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
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
”“这一发现”是指()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的发明
C.蒸汽轮船的发明
D.内燃机的发明
2.一位科学家说: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
仆人”。
这段话最能表明()
A.电已进入生产领域和人们的生活当中
B.电使工业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
C.科学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D.电气时代已经取代了蒸汽时代
3.下图是1750年至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增长示意图。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
的历史信息是()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
B.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的国家
C.英国成为世界上资本输出最多的国家
D.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社会经济高速增长
4.下列几幅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图片,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A. ①①①①
B. ①①①①
C. ①①①①
D. ①①①①
5.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
”“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 )
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B.资本积累的完成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市场的需求
6.据统计美国1895~1904年间,在27个工业部门中,中小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的合并公司数占整个部门的公司总数的75%以上的有20个部门,占50~70%的有6个部门,占25%以下的只有一个部门。
这本质上反映了美国()
A.公司竞争日趋激烈
B.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
C.公司规模扩大
D.政府加强了对企业的干预
7.下表中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内燃机的发明使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 “万能蒸汽机”的推广
D.航天工业的发展
8.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
C.资本家加强对生产价格、市场的影响
D.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
9.1789~1848年,发生在英国的大变革……应该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喷发,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对“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进程加快
B.社会结构分化加剧
C.洲际间联系加强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0.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
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
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
我暂时不再贫穷了。
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
”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11.以下内容是粗心的小明上历史课做的笔记,其记录有误的是() A. ① B. ① C. ① D. ①
12.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框架的整体世界基本形成,世界联系密不可分。
这对世界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包括()
A.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
B.引发了列强重新分割世界的激烈斗争
C.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
D.东西方交流引起程度不同的文化碰撞
13.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资金主要来源于()
A.国内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
B.工场手工业的积累
C.农民的掠夺
D.英国资本家固有财产
14.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
克里奥尔(Creole)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
这种语言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商业贸易和人口迁移的结果
B.奴隶们在劳动中的创造
C.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产物
D.工业革命的促进
15.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天主教开始冲出欧洲,走向世界。
”这句话说明葡萄牙、西班牙支持开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是()
A.掠夺黄金
B.掠夺原料
C.开辟海外市场
D.传播天主教
16.汽油价格上涨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石油问题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石油工业作为一种能源支柱工业开始崛起是在()
A. 19世纪中期
B. 20世纪中期
C. 19世纪晚期
D. 20世纪晚期
17.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
……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 “商业革命”的影响
B. “价格革命”的影响
C. “商业战争”的失利
D.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18.《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东欧:俄国→日本。
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
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这段话的含义是( )
A.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
B.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
C.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D.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19.从经济近代化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是()
A. A
B. B
C. C
D. D
20.“19世纪70年代之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欧美许多国家开展起来,它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异常深远。
”这主要表现在 ()
A.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C. “煤铁复合型”布局到临海型布局的演变
D.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21.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
C.使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完全瓦解
D.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22.美国某学者认为,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此后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世界的联系加强,这两项突破才使西欧胜出。
这里作者强调的是()
A.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市场的扩大是西欧“胜出”的关键
B.能源开发与新航路开辟对西欧发展的重要性
C.蒸汽机的应用和殖民掠夺改变了西欧
D.中国不重视煤的使用及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2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凸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24.某经济学家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
”这里的“转入现代增长模式”主要是指()
A.以资本原始积累为主要手段
B.利用殖民扩张发展经济
C.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经济
D.依赖世界市场发展经济
25.某学者在一本书中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
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黄金白银的流失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870年以后出现的营建帝国的巨大浪潮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它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表面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
殖民地可以作为数量日渐增多的制成品的市场……工业革命还产生了剩余资本,剩余资本又致使各强国寻找殖民地作为其投资场所。
在19世纪上半叶,这些海外投资多半是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在白人的世界。
但是,在19世纪下半叶,这些海外投资多半是在亚洲和非洲的非白人的、相对不稳固的国家。
投资者自然为其资本的安全而忧虑。
他们宁愿在其投资所在的地区出现“文明的”行政管理,而且这种管理最好是由他们各自的政府来进行。
工业革命还引起对供给机器用的原料的需求,这些原料大部分来自世界“未开化的”地区。
新帝国主义的起源还有其他种种因素在起作用。
一个因素是,希望得到像在马耳他和新加坡那样的海军战略基地以加强国家安全;另一因素是,需要获得另外的人力来源,就如法国人在北非所做的那样。
再一因素是传教士的影响,这些传教士一直试图使土著皈依,他们有时受到土著的虐待,甚至被杀死。
政府知道,可以利用这类事件作为进行军事干涉的借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1)结合材料,概括“新帝国主义”起源的因素。
(2)根据材料,说明帝国主义统治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把实验室里的发现转变为盈利工业的产品过程中,可以辨识出四个主要阶段,每一阶段各关涉到新电学原理的一种不同的实际利用。
这些阶段是电报和电话、电镀、弧光灯照明、最后的白炽丝灯。
其中第一项需要很小的电流,主要是导致了电池组和接受器的改进,并且因此大大地
发展了电学理论。
……电镀需要强大的电流,就优先使用了某些由电机产生的电……但电镀工业的需要绝不会很广泛,只有到照明和动力的发展才提出对强大电源的需求。
……如此看来,从法拉第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到爱迪生的电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原因。
19世纪中叶还无法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够生利的阶段。
可是一旦达到这个阶段,也就无法遏制它,电光和电力已经来到了。
——贝尔纳著《历史上的科学》
材料二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纺织、采矿、冶金等工业革命之初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
……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
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有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
……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 000英里。
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 666英里。
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
此外跨洲铁路的修筑,加强了洲际联系。
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电的技术应用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电气技术
应用于生产的条件有哪些?
(2)据材料二概括1870年以后工业革命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三,归纳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
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
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29.步入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位法国游客在1788年参观一家棉布工厂后,写道:“和我们在一起时,拥有这种工厂的英国富人们并不注意保持与其财富相称的姿态。
”……对他们而言,他们的工作有其自身的尊严和回报;至于工作所带来的财富,则是另一回事。
当博斯韦尔在伦敦索霍区看到瓦特和博尔顿的大型发动机工厂时,他想起了博尔顿的一句话:“先生,我们在卖全世界都渴望拥有的东西——动力。
”这些新贵就是企业家,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精神。
事实证明,这种精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从经济而非政治的角度来讲,他们给我们呈现了一场全面彻底且不可逆转的变革,因此他们堪称“革命者”。
——[美]罗伯特·海尔布隆纳《经济社会的形成》
请回答:
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新贵”们“新的精神”追求是什么。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他们从经济角度“给我们呈现了一场全面彻底且不可逆转的变革”。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笫一次从欧洲封建堡垒中打开了缺口……英国面临来自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
作为近代工业资本主义兴起的源头国家,英国资本主义的诞生,需耍极强的力量反抗霸权并建立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世界体系。
——摘编自张文木《欧美地缘政治格局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1893年,埃米尔·巴比埃写了《在金元帝国旅行》一书,指责美国商品(火车头、煤、丝织品、水果、棉花以及美国的葡萄酒)已充斥欧洲。
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中写道:“美国从一件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件令人恐惧的东西”,美国已成为旧大陆的一个可怕的对手,“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着在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至18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
概括形成以上特点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二所述状况的主要原因。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可以看出,蒸汽机的发明做不到这点,故A项错误;水力发电可以“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故B项正确;蒸汽轮船的发明只是交通工具的发明使用,与题目不符,故C项错误;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只是提供了动力,但是不能“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故D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仆人”,这说明电为人类提供了广泛的服务,成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3.【答案】D
【解析】示意图反映的是英国资本总额的增长情况,体现不出工业化、城市化、资本输出等内容。
答案为D。
4.【答案】D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早期殖民扩张使得世界市场
进一步扩大。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选D。
5.【答案】D
【解析】A、B、C、D项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但市场的需求才是根源所在,D项正确。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6.【答案】B
【解析】“中小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的合并公司数占整个部门的公司总数的75%以上的有20个部门,占50~70%的有6个部门,占25%以下的只有一个部门”体现了19世纪末垄断组织的出现,实质是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公司竞争日趋激烈、公司规模扩大和政府加强了对企业的干预只是表象,不是本质,选择B项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从表格信息看,石油产量从1870年到1900年有了巨大的提高,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内燃机的发明使用,有了内燃机,人们发明了汽车和飞机,导致石油使用量大增,故选A项。
8.【答案】B
【解析】A内容不全面可排除。
C与题目“生产关系”这一要求不符合。
D 项反映的是生产的社会化趋势。
只有B符合题意。
9.【答案】D
【解析】1789~1848年,发生在英国的大变革指的是工业革命,其加快了工业化进程,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所以使社会结构分化加剧,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故D项错误,
符合题意。
10.【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和所学史实可知,此题反映的是20世纪初期生产者的生活有所改善,但是工人的社会地位仍然很低,并且自己也不能摆脱世俗的偏见。
故选D。
B项错误,妇女虽然从事工业生产,但是地位依然比较低;A、C项错误,材料无法看出。
11.【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并且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故①错误。
12.【答案】B
【解析】解题要求是积极作用,而B 项属于消极作用,故答案为B。
13.【答案】A
【解析】英国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
14.【答案】C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人口迁移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奴隶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克里奥尔语是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说明西方殖民扩张促进语言的交流和形成,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是殖民扩张以后的事件,故D项错误。
15.【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天主教开始冲出欧洲”可知,葡萄牙、西班牙支持开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是传播天主教,故选D项。
A、B、C三项
与材料无关,排除。
16.【答案】C
【解析】石油工业能成为能源支柱工业,主要是由于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而内燃机是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17.【答案】A
【解析】长期以来,意大利商人把东方商品通过地中海转运到西欧,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新航路开辟后引发“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故A项正确;“价格革命”的表现是金银贬值,物价上涨,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商业战争”的失利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16世纪英国尚未发生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
18.【答案】C
【解析】材料指出工业革命突破地理条件的限制向世界扩展,工业革命发生在具备特定的历史环境、社会条件的国家和地区,此段话反映了工业革命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故C正确。
19.【答案】B
【解析】传统经济活动指的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农业文明,近代经济活动是以商品经济为主体的工业文明,因此促进经济形态从传统到近代转化的发明是蒸汽机。
20.【答案】B
【解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A项错误。
“煤铁复合型”布局到临海型布局的演变是指经济布局,C项错误。
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是指产业结构,D项错误。
只有B项符合题意。
21.【答案】C
【解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19世纪中后期,此时封建落后的经济体制仍存在。
22.【答案】A
【解析】注意时间,材料突出的是18世纪中叶以后东西方差距日益加大,再结合“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世界的联系加强”可知选A。
2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读的理解能力。
材料说明的是海外扩张的经济因素。
故选D。
24.【答案】C
【解析】以资本原始积累为主要手段主要发生于工业革命之前,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利用殖民扩张发展经济也主要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故B项错误;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此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即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经济,与题目相符,故C项正确;依赖世界市场发展经济是整个世界近代经济史上都存在的,故D项错误。
25.【答案】A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与材料意思相符,故A项正确;意大利未参与殖民争霸,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意大利丧失经济强国地位与黄金白银的流失无关,故D项错误。
26.【答案】(1)因素:经济上,工业革命后对市场、投资场所、原料和劳动力的强烈需求;政治上,为了占领海军基地加强国家安全,传教士的
影响。
(2)积极:促进了殖民地政治的近代化;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
消极: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沦为西方强国的附属;市场、资源和劳动力被西方攫取。
【解析】第(1)问因素依据关键信息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归纳。
第(2)问从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归纳影响。
27.【答案】(1)阶段:电讯(电报、电话)、电镀、照明和动力(电力工业)四个阶段。
条件: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
(2)科学与技术(生产)密切结合。
(3)①新式交通通讯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联结在一起;①运河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缩短了世界各地间的航行时间;①洲际铁路的出现,加强了洲际联系;①世界通讯网络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
【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材料一中叙述的电力的应用领域即说明了其发展的历史阶段;第二小问要从经济发展、社会需要、科技进步等多角度分析。
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可概括特征。
第(3)问要从交通、通讯、经济联系等方面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表现。
28.【答案】(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
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
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提供劳动力资源。
(2)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3)①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