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论性善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摘要】孟子性善论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强调人性本善,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发扬人性的善良品质。
他主张培育自律和仁爱之心,以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
孟子性善论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对当代社会也有启示意义,提倡正义、公平和道德修养。
结合当今社会现状,对孟子思想进行思考能够带来深刻的启示,鼓励人们传承孟子性善论,探索其在当代社会的实践和意义。
孟子性善论思想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传承,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思想,起源,意义,基本内容,人性本善,培育,发扬,现实社会,当代社会,重要性,思考,研究,传承,内涵.1. 引言1.1 孟子性善论思想的起源孟子性善论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孟子对儒家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的观点源自于孔子的思想,而孔子则是在对周代传统进行批判和继承的过程中提出了“仁”的概念。
孔子认为人有善良的本性,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能够实现仁德的境界。
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人性本善”的理论,提出了“性善论”。
孟子性善论思想的起源也可以从孟子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中找到线索。
孟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让他深感忧虑。
孟子倡导人们要回归自己的本性,发扬人性的善良之处,努力做到仁义礼智信,在个人修养的同时也能影响他人,从而改变社会风气,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孟子性善论思想的起源既有理论上对先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实践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这种思想的起源奠定了孟子性善论的基础,也使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价值。
1.2 孟子性善论思想的意义孟子性善论思想的意义在于揭示了人类固有的善良本性,为人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只有在后天的施教与教化过程中,才会形成恶习和恶习,人性的本善永远存在。
这一思想深刻地启示了人们要积极发扬善行,修身养性,培养良好品德与行为,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孟子告子上》性善论四次辩论原文
一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二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博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
三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犹白之谓白与?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
”曰:“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四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
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
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
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人见其为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向。
其惟心之谓与!”。
《孟子》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
《孟子》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一、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是作为要求人们向善,成为圣贤、君子这套工夫理论的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前提。
只有人性本善,要求人们向善发展才合情合理。
只有这一套最基本的理论构建出来以后的那些向善的工夫理论就势如破竹的顺利建立起来。
孟子在建立性善论的时候预设了一个可能——后天人们能够学会的,是先天本就具足的。
孟子在与告子辩论时,运用柳树和水的比喻来说明人天生就具备向善的可能性,要顺着人性的本质向善发展成为君子,不能逆着人性的本质成为君子。
但是孟子的理论中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君子是因为顺其人性的发展而不是违背人性的本质。
四端之心之所以能够通过我们学习,在身上能够有明显的体现是因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良知良能,我固有之。
”孟子这一性善论的提出,将儒家这一庞大的体系又更加完善,使其在学派讨论人性的问题中,儒家的立场更加坚固。
二、个人修养君子人格的工夫操作孟子已经提出人性本善,所以人应该向善去发展、进步。
孟子引用孔子的话“操则存,舍则亡。
”做就有,不做就没有。
所以孟子要求人们一定要成为君子,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因为每个人先天条件本就具足。
四端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提出要将其括而从之。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皆需将其括而充之。
为什么四端之心对于人和社会有着这么重要的作用。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它是人性中最根本的对他人的关爱与关怀,有恻隐之心,才会有仁心,才会有对他人的关怀,才会有为社会服务的心。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孟子认为的“义”是内在的与告子的“仁内义外说”不同。
孟子的立场是“仁义”皆为内在的。
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义的位置摆放的不同。
孟子所认为的义是我对于外在人、事、物的态度取决于我自己内在的主观的思想。
孟子所讲,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立志成为君子,树立以社会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性善论思想是他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内涵丰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认为人类天生具有良善的本性,与生俱来地具备了内在的道德感和良知。
他在《孟子·离娄上》中曾经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也。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表明了他对人性的积极评价和乐观态度。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强调了人的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教育来发展和实现。
只有通过正义的言行和良好的环境塑造,才能使人的善良本性得到最好的发挥和体现。
正如他在《孟子·告子下》中所说:“心正,则理定;理定,则道出;道出则名立;名立则天下归之。
天下既归之矣,故曰:立天下之道。
”这说明了人性的善良需要在良好的道德环境中才能得以充分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
他认为人性的善良和他人的互动是密不可分的,人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相互作用,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善良本性。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曾经说过:“由亲及仁,由仁及义,由义及礼。
”他认为人应该从亲情中培养感恩的心,然后通过仁义礼教来实践这种感恩之心,从而回报社会,与他人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还强调了君子的道德修养和高尚品德的追求。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修养和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才能实现自己内在善良本性的发展和完善。
他在《孟子·尽心下》中曾经说过:“颜回之为人也,多藏诲于孔子,倨者不与交,居者不与处,色者不与出。
孔子之教也,必进乎德行。
故颜回之为人也,辉乎天下。
”这说明了孟子对道德高尚的君子追求的重视和强调。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内涵丰富,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同时也强调了人的修养和教化的重要性,主张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的责任来发展自己的善良本性,最终追求道德高尚的君子境界。
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为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所著,被誉为“四子”之首,其性善论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孟子的性善论旨在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并通过教育和修养来促进人性的发展和完善。
性善论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性的善良本质: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这种善良本质是人天生具备的,不受环境和条件的影响。
他认为人性中存在着“四端”,即仁、义、礼、智,这是人性的基本品质,也是人与众生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知行合一”:孟子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知识和行为应该相互结合,知信行是一个整体,只有在实践中去发现和实现人性善良本质,才能使其得到充分发挥。
他主张人们应该将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品质和修养。
三、修养的重要性:孟子强调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人的善性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
他主张人们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自我修养和修身养性,使自己能够符合人性的善良本质,进而达到社会和谐和人的幸福。
四、以仁为核心:孟子把仁作为人性善良本质的核心,他认为仁是人的基本品质,是最高尚的美德,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他认为,人应该有“至仁之心”,即宽容、善良、慈爱的心态,以仁心来对待他人,并以仁义道德的准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五、天命说:孟子提出了“天命说”,认为人类是天地间的一部分,有着与天地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他认为人应该按照天的标准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并根据天命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他主张人与天地相应,应该尽力去实现人性的善良本质,促进人与天地的和谐发展。
六、自强不息的精神:孟子倡导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努力,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进步。
他鼓励人们要有志气、有追求,不停地学习、修行,力求达到人性的最高境界。
“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涵是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主张通过修养和教育来促进人性的发展和完善。
他认为仁是人性的核心,强调知行合一、修养的重要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主张人与天地相应,按照天命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孟子》人性本善论的哲学分析
《孟子》人性本善论的哲学分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被誉为“四书”之一,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
其中,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性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
这一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本文将对《孟子》中的人性本善论进行哲学分析,探讨其内涵、意义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首先,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基于对人类天赋的理解。
在《孟子》中,孟子提到:“人之初,性本善。
”他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善良的品性,这种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外在的教育或者规范。
孟子相信,人性的本善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本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品质。
这种天赋的善良使得人们具有同情心、仁爱之心,能够体恤他人、关爱他人,追求和谐与美好的社会。
其次,孟子的人性本善论体现了他对人类的乐观态度。
在《孟子》中,孟子提到:“性善者,其善也厚。
”他认为人性本善的人具有内在的善良品质,这种善良品质使得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
孟子相信,只要人们能够发挥自己内在的善良品质,就能够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他对人性的本善持乐观态度,认为人类有能力实现道德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此外,孟子的人性本善论对于道德教育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孟子》中,孟子提到:“故曰:人之性善,恶则为之,不善则已。
”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一种潜在的品质,但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
只有通过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人们才能够发挥自己内在的善良品质,实现个人的道德提升和社会的和谐。
同时,孟子也提出了“性恶论”的观点,认为如果人们不能够发挥自己内在的善良品质,就会陷入恶的境地。
因此,他强调了道德教育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倡导人们要注重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最后,孟子的人性本善论对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着道德沦丧、人心不古的问题,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道德困境和伦理挑战。
孟子的人性本善论提醒我们,人类天生具有善良的品性,只有发挥自己内在的善良品质,才能够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总结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总结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并且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使这种善良的本性得以发扬光大。
以下是对孟子性善论思想的详细总结。
一、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孟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具有善良的本性,这是因为人性中具备了仁爱、善良、公正、义理等美好的品质。
他对人性的理解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即人性具备了亲和、合作和关爱的倾向。
孟子通过观察人类社会中的行为和现象,提炼出了人性善良的思想。
二、善良的本性需要教育和修养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本性并不是自发地得以发挥作用,而是需要在教育和修养的熏陶下得以显露。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可以通过教育塑造的,而人的心灵和意识则需要通过修养来提升。
孟子提出的修养方法主要包括“道”,即通过学习和实践儒家的道德准则来提升自我。
他认为,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刻苦的修养,才能使人的本性得以完善和发扬光大。
三、善良的本性与人类行为孟子所倡导的善良的本性与人类行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他认为,当人们的本性得到发扬时,他们的行为将会追求善良、公正和正义。
孟子认为,人们应该恪守道德准则,以身作则,为社会做出贡献。
孟子还提出了“爱人”的概念,他认为人们应该相互关心和爱护,通过行为和言论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反对君子应该追求个人私利,而应该追求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整体福祉。
四、善良的本性与社会和谐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本性去追求善良和正义,那么社会将会变得和谐稳固。
他主张君子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感化他人。
孟子认为,社会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在于人们对自己的本性缺乏认识和了解。
他认为,只要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善良本性,并且通过修养和教育来发扬光大,那么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公正和平等。
五、善良的本性与政治和治理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对政治和治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主张君子应该具备政治智慧和道德操守,通过以德治国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文言文阅读孟子中的性善论解读
文言文阅读孟子中的性善论解读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思,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言文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著作《孟子》被列入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本文将重点解读孟子在文中提出的性善论。
一、孟子的性善论观点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一种内在的、本能的善心,这种善心使得人们具备了爱、仁、义、礼等品质。
他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具备了这些美好的品质,并且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教育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观点来源于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社会的深思熟虑。
他观察到,人们在面对他人的困苦和不幸时,会产生同情心和善良的行为。
他相信,这种善良的本性是普遍存在的,是不可抹灭的。
他强调人性的善良是基于人类的感情和良知,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和谐的基础。
二、性善的教育价值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把善的本性发展壮大,引导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他提出了“教化”、“学习”和“修养”等概念,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个体自身通过不断学习和修养来改变自己的能力。
首先,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价值观的基础。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德性的完善,引导人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强调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教育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其次,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方法论。
孟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作用,主张人们通过教育来进行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他提出了“养气”、“养心”、“养性”等概念,强调了个体内在的能量和潜力,以及通过教育来开发和发掘这些能量和潜力。
最后,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实践指导。
孟子的性善论不仅是一种思想观点,更是一种实践理念。
他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了性善的存在和发展,他提倡人们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改变自己和改善社会。
这种实践指导对于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当代意义和启示孟子的性善论观点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孟子性善文言文翻译
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善者,天下之达道也。
今夫愚者,必欲善,然恶之;智者,必欲善,然恶之。
是故,善也者,性之正也;恶也者,性之邪也。
”孟子曰:“孟子,性善也。
其善者,不可得而论也。
恶者,不可得而免也。
故曰:‘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曰:“今人之不善,非性之过也,后习之过也。
夫善者,天下之达道也,天下之人,莫不欲善。
然而,或恶之,或欲之,何也?盖习之使然也。
习之于善,则善;习之于恶,则恶。
”孟子曰:“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此言性善之证也。
夫人之性,固善也。
然而,或善或恶,由习使之然也。
故曰:‘习相远也。
’”孟子曰:“孔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此言性善之极也。
夫为仁者,必性善也。
若性不善,安得为仁?”孟子曰:“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此言性善之明证也。
夫禽兽之性,皆恶也。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性善也。
故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孟子曰:“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性善也。
’此言性善之确证也。
夫人之性,固善也。
然而,或学或不学,由习使之然也。
故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性善也。
’”孟子曰:“孟子曰:‘今人之不善,非性之过也,后习之过也。
’此言性善之明证也。
夫善者,天下之达道也。
然而,或恶之,或欲之,何也?盖习之使然也。
习之于善,则善;习之于恶,则恶。
”孟子曰:“孟子曰:‘仁义礼智,非外也,我固有之也。
’此言性善之极也。
夫仁义礼智,皆善也。
我固有之,则性善矣。
故曰:‘仁义礼智,非外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曰:“孟子曰:‘人之性善,犹水之就下也。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此言性善之要旨也。
夫性善者,天下之达道也。
然而,或善或恶,由习使之然也。
故曰:‘人之性善,犹水之就下也。
’”孟子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后因环境所染,始有恶。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性本善。
然人性之善恶,由习使之然。
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从修身始,以培养善性,消除恶习。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性善论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孟子认为,人类天生具备善良的本性,是自然而然地追求善行和道德行为的。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对孟子性善论的内涵进行详细阐述。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的天赋养育记性的作用。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天赋的道德潜能,只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来开发和实现。
孟子提出了“养气教性”的思想,主张通过修养自身的气质和品德来培养和发挥个人的道德能力。
他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意味着人性本善,但是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善良本性的发展与实现。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性的活动和道德意识的觉醒。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不仅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上,还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来实现。
他提出了“天下之达道,可道也,不可道也”,意思是善良的本性是不言而喻的,不需要展示或者宣称。
他强调道德的实践,追求善的行为,并将这种行为融入到个人的生活中。
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是理性的正义和善良的真实反映。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孟子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挥其善良本性的价值。
他提出了“恻隐之心”,主张在社会交往中要关心他人的痛苦和苦难,要有同情心和爱心。
他说:“故君子有终始之道,无穷尽之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熙熙”指人们的安乐与和谐,“攘攘”指人们的纷争与敌视。
这说明了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要以和谐与爱心为目标,追求共同的利益和道德。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道德的修养和教化。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需要修养和教化的,通过教育来发掘和培养人的善良本性。
他的教育理念包括了立志、修身、治学、行道等方面,提出了“弟子规”“为政篇”等学问方法和内容。
他强调了品德和道德之间的关系,认为道德思想要贯穿于个体的行为中。
他说:“性相近,习相远”,强调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改变人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
孟子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追求善良行为是人们内心深处的积极倾向,并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来实现和发挥。
孟子性善论
一、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它大体包括以下这样的内容:(一)人性是善的。
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1]就说明善是人的本性,就如同水向下流一样平常。
孟子讲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孟子不仅把心限定在善良和道德范围内,而且认为这个“心”是人人固有的。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二)性善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别。
也就是说人之性应该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3]人与禽兽相异的地方很少,庶民把这些相异的地方去掉了,只有君子注意保存。
又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4]孟子谈的人性,主要是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讲的。
他认为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与禽兽相区别的特性,这种异于禽兽的人性就是人作为“类”而与其他“类”的本质区别所在。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耳目口鼻四肢和仁义礼智之心。
身与心都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
对于人的耳目口鼻四肢和由此产生的各种物质欲求,孟子淡然视之,认为这只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一种生存本能和生理需要.并非人的本质属性,凭此并不能把人与禽兽区别开来。
只有人的心理需要和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正是它们使人真正脱离了动物界而成为天地间最高贵的存在。
所以,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眸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意思是说,君子所得自天的本性,仁义礼智深深植根在他的心.中,它生发出来的神色温润清和.表现在颜面.显露于肩背.遍及到四肢,四肢一动作.不待用言语说明,人们一看便知道了。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性善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是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之一。
孟子性善论所倡导的“性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
他认为“性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也是一切美德的源泉。
在孟子看来,人的本性具有天然的善良和正直,有着向善的倾向。
他认为,天生具有良知和道德感,使得每个人都有能力辨别善恶、感受到对错,并且选择善而避恶。
孟子把这种与生俱来的善良特质称之为“良知”,并认为这是人的本性所具有的特质。
孟子提出了“性善”这一人性论,强调人性本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2. 天赋善良3. 要善意培养孟子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这种善良需要得到正确的培养和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孟子看来,教育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应该以孟子性善论为指导,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内在的善良,使之不断得以弘扬和升华。
孟子主张要“养正”,即通过教育和培养来提升人的善良品性,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孟子提出了要善意培养人的善良,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格的人。
4. 善政治的根本孟子认为,“性善”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也是政治社会理想的基础。
在孟子看来,只有在一个“性善”人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文明社会里,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繁荣。
孟子主张君子治国,要通过善政府理,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新回归到“性善”的方向。
他认为,政治统治者应该以“性善”为本,以仁义为政治准则,建立起一种人人都尊重并遵从的政治权威。
孟子的这一思想,为中国古代政治治理和道德观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5. 促进社会和谐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是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只有让人们自觉发挥出自己内在的善良,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在孟子看来,当人们发挥出自身的良知和善良,保持善良品行,就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论述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和现代意义
论述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和现代意义一、性善论的主要内容(一)人性是善的。
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二)性善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别。
也就是说人之性应该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三)人的善性体现为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四心。
孟子又称之为“不忍人之心”。
四心即仁义礼智这“四端”。
“恻隐之心,人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讲到:“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因此可得出,他认为四心或仁义礼智“四端”犹如人的身体是人本来就有的。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二、性善论的现代意义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性善论对于社会道德的意义人性“四德”可为现代道德教育找到了人之可教化的理论基础。
为人“向善”与“行善”提供“动机”,揭示了为善的意义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另一方面,性善论也警示后人,善性虽是天之所赋,却易于失去。
如果没有后天环境对善端的培育和引导,人的善良本性也会由于缺乏关照而丧失殆尽。
因此,道德完善重在建设,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来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塑造人,使每一个人充分发展自己的善性,顺利实现个人道德的完成,达到“人皆为尧舜”的理想境界。
所以有《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学会做人,参与社会,恰如孟子所说的,居于安宅、行于正路,我们一定能为社会多做贡献。
因此我得出“性善论”能减轻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压力。
将“性善论”解读为“人性向善”,由于是一个动态评价标准,“向善”是一个过程,所以会减轻当今社会因本着“人性本善”的原则进行道德建设的许多压力,从而加速国民素质比较普遍的提高。
(二)“性善论”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性善论”是教育史以来,第一次从理论高度上对人自身本质加以认识和阐述。
现代教育思想从施教者和受教者两个方面,探究出人“善”之本性,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孟 子中人性善论的现代诠释
孟子中人性善论的现代诠释《孟子中人性善论的现代诠释》孟子的人性善论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重新审视和诠释孟子的人性善论,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本质、道德行为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种善是先天赋予的,是人的本质属性。
他以“孺子入井”为例,来说明人皆有恻隐之心,这是一种本能的、自发的善念。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能看到这种善的本能在许多情况下的体现。
比如,当我们看到有人遭遇困难或危险时,内心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同情和想要帮助的冲动。
这种冲动并非出于外在的奖励或压力,而是源自我们内心深处的善良本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性善论也有一定的依据。
研究表明,人类具有共情的能力,能够感受到他人的情感和痛苦,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而且,积极的情感和善意的行为能够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感,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人性中存在着追求善的倾向。
例如,志愿者在参与公益活动时,虽然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但他们往往会感到充实和快乐,这是因为帮助他人满足了他们内心对于善的追求。
在教育领域,人性善论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如果相信人性本善,那么教育的目的就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和激发学生内心的善念,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者应该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善良的力量,并学会用善良去对待他人。
同时,也要通过正面的榜样和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克服人性中的弱点和不良倾向,让他们的善性得以充分发展。
在社会层面,人性善论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当我们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就会以更加友善和信任的态度对待他人,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一个以善为导向的社会,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美好而努力。
例如,在面对自然灾害或公共卫生事件时,无数普通人挺身而出,伸出援手,展现出人性中的善良和伟大,这种力量推动着社会在困难中不断前行。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性善论是中国古代伦理哲学的重要观点之一,提出了“性善”的理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并通过努力修养和完善可以达到圣人境界。
这一观点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奉为道德规范和人生指导。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孟子性善论是对人性本善的认知。
孟子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善良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包括了对道德的敏感、对公正的追求以及对他人的关怀和同情。
在孟子看来,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所以人类社会才有了和谐和互助的基础,才能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会道德规范。
孟子性善论是对人性善性的肯定。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善良,但也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将这种善良发挥到极致。
在孟子看来,人性的善良并非天生就能够自觉自悟,而是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逐步培养。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人的善良本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孟子性善论是对人的修养和完善的激励。
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本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养来实现。
在实践中,人需要不断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培养自己的德行和人格,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孟子强调修养完善人的本性,成就人的人格,为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和谐提供了基本途径。
孟子性善论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孟子性善论提出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观点,这为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类的共同理想提供了强有力的伦理支撑。
孟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奉为道德规范和人生指导。
孟子性善论激发了人们对人性的信仰,坚定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提供了伦理基础和内在动力。
孟子性善论是中国古代伦理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强调了人性的善良本性,肯定了人的修养和完善的重要性,激励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提供了坚实的伦理基础。
这一思想对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当代社会也有启发和借鉴的价值。
性善论的名词解释
性善论的名词解释性善论,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人性论述,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
《孟子·告子上》:孟子提出“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翻译:孟子说:“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西流,但是,难道也无所谓向上流、下流之分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
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
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加压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岗。
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
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
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
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本质。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 [1]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不忍人之政”)。
《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在古代中国哲学中,性善论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
而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这一思想流派中最知名的代表之一。
孟子被誉为儒家学派的主要创立者之一,他的理论对于后世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孟子的思想背景孟子的性善论是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础上的。
儒家主张品德修养与道德规范,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儒家看来,人性具有天赋的善良本质,只需要适当的教育和培养,就能发展出优秀的品德和道德。
二、孟子的性善论内容1. 人性本善理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与他对天性的理解有关。
人的本性可以被比作玉石,如果没有雕琢和磨砺,就无法发挥出它的潜力和价值。
孟子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提升人性的善良品质,使之可以建立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关系。
2. 孟子的教育观孟子提出了“四端”教育理念,即仁、义、礼、智。
他认为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培养,可以使人性的善良特质得以展现。
仁指的是关心他人的情感,义是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礼是指尊重他人的行为方式,智则是指良好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这一教育理念强调了品德素养的培养,以及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和谐。
3. 孟子对人性善恶的看法尽管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但他也承认人性中存在着恶的因素。
他认为人性的善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接触到恶劣的环境,人的本性也有可能被扭曲。
这种看法推动了孟子对社会改革的思考,他主张通过改善社会环境,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以便引导人们发挥其性善的一面。
三、孟子性善论的现实意义孟子的性善论在古代中国以及现代社会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强调了人性的善良本质,鼓励个体不断追求道德和品德的完善,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其次,孟子提出的教育观点具有启发性,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借鉴,强调了德育与智育的兼顾。
最后,孟子性善论反映了人类对于善恶、道德与人性的思考,拓宽了人们对于人性本质的理解。
结语孟子的性善论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对于个体的情感、品德和道德修养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思,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亚圣”,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性善论”、“王道政治”等内容,其中“性善论”是其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从孟子的“性善论”出发,对其论点进行浅析,并探讨其当代价值。
我们来谈谈孟子的“性善论”。
“性善”是孟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天生具备善的本能,这种善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与生俱来的质朴情感,本性之善归结于“慈爱之心”。
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曾经说过:“故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是其善心也。
” 这句话表达了人天生有怜悯之心,有对他人的同情和敬爱之情。
这就是“性善”的内涵。
孟子认为,人天然具有的慈爱之心,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他人的苦难,对他人给予关怀和帮助,从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我们来探讨孟子“性善论”的当代价值。
在当代社会,孟子的“性善论”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对人际关系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在生活、工作和社交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冲突。
而孟子的“性善论”告诉我们,人们天生具有慈爱之心,应该懂得理解和关心他人,从而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可以借鉴孟子的思想,以善的态度对待他人,体现人性的美好品质。
孟子的“性善论”对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社会风气日益浮躁,道德水平也面临挑战。
孟子强调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指出人们内心本具备“慈爱之心”,这就提醒我们应该发扬人性的美德,培养善良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注重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积极践行善良的道德行为,从而弘扬美好的社会风气。
孟子的“性善论”对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孟子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使乱其所为。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Mencius)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之一,他的名言“人之性善”可以说是他的思想的核心。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性善论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展开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孟子的思想精髓。
我们来看看孟子对于“性善”的定义。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生来都有善良的本能,这种本能来源于天赋,是与生俱来的。
孟子用“心之善”、“罔之恶”来描述人的本性,他认为人性中有一种本能的善良和正直,但这种善良也需要在后天的修养和培养中得到发展。
孟子强调人的善良本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也不是需要经过特殊条件才能拥有的,这与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还包括了人的自我修养和人的社会责任。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发扬自己内在的善良本性,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的人。
他主张通过修养自身的心性,弘扬仁爱之道,达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善行。
孟子还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他认为人既然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就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道德的行为影响着他人,使整个社会都充满了仁爱之风。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孟子性善论思想强调了人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还包括了政治观念和教育理念。
在孟子看来,如果以人性恶劣为基础来进行政治统治,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国家的衰亡,因此他主张用“性善”来治理国家,即建立仁政,通过仁政来影响人心,最终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主张君子要“善为国”,即善于治理国家,实现天下太平。
从教育理念上来说,孟子主张育人为本,提倡以仁爱之道来教育后人,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品德,激发人的善良本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治理国家的基石。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他过分理想化了人的善良本性,忽视了人的自私和恶劣的一面。
孟子的性善论名词解释
孟子的性善论名词解释
性善论,又称“性善学”,是一种由古代中国思想家孟子提出的思想理论。
孟子认为,一切
人的本性都是良善的,受遭污染后,才会变得恶劣。
孟子认为,世界上太多的恶,是由于
政府的缺乏给予了滋生的环境,而不是因为本性的先天性的恶劣所致。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有三个核心立场:首先,孟子认为所有人都具有深奥而又美好的本性,这是人类最优越的精神活动。
其次,孟子认为,恶是本性的腐败所致。
最后,孟子认为,政府有权借助政治手段来干涉人的本性,以达致正义的学习、礼仪的传播、公正的实现以
及多样的技术的提供。
孟子关于性善论的发展和推行,一直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提供了道德指导,特别是清朝时期,性善论成为官员任职时必须遵循的道德准绳,在中国哲学中形成了至今为止仍富有生命力
的理念。
孟子认为,善是一种内在的德性,它能使人们拥有美德、正义和公爱。
反之,恶是由诸多
社会原因造成的暴力和贪婪。
孟子重申:“天下之不善,皆由物之所阻,物之所伤也。
”这
就提醒我们政府需要尊重民意,采取有利于群众的政策,以改善飘荡的贫民的状态,减少
残杀行为的发生,除掉题外语、官僚主义和腐败,以至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
因此,性善论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也是行为准则声明和道德把握,它提醒我们,在维护
自身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同时,还要注重人性本善、理性文明地处理事情,倡导睦邻友好、
正义正道、友爱、勤勉、廉洁、富文化和民主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论性善
作者:刘思禾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5年第21期
孟子的时代,人性是一个热门话题。
人的根本究竟是怎样的?和现实中的善恶又有什么关系?孟子认为,人性的根本不是自然属性,也不是社会属性,而是人内在具有的对同类相爱相敬的能力。
因而,人性是善的。
至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恶人恶行,那是因为人内在的善性被湮没了,于是,修养就是回归自己最本来的心性。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这是他在思想史上最大的贡献。
孟子之后,性善论受到一些批评,也得到很多发展,后来成为了中国社会主流的看法,一直影响到现在。
一
孟子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 (《公孙丑》上)
【注释】孺子:小孩。
怵惕恻隐:音chù tì cè yǐn。
怵惕,惊恐害怕。
恻隐,同情怜悯。
乡党:泛指乡里。
羞恶:羞耻和憎恶。
恶:音wù。
端:开端,萌芽。
【解说】孟子性善说是从一个思想实验开始的。
他假想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个小孩子在井边玩耍,忽然掉了进去。
假设我们就在附近,无意中恰好看到,就在那一瞬间,内心最直接的反应是怎样的?我们不认识这个小孩子的父母,也没有想到为了别人的赞誉而做什么,也不是害怕小孩子的惊呼。
我们的反应和具体情况没有任何联系,我们只是遭遇了同类忽然陷入险境的情况。
孟子的答案是:在那个时候,人的内心一定充满惊动怜悯,他称作怵惕恻隐。
这就是仁的起点。
我们为什么要按照仁去行事呢?就是因为我们内心有一种天然的对同类的感通能力。
其他如义、礼、智也是如此,羞耻和厌恶之情是义的起点,待人辞让是礼的起点,辨别是非是智的起点,我们内心的这些最真实的活动是一切善行的源头,而这些活动来自人性本身,所以人性是一切善行善念的根。
孟子说:仁义礼智不是外边给我的,而是我本来就有的东西,就像人有四肢一样,他把这叫做良知良能,这就是性善。
孟子乐观地认为,人只要充分培养自己的心性,那么善就像泉水有源头一样充盈而出,世间的一切美好都会由此而展开。
二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
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 (《告子》上)
【注释】湍水:激流。
湍:音tuān。
颡:音sǎng,额头。
【解说】孟子的时代,对人性问题有很多回答。
有的人认为人性和善恶没有关系,有的人认为人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有的人认为有些人性善,有些人性恶,再后来荀子则主张性恶。
孟子的性善说是与当时不同学说辩争中丰富和发展的,其中他最强悍的对手就是告子。
告子的看法和今天我们大多数人的看法相近,他说:人性就像激流,谁也不知道水会流向什么地方。
在东边引个口子,就向东边流;在西边引个口子,就向西边流。
这和人性是一样的,分不出善和不善。
告子的意思是:人性只是一种自然的材质,外部的条件如何变化,它就会跟着发生变化,故而人性中没有根本的善,善不过是一种社会规范下的行为。
这种理解对儒家是致命的,如果道德行为只是社会塑造出来的,那么善和恶就是偶然的,随环境而变化。
这是真的吗?孟子的回答很精彩,他抓到了要害:如果说水是不分东和西的,那水还不分上和下吗?水无论是向东向西,最后一定是向下啊!即使我们用人力来抬高水位,高过额头,越过高山,那不过是借助形势,最终还是要落下来,这是水的本性。
人也同样,人性向善就像水性向下一样,总有一个自然的不得不如此的能力,指向善的方向,这才是人性。
孟子和告子辩论的关键是,告子强调人性是一种平面的东西,人性的可能性是一种平面的可能性。
而孟子主张人性是一种有深度的东西,人性的可能性是一种纵向的可能性。
而后一种可能才是真正属人的、使人成为人的东西。
这是孟子的卓识,值得后来人思考。
三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本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
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
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 (《告子》上)
【注释】牛山:齐国都城临淄附近的山。
萌蘖:植物的小芽。
蘖:音niè。
濯濯:音zhuózhuó,山上没有植被,光秃秃的样子。
梏亡:受束缚而丧失。
梏:音gù。
乡:即向,方向。
【解说】如果人性是善的,现实中为什么有那么多恶人恶行呢?孟子的回答是:本性再美好,也应该注意存养,不能一味挥霍、摧残,否则也会败坏。
他举牛山的植被为例,说明这个道理。
牛山是临淄附近的山,植被原本很丰美,可是因为在都城近郊,经常有人去砍伐,又有人去放牧牛羊。
哪怕日夜休养,雨水滋润,也不能恢复,山渐渐就秃了。
人们看到山是秃的,就说没有植被,难道山本来是这样吗?孟子接着说:人不是也这样吗?本来都有仁义之心,后来丧失掉了,就像斧子砍伐植被一样,人性还怎么会那么好?人每天的气息都差不多,好恶也
差不多。
要是夜晚宁静时的心气没办法留存,就和本来的心性越来越远,那么就和禽兽差不多了。
人们看到这样子,以为人性是恶的,难道那是人性的本来样子吗?所以,孟子对人性和修养的最终结论是:得到养护,什么都会生长,失去养护,什么都会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