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控制程序.pdf

合集下载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程序文件汇编(2020年8月整理).pdf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程序文件汇编(2020年8月整理).pdf

文件编号: CC/EMS版次/修改:A/0XXX有限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共13份程序文件)发布日期:二0一六年六月一日实施日期:二0一六年六月一日XXX有限公司程序文件目录序号程序文件名称文件编号页次1 《应对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XR/EMS001 12 《环境因素识别及影响评价控制程序》XR/EMS002 63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XR/EMS003 94 《方针、目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XR/EMS004 115 《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XR/EMS005 146 《文件控制程序》XR/EMS006 167 《记录控制程序》XR/EMS007 208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XR/EMS008 229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XR/EMS009 2510 《合规性评价程序》XR/EMS010 2711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XR/EMS011 2812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XR/EMS012 3213 《不符合、纠正措施控制程序》XR/EMS013 3414 附录一环境管理三层文件目录清单3615 附录二记录汇总表3716 附录三程序文件编制、审核、批准3917 附录四程序文件更改记录401.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公司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机制,快速、科学地进行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环境风险控制程序。

为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事故发生,迅速、有效的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全面控制和消除污染,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确保园区环境安全,特制定本程序。

2.工作原则2.1预防为主。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司员工防范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库站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2全面覆盖。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办法》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办法》

《⼭西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办法》关于印发《⼭西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办法》的通知,内容如下:关于印发《⼭西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办法》的通知晋环发〔2014〕151号各市环保局、各扩权强县环保局:为进⼀步规范建设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作,制定了《⼭西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

⼭西省环保厅建设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办法第⼀章总则第⼀条为规范建设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严格控制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污染减排⽬标,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条本办法适⽤于建设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审核与管理。

主要污染物是指国家和我省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污染物(“⼗⼆五”期间为化学需氧量、氨氮、⼆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业粉尘)。

第三条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在环境影响评价⽂件审批前,需按规定取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属于环境统计⼯业源调查⾏业范围内(《国民经济⾏业分类》(GB/T4754-2011)中采矿业、制造业,电⼒、燃⽓及⽔的⽣产和供应业,3个门类39个⾏业的企业)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在环境影响评价⽂件审批前,由建设单位按本办法规定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核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其他⾏业的建设项⽬,由负责环境影响评价⽂件审批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件中对主要污染物防治及总量控制措施提出要求,暂不需要核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第四条建设项⽬所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需通过削减现有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予以置换。

需要置换的削减量,可通过本企业内部淘汰、关闭、搬迁改造或污染治理等减排措施取得;或通过排污权交易⽅式从其他污染源淘汰、关闭、搬迁改造或污染治理等措施削减量中予以置换。

第五条建设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与地区或企业减排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对未完成上⼀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的地区或企业,暂停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的环评审批。

污水、废气、粉尘、噪声及固体废弃物控制方案

污水、废气、粉尘、噪声及固体废弃物控制方案

污水、废气、粉尘、噪声及固体废弃物控制方案1目的和适用范围加强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产生的污水、废气、粉尘排放,噪声的控制及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减少作业环境和厂界污水、废气、噪声及废弃物污染,并确保达标排放。

适用于本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覆盖的单位和区域。

2术语2.1.1工业废气: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2.1.2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国际上将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2.1.3噪声: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无规则的杂乱组合。

2.1.4工业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的设备时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2.1.5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对声音的反射表面进行处理,从而降低室反射混响声的降噪方法。

2.1.6隔声:利用隔声材料对声音的传播途径进行阻隔,从而降低直达声的降噪方法。

2.1.7消声器:利用阻性、抗性或阻抗复合性的能量消耗原理,对空气动力性噪声进行降噪处理的一种设备。

2.1.8污染预防: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2.1.9一般类可回收固体废物:主要指在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影响较小且可作为再生资源的固体废物。

2.1.10一般类不可回收固体废物:主要指在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影响较小且基本再无利用价值的固体废物。

2.1.11危险类固体废物:是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所列的固体废物。

3职责与权限3.1安环部3.1.1确认本公司产生污水、废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的作业现场及设备,了解其中的主要污染物成分,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与环境标准的符合度)并逐项建立档案。

3.1.2安环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订及组织实施。

3.1.3涉及到排放污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的部门负责人应按环保要求编制或修改作业指导书,作业者应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执行,使污染物排放最小化。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在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夜间须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物的建筑施工作业的一、办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二、申报材料1、施工单位提报夜间进行建筑施工作业的申请报告2、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证明材料三、办理程序1、受理2、现场勘查3、审批四、承诺时限4个工作日五、收费项目名称、收费依据及标准不收费六、联系电话************拆除(关闭)、闲置或者因检修暂时停用污染防治设施一、办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二、申报材料1、排污者按规定提报拆除2、或者闲置污染防治设施的申请报告三、办理程序1、受理2、现场勘查3、审批四、承诺时限4个工作日五、收费项目名称、收费依据及标准不收费六、联系电话************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一、办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二、申报材料1、《山东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申请表》(需加盖公章,一式三份)。

2、环境影响评价批复及“三同时”验收报告3、工商营业执照原件和复印件、注册资本金证明文件及复印件。

4、属危险化学品的,应提供安全生产监督行政主管部门的经营许可证原件和复印件。

5、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方案、从业人员的资质条件。

6、具有相应资质部门的危险废物主要成分的监测报告。

7、企业内部环境保护、安全管理制度有关原件及复印件。

8、申请变更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应提交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变更申请报告、工商变更登记文件和原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三、办理程序1、受理2、现场勘查3、审核4、转报四、承诺时限6个工作日五、收费项目名称、收费依据及标准辐射安全许可证一、办理依据《放射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二、申报材料1、环评材料(5份)2、关于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的请示(带编号的红头文件)3、许可证申请表4、企业单位营业执照正副本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5、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正、副本6、法人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7、企业环保批复文件(包括登记表、报告表及报告书等)88、专兼职技术人员的学历证明材料(毕业证书)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和Ⅰ类、Ⅱ类射线装置必须是本科(理工类)以上学历,其它涉源单位必须是专科以上学历9、辐射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持证率达到100%)10、各项规章制度(设施安全防护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使用登记制度)11、辐射事故应急预案12、辐射工作安全责任书13、关于处置放射源及射线装置的承诺14、人员培训计划15、《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条件核查表三、办理程序1、受理规范化排污口审批一、办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二、申报材料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报告三、办理程序1、受理2、现场勘查3、审批四、承诺时限9个工作日五、收费项目名称、收费依据及标准不收费六、联系电话************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一、办理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二、申报材料1、验收申请报告2、验收监测报告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总结三、办理程序1、受理2、现场勘查3、审批四、承诺时限12个工作日五、收费项目名称、收费依据及标准不收费六、联系电话************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一、办理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二、申报材料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2、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3、项目立项文件三、办理程序1、受理2、现场勘查3、审批四、承诺时限报告书22个工作日,报告表9个工作日,登记表7个工作日五、收费项目名称、收费依据及标准不收费六、联系电话************煤炭经营中的环境保护一、办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二、申报材料1、企业经营煤炭的工商营业执照;场地示意图及租赁合同2、煤质化验报告3、煤炭质检部门资质证明4、煤炭经营资格环境保护审查意见三、办理程序1、受理2、现场勘查3、审查4、转报四、承诺时限6个工作日五、收费项目名称、收费依据及标准不收费六、联系电话************排污许可一、办理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二、申报材料(一)新建项目的排污者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或者重新审核同意;2、有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的污染防治设施或措施;3、有维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能力;设施委托运行的,运行单位应取得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4、有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和设施、装备;5、排放污染物满足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验收的要求;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环境管理物质限用作业控制程序

环境管理物质限用作业控制程序

环境管理物质限用作业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使公司向顾客提供的产品符合客户以及法律法规要求,预防污染,做到有计划地减少直至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及供方所供物料等。

.3.规范性引用文件无4.定义4.1环境管理物质:对地球环境及人体可能产生显著影响且由客户规范之物质.4.2含有:指无论是否有意,所有在产品的材质、设备或使用的用量添加.填充.混入或黏附在的物质包括在加工过程中无意混入或黏附于产品中的物质.4.3杂质:包含在天然材料中,作为材料使用,在精制过程技术上不能完全去除的物质(natural impurity),或者合成反应过程中产生,而在技术上不能完全去除的物质.此外,为了与主材质加以区别,因改变材质特性而使用称为“杂质”的物质时,也依“含有”之方式处理,但是,在制造半导体或导体设备等使用的掺杂物质.虽然是有意添加的但实质上在半导体或导体产品中有微量残存,这种情况不作为“含有”处理.在本技术标准中指定允许含量的情况下,其管理材质不论为杂质混入或黏附时,其含量皆不应超过该允许含量值.4.4禁止供货时期:产品禁止向客户供货时间。

4.5ROHS:是由欧盟立法制定的一项强制性标准,它的全称是《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该标准已于2006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主要用于规范电子电气产品的材料及工艺标准,使之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

该标准的目的在于消除电器电子产品中的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共6项物质,并重点规定了铅的含量不能超过0.1%。

4.6卤素:是第ⅦA族非金属元素,包括了氟[2](Fluorine)、氯(Chlorine)、溴[3](Bromine)、碘(Iodine)和砹(Astatine)五种元素,合称卤素。

危险化学品控制程序范本

危险化学品控制程序范本

危险化学品控制程序范本一、程序目的本控制程序旨在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使用、存储、运输和处理危险化学品的部门与工作场所。

三、定义1.危险化学品:指对人体、财产和环境具有危险性的化学品,包括但不限于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放射性等类型的化学品。

2.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指负责危险化学品相关管理工作的人员。

3.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指具有相关技术职务或专业技能,从事危险化学品操作工作的人员。

4.危险化学品事故:指在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存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发生泄漏、爆炸、火灾、中毒等意外事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四、程序要求1.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1.1 在使用危险化学品前,必须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危险性等相关信息,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2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危险化学品。

1.3 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爆设备、防滴漏装置等。

1.4 禁止将危险化学品用于非法用途。

2. 危险化学品的存储2.1 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包装和标识。

2.2 存储场所必须保持干燥、通风良好,防止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2.3 不同类型的危险化学品必须分开存放,严禁存放不相容的化学品在同一区域。

2.4 存储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并定期检查存储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3.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3.1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经过合格的运输公司或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3.2 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包装和固定措施,防止化学品泄露和事故发生。

3.3 运输车辆必须定期检查维护,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如泄漏检测器、消防器材等。

4. 危险化学品的处理4.1 危险化学品的处理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或人员进行操作。

有毒有害物质控制程序

有毒有害物质控制程序

有毒有害物质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建立实施和保持有毒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预防受限制或禁用物质在生产物料、产品和制程中的使用符合相关法规及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禁限用物质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提供满足相关法规(中国卫生部、欧盟食品安全规定、美国FDA食品安全规定、WEEE、RoHS等)、顾客及相关方要求的产品。

3.职责3.1 行管部负责组织制订和不断完善有害物质控制管理流程,确保符合体系运作要求和公司内部实际运作要求3.2 业务部负责在与供应商的协议中签订有关满足有害物质要求的控制条款,负责对物料供方进行相关的监督及考核。

3.3 品管部负责列出工厂内有毒有害物质清单,收集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达标标准、技术条件,负责组织相关单位或人员进行有害物质控制要求的相关培训3.4 业务部负责及时提供国外市场的最新信息及要求,负责在客户化文件中明确相关限用物质要求。

4.实施4.1 设计部门品管部根据相关的标准及客户的有关要求制定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要求,严格要求生产车间按工艺实行生产,保证车间内卫生符合指标。

4.1.1规定生产环境卫生指标:①生产车间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应≤2500cfu/m³. ②工作台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cm². ③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300cfu/只手,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水质检测细菌总数不得超过自来水国家标准值100cfu/ml。

成品罐头微生物检测要涵盖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平酸菌(马蹄罐头)、酵母菌和霉菌等项目,均不得超出标准范围。

4.1.2规定原辅料质量控制及安全标准,严格控制进厂的原辅料品质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及有关标准(或向供应商索取相关的资质证明该批次产品符合标准)原料采购前,原料基地部通过对合格供方的控制和原料产地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做出原料农药残留的安全性评估。

并与合格原料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

只有评估安全的供方且是合格供应商方可实施采购。

环境保护程序

环境保护程序

环境保护程序环境保护程序一、导言环境保护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本旨在提供一套完善的环境保护程序,确保组织在开展各项活动时能够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并采取积极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目标与责任1. 目标:将环境保护纳入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2. 责任:a. 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并批准环境保护政策,并向员工宣传和推广。

b. 环保部门负责与监管机构保持密切连系,负责组织实施环境保护方案。

c. 所有员工需遵守环境保护政策和程序,并积极参预环境保护活动。

三、法律法规遵从1. 根据《环境保护法》,组织需符合以下要求:a. 排放废气、废水等污染物需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b. 合规获取环境保护许可证。

2. 组织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法律法规的环境保护计划,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更新。

3. 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四、环境影响评估1. 组织在新建、改建或者扩建项目之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项目在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

2. 环境影响评估需包括环境基线调查、环境影响预测、环境管理计划等内容。

3.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应提交给相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和批准。

五、环境保护措施1. 节约资源:组织应通过合理使用能源、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来节约资源。

2. 污染防治:组织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防治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的排放。

3. 环境教育:组织应加强对员工的环境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环境责任感。

4. 环境监测:组织应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定期监测和评估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并对监测结果向相关方公开。

六、紧急响应与事故管理1. 组织应制定紧急响应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并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

2. 若发生环境事故,组织应即将采取措施进行事故管理,并报告相关监管机构。

3. 组织应与相关机构建立紧急通讯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协调和合作。

环境污染控制程序

环境污染控制程序

环境污染控制程序1、目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预防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的规定,预防及控制环境污染以保护公司及所在区域的环境。

2、范围适用于公司的生产污水、生活污水、废气排放、噪音污染预防及控制管理工作。

3、职责3.1水电工程组负责对厂区内所辖水体、大气、噪音进行管理,以及配套的设备进行维护。

3.2行政人事部负责委托环境保护专业机构进行监测。

4、工作程序4.1废水的管理:4.1.1本厂的废水主要是生活废水及工业废水,厂区污水排放口由保全课明确标识。

4.1.2水体污染的控制a.工厂应当采用原材料的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并加强管理,减少水污染物的产生。

b.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有剧毒废液,如公司的消毒水等;c.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d.禁止将含有汞、镉、铬、砷、铅、氰化物、黄磷等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直接埋入地下;存放可溶性的剧毒废渣的场所,必须采取防水、防渗漏、防流失的措施;e.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其它废弃物;f.禁止向江河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g.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水体的水温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防止热污染;h.工业废水必须申报,获得排放许可证,有总务课与环保部门日常联系。

I行政人事部每年负责委托具备资格的环境检测机构对排水成份进行测定,并获得监测报告。

品管部将测定的结果与相关法律法规对照,判定结果报告给环境管理者代表,具体按《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执行。

4.1.3公司编写了《作业指导书》,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在工作中应确保能严格按照规程文件操作污水处理系统,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并达标排放。

4.1.4加工厂负责生产及生活废水处理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应严格按照《设备设施使用规程》的规定执行并保留记录。

4.1.5应急及响应措施:水体污染有关的设施、设备发生故障或污水超标排放时应急措施参照《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执行。

污水排放控制程序

污水排放控制程序

污水排放控制程序1.0 目的为了对污水排放提供程序准则,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2.0 范围适用于物业服务区域内污水排放控制。

3.0 职责3.1 设备部负责对本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3.2 物业服务处维修部负责对污水排放提供疏通、监控记录和异常报告。

3.3 物业服务处负责农贸市场范围的污水排放控制。

4.0 工作程序4.1 控制标准本物业公司管辖范围内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2002)。

4.2 污水排放系统分类与组成4.2.1 建筑物内部排水管道分类(1)生活污水管道;(2)雨水管道。

4.2.2 污水的组成(1)生活污水;(2)软化水系统排放的污水。

4.3 污水排放的控制管理4.3.1物业服务处维修部收集管理小区内各楼宇、公共区域的给排水图纸及资料。

4.3.2 维修操作人员每月对本小区的各污水检查井巡检一次,并填写巡检记录。

发现异常现象,向维修部报告,并记录在各相关排水管网记录中,同时及时用清通设备、抽升设备进行疏通处理。

4.3.3 对重要排污系统环节应实施定期检查。

每月定期检查排水管道系统、污水检查井、化粪池等排污管井,按月填写《污水井、化粪池巡检记录》;4.3.4 维修部建立小区内排污系统清理记录,据实填写《污水井、化粪池清掏记录》4.3.5 物业服务处要对农贸市场污水排放进行管理,下水管道沟渠应有隔栅,并按要求清理。

4.4 设备部、物业服务处维修部根据各自的业务范围对污水排放进行控制和管理,为确保污水排放畅通,根据排污作业的需要,各部门应能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方法(包括提供必要的设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业主和住户提供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

5.0 相关文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2002)6.0 相关记录《污水池及设备设施巡视检查表》《排水、排污系统检查清掏记录》。

ISO45001-2018程序文件汇编(20个)

ISO45001-2018程序文件汇编(20个)

序号程序文件名称适用条款起始页码1 环境内外部问题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4.12 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管理程序 4.23 参与和协商管理程序 5.44 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管理程序 6.15 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6.1.26 法律法规要求和其它要求管理 6.1.37 目标、指标制定与实施管理程序 6.28 能力培训和意识提高管理程序7.2 7.39 信息和沟通管理程序7.410 文件控制管理程序7.511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8.212 外包过程管理程序8.313 承包商管理程序8.514 应急准备和相应管理程序8.615 绩效评价管理程序9.116 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9.1.217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9.218 管理评审管理程序9.319 事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管理程序10.120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10.2X X X X X 有限公司环境内外部问题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文件文件编号:版本号:生效日期:归口部门:编制:审核:批准:文件履历变更记录表序号制定/修订日期修订内容实施人版本号01 2018.06.18 首次编制A/0环境内外部问题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1 目的通过识别、整理、分析、评价、控制以及预防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内外部环境问题,确保员工以及利益相关方的职业健康安全,避免员工以及利益相关方受到伤害和健康损害。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内外部环境问题的识别、整理、分析、评价、控制以及预防。

3 术语和定义相关方:能够影响决策或活动,受决策或活动影响,或感觉自身受到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活组织。

员工:在组织控制从事工作或与工作相关活动的人员。

环境因素:指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重要环境因素: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要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伤害和健康损害:对人的身体、精神或认知状况造成的不良影响,状况可包括:职业病、疾病和死亡。

虫害控制程序文件 (2).pdf

虫害控制程序文件 (2).pdf

1. 目的为工厂能充分控制虫害提供导向。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工厂和仓库内的所有虫害控制行为3.职责3.1全质办负责制定虫害控制程序,车间监督实施情况、评估实施效果,在每周的周考评报告中报告本周防虫结果,并建议改进措施;同时制订和更新虫害控制设施分布图。

3.2 后勤部负责检查全厂的灭鼠设施;厂内昆虫、鼠害活动踪迹以及根据情况进行局部喷药处理。

3.3车间监督本政策中所提到的所有要求的执行情况;监督并指导虫害控制员的工作;监督检查所有虫害控制和杀虫剂使用记录。

3.4 物资部检查来料和运输车辆的害虫痕迹,拒收任何可能被污染的原料。

3.5仓库负责仓库灭蝇灯、粘鼠板、鼠笼的检查维护工作。

3.6全体员工必须保证所有的门在不使用时保持关闭状态,当发现有任何虫害活动频繁迹象时,及时向全质办或车间管理人员反映。

4. 程序内容4.1工厂和环境4.1.1厂房周围的地面应被很好地维护,包括定期修剪草地、杂草及清理树叶。

4.1.2 地面不残留污水,以防止害虫繁殖。

4.1.3 车间周围的防鼠带经常保持清洁,疏松,捕鼠笼每天检查,以确保工作正常。

4.1.4 垃圾每天清除,以避免害虫繁殖。

垃圾桶必须保持干净并盖好。

将所有废物和垃圾装入带盖的垃圾桶中。

4.1.5墙壁、门窗等建筑结构不能有裂缝、洞、开口及其他能够允许害虫繁殖或进入的区域。

4.1.6 门应密封并且要关上。

6mm或更大的缝隙出现时,必须修堵好。

任何时候门都不能是敞开的。

4.1.7 窗户等应配有纱窗,出口、风扇应被密封好。

所有的纱窗的状况是完好的。

4.1.8结构上连接的裂缝或开口应被封好,墙壁上的管道、管子或沟槽应被装上套桶或被封好。

4.1.9所有原、辅料和产品储存区域,墙壁及产品储存应有不小于50cm的距离,以便进行虫害监控。

4.1.10任何时候车间内部管理都要保持良好。

闲置的设备应被清洁干净并盖防尘罩,以避免死角成为虫害滋生地。

4.1.11落地的产品应立即清理干净。

固体废物控制程序范本

固体废物控制程序范本

固体废物控制程序范本1. 引言固体废物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再利用、不可回收的废物,其排放和处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固体废物控制程序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套完整的固体废物控制程序范本,以指导企业、组织和个人如何有效管理和处理固体废物。

2. 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固体废物控制程序的制定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确保合法、规范的废物管理。

根据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废物管理法和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制定以下程序:3. 废物分类和分拣废物分类是固体废物管理的第一步,是实现有效处理和利用的基础。

根据废物的性质、来源和处理方式,将固体废物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废物和其他废物三类。

可回收物指可再利用和回收利用的物品,如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

有害废物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或致突变性的物质,包括废电池、废油漆、废荧光灯管等。

其他废物是指不能回收和利用的物品,如餐厨垃圾、建筑废料等。

在废物分类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分拣设施和标识,提供员工培训,确保分类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4. 废物收集和运输废物收集和运输是确保废物管理环节安全和卫生的重要环节。

根据不同类型的废物,制定相应的收集容器和收集运输标准。

可回收物、有害废物和其他废物应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收集容器中,并按规定进行标识。

废物运输应选择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运输工具和设备,确保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漏或污染。

运输过程中,驾驶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正确的废物运输操作技巧和应急处理知识。

5. 废物处理和处置废物处理和处置是防止固体废物对环境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关键环节。

根据废物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处理是指采用物理方法对废物进行处理,如压缩、填埋、焚烧等。

化学处理是指采用化学方法对废物进行处理,如中和、氧化、还原等。

生物处理是指利用生物活性微生物对废物进行处理,如堆肥、厌氧处理等。

食品生产许可程序文件-15防止发生交叉污染的控制程序

食品生产许可程序文件-15防止发生交叉污染的控制程序

将脚底的泥土灰尘擦拭干净,不得在车间留下脚印。
4.4.5 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上岗前应洗手消毒,操作期间要勤洗手,上厕所以
后,处理被污染的原料、物品之后,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它活动之后必须洗手消毒。
4.4.4 进入生产车间灌装间必须穿戴好整洁的 A 口罩、B 工作服、C 工作帽、D 工
作鞋靴或鞋套;进入车间其它岗位必须穿戴好整洁的 A 工作服、B 工作帽。工作服
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出帽外,在揭开熟料缸、菌种缸时需戴口罩,灯检岗位必
须佩带口罩。不能穿工作服、帽、鞋进入厕所或离开生产加工场所。进入车间前应
生效日期
页次
1/5
页序
A
名 称 防止发生交叉污染的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P-BLJ-015
4.1.3 厂区及临化,
防止尘土飞扬、积水。
4.1.4 厂区四周设置围墙,其距离地面至少 30cm 以下部分应采用坚固的密闭性材
料建造。
4.2 车间合理布局
4.2.1 车间设置包括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生产车间包括预处理车间、灌装车间及
行隔离,以防止交叉污染。预处理车间、灌装车间及成品包装车间分开。
4.2.5 加工、包装、储存等场所的室内屋顶应易于清扫,防止灰尘积聚,避免结露、
长霉或脱落等情形发生。清洁区、准清洁区及其它产品暴露场所屋顶若为易于藏污
纳垢的结构,应加设平滑易清扫的天花板;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室内屋顶应平
坦无缝隙,顶角应有适当的弧度。屋顶应配有排水道。蒸汽、水、电等配管不得设
成品包装车间等。辅助车间应包括检验室、原料仓库、材料仓库、成品仓库、更衣
室及洗手消毒处、厕所和其它为生产服务所设置的必须场所。
4.2.2 车间设置应按生产工艺流程需要及卫生要求,有序而整齐地布局。

二级文件_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二级文件_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钟祥市应强纸业有限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YQZY/CX-2015编制:审核:批准:版次:A/0受控状态:发布日期:2015年4月18日实施日期:2015年4月18日目录1、文件控制程序 (2)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管理程序 (7)3、记录控制程序 (10)4、目标指标和方案管理程序 (14)5、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 (17)6、协商和沟通管理程序 (21)7、管理评审程序 (25)8、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28)9、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 (33)10、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38)11、采购控制程序 (43)12、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50)13、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54)14、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59)15、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63)16、内审管理程序 (67)17、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73)18、绩效监测与合规性评价程序 (77)19、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2)20、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85)2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88)22、相关方管理程序 (92)23、固体废物控制程序 (96)24、污水排放控制程序 (99)25、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程序 (103)26、噪声控制程序 (106)27、化学品、油品和放射性物质控制程序 (108)28、能源和资源管理程序 (113)29、新改扩建项目控制程序 (115)30、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 (118)1 目的对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工作场所使用的文件为现行有效版本,保证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包括现行有效的外来文件。

3 职责3.1 总经理负责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批准和发布。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审核。

3.3 办公室负责组织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写和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

3.4 生产部负责公司定型产品技术性文件、图纸和资料的编制、发放、更改和管理。

污染物排放控制程序-secret

污染物排放控制程序-secret

**(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程序1目的对大气、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管理,以预防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环境保护要求。

2 适应范围适用于公司及所辖各施工现场扬尘、废气(食堂废气、各种施工机具和车辆废气、锅炉废气)排放、有毒有害气体挥发;施工污水、生活污水排放;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的预防及控制。

3 术语和定义引用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

4 职责4.1防疫环保办4.1.1负责本程序的编制、解释和修订;4.1.2负责对集团公司施工现场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4.2 安质部、工程部参与各项目部施工现场污染物防排放控制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4.3分公司依据本程序制定本公司污染物排放管理办法。

监督、检查本公司施工现场污染物排放程序的贯彻、落实情况。

4.4 项目部负责对施工现场污染物排放的控制。

4.5行管办负责公司本部办公区域内污染物排放的控制。

5 工作程序5.1 城市污染物控制措施5.1.1 扬尘控制措施a)土方开挖、回填土产生扬尘的控制措施土方铲、运、卸等环节应适当进行淋水降尘。

b)土方堆放产生扬尘的控制措施现场一般不堆放土方,如特殊情况需在现场堆放时,应采取覆盖、及时淋水降尘等控制措施。

c)现场裸露的地表扬尘的控制措施尽量增大现场道路硬化面积,未硬化部分可覆盖一层细石子,其余部分可视具体情况进行绿化处理,尽量做到浮土不露天。

d)车辆运输产生扬尘的控制措施城镇施工现场车辆出入口处的路面应进行硬化,并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及沉淀池。

运输车辆不得超量装载,避免遗洒。

e)特殊工艺扬尘的控制措施地基处理、塔吊基础、砌筑、抹灰等需使用石灰粉时,其堆放地应封闭或做良好覆盖。

大风时禁止拌制作业,必须进行时应采取良好的围挡和洒水降尘措施。

f)搅拌站扬尘的控制措施搅拌站区域应进行硬化处理,搅拌机应尽量封闭,搅拌机应有水喷淋设施,应保证水喷淋设备按要求正常使用。

环境因素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控制程序
是指为了保护环境、缓解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而采取的措施和程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环境因素控制程序:
1. 环境影响评估:对新建项目或改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 环境管理计划:制定并执行环境管理计划,包括环境目标和计划、环境保护措施、污染物排放控制、资源有效利用等,以确保项目在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

3. 污染物排放控制: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境监测要求,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监测和管理,并定期报告排放情况。

4. 废物管理:规划和实施有效的废物处理和管理措施,包括废物的分类、储存、处理和处置,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能源管理:制定能源使用计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6. 水资源管理: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计划,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开展水资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工作。

7. 生态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采取措施保护濒危物种和重要生态系统,开展生态修复和恢复工作。

8. 环境教育与宣传: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促进社会参与和共同责任。

通过实施这些环境因素控制程序,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JNP01 《文件控制程序》

JNP01 《文件控制程序》

ID号:28342914 受控文件提起: 刘晶;校对: 孙志韬;审核: 郑伟,王飞5;标准化: 刘晶;会签: 董兆洪,程怀保,陈锦荣,包祖跃,黄浩,徐玉祥,姜建波,苏峰,陶锐,王博敏,王良,王永军,巫贤明;批准: 程文安;发布目标: 刘晶归档日期:2011-10-23 11:38:36 编码:编码: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文件名称文件控制程序版本 2 页码 1 OF 9 文件编号JNP01 生效日期2011年6月1日发文范围:管理部 财务部 安环办 公共事务中心 技术部 生产物流部 人力资源中心 品质保证部 基建工程部冲压厂 焊装厂 涂装厂 总装厂 受 控印 章受控收 文部 门编制目的:对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与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各场所均能使用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试行效果:会签单位会签人/日期会签单位会签人/日期3401 管理部 巫贤明/20110528 3409 人力资源中心 王博敏/20110528 3402 财务部 淦家阅/20110528 3411 品质保证部 韩高强/20110529 3403 安环办 董兆洪/20110528 3412 基建工程部 包祖跃/20110528 3404 公共事务中心 徐玉祥/20110528 3414 冲压厂 陶 锐/ 20110528 3405 保卫部 兰建军/20110529 3415 焊装厂 陈锦荣/20110529 3406 技术部 王 良/ 20110529 3416 涂装厂 王 飞/20110530 3407 装备工程部 姜建波/20110528 3417 总装厂 苏 峰/20110529 3408 生产物流部 姜建波/20110530编制 韩高强 审核郑 伟 批准 程文安日期20110527 日期20110528 日期 20110530修订历史:章节 修订状态 修 订 单 号 修订者 批准者 生效日期 换版历史:1、2009年3月26日,正式发布第0版。

GP-P-035有害物质控制程序

GP-P-035有害物质控制程序

1.0目的:对公司的产品及物料进行控制,使其符合RoHS、REACH、HF、包装指令、电池指令、WEEE 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客户对环境管理物质相关之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2.1 公司的环保管控主要依据RoHS 指令、REACH 法规、HF、包装指令、电池指令、WEEE 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下文简称“环保要求”,如客户有其他的特殊要求则还需包括其特殊要求;2.2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有环保要求的所有产品(下文简称“环保产品”)。

3.0权责:3.1 项目管理部3.1.1 负责客户需求信息的收集,传达客户的需求、要求至相关部门,并当因产品环保相关问题而造成出货延期时向客户作出解释说明等;3.1.2 负责向客户提供所需的环保相关数据或资料。

3.2 工程组3.2.1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客户的要求将其转化为内部指导性文件,以供内部管控使用;3.2.2 对外购环保零部件、材料等样品的评估、承认,料件承认书的审核确认,内部料号的编制等;3.2.3 环保产品的设计及样品的制作,并负责产品BOM、图纸等相关资料的建立;3.2.4 负责环保产品夹治具的制作及管制、设备的维护保养等;3.2.5 负责环保产品相关辅料的评估及日常使用的管控。

3.3 采购3.3.1 将环保产品零部件规格及相关要求传达给供应商;3.3.2 主导对供应商环保体系的审核及验证;3.3.3 对供应商进行环境管理物质的倡导,供应商的选择及管理;3.3.4 环保产品零部件的采购及向供应商索取环保相关资料。

3.4 生产组3.4.1 对环保产品相关生产员工进行环保相关知识的培训;3.4.2 对环保产品生产区域进行环保相关标识,并对其生产过程按要求进行管控,从而避免产品发生交叉污染、错用工具/物料及零部件等。

3.5 品质部3.5.1 进料时对环保相关数据进行验证,按要求将物料送至实验室进行RoHS/HF 等测试,并负责进料发生环保不合格品时处理的提出及改善对策的追踪;3.5.2 对环保库存品、材料的使用确认及报告提出;环境品质异常联络及负责有害物质控制管理异常的处理;制程中环保不合格品发生的处理提出改善追踪;对制程中环保材料使用状况进行核对并记录以确保其可追溯性;对成品的环保相关数据进行确认,并当成品发生环保方面不合格品时的处理提出及改善追踪;3.5.7 负责收集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公司有害物质管控标准并在公司内部进行有效传达,负责有害物质管理体系的策划、实施及有效性的维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4.3 危险废弃物必须由环保机构认可的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每次转移,公司采购
部、废物运输单位和废物接受单位必须如实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除各自保
存一联外,采购部应将联单第二联交公司所在地环保局,废物接受单位应将联单
第五联报送接收地的环保局。
5.2.4.4 公司下班后,各部门将办公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收集到公司内指定地点。
5.2.4.5 各车间应对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标识后储放到公司内指定地
点。
5.2.4.6 在各类废弃物储放区的邻近处要有消防器材设置,储放区要有场地和安全方面

标识,要有防止扬散、渗漏的措施。
5.2.4.7 当废弃物的产生量较多时,劳工部要通知有关方面清运。
5.3 监控和测量
5.3.1 体系办必须于每年年底制定下一年度的“污染物检测年度计划”报部门经理审核和总经理 批准。
5.3.2 体系办根据批准的“污染物检测年度计划”委托环保检测中心(或相关部门)对公司排放 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实施检测,并保存检测记录归档。
5.3.3 当厂区显著噪音源设施变更时,体系办必须委托有合格检测能力的单位,对厂区周界的噪 音排放情况进行测定,必须在符合管理标准后,才能使用相关设备。
5.3.4 如检测结果未达到国家或地方标准,则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理一次,收集、集中后,委托有处理能力的单位进行处理。
5.2.2 废气的处理方式和日常管理
5.2.2.1 手工焊接和锡炉浸焊机废气通过吸风罩经管道系统收集后排放,通过风扇排放。
5.2.2.2 在有废气产生的作业场所,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使有害废气浓度不超过标 准要求。
5.2.3 噪音的管理
拟制
审核
5.3.5 排放标准
5.3.5.1 公司废水排放口执行 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相应指标值 为:
PH:
6~9
SS:
30 ( mg/l )
OIL :
30 ( mg/l )
5.3.5.2 公司废气排放执行 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放,相应指标值 为: Pb : 0.0075 mg/m 3
1)
对下水道、化粪池进行检查,是否有破损、渗漏、堵塞等异常情况。
2)
对各类废气物的储放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废气物储放符合规定。
5.3.6.2 工程部负责对公司废气排风系统进行检查,以确保废气排风系统正常运转。 5.3.6.3 工程部负责对冲压组、空压房的噪音进行检查,是否超标。 5.4 紧急状况处理 当化学品大量泄漏导致水污染, 附近居民对污染物排放有抱怨时, 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
5.1.4.3 一般废弃物:制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废弃物,如包装箱、纸盒 等。
5.1.4.4 危险废弃物:制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废弃物,如废油抹布、废日光灯管、 废蓄电池、装油废罐、打印机粉墨盒。
5.2 处理方式和日常管理 5.2.1 废水的处理方式和日常管理
5.2.1.1 洗手间、各车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发酵、过滤、沉淀后排入下水道。 5.2.1.2 压缩空气中分离出的油水混合液经分离槽分离,废水排入下水道,油污每年清
5.1.2 本公司产生 的废气主要有:手工焊本公司产生的噪音主要有:空压机、冲床和生产线电机产生的噪音。 5.1.4 本公司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
5.1.4.1 办公生活废弃物:办公场所产生的废弃物。 5.1.4.2 资源废弃物:制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线路板边料、废铜料、导线边料、报废物等。
II 类管制区,其噪音标
准如下:
日间 噪音量 60 分贝
夜间噪音量 50 分贝
5.2.4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和日常管理
5.2.4.1 废弃物的处置必须委托有关废弃物处置单位进行合法回收。若是私人清运,要与 营业主签定废弃物处置保证书,说明废弃物流向,以免污染环境。
5.2.4.2 废弃物清运时,要填写“废弃物清运处理记录表” 、出门证。
的有关规定,平均量不超过 85 分贝( 8
5.2.3.3 超过 85 分贝的作业场所,操作人员必须配戴有效的防噪音护具,超过
90 分贝的
噪音场所,应采用工程方面的控制或减少操作人员的曝露时间。
5.2.3.4 厂区周界的环境噪音管理,排放标准执行
GB-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
排放,依据噪音管理区域划分的有关规定,本厂区属于第
批准
CXGEQEP 质量环境程序文件
QEP436— 1 污染物控制程序
版 本 号:
A
修订状态: 第0次
生效日期: 2002年 8月28 日
页 码:第 2 页 共 3 页
5.2.3.1 噪音管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划分为作业场所和厂区周界场所两种。
5.2.3.2 作业场所噪音管理必须遵照劳动安全卫生 小时接触)。
4 术语 PH : SS:
废水的酸碱度 固体悬浮物( mg/l )
OIL :
废水的含油量( mg/l )
显著噪音源:明显产生噪音的设施,如:冲床、振动台、生产线电动机等。
5 工作程序
5.1 污染来源 5.1.1 本公司产生的废水、废液主要有:洗手间污水、压缩空气中分离出的油水混合液、 废液 等。
洒精
5.3.6 日常监控
5.3.6.1 生产部负责每周一次对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污染物日常监控
拟制
审核
批准
CXGEQEP 质量环境程序文件
QEP436— 1 污染物控制程序
版 本 号:
A
修订状态: 第0次
生效日期: 2002年 8月28 日
页 码:第 3 页 共 3 页
表”上。如有异常情况,依“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CXGEQEP 质量环境程序文件
QEP436— 1 污染物控制程序
版 本 号:
A
修订状态: 第0次
生效日期: 2002年 8月28 日
页 码:第 1 页 共 3 页
1 目的 为了能对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管理,以符
合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到达保护环境的目的。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各类废水、废液、废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 3 职责
3.1 劳工部
3.1.1 负责公司排放的废水、废液的管理和处理。
3.1.2 负责公司办公室、各车间生活污水的管理和处理。 3.1.3 负责办公、制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
3.2 工程部负责各废气排风系统的维护及噪音源的工程控制。 3.3 生产部负责本部门废气排风系统的日常检查。 3.3 体系办负责污染物的委外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