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情况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动社会优质师资资源,切实开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匡州县彩云希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情况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连续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根据县教育局及镇中心校的相关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极联动社会优质师资资源,开设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弥补学科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短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施情况
(一)课程规划与管理
1.合理开设课程
根据中小学课程设置及教育局要求,学校积极进行课程
改革实验,按课程计划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并列入课表,1至2年级每周1课时,3至6年级每周2课时。每学期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任课教师,保证正常教学。
2.课程管理
学校以教导主任为主,各教研组长配合,承担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责任,负责制定并落实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督导落实各年级各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3.组织方式
学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坚持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统一,课程教学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统筹协调社会办学机构,联合匡州县文化馆、飞龙乒乓球俱乐部等社会优质师资力量,探索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协同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活动实施
1.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根据学校目前办学及学生实际情况,学校与县文化馆初步组建国画、器乐、民族舞、书法及足球等5个学生社团。每个社团学员构成均以热爱艺术及自愿参加为原则,面向全校有兴趣爱好及特长的学生,每期每个社团遴选30名学生参加,原则上每个学生只能报一个社团。第一期学员均为初级班,学员通过参加社团的学习,根据个人艺术水平提升情况,有较大进步的学员可进入提高班继续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初级班再根据剩余名额补充新学员。
承担各类学生社团教学任务的教师,均由县文化馆负责
聘请馆内及社会优秀师资力量到学校授课,聘期3年。学生社团具体组织工作由学校负责,学校根据社团类别,结合少队部各教师分管工作安排,指派相关教师与各授课教师做好工作对接并配合开展好各项日常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活动课(15:30—16:20)。
2.开展乒乓球公益课堂活动
为深挖学校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资源,发掘学生特长,发现培养特长人才,拓宽学校活动育人渠道,学校经过多次协调,邀请飞龙乒乓球俱乐部教练到校开展开展乒乓球公益课堂活动。该活动以学生自愿参加为主,本班体育教师配合教练遴选出潜质学员。按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当堂体育教师将学员带至指定地点等候,由飞龙乒乓球俱乐部专业教练在体育课内分批进行单独训练。通过少部分学生的深度参与,带动绝大部分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热爱与参与,既丰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又可以打造学校另一办学特色与亮点。
3.开展“一心公益课堂活动”。
为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用素养教育和艺术启蒙,点亮孩子们的未来,助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我校积极参与“一心公益”项目,选派2名非美术专业教师参与相关课程培训,立足学校实际,面向建档立卡户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孤儿、留守儿童等弱势学生群体,开设“书画梦想班”,每期招收30名学员,保证每周2课时教学任务,为该群体学生提供公益教学活动。通过设立书画梦想班,切实帮扶弱势学生群体,为他们创造艺术梦想机会,给他们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间接进行心理疏导,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关爱心、责任心,为他们将来健康成长打下
基础。
4.依托省级科普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
学校专门将科技教育纳入整体发展目标,把科普列为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重点,并且在各方面确保了学校科技活动稳定有序的正常开展。通过组织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制作手抄报,参与各类竞赛;撰写科普小论文,围绕科普展开科普作文征文;推荐学生阅读科普文章,开辟科普专栏,培养科学素养;连续五届组织学生参加“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儿科学幻想绘画比赛”;学生自寻课题,写科普小论文,开展科普小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做一做,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向社会广泛宣传科普知识,从而达到了培养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延伸整个社会的目的。
(三)条件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落实活动场地及阵地建设,切实做好经费保障和后勤保障工作。加强后勤管理,落实责任制,并制订好安全工作方案,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保障活动全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四)考核激励
坚持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导向,评价坚持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评价的方式主要有测试、观察、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竞赛等。
1.评价内容
(1)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
(2)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
(3)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
(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2.评价方式与奖励机制
(1)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
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2)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档案》(社团档案),
将学生参与每一项活动的过程及评价装入成长档案袋,期末进行综合评价。
(3)提倡协商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评
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
(4)恰当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5)评价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
角度出发,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6)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重视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3.奖励措施
每学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利用好学校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运动会、儿童节等平台,举行公开课、次论文撰写、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评比、学生科普小制作评比等活动。每学期末,学校拟表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秀指导教师和学生。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学校实施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发展,需要引起关注。
(一)对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