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局麻药的相关知识小解
局麻知识点总结
![局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a195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0.png)
局麻知识点总结局麻,即局部麻醉,是一种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一部分身体局部失去感觉的医学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手术和疼痛管理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总结一些局麻的基本知识点。
一、局麻的分类 1. 表面麻醉:通过将局麻药涂抹或喷洒在皮肤表面,使局部皮肤失去感觉。
例如,用于皮肤手术前的局部麻醉。
2. 局部浸润麻醉:局麻药注射到需要麻醉的组织附近,使该部位失去感觉。
常用于小手术和疼痛管理。
3. 神经阻滞麻醉:通过局麻药将神经阻断,使其传导功能暂时中断,达到局部麻醉效果。
常用于大手术和疼痛管理。
二、局麻药物的种类和作用 1. 局麻药物分类:根据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局麻药物可以分为两类:酯类和胺类。
- 酯类局麻药物:如普鲁卡因,作用时间短,一般适用于较小的手术或短期疼痛管理。
- 胺类局麻药物:如利多卡因,作用时间较长,适用于较大的手术或长期疼痛管理。
2. 局麻药物的作用机制:局麻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路径,使神经无法传递疼痛信号,达到局部麻醉效果。
三、局麻的应用领域 1. 手术中的局麻:在手术过程中,局麻可以使患者在麻醉下保持清醒,减少全身麻醉的风险。
它常用于眼科手术、手指修复等小手术中。
2. 疼痛管理:局麻可以用于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如手术后疼痛、慢性疼痛等。
通过局麻,可以减少或消除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分娩镇痛:局麻在分娩镇痛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腰麻或骶麻,可以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减轻疼痛感,提供更好的分娩体验。
四、局麻的风险和并发症 1. 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对局麻药物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因此,在使用局麻药物前需要进行过敏测试。
2. 神经损伤:局麻注射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尤其是在神经阻滞麻醉中。
因此,医生需要充分了解局麻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3. 感染和出血:局麻注射时,存在感染和出血的风险。
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局麻区域的消毒和操作规范。
五、局麻的未来发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局麻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局麻药总结
![局麻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21f2f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19.png)
局麻药总结引言局麻药(Local Anesthesia)是指通过在局部给药来阻断疼痛传导的药物。
它被广泛应用于手术、治疗和诊断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无痛的体验。
本文将对常用的局麻药进行分类和总结,并讨论其使用注意事项。
分类根据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局麻药可以分为两类:酯类和胺类。
酯类局麻药酯类局麻药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血管扩张作用和降低心跳率的效果,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常见的酯类局麻药有:•普鲁卡因(Procaine):是一种最早使用的局麻药,具有较短的作用时间和中度的局部麻醉效果。
•丙胺卡因(Procainamide):具有持久和较强的局部麻醉效果,广泛应用于手术和疼痛管理。
•苯佐卡因(Benzocaine):常用于表面和粘膜的局部麻醉,如在牙科和喉咙炎的治疗中。
胺类局麻药胺类局麻药相对酯类来说,具有更长的作用时间和更强的局部麻醉效果。
常见的胺类局麻药有:•利多卡因(Lidocaine):广泛使用的一种局麻药,具有快速、持久和可逆的作用特点。
•布比卡因(Bupivacaine):具有长效的麻醉效果,常用于手术和产科分娩中。
但其毒性较大,使用时需要慎重。
•曲可卡因(Tetracaine):作用时间长,具有很强的麻醉效果,适用于眼科和表面麻醉。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局麻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局麻药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权衡使用麻醉药物的剂量和方式。
2.毒性反应:某些局麻药如布比卡因具有较大的毒性,在使用时需要特别谨慎,严格掌握用药剂量。
3.过敏反应:局麻药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医生在使用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并进行必要的试验。
4.环境安全:在使用局麻药时,要确保使用环境安全,有完善的监测设备和紧急处理措施。
5.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局麻药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包括正确的注射技术、无菌操作和合理的药物管理等。
结论局麻药在医疗实践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了无痛的体验。
局麻药的名词解释
![局麻药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405f9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c.png)
局麻药的名词解释局麻药是一种用于局部麻醉的药物,其作用是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使其在手术或其他疼痛性操作中保持清醒。
局麻药可以分为表面麻醉药和深层麻醉药两类,根据其作用部位可分为局部麻醉药和神经阻滞剂两种。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或防止神经元兴奋,从而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感到疼痛。
局部麻醉药是局麻药中常用的一类。
它们主要作用于局部组织,通过直接接触或注射的方式,使组织和神经末梢表面麻醉,进而达到消除疼痛的目的。
这类药物包括表面麻醉剂和局部麻醉剂。
表面麻醉剂是一种用于局部表面麻醉的药物,主要应用于皮肤、黏膜和眼结膜等表面组织。
常见的表面麻醉剂有利多卡因凝胶、琥珀酸二丁酯和苯海拉明等。
它们用于手术前的麻醉、小創伤缝合和取血等操作,可以显著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局部麻醉剂和神经阻滞剂是在手术过程中用于麻醉患者的药物。
局部麻醉剂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的方式,阻断神经细胞的传导功能,达到麻醉效果。
常见的局部麻醉剂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丙胺卡因等。
神经阻滞剂则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使神经末梢处接收不到疼痛信号,从而实现麻醉。
神经阻滞剂可根据麻醉的部位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脑神经阻滞、脊髓神经阻滞和周围神经阻滞等。
局麻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干扰或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和感知。
药物通过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变神经膜的离子通道,在兴奋性神经节上降低膜电位,从而抑制电信号的传递。
局麻药主要作用于神经末梢处,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
然而,尽管局麻药可以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但它们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例如,局麻药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心血管不良反应和神经毒性反应等。
因此,在使用局麻药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麻醉效果。
总结起来,局麻药是一种用于局部麻醉的药物,可以用于手术和其他疼痛操作中,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局麻药包括表面麻醉剂和局部麻醉剂。
它们主要通过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达到麻醉的效果。
药理学——局部麻醉药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局部麻醉药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4c184a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1.png)
药理学——局部麻醉药知识点归纳局部麻醉药是一类作用于局部神经末梢的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使局部组织丧失感觉和运动功能。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包括局麻醉药、表麻醉药和弱效局麻醉药等。
以下是局部麻醉药的一些知识点的归纳。
一、分类1.局麻醉药(0.5%普鲁卡因、2%利多卡因等):主要用于手术或治疗目的,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较强。
2.表麻醉药(28%利多卡因软膏、4%麻黄碱滴眼液等):主要用于表面麻醉和疼痛缓解,作用时间短,麻醉效果较弱。
3.弱效局麻醉药(10%利多卡因软膏、2%莫比卡因软膏等):主要用于轻微手术或治疗目的,麻醉效果较弱。
二、作用机制1.阻断神经传导:局部麻醉药通过与细胞膜神经通道结合,阻断神经传导,从而使局部组织丧失感觉和运动功能。
2.影响钠离子通道:大部分局部麻醉药主要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不能进入神经细胞内,从而防止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作用于神经纤维:不同种类的局部麻醉药对不同直径的神经纤维有不同的作用,主要作用于细直径的传痛纤维和运动纤维,对大直径的触觉纤维的阻断较弱。
三、药物特点1.离子化与非离子化:大部分局部麻醉药处于离子化状态下具有麻醉作用,而非离子化状态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2.蛋白结合率与半衰期:局部麻醉药的蛋白结合率越高,半衰期越长,麻醉作用越持久。
3.作用时间和控制速度:药物的作用时间要与手术时间相匹配,通过调整药物浓度和注射速度来控制麻醉深度和作用时间。
四、应用注意事项1.过敏反应:局部麻醉药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特别是对苯胺类过敏者。
2.药物剂量和浓度选择:根据麻醉部位、手术时间和患者特点选择适当剂量和浓度,避免过度和不足。
3.神经损伤:使用局部麻醉药时应避免损伤神经,特别是在神经近端注射时要小心。
4.毒副作用:不当使用局部麻醉药会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等不良反应,如中毒、心血管抑制和呼吸抑制等。
五、药物相互作用1.局麻醉药与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类药物同时应用时,可能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局部麻醉药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局部麻醉药医学知识专题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4cbf4c3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c.png)
局部组织损伤 神经毒性 截瘫。外周神经麻痹。 与局麻药浓度有关。注药部位,是否加入血管收缩药。
[常用局麻药] 普鲁卡因(procaine,奴佛卡因,Novocaine) 特点: 1.亲脂性低,粘膜穿透力弱,不能用于表面麻醉。
2.常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药液中常加肾上腺素,只能维持30~45分钟。静脉全身麻醉。 3.本品毒性小,安全范围大。因为普鲁卡因进入血循环后,不久被血浆假性AchE水解成氨苯甲酸(PABA)和二乙氨基乙醇。
局麻药旳理化性质
见P95表6-1 脂溶性与阻滞效能 正有关 解离常数与显效时间 蛋白结合率与作用时间 正有关
作用机制 局麻药旳作用机制是:稳定细胞膜,降低细胞膜对Na+旳通透性,阻断Na+通道,阻滞Na+内流,阻止神经细胞动作电位旳产生而克制冲动、传导。
局麻药是怎样阻断Na+通道,阻滞Na+内流旳? 钙离子学说 膜膨胀学说 受体学说
2.粘膜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也可用于神经阻滞麻醉、腰麻、硬膜外,不用于浸润麻醉。 3.本品毒性大,安全范围小,毒性比普鲁卡因大2~4倍。因药物穿透力强,易吸收,而且代谢慢,易发生毒性反应。
利多卡因(lidocaine,赛罗卡因,xylocaine) 特点: 1.与普鲁卡因比,作用快、强、持久,粘膜穿透力较强,局麻时间、效应及毒性与药物浓度有关。 2.全能麻醉药,表面、浸润、传导、腰
麻及硬膜外麻都有效。 3.本品毒性较小,安全范围较大,对组织无刺激,无局部血管扩张作用。 4.无过敏反应,对普鲁卡因过敏者可选用此药。 5.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布比卡因(bupivacaine,麻卡因,macaine) 特点: 1.麻醉作用强,连续时间长,局麻作用比利多卡因强4~5倍,可维持5~10小时。
第14章-局麻药详解
![第14章-局麻药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44088fb58fb770bf78a55e8.png)
特点: 1.为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上下肢手术。 2.药物不扩散至脑组织,无腰麻时头痛
或脑脊膜刺激现象。 3.用药量大,易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
严重的毒性反应。 4.少量反复给药。
5.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al anaesthesia),又称脊髓麻醉或腰麻 (spinal anaesthesia)。常用于下腹部和 下肢手术。此方法较危险。
2.心血管系统
抑制心脏,稳定心肌细胞膜,抑 制心肌细胞Na+内流,降低心肌兴 奋性,心肌收缩力减弱,传导减 慢,不应期延长。
扩张小动脉,血压下降。
局麻药直接注射到血管内可引起 心室颤动而死亡。
3.过敏反应
常见的如荨麻疹、支气管痉挛 普鲁卡因可引起过敏反应,用 药前皮试。
[常用局麻药] 普鲁卡因(procaine,奴佛卡因,
第十四章 局部麻醉药 Local Anaesthetics
定义: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 干周围的药物,能暂时、完全和可 逆性地阻断神经的冲动和传导,在 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的痛觉 和感觉消失的药物。
局部麻醉药简称为局麻药
全麻药与局麻药的区别: 全麻药可使大脑意识丧失,使机体 处于睡眠状态,用于较大的手术。 局麻药还是保持机体的清醒,大脑 处于有意识状态,用于较小的局部 手术。
Novocaine) 特点: 1.亲脂性低,粘膜穿透力弱,不能用
于表面麻醉。
2.常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腰麻 和硬膜外麻醉。药液中常加肾上腺 素,只能维持30~45分钟。
3.本品毒性小,安全范围大。因为普 鲁卡因进入血循环后,很快被血浆 假性AchE水解成氨苯甲酸(PABA) 和二乙氨基乙醇。
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
医药麻醉知识点总结归纳
![医药麻醉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ef2bca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a.png)
医药麻醉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通过将麻醉药物直接注射到局部部位,使神经末梢处于麻醉状态,达到减轻或消除局部疼痛的目的。
局部麻醉主要用于手术、分娩、牙科手术等领域。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主要包括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布比卡因等。
二、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指的是通过将麻醉药物直接注射到体内,使神经系统全面麻醉,达到使患者失去疼痛感觉、失去意识和保持生理功能恢复的目的。
全身麻醉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麻醉方式,适用于各种手术,包括心脏手术、脑部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儿科手术等。
全身麻醉的常用药物包括地西泮、异丙酚、芬太尼等。
三、表面麻醉表面麻醉是通过将麻醉药物涂抹在皮肤表面,使神经末梢处于麻醉状态,以达到局部麻醉的目的。
表面麻醉适用于一些小型手术、注射、皮肤病变切除等场合。
常用的表面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
四、麻醉药物的分类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用途,麻醉药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1.局麻药物:主要用于局部麻醉,对局部组织中的神经末梢产生作用,使其处于麻醉状态。
常用的局麻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丙哌利多等。
2.全麻药物:主要用于全身麻醉,可以通过静脉、吸入等方式给药,使患者失去疼痛感觉和意识。
常用的全麻药物包括异丙酚、芬太尼、丙泊酚等。
3.镇痛药物:主要用于减轻或消除疼痛感觉,常用的镇痛药物有吗啡、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五、麻醉的作用机制1.局麻药物的作用机制:局麻药物通过阻断神经末梢的钠离子通道,阻止神经冲动的传递,从而使神经末梢处于麻醉状态。
2.全麻药物的作用机制:全麻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神经传导,从而使患者失去疼痛感觉和意识。
3.镇痛药物的作用机制:镇痛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感觉。
六、麻醉的效果评估1.临床麻醉深度的评估:主要通过监测生命体征、神经功能、瞳孔反射等指标,评估麻醉的深度和效果。
2.麻醉恢复的评估:主要通过观察病人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评估麻醉后的恢复情况。
常见局麻药的相关知识小解
![常见局麻药的相关知识小解](https://img.taocdn.com/s3/m/fe3ebf9f8762caaedd33d4d5.png)
四、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属于抗原-抗体反 应,皮试假阳性率达到40%,不能以皮试结 果作为使用依据。轻者出现皮疹、血管性 水肿,重者出现气道水肿、痉挛,呼吸困 难、肺水肿、循环衰竭等。防治措施以抗 过敏抗休克为主,尽早应用激素和肾上腺 素,补充适量血容量,维持呼吸通畅,循 环稳定 五、神经毒性:接触的局麻药浓度过高和/或 时间过长,即可诱发神经损害。常见局麻 药脊髓神经毒性强弱顺序:利多卡因=丁卡 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罗哌卡因。
• 当局麻药短时间内大量入血,则立即表现 为抽搐、昏迷、呼吸循环停止的抑制状态。 • 局麻药心脏毒性大小顺序:丁卡因>右旋布 比卡因>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 预防:1.使用安全剂量;2.加入血管收缩药, 延缓吸收(肾上腺素5μg/ml);3.注药时注 意回抽,避免血管内给药;4.麻醉前纠正患 者病理状态,如高热、重度贫血、酸碱失 衡、心衰等。
常见局麻药的相关知识小解
刘忠敏
• 定义:局麻药(局部麻醉药)是一类能可 逆性的阻断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使神 经支配的部位出现暂时、可逆性感觉和运 动丧失的药物。 • 但局麻药被吸收入血或者直接注入血管时, 即产生全身作用,血药浓度达到一定水平, 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主要 器官功能,产生不可逆性的损害结果。
3.苯佐卡因:作用弱而持久,5-10%软膏广泛 用于晒伤、瘙痒、轻度烧伤等表面麻醉。 二、酰胺类局麻药: 1.利多卡因:中效局麻药,起效快、穿透强、 弥散广、无扩张(无明显血管扩张作用), 还常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 心动过速、室颤等)。广泛用于表麻、浸 润麻醉、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因为主 动弥散广, 腰麻时平面难以调控,而且对 脊神经损害大,所以不用于腰麻。
局部麻醉药物知识点总结
![局部麻醉药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2057b0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1.png)
局部麻醉药物知识点总结局部麻醉药物是一类用于临床手术和治疗中的药物,在局部麻醉过程中发挥麻醉作用。
它们通过阻断神经纤维的传导,降低感觉神经末梢的兴奋性,从而使局部感觉消失或减轻,以达到止痛效果。
本文将对局部麻醉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
一、局部麻醉药物的种类1. 根据作用方式的不同,局部麻醉药物可以分为以下两类:a. 表面麻醉药物:主要用于较浅的手术和检查,可直接涂抹于皮肤、黏膜等受麻部位。
常见的表面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喷雾、利多卡因凝胶等。
b. 局部浸润麻醉药物:用于局部组织的浸润麻醉,能够阻止神经冲动的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常用的局部浸润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2. 根据作用时间的长短,局部麻醉药物可以分为以下两类:a. 短效局部麻醉药物:麻醉作用持续时间较短,适用于短时间的手术和治疗。
常见的短效局部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
b. 长效局部麻醉药物:麻醉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适用于长时间的手术和治疗。
常见的长效局部麻醉药物有布比卡因。
二、局部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局部麻醉药物通过作用于神经细胞膜,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从而抑制神经冲动的传导。
具体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阻滞钠通道:局部麻醉药物通过阻滞钠通道的开放,抑制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从而干扰神经冲动的传导。
2. 抑制钾通道:局部麻醉药物抑制钾通道的关闭,延长钾离子在细胞外的停留时间,进而减少神经冲动的传导。
3. 抑制细胞钙离子内流:局部麻醉药物还可通过抑制细胞内钙离子的内流,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减弱神经冲动的传导。
三、局部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局部麻醉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和治疗过程中,以提供局部麻醉效果,减轻或消除手术和治疗过程中的疼痛。
以下是局部麻醉药物的几种典型应用:1. 皮肤手术和切口缝合:局部麻醉药物可通过皮下浸润或神经阻滞,麻醉手术过程中的局部区域,减轻手术创伤引起的疼痛。
2. 牙科手术:局部麻醉药物可通过局部浸润或神经阻滞,麻醉牙齿及周围组织,用于牙科手术或疼痛治疗过程中,提供临床麻醉效果。
5、局麻药
![5、局麻药](https://img.taocdn.com/s3/m/7368049d10a6f524cdbf8502.png)
预防 注意用药剂量 适当应用肾上腺素 预防用地西泮或巴比妥类药物处理
处理 停药 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对症处理
清、惊厥、昏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常用局麻药物不良反应
二:过敏反应 原因:酯类发生机会较多 表现:荨麻疹、咽喉水肿、支气管痉挛、低血压以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重 时危及生命 处理: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
被肝微粒体酶系分解
常见局麻手术
1 乳腺肿物切除 2 耳廓肿物、头皮肿物切除 3 伤口清创,内固定、内固定取出 4 眼科手术
局部麻醉的方法
常用局麻药物不良反应
一:毒性反应
原因
用药过量 误入血管 药物局部吸收快 病人全身情况差
表现
中枢毒性:舌或口唇麻木、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言语不清、肌肉颤搐、意识不 呼吸停止
目前我科局麻药使用注意事项
一:术前核对医嘱、评估好病人的生命体征情况等 二:书中遵医嘱给药,注意毒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神经阻滞麻醉病人还应 注意观察有无膈神经麻痹、喉返神经麻痹、霍纳综合征、气胸等相关并发症 发生 三:术后记得让医生补签医嘱。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
局麻,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麻醉方 法,病人意识清醒,适用于较表浅、局限的手术。
常见局部麻醉方法
1:表面麻醉 2:局部浸润麻醉 3:区域阻滞 4:神经阻滞(臂神经丛阻滞、颈神经丛阻滞、肋间神经阻滞、指趾神经阻滞)
常用局麻药物
分类 酯类:包括普鲁卡因、丁卡因等
在血浆内被胆碱酯酶分解 酰胺类: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局麻药知识点总结
![局麻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485a5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6.png)
局麻药知识点总结1. 局部麻醉的作用机制局部麻醉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来产生麻醉作用。
当局部麻醉药物被注射到特定的部位时,它们会通过影响神经纤维,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使患者在那个部位失去感觉。
局部麻醉药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发挥作用:1) 阻断钠通道: 大多数局部麻醉药物都是脂溶性的,并且能够渗透到神经细胞膜内部,影响钠通道的功能,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
2) 阻断神经突触传导: 部分局部麻醉药物还可以阻断神经突触的传导,从而起到麻醉作用。
3) 阻断神经突触后的去极化: 一些局部麻醉药物还可以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去极化过程,从而干扰神经冲动的传导。
2. 局部麻醉的类型根据麻醉药物的性质和用途,局部麻醉可以分为表面麻醉和浸润麻醉两种类型。
1)表面麻醉: 表面麻醉是指将麻醉药物直接涂抹在皮肤或黏膜表面,从而产生局部麻醉的效果。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较小的外科手术或治疗过程中,比如皮肤活检、局部小手术等。
2)浸润麻醉: 浸润麻醉是指将麻醉药物注射到局部组织中,使其产生麻醉效果。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较大的手术或治疗过程中,比如拔牙、切除肿瘤等。
3. 局部麻醉的使用方法局部麻醉通常通过注射的方式进行使用。
一般来说,医务人员会在手术或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确定需要麻醉的部位和所需的麻醉剂量。
然后,他们会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药物,并通过注射的方式将其应用到患者的身体上。
一般来说,局部麻醉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 在进行局部麻醉之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评估,并确定麻醉的适用性和剂量。
2)选择麻醉药物: 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手术或治疗的性质和所需的麻醉深度来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药物。
3)局部麻醉注射: 一般情况下,医务人员会在手术或治疗前将局部麻醉药物逐渐注射到患者的身体部位,直到产生麻醉效果为止。
4)观察和监测: 在进行局部麻醉后,医务人员会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观察和监测,以确保麻醉效果良好并且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局麻药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常用局麻药的作用特点
![局麻药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常用局麻药的作用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1226f3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64.png)
局麻药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常用局麻药的作用特点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简称局麻药,是一类以适当的浓度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能暂时、完全和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痛觉等感觉暂时消失,而对其他各类组织无损伤性影响的药物。
(-)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L局麻作用局麻药可作用于神经,提高产生神经冲动所需的阈电位,抑制动作电位去极化上升的速度,延长不应期, 甚至丧失兴奋性及传导性。
2.作用机制神经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神经受刺激时引起膜通透性的改变,产生Na+内流和K+外流。
局麻药的作用是阻止这种通透性的改变,使Na+在其作用期间内不能进入细胞内,这种作用的产生是阻断电压门控性Na=通道(voltage-gated Na+channels),引起Na+通道蛋白质构象变化, 促使非活化状态的Na+通道闸门关闭,阻断Na+通道,传导阻滞,产生局麻作用。
除阻断Na+通道外,局麻药也能与细胞膜蛋白结合阻断K+通道,但产生这种作用常需高浓度,对静息膜电位无明显和持续性的影响。
(二)常用局麻药L普鲁卡因(PrOCaine)毒性较小,是常用的局麻药之一。
本药属短效酯类局麻药,亲脂性低,对黏膜的穿透力弱,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需注射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用药前应做皮肤过敏试验。
2 .利多卡因(IidoCaine)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局麻药。
具有起效快、强而持久、穿透力强及安全范围较大的特点,同时无扩张血管及对组织的刺激性,可用于多种形式的局部麻醉,有全能麻醉药之称,主要用于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3 . 丁卡因(tetracaine)对黏膜的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
也可用于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因毒性大,一般不用于浸润麻醉。
4 .布比卡因(bupivacaine)化学结构与利多卡因相似,局麻作用较利多卡因强4~5倍,作用持续时间长,可达5~10小时。
局部麻醉药精品课件
![局部麻醉药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1746b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f.png)
局部麻醉药精品课件局部麻醉药是一种可以使局部组织或身体部位发生短暂的麻木或无痛觉的药物。
它常用于手术和治疗疼痛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并确保医疗操作的顺利进行。
而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了解局部麻醉药的种类、作用机理以及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帮助医护人员掌握相关知识,本篇课件将系统介绍局部麻醉药的精要内容。
一、局部麻醉药的分类与特点局部麻醉药可以分为局部麻醉药和感觉神经阻滞药两类。
局部麻醉药包括局部麻醉酯类、局部麻醉胺类、局部麻醉醇酮类等,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作用快速、无需静脉置管、作用持续时间短。
而感觉神经阻滞药则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其作用持续时间较长,能够更好地维持手术过程的无痛状态。
二、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机制局部麻醉药通过阻断神经元的电脉冲传导,使得病人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失去对疼痛的感知。
这种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神经细胞的去极化阈值,防止神经电冲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
三、局部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尽管局部麻醉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不当使用或过量使用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局部疼痛、过敏反应、神经损伤等。
因此,在使用局部麻醉药时,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随时调整剂量及给药方式,同时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四、局部麻醉药的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在使用局部麻醉药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各种局部麻醉药的特点和用法,选择合适的药物;其次,正确掌握局部麻醉药的给药途径和剂量,避免过量使用或局部过度麻木;最后,持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五、局部麻醉药的新进展与展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局部麻醉药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
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局部麻醉药,如缓释剂型局部麻醉药、环境可降解局部麻醉药等,这些药物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效率。
本篇课件通过对局部麻醉药的分类、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以及新进展与展望等方面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掌握局部麻醉药的相关知识,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局麻药常见类型剂型及不良反应
![局麻药常见类型剂型及不良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2331ce1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b.png)
局麻药常见类型剂型及不良反应1、局麻药分类通常根据化学结构分类,分为酯类和酰胺类。
(1)酯类局麻药酯类局麻药是对氨基苯甲酸的酯类衍生物,由血浆胆碱酯酶代谢,代谢产物为对氨苯甲酸,是一种变应原,使酯类局麻药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
常用酯类局麻药有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丁卡因、可卡因。
(2)酰胺类局麻药酰胺类局麻药是含有酰胺键的化合物,主要由肝脏代谢,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极小。
常用酰胺类局麻药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
2、常用局麻药介绍(1)普鲁卡因①短效脂类,毒性较小,亲脂性低,黏膜穿透性强;②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常局部注射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③注射给药后1~3 min 起效,可维持30~45 min;④单次最大剂量(即中毒剂量):1000 mg。
(2)丁卡因①麻醉效能强普鲁卡因10 倍,毒性强其10~12 倍,一般用于表面麻醉;②作用迅速,1~3 min 即生效,维持2~3 h;③单次最大剂量:60 mg。
(3)、利多卡因①局麻作用较普鲁卡因强,其维持时间较长,且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②其毒性较普鲁卡因大,局麻时用量应比普鲁卡因少;③单次最大剂量:400 mg。
(4)布比卡因①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多用于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②胎儿/母亲血浓度比率为0.3 左右,所以产科应用较安全,对新生儿无明显抑制;③可用于酯类局麻药过敏患者;④单次最大剂量:150 mg。
(5)高乌甲素①强效镇痛,与哌替啶相当,持续作用更长,为曲马多替代品;②作用持久,有较强的由深至浅的麻醉作用;③高度安全性;④降温消热,作用类似于阿斯匹林;⑤抗炎消热;⑥可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消除耳廓、足趾、关节、下肢肿胀、抑制肉芽肿形成。
3、新剂型局麻药(1)局麻药微球是将局麻药充分溶解或分散于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将药剂制备成为直径为1~40 pm 的微小球状实体,微球具有生物相容性,可被生物降解。
常用局麻药的分类及应用
![常用局麻药的分类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99177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8.png)
常用局麻药的分类及应用局麻药是用于局部麻醉的药物,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特定部位,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产生局部无痛的效果。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常用的局麻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局麻药的分类(1)酯类局麻药: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神经元细胞膜上的钠通道,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从而产生麻醉效果。
(2)酰胺类局麻药:包括丁卡因、利多卡因等。
这类药物作用机制类似酯类局麻药,但比酯类局麻药的作用持续时间更长。
(3)芳香族酚类局麻药:如普鲁卡因。
这类药物阻断血管壁上的肾上腺素转运体,从而抑制肾上腺素的释放,使局部血管扩张,延长局部麻醉时间。
(4)非局部麻醉药:如氯胺酮、依托咪酯等。
这些药物虽然不具有直接的局部麻醉效果,但可以通过麻醉或镇静作用,来改善患者的局部麻醉耐受性和舒适度。
2. 局麻药的应用(1)神经阻滞:局麻药最常见的应用形式就是神经阻滞,通过直接注射或局部浸润的方式,将药物送入靠近神经根或周围神经的位置,达到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目的。
神经阻滞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产科、骨科等领域,能够提供较长时间的无痛效果,同时减少手术期间对全身麻醉的需求。
(2)硬膜外麻醉:通过将局麻药注射入硬膜外间隙,使其作用于脊神经后根,达到麻醉效果。
硬膜外麻醉广泛应用于分娩镇痛、腹部手术、疼痛治疗等领域。
(3)脊柱镇痛:将局麻药注射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脊膜内腔,使其作用于骶髂神经丛和神经根,从而实现疼痛的缓解。
脊柱镇痛常用于分娩镇痛和术后疼痛管理。
(4)表面麻醉:将局麻药涂抹或喷洒于皮肤或黏膜表面,使其透过表皮或黏膜吸收,产生局部麻醉效果。
表面麻醉常用于皮肤手术、口腔手术、内窥镜检查等。
需要注意的是,局麻药使用时需遵循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避免过量使用,以免造成中毒或其他不良反应。
此外,局麻药可能对某些患者产生过敏反应,使用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常用局麻药
![常用局麻药](https://img.taocdn.com/s3/m/d80e1c2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3.png)
常用局麻药(一)普鲁卡因1.药理作用普鲁卡因化学结构为对氨基苯二乙胺乙醇,短时效局麻药,时效45~60min,离解常数(pKa)高,在生理pH范围呈高解离状态,扩散和穿透力都较差。
具有扩张血管作用,能从注射部位迅速吸收。
普鲁卡因经血浆胆碱酯酶水解,半衰期仅8min。
2.适应证和禁忌证用于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阻滞。
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
持续输注小剂量普鲁卡因可与静脉全麻药、吸入全麻药或麻醉性镇痛药合用施行普鲁卡因静吸复合或静脉复合全麻。
3.剂量和用法针剂可用于局麻,粉剂可用于脊麻。
浸润麻醉浓度为0.25%~1.0%,极量1g;神经阻滞浓度为1.5%~2.0%,极量1g;蛛网膜下腔阻滞浓度为3.0%~5.0%,极量0.15g。
(二)丁卡因1.药理作用丁卡因化学结构是以丁氨根取代普鲁卡因芳香环上的对氨基,并缩短其烷氨尾链。
长时效局麻药,起效时间10~15min,时效超过3h,药效与毒性均为普鲁卡因的10倍,常与起效快的局麻药合用。
2.适应证用于表面麻醉、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
3.剂量和用法表面麻醉时,眼科浓度为1%;鼻腔、咽喉和气管浓度为2%,极量40~60mg;尿道浓度为0.1%~0.5%,极量40~60mg;硬膜外阻滞较少单独应用,常用是0.1%~0.2%丁卡因与1.0%~1.5%利多卡因合用。
(三)氯普鲁卡因1.药理作用氯普鲁卡因与普鲁卡因相似,短时效局麻药,起效短6~12min,时效30~60min。
在血内水解的速度比普鲁卡因快4倍,毒性低,胎儿、新生儿血内浓度低。
2.适应证和禁忌证多用于硬膜外阻滞,尤其是产科麻醉。
不适用于表面麻醉和神经阻滞。
含有防腐剂的氯普鲁卡因制剂不能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
3.剂量和用法局部浸润为1%,极量0.8~1.0g。
二、酰胺类局麻药(一)利多卡因1.药理作用利多卡因(lidocaine)是氨酰基酰氨类中时效局麻药,起效快,时效60~90min,弥散广,穿透力强,对血管无明显扩张作用。
03局麻药
![03局麻药](https://img.taocdn.com/s3/m/717f6d9fdaef5ef7ba0d3c9d.png)
弱
浸润麻醉、传导 麻醉、脊髓麻醉 浸润麻醉、传导 麻醉、脊椎麻醉 表面麻醉、浸润 麻醉、传导麻醉、 脊髓麻醉 表面麻醉、传导 麻醉、脊椎麻醉
10~18 6.5
5~10 弱
利多 卡因
丁卡 因
2
2
1~2
强
10
10~ 12
2~3
强
思考题:
1.局麻药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的目的是 什么?
2.简述普鲁卡因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
丁卡因 Tetracaine
丁卡因其局麻强度比普鲁卡因大10倍,毒性
大10~12倍,对黏膜穿透力强。主要用于表 面麻醉,也用于腰麻、 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
醉。因毒性大,一般不用于浸润麻醉。
常用局麻药比较表
药名 普普卡 因 布比卡 因 相对麻 醉强度 1 相对毒 性强度 1 作用持 穿透 续时间 力 1 局麻用途
【作用及应用】
1.局部麻醉:主要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 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 2.局部封闭 :用0.25%~0.5%的溶液注 射于病灶周围 。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毒性反应 用药过程中应注意:
(1)严格控制量和浓度 :
(2)防止局麻药过快入血: (3)若发现早期中毒症状,应及时抢救:
2.过敏反应
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简称局麻药,是一类能在用药的局部可逆性
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 使局部痛觉暂时消失的药物。
一、局部麻醉药的给药方法 二、常用的局部麻醉药
一、局麻药的给药方法
1.表面麻醉
2.浸润麻醉
3.传导麻醉 4.蛛网膜下腔麻醉 5.硬膜外麻醉
二、常用的局麻药
普鲁卡因 Procaine
药物、强心苷类药物、胆碱酯酶抑制药合用。与葡萄
麻醉学专业知识:常用的局麻药
![麻醉学专业知识:常用的局麻药](https://img.taocdn.com/s3/m/64d2b0a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e.png)
麻醉学专业知识:常用的局麻药历年卫生事业单位招聘中,局麻药,在招聘考试中的题量比重较多。
同时也是大家在学习的过程的重难点,大家可以短时间梳理这些要点,提高复习及学习效率,带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局麻药的要点。
一、概念1.局部麻醉也称部位麻醉,是指将局麻药应用于身体局部,使机体某一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被阻滞,运动神经传导保持完好或者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滞状态。
2.局部麻醉的优点:安全性大,并发症少,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最小。
3.局部麻醉主要适应证(1)各种小型手术以及全身情况差或伴有其他严重病变而不宜采用其他麻醉方法的病例。
(2)作为其他麻醉方法的辅助手段,增强其麻醉效果。
4.局部麻醉禁忌证:小儿、精神病和神志不清患者,虽不属禁忌,但是不宜单独使用局部麻醉完成手术,必须辅助基础麻醉或浅全身麻醉,对局麻药过敏患者绝对禁忌。
二、常用局部麻醉药1.局麻药分类按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酯类和酰胺类两大类:(1)酯类: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和丁卡因。
(2)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
按局麻药的作用时间分类(1)短效局麻药:普鲁卡因。
(2)中效局麻药:利多卡因。
(3)长效局麻药:丁卡因、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
2.各局麻药特点(1)普鲁卡因毒性作用小,但其扩散和穿透力均差,仅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
(2)丁卡因毒性作用强,脂溶性高,穿透性能较强,麻醉效能强,但起效缓慢,多用于表面麻醉、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隙阻滞。
(3)利多卡因性能稳定,起效较快,扩散穿透能力均强,其毒性与药物浓度有关,因此可用于各种局麻。
(4)布比卡因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可通过改变药液浓度而产生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分离阻滞,其心脏毒性明显,如误入静脉或用药量过大,可致心脏停搏,且难以复苏,尤其对产妇更是如此。
(5)左旋布比卡因毒性作用明显比布比卡因弱。
(6)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特点:①产生运动阻滞与感觉阻滞分离的程度大于布比卡因;②较布比卡因心脏毒性低;③有血管收缩作用,因此无需再加肾上腺素;④对子宫胎盘血液无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1.立即停止药用,保持静脉输液和呼吸 道通畅,吸氧、观察;2.出现烦躁、抽搐、 惊厥发作者,静注安定、咪达唑仑等镇静,
并加大给氧,继续加重者,行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3.适量补液,输注血管活性药物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维持循环稳定;4.出现呼吸循环停止者,立 即实施心肺复苏,并尽早使用脂肪乳(即 刻静脉推注1-2ml/kg,后继0.25ml/kg/min静 脉维持)
3.罗哌卡因:新型长效局麻药,麻醉效能强, 心脏和神经毒性显著低于布比卡因,而且 具有明显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的特点。逐 渐取代前几种局麻药用于神经阻滞、硬膜 外麻醉和腰麻。椎管内分娩镇痛中,具有 明显优势—即可行走的无痛分娩。
常用局麻药的使用浓度、计量和 用法
一、局毒麻性药反应的:常经过见血不管吸良收反或不应慎和被注防入治血管
• 局麻药的作用机制:直接作用于细胞膜电 压门控钠通道,抑制钠离子内流,阻断动 作电位产生,从而阻滞神经传导功能。
• 完善的阻滞需三个基本条件:A. 足够的浓 度;B. 充分的时间;c.接触(浸润)足够长 的神经长轴(≥1cm的神经长轴)。
常用局麻药的种类
一、酯类局麻药: 1.普鲁卡因:扩散和穿透力差,不用于表面麻
常见局麻药的相关知识小解
刘忠 敏
• 定义:局麻药(局部麻醉药)是一类能可 逆性的阻断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使神 经支配的部位出现暂时、可逆性感觉和运 动丧失的药物。
• 但局麻药被吸收入血或者直接注入血管时, 即产生全身作用,血药浓度达到一定水平, 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主要 器官功能,产生不可逆性的损害结果。
• 二、高敏反应:患者在接受较小剂量的局 麻药(最大量的1/2-2/3)时即出现毒性反应 的表现。一般归因于个体差异,但不同程 度的病理状态下,如脱水、酸碱失衡、感 染等,会成为高敏反应的诱因。防治措施 以调整患者病理状态为主。
三、特异质反应:在接受极小量的局麻药时 即可出现毒性反应。极其罕见,和遗传有 关。防治措施:避免再使用此种和此类局 麻药。
四、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属于抗原-抗体反 应,皮试假阳性率达到40%,不能以皮试结 果作为使用依据。轻者出现皮疹、血管性 水肿,重者出现气道水肿、痉挛,呼吸困 难、肺水肿、循环衰竭等。防治措施以抗 过敏抗休克为主,尽早应用激素和肾上腺 素,补充适量血容量,维持呼吸通畅,循 环稳定
五、神经毒性:接触的局麻药浓度过高和/或 时间过长,即可诱发神经损害。常见局麻 药脊髓神经毒性强弱顺序:利多卡因=丁卡 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罗哌卡因。
• 当局麻药短时间内大量入血,则立即表现 为抽搐、昏迷、呼吸循环停止的抑制状态。
• 局麻药心脏毒性大小顺序:丁卡因>右旋布 比卡因>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 预防:1.使用安全剂量;2.加入血管收缩药, 延缓吸收(肾上腺素5μg/ml);3.注药时注 意回抽,避免血管内给药;4.麻醉前纠正患 者病理状态,如高热、重度贫血、酸碱失 衡、心衰等。
• 防治神经毒性措施:根据不同患者不同部 位不同生理病理状态,合理使用安全的浓 度和容量,以最小有效剂量为原则。存在 容易诱发或者加重神经毒性的因素时,如 神经系统病变、脊髓损伤、神经炎症等, 应避免应用局麻药。如出现毒性表现,则 进行营养神经、减轻水肿、辅助理疗等对 症处理。
的局麻药,随着药物量增加,其血药浓度不断 升高,超过一定阈值时,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 全身毒性反应。
• 局麻药一般在血药浓度达到4-6g/ml时出现毒性 反应,而强效的布比卡因和丁卡因在较低浓度 (2g/ml)就可出现毒性症状。
•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 初期:舌或口唇麻木感、眩晕、耳鸣、视力模 糊(眼花)、多语、烦躁不安等,进一步:语 无伦次、神志不清、抽搐,最后:昏迷,呼吸 循环停止。
醉。因为局麻作用稳定,毒性小,静脉应用 有镇静、镇痛作用,可用于符合麻,有些 基层医院尚在应用。但会导致过敏性休克, 用前要皮试。总体麻醉效能低,逐渐被其他 药物取代。 2.丁卡因:渗透力强,脂溶性高,最常用于表 面麻醉(眼科手术),但毒性大,不用于浸 润麻醉。
3.苯佐卡因:作用弱而持久,5-10%软膏广泛 用于晒伤、瘙痒、轻度烧伤等表面麻醉。
二、酰胺类局麻药:
1.利多卡因:中效局麻药,起效快、穿透强、 弥散广、无扩张(无明显血管扩张作用), 还常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 心动过速、室颤等)。广泛用于表麻、浸 润麻醉、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因为主 动弥散广, 腰麻时平面难以调控,而且对 脊神经损害大,所以不用于腰麻。
2.布比卡因:长效局麻药,麻醉效能强,作用 稳定,最常用于腰麻。但因为其心脏毒性 最大,一旦中毒则难以转复,在臂丛麻醉、 硬膜外麻醉中逐渐被罗哌卡因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