准
内容: 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1.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 后世仍以齿论。
2.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 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 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第7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1.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兴起和发展,知道契丹政权 和西夏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2.掌握辽宋战争及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内容及影响。 3.认识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 的作用,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正 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辽(契丹)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97840e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0.png)
①积极:
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②消极:
和议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赋税负担, 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检测提升
B 1、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 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 西夏政权的党项羌人的后裔。西夏政权的建立者是( )
A. 阿保机 B. 阿骨打 C. 元昊 D. 朱温
8、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搜集了“契丹的兴起”“党项族建西夏
D ”“澶渊之盟”“宋夏议和”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导入新课
北宋时期“贵羊贱猪”成为社会饮食风尚, 羊肉地位突出。到神宗时期,宫廷每年食用 羊内高达四十三万斤之多。北宋东京市场上 以羊肉为原料的菜肴有“旋煎羊”“批切羊 头”、“软羊”等数种。
—— 《北宋东京饮食文化研究》
问题思考:北宋吃的 羊肉从哪里来?
一、契丹族与辽的建立
契丹是我国北方的游 牧民族。9世纪后期 ,契丹已经有了先进 的农耕、冶铁和纺织 等产业,开始建筑房 屋、城邑。
西夏政权信息:
时间:11世纪前期 建立者:元昊(大夏皇帝) 民族:党项族 国号:西夏 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李元昊
1003—1048年
西夏王陵 元昊
李元昊在全国上下实施剃发令、造西夏文字、 修宫室、迁新都、建官制、定兵制等一系列变 革。在政治体制上,模仿宋朝官制模式设立军 政管理组织。
西夏货币
“辽”抑或“宋”?
材料11:(宋辽之间)每年贸易总值,仅河北地区,就逼近百五十万贯,对宋 来说,每年可以获得四十余万的利润。而这种利润的收益,大致可以补偿宋在岁 币上所受的损失......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https://img.taocdn.com/s3/m/3a87ece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c.png)
尽管存在战争,但三方也通过缔结和约、互市等方式进行和平交往,如澶渊之盟 等。
经济交流与文化融合
经济交流
辽、西夏和北宋在经济上存在互补性, 三方通过贸易、朝贡等方式进行经济 交流,促进了各自经济的发展。
文化融合
在文化方面,三方互相学习、借鉴, 形成了文化上的融合现象,如辽朝的 “番汉分治”政策就体现了对汉族文 化的吸收。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民族团结
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的 重要基础,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 盛。
加强制度建设
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告诉我们,制度建设是国家发展的 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 久安。
注重经济发展
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 重要支撑,只有注重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 水平。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 夏与北宋的并立
目录
CONTENTS
• 辽朝的兴起 • 西夏的建立与扩张 • 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 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 辽、西夏与北宋的灭亡 • 本课的总结与启示
01 辽朝的兴起
CHAPTER
契丹的起源与崛起
契丹族起源
建国背景
契丹族源于东胡鲜卑,是鲜卑宇文部 的一支,早期以游牧和渔猎为主。
CHAPTER
党项的起源与崛起
党项族起源
党项族源于青藏高原的羌族,在 唐朝时期逐渐发展壮大。
党项的崛起
唐朝末期,党项族在今青海、甘 肃一带逐渐崛起,成为一支重要 的政治力量。
西夏的建立与扩张
西夏的建立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 帝,建立西夏王朝,定都兴庆府(今 宁夏银川市)。
七年级下历史《第7课 》《第8课 》笔记提纲及知识要点,课堂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1)
![七年级下历史《第7课 》《第8课 》笔记提纲及知识要点,课堂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88e49a5f33d4b14e852468fc.png)
《第7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一、《第7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笔记提纲: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岳飞?笔记提纲:如何评价岳飞?评价岳飞抗金,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
女真贵族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正义的。
知识要点:名称建立时间建立民族建立者都城辽10世纪初契丹耶律阿保机(辽太祖)上京临潢府北宋960 汉赵匡胤(宋太祖)开封(东京)西夏11世纪前期党项元昊兴庆府金1115 女真阿骨打(金太祖)会宁南宋1127 汉赵构(宋高宗)临安1、少数民族发展共同点:学习中原王朝先进文化,发展自己,强大自身。
2、宋辽和战:宋朝给辽岁币。
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和发展形势图3、宋、夏和议元昊向宋称臣,送给西夏岁币,4、金灭辽、北宋11251127年,金灭南宋。
5、南宋金对峙飞,和议:课堂思考题:《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P40: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澶渊之盟后,朝中大臣排挤寇准,寇准被罢去相职。
当时京城里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
”想一想:这首民谣反映出民众的什么愿望?面对辽国的大举入侵,寇准力促宋真宗御驾亲征,从而打败辽军,使中原百姓免遭生灵涂炭。
此外,寇准一生为官40余年,举荐贤能,扶正祛邪,不徇私情,深得民心。
此歌谣反映了民众对他的景仰与爱戴。
2、议一议: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合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答: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合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
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七年级下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七年级下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https://img.taocdn.com/s3/m/d7c7295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a.png)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的示意图是( C )
金辽 北宋
北宋
西 夏
辽
西 夏
辽
北宋
辽
西北 夏宋
A
B
C
D
8、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说明了( D )
①三个政权势均力敌 ②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 ③汉、契 丹、党项族矛盾不可调和④中原政权和少数 民族的战争不断,但交流发展并未停止
2.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 C ()
3、A.宋市与舶辽使、宋与B西.夏宣订政立院和议C后.,榷对场双方D产.生十的三主行要影 响是( A )
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 C.加强了民族融合 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
4 .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定都地点是 (B)
➢ 资料三:辽圣宗时萧太后(萧绰)倚重汉官韩德让 ,与北宋结好,”岁时修睦,无少间隙。“元昊任 用汉人为官,仿照唐宋制度建立管制,兵制,法律 ,并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
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辽、西夏仿效中原的政治制度
除此之外,辽和西夏还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
重视儒学、铸造货币、模仿汉字创造本民族的文字……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识图、材料题
1.(1)请你填出图中空格部分的政权名称和建立的民族。 (辽、北宋、西夏并立,契丹族、汉族、党项族) (2)图中政权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和平相处的?请你评
价一下这一途径。 (政权的并立是通过议和的途径实现的。对这种实现和
平途径的评价,注意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从对宋和对国 家、社会的发展来评价,总的来说是积极的。 )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5b386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6.png)
概括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宋夏和战)
辽 契丹 建立:10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 政权 发展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西 夏
西夏 :建立:11世纪前期 元昊
兴庆府
与 政权 发展: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北 辽与北宋 背景
宋 的
历史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元昊
【导入新课】
第7课
北 宋
【学习目标】
1、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兴起 和政权的建立的过程(辽、 西夏等) 2、理解辽宋战争和檀渊之 盟,宋夏和战等相关史实 3、通过学习民族战争的正 确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最终,北宋、辽、西夏 形成三角鼎立,时战时 和的复杂政治格局
三国鼎立 宋
【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 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 面。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 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对民众的生活而言,一方 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 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
契丹政权
发展
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 生产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契丹政权
发展
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 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 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 府。建国后,发展生产,创 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核心素养提升版)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核心素养提升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5f143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1.png)
开封,宋军打退辽军之后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和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2.澶渊(州)之战
宋真宗
时间: 1004年(宋真宗)
交战双方:
攻方: 辽 守方: 北宋
澶州
交战地点: 澶州(古称澶渊) 寇准
关键人物: 宋真宗
东京
寇准
战争结果: 宋打退辽军,辽宋议和, 签订“澶渊之盟” (1005),辽撤军, 宋给辽岁币。
契丹货币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二)党项族的崛起 1.生活区域:党项族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
2.民族历史:原属西羌族的一支 3.唐朝时期: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 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4.时间:11世纪前期(1038年)
5.建立者:元昊(拓跋氏)(大夏皇帝)
6.民族:党项族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的总称。 地理燕位云置十:六大州致,相即当今于北今京北、京天、津天全津境及,河以北及、河山北西北北部部地一区带、。山西北部地区。公元936年, 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 瑭军约事为地父位子:。对石于敬北瑭宋按来照说契,丹是的重要要求的把天燕然云屏十障六,州对割于让契给丹契来丹说,,使占得领辽它国则的占疆据域了扩对展中到原长 城地沿区线的。战燕略云主十动六权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二百年。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二)党项族的崛起
9.治国措施:元昊仿效唐宋制度
①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②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③创制了西夏文字。
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三年 始成,共五千余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冗 ,结构仿汉字,又有其独特之处。
第7课辽、宋、西夏、金并立课件(
![第7课辽、宋、西夏、金并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85a41ea2161479171128c2.png)
西夏的建立
辽
西 夏 北
宋
1038年, 元昊(党 项族)称 帝,国号 大夏,建 都兴庆, 史称西夏。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1005年, 宋辽订立 澶渊之盟。
辽
三角鼎立
西 夏
时战时和 北 宋
宋夏 和议
第7 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
一、辽、北宋、西夏并立(三角鼎立、时战时和) ①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族)
注意:北宋是不是统一全国的王朝?
北宋与辽和战
辽 辽辽
西 夏
1005年, 北宋与辽 之间签订 澶渊之盟。
北 宋
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已 达八百多年,它主要是叙述北宋名将 杨业及其子孙们抗击北方辽朝和西夏 统治者侵扰中原的事迹。展示了杨家 四代人前仆后继、忠心报国的伟大精 神,是千百年来中国人面对外族侵扰 和西方列强欺凌,反抗侵略、保家卫 国、追求和平美好希望的一种寄托。
杭州西湖的岳飞墓
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
从岳飞抗金事迹中我们应当学 习他的哪些优秀品质?
第7 课
(1115年
辽、宋、西夏、金并立
二、南宋与金对峙
完颜阿骨打,女真族,后灭辽、北宋)
金
岳飞抗金 郾城大捷
绍 兴 和 议
南宋
(1127年赵构继位,偏安江南)
朝代 建立者
辽 西夏
民族
时间
都城
上京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 916年
元昊
党项族 1038年 兴庆府
金
完颜阿骨打 女真族 1115年 上京
960年
③1038年 元昊(党项族)
西夏
(宋夏和议)
辽
1005年(澶渊之盟)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互动探究教学课件(部编版)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互动探究教学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c67e3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8.png)
契丹发型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契丹族的兴起与发展
389年
隋唐 时期
唐朝 末年
有文献记载
与汉族的经济、 北方汉人避乱,北出
文化联系日益 长城,带去先进的生
紧密
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9世纪 后期
有了农耕、冶铁 和纺织等产业,并 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想一想 契丹族逐渐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治国措施:耶律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发展和统一。
民族交往新格局
北宋与辽、西夏达成和议的积极作用?
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 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使双方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
你怎样看待辽、西夏 与北宋的并立局面?
虽然这一时期政权 并立,它们之间也发生 了不少战争,但和平是 主流。它们之间的战与 和都是中原农耕文明与 北方游牧文明交流的重 要方式,这些交流促进 了民族交融。契丹族、 党项族与汉族,共同推 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发展。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辽与北宋和战的表现: 有战有和,和是主流
时期
战、和
辽太宗 战 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
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宋太祖晚期 和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
方互通使节
宋太宗
战 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
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宋真宗
战 澶渊之战 和 澶渊之盟
“燕云十六州”对于中原政 权来说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 侵扰的屏障。
契丹货币
契丹文字
契丹鸡冠壶
契
丹
治国措施:
文 字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
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饱读中原诗书的阿保机命人用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https://img.taocdn.com/s3/m/de399e3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c.png)
影响 “澶渊之盟”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 和平局面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战: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损失惨重。西夏也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处于困苦 之中。 2.宋夏议和 (1)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 岁币。 (2)影响: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历史解释
正确看待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 (1)战:频繁的战争造成社会动荡,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战争对辽、 西夏来说是进攻、掠夺,对北宋来说是自卫、防御。但战争也使各民族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有利于 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和:议和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是统治者牺牲人民利益换取的和平局面。虽然岁币给北宋人民带来 沉重负担,但议和带来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 的发展和民族交融。
11.(2022百色期末)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 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这种态势 ( C) A.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 B.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 C.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 D.便于先进民族征服落后民族
答案:澶渊之盟。以经济损失换取和平。
材料三 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金]刘迎
[探究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宋、辽在边境地区设置“榷场”带来的客观历史影响。
答案:促进了宋辽经贸往来,有利于全国性市场网络的形成,促进了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发展。 [探究4]概括图中A与B政权、C与B政权订立的两个和约的共同点。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目标导航
1.知道辽、西夏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时间、建立 者、民族、都城。(重点) 2.了解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重点) 3.结合辽宋议和和宋夏议和,认识民族友好交往是 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
国
唐朝灭亡后, 中国进入历史 上第二个大分 裂时期 ——五代十国
辽的建立和北宋的统一
你知道这是我国古 建立时间:916年 代哪个民族的人吗?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这个民族的哪个杰 出领袖在什么时候 民族:契丹 统一各部,建立政权?
国号:辽 辽朝统治者在其管辖地区实行什么政策进行统 都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治?从这一政策你可以看出辽朝统治者有着什
双方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了和平,对双 他死之后宋金两国的 方的经济稳定、文化交流有促进作用 关系如何呢?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 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 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 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赵匡胤 元昊
都城 上京
东京 兴庆府
金 南宋
女真族 汉族
1115 1127
完颜阿骨打 赵构
上京会宁 临安
③元昊(党项族) ①耶律阿保机 (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灭辽、北宋) (契丹族)
西夏
辽
(澶渊之盟)
金
岳飞抗金 堰城大捷 和绍 议兴
(宋夏和议)
北宋
②赵匡胤
南宋
(赵构继位,偏安江南)
西夏与宋关系怎么样?
时战时和
金 金 建立时间: 1127 年 建立时间:1115年 辽 建立者:赵构 建立者:完颜阿骨打 西夏 民族:汉族 民族:女真族 国号:宋 北宋 杭州 国号:金 南宋 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都城: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南)
你知道图片中的人物 是谁吗? 你知道他抗金最大的 一次胜利是在哪一次 战役吗? 你知道是谁以什么名义 害了他吗?
么样的企图?
猜猜他是谁?
建立时间:960年 谁能告诉我们他是怎么当 上皇帝? 建立者:赵匡胤
民族:汉族 他刚刚当上皇帝时常常忧 心忡忡,你知道他在担心 国号:宋 什么吗?
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他采取了什么办法来解决了自己担心的问题?
北宋建立后,与辽保持怎 样的关系,是战是和?
北宋两次对辽用兵,试图夺取幽 云地区,都被辽挫败,只好采取 防御政策。 澶渊之盟
岳王墓 岳王庙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
宋金之间的战争是属于侵略和反侵略性质的战 争吗?
宋金之间的战争性质,同宋与辽、西夏战争
一样,都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 争,决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名称 辽
北宋 西夏
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时间 916
960 1038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பைடு நூலகம்
辽 “澶渊之盟” (1005年)
“澶渊之盟”签订的影响: 北宋 1、增加北宋人民的负担 2、结束辽宋几十年的战争,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着 和平局面。
西夏的建立
建立时间:1038年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建立者:元昊 民族:党项族 你知道这是古代哪个少数民族吗? 国号:夏 他们的开国君主是谁? 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