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情况报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反思和成长。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我校于近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目的。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活动内容1. 开幕式在开幕式上,校长发表了讲话,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并对学生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随后,全体师生进行了庄严的宣誓,表示要积极参与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 主题活动(1)科技制作在科技制作活动中,学生们利用废旧物品,发挥创意,制作出了各种有趣的科技作品。
如:太阳能小车、电动飞镖、环保机器人等。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
(2)环保宣传在环保宣传活动中,学生们分组设计环保标语、海报,并在校园内进行宣传。
他们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环保行动,提高了环保意识。
(3)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他们帮助老人过马路、打扫卫生、宣传环保知识等。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关爱他人,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4)艺术创作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美好。
他们还学习了剪纸、陶艺等传统技艺,丰富了课余生活。
3. 闭幕式在闭幕式上,学生们展示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优秀作品,分享了活动心得。
校长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学生们提出了新的期望。
四、活动成果1. 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 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
3. 学生们的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加强。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情况

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我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现将我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情况作如下报告。
二、活动内容1. 农村社会实践为了让学生了解农村生活,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我校组织了农村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期间,学生们参观了农村家庭、农田,与农民朋友一起劳动,体验农村生活。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了解了农村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2. 科技创新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校举办了科技创新活动。
活动期间,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方式,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想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制作出了各种科技作品。
此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环保公益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我校开展了环保公益活动。
学生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环保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4. 文艺汇演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我校举办了文艺汇演。
活动中,学生们展示了舞蹈、歌唱、小品、相声等丰富多彩的节目。
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才艺,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5. 体育竞技活动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我校举办了体育竞技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学生们在比赛中发扬了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提高了身体素质。
6. 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校组织了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们参观了企事业单位、博物馆、社区等,了解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同时,学生们还参与了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活动效果1.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成长,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了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总结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为了更好地推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阶段的情况进行总结。
一、课程开展的背景与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成为了教育的重要任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探究、动手操作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门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内容与实施情况1、课程内容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
包括:(1)手工制作类,如剪纸、折纸、陶艺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科学探究类,如种植、养殖、实验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社会调查类,如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环境问题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4)生活技能类,如烹饪、洗衣、整理房间等,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实施情况(1)课时安排每周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实践活动。
(2)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3)教师指导教师在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践活动。
三、学生的参与情况与收获1、参与情况学生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参与积极性很高。
在课程中,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勇于尝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收获(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课本之外的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技能。
(2)情感态度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培养了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责任感,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总结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总结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在我校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以下是对这一阶段的综合总结。
一、课程开展的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成为了教育的重要任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我们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2、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动手技能。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自然等领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二、课程的内容与实施1、主题选择在课程内容方面,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了丰富多样的主题。
例如,低年级学生开展了“校园植物观察”“我的小书包整理”等主题活动;中年级学生进行了“家乡美食调查”“废旧物品再利用”等实践;高年级学生则围绕“环保行动从我做起”“社区服务我参与”等主题展开探究。
2、活动形式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活动形式,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实验操作、作品展示等。
例如,在“家乡美食调查”主题中,学生们先在课堂上交流自己对家乡美食的了解,然后分组进行实地走访,采访当地的美食店家和居民,最后通过制作手抄报、PPT 等方式展示调查成果。
3、教师指导教师在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活动前,教师帮助学生明确活动目标和任务,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及时关注学生的进展,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在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课程取得的成果1、学生方面(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情况报告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情况报告联动社会优质师资资源,切实开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匡州县XXX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情况报告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连续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
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根据县教育局及镇中心校的相关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极联动社会优质师资资源,开设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
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弥补学科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短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实施情况(一)课程规划与管理1.公道开设课程根据中小学课程设置及教育局要求,学校积极举行课程改革尝试,按课程打算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并列入课表,1至2年级每周1课时,3至6年级每周2课时。
每学期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任课教师,保证正常讲授。
2.课程管理学校以教导主任为主,各教研组长配合,承担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责任,负责制定并落实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督导落实各年级各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3.组织方式学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坚持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统一,课程教学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统筹协调社会办学机构,联合匡州县文化馆、XXX等社会优质师资力量,探索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协同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总结8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总结8篇篇1一、引言自本学期开始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我们围绕课程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实践,学生们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现将本学期实践活动课程进行阶段总结,以期更好地推动下一阶段的工作。
二、课程实施情况1. 活动设计本学期,我们围绕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主题,设计了多个实践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志愿者活动,参与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开展科技制作与创新竞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实施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活动前,教师精心策划,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注重过程体验;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交流,分享收获。
3. 成果展示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在环保志愿者活动中,学生们增强了环保意识,掌握了环保技能;在科技制作与创新竞赛中,学生们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在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中,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
三、课程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学生们对实践活动课程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他们认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同时,学生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希望增加实践活动的次数和时间,丰富活动形式等。
2. 教师评价教师们对实践活动课程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认为,实践活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
3. 家长评价家长们对实践活动课程也表示支持。
他们认为,实践活动课程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家长们也希望学校能够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成果

一、前言综合实践课程是新课改下的一种新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本学期,我校小学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现将本学期综合实践课程成果展示如下:二、课程开展情况1.课程设置本学期,我校小学部共开设了12门综合实践课程,包括:科学实验、环保手工、传统文化、艺术创作、体育竞技、社会实践等。
2.课程开展形式(1)课堂教学: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环保宣传、传统文化体验、艺术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3)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课程,增进亲子关系,共同体验课程乐趣。
三、课程成果展示1.科学实验通过科学实验课程,学生们了解了简单的科学原理,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多个实验项目。
2.环保手工环保手工课程让学生们了解了环保知识,培养了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学生们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出了一件件富有创意的环保手工作品。
3.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们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生们在课程中学习了剪纸、书法、陶艺等传统技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4.艺术创作艺术创作课程让学生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们通过绘画、手工制作、舞蹈等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5.体育竞技体育竞技课程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们在比赛中学会了坚持、拼搏和友谊。
6.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
学生们在参观、调查、体验中,了解了社会,学会了关爱他人。
四、课程成果总结1.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综合实践课程,学生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成长。
小学综合实践课总结报告7篇

小学综合实践课总结报告7篇第1篇示例:小学综合实践课总结报告综合实践课是小学课程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能力。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们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和收获。
下面我将对这学期的综合实践课进行总结。
一、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在这学期的综合实践课中,我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生活常识、运动健身等等。
每一次活动都让学生们感到新奇和兴奋,他们积极参与,认真学习,收获颇丰。
我们通过手工制作,让学生们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科学实验中,学生们亲身体验了科学的魅力,学会了观察、实验、总结的方法。
生活常识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技能。
运动健身活动让学生们锻炼身体,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综合实践课中,我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各种活动,我们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彼此合作、相互帮助,形成了良好的班集体氛围。
综合实践课也让学生们学会了自我管理,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综合实践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养成了一些好习惯,比如互助合作、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等等。
这些素质将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综合实践课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各种活动,我们让学生了解到健康的重要性,提倡良好的生活方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我们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更加积极阳光,乐观向上,健康成长。
这学期的综合实践课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和收获,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们会继续发挥综合素质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通过深入课堂听课、研讨交流、焦点问题分析、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情况深入调查研究。
现将调研的具体情况综述如下:一、开设基本情况:1.合理开设课程根据教育局要求,我校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实验,按课程计划从一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列入课表。
我校现有专职任课教师27人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工作,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5人,其余22人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下。
每学期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任课教师,保证正常教学。
2.学校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对于新课程的实施,我校一直积极贯彻“开齐开足各课程,努力上好各课程”的教学理念。
我校不仅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而且专门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和教研组,明确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职责:校长统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规划等各阶段工作,决策各项事宜,协调各部门关系和制定整体评价方针政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规划、活动资源的开发、教师培训,监督并指导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导处组织和落实活动的课程设置,活动计划的制定、评价监督活动的开展等。
正是学校领导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有清醒的认识,才始终如一的将这门课程作为我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学校过程管理扎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向深层次推进。
3.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指导活动主题的教学技巧已从简单生硬的模仿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从主题活动内容看,教师能从学生日常的学习、游戏中寻找突破点,贴近学生生活处着手、从近出切入寻找有价值的学生喜欢的活动主题。
从学生活动方式看,学生开展主题活动的主要方式已从操作难度大到能够依靠外部因素多的调查、采访等研究方法,切实提高了主题活动的有效性。
4. 重视校本培训,有明晰的教育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课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总结8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总结8篇篇1一、引言自本学期开始,我们小学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本文旨在总结这一阶段的活动成果,分析实施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未来教学提供参考。
二、活动回顾本学期,我们围绕“自然探索、社会实践、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四大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主要活动包括:1. 自然探索: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自然现象,了解环境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
2. 社会实践:学生走进社区,参与公益活动,了解社会运行规则,增强社会责任感。
3. 文化传承:通过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承优秀文化。
4. 科技创新: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科技作品,参加科技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成果展示1.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传统文化和科技创新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掌握了相关知识。
2. 技能提升情况: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3. 情感态度变化: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增强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四、经验总结1. 成功经验:(1)主题设置贴合实际:本学期活动的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师生互动良好: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有效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3)评价多元化: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成果。
2. 不足之处:(1)资源利用不够充分:部分活动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不足,如场地、设备等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2)活动组织需进一步优化:部分活动在组织过程中存在协调不够顺畅的问题,未来需加强团队间的沟通与合作。
五、改进措施1. 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提高活动的效果。
综合活动实践情况

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报告将对我校近期开展的综合活动实践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
二、活动概述1. 活动主题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主题,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活动内容(1)科技创新类活动:举办机器人比赛、编程竞赛、科技小发明等,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社会实践类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3)文化艺术类活动:举办文艺晚会、书法比赛、绘画展览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体育竞技类活动:开展篮球比赛、足球比赛、运动会等,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活动实施1. 组织管理(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
(2)各年级组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具体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 活动实施(1)活动前期准备: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2)活动实施:严格按照活动方案执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活动总结: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估活动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四、活动成果1.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化艺术和体育竞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2. 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在活动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学习,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3. 家校合作更加紧密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家校合作更加紧密,共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努力。
五、存在问题1. 活动资源不足由于学校经费有限,活动资源相对不足,影响了活动质量的提升。
2. 活动组织不够规范部分活动组织不够规范,导致活动效果不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报告(5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报告实践活动课与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路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和社会,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育灌输。
一、要注意生活时空的多元,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特色,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也获得发展。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探究和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让学生们在自主的学习中了解了情况。
二、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实验学生生活中的教学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报复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生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向生活的回归,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合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课先有系统性的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应回归社会与生活,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与社会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报告(二)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我不断努力、探索,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充实自己,让综合实践课生根、发芽。
下面总结一下工作。
让学生通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学会初步的自主探究、实际操作、合作交往,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第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2017年9月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文件精神,我校积极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开发和积累课程资源,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方式、内容,经过不断努力,已形成了一定特色,现将我校情况汇报如下:一、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实施环节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党支部书记和教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对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制定计划,明确目标、确定主题,并制定完善的保障措施,由教务教研室、党群办公室、少先队负责具体细则的制定,由其他各部门、全体教师全力配合开展活动,保证活动有序、安全、高质量的开展。
二、课程设置及实施情况我校将综合实践课程纳入学校正课,与心理健康课合并,每两周开展1课时活动,由于该课程没有教材,学校重点结合学校班队会,根据《纲要》要求结合总校“五色教育"要求,重点围绕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目标开展活动,基本能够保证每周有1课时的活动。
课程主要内容及具体实施情况见下表:第七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主要内容三、特色课程及成果经过三年的努力,学校已形成了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体系,特别是开展研学旅行及学工学农生产体验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今年学校特色项目《学工学农生产实践体验活动》被金川总校评为第二层次项目。
1。
在2016年开展了第一届植物种植活动,学校尝试让学生自己去种植,通过观察日记、拍照、心得体会等方式进行评比,学生热情高涨,成果突出,有照片、有记录,活动圆满成功。
2017年学校进一步深化开展植物种植活动,在经费和人力上给予了支持,学校先后采购了6组花箱,采购了茄子、辣椒、西红柿等蔬菜苗400余株,种植土等材料,在办公楼楼顶平台设置种植园地,由专门的科学老师对学生进行蔬菜种植过程,如何观察和记录蔬菜生长过程的理论培训,并由专门的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种植,每周有专门的老师带领学生开展记录观察活动,每天有值班学生进行浇水、除草、施肥等活动,在暑假期间学校安排教师和工勤人员进行护理,整个活动开展从4月份一直到9月份,在经历了六个月的努力,种植活动圆满成功,学生种植的蔬菜从苗慢慢长大,开花、结果,再到果实成熟,收获的喜悦挂在每一个学生脸上,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三种蔬菜从种植到结果的全过程,学生像爱护宠物一样精心呵护自己中的蔬菜,相信这种亲身体验的过程,学生一生都不会忘记.2018年,学校继续开展第三届种植活动,本次活动学校进一步加大了经费和人力投入,以盆栽西红柿为主,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学校已进行了盆栽西红柿全校性培训并统计了各年级学生需要的西红柿苗数量,共计2000余株,现在生在委托育苗单位育苗,预计在五一前后开始种植.2.2016年组织五年级学生开展了“研学旅行活动之万寿菊采摘学农生产体验活动”,活动有五年级全体师生,家长代表共同参与,前往金川区双湾镇陈家沟村菊园进行万寿菊采摘活动,活动组织有序,采摘活动顺利,学生体验到了菊花的采摘过程,终身难忘,本次活动被金昌市电视台进行专题报道,在家长中和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总结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总结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探究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课程。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学校积极开展了这门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以下是对这段时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详细总结。
一、课程目标的设定与达成在课程开展之初,我们明确了以下几个主要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解决问题。
2、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鼓励学生提出独特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协作完成任务。
4、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环境和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和课程教学,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例如,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学生们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独立完成简单的手工作品;在小组合作完成调研任务时,学生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合理分工,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有效地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在关于环保主题的活动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还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如垃圾分类宣传、节约能源倡议等,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实施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精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包括手工制作、社会调研、科学实验、社区服务等。
1、手工制作方面,我们开展了剪纸、陶艺、木工等活动。
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手部精细动作,还培养了耐心和专注力。
2、社会调研活动中,学生们围绕身边的社会问题,如交通拥堵、垃圾分类等进行调查研究。
他们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并分析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3、科学实验课程则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科学的神奇和奥秘。
例如,在“水的表面张力”实验中,学生们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观察到了水的表面张力现象,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4、社区服务活动是让学生们走出校园,参与到社区的志愿服务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汇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汇报——XXX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施行)》规定的中小学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研究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是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
现就我校综合实践课程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加强课程管理,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组织建设。
为使课程开设有序、高效,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2.制度管理。
为保证课程有效实行,学校加强了制度建设,完善综合实践课程的相关规章制度,各年段安排两位行政对课程进行督导。
3.人员安排。
我校现有综合理论活动课专职老师2名,并积极鼓励教学能力强、年轻的有责任心的教师兼任。
除此以外,由于学生综合理论活动的研究需要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进行活动,我校还聘请了一部分学生家长,有关范畴的专家作为学生开展综合理论活动的校外辅导员。
4.课时安排。
三—六年级平均每周课时数为2课时,每学期适当安排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
学校不定时进行课程督察,以防相关科目挤占课时的现象发生,保证每周有二课时用于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二、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特色1、重视校本培训。
学校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培训活动形式多样,校本培训有集体研究,分专题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知识、特征、价值、核心理念、基本要素等,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分散自学,组织教师自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书籍,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有外出观摩,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研究取经;有校内研讨,组织任课教师每人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观摩活动,相互研究探讨;有面对面交流,开展“教学沙龙”活动,及时听取教师意见建议,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书面交流,编印《课改简讯》,汇集教师实验经验和成果,激励教师注重专业发展。
2、深入开展活动。
一是活动开展有序。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生情况(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关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我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情况、学生参与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情况1. 课程设置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实践:以各学科知识为基础,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如科学实验、数学游戏、语文作文等。
(2)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企业等,让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
(3)劳动实践活动:开展校园劳动、社区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
(4)信息技术实践:教授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5)艺术实践活动:开展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2. 教学方式(1)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团队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完成项目任务。
(2)情境教学: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成长。
(3)游戏化教学: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翻转课堂:将课堂知识传授与课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三、学生参与情况1. 学生参与度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
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2. 学生收获丰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收获:(1)知识方面:掌握了各学科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
(2)技能方面:培养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
(3)情感方面: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自信心等。
(4)态度方面:培养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等。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总结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总结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学校积极开展了这门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是对这一阶段的总结。
一、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在课程目标方面,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以及综合素养。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们在这些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实践能力方面,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进行观察、调查、实验等基本的研究方法。
例如,在“校园植物调查”活动中,学生们亲自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记录其特征、生长环境,并制作了植物图鉴。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创意手工制作”活动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出了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如用废弃纸盒制作的城堡、用饮料瓶制作的花瓶等。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创意,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社会责任感方面,通过“社区服务”活动,学生们走进社区,帮助清理卫生、关爱孤寡老人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增强了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
综合素养的提升体现在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资料收集与整理等多种能力。
例如,在“历史文化探究”活动中,学生们分组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并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这一系列的过程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二、课程内容与活动形式课程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劳动技术等多个领域。
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自然科学领域,我们组织了“天文观测”“动植物养殖”等活动,让学生们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
社会科学方面,开展了“家乡文化调研”“传统节日探究”等活动,使学生们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艺术领域的“绘画比赛”“书法展览”等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课总结报告8篇

小学综合实践课总结报告8篇篇1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阶段重要的素质教育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学期,我校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现将本学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二、课程实施概况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探索科学、弘扬文化”为主题,开展了以下活动:1. 亲近自然: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
2. 体验生活:通过生活技能比赛、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学会自立。
3. 探索科学: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 弘扬文化:组织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性,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也注重与学科课程的融合,将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成效与亮点1. 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特别是在户外考察和社区服务活动中,学生们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学生们需要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 传统文化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在弘扬文化的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传统工艺、了解传统节日等,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明显增加。
4. 家校合作效果显著:在课程实施中,我们积极与家长合作,让家长参与课程评价和监督。
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为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活动资源整合不够充分:虽然我们已经努力整合各类资源,但仍然有一些活动资源不足或分配不均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社区、企业等的合作,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4篇

综合实践工作汇报一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我校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托,逐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
一、上学期学科教学新课程方案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不少于一课时。
课堂是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阵地之一。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是我们开好课程的前提条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其他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它更多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各级部制定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课堂从考察探究、动手操作、社会服务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
一年级学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生活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此一年级我们重点开展“习惯养成”教育,课堂中带领学生开展了解我的学校、遵守课堂规则、学会友好相处、动手整理书包、我为新书换装、为家人做点事、争做少先队员等活动。
二年级学生熟悉了校园和生活学习方式,他们对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于是二年级我们以“身边小事”为主题进行综合学习,开展关注生活垃圾,生活中的安全,动植物的奥秘,今天我来当家,争做小志愿者等活动。
三年级大部分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们以“班级、家庭我出力”为主题,开展独一无二的班名、班级公约大家定,争做班级小主人,今天我来当次家、家庭整理我拿手等系列活动。
四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
我们开展“生活探秘”教育,课堂上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去春游,跟着节气去探究,动植物生活我了解,家庭生活小窍门,饮食安全记心上等活动。
五年级的孩子喜欢引人入胜的研究项目,具备了基本的劳动技能和生活常识,掌握了较为丰富的学科知识。
我们以“我为家乡做代言”为主题,开展月是故乡明、家乡的特产、家乡的美景、我是家乡宣传员等课堂学习交流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开设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为了响应国家教育政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本报告将详细阐述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背景、课程设置、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效。
二、开设背景1. 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2. 学生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为了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学校必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 教师需求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
我校教师队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愿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课程设置1.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2)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2. 课程内容(1)道德与法治: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2)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3)艺术欣赏: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4)体育与健康:通过体育锻炼和健康知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5)社会实践:通过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 课程安排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安排2课时,分为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两种形式。
四、实施过程1. 组织保障(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规划、实施和评估;(2)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团队,负责课程的开发、实施和指导;(3)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明确课程目标、内容、安排和评价标准。
2. 教学实施(1)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2)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3)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动社会优质师资资源,切实开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匡州县彩云希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情况报告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连续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
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根据县教育局及镇中心校的相关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极联动社会优质师资资源,开设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
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弥补学科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短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实施情况(一)课程规划与管理1.合理开设课程根据中小学课程设置及教育局要求,学校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实验,按课程计划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并列入课表,1至2年级每周1课时,3至6年级每周2课时。
每学期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任课教师,保证正常教学。
2.课程管理学校以教导主任为主,各教研组长配合,承担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责任,负责制定并落实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督导落实各年级各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3.组织方式学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坚持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统一,课程教学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统筹协调社会办学机构,联合匡州县文化馆、飞龙乒乓球俱乐部等社会优质师资力量,探索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协同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活动实施1.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根据学校目前办学及学生实际情况,学校与县文化馆初步组建国画、器乐、民族舞、书法及足球等5个学生社团。
每个社团学员构成均以热爱艺术及自愿参加为原则,面向全校有兴趣爱好及特长的学生,每期每个社团遴选30名学生参加,原则上每个学生只能报一个社团。
第一期学员均为初级班,学员通过参加社团的学习,根据个人艺术水平提升情况,有较大进步的学员可进入提高班继续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初级班再根据剩余名额补充新学员。
承担各类学生社团教学任务的教师,均由县文化馆负责聘请馆内及社会优秀师资力量到学校授课,聘期3年。
学生社团具体组织工作由学校负责,学校根据社团类别,结合少队部各教师分管工作安排,指派相关教师与各授课教师做好工作对接并配合开展好各项日常活动。
学生社团活动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活动课(15:30—16:20)。
2.开展乒乓球公益课堂活动为深挖学校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资源,发掘学生特长,发现培养特长人才,拓宽学校活动育人渠道,学校经过多次协调,邀请飞龙乒乓球俱乐部教练到校开展开展乒乓球公益课堂活动。
该活动以学生自愿参加为主,本班体育教师配合教练遴选出潜质学员。
按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当堂体育教师将学员带至指定地点等候,由飞龙乒乓球俱乐部专业教练在体育课内分批进行单独训练。
通过少部分学生的深度参与,带动绝大部分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热爱与参与,既丰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又可以打造学校另一办学特色与亮点。
3.开展“一心公益课堂活动”。
为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用素养教育和艺术启蒙,点亮孩子们的未来,助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我校积极参与“一心公益”项目,选派2名非美术专业教师参与相关课程培训,立足学校实际,面向建档立卡户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孤儿、留守儿童等弱势学生群体,开设“书画梦想班”,每期招收30名学员,保证每周2课时教学任务,为该群体学生提供公益教学活动。
通过设立书画梦想班,切实帮扶弱势学生群体,为他们创造艺术梦想机会,给他们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间接进行心理疏导,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关爱心、责任心,为他们将来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4.依托省级科普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学校专门将科技教育纳入整体发展目标,把科普列为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重点,并且在各方面确保了学校科技活动稳定有序的正常开展。
通过组织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制作手抄报,参与各类竞赛;撰写科普小论文,围绕科普展开科普作文征文;推荐学生阅读科普文章,开辟科普专栏,培养科学素养;连续五届组织学生参加“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儿科学幻想绘画比赛”;学生自寻课题,写科普小论文,开展科普小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做一做,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向社会广泛宣传科普知识,从而达到了培养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延伸整个社会的目的。
(三)条件保障学校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落实活动场地及阵地建设,切实做好经费保障和后勤保障工作。
加强后勤管理,落实责任制,并制订好安全工作方案,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保障活动全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四)考核激励坚持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导向,评价坚持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
评价的方式主要有测试、观察、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竞赛等。
1.评价内容(1)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
(2)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
(3)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
(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2.评价方式与奖励机制(1)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2)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档案》(社团档案),将学生参与每一项活动的过程及评价装入成长档案袋,期末进行综合评价。
(3)提倡协商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
(4)恰当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5)评价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6)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重视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3.奖励措施每学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利用好学校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运动会、儿童节等平台,举行公开课、次论文撰写、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评比、学生科普小制作评比等活动。
每学期末,学校拟表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秀指导教师和学生。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学校实施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发展,需要引起关注。
(一)对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课改的亮点课程,无论对学校还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由于长期以来,上级对学校、教师的考评依据主要围绕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的教学成绩,家长对孩子及教师的关注点也主要集中于主要学科教学成绩,诸多因素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往往沦为面子课程或消遣课程,不能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没能认识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因而在课程实施中处于被动状态,不仅形式单一,甚至消极对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二)对课程的管理不够到位现阶段,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类培训较少,缺少系统的规划,培训零散,没能很好地促进、提高教师实施课程的水平;对课程内容的实施缺少规划管理,造成实施内容的重复或某块领域的落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关注不够,学校缺少专职教师的引领,对兼职教师的队伍建设跟进措施不力,造成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尤其学校主要依托校外师资力量,缺少工作的主动性,成为被动的接收方,师资力量极不稳定,不利于课程的建设,缺少课程有效的监督机制等。
(三)对课程的评价不够完善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经常被淡化与忽视,活动与评价都缺乏系统性与连续性,评价不够深入,难以兼顾全面,导致出现学生与教师开始热情参与,慢慢淡化,形成最终被动应对的困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成效是长期而隐性的,如果评价的内容过于空洞,可操作性不强,对师生实施课程的激励性作用也无法凸显,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提高,就不可能达成常态化有效实施的状态。
(四)对课程的实施不够准确虽然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积极性很高,对课程做出了大胆地探索和尝试,迈好了课程实施的第一步。
但在课程实施中也存在着不够准确的做法,离课程目标有偏差的行为。
如,一直在封闭的教室空间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异化为另类的学科课程;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割裂开来实施;把活动当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学科实践活动替代综合实践活动等。
三、未来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建议(一)进一步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程有其设置的严肃性和必要性,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首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建构合理的对学校与教师的考评机制,抓好主体学科的同时凸显综合实践活动,建立弹性与多元相结合的考评机制,逐渐引导社会对考评焦点的迁移。
其次,学校应加强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程重要意义的学习,从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推进策略,推动本课程进入常态化的全面实施状态中。
(二)进一步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1.各学校要有专人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研究和业务管理,并要认真做好指导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及相关教师培训工作,引领教师有效到位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导教师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成为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
2.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排进课表,保证每周课时量,建立监督机制,尝试弹性课程设置。
3.学校应有领导分管、负责,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及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有专人承担起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划、组织等方面的责任;要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4.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逐步为学校配备足够的专业教师。
同时,学校要积极利用当地人力资源,聘请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稳定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