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洪村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洪村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98bbb5852458fb760b5642.png)
洪村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新世纪,实现洪村小学办学目标。
继续深化改革,健全内部运行机制,逐步增强学校活力,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制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
一、办学目标:为把洪村小学办成高素质、有特色、现代化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建设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一流师资队伍而奋斗。
二、管理体制改革制度:(一) 校长负责制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党政领导职责分明。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学校行政工作全面负责,适当时准备实行校长职级制。
党支部负责党务工作,发挥着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
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
(二)全员聘任制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职工全员聘任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构建和完善教育人才市场,促进人才流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实行全员聘任制,根据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由原来国家用工制度改为单位用工制度。
1、实行聘用合同制A、范围、对象实行聘用合同制的范围、对象,限于学校在编教职工,包括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合同制工人及今后新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新接受、新调入的其他人员。
B、待遇。
(1)教育局认定的在编在岗人员参加校结构工资考核。
(2)教育局未认定的非在编在岗人员不实行校结构工资,实行校内聘用合同制,其待遇由合同规定。
坚持合同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聘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特定的工作为期限三种。
如教职工拒绝聘任,则作自动离职处理.校长向教师发任职聘任书,聘书按聘任期签发。
如有一方要解除合同关系,应提前一个月用书面形式向对方提出申请。
2、实行岗位合同制校长根据区教育局下发的核定编制设定岗位,按劳动法要求确定劳动岗位安排满工作量。
A、签订岗位任务书,任务书一学年签订一次.校方与教工各执一份。
具有法律效律。
B、校内转岗、待岗。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436b0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c.png)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需要不断地更新改进,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一些改革方案:一、领导班子的调整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组成要根据学校的运行情况和发展目标来调整。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团队建设,优化领导班子的组成,使之更加合理、科学。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估机制,换届时要根据考核结果来进行人员调整。
二、学校制度建设学校制度是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保障,我们要重视制度建设。
学校所有的管理制度都应该是科学的、可操作的,同时也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我们可以组织专门的工作组来研究、制定出适合学校管理的各种制度,确保其顺畅执行。
三、规范管理流程学校管理的各个流程都应该得到规范,包括学生入学、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师资考核等等。
每个流程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确保学校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以便于各部门之间的衔接和沟通。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学校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们要在学校内部建立信息化系统,做到数据有效共享,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同时,学校要根据自身需求开发出一些与教学、管理工作相关的软件和系统,以便于管理工作的高效完成。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学校管理的一个关键因素。
我们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管理,通过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我们也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晋升机会,营造出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工作的氛围。
以上就是我们提出的一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这些方案不断地引导着我们走向更完善的管理模式,促进学校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当代教育发展,在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改造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方案
![改造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6ba17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3.png)
一、背景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内部管理制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学校管理效率,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增强师生满意度,特制定本改造方案。
二、改造目标1. 提升管理效率,实现学校资源优化配置。
2. 强化师生权益保障,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3. 适应教育现代化需求,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改造内容1. 组织架构调整(1)成立学校内部管理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
(2)优化学校行政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实现权责分明、协同高效。
2. 管理制度创新(1)制定《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汇编》,涵盖人事、财务、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
(2)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学校内部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流程优化。
3. 教学管理制度改革(1)完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教师绩效考核,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3)推进教育信息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学生管理制度改革(1)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潜能。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5. 后勤保障制度改革(1)优化后勤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2)加强后勤人员培训,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素质。
(3)推进后勤设施现代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实施步骤1. 前期调研阶段:收集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制定改革方案。
2. 组织实施阶段:成立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阶段推进改革措施。
3. 监督评估阶段:定期对改革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改革方案,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学校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内部管理改革工作,确保改革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 加大经费投入:为改革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开展。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e07ea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4.png)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所在。
为了保证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探索新的路子、解决新的问题,我校决定进一步实行内部体制改革。
一、指导思想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针,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可持续人才为目的,通过运用正确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物资激励手段,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形成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多能少、充满活力、激励向上的运行机制,进而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二、改革的内容1、实行“四定”、“四制”“四定”:定规模、定编制、定岗位、定工作量主管领导及校长负责,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
2、实行岗位责任制,制定好考核原则和考核基本标准,做到有章可循、客观公正,避免感情用事。
3、实行教职工聘任制在“定岗位”、“定编制”的基础上,实行教职工择优上岗要制定好“聘任制方案”明确聘任条件、规定聘任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采取“自荐”“聘任”的办法层层聘任。
做到学科配套,年龄结构合理,形成教育骨干队伍,进而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
4、实行绩效工资制在“岗位责任制”和“聘任制”的基础上,实行校内绩效工资制。
校内结构工资包括四个部分:基础工资、课时(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绩效工资。
实行绩效工资制既要解决干多干少都一样,也要解决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问题。
要结合教职工的师德水平及工作态度,工作实绩拉开档次,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
三、措施“四制”: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岗位责任制、教职工聘任制、教职工绩效工资制。
1、完善校长负责制校长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免。
校长要明确自已的权利和职责。
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作用,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发挥教职工的民主权利。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具有法人的资格。
校长要依照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规。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09211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6.png)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深入推进,我校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越来越多。
现有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学校内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必要对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进行。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2.原则:(1)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指导,注重管理实践的科学性。
(2)合理性原则:根据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合理配置管理资源,合理安排管理职能和权限。
(3)高效性原则: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工作有序推进。
三、方案1.优化管理职能和权限划分(1)建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职责细化制度,明确各成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
(2)完善各级管理机构职能和权限划分,避免重复和冗余。
(3)推行授权管理制度,有效激发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加强学校内部信息化建设(1)建立学校信息中心,统一管理学校各项信息资源。
(2)推行电子办公,建立电子审批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3)建立学校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信息互通和协同办公。
3.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流程(1)建立各项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流程,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2)设立管理流程监控机制,定期评估和改进工作流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加强对管理流程的培训和宣贯,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和管理能力。
4.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评价(1)组织管理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提高其管理素质和专业能力。
(2)建立完善的管理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评估和绩效奖惩。
(3)激励和引导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学习和提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5.加强与外部合作与交流(1)积极与其他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进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其管理经验和先进做法。
(2)加强对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的关注和研究,及时调整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d33b5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e.png)
拓展资源
积极拓展教育资源,为学校的 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明确改革的目标 与任务,并按照重要性和紧迫程度进 行排序。
分阶段实施
根据改革目标和任务,将整个改革过 程分为若干个阶段,并明确每个阶段 的重点任务和时间节点。
加强宣传与舆论引导
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全体师生宣传改革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师生对改革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
能力和教学质量。
加强教师绩效考核
要点一
总结词
加强教师绩效考核是指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客观 、公正的评估,以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学校将建立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从教学态度、教学 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工作 进行评估。同时,学校还将根据评估结果,对表现优秀的 教师给予奖励,对表现不佳的教师进行辅导和改进。ຫໍສະໝຸດ 完善考核评价制度1 2
制定全面的考核评价标准
根据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制定 全面的考核评价标准,涵盖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 果。
实施定期考核评价
定期进行考核评价,了解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 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3
加强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
将考核评价结果与奖惩、晋升等挂钩,发挥激励 和约束作用,促进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05
人事制度改革
推行全员聘任制
总结词
全员聘任制是一种以合同形式聘任全体教职 员工的制度,旨在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教学 质量。
详细描述
实施全员聘任制后,学校将根据教学需求和 教师能力,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聘任,每个 员工都将签订合同,明确工作职责和薪酬待 遇。该制度强调竞争和激励,有利于提高教 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中小学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中小学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d97c3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0.png)
中小学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中国中小学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1. 引言中小学学校是培养下一代的重要场所,良好的管理体制对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当前我国中小学学校管理体制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着改革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探讨中小学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并为此提供一些建议。
2. 现状分析当前中小学学校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权力过于集中、责任分散、决策效率低下以及缺乏有效监督和评估等。
这些问题限制了学校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
3. 建立多元化管理体制为了解决现有管理体制的问题,应建立多元化的管理体制。
首先,可以将学校管理分为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两个独立的部门。
其次,建立学校董事会,由校长、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和监督。
4. 推行权责明确制度为了解决责任分散的问题,应推行权责明确制度。
教育部门应明确学校各级管理者的权力和责任,并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估机制。
同时,学校也应建立教师权力与责任相对应的工资制度,激励教师提高教育质量。
5. 开展管理人员培训与选拔为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可以开展管理人员培训与选拔工作。
培训内容包括教育管理知识和技能、领导力培养等。
选拔上级领导应侧重于管理能力和教育经验,在任命过程中加强透明度和公正性。
6. 强化决策效率与科学性为提高决策效率和科学性,可以引入多元化的决策形式,包括教职员工参与决策的协商机制、家校合作机制以及专家咨询机构的建设等。
同时,加强数据分析和研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 建立有效的监督与评估机制为了确保管理体制的有效运行,应建立严格的监督与评估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学校的监督力度,同时建立学校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考核与评估。
8. 推进信息化建设应推进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家校沟通平台等,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更便捷的沟通和信息交流渠道。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801c0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2.png)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与教育发展,学校管理体制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管理体制需要进行改革。
本文将就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完善学校领导层次结构首先,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应着重完善学校领导层次结构。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领导层次过于庞大,决策效率低下。
因此,应建立一套清晰明确、层级合理的领导体系。
例如,可以设立校长、教务主任、教研主任等职位,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实现学校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的有效分工合作。
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其次,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还应着眼于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教育事业的核心,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教育成果。
因此,学校应注重选拔和培养优秀的教师。
一方面,可以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激励教师提高专业水平。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其不断进步。
3. 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在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学校应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同时,还应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科研,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与科研实力。
4. 加强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学校应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建立健康良好的家校关系。
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家校联谊等方式,加强家长对学校的了解与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
同时,学校也应积极回应家长的需求和关注,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动合作,形成良性循环。
5. 加强学生管理与服务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还应注重学生管理与服务的改进。
学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成长是学校办学宗旨的体现。
因此,学校应确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此外,学校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与辅导,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细则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e261aa4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3.png)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细则一、前言学校是一所教育机构,其内部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教育质量。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细则制定出台,以使学校内部管理更加科学、合理、高效。
二、改革目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效率。
通过改革,实现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改革理念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以责任为核心,以效率为目标。
通过构建高效的组织架构,建立协调沟通的工作机制,重视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四、改革措施1.建立高效的组织架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是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助力学校内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建立协调沟通的工作机制协调沟通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只有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畅通,学校才能实现高效管理。
因此,学校需要建立起信息沟通平台,推动信息共享化、透明化、高效化、安全化。
3.重视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学校管理也应该走在现代化的前沿。
学校应该积极引入科技创新理念,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同时,学校需要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学校,实现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4.加强师资培训和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提升教学质量。
因此,学校需要注重师资培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培训教师专业技能,提升讲课水平,推动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创新改革,助力学校的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五、实施方案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如下:1.完善组织机构设立校本研究生院、教学发展中心、教师培训中心、学科专家组等组织机构,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
2.建立信息系统和数字化学校建立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信息系统,并推进校内数字化建设,实现校内管理及教学资源数字化,打造数字化学校。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ff12e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6.png)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一、引言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学校发展和提升管理效能的关键举措。
本方案旨在规划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步骤,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建立现代化、科学化的学校管理体制,提升学校管理效果和服务质量。
2. 原则:- 独立自主:改革决策要独立进行,不受外界干扰。
- 简明务实:采取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
- 认真核实: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三、具体实施步骤1. 制定改革方案:成立改革工作组,明确改革的目标、时间表和工作安排,编制改革方案。
2. 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学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3. 优化管理流程:梳理学校管理流程,简化手续和程序,提高管理效率。
4. 强化内部沟通:建立健全学校内部沟通机制,促进信息畅通和工作协调。
5. 加强招生管理:完善学生招生管理制度,提高招生工作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6. 完善绩效评估: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对学校各管理岗位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
7. 引入信息化管理:推进学校管理信息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能。
8.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修订和完善学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使之与改革目标相适应。
四、实施保障1. 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学校管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度改革计划,并进行跟踪和评估。
2.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和目标,提高全体师生的参与意识。
3. 落实责任追究:建立健全追究责任制度,对改革工作不力或不落实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五、预期效果1. 学校管理体制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发展需要。
2. 学校管理效率明显提高,管理流程更加简化高效。
3. 内部沟通和工作协调能力得到显著加强。
4. 学校招生工作更加公平公正,提升社会认可度。
5. 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六、总结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方案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具体实施步骤,并强调了实施保障。
学校管理制度改革方案
![学校管理制度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a5df4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6.png)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改革方案。
一、改革目标1. 提高学校管理效率,优化管理流程,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2. 强化学校民主管理,保障师生权益,构建和谐校园。
3. 增强学校服务功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改革内容1. 组织架构调整(1)成立学校管理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优化学校内部组织架构,实行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率。
2. 管理制度创新(1)完善学校规章制度,确保制度体系健全、科学、规范。
(2)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师生需求,提高师生满意度。
(3)加强学校内部审计,确保资金使用合理、透明。
3. 教育教学管理改革(1)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校园文化建设(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三、实施步骤1. 制定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目标、内容、步骤和时间节点。
2. 组织培训,提高师生对改革方案的认识和理解。
3. 分阶段实施改革措施,确保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4. 定期检查改革进展,及时调整改革方案。
5. 总结改革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模式。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2. 加大资金投入,为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3.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4.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确保改革成效。
通过以上改革措施,我们相信学校管理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中小学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中小学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82461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a.png)
中小学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一、目标1.完善学校管理结构,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形成科学决策和快速响应的机制;2.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学校的创新;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4.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家校共同育人的合力;5.保障学生权益,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内容1.学校管理体制的调整(1)协调机构设置:设立学校管理委员会,由学校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
委员会负责决策、协调、监督学校的各项工作;(2)职能分工明确:学校负责人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决策,各职能部门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形成科学决策和履行职责的机制;(3)决策机制:建立学校管理委员会议事决策制度,明确各项事务的讨论和决策程序,确保每个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激励机制的建立(1)建立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评估学校管理人员的绩效,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2)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为学校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和学习机会,提升其管理能力和水平;(3)优化薪酬福利待遇:合理确定学校管理人员的薪酬福利待遇,根据其工作表现和职务层级进行差异化激励。
3.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培训: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培训,提升其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2)建立师德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的师德考核机制,对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估,激励教师共同进步;(3)推行岗位聘用制度:根据教师的实际表现和专业能力,进行岗位聘用,提高教师岗位的吸引力。
4.家校合作的加强(1)建立家长委员会:学校设立家长委员会,由家长代表组成,与学校共同协商和解决学生教育问题;(3)开展家长教育:学校组织家长教育讲座和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育儿能力。
5.学生权益的保障(1)建立学生自治机制: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心;(2)加强学生关怀:学校建立学生关怀机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培养学校精神,打造积极向上、和谐宜人的校园氛围。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60cdb4524de518974b7d14.png)
教育办公室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事关教育改革与发展、事关科教兴镇、科教兴校的大事。
依照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进行,全力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望各单位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教,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努力深化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创造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教育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目标任务完善校长负责制,建立以能上能下为主的干部管理机制;实施岗位管理,实行全员聘任,建立以人员能进能出为主的用人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建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机制;实行合同管理,建立依法治教的运行机制。
三、改革内容1、实行校长负责制。
实施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搞活内部管理机制的前提和基础。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就是把更大的权力赋予校长,真正体现校长的法人地位。
校长依法享有行使班子组阁权、教职工聘任权、经费使用权、教育教学管理权的权力。
这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更是一份信任。
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
2、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
首先严格认真核定岗位。
一年一核,动态管理。
严格执行上级规定,实行岗位总额控制,不准随意增岗、扩岗。
在核实教职工岗位的同时,要严格按规定科学合理设置学校领导职数和内部工作机构,从有利于教学出发,减少非教学人员,保证第一线教师。
要严格控制非教学人员所占教职工比例,特别是工勤人员要严格控制,不得超设、超占岗位。
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和党、团、工会组织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按照一人多岗,专兼结合的原则相互兼职,校级领导和处室负责人必须按要求代好相应的课程。
某本科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某本科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5304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6.png)
下放管理权限
赋予基层更多的自主权,激发基层活力。
加强中层建设
强化中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建设,提升中层管理水平。
03
人事制度改革
教师聘任制度改革
01
建立合同制和岗位 聘任制
取消终身教职制度,实施合同制 和岗位聘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和 聘任期限。
02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合理配置教 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 质。
校内资源整合
整合校内各学院、部门资源,打破信息孤岛 ,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校外资源引入
积极引入外部优质资源,如企业、研究机构 等,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学校整体实力。
信息化平台建设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校园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化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
开发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03
建立职称评审监督机制,对评审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评审
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薪酬福利体系调整
建立绩效工资制度
根据教师的工作绩效和贡献,确定薪酬待遇 ,打破平均主义。
完善福利制度
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提供多样化的福利项 目,如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
建立激励机制
通过薪酬福利体系的调整,激发教师的工作 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05
学生管理与服务
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改革
总结词
实施精细化、信息化管理
详细描述
建立学生事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事务的在线办理、进度查询和数据统计,提高管理效率。同时 ,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学生事务得到及时、专业的处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c0e09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a.png)
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革和学生的需求,完善学校管理体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完善学校管理体制的方案。
一、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教育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完善学校管理体制的首要任务。
首先,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其次,加强课程建设,强化学科结构,适应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
此外,加强教材教辅资源的研发和使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推进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学校管理制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效能。
首先,学校应建立灵活、透明的管理制度,增加决策的公开性和参与性,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推行精细化管理,将学校管理工作分解到各个具体环节,确保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此外,完善学校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和全面的评价体系,提高学校的自评和外评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三、加强学生管理学生是学校的核心群体,加强学生管理是完善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方面。
首先,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品德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
其次,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此外,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四、加强教师管理教师是学校的重要资源,加强教师管理是完善学校管理体制的关键环节。
首先,学校应建立科学的教师管理制度,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激励教师积极进取。
其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此外,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价制度,公正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绩,保证教师的权益。
五、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积极开展家校合作是完善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环节。
首先,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学校各种管理制度改革方案
![学校各种管理制度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47903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9.png)
学校各种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引言学校是培养青少年的摇篮,学校的管理制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学校应该进行各种管理制度的改革。
本文将探讨学校各种管理制度改革的方案,并提出具体建议。
一、拓宽学科设置,提升教学质量传统的学科设置模式过于刻板,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学校可以考虑拓宽学科设置,引入跨学科教学和综合素质评价,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跨学科教学能力。
二、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创建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增加艺术课程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传统的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学校可以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性课程和创新实验课程的开设,促进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此外,学校还应提供一定的创新实践基地和资源支持,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保障。
四、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机制传统的考试评价机制过于注重分数,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机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可以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开展课程实践成果展示、组织小组合作评价等,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加强学生管理,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建立规范的行为规范和学生管理制度,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可以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开展学生自我管理培训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六、推广教育信息化,提升教学效果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趋势。
学校应推广教育信息化技术,利用互联网和学习平台等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可以通过在线课程、教育App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和方式。
七、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校合作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业和成长。
学校管理制度改革与完善方案
![学校管理制度改革与完善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d56a4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7.png)
学校管理制度改革与完善方案导言:学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精英的摇篮,其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学校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另一方面,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适应当今时代所需的必然要求。
本文旨在研究学校管理制度改革与完善方案,以期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一、授权管理改革在学校管理中,传统的集权式管理带来了问题,如学校领导居高临下、决策集中、教师自治度低等。
因此,需要进行授权管理的改革。
学校领导应充分信任教师,将一定的权力下放给教师,让教师更好地参与学校管理决策。
二、师资培养与评价体系建设学校教师队伍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资培养与评价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
学校应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培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并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由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方面综合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学科建设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学校应对各个学科进行深入研究,确立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同时,还需要进行课程改革,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结合现代教育理念,设计富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能力。
四、教育评价与考试改革评价与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手段。
然而,目前的教育评价与考试过分注重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体差异。
因此,学校需要进行教育评价与考试的改革,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综合素质评价的应用。
五、学生管理与教育辅导体系构建学校管理不仅仅关乎教师和课程,还包括学生管理与教育辅导。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也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辅导体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六、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校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
学校应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管理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更好地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七、家校合作与社会支持学生教育不仅仅需要学校的力量,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学校管理制度改革方案
![学校管理制度改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e5f75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6.png)
学校管理制度改革方案近年来,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学校管理制度也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
高度重视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学校管理制度改革的方案,以期为现实中的学校管理提供借鉴。
1.学校管理理念的转变在学校管理制度改革中,首先需要进行的是学校管理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管理理念侧重于行政管理,强调纪律和考试成绩的管理。
而现代学校管理应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因此,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支持,构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制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素质评价是现代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制定指标体系时,可以参考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成绩、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维度评价,从而更加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思维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
3.建立愉悦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是学校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学校管理制度改革需要营造积极、乐观、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校成为一个人人渴望学习的地方。
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4.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是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他们的专业发展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学校管理制度改革应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支持,鼓励教师创新授课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5.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互动合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管理制度改革要强调家校合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参与机制,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决策,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6.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管理制度改革不仅要注重学术教育,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应加强对校园暴力、欺凌等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活动,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关爱,提高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和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方案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为了深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启动学校内部活力,把竞争机制引入学校,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各项工作争创一流水平,根据县委、县政府(1996)40号文件《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精神,我校决定继续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制”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优化教师队伍,严格学生管理为重点,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和谐的内部运行机制,设岗定编,以岗聘用,岗位目标,职责明确,奖优罚劣,优胜劣汰。
创造团结、严谨、协调、奋进的管理氛围和幽雅、文明、活泼、向上的育人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考核和评价。
二是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是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做到合理设岗,满负荷工作,提高全员工作效率。
四是坚持优质优酬,优绩优酬,优师优酬,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的原则,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改革的内容
1、校内结构工资制
校内结构工资制是指把校内上岗的每位教职员工的工资分为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进行发放的制度。
旨在以工作实绩拉开工资档次,奖优罚劣,优师优酬,优绩优酬,打破平均主义,激励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工资结构与档次:教职工工资分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原档案工资三种类型,凡上岗人员的工资分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发放。
档案工资:指教职工工资表中应发工资总额。
固定工资:指每人档案工资总额减去一定数目为本人的固定工资。
绩效工资:每人扣出部分加学校投入部分为绩效工资月平均额(学校投入部分:教辅人员是教师的70%--80%)。
学校按照综合量化考核成绩发放(其中职业道德占10%,工作量占20%,出勤占10%,综合行为占20%,教学或工作成绩占40%)。
固定工资每月按时发放,绩效工资于期终按学期综合量化考核成绩一次性发放。
绩效工资考核:由学校考核领导小组制定考核细则,校委会通过,学校考核小组依据细则组织实施,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兑现。
2、实施教职工岗位聘任制
(1)设岗定编:学校根据工作实际和上级有关规定,设计具体工作岗位,核定编制。
(2)聘任范围:本校教职工及县教体局调入分配人员。
胜任中学教育教学和学校工作为基本条件。
(3) 聘任办法:每学年学校按照《综合量化考核细则》对每位教职工进行两次考评。
根据岗位设置,结合考核成绩及教职工平时情况作出聘任决定,聘任期为一年。
教职工在聘任期间发校内结构工资。
对新任或不符合聘任条件的教职工采取以下办法:
a.试聘:凡新上岗(包括调入或分配的教职工),都须先试聘上岗,试聘期为一年。
试聘期结束,通过考核合格后方能参加学校聘任。
试聘期间只发原档案工资。
b.上岗待聘:教职工经考核未能达到聘任条件但本人思想明确、态度端正、业务能力强,经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实行上岗待聘,继续上岗,待聘期为一学期。
待聘期间只发固定工资。
一学期结束,经考核符合聘任条件的发给其档案工资中所扣除部分,但该学期不享受绩效工资中学校投入部分。
对经学校考核后仍不符合聘任条件的可继续待聘至一年,或按落聘对待。
c.落聘:教职工不符合聘任条件,或聘任期满考核不合格,也不符合上岗待聘条件者为落聘。
落聘者报教体局安排工作。
d.解聘:凡聘任教职工无故不履行岗位责任者,不遵守校规校纪者,在教学或工作中出现重大责任事故者,学校酌情给予解聘处理。
(4)其他规定:
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直接聘任:
a.当学年所任学科教学成绩名列全县第一名;
b.被评为县级以上“拔尖人才”或“教学能手”,且当学年教学成绩列全县前三名;
c.被引进的教学骨干人才;
d.获得当年县级以上优秀或先进称号者。
⑵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聘任:
a.连续两年综合考核成绩为65-70 分以下或当年考核成绩为不合格,或因故不能履行岗位职责者;
b.教学实考成绩列城区第二名以下,应考成绩列全县第三名以下或年度考核成绩列全校最后两名者;
c.无故不上岗一月者;
d.受党纪、政纪处分在处分期者;
e.酿成重大事故者。
3.岗位目标责任制
学校对各工作岗位制定明确的目标责任和科学的考核办法,通过目标责任考核,对教职工进行目标量化管理,公平合理地评价每一位教职工的工作,以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1)学校与各级领导、教师、职工层层签定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加强监督考核工作,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
坚持每学期对各种方式上岗的人员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结果要与绩效工资兑现,并存入本人业务档案,作为下次聘任的重要依据;
(四)组织实施
1.加强领导:学校内部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到改革的成效,且任务量大,政策性强。
因此,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主教师代表参加的领导小组及考核领导小组等机构,有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及教体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工作,随时调节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以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2.核编定岗:根据学校现有设置及班额适当考虑发展规模,核编定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