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总复习-教案
《计算机办公技术》Excel考前辅导教案

《计算机办公通用技术》-Excel考前辅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Excel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如单元格格式设置、数据输入、公式与函数使用等。
3. 学会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和管理,如数据排序、筛选、图表制作等。
4. 提高学生运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Excel基本概念和界面布局2. 单元格格式设置3. 数据输入与编辑4. 公式与函数使用5. 数据分析与管理(数据排序、筛选、图表制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Excel的基本操作,如单元格格式设置、数据输入、公式与函数使用等。
2. 教学难点:公式与函数的灵活运用,数据分析与管理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Excel的基本概念、功能和操作方法。
2. 示范法:演示Excel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3. 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心得,解决疑难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Excel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Excel的基本操作,如单元格格式设置、数据输入、公式与函数使用等。
3. 演示:示范Excel的操作步骤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交流:学生之间讨论心得,解决疑难问题。
6.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实时操作,检查学生对Excel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计算机办公通用技术》相关章节。
2. 课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Excel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实例。
3. 练习题:含有一系列与Excel操作相关的问题和案例。
高二Excel复习教案

Excel复习进阶之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数据的筛选、排序和分类汇总(2)根据折线图、饼图、柱形图三种常用图表类型的具体用途及特点建立合适的图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反思来掌握本节课要求的各个知识点,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巩固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强化模块练习,使学生对于学业水平考试中excel部分的考点和习题类型深入了解,针对学生在练习部分中出现的常见错误进行强化,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1)数据的筛选、排序和分类汇总(2)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进行图表的制作教学难点(3)正确进行分类汇总(4)学生制作图表时,图表中的各个选项遗漏问题课时1课时教与学过程设计【课前回顾】1.在数据排序操作中,最多可以按______个关键字排序。
2.分类汇可使数据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求和求平均值等,分类汇总之前必须先__________3.图表能更直观、清晰地反映数据的含义,其数据来源于表格。
图表的优势:柱形图:利于表达各类别数据间的_________拆线图:利于表现某一事物的_________饼图:利于反映______在_____中所占的_________【课堂复习】复习活动一:打开“考生文件夹\视力.xls”进行以下操作并保存。
(1)将工作表“Sheet1”改名为“视力情况表”;添加标题“视力情况统计表”,黑体,18,合并居中;计算视力正常人数比例,小数点保留两位。
(2)将视力正常人数高于120的所有信息用红色字体标出;(可选用条件格式、筛选)(3)在当前工作表中插入如下图的图表(标题、X、Y轴、图例、数据标志均按图示要求)。
(4)将“视力情况表”中数据复制到sheet2工作表中,以所属年级为分类字段,分类汇总出各年级的平均视力情况。
(5)在“sheet2”中用分类汇总产生的数据绘制数据点折线图,并填充绿色。
【当堂检测】选择题:在excel中,对数据排序时最多可同时按()个关键字进行排序A 1B 2C 3D 4以下关于数据筛选的说法正确的是()A 筛选后的表格中只含有符合筛选条件的行,其他行被删除B 筛选后的表格中只含有符合筛选条件的行,其他行被暂时隐藏C 筛选条件中的值必须是表格中出现的数据D 筛选条件不能由用户自定义,只能由系统确定用excel工作表记录全年级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包含学生的姓名、班级、科目成绩、总分等信息,能快速得到平均总分最高的班级的最好方法是()A 按学生的总分排序B 按班级+总分排序C 自动筛选D 按班级对总分进行分类汇总在excel工作表中存放了商品的销售统计,想利用“筛选”功能,把销售量不低于5000以及销售量低于2000的商品全部选出来,筛选的条件应该是()A “大于5000”或“小于2000”B “大于或等于5000”或“小于2000”C “大于5000”与“小于2000”D “大于或等于5000”与“小于2000”在excel中创建图表以后,发现工作表中的数据有错误,需要对图表进行修改,应该()A 先修改工作表中错误的数据,再修改图表中的相关数据点B 先修改图表中错误的数据点,再修改工作表中的相关数据C 对工作表中的错误数据进行修改,图表会自动更新D 对图表中错误的数据点进行修改,工作表会自动更新对下图中的数据以“总分”为主关键字进行排序,请问第5行的数据参与排序后的结果是()A 补0值然后参与排序B 保持原始次序C 放置在排序后的数据清单的最前面D 放置在排序后的数据清单的最后面下图是某高中对学生视力情况的统计表,数据图表中用到二个数据序列:年份,视力正常人数比例。
(完整版)Excel教案全集

具栏” → “格式工具栏” → “编辑栏” → “工作区” → “工作表课题: 认识 Excel教学目标: 了解 Excel 的启动、退出熟悉电子表格的功能、特点及应 用, 掌握 Excel 窗口各个组成部分,学会区分工作表和工作簿,了解 工具菜单自定义与选项命令教学重点:工作表和工作簿的关系,制定义 Excel 窗口界面教学难点:灵活使用各种工具制定义 Excel 窗口界面教学方法: 教授 、演示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二、 复习导入在前面学习了排版、 编辑文件考试试卷等文件操作, 我们使用的是 word 软件。
如果我们要想对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 那我们要使用的就是 Excel 软件了。
Excel 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兼容性好; 使用方便; 也具有网络功能。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 Excel [板 书]三、 讲授新课1. Excel 的启动提问: Word 软件是怎样启动的?引出 excel 的启动。
三种方法: 1) “开始” → “程序” →“Micro soft Excel ”2)双击“桌面”上的 Excel 快捷方式3)右击“桌面”空白处 →“新建”→Excel 工作表2. Excel 的窗口1) . 比较 Execl 窗口与 Word 窗口的异同按由上到下的顺序为: “标题栏” → “菜单栏” → “常用工... ... 标.签. ” → “水平滚动栏” → “状态栏” → “垂直滚动栏”2)工作区:全选按钮;行号;列标;单元格;水平分割框(右上角) ;垂直分割框(右下角) 。
(介绍 Excel 的工作表)3. Excel 工具栏的显示与隐藏(可略)方法: 1)右击键菜单栏或工具栏,选快捷菜单显示或隐藏的工具栏名称。
2) “视图”→ “工具栏” → 常用、格式、绘图。
适宜: Word/Excel 等大部分编辑软件。
说明:本命令属于开关命令(单击就打开、再单击就隐藏) 4.菜单栏与工具栏的移动(可略)方法:鼠标指向菜单栏的双线处,拖动菜单栏到指定位置。
《计算机办公通用技术》Excel考前辅导教案

《计算机办公通用技术》-Excel考前辅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包括启动和退出、界面认识、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2. 学会在Excel中输入和编辑数据,包括文本、数字、日期和时间、公式和函数等。
3. 掌握Excel的单元格格式设置,包括字体、颜色、边框、对齐方式等。
4. 学会使用Excel的常用功能,包括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等。
5. 掌握Excel的图表制作,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二、教学内容:1. Excel的基本操作:a. 启动和退出Excelb. 认识Excel界面c. 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2. 在Excel中输入和编辑数据:a. 输入文本、数字、日期和时间b. 使用公式和函数c. 数据的复制和移动3. 单元格格式设置:a. 设置字体、颜色b. 设置边框和对齐方式4. 使用Excel的常用功能:a. 排序和筛选数据b. 分类汇总数据c. 创建数据透视表5. 制作Excel图表:a. 创建柱状图b. 创建折线图c. 创建饼图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案例,让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 采用任务驱动法,布置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Excel的图表制作和数据分析。
3.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Excel基本操作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实际操作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检验学生对Excel的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Excel的考试题目,全面考察学生的Excel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 教学案例:提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Excel。
3. 教学视频:录制Excel操作的视频教程,方便学生课后自学。
excel复习课教案

excel复习课教案关键信息1、课程名称:Excel 复习课2、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3、授课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4、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5、授课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6、课程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 Excel 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提高学生运用 Excel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思维。
7、教学方法:讲解演示。
实践操作。
案例分析。
小组讨论。
8、考核方式: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期末测试。
11 课程概述111 Excel 在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性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必备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为决策提供支持112 课程内容简介Excel 基本操作回顾函数与公式的应用数据图表的制作与分析数据筛选与排序数据透视表的使用12 教学目标细化121 知识目标掌握 Excel 中各类数据的输入和格式设置方法。
熟悉常用函数(如 SUM、AVERAGE、VLOOKUP 等)的语法和用途。
理解数据图表的类型和适用场景,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
122 技能目标能够熟练运用 Excel 进行数据的计算、整理和分析。
能够独立制作美观、准确的数据图表,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能够运用数据筛选、排序和透视表等功能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处理。
1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兴趣和耐心。
增强学生运用 Excel 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13 教学方法与策略131 讲解演示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详细讲解 Excel 的操作步骤和技巧,并进行现场演示。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132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实践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巡视学生操作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
133 案例分析提供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 Excel 解决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计算机办公技术》Excel考前辅导教案

《计算机办公通用技术》-Excel考前辅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Excel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 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数据、编辑单元格、格式化表格等3. 学会使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如排序、筛选、公式和函数等4. 能够运用Excel制作图表和数据透视表5. 提高学生计算机办公应用能力,为考试做好准备二、教学内容1. Excel基本概念和界面布局2. 数据输入和编辑3. 单元格格式化4. 数据处理:排序、筛选5.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讲解Excel的基本概念、功能和操作方法2. 实操演示:示范操作步骤,让学生跟随操作3. 练习巩固:学生自主练习,老师辅导解答疑问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5. 模拟考试:进行模拟考试,检验学生掌握程度四、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Excel基本概念和界面布局,数据输入和编辑2. 第3-4课时:单元格格式化,数据处理:排序、筛选3. 第5-6课时:公式和函数的使用4. 第7-8课时:制作图表和数据透视表5. 第9-10课时: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6. 第11-12课时:模拟考试,检验掌握程度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Excel,掌握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2. 学生能够运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表格、数据分析等3. 学生参加模拟考试,成绩达到预期目标4. 学生对Excel产生兴趣,提高计算机办公应用能力六、教学资源1. 教材:《计算机办公通用技术》2. 教学PPT3. Excel软件4. 练习题库5. 案例素材七、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2. 讲解:讲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3. 演示:示范操作步骤,让学生跟随操作4. 练习:学生自主练习,老师辅导解答疑问5. 互动:学生提问,老师解答;老师提问,学生回答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巧2. 重点讲解和练习Excel的功能和操作方法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4.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5. 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2. 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知识3.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安排和策略4. 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十、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基础知识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操作技能3. 结合实际情况,尝试运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4.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学习准备5. 参加班级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十一、教学拓展1. 介绍Excel的高级功能,如宏、VBA编程等2. 讲解Excel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的应用,如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图等3. 介绍Excel在网络共享和数据协作方面的功能4. 引导学生探索Excel在职场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十二、教学评估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2. 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知识3. 组织课堂问答,检验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4. 结合模拟考试结果,评估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5. 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十三、教学策略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3. 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十四、教学总结1. 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成果,回顾学生的成长和进步2.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3. 分析教学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学期的教学做好准备4.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经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5.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十五、教学展望1. 介绍Excel在职场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2. 引导学生关注计算机办公技术的新动态和新技术3.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试,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4. 推荐学生学习其他相关软件,如Word、PowerPoint等,提高计算机办公综合能力5.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办公通用技术》-Excel考前辅导教案,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安排、评价、资源、过程、注意事项、反馈、作业、拓展、评估、策略调整、总结和展望等十五个章节。
Excel复习教案

【布置作业】:必做:
选作:
【教学后记及反思】:
课题:Excel基础知识
个性修改
课型:复习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2.掌握工作表的插入、删除、重命名、复制、移动操作。
3.掌握单元格的设置方式。
4.巩固简单公式的使用。
掌握图表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及图表的使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生动的实例,将工作表应用到学习、生活中。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完了基础知识后,缺乏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单元格的设置方式。分析、当堂评测、教师梳理总结
【教具】:多媒体网络教室
【板书设计】:Excel综合复习
一、分发试题:
2.在当前工作表中插入一个表示2001年各地区考生人数的簇状柱形图,图表标题为“考生人数统计”,没有指定的选项采用系统默认值。
3.原名保存工作簿并退出Excel。
三、合作学习。
小组同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研究、讨论老师布置的任务,然后操作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同时可适当参与某一小组的讨论。
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任务完成情况。
四、练习反馈。
使用正日评测系统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请打开试卷目录中名为“评分表.xls”的文档,在工作表Sheet1中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
1.将单元格区域A1:G1合并及居中;
2.4号选手弃权,删除该选手数据所在的行;
3.用求平均值函数计算每位歌手的“平均得分”并填入相应的单元格中;
4.原名保存文档并退出Excel。
excel总复习-教案

Excel总复习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Excel公式函数的应用.
(2)能根据题目意思制作出合适的图表,能理解各个图表选项的含义
(3)能根据折线图、饼图、柱形图三种常用图表类型的具体用途制作正确的图表。
(4)能对excel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学生具体的上机操作练习、反思来掌握本节课要求的各个知识点,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excel总复习,学生对于会考中excel部分的考点和习题类型将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本节课老师讲解了学生在会考练习部分中出现的常见错误,并进行了反复的练习,以其学生能掌握的更加牢固些。
教学重点
(1)理解图表中各选项的概念
(2)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进行图表的制作
教学难点
(3)能对excel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4)学生制作图表时,图表中的各个选项遗漏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会考的操作题已经复习练习了较多套,但做下来图表制作方面还是有较多的问题。
很多同学在图表制作过程中,遗漏会考题目中要求的图表选项了;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自己做,教师辅导,学生相互找错误,把掌握的不是很好的部分再好好练习回顾下.
三、教学过程。
Excel专题复习教案

Excel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并巩固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 提高学生对Excel在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方面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Excel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Excel的基本操作:打开、关闭、新建、保存文件,以及界面熟悉。
2. 数据输入与编辑:单元格选择、数据填充、批注、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3. 数据排序和筛选:按关键字、数值、日期等条件进行排序,使用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功能。
4. 数据透视表:创建、编辑和分析数据透视表。
5. 图表制作: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创建并编辑图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输入与编辑、数据排序和筛选、数据透视表、图表制作。
2. 难点:复杂公式的编写、数据透视表的高级应用、图表的个性化设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
2. 示范法:教师演示实际操作,学生跟随操作,加深理解。
3. 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共同提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Excel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3.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完成相关操作。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Excel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际操作任务。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操作是否准确、熟练,以及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看法。
wordExcel复习教案

wordExcel复习教案第一篇:wordExcel复习教案课题: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excel1)授课时间: 2011年月日授课时数: 第课时学习内容:excel的基本操作包括合并居中单元格、公式、公式的复制、1、学习目标:复习excel的基本操作,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2、能力目标:能过适应考试的模式,顺利通过考试3、德育目标:熟练掌握信息处理的技巧,以便今后在生活应用中更加普便,有助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学习重点:公式的应用学习难点:公式的应用教学方法:讲解探究,讲练习结合教学过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练习会考练习中的前四套练习,主要的知识点是公式的练习一.Excel-1中的题打开考试文件夹下的EXCELexcel01.xls工作薄文件,在SHEET1中进行如下操作:1.将A1:E1内的单元格跨列居中,字体设为黑体、18磅、蓝色;(3分)2.根据计算公式:学期成绩 = 期中成绩×30% + 期末成绩×70%,计算学期成绩,并填入该字段下属各单元格中;(4分)3.按“学号”将表格进行降序排列。
(3分)试题分析:考到的知识点1、单元格跨列居中,及字体的设置,重点当然是跨列居中,用工具栏中的跨列居中按钮或单元格格式中进行设置2、手动输入入公式:注意这里用到的应相对单元格地址的引用以及运算符号的使用如:乘是*号,及应在半角状态下。
3、排序,首先是确定排序的范围,排序的字段,升序还是降序,有几个排序关键字以及有没有标题行。
二.Excel-2中的题打开考试文件夹下的EXCELexcel02.xls工作薄文件,在SHEET1中进行如下操作:1.在“入库数”后添加一个字段“原价值”,并按如下公式:原价值= 单价×库存数,计算原价值的值,并填入该字段下各单元格中;(4分)2.合并单元格A1:G1,输入标题“产品库存管理表”,并使其居中,字号设为20磅、仿宋体、加粗;(3分)3.计算所有产品入库数的平均值,并将结果填入F14单元格中。
Excel专题复习教案

Excel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行与列的插入与删除;行高、列宽的设置;单元格格式的设置。
2、熟练掌握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数据的排序、自动筛选;条件格式的应用;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表示。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Excel数据的处理难点: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表示。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主题教师:高一时我们已经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表格信息的加工,请大家回忆一下,表格信息通常我们是用什么软件来处理的。
学生:用Excel教师:接下来请大家再回忆一下,在Excel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创建表格、数据计算、排序、图表绘制……教师:展示课件,下面我们先来看看Excel中数据处理的要点。
二、复习Excel中的操作要点:1、基本操作:(1)文本与数字的输入:学号的输入;文字的换行(2)行与列的操作:插入行与列;行高与列宽的设置(3)工作表的操作:插入、删除、重命名(4)单元格格式的设置:单元格的合并;边框与底纹的设置;对齐方式2、函数计算与公式计算:(1)表达式的计算(2)函数计算:Sum( ) Average( ) Max( ) Min( )3、数据处理:(1)排序:数据区域的选择;有无数据清单(2)筛选:自定义(3)条件格式:条件的设定(4)分类汇总:先排序,后汇总,汇总的字段及汇总方式4、图表处理:(1)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柱形图:注重于大小的比较折线图:注重于变化趋势的描述饼图:注重于各自所占的比例(2)数据区域的选定(不连续区域的选定要借助于Ctrl键)(3)参数的设置(4)图表放置的位置三、课堂练习:例1、打开“E:\Excel\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xls”下,进行以下操作并保存。
(1)设置标题行:将单元格A1:G1合并居中,并设为楷体_GB2312、大小15、加粗、红色,并设置黄色底纹;(2)给数据区域A2:G17添加内外边框线,线型任意,表格内文字设为宋体、大小为10;(3)按公式“比上期价格涨跌=本期价格-上期价格”计算出“比上期价格涨跌”;(4)按公式“涨跌幅=比上期价格涨跌/上期价格”计算出“涨跌幅”,结果设为百分比格式,保留2位小数。
excel复习课教案

excel复习课教案Excel是一款数据处理软件,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于万物皆可数的工作。
要成为一个高效率的Excel用户,需要不断地做学习、总结和复习。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Excel复习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Excel使用效率。
一、基础操作1.新建工作表点击Excel左下方的“新建工作表”图标,或按快捷键“Ctrl+N”,即可新建一个工作表。
2.单元格操作选中单元格,输入数据或公式,按回车键或者选中其他单元格,即可完成单元格操作。
习惯性地将单元格选中后,按“Delete”键进行删除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仅仅是删除了单元格中的内容,单元格仍然存在。
3.复制和粘贴选中需要复制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按下“Ctrl+C”进行复制操作。
选中需要粘贴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按下“Ctrl+V”进行粘贴操作。
4.删除操作选中需要删除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按下“Delete”键即可完成删除操作。
二、常用公式1.取整函数取整函数的作用是将数值进行四舍五入、向上取整或向下取整。
常用的取整函数包括:ROUND(四舍五入)、CEILING(向上取整)和FLOOR(向下取整)。
2.求合计、平均数及最大最小值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常常需要求合计、平均数及最大最小值等数据。
可以使用函数SUM、AVERAGE、MAX和MIN进行计算。
3.数据排序在Excel中,有多种方法可以对数据排序。
使用排序功能,可以按照特定的条件对数据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
4.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是Excel的强大功能之一,使用数据透视表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大量数据进行分类、提取和分析。
使用数据透视表可以将复杂数据转换为易于理解的表格形式。
三、常用技巧1.自动填充在Excel中,有多种方法可以使用自动填充功能。
可以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或公式,然后将鼠标指向填充控制点,拖动填充控制点,即可使用自动填充功能。
2.合并单元格在Excel中,可以将相邻的单元格合并为一个单元格。
Excel复习课.doc

Excel复习课[教学内容]本堂课是Excel的复习课,主要内容包括Excel简介、Excel基本操作、编辑与修饰工作表、公式与函数的应用和数据分析五个部分。
[学生分析]学生对于Excel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对于数据规范操作方面比较薄弱,通过本堂课的讲解和练习,加深他们对Excel的理解和明确在Excel数据操作上的注意点。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采取了基本教学策略即任务驱动法,一共设置了四个简单但典型的任务。
以选择题和操作题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动脑,熟练Excel的数据操作。
[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Excel,理解并明确Excel数据操作上的注意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3 .情感目标通过Excel的复习,让学生发现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Excel简介、Excel基本操作、编辑与修饰工作表。
2.教学难点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数据分析。
[教学过程]—、Excel 简介学习目标:掌握Excel的启动和退出,文件的创建、打开、保存和关闭;了解Excel窗口的组成部分。
Excel窗口界面菜单栏,行标,工具栏,列标,标题栏,滚动条,状态栏,工作表标签,编辑栏,工作区。
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是Excel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
工作簿: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的文件,称为工作簿。
工作簿由若干个工作表组成。
在Excel 默认情况下,工作簿由三个工作表组成。
工作表:是工作簿文档的组成部分。
一张工作表由65536行和256列组成。
行标依次用1、2、3、...65536 表示,列标依次用 A、B、C、...Z、AA、AB、AC、... AZ、BA、BB、BC、 .. IV表示。
单元格:工作表中由行和列确定矩形格子,称为单元格。
是Excel X作簿的最小组成单位。
单元格地址用列标和行标表示,如E列第7行单元格的地址表示为“E7” o学生练习1.Excel I作簿文件的扩展名为()。
A.docB.exlC.xlsD.exe2.Excell作簿的默认名()。
课题Excel复习课教案(二)

【课题】Excel复习课教案(二)第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Excel软件常用功能:数据的输入、计算等,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Excel数据的创建、计算【教学难点】数据的计算【教学准备】练习题【教学方法】练习、比较、讨论、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主题教师:提问Excel软件的功能,并适时给予总结。
学生:表格创建、数据计算、图表绘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二、复习练习一:1、设置标题"初三(2)班成绩表"在A1:H1合并居中,加粗、楷体、字号为16;2、用求和函数计算总分(H3:H12);3、用公式函数计算各科成绩低于60分的人数(C13:G13)。
练习二:1、将标题“信息中心三月份设备购置计划”加粗并居中;2、将单元格区域(A2:E2)的背景设为蓝色,将A8:D8合并、右对齐;3、用表达式计算所有设备价钱的小计、用公式计算合计;练习三:1、设置标题在A1:E1合并居中,加粗、楷体、字号为16;2、设置单元格区域E3:E24的数字格式为货币格式,不保留小数;3、在单元格B25统计在B地起飞的航班数。
练习四:1、将标题“求是学院教师情况表”在A1:F1合并居中、并加粗;2、在G2单元格用公式计算教师的平均工资;3、在G3单元格用公式函数计算教师工资低于600的数量;练习五:1. 将Sheet1表复制一份,将复制的表命名为"统计"。
2. 在"统计"表中,在F2中输入内容"实发",要求文字居中、颜色为红色。
3. 在"统计"表中,使用公式计算各工号的实发工资(F3:F22)。
练习六:1、设置标题“职员登记表”居中并加粗;2、设置单元格区域(A2:G2)背景色为蓝色;区域(A21:G22)背景色为红色3、用公式计算年龄、工资平均值,并用公式计算工资合计值;练习七:1. 将Sheet1表复制一份,将复制的表命名为"统计"。
excel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环 节 的意义。
教师活动 展示一张漫画, 提问学生画面中所包含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运用启发式诱导 思考教师提问 引出今天的教学 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 教师导入本课主题—— 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危害。(以问题形式 呈现)
根据中国 1990-2006 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数 据表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我国1990-2006年 间的人均二氧化碳量是多少? 2、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中国的人均排放量 应控制在 2.3 吨, 那么我国哪些年是符合要求 的呢? 4、 请说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 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
思 考 教 师 提 球上的一员应有 问
小组竞赛 活动
表格:百年奥运调查表. 问题: 1 、中国在历届奥运会上总共获得了多少金 牌? 2、美国举办了哪几届奥动会?举办城市是 哪几个? 3、请找出规模最大的 6 届奥动会? 4、如 何 形象 的展 示各 届奥运 会 的举 办规 模?
接受任务, 问题或困难可 师。
帮助学生归纳本节课 所学知识
3
巩固学习成 合运用知识能力
进行操作。 遇到 果,锻炼学生综 以求助同学、 老 及团队合作精神
作品展示
选择几位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同学们共同 进行评价
欣赏作品, 评价 作品
让学生展示自己, 体验成功
总结
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对学生的操作 予以肯定,并指导学生提炼本节课的知识点
学生总结本课 的知识点
导入
1
公开课教案
时间:2011 年 3 月 24 日
地点:机房 3
班级:高一(3)
一、问题 1 的解决——数据的计算 我国1990-2006年间的人均二氧 化碳量是多少? (师)数据计算的方法及操作要点是? 学生回忆并讲出 数据计算的操作 要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操作演示, 并在此过 程中纠正或讲解易出错之处,巩固知识点。 1、 公式的输入 操作:选定 在编辑栏输入公式. 2、 自动求和 操作:选定 选择自动求和按钮 3、 函数计算 操作:选定 选择合适的函数 设置函数参数 确定 4、 自动计算 选中即可 扩展:数据的计算还可以求数据的平均 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EXCEL学考操作题复习公开课教案

EXCEL复习教材分析:这节内容是针对信息技术学考中EXCEL操作题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又一次专题复习。
重点解决同学们在EXCEL中容易出错和不会的技能。
学情分析:同学们对EXCEL有了一定的掌握,而且这些练习题上学期末的时候练习过,但是现在很多同学忘记了如何操作来按要求完成任务,很多是没有记住菜单、选项位置,比如函数、公式、条件格式等。
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放在不会的和容易出错的技能训练上,对于比较简单,已掌握的内容由同学们自己根据题意完成。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条件格式、排序、函数、公式、筛选等技能的操作过程:(2)掌握图表的创建、分类汇总的操作过程;(3)对文字设置、行高设置、底纹填充等补充练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讲解,学生练习,达到复习掌握目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学考操作题的练习,进一步让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应对学考。
同时,培养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单元格格式设置、条件格式、排序、函数、公式、筛选等;(2)图表、分类汇总、行高设置等;教学难点:排序、函数、公式、图表教学策略:演示讲解、任务驱动教学准备:课堂练习EXCEL学考操作题素材、EXCEL学考操作题演示微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这段时间通过学考系统的练习,对于EXCEL部分,同学们觉得哪些操作还不会?(同学回答)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的解答过程来看,我也观察到同学们对以上操作技能不太熟练。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解决这些操作。
演示操作1、展示第一道EXCEL操作题。
题目:同学演示,老师指导讲解,其他同学观看演示,同时对演示同学可以提出参考意见。
教师小结:这道题重点考察同学们对:合并居中、字体颜色和字号设置、行高设置、求和函数、排序的应用技能。
学生任务:同学们练习。
如果仍然没有听懂,可以问老师,也可以观看下发的微课视频。
(10分钟)2、演示第二道EXCEL操作题。
用随机点名器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
初中信息技术_Excel综合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Excel复习》教学设计课型:复习课授课人:年级:九年级时间:一、教学目标的确立:帮助学生总结Excel这一单元中的知识点,在学生的脑海中架构起知识的框架,从而达到对Excel这一单元系统掌握的目的,进而提升学生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根据学科特点和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对Excel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
2)让学生能够架构起Excel的知识框架,系统掌握Excel的应用。
✧能力目标1)通过excel的操作演练,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Excel的应用。
✧德育目标1)让学生通过Excel数据处理过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操作的能力。
2)让学生感受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教学难点:对Excel形成知识框架,系统掌握Excel。
三、教学与学法指导:(重难点突破措施)信息技术中的软件成千上万,不可能每个软件的使用都由老师来教,只有通过一种软件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使用软件的方法,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掌握多种软件的使用,并在掌握软件的基础上,把它作为一种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工具并把它运用在学习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的学习上。
在整个环节上,我特别注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即自我探究,举一反三。
并努力在选材、语言及练习设计上注重趣味性和实效性。
而且在上课之前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四、媒体设计:硬件准备:电子教室、投影软件准备:教师用素材:展示用excel表格素材学生用素材:桌面上的素材文件夹五、课堂设计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大屏幕展示几篇excel数据表格。
提问:按要求进行数据处理。
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师演示,初步讲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讲解:1、基础知识:默认扩展名、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关系、单元格的命名规则、单元格区域表示方法2、基本操作:移动、复制、插入、删除、重命名工作表清除:开始——编辑——清除(内容、格式、超链接等)3、表格处理合并、拆分单元格(合并后居中)设置单元格格式(数字格式、底纹、框线等)、行高、列宽、插入、删除行列学生练习:完成任务一教师在巡视中回答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并注意总结学生在操作中的共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cel复习进阶之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数据的筛选、排序和分类汇总
(2)根据折线图、饼图、柱形图三种常用图表类型的具体用途及特点建立合适的图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反思来掌握本节课要求的各个知识点,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巩固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强化模块练习,使学生对于学业水平考试中excel部分的考点和习题类型深入了解,针对学生在练习部分中出现的常见错误进行强化,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
(1)数据的筛选、排序和分类汇总
(2)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进行图表的制作
教学难点
(3)正确进行分类汇总
(4)学生制作图表时,图表中的各个选项遗漏问题
课时1课时
教与学过程设计
【教材助读】
1.分类汇总之前必须先__________
2.图表能更直观、清晰地反映数据的含义,其数据来源于表格。
图表的优势:
柱形图:利于表达各类别数据间的_________
拆线图:利于表现某一事物的_________
饼图:利于反映______在_____中所占的_________
【课堂探究】
探究一:
打开“考生文件夹\3801”文件夹中的文件“2013年全国降雨量情况.xls”进行以下操作并保存。
(1)将工作表“Sheet1”改名为“降雨量排行”
(2)将降水量高于120的地区的所有信息用红色字体标出;
(3)在“降雨量排行”工作表中插入如下图的图表(标题、X、Y轴、图例、数据标志均按图示要求)。
(4)将“降雨量排行”工作表中数据复制到另一工作表中,以所属省为分类字段,分类汇总出两省的降雨量。
(5)在“sheet2”中用分类汇总产生的数据绘制数据点折线图,并填充绿色。
探究二:
打开文件“\1969\高一期末考试成绩表.xls”,进行以下操作并保存。
(1) 录入学号,形如201301、201302、201303……
(2)用公式分别计算“总分”(总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平均分”(平均分=总分÷5);利用函数求出“总分最高分”和“总分最低分”;
(3) 将数学和英语两列对调
(4) 将总分大于390分(不包括390分)的学生成绩筛选出来,并将该学生姓名添加红色底纹。
(5)显示比例为150%
【当堂检测】
选择题:
在excel中,对数据排序时最多可同时按()个关键字进行排序
A 1
B 2
C 3
D 4
以下关于数据筛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筛选后的表格中只含有符合筛选条件的行,其他行被删除
B 筛选后的表格中只含有符合筛选条件的行,其他行被暂时隐藏
C 筛选条件中的值必须是表格中出现的数据
D 筛选条件不能由用户自定义,只能由系统确定
用excel工作表记录全年级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包含学生的姓名、班级、科目成绩、总分等信息,能快速得到平均总分最高的班级的最好方法是()
A按学生的总分排序
B 按班级+总分排序
C 自动筛选
D 按班级对总分进行分类汇总
在excel工作表中存放了商品的销售统计,想利用“筛选”功能,把销售量不低于5000以及销售量低于2000的商品全部选出来,筛选的条件应该是()
A“大于5000”或“小于2000”
B “大于或等于5000”或“小于2000”
C “大于5000”与“小于2000”
D “大于或等于5000”与“小于2000”
在excel中创建图表以后,发现工作表中的数据有错误,需要对图表进行修改,应该()
A先修改工作表中错误的数据,再修改图表中的相关数据点
B 先修改图表中错误的数据点,再修改工作表中的相关数据
C 对工作表中的错误数据进行修改,图表会自动更新
D 对图表中错误的数据点进行修改,工作表会自动更新
对下图中的数据以“总分”为主关键字进行排序,请问第5行的数据参与排序后的结果是()
A补0值然后参与排序
B 保持原始次序
C 放置在排序后的数据清单的最前面
D 放置在排序后的数据清单的最后面
下图是某高中对学生视力情况的统计表,数据图表中用到二个数据序列:年份,视力正常人数比例。
在选定数据区域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先选定A2:A13,按住crtl键,再选定D2:D13
B 先选定A2:A13,按住shift键,再选定D2:D13
C先选定A3:A13,按住ctrl键,再选定D3:D13
D先选定A3:A13,按住shift键,再选定D3:D13
在excel工作表中,E3单元格使用了公式=“A VERAGE(B3:D3)”,单元格B3、C3、D3中的数据分别为95、63、78。
若使用“剪切粘贴”操作将C3单元格的内容移动到C4单元格,则E3单元格中的内容()
A公式和结果均不变
B 公式不变,结果改变
C 公式改变,结果不变
D 公式和结果都会改变
如图,只显示品牌为“比亚迪”的产品的销售数量,应该选择的操作是()
A插入图表
B 排序
C 分类汇总
D 自动筛选
某公司所有员工学历水平分布如下所示:
A柱形图
B 饼图
C 折线图
D 条形图
【归纳总结】
•数据排序:数据区域的选择、有无列标题
•分类汇总:先排序进行分类,再汇总
•数据筛选:前几个、自定义
•创建图表:图表类型、数据源(列与行的区别)、图表选项(标题、X轴、Y轴、数据标志、数据表)、图表位置
【课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