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李小建主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地理学教学大纲(李小建主编)
经济地理学》教案
第一章:经济地理学学科概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一、经济地理学概念与研究对象
1、概念: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换句话说,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研究对象;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即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二、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于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质。
关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存在三种观点:
观点一: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产业布局规律是一种社会现象。
观点二: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的地理学中的技术经济科学分支,因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环境,具体地说是生产力的地域组合。
观点三: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介于自然、技术、经济三者之间的边缘科学,因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发展受这三方面的因素所制约。多数学者同意第三种观点。
三、经济地理学的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表现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区域性)和综合性。
地域性: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地域指的是地表的空间。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就是地域性。
经济地理学地域性的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
综合性: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具有三层涵义,涵义一,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涵义二,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涵义三,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四、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经济地理学有两大分支:部门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
部门经济地理学包括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等。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以特定的地域单位进行系统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如中国经济地理等。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
一、思想方法:包括比较法、系统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
二、传统技术方法:主要有实地考察、统计图表、经济地图等。
实地考察:是指研究者进入被考察对象所在区域,是其它形式不能代替的最重要的基本方法。统计图表:是指显示统计数字的图件,它使统计资料更直观地表示出来。
经济地图:是专题地图的一种,是对经济地理现象或数据进行分析和表述的一种方法,如农业分布图。
三、现代技术方法: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资源普查、土地利用研究、趋势预测与动态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广,主要用于区域分析与规划。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发展简史
一、古代经济地理学的萌芽时期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问。在16世纪以前,经济地理学只是逐步积累着有关地理环境、生产活动及其分布方面的知识,谈不上有规律性的知识。
二、近代经济地理学
16世纪到19世纪是经济地理学大发展时期,表现出如下特点:
1、由现象的描述发展到理论的整理、分析,从直觉的、零散的知识,逐步演变成为系统的科学;
2、在商业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经济学中的区位论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成;
3、主要在欧美、俄国发展。
三、现代经济地理学
二战后,经济地理学的进展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经济地理学的“人文化”趋势愈益增强,地位越来越高;
2、城市化及城市地理问题、区域与区域规划问题成为经济地理研究的活跃领域;
3、研究领域逐步扩大,开拓了资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国土整治规划等新方向;
4、朝着计量化、经济化、生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四、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1、区域综合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2、应用方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3、研究领域将不断扩大;
4、研究方法将进一步革新。
第一章复习思考内容
1、说明经济地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2、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属性与特性;
3、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史。
第二章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概述
第一节产业结构概述
产业(industry):是指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体(如工业企业的集合体构成工业这一产业),它是企业与区域经济整体之间的一种中观经济层次。
产业结构(industrial structure):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
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等。
一、产业分类
(一)三次产业分类法(克拉克大分类法)
分类依据: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分类情况:第一次产业(primary industry)的产品基本上是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第二次产业(secondary industry)的产品是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农产品和采掘业产品)及工业品原料进行加工而取得的;第三次产业(tertiary industry)在本质上乃是服务性产业,即第一次、第二次产业以外的非直接的物质生产部门,大体包括:商业与贸易、金融与保险、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文教与卫生、信息与通讯、科研与咨询、旅馆与饮食、其它劳务性服务行业。分类方法评价:该分类方法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的分类方法,这是因为该分类方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是在运用此法对现实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时,存在一些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