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2dd5310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9.png)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近几年,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不断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实现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本文将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措施和效果三个方面阐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一、策略中国政府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倡议,旨在建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人民为中心,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实行系统的环境保护政策,并高度重视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文明建设方针,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 实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3. 制定并实施全面的环保政策,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效益;4. 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方式,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
二、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并贯穿具体的环境保护和修复工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以下是具体的措施:1.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改变高消耗、高排放的产业结构;2. 推动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 加快能源结构演变,进一步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4. 推广绿色交通技术,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5. 实施良好的生态保护政策,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6. 强化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予以惩罚;7.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三、效果近年来,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生态保护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得到提高。
下面是具体的成果:1.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公交车市场;2. 中国已启动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如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项目,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3.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已经连续多年保持碳排放强度下降态势,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积极的贡献;4. 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居民诉求得到积极响应。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053787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a.png)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
“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因此,人类应该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对待自然界,高度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当前发展与为来发展的需要,既关注经济指标,又关注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的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先导,社会建设是归宿,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
3、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主流意识:征服大自然、榨取大自然、单向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结果带来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
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征和任务我国探索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
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
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从此,生态文明这一重大理念成为党和国家的意志。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fb33a25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f.png)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好环境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其核心是建设美丽中国,保护好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创造宜居城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加强生态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加强生态保护,保护好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加强生态保护,保护好生态环境。
我们要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要严格控制工业排放和污染源,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确保空气、水质的安全。
要大力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工程,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还要落实好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二、改善人居环境,创造宜居城乡人们的生活需要宜居的环境,我们要改善人居环境,创造宜居城乡。
为此,首先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建设美丽城市。
要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要加强乡村振兴,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还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强对农村污染问题的治理,提高农村生活环境质量。
还要加大对特殊地域和特殊群体的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对特殊地域和特殊群体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改善其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
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环保工作,更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要加大对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淘汰和整治力度,推动向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要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还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浅谈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9b96c80fde80d4d8d15a4fd6.png)
l谈 大力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
闰 红
f 黑龙 江省 林 甸县委 党校 , 黑龙 江 林 句 1 6 6 3 0 0 )
摘 要: “ 生 态文明” 这个理念 的提 出, 是 继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物质 文明、 精神文明 、 政 治文明和社会 文明” 之后 的第五个文明 , 它是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 明体 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 分。首先分析 了生 态文明的基本 内涵 ; 其次, 论述 了大力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 的必要 } 生; 最后, 提 出了大力推进 生态文 明建设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 生 态文 明 ; 建设 ; 经济 发展
1生 态 文 明 的含 义 杯, 用完之后把它扔 到垃圾箱里就变成垃圾 , 把它放到生产车间里 , 生态文 明是指人类遵循 人 、 自然 、 社会 和谐 发展这一客观 规律 就变成 了原 材料 ,从 末端处理到废物利用这是一种循 环的利用方 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 的总和 ; 是指人与 自然 、 人 与人 、 人与社会 式 。 产 品的循环 : 从一次寿命到多次寿命 , 一个企业 生产一个产品 , 和谐共生 、 良性循环 、 全面发展 、 持续繁荣为基本宗 旨的文化伦理形 不允许你只生产完产品以后 ,产 品流通到社会上 以后没有 回收 , 要 态。 这个概念之所以在学界备受推崇 , 不在于概念 的前半部 , 而在它 强 调产 品具 有耐用性 , 一旦产品坏了 , 你必须拿 到你的企业重新修 再卖给社会 , 产 品是多次使用。服 务的循环 : 这是公 用的一种理 的后半 部 , 生态文 明涉及到的几个和谐才是生态文 明的重点 , 三个 好 , 和谐 , 人与 自然 、 人与人 、 人与社会 , 人们说生态文明建设表 面上是 念 ,我不再 占有它 ,而是享有它 的服务 ,是一种循环 经济新 的理 处 理人和 自然 的关系 , 人和 自然不和谐才会 引发环 境问题 , 其 实更 念 。 重 要的是指它背后 的人与人 的和谐人 与社会 的和谐 , 如果说 , 人与 3 . 2强化政策法律监管 人不和谐 , 人与社会不和谐 , 那么 , 永远也达不 到我们所说 的生态文 这种有效支撑体现在第一个方 面就是加强立法 。立法到位了环 境 执法 也 就 更 到 位 。 明的文化伦理形态。 2大 力推 进 生 态 文 明 建设 的重 大 意 义 我们 要像控制人 口、 保护耕 地一样 , 实行最严厉 的环境保护 制 2 . 1 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大举措 度。 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 一律受到严惩 。 我们都知道新 即使像随地吐痰 , 乱穿马路这种行 为都会 环境问题表 明上看是人和 自然 的不 和谐 , 但其实背后却是人与 加坡的法律非常 的严格 , 人之间的不和谐 . 这种矛盾冲突来 自自然环境承载力 的有 限性与人 受到处罚 的, 所 以在新加坡不管是夜里几点钟 , 走在大街上都是 非 类个体追求 自身利益极大化的天然本性 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 一 常的安全。只要法律制度好了是很有威慑力量的。其次我们也要实 个是有限的, 就是 自然环境 的承载力 ;一个是无限的, 就是人类 的 行绿色税收制度 : “ 胡萝 卜 ” 加“ 大棒”既要有严格 的法律又要 有政 你环保 了, 我们就奖励 , 违法 了, 我们就严惩 。 欲望 ,当有 限和无限之间存在矛盾 的时候就会 出现破坏环境问题。 策的引导 , 3 . 3 树 立 生 态 文 明意 识 我们 国家一些高耗能 、高污染 的企业成立所带来 的结局只有三个 :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4d70d010b1c59eef9c7b458.png)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
“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因此,人类应该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对待自然界,高度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当前发展与为来发展的需要,既关注经济指标,又关注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的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先导,社会建设是归宿,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
3、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主流意识:征服大自然、榨取大自然、单向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结果带来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
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征和任务我国探索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
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
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从此,生态文明这一重大理念成为党和国家的意志。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中 国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 国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6898be2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0.png)
中国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在新时代,中国积极探索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先,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与教育至关重要。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宣传等多种途径,让广大民众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学校,将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在社会层面,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例如,制作生动有趣的环保公益广告,开展环保主题的社区活动,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其次,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是有力保障。
制定和修订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明确企业和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让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同时,出台鼓励性政策,引导企业进行绿色生产,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比如,对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加大对生态环保领域的科研投入,研发和推广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
例如,在能源领域,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污染治理方面,研发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和管理系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控和精准治理。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是核心任务之一。
摒弃过去那种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
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例如,在工业领域,推广工业生态园区模式,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废物循环利用;在农业方面,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养殖。
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林业知识学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林业知识学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3f66a70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8.png)
加强林业知识学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铿锵有力的庄严宣示,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五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
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这不仅表明,在未来中国的建设征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将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也表明了党和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不可动摇。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章节单独列出,在历次党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尚属首次,相关内容也写入了新修订的党章。
这是十八大突出的亮点,为党内外、国内外所瞩目,“美丽中国”口号的响亮提出,使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大大“升格”。
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认识更加深刻。
十八大报告所规划的生态文明,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而是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并且体现为工作部署、发展目标、制度设计,涌动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生态文明浪潮。
中国以往的经济发展依靠的是“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中国社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会更加严重。
从整体看,中国还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
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仅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沙化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都严重不足。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是我们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严峻形势。
建设美丽中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PPT课件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d9ffd602d276a201292e44.png)
第四,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 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 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 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7
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上世纪60年代由少数 生态学家提出的,到了本世纪初,绝大多数 国家都已接受,并且成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 的行动纲领。在十七大的报告中,第一次以 党的最高纲领性文件,把我国今后的文明发 展阶段确定为生态文明阶段。
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 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 色文明”。
8
生态文明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 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现代化理论等 生态思想的升华与发展,是人类文化 发展的重要成果。
生态文明的基本含义包括生态意 识、生态制度、生态行为三方面。
9
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
“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就像五根巨 大的支柱,共同支撑着中国社会的全 面进步。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像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 建设等,具有明确的、独立的边界, 它或渗透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中,或贯穿于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 建设之间。
15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 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 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 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党新 时期执政理念的提升,核心是按照生态文明 的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来达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 福这样一种目标。十八大报告不仅是中国共 产党政治宣言,也是生态文明宣言。
5
第三,工业文明,尽管工业文明只 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却根本改变了人 类和世界。工业文明它贯穿着劳动方 式最优化、劳动分工精细化、劳动节 奏同步化、劳动组织集中化、生产规 模化和经济集权化等六大基本原则。 迄今为止,工业文明是最富活力和创 造性的文明。工业文明的优势是规模 化生产使人类商品迅速丰富,缺陷是 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与污染也急剧加速。6
第12专题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第12专题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https://img.taocdn.com/s3/m/e463b13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3.png)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节约资 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 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 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 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 第二,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 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基 础和条件。
• 第三,有利于从根本上克服资源短缺、环 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矛盾,实现 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整体思路
• 十八大: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环境建 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 展。
• 19C下半叶至20C初,一些学者开始反思传 统工业文明,开始探讨生态伦理和环境哲 学问题。
• 20C60S“绿色运动”蓬勃兴起,“绿色” 团体、政党纷纷涌现。
• 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使得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经济、政治和技术上 的优势,将生态危机转嫁到发展中国家, 将经济发展的代价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 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第一次使用“可 持续发展”概念,十五大报告对其系统阐 述,指出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生态良好的 文明发展道路,其核心问题是实现经济社 会和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统筹考虑人口、 环境、资源。
• 江泽民:在加快发展中决不能以浪费资源 和牺牲环境为代表,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 污染和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 断子孙路。发展既要看经济增长指标,又 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经 济建设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 循环。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4af364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0.png)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为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意味着我们要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发展和环境保护并行不悖,这对于我们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走向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和无私的爱护,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孩子和孙子可以在一个健康美丽的环境中生活。
二是从经济角度考虑。
绿色经济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服务都将成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环境保护,又要做好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平衡,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三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环境就是人民的生命线,而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使人民群众在蓝天、碧水、净土中生活,享受幸福生活。
四是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
在国际社会中,生态文明建设是评价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赢得更多的尊重和声誉。
综上所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深远,既有经济层面的理解,也有社会、文化以及国际层面的理解,这是国家发展的大势所趋。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2661faf1aaea998fcd220e95.png)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摘要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新提法解读】①建设生态文明。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②美丽中国。
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就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命题点全搜索】1.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2.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3.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战略选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和谐社会。
5.中学生应树立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为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
【全角度命题】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表明了什么?(1)我国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5)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浅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e1bfb8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3.png)
浅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环境保护是保护生态系统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我们要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减少污染物排放,构建健康生态环境。
要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依法惩治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形成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其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资源是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加强资源监管,优化资源配置,鼓励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此外,要积极发展和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
再次,推动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要立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们要发展绿色产业,推广绿色技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此外,加强文化引领和宣传教育,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伦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
我们要弘扬文明、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文化,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建筑等绿色行为。
此外,要加强环境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训,使全体公民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力。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途径。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参与解决。
我们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加强环境信息共享和技术转让,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发展,加强文化引领和宣传教育,加强国际合作。
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浅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V1
![浅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V1](https://img.taocdn.com/s3/m/7e041f7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9.png)
浅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V1
正文: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
然趋势。
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强化生态保护意识
生态保护需要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行动支持。
政府要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引导公众传播环保思想,在教育、宣传、法制、技术等方面大力
推进环保工作。
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要建立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大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水平。
三、加强环保产业发展
发展环保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应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交通绿色化等领域,推广环保技术和设备,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环
保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四、重视节约资源的意识
现代社会的生产、消费和生活都离不开资源,因此要提升节约资源的
意识。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要坚持节能减排,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
方式,鼓励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
五、推进生态修复工程
生态修复工程是优化区域生态环境、恢复生态景观的重要措施。
政府要积极投入资金,推动生态恢复和修复工程的实施,鼓励各界积极参与。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只有不断加强意识、健全制度、推进产业、弘扬文明、积极修复,才能真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2c87e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4.png)
标题: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施具体的措施。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探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立法和执行1、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提高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加大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建立健全环境执法监督机制,确保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切实执行。
二、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1、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力度,推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加强对传统能源的治理和改造,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1、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
2、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鼓励各地区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四、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1、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向绿色发展转型。
2、建立绿色产业评价体系,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1、加大环境教育力度,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2、加强环境宣传工作,引导公众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以上就是对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的一些探讨。
我们相信,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目标。
希望各界能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共同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六、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1、制定更加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水污染的防治和治理。
2、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大对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水生态保护的投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1、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篇
![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1d742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9.png)
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篇篇一: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愈加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加强沟通交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要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加强沟通交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思想教育。
通过多种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增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完善法制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完善法制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力度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步骤。
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形成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机制。
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开展环境诉讼,维护公民环境权益。
三、加强农村环境改善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农村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地区,要加强农村环境改善工作,保护生态环境。
着力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尤其是人居环境问题,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畜牧、林果种植等生态经济产业,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通过技术手段,比如加装污染治理设施、清洁能源的利用等,提高工业和交通领域的能效,同时还可以加强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资源利用的技术开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五、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通过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大力推广公共交通等,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城市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六、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生态文明事业的共同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只有合作,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a888f1e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61.png)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一、加强生态保护,实现生态优先发展。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环境保护规定,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建设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
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生态文明政治体系。
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审判体系建设,落实生态文明监督管理制度,提升生态文明公众参与水平。
三、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加强环境监管,强化绿色标准体系建设,推广绿色技术、产品和服务,加快绿色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鼓励公众绿色消费和生活。
四、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增强生态文明责任意识。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进绿色意识和绿色文化建设,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树立生态文明责任意识,营造全民共建绿色家园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国际环保合作,推动建立全球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 -。
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a56e33a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0.png)
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那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呢?首先,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是关键。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宣传等多种途径,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在学校,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水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对于社会大众,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和法律法规。
制作生动有趣的环保公益广告,举办环保主题的讲座和展览,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其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摒弃过去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鼓励企业采用节能环保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加强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监管和治理,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对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整顿。
同时,加大对新兴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再者,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加大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改善环境质量。
加强对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扬尘等的治理,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加强水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和清洁。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受污染的土壤,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
同时,加强对森林、草原、湿地、河流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另外,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
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bd65a310cf84b9d528ea7add.png)
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终结性考试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题]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 尊重自然。
到了近代,随着工业化的到来,我们经历了一个向自然界进军. 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的破坏,遭到了自然的报复。
面对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结合实际,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00 分)参考答案: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趋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是在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
这两次理论上的飞跃,都是为了解决时代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分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摘要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新提法解读】①建设生态文明。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②美丽中国。
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就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命题点全搜索】1.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2.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3.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战略选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和谐社会。
5.中学生应树立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为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
【全角度命题】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表明了什么?(1)我国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5)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我国资源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开发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2)我国的环境资源形势相当严峻: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履行大国责任的表现。
3.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国家: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之路,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开源”和“节流”,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④加强法制建设,落实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
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⑥加大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
企业方面: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开源”和“节流”,提高节能环保技术;②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加大节能环保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青少年:①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②落实环保行动,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如:随手关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回收废弃物等;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重环保购物,倡导绿色消费;④积极参与各种节能环保的公益活动,善于同各种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4.描绘2020年的“美丽中国”。
经济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技术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环境更加美好;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殷实。
5.为配合十八大的宣传,请为建设“美丽中国”拟定几条宣传标语。
①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
②美丽中国人人共建,中国美丽人人共享。
③和谐文明享太平,安定团结绘蓝图。
6•请你为学校设计几个开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活动形式。
并说说这些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活动:①评选“青少年节能减排标兵”活动。
②开展废旧物品创意大赛活动。
③倡议节日不送纸质贺卡、改送电子贺卡。
④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活动,增强节约意识。
⑥学校采用主题班会、办宣传栏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节能减排教育。
意义: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
②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③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摘要二】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命题点全搜索】1.了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国策。
2.树立循环经济意识。
3.努力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全角度命题】1.请结合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1) 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 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 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 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生活。
(5) 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消费理念,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2.“美好家园,你我共建;节能减排。
人人有责”。
说说你能做到哪些?少用电吹风、空调;出行方式尽可能选择步行或少乘坐私家车;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爱惜粮食、节约用水等。
3.你知道我们国家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节约能源的举措?请你再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1)举措:夏天写字楼、商场的温度应不低于26度;提倡使用中水灌溉公共绿地;颁布限塑令等。
(2)建议: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节能意识;加快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研发可替代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4.材料一: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是关乎着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们未来工作的中心。
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但是生态环境被破坏了,就会制约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要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使二者协调发展。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觉得可以为建设美丽中国做些什么?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关注国家大事,关注国家的发展;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自立、自信、自强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培养创新能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5、“北京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
这段改编的诗句说明了什么?北京面临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你认为导致大范围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汽车尾气的排放;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后排除的废气和粉尘;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企业因素);建筑工地的扬尘(企业因素)。
为防治雾霾,国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淘汰落后的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加大对空气质量的检测。
雾霾天气要注意: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在家少开窗户。
6、关注我国(我省)水污染、水环境)情况。
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染,城市污染源,我国(我省)水环境不容乐观。
如何避免水污染?国家(政府)要制定保护水环境的法律法规;企业要开发无废水或节水的生产工艺;减少“三废’的排放;合理处理和利用污水;公民(中学生)要树立节水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无磷洗衣粉,不乱倒生活污水。
7、我们国家为落实节能减排应采取哪些措施?答、①加快淘汰耗能严重的落后生产企业。
②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
③严格执法,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
④加强宣传,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⑤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奖惩政策。
8、请设计一条富有创意的公益广告语,向公众宣传节能减排的观念。
答、①全民动员节能减排,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②科学节能,大有技巧,人人减排,贡献不小。
③落实节能减排行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9、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意义?答:①我国是人口大国,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能否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关系着我国现代化的成败。
②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河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0、运用有关知识说明怎样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化?答: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普及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注重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变人口负担为人口优势。
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
11、面对我国人口素质偏低的问题,请为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提出几个好建议?答:国家:要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做好优生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要以广大农村为重点,大力帮助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降低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