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考证 九

合集下载

汉代河套地区农业发展与环境变迁

汉代河套地区农业发展与环境变迁

汉代河套地区农业发展与环境变迁河套地区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大型平原,被我国历史上的许多王朝视作重要的粮食基地。

在汉代时期,河套地区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农业发展,使该地区成为汉朝的重要农业区域之一。

而这种农业发展不仅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该地区的环境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汉代河套地区的农业发展主要针对两种作物:小麦和黄豆。

这两种作物的生长周期互不干扰,可以在同一块土地上交替种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在汉代时期,人们对农业的了解和认识也比较深入。

例如,在《天工开物》中有着对种植方法和肥料的详细描述,尤其是对与小麦生长密切相关的肥料方面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对于当时的农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汉代时期的农业知识不仅有理论上的积累,同时也有着实践的经验累积。

例如,《水经注》中记载了汉代河套地区的水利体系,包括灌溉渠道、堤防、坝渠等。

在汉代时期,河套地区的农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

此外,河套地区的农业还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这个地区还种植了甘蓝、葱和大葱等蔬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套地区的环境开始发生变化。

在唐朝时期,河套地区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整个地区也出现了生态危机。

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增长造成了河套地区的过度开垦,土地开始失去肥力,同时范围也变小了。

为了补救这种情况,一些农民开始实行轮耕休耕制度,同时还将水田和旱田轮作种植。

等到唐朝晚期时,河套地区的土地越来越少,加上种植方式的不当使用,导致了河套地区的土地质量急剧下降,整个地区的环境也随着土壤的流失而变得荒芜。

总体上看,汉代河套地区的农业发展与环境变迁密不可分。

在农业方面,当时人们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为河套地区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尤其是在小麦和黄豆的种植方面,形成了一套实践经验丰富的体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套地区的环境逐渐退化,这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农耕方式的不当使用所导致。

改变历史的植物

改变历史的植物

第二章小麦——麦芒上的西方文明引言在对世界有影响性的植物中,小麦是最重要的一种,从12000年前,它就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粮食。

小麦被全球性地种植,被制作为麦饭、面条、面包、蛋糕等人类必需的日常食物与仪式用品。

每逢小麦欠收,某个地区或国家总是发生影响局势的动乱。

小麦,因为它的精耕细作已成为文明的标志。

人类,不过是活在小麦枝头上的脆弱生命而已。

一、苏联的噩梦1932年,苏联在经过连年的丰收之后,上帝不再保佑它:终于轮到小麦欠收了。

而在此前,斯大林以大棒加胡萝卜的方式,让农民们把手头的粮食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国家,人民手里不再有任何存粮。

到了1932年——1933年的冬天,大严寒与大饥荒接踵而来,它们横扫着苏联广阔的大地,让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没有面包而饥饿致死。

这过程中很少人得到政府的救济,更没有人会得到国际社会的有力援救——因为国际社会根本就不知道在苏联发生的饥荒。

因为消息被非常严密地封锁起来了,宣传机构和官方人士都在所有场合对饥荒的存在予以否认。

当时访问苏联英国剧作家肖伯纳回来说:“俄国发生饥荒的消息是谣言,我可以证实,俄国的粮食供应在我旅游期间比任何时候都好。

”而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沃尔特·杜兰蒂也在1933年,就是饥荒最严重时的一篇报道中说:“乌克兰根本未发生饥荒,而且不可能发生。

”不久,杜兰蒂又在另一篇报道中写到:“有关乌克兰饥荒的报道实际上被夸大了,是对苏联的恶意宣传。

”杜兰蒂正是由于一系列关于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伟大成就的报道而获得了1932年的普利策新闻奖,更因1929年对斯大林的独家访问而名闻天下。

但是,他在私底下向英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一位外交官承认:“在过去一年中,全苏联很可能有高达100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饥荒,其中乌克兰有数百万人。

”其实早在1929年之前,因为政府的过度低价征粮,苏联的耕种面积越来越减少,粮食的产量也就越来越严重地下降,收购自然也会越来越困难,于是到了1929年,连莫斯科的面包都出现了短供的情况。

扒一扒小麦的历史

扒一扒小麦的历史

扒一扒小麦的历史
作者:
来源:《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21年第21期
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其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ー。

水稻和小麦在中国的冠亚军地位无可撼动。

在历史上,小麦在中国并没有这样重要的地位。

事实上,和水稻的部分品种起源于中国不同,小麦压根儿就不是中国原产的植物,而是一种地地道道的西方作物。

大约50万年前,在亚洲西部地区靠近地中海的地方,乌拉尔图小麦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发生天然杂交,形成了名为二粒小麦的新种。

而后,大约在8000年前,麦田中的二粒小麦与种名为节节麦的野草发生了杂交,形成了如今的普通小麦。

这两关键的杂交,使小麦获得了比较高的生存能力,为开辟新的生存空司傚好了准备。

大约5000年前,普通小麦向东传入了中国。

按理说,东方寒冷的冬季不太适合小麦,然而,两关键的杂交使小麦获得了抗寒能力,它们在东方留存了下来。

抗寒以外,灌溉也非常重要。

汉代以前,小麦都只能种在灌溉比较容昜的河岸地带,栽培面积有限,产量也不高。

后来,政府大力修建水利工程,使更多土地得到了灌溉,小麥才逐渐普及开来,把麦粒儿磨成面粉食用的做法也随之在中国北方普及开来。

小麦成长记
小麦从播种到成熱,会经历发芽、出苗、分蘗(nie)、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生长发育过程。

关于小麦的判断题

关于小麦的判断题

关于小麦的判断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小麦的判断题:
1. 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之一。

(√)
2. 小麦属于禾本科植物,是一种草本植物。

(√)
3. 小麦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9500 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
4. 小麦主要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类型。

(√)
5. 小麦的麦粒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
6. 小麦可以用来制作面粉、面包、饼干、面条等食品。

(√)
7. 小麦是一种耐旱作物,可以在干旱地区生长。

(×)
8. 小麦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

(√)
9. 小麦的种植面积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

(×)
10.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

(√)。

早期小麦传入中国后的地位初析

早期小麦传入中国后的地位初析

早期小麦传入中国后的地位初析作者:董静来源:《卷宗》2020年第05期摘要:因环境气候、种植技术的代际传递、作物提供热量等各方面的考量,小麦进入中国后并没有立即得到广泛种植,而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本文就早期小麦传入中国后的发展历程和地位进行了简单梳理。

关键词:小麦;早期农业;小麦历史;植物考古小麦传入中国的相关研究,历来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作为并非起源于我国的作物,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最主要作物之一,其发展历史显得更加重要。

有专家学者根据系统的浮选结果,结合C14测年结果认为,至迟在距今4000年以前,小麦已经传入到中国境内,并且广泛地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以及西南地区。

[1]目前学界对小麦传入我国的时间基本得到了肯定。

但是小麦传入中国后并没有立即得到广泛的认可并成为相当重要的作物,而是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在推测作物的重要程度变化时,判断方法主要有出土某种作物的大致分布情况和密集程度、该作物的出土概率、百分比等,也有该作物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检测考古出土人骨来推测食用小麦的情况等。

首先在小麦遗存方面,黄河上游中游地区目前所发现的小麦遗存主要分布在甘青地区。

在青海喇家遗址2000年至2007年浮选的结果看来,小麦出土概率和百分比较低,整个遗址应该是粟和黍为主的旱作农业。

[2]甘肃地区主要是金蝉口遗址和李家坪遗址发现的小麦遗存。

金蝉口遗址发现的小麦数量为15粒,李家坪遗址发现8粒,与粟和黍的数千粒相比,非常少,而且年代约为齐家文化时期。

[3]东灰山遗址、天水的西山坪遗址等也表现出相似的情况。

[4]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发现的小麦也很少,如山西、陕西和河南仅有8个遗址发现小麦,一共仅有数十余粒,与体量数百倍千倍于小麦的农作物种子总量相比,小麦数量非常少;在青铜时代,即使是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小麦数量也有限,这还不排除可能存在有晚期地层侵入的小麦遗存。

[5]这些说明周代开始,基本上小麦开始在北方普遍种植起来,但是农作物仍然是基本以粟和黍为主,小麦从数量上表现得仍然有限,并未占据作物的主导地位。

后来者居上——小麦

后来者居上——小麦

后来者居上——小麦作者:徐龙来源:《餐饮世界》2022年第02期英国作家 J.A.G.罗伯茨在其《东食西渐——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中以“中国人靠食物征服世界”为题书写了序言。

这里的食物不仅是指中国菜肴、还有中国烹饪和饮食文化。

食物的主体就是食材,我们平日所见的很多食材都是外来的。

而这些食材物种绝大多数是通过“丝绸之路”陆续传入我国的。

提及“丝绸之路”,人们自然会想到汉武帝派遣张骞“凿空”。

而实际上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欧亚之间的部落已经开始接触,新石器时代即已存在商品交流关系。

发源于西亚的小麦,就是随着游牧民族通过中亚向东传播进入我国新疆河西地区。

“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是在1877年由普鲁士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提出的。

他所指的“丝绸之路”是以古都长安与洛阳为起点,经河西走廊,穿过天山脚下进入中亚、西亚及北非,终点到达欧洲地中海意大利中部的罗马的古代贸易商路,即“陆路丝绸之路”。

后来,人们把古代经由海路的中西交通路线称作“海上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出现得晚些,是由法国东方学家沙畹(é. Chavannes)于1913年首次提及的。

丝绸作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品,但并非是唯一的流通商品,所谓“丝绸”一词,已经不是流通商品“丝绸”的狭义概念,而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即“丝绸之路”概念在文化意义上的延伸。

“丝绸之路”是古代欧亚大陆之间进行长距离贸易的交通古道,也是人类历史上线路式文明交流的脐带。

随着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商品的输出,输入的多是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名石珠宝。

人们按照物品交流的内容,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赋予这条商路不同的名称,如“彩陶之路”“玉石之路”“青铜之路”“铁器之路”“瓷器之路”“绢马之路”“香料之路”及“小麦之路”……小麦发源于人类文明的假设诞生地,即西亚美索不达米亚肥沃的新月地带(Fertile Crescent)。

早在1万年前,人类已经开始食用野生的一粒小麦。

先秦两汉农作物分布组合的考古学研究

先秦两汉农作物分布组合的考古学研究
一 先秦两汉时期主要作物的发现
先秦两汉时期种植的粮食作物很多,根据文献 常 见 的 谷 物 名 称 以 及 传 统 上 对 历 史 时 期 粮 食 的 认 识 ,我 确 定 粟 、黍 、稻 、麦 、豆 、麻 、高 粱 七 种 最 主 要 的 作 物 加 以 考 察 ,其 他 如 小 豆 、薏 米 、荞 麦 、稗 子 等 ,对 农 业 社 会 的 影 响 力 远 没 有 七 种 作 物 大 ,又 由 于 受 发 现 情 况 的 制 约 ,在 此 不 作 主 要 研究对象。虽然这七种作物不是先秦两汉时期种植 作 物 的 全 部,但 却 是 最 重 要 也 最 常 见 的 谷 物种类。七种主要农作物中除高粱、小麦外,都是我国 本 土 起 源 的(小 麦 起 源 尚 有 争 议),它 们 在遥远的史前时期即已被驯化、栽培或引种,驯化栽 培 的 时 间 有 先 有 后,发 展 的 势 头 也 各 有 不 同。对考古发现的先秦两汉时期作物遗存材料的收集是进行时空分布和组合情况研究的基 础,我们将这一时期主要粮食作物遗存的考古发现列为附表 ,对不同作物进行简单的说明。附 表 所 列 材 料 尽 管 不 全 面 ,但 还 是 有 一 定 代 表 性 ,基 本 能 够 反 映 作 物 种 植 和 推 广 的 大 致 情 况 。 附 表大致依时代早晚排列,同 时 代 按 地 区 排 列。“时 代”根 据 考 古 报 告 的 认 定,对 报 告 中 表 述 为 “新 石 器 ”但 年 代 在 夏 商 纪 年 范 围 的 遗 存 也 一 样 收 入 ,时 代 跨 度 较 大 的 取 最 晚 的 年 代 。
刘兴林:先秦两汉农作物分布组合的考古学研究
(三)稻 中国是水稻起源中心,发现万年古稻遗存 的 地 点 就 有 浙 江 浦 江 上 山〔1〕、江 西 万 年 仙 人 洞 和吊桶环〔2〕、湖南道州玉蟾岩〔3〕。目前在具体 起 源 地 上 尚 有 不 同 认 识,长 江 下 游 江 南、长 江 中游两湖、华南、云贵和江淮 之 间 等 几 大 区 域 都 是 早 期 稻 作 遗 存 或 普 通 野 生 稻 集 中 分 布 的 地 区,也都曾是人们探讨稻作起源地所关注的地 区。最 近 又 有 学 者 根 据 第 四 纪 气 候 变 化 和 古 稻 出土及后世农业发展的连续性,推测澧阳盆地 最 有 可 能 是 中 国 稻 作 起 源 的 中 心〔4〕,与 前 述 长 江 中 游 地 区 有 重 合 。 我 无 意 介 入 起 源 地 的 讨 论 ,只 是 想 从 人 们 着 眼 的 这 些 地 区 来 说 明 ,水 稻 是 我国南方地区的优势作物,早期水稻种植大都在长 江 流 域 及 以 南 地 区。 新 石 器 时 代 遗 址 中 发 现 稻 作 遗 存 的 地 点 有 一 百 五 十 多 处 ,主 要 分 布 于 南 方 地 区 ,其 出 土 次 数 大 大 超 过 北 方 地 区 优 势 作 物 粟 和 黍 ,这 虽 然 与 人 们 对 于 史 前 考 古 中 稻 作 的 热 情 有 一 定 关 系 ,但 也 可 以 说 明 早 期 水 稻 种 植 的 形 势 。 至 新 石 器 时 代 晚 期 的 龙 山 时 代 ,水 稻 开 始 跨 出 江 淮 地 区 向 北 推 进 ,历 史 时 期 即 已 成 为 遍 布 全 国 的 粮 食 作 物 ,但 主 要 的 产 区 还 是 在 南 方 。 夏至汉代稻作遗存发现的总次数没有新石器 时 代 多,时 代 区 间 的 大 小 和 浮 选 等 手 段 应 用 的多少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他作物存在同样的 情 况,因 此,对 历 史 时 期 谷 物 的 种 植 情 况 不 能单看考古发现的次 数 和 频 率。 四 川 成 都 金 沙 出 土 商 末 到 西 周 时 期 的 炭 化 稻 谷 201 粒〔5〕。 湖北江陵纪南城陈 家 台 遗 址 发 现 多 处 被 火 烧 过 的 战 国 时 期 的 稻 米 堆 积 ,其 中 一 处 堆 积 面 积 5.25平方米,厚5-8厘米〔6〕。江陵凤凰山167号西汉初期 墓 随 葬 陶 仓 内 发 现 了 四 束 形 态 完 整的稻穗〔7〕。荆州谢家桥一号西汉墓陶仓内底部有厚5.4厘米的稻谷〔8〕。湖南长沙马王 堆 一号汉墓出土的稻有籼稻、粳稻、黏稻、糯稻,长、中、短粒并存〔9〕。出土的稻谷往往数量巨 大, 形 态 完 好 。 从 分 布 上 看 ,南 方 地 区 自 不 必 说 ,北 方 的 山 东 、河 南 、江 苏 (苏 北 )也 是 水 稻 出 土 较 多 的地区,新疆也有汉晋时期的稻谷出土。新疆 尉 犁 营 盘 墓 地 1995 年 发 掘 的 三 十 二 座 墓 中,有 十二座墓底或二层台以大麦草、稷草、稻草等铺盖,报 告 从 营 盘 的 环 境 条 件 和 其 有 限 的 出 土 数 量推测这些稻“似为野稻”,但新疆师范大学 生 物 系 对 出 土 作 物 遗 存 鉴 定 的 结 果 有 “稻 子”〔10〕。

小麦的传入与传播: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主粮革命

小麦的传入与传播: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主粮革命

小麦的传入与传播: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主粮革命历史早期的中国农业格局:北粟南稻至少在8000年以前,中国就形成了南方以稻作为主北方以粟作为主的农业格局,北方以小米为主食,南方以大米为主食。

南方以大米为主食的传统保留了下来,但北方的小米传统则发生了变化,由以小米为主向小米兼小麦为主,最终转为以小麦为主。

小麦的传入小麦原产于西亚,大约距今4500-4000间,也就是中国传统史学中所称的尧舜禹时代和夏朝初年,小麦传到中国并得到种植。

根据考古出土的小麦遗存推测,小麦或许由草原通道和绿洲通道两个路线传入,其中草原通道更重要,在这条路线上,小麦沿欧亚草原传入中国中国东部,先在山东一带种植,然后逐渐向西传播,到距今4000年左右时,已成为中原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传入后,中国农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小麦传入较晚的原因从考古资料看,中国与西亚之间的交流很早就已经出现,例如前所述8000到7000年前原产中国的糜子即传到西亚、欧洲,6000到5000年前发源于西亚的冶金术即传入中国,但小麦却直到4500至4000年之间才传入中国。

小麦这么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什么这么晚才传入中国?有学者认为,小麦传入较晚的原因有个:一是气候和环境原因和生产技术原因。

最早传入中国的是冬小麦,春小麦大约到西汉时才传入中国。

冬小麦原初生长在西亚,西亚地区是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与地中海气候相适应,冬小麦在冬季播种,第二年夏季收获。

中国是东亚季风性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主要作物是稻和粟,由此发展出的种植技术是春播秋收。

在中国种植小麦,顺应气候条件,要从冬季播种改变为秋季播种;同时小科播种的秋季和生长最快的春季,恰恰降雨量较少的时候,没有相应的灌溉水利改变供水状况,就无法种植小麦。

二是饮食习惯和粮食加工技术原因。

中国早期的主食是小米和大米,烹饪方法是整颗整颗蒸煮,而很少制作成粉,即古人所说的粒食。

第一个原因是可信的:冬小麦以粮食的形式,可能很早就传入过中国,但大多被消费掉了。

汉唐时期关中小麦种植的发展及其影响

汉唐时期关中小麦种植的发展及其影响

农业考古农业考古2019·32019年第3期小麦是关中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品种,早在距今4000多年的新时期时代已有种植。

但汉代以前,关中地区仍是以粟为主的多种农作物种植体系,小麦长期处于不受重视的边缘地位。

汉唐时期,传统旱作农业优势作物粟、黍等的地位逐渐下降,小麦开始成为关中地区的主粮,并在此后形成了以面食为主的饮食结构。

目前,学者们对小麦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历程研究颇多,但探讨它对特定地域饮食文化影响的文章并不多。

本文拟对汉唐之际小麦得以大规模种植的因素进行探讨,从而揭示小麦推广对关中地区饮食结构和面食文化的影响。

一、汉代以前的关中小麦种植迄今为止关中地区的小麦遗存最早发现于陕西省武功县赵家来遗址,距今约4400~4000年,反映出关中地区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小麦种植。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告麦’和‘受麦’等字样多次出现,据测定,这些甲骨属于殷商早期,距今已有3200多年”[1]。

说明在商代早期,小麦就已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种植。

2001年,在扶风县周原遗址出土的史前时期到两周时期的植物种子遗存中,有120粒小麦为先周时期遗存,说明在商代晚期,关中地区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小麦种植[2]。

汉唐时期关中小麦种植的发展及其影响刘欣朱宏斌摘要:汉唐时期是关中小麦广泛种植传统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不仅得益于不断发展的农作物种植和食用加工技术,灌溉设施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面食的普及也是重要的推动因素。

此后,小麦主粮地位的确立,使种植结构得到调整,促进了关中地区饮食结构的形成,也渐次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面食文化。

关键词:小麦;关中地区;汉唐时期中图分类号:K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335(2019)03-0026-06On Development and Impact of Wheat Cultivation in Guanzhong Area During theHan and Tang DynastiesLiu Xin,Zhu HongbinAbs tract: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were the key periods for the widespread of Guanzhong wheat.This was not only due to the upgrading technologies for crop cultivation and food processing,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irrigation facilities, growth of popul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pasta.Since then,the status of wheat has established as the staple food,which ad-justed the planting structure,built up the dietary structure in the Guanzhong area,and gradually formed a rich and varied pasta culture.Key words:wheat;Guanzhong area;Han and Tang dynasties刘欣,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史;朱宏斌(通讯作者),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史。

安徽省省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省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省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关于麦类作物的文字记载,最早发现于商代甲骨文,其中还有专门围绕麦类作物(小麦和大麦)种植和收获举行的祭祀活动,说明小麦在商代已经得到重视。

在商代以后的文献资料中,麦的出现更加频繁。

鲁庄公七年(前687年)经、传及庄公二十八年(前666年)经文记载鲁国“无麦、苗”“大无麦、禾”,即发生在今山东半岛曲阜一带的两次不同程度的小麦歉收。

鲁文公十七年(前610年)传文又云“齐人将食鲁之麦”。

鲁隐公三年(前720年)传文记载周、郑交恶,郑国贵族祭足率领军队伐取“温之麦”。

温是东周的畿内采邑,位于今河南温县南。

鲁成公十年(前581年)传文记载晋景公病重,欲尝新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

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传文记载楚国“将取陈麦”,掠夺位于今河南淮阳的陈国之粮食。

这些史料表明,至少在春秋时代,位于北方的东周、晋、鲁、郑、陈等都有了小麦的种植。

正由于此,晋悼公的兄长因“不能辨菽麦”而被嘲讽为“不慧”(《左传》成公十八年,前573年)。

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传文有“麦麴”一词,杨伯峻先生注:“麦麴即今之酒母,用以酿酒者,盖蒸麦以为之,故曰麦麴。

小麦在中国的种植历史

小麦在中国的种植历史

小麦在中国的种植历史(四)作者:曾雄生来源:GLULU清真美食文化版权声明小麦古来引进中国的物种很多。

但麦子是最成功的一个,这不单是指麦子的种植面积大,食用人数多,而且是指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影响到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

这从麦子和其他几种外来的作物的比较中便可以看到这一点:一般认为,大豆原产于中国东北,对于原来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来说也是一种外来作物,最初称为“戎菽”。

戎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其中一支叫山戎,相传齐桓公北伐山戎时,把大豆引种到了内地。

战国时,菽的地位迅速上升,并取代了黍的地位,菽粟并为当时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同一时期的典籍也常常是将菽粟相提并论。

一些地方,如七雄之一的韩国,“民之食大抵菽饭藿羹”。

然而,从汉代开始大豆的地位就开始让位于麦了,它只是作为一种救荒作物来种植和提倡。

高粱高梁原产地在非洲,三世纪前即经由印度传入中国西部的四川,称为蜀黍。

虽然高梁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但十三世纪以前,并无大的发展,十三世纪后也主要在北方地区种植,且被视为“粗稼”(粗粮)。

这与高粱所扮演的角色有关。

高粱虽然也充当口粮,但主要用于救荒,其次就是制糖酿酒做苕帚。

明代中后期,原产美洲等地的番薯、玉米、马铃薯、花生等新作物引进中国,并且以其极强的适应性和极高的产量,迅速在中国得到传播,对于中国土地的开发利用以及人口的增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这些新作物都没有取得象麦子一样的地位,而只是在一些不宜种植稻麦的“高山海泊”之地作见缝插针式的种植,并成为这些地方人们的主食,对于大多数明清以后的中国人来说还主要是靠稻麦养活。

小麦麦作虽然是外来(后来)农作物最成功的一个,但也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诗经》中有一首周人赞美他们祖先的诗篇,篇中提到了麦,可知关中地区在公元前11世纪已有麦子的传入,而千年之后的汉武帝末年,关中地区仍然没有形成种麦的习惯,董仲舒在向汉武帝提建议时就提到“今关中俗不好种麦”。

简述中国古代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和栽培历史

简述中国古代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和栽培历史

中国古代粮食的代称也叫谷、五谷、八谷、九谷、百谷,但以五谷为最多。

在原始社会,中国的粮食品种主要有:粟、黍、稻、菽(大豆)、大麦、小麦、薏苡等。

北方以种植粟、黍粮食品种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粮食品种有黍、稷、稻、小麦、大麦、菽、麻等七种。

主要的粮食品种是黍、稷。

直至明代以前,中国的粮食品种大致如此。

在《诗经.小雅》中,农作物的排列顺序是:黍、稷、稻。

当时人们很迷信自然,称社为地神,稷为谷神,故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称为社稷。

因而社稷即成了国家的代名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灌溉的发展,人们才有条件种植对水土要求较高的菽和粟。

虽然粮食作物品种变化不大,但是,作物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变化的特点是菽(大豆)的地位上升,并和粟一起列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这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从战国到唐代,粟一直是中国北方的主要粮食。

西周以前,中国粮食品种以黍、稷为主,其他粮食品种不占主要地位。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五谷的概念,表明当时粮食作物的品种初步有了定型。

主要粮食品种有:粟(禾、稷)、菽(大豆)、黍、稻、小麦、大麦、麻七种。

秦汉时期粮食结构有所变化,主要粮食品种有:粟、稻、小麦、大麦、大黍、粱、大豆。

汉代董仲舒建议在关中一代推广小麦。

汉魏时期由于石磨的推广,麦子磨成面粉,这一饮食史上的进步,也促进了小麦生产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粮食品种的顺序是:谷(稷、粟)、黍、粱、大豆、小豆、大麻、大麦、小麦、水稻、早稻。

隋唐五代时期,主要粮食品种的顺序是:稻、粟、麦。

宋元时期,稻麦两熟制逐步形成,双季稻得到推广,明代以后,水稻更加发展,因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同时,玉米、甘薯、土豆从国外引进,更加丰富了粮食品种。

当时主要的粮食品种是:水稻、小麦、谷子、玉米、豆类。

到1950年,粮食品种是指小麦、大米、大豆、小米、玉米、高粱和杂粮七大品类。

1952年,粮食减为四大品种:小麦、大米、大豆和薯类。

从历代粮食亩产量,看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

从历代粮食亩产量,看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

从历代粮食亩产量,看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理性讨论、数据说话,关注明析历史,探究历代王朝的经济真相】笔者在研究历代经济真相的时候,总会碰到历代粮食亩产量的问题,毕竟古代都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就连商品经济发达的宋朝也不例外,因为粮食、丝绸、麻布等产品最终都依赖土地的产出。

关于亩产量,古代多是一些散点性的数据,聊胜于无。

下面笔者就为大家整理秦汉、隋唐、两宋、明清等朝代的粮食亩产量。

注意事项1、关于度量衡,参照笔者先前的文章《正本清源:带你了解历朝历代的度量衡,附换算关系》,亩产量都换算成现代单位,方便比较。

2、关于粮食品种,北方为小麦或粟米,南方为水稻。

小麦、大米的堆密度为0.7公斤/升。

3、关于出米率,即谷子转化为大米的比率,按60%计算,现代超过70%,古代碾米技术落后,古籍的说法比较杂,50%、60%、70%都有,考虑古人比较节省,碎米也不会浪费,就按60%计算。

五谷杂粮历代粮食亩产量推算秦汉:那时候北方耕种技术发达,亩产量高;南方还没开发,技术落后,水稻刚进入百姓的视野,亩产量低。

南方大米:《淮南子·主术训》提到“十亩之田,率岁之收,不过四十石。

”相当于稻谷的亩产量为4石,折成大米为2.4石。

北方小麦:《后汉书·仲长统传》提到“通肥饶之率,计稼墙之入,亩收三石。

”即小麦的亩产量为3石。

秦汉时期1石为14公斤,1亩为0.69市亩。

因此,秦汉时期的粮食亩产量为:北方小麦,120斤/市亩;南方大米,96斤/市亩。

隋唐:国家重归统一,加上南朝对南方的开发,为水稻亩产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南方大米:从狄仁杰《乞免民租疏》推算,大米的亩产量为1.5石。

北方粟米:《新唐书·食货志》记载“一顷百亩,出米五十余斛(石)。

”粟米的亩产为5斗多,如果折合成小麦的话,约为1石(小麦不用脱壳)。

隋唐的1石为42公斤,1亩为0.8市亩。

因此,隋唐时期的粮食亩产量为:北方小麦,105斤/市亩;南方大米,157斤/市亩。

中国古代种植的小麦,起源到底是哪里呢?

中国古代种植的小麦,起源到底是哪里呢?

中国古代种植的小麦,起源到底是哪里呢?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

上月,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储备充足,价格长期稳定,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供应的影响很小。

而作为国民最为重要的主粮之一,起源于西亚的小麦在中国有着不可忽视、举重若轻的地位。

小麦何时传入中国?最有可能通过哪条途径传入?对中国古代饮食传统造成了怎样的改变? 5月9日上午本期首都科学讲堂之“极简科学课”,著名植物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根据近年的考古成果,开启了一场有“有图有真相”的植物考古之旅。

对中国来说,两种粮食是最重要的,一个是南方的水稻,一个是北方的小麦。

中国农业生产是“南稻北麦”这样一种种植制度。

南方人喜欢吃大米饭,北方人喜欢吃面粉做的各种面食,面条、馒头、烧饼。

在这两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中水稻起源于中国,是我们中国古代先民为全世界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

小麦不是起源于中国,而是后来传入的。

考古学通过200多年的研究发现,世界有四个农业起源中心区:西亚农业起源中心区、中国农业起源中心区、中南美洲农业起源中心区、非洲北部农业起源中心区。

我们现今社会主要的农作物品种和家养动物品种,绝大部分都是起源于这四个农业起源中心区。

小麦起源于西亚农业起源中心区,这个中心区非常重要,西亚的古代先民为我们驯化出的农作物品种种类很多,谷物类包括小麦、大麦、燕麦、黑麦,也就是说所有的麦类作物都是起源于西亚,具体讲,就是西亚的半月形地带。

为什么小麦会在这半月形地带起源?原因很简单,因为小麦的野生祖本主要分布在这个半月形地带。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栽培作物是由野生植物驯化而成的,所以每一种栽培作物都有它的野生祖本,也就是说都有它的妈妈。

想找这种栽培作物是哪儿起源的,首先要先找它的野生祖本在哪里分布。

有些学者曾经也讨论过,说小麦有没有可能起源于中国,但是从科学的角度讲,小麦不可能起源于中国。

小麦在我国栽培历史已经有多少年

小麦在我国栽培历史已经有多少年

小麦在我国栽培历史已经有多少年小麦起源于西亚,西亚便传入我国,我国在5000年前就有小麦种植,已被考古证实。

并且小麦在我国汉代已有一定面积种植。

一,我国小麦的起源和种植历史有些日本学者曾经认为,中国的小麦是汉代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后从西方传入的。

但在后来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东方和西方文明交流开始于5000年以前的民间交流,要比官方开通的“丝绸之路”时间早3000年左右。

在民间交流的早期,小麦就从西亚传于我国。

一些长期致力于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工作的学者指出,甘肃省发现出土最早的小麦种子有4000多年的历史,河南殷墟里的小麦也有3500年左右的历史,这与殷代甲骨文中已有“麦”字的记载相一致。

1955年在安徽亳(bo)县钓鱼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小麦颗粒,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在5000年前的远古时代就已栽培小麦了。

从近代和现代对商代甲骨卜辞的研究证明,我国至迟在商代已有相当规模的栽培小麦。

根据对卜辞和遗存小麦的考证,可以认为,栽培小麦在商代已有相当的种植规模。

当然,在周代古书典籍中有关小麦的记载就更多了。

如在反映西周到春秋时期社会生活状况的《诗经》中,所提到的主要粮食品种为黍、稷、禾、麻、菽、麦、稻等。

二,我国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我国什么时间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在学术界存在争议。

一些日本学者认为,我国的唐代的碾石畏经营赋有独特的历史性,是以小麦的磨粉作业为主要内容的,他们认为,如果小麦种植还不普及,碾石畏经营就不可能大规模流行。

而我国学者经过大量研究认为,我国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与其相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首先以石磨的普遍推广使用为标志,其次与农田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和精耕细作的水平和防旱保墒技术的提高有关。

有关石磨在汉代的普遍推广使用已经在大量考古中发现证实;汉代的水利工程规模很大,在考古中也已经发现证实;水井模型在西汉中期以后的墓葬中是常见之物;如此等等,我国学者认为在汉代我国就有小麦大面积种植(这一时期的地主庄园已经初具规模)。

小麦种植历史

小麦种植历史

小麦种植历史
小麦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自20万年前开始在
中东地区野生。

大约1万年前,人类开始通过种植和培育来改良小麦,使其成为一种更适合人类食用的作物。

在古代中东地区,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

古代埃及人、巴
比伦人、亚述人和波斯人都种植和食用小麦。

在中国,小麦的种植历
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800年左右,同时种植的还有稻米和谷子等作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麦的种植和品种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

在欧洲、北非和北美洲等地,小麦也逐渐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

到了现代,小麦已经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小麦的生长速度、产量和抗病能力等方面
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如今,小麦种植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营养价值。

小麦在中国的种植历3

小麦在中国的种植历3

小麦在中国的种植历史(五)作者:曾雄生来源:GLULU清真美食文化麦子中国自古以农立国,重视粮食生产是历朝列代的基本国策。

麦子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自然也得到了统治阶级的重视。

至少从周代开始,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就开始了对麦作的关注。

《礼记·月令》就有天子亲自祈麦实,劝种麦的记载,其他作物没有这样的记载,可见对麦的重视。

西汉汉武帝时的政治家董仲舒就从孔子所修订的《春秋》中发现,《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

以此为依据,他请求汉武帝下令,在关中地区及时地赶种冬小麦,以后经过赵过和氾胜之等人的努力,取得了成功,关中地区也因此获得了大丰收。

经过汉代的大力推广,麦子在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显著提高,麦子成为汉魏时期军事行动的导向。

曹操在选择大本营和进攻目标时,都要考虑麦子的因素。

曹操本人也非常重视麦子种植,当时正是战乱之时,麦田常被兵马所践踏。

曹操下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

于是当军队要通过麦田时,“骑士皆下马,付麦以相持”。

有一次曹操自己的马踏进了麦田,他以身作则,割发代刑。

小麦扬花为给天下人树立榜样,一些统治者还亲自试种,以增加对麦的了解。

唐玄宗就亲自在皇家花园中种麦,并带着太子一起去收割,他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想要太子们知稼穑之艰难,同时他自己也想对麦多有一些实际的了解。

他说“遣人视田中稼,多不得实,故自种以观之。

”出于同样目的,宋仁宗也在后苑建宝政殿,专以种麦。

上行下效,一些地方官也积极致力于劝民种麦,如唐韦丹在广西容州教种麦,宋黄震在抚州劝种麦等。

为了发展小麦生产,历代政府主要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放种子。

由于许多地方先前没有种过麦子,因此,要发展麦子生产,必须首先解决种子问题。

政府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产麦区的种子调集过来,向农民(特别是贫苦农民)免费发放。

二是出台免租税政策。

农民利用水稻收获之后的稻田种植小麦,可以不交租税,收成全归己有。

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于稳定南方麦子种植起到重要的作用。

粮食文化知识题库及答案

粮食文化知识题库及答案

粮食文化知识题库(苏州市粮食局)目录一、粮食起源文化 (1)二、粮食农耕文化 (6)三、粮食加工文化 (11)四、粮食仓储文化 (16)五、粮食物流文化 (22)六、粮食购销文化 (27)七、粮食饮食文化 (33)八、粮食人文典故 (39)粮食起源文化一、综述1.人类最早从事生产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答:人类最早从事生产活动的目的就是谋取食物。

早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主要是以狩猎、捕捞和采集野生植物的块根、嫩茎叶、种子、果实等方式直接向自然界索取现成的食物而生活。

2.中华民族粮食文化萌发在哪个时代?距今约有多少年?答:中华民族粮食文化萌发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有八九千年。

3.中国古代粮食的代称是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主要的两种说法分别是什么?答:一种是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是指麻、黍、稷、麦、菽。

4.战国时,贵族们食用的粮食主要是什么?黄河流域广大人民主要食用并在市场上流转的粮食是什么?答:前者是麦稻,后者是粟。

5.西汉张骞开拓了“丝绸之路”,将哪些西方作物传入中国?答:芝麻、苜蓿、石榴、葡萄等。

6.我国旱粮种类很多,主要有哪些?答:玉米、高粱、谷子、糜子、大麦、燕麦、荞麦、豌豆、蚕豆、绿豆等。

二、稻谷7.稻起源于哪里?答:中国和印度。

8.中国水稻有多少年的栽培历史?答:6900多年的栽培历史。

9.全球有哪三个水稻系统?三个系统分别包括哪些国家?答:中国系统,包括朝鲜半岛及日本;南亚系统,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东南亚系统,包括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及澳洲。

10.栽培稻是由野生稻培育而来的,我国栽培水稻的演变是怎样一个过程?答:我国栽培水稻的演变过程是由原始的野生稻经过人为的栽培、改良,逐步演变为中熟、早熟品种。

11.我国稻作文化的发源地是哪里?答:长江中下游地区。

以苏州为中心的太湖流域,也是稻作文化的源头之一。

12.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稻谷,这些稻谷有多少年的历史?答:这些稻谷已有6700~6900年的历史。

中国粮食作物种植史

中国粮食作物种植史

中国粮食作物种植史在中国历史的粮食作物大多称为五谷(“谷”是“穀”的简体字,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jì计,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穀。

穀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

)即粟(稷)、豆、黍、麦、稻,也有种说法是(稷)、豆、黍、麦、麻,这与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心在北方,而水稻多产于南方,在北方的影响有限故由此五谷的说法。

(1)在中国北方种植最早粮食作物就是粟(稷)既谷子。

粟脱壳后就叫小米,带壳就叫谷子。

它原产于中国黄河流域,在我国栽培史有7000年的历史,在新石器文化遗址如西安半坡遗址、河南裴李岗遗址都出土过粟粒,在周代谷子是首要作物。

周代拿稷来代表谷神,和社神(即土神)合称社稷,并且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名词。

农官也称为后稷。

粟由野生狗尾草驯化栽培而成,既耐干旱、贫瘠,又不怕酸碱,所以在我国南北干旱地区、贫瘠山区都有种植。

甲骨文“禾”即指粟。

粟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

粟既可熬粥,也可酿酒,也可做糕点。

我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

小米熬粥营养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

著名品种有山西沁县黄小米,山东章丘龙山小米、山东金乡的金米、河北桃花米等。

(2)小麦,是当今种植面积最广的粮食作物。

小麦原产于西亚,在伊拉克北部发现过最古老的小麦,有8000年的历史了。

大约在4000-5000年前传入中国,1955年在安徽省毫县钓鱼台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炭化小麦种子;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告麦"记载,说明公元前1238~前1180年小麦已是河南省北部的主要栽培作物。

最先种植的是春小麦,现在东北和内蒙一带仍种植春小麦。

在华北一带种植是冬小麦。

小麦在我国的种植经历了从西到东,从北到南,先是春小麦后到冬小麦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小麦可能最先就是由西亚通过中亚,进入到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1979年,塔里木盆地东端的罗布泊西北约70公里的孔雀河下游北岸,一个原始社会的墓葬的随葬草篓内又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小麦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考证九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考证卫斯载《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提要:我国何时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学术界存有不同看法。

日本学者西嶋定生先生认为:我国唐代的碾碨经营赋有独特的历史性,是以小麦的磨粉作业为主要内容的。

如果小麦种植还不普及,碾碨经营就不可能大规模流行,并把“城市的发展”、“庄园经营的发展”作为唐代小麦种植与碾碨经营之间经济结构的两个显著特点。

西嶋先生的“碾碨经营论”是指“水磨经营”而言。

笔者认为,我国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与其相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首先以石磨的普遍推广使用为标志。

其次是与农田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和精耕细作的水平以及防旱保墒技术的提高有关。

与社会经济相联系,则反映在人口的增长、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诸多方面。

有关石磨在汉代的普遍推广使用情况,已被大量考古发现所证实。

汉代的水利工程规模都很大,考古学在此方面的主要发现有:陕西西汉白渠渠首遗址和安徽安丰东汉塘(芍坡)灌溉工程水堰遗址。

此外,水井模型在西汉中期以后的墓葬中是习见之物。

汉代耕作技术上的进步,从考古学角度来看,主要反映在铁犁铧的大量出土和牛耕、耧播资料以及大量的小型铁农具的发现等方面。

大面积的种植小麦,为人口的增殖创造了必备的物质条件,这一时期的地主庄园已经初具规模。

我国栽培小麦,从考古学提供的材料来看,大约有四千年以上的历史。

60年代初,新疆天山东部的巴里坤县石子乡土墩遗址(属新疆新石器时代三种文化类型之一的“含彩陶类型”)里曾发现过已经碳化的小麦粒(1)。

1979年,塔里木盆地东端的罗布泊西北约70公里的孔雀河下游北岸,一个原始社会的墓葬的随葬草篓内又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小麦粒(2)。

据文献记载,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小麦当始于汉代。

《汉书·食货志(上)》云:汉武帝时,董仲舒曾上奏:“《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按:《春秋》记载麦禾歉收之事,如庄公七年‘秋,大水,无麦苗’;庄公二十八年‘…冬…大无麦禾’),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

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

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令毋后时。

”所谓宿麦,秋冬种之,经岁乃熟,故云宿麦,即冬小麦。

因此,汉武帝派“遣谒者劝种宿麦”(3)。

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2——公元前7年在位)时,著名农学家汜胜之曾以“轻车使者”的名义,在关中平原推广种植小麦而著称天下(4)。

《后汉书》所载东汉皇帝对粮食生产所下的十几次诏书,其中有九次涉及麦(5),充分显示了麦在汉代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正如有些学者所说:“两汉以粟麦为主的粮食生产结构是北方作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反映。

”(6)但是,由于文献记载资料尚少,还不足以说明在我国北方地区汉代即已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

我国何时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学术界一直存有不同看法。

60年代以前,最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说法是,日本学者西嶋定生先生提出的“唐代碾碨经营论”。

他认为,我国唐代的碾碨经营赋有独特的历史性,是以小麦的磨粉作业为主要内容的。

如果小麦种植还不普及,碾碨经营就不可能大规模流行(7)。

60年代以后,由于考古学在此方面的不断发现,我国一些学者开始改变对这一问题的固有观点,提出了汉代我国即已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的新观点。

但从总体而论,我国学者还没有人探究过这一问题,还不曾对“唐代碾碨经营论”进行过辩论,即还不曾使人们对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有一个立体的认识,甚至还有少数同志赞同西瞚先生的观点。

所以,本文旨在通过与西瞚先生提出的“唐代碾碨经营论”的辩论,对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作一番考证。

在未介入正题之前,首先我们应该弄清何为碾碨,西嶋先生认为:“碾碨是石碾。

”“是利用水平面运动的石碾,即进行脱粒、磨面的工具。

”并指出:“碾碨主要是用于小麦制粉的应用水平运动的工具,由于利用水利,在南北朝以后,尤其是在唐代迅速发展并作为营利投资的对象而在许多庄园附属磨坊中占有主要地位的工具。

”(8) 对于西嶋先生对“碾碨”一词的解释,笔者有不同的认识,“碾碨”就是指水磨而言。

因为碾即辗的别体字,碨即硙的别体字。

辗字单独来讲,有车轮转动之意。

硙,磨也。

辗与碨组成一词,即有轮转带动磨转之意。

轮转的动力何来?是靠水力,而不是靠别的动力。

《北齐书·高堂隆传》云:“又凿渠引漳水周流城郭,造治水碾碨,并有利于时。

”《通典·食货·水利田》亦云:“往日郑白渠溉田四万余顷,今为富商大贾竟造碾碨,堰遏费水,渠流梗涩。

”可见碾碨在当时实指水磨而言,并非指石碾而云,不然的话,西嶋先生提出的“碾碨经营所引起的社会问题即朝廷和碾碨经营者之间以水利权为中心的对抗”(9) 就不会发生。

朝廷禁压碾碨设置就与以“保护灌溉水利为目的的农本主义”无关(10)。

事实上西嶋先生的“碾碨经营论”是指“水磨经营”而言,而与“石碾经营”相距甚远。

我国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真的与水磨的出现有关吗?笔者认为,我国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与其相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首先以石磨的普遍推广使用为标志。

其次是农田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和精耕细作的水平与防旱保墒技术的提高有关。

与社会经济相联系,则反映在人口的增长、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诸多方面。

为什么说我国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以石磨的普遍推广使用为标志?因为在石磨发明以前,人们是把麦子、大豆煮成饭吃的,“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11),“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12)。

有了石磨,就可以把麦子磨成面粉。

由粒食改为面食,是我们民族饮食史上的一大进步。

“饼饵麦饮甘豆羹”(13),颜师古注:“溲面而熟之则为饼,饼之言并也,相合并也。

麦饭,磨麦合皮而炊之也。

”王应麟补注:“《说文》,‘饼,面食也’。

麦末谓之面。

”《说文解字》云:“面,麦屑末也。

”汉代时期,正是我国石磨普及推广时期,也是小麦由粗食到细食的转变时期。

正如陈文华先生研究这一问题时指出的那样:“烧饼、面条、馄饨、水饺、馒头、包子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于是小麦就成了深受人们欢迎的粮食。

社会的需要大大促进了小麦种植的发展。

”(14)根据笔者的研究,石磨大约诞生于战国时期,而普及使用则在汉代(15)。

目前见于考古学方面与此有关的发现,实用性汉代石磨的考古发现有:河北满城王陵山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石磨,该磨“分上下两扇,上扇表面中心作圆形凹槽,周边突起,当中有一道横梁,两侧各有一个长方形孔,底面满布圆窝状磨齿,中心稍有内凹,下扇磨齿亦为圆窝状,表现微隆起,中心有一圆柱形铁轴,磨通高18、径54厘米,铜漏斗上部大,口下腹收敛作小口,腰部外施宽带纹一道,上口径94.5、下口径29、高34厘米。

自上口向下16厘米处,漏斗内壁平伸出四个支爪,两两相对,其跨度超过石磨直径,这说明四个支爪上原当置有承托石磨的木质器。

”(16)山东济南市出土的汉代石磨,该磨分上、下两扇,上扇剖面略呈“凸”字形。

顶部中央为相对的平面作半月形的进料口,中隔横梁。

上扇边缘较薄,边缘侧面有长方形洞,为安装推磨棍之处。

上扇边缘表面刻满斜线纹。

下扇中心凸起榫,磨齿的形状是凹坑式的,排列成同心圆,凹坑亦略呈枣核形(17)。

山西襄汾县汉代临汾故城遗址出土的石磨,上扇厚9厘米,下扇厚10厘米。

上扇之进料漏斗深9厘米,呈半锥体形。

磨齿为点状纹,凹入成小圆坑,上扇侧有长方孔,为安装磨棍之处(18)。

洛阳河南县城东区汉代粮仓遗址出土石磨四件,编号302∶3为石磨盖,剖面作“凸”字形,背部有两个半月形漏斗,斗内嵌铁片。

磨擦面的磨齿纹,是短的长方坑,共六匝。

磨上扇边缘有长方孔三眼,可安装推磨棍三根。

此磨通高11厘米,直径50厘米,边厚7厘米。

317∶29为磨的下扇,磨齿形制为短的长方坑。

磨中心方孔内有铁片,原来也当安装了铁轴。

此磨扇直径49厘米,边厚6厘米,中间厚8厘米。

另外两个磨盘出于305粮仓和320粮仓,报告说此二件已残损(19)。

甘肃省古浪县陈家河台子汉代遗址出土一石磨,只有下扇。

其磨扇形制为凹入菱形纹,与枣核纹近似(20)。

河南淇县县城土产公司院内出土的汉代石磨,直径55厘米,通高19.5厘米,下扇厚13.5厘米。

上扇有半圆形漏斗两个,中隔一梁,漏斗底孔一大一小,大的孔径为3厘米,小的孔径为2厘米。

上扇表面饰阴刻平行线纹,边缘侧凿一个装推磨棍的长方孔。

下扇磨擦面微微隆起,磨中心有铁质圆轴,磨齿是八区斜线纹(21)。

属于明器的汉代石磨和陶磨,据不完全统计,大约在70件以上(22),涉及到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宁夏、北京十个省市,五十多个县(23)。

正如李发林同志在研究我国古代转磨(石磨)产生的地域和具体时间时指出的那样:“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战国、两汉、三国的转磨大都发现于黄河、长江流域。

南方的珠江流域和北边的辽河流域则相当罕见,两汉转磨出土的地区大都是盛产小麦的地区,这不是偶然的。

正是小麦这种粮食需要做成面粉,才便于进一步制成可口的食品。

”(24)上面我们谈的是有关汉代石磨的考古发现,既然说我国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以石磨的普遍推广使用为标志,那么,伴随汉代石磨的考古发现,必然有小麦或与小麦相关资料的发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出土过汉代小麦实物的地点有十处。

即: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陕西西安西郊汉代建筑遗址、河南洛阳西郊、河南新安铁门、甘肃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江苏邗江甘泉西汉“妾莫书”木椁墓、新疆民丰尼雅汉代遗址、新疆楼兰故城遗址、内蒙乌兰布和(25)、甘肃居延肩水金关汉代遗址(26)。

与此有关的考古发现还有:60年代初,洛阳老城西北郊81号汉墓出土的小口、圆肩陶仓,在盖上分别书有“麦”、“黍”、“粟”、“豆”等字样(27)。

西安市东郊汉墓出土的一件陶仓上,用墨书“小麦囤”字样(28)。

70年代初,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的简牍中,据裘锡圭先生考释,曾有“以麦为租”的记载,一个大竹片上记:“市阳租五十三石三头六升半,其六石一升当□物,其一斗大半当麦”等文字(29)。

1972年,洛阳金谷园车站11号汉墓出土的一批书有文字的陶仓中,据发掘者报告,这些陶仓可分三式,Ⅰ式5件。

每件腹部都粉书四个文字,分别为“小麦百石”、“黍粟百石”、“大豆百石”、“白米粟□石”。

Ⅱ式10件。

肩腹部分分别粉书如下数种粮食品种的名称“粟”、“黍”、“黍米”、“小麦”、“麦□”、“〓”、“〓米”等。

Ⅲ式10件,有6件仓的肩部分别粉书“白米”、“小麦”、“米”、“黍”等字样(30)。

另外,据有些学者研究,30年代出土的居延汉简中所见农作物也有小麦的记载。

如简文:“出麦五斗,廪夷胡瞫长王勤五日食。

”(《甲》382)“出麦五百八十石八斗八升,以食田卒剧作六十六人五月尽八月。

”(《甲》1601)至于说水磨的产生与我国大面积种植小麦有无必然联系,笔者认为,水磨是在石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标志着我国粮食加工技术已发展到一定的高度,而与大面积种植小麦并无直接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