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线路Chaer绪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通信电子线路》课件
![《通信电子线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f0be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2.png)
制和解调。
物联网
物联网设备中,通信电 子线路用于设备间的信
息传输。
通信电子线路的发展历程
1 2 3
早期阶段
早期的通信电子线路主要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方式 ,电路结构简单,但信号质量不稳定。
中期阶段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通信电子线路开 始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方式,提高了信号的传输质 量和稳定性。
现代阶段
串行通信协议
如RS-232、RS-485等,实现设备之间的串行数据传输。
并行通信协议
如IEEE 488等,实现设备之间的并行数据传输。
通信网络的架构与组网技术
通信网络的架构与组网技术
构建和管理复杂的通信网络,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网络拓扑结构
如星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等,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拓 扑结构。
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调制方式
信号的调制方式有多种,如调频、调相和调幅等,每种方式都有 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解调方法
解调是将已调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的过程,常用的解调方法有相干 解调和非相干解调。
调制解调器的原理
调制解调器是实现信号调制和解调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涉及到信号 的频谱搬移和滤波等技术。
信号的放大与滤波原理
。
模拟信号处理技术
模拟信号处理技术
采用模拟电路和电子器件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调制和解调等 处理。
放大器设计
设计高性能的放大器,实现对微弱信号的放大和增强。
滤波器设计
设计不同类型和性能的滤波器,实现对信号的频域选择和处理。
通信协议与接口技术
通信协议与接口技术
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 定性。
《通信电子线路》PPT课件
物联网
物联网设备中,通信电 子线路用于设备间的信
息传输。
通信电子线路的发展历程
1 2 3
早期阶段
早期的通信电子线路主要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方式 ,电路结构简单,但信号质量不稳定。
中期阶段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通信电子线路开 始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方式,提高了信号的传输质 量和稳定性。
现代阶段
串行通信协议
如RS-232、RS-485等,实现设备之间的串行数据传输。
并行通信协议
如IEEE 488等,实现设备之间的并行数据传输。
通信网络的架构与组网技术
通信网络的架构与组网技术
构建和管理复杂的通信网络,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网络拓扑结构
如星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等,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拓 扑结构。
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调制方式
信号的调制方式有多种,如调频、调相和调幅等,每种方式都有 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解调方法
解调是将已调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的过程,常用的解调方法有相干 解调和非相干解调。
调制解调器的原理
调制解调器是实现信号调制和解调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涉及到信号 的频谱搬移和滤波等技术。
信号的放大与滤波原理
。
模拟信号处理技术
模拟信号处理技术
采用模拟电路和电子器件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调制和解调等 处理。
放大器设计
设计高性能的放大器,实现对微弱信号的放大和增强。
滤波器设计
设计不同类型和性能的滤波器,实现对信号的频域选择和处理。
通信协议与接口技术
通信协议与接口技术
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 定性。
《通信电子线路》PPT课件
通信电子线路课件
![通信电子线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eb849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10.png)
调制是将低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解调是从高频信号中提取出低频信号。
调制解调的基本概念
调制可以分为调幅、调频、调相三种方式。
调制的分类
调制解调技术在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调制解调的应用
调制解调器是实现调制解调功能的设备,其原理和实现方式有多种。
调制解调器的原理与实现
03
06
通信电子线路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5G技术应用
5G技术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为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遇。
5G通信技术
5G技术是当前通信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之一,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优势,能够满足未来各种物联网应用的需求。
5G技术挑战
5G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基站建设成本高、网络安全问题等,需要不断研究和解决。
通信电子线路基本元件
总结词:电阻器是通信电子线路中常用的基本元件之一,用于限制电流和调节电压。
总结词:电容器是通信电子线路中常用的基本元件之一,用于存储电荷和过滤噪声。
总结词:电感器是通信电子线路中常用的基本元件之一,用于存储磁场能量和过滤噪声。
总结词:二极管是通信电子线路中常用的基本元件之一,用于整流和开关。
通信电子线路课件
目 录
通信电子线路概述通信电子线路基础知识通信电子线路基本元件通信电子线路电路分析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与实践通信电子线路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01
通信电子线路概述
包括电话通信、数据传输等,利用电缆、光纤等有线介质传输信号。
有线通信
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广播等领域。
02
通信电子线路基础知识
信号可以分为确定性信号和随机信号,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等。
通信电子线路第二章一节精品PPT课件
![通信电子线路第二章一节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8b4a5a4afe04a1b171de7b.png)
2.2.1 概述
2.2.2 谐振条件
2.2.3 谐振特性
2.2.4 谐振曲线、相频特性曲线和通频带
结论
2.2.5 信号源内阻和负载对并联谐振回路的影响
2.3 串并联阻抗等效互换与抽头变换
2、回路抽头时阻抗的变化(折合)关系
3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48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Chapter2 选频网络
2.1 串连谐振回路 2.2 并联谐振回路 2.3 串、并联阻抗等效互换与回路抽头时的阻抗变换 2.4 耦合回路 2.5 滤波器的其他形式
引言
2.1 串连谐振回路
2.1.1 概述 2.1.2 基本原理 2.1.3 谐振曲线和通频带 2.1.4 相频特性曲线 2.1.5 能量关系 2.1.6 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串联谐振回路的影响
2.1.1 概述
2.1.2 基本原理
1、阻抗
2、谐振频率f0
3、谐振特性
4、品质因数
结论
5、广义失谐系数
2.1.2 谐振曲线和通频带
通频带
2.1.3 相频特性曲线
2.1.4 能量关系
结论
2.1.5 信号源内阻和负载对回路的影响
2.2 并连谐振回路
2.2.1 概述 2.2.2 谐振条件 2.2.3 谐振特性 2.2.4 谐振曲线、相频特性曲线和通频带 2.2.5 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并联谐振回路的影响
通信电子线路PPT课件
![通信电子线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2209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9.png)
应管等,可根据不同的电路需求选择合适
04
通信电子线路电路分析
放大器电路分析
放大器电路的基本原理
放大器电路的分类
放大器电路是通信电子线路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用于将微弱的信号放大,使其能够 被进一步处理或传输。
根据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放大器电路可 分为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跨导放大 器和电流放大器等。
三极管
总结词
三极管是通信电子线路中常用的基本元件之 一,用于放大和开关。
详细描述
三极管是一种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电子元件 ,由三个半导体组成,包括两个N型和一个 P型半导体。在通信电子线路中,三极管主 要用于放大和开关电路,将微弱信号放大成 较强的信号或控制信号的通断。三极管的种 类也很多,包括硅三极管、锗三极管和场效
滤波器电路分析
滤波器电路的基本原理 滤波器电路是一种选频电路,用 于将特定频率的信号从输入信号 中提取出来,或者抑制特定频率 的信号。
滤波器电路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频率响应法 和极点图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 深入了解滤波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和性能特点。
滤波器电路的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滤波 器电路可分为低通滤波器、高通 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 器等。
感谢观看
电压或流。
系统模型
通信系统通常由发送器、信道和接 收器组成,发送器负责发送信号, 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接收器负 责接收信号。
系统稳定性
系统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干扰时 仍能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稳定性 是通信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其特点是幅度连续变化。模拟信号通常用 于语音通信和电视信号传输。
调制解调器电路的分类
04
通信电子线路电路分析
放大器电路分析
放大器电路的基本原理
放大器电路的分类
放大器电路是通信电子线路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用于将微弱的信号放大,使其能够 被进一步处理或传输。
根据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放大器电路可 分为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跨导放大 器和电流放大器等。
三极管
总结词
三极管是通信电子线路中常用的基本元件之 一,用于放大和开关。
详细描述
三极管是一种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电子元件 ,由三个半导体组成,包括两个N型和一个 P型半导体。在通信电子线路中,三极管主 要用于放大和开关电路,将微弱信号放大成 较强的信号或控制信号的通断。三极管的种 类也很多,包括硅三极管、锗三极管和场效
滤波器电路分析
滤波器电路的基本原理 滤波器电路是一种选频电路,用 于将特定频率的信号从输入信号 中提取出来,或者抑制特定频率 的信号。
滤波器电路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频率响应法 和极点图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 深入了解滤波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和性能特点。
滤波器电路的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滤波 器电路可分为低通滤波器、高通 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 器等。
感谢观看
电压或流。
系统模型
通信系统通常由发送器、信道和接 收器组成,发送器负责发送信号, 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接收器负 责接收信号。
系统稳定性
系统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干扰时 仍能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稳定性 是通信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其特点是幅度连续变化。模拟信号通常用 于语音通信和电视信号传输。
调制解调器电路的分类
通信电子线路课件 第1章
![通信电子线路课件 第1章](https://img.taocdn.com/s3/m/58576e9a910ef12d2bf9e73f.png)
在不同的载波频率上,使它们占用不同的射频频带,在接收 端可以通过选频网络来选择需要接收的信号。射频(Radio Frequency)是指便于辐射的频率,即通常所说的高频。 – 有效地利用频带。在基带信号为数字信号时,采用多进制的 调制方法可以提高每赫兹带宽的信息传送速率。 – 合理选用调制方式和调制指数还可以增强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信号的放大成为可能,而由电子管构成的电子振荡器可以大 大扩展无线通信的工作频率,电子管还能实现调制、检波、 变频等无线通信的基本功能。它使无线通信逐渐趋于成熟。
– 阿姆斯特朗(Edwin Howard Armstrong) 发明了再生式接收机、 超外差式接收机和超再生式接收机。
– 1948年肖克莱(W.shockley)等人发明了晶体三极管。 – 1961年发明了集成电路,它们使通信电路耗电小、体积小且
场随时间的变化,简单的说信号是指某物理量的时间 函数。
3
通信电子线路
• 无线通信的历史
– 1895年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无线 接收机,实现了几百米距离的利用电磁波进行的通信。
– 马可尼于1901年实现了跨越大西洋的无线通信。 – 1907年福雷斯特(Lee De Forest)发明了电子三极管,使得弱
8
通信电子线路
• 调制实际上是用基带信号改变某频率的正弦波参数,使其 携带信息。
• 原始的正弦波称为载波,载波有三种参数可以被基带信号 改变,它们是幅度、频率和相位,分别对应于调幅、调频 和调相三种调制方法。载波由发送设备中的振荡器产生。
9
通信电子线路
• 调制的目的
– 便于天线辐射。 – 实现频分复用,使信号互相不干扰,把不同的话音信号调制
信号的放大成为可能,而由电子管构成的电子振荡器可以大 大扩展无线通信的工作频率,电子管还能实现调制、检波、 变频等无线通信的基本功能。它使无线通信逐渐趋于成熟。
– 阿姆斯特朗(Edwin Howard Armstrong) 发明了再生式接收机、 超外差式接收机和超再生式接收机。
– 1948年肖克莱(W.shockley)等人发明了晶体三极管。 – 1961年发明了集成电路,它们使通信电路耗电小、体积小且
场随时间的变化,简单的说信号是指某物理量的时间 函数。
3
通信电子线路
• 无线通信的历史
– 1895年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无线 接收机,实现了几百米距离的利用电磁波进行的通信。
– 马可尼于1901年实现了跨越大西洋的无线通信。 – 1907年福雷斯特(Lee De Forest)发明了电子三极管,使得弱
8
通信电子线路
• 调制实际上是用基带信号改变某频率的正弦波参数,使其 携带信息。
• 原始的正弦波称为载波,载波有三种参数可以被基带信号 改变,它们是幅度、频率和相位,分别对应于调幅、调频 和调相三种调制方法。载波由发送设备中的振荡器产生。
9
通信电子线路
• 调制的目的
– 便于天线辐射。 – 实现频分复用,使信号互相不干扰,把不同的话音信号调制
通信电子电路.ppt
![通信电子电路.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34624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f.png)
模拟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
有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
1.2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 概念及特点 • 传播方式 • 无线电波的波(频)段划分
一、概念及特点
•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 指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方式、传播距离、传 播特点等
• 特点
– 不同频段的无线电信号,其传播特性不同 – 同一信道对不同频率的信号传播特性不同
一、概述
基带传输 ——将基带信号直接传送。 ——如,电话电缆可传输电话基带信号。 缺点:
1. 需要巨大的天线——将信号装载到高频载波上 • 天线理论:要将无线电信号有效地发射出去,天线的 尺寸必须和电信号的波长为同一数量级
2. 同一频段的低频信号,如果不调制,在信道中会互相重 叠、干扰,接收设备无法选择 ——调制到不同的高频载波上
教学难点
1. 无线电波的划分。 2. 调制的概念及系统组成。
课时分配
总计2学时: 1. 通信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无线电波的
传播特性——1学时 2. 调制的概念及调制通信系统的组成—
—1学时
今日内容
• 概述通信系统的组成及一些基本概念:
– 1.1 通信系统的概念 – 1.2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 无线电波的波(频)段划分——重点 – 1.3 调制的通信系统
• 在接收设备中,检波器的作用是什么? 试画出检波器前后的信号波形。
教材
• 教材
– 《通信电子电路》,于洪珍,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 参考书
–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张肃文等,高 等教育出版社,1998
– 《高频电子线路》,高吉祥主编,电子工业出 版社,2003
课程介绍
• 课程性质
– 通信、无线电等专业的一主要专业基础课。
有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
1.2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 概念及特点 • 传播方式 • 无线电波的波(频)段划分
一、概念及特点
•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 指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方式、传播距离、传 播特点等
• 特点
– 不同频段的无线电信号,其传播特性不同 – 同一信道对不同频率的信号传播特性不同
一、概述
基带传输 ——将基带信号直接传送。 ——如,电话电缆可传输电话基带信号。 缺点:
1. 需要巨大的天线——将信号装载到高频载波上 • 天线理论:要将无线电信号有效地发射出去,天线的 尺寸必须和电信号的波长为同一数量级
2. 同一频段的低频信号,如果不调制,在信道中会互相重 叠、干扰,接收设备无法选择 ——调制到不同的高频载波上
教学难点
1. 无线电波的划分。 2. 调制的概念及系统组成。
课时分配
总计2学时: 1. 通信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无线电波的
传播特性——1学时 2. 调制的概念及调制通信系统的组成—
—1学时
今日内容
• 概述通信系统的组成及一些基本概念:
– 1.1 通信系统的概念 – 1.2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 无线电波的波(频)段划分——重点 – 1.3 调制的通信系统
• 在接收设备中,检波器的作用是什么? 试画出检波器前后的信号波形。
教材
• 教材
– 《通信电子电路》,于洪珍,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 参考书
–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张肃文等,高 等教育出版社,1998
– 《高频电子线路》,高吉祥主编,电子工业出 版社,2003
课程介绍
• 课程性质
– 通信、无线电等专业的一主要专业基础课。
通信电子线路 绪论PPT学习教案
![通信电子线路 绪论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e442119e31433238689379.png)
通信电子线路 绪论
会计学
1
一、课程名称
高频电子线路(工作频段,并 非绝对)
非线性电子线路(器件的工作 状态)
通信电子线路(第1页电/共37页路的主要应 用领域)
二、主要内容
1. 通信系统组 成 信号源
发送设备
传输信道
收信装置
通信系统是指“电通信” ,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视、雷达 、遥测 、遥控 等。
电路功 能
综合
电路 1 电路 2电路 3
结论:
• 分析是认识电路的过程;
• 综合是设计电路实现其功能的过程;
• 分析是为实现综合而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第27页/共37页
七、几点建议
4.注意工程简化分析的处理方法;
举例:10%准则
相对于小信号分析法
5.注意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
例如:叠加定理不再适用
A. 传输特性
vo (t) a0 a1vi (t) a2vi2 (t)
B. 波形变换
v
非线性失真u
o
t
o
t
(b)
第17页/共37页
四、课程特点(相对于模拟电子
技术)
A. 传输特性
vo (t) a0 a1vi (t) a2vi2 (t)
设:
vi (t) V1m cos1t V2m cos2t
fs
fs
fi= fo-
fi
F
F
fs
fo
高频电路
第10页/共37页
二、主要内容
(以调幅方式为例)
8. 模拟式无线电通信接收的基本过程
高频电路
超外差式接收机电路
第11页/共37页
二、主要内容
会计学
1
一、课程名称
高频电子线路(工作频段,并 非绝对)
非线性电子线路(器件的工作 状态)
通信电子线路(第1页电/共37页路的主要应 用领域)
二、主要内容
1. 通信系统组 成 信号源
发送设备
传输信道
收信装置
通信系统是指“电通信” ,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视、雷达 、遥测 、遥控 等。
电路功 能
综合
电路 1 电路 2电路 3
结论:
• 分析是认识电路的过程;
• 综合是设计电路实现其功能的过程;
• 分析是为实现综合而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第27页/共37页
七、几点建议
4.注意工程简化分析的处理方法;
举例:10%准则
相对于小信号分析法
5.注意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
例如:叠加定理不再适用
A. 传输特性
vo (t) a0 a1vi (t) a2vi2 (t)
B. 波形变换
v
非线性失真u
o
t
o
t
(b)
第17页/共37页
四、课程特点(相对于模拟电子
技术)
A. 传输特性
vo (t) a0 a1vi (t) a2vi2 (t)
设:
vi (t) V1m cos1t V2m cos2t
fs
fs
fi= fo-
fi
F
F
fs
fo
高频电路
第10页/共37页
二、主要内容
(以调幅方式为例)
8. 模拟式无线电通信接收的基本过程
高频电路
超外差式接收机电路
第11页/共37页
二、主要内容
通信电子线路绪论(ppt)
![通信电子线路绪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d93cb0caaedd3382c4d337.png)
工作频率不同,对有源器件电性能的要求、电子 线路的工艺结构都不尽相同。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 对有源器件的上限频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器件本身 的分布参量,如晶体管的极间电容、电极的引线电感、 载流子扩散漂移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都会逐渐地明显 起来,以至变成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
由于频率响应和功率容量的限制,目前高频、大 功率电子线路还是以分立为主,但许多高频小信号电 路已采用集成电路。
到的比值gcn就是关于第n次谐波的平均跨导。例如二次谐
波的平均跨导为
gc2
I2m U im
(1.2―3)
第五,非线性电子线路的数学描述是非线性代数方 程、非线性微分方程、非线性差分方程。其中非线性微 分方程的精确求解是一个难题,时至今日,二阶以上的 非线性微分方程还没有实用的求解方法。在工程上一直 沿用的是近似解法,本书也将采用这种方法。
恒定参数电路的方程式中的各项系数是恒定不变的, 参变电路的方程式中的系数是变化的。
1.2 线性与非线性电子线路
线性电子线路具有线性特性,也就是说它具有叠 加性和均匀性,适用叠加定理。而非线性电子线路则 不同,它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非线性电子线路不具有叠加性和均匀性, 不适用叠加定理,例如,设非线性电子系统输出函数 y=f(x)=x2,当x=x1+x2时 y=f(x1+x2)=x12+2x1x2+x22 x12 + x22 =f(x1)+f(x2);
iC
iCiC Q0来自uBE0t
0 uBE
u i= U imcos t
t UBE Q
(a )
图1.1 非线性工作的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与静态工作点 和输入信号大小的关系
(a)静态工作点处于放大区
chapter1 绪论PPT课件
![chapter1 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9af9ac866fb84ae55c8daf.png)
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 3、介绍和分析了回路、高频小信号放大
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 调制、解调、干扰与噪声等
退出
1.2 传输信号的基本方法
1、语言与文字(最基本的传输手段) 2、光通信(远距离通信,迅速准确) 3、电通信(无线通信、有线通信)
Maxwell 发现电磁场基本理论
Hertz 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se Bell
• 短 波 10—50m
30—6MHz 高频HF
• 米 波 1—10cm
300—30MHz 甚高频VHF
• 分米波 10—100cm 3,00—300MHz 特高频UHF
• 历米波(微波)1—10cm 30—3GHz 超高频SHF
• 毫米波 1—10mm 300—30GHz 极高频EHF
• 亚毫米波1mm以下 300GHz以上 超极高频
常用的信号表示方法 1、数学表达式法
如: 正弦波 uAsi nt
阶越函数 uA(t)
退出
1.5 信号及其频谱
2、波形表达方式 例如:
uAsi nt
A t
退出
1.5 信号及其频谱
3、频域表示法 根据傅立叶变换的基本原理,任何一个函
数都可以用傅立叶级数展开。如果把信号看 成一个函数,这就为我们研究信号提供了一 新的方法。通过研究信号的频谱我们可以突 出在信号传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信号的 变化规律,信号的能量分布……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
频率范围
频段名称
• 超长波 10,000-100,000m 30—3kHz 甚低频VLF
• 长 波 1,000—10,000m 300—30kHz 低频LF
• 中 波 200—1,000m 1500—300kHz 中频MF
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 调制、解调、干扰与噪声等
退出
1.2 传输信号的基本方法
1、语言与文字(最基本的传输手段) 2、光通信(远距离通信,迅速准确) 3、电通信(无线通信、有线通信)
Maxwell 发现电磁场基本理论
Hertz 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se Bell
• 短 波 10—50m
30—6MHz 高频HF
• 米 波 1—10cm
300—30MHz 甚高频VHF
• 分米波 10—100cm 3,00—300MHz 特高频UHF
• 历米波(微波)1—10cm 30—3GHz 超高频SHF
• 毫米波 1—10mm 300—30GHz 极高频EHF
• 亚毫米波1mm以下 300GHz以上 超极高频
常用的信号表示方法 1、数学表达式法
如: 正弦波 uAsi nt
阶越函数 uA(t)
退出
1.5 信号及其频谱
2、波形表达方式 例如:
uAsi nt
A t
退出
1.5 信号及其频谱
3、频域表示法 根据傅立叶变换的基本原理,任何一个函
数都可以用傅立叶级数展开。如果把信号看 成一个函数,这就为我们研究信号提供了一 新的方法。通过研究信号的频谱我们可以突 出在信号传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信号的 变化规律,信号的能量分布……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
频率范围
频段名称
• 超长波 10,000-100,000m 30—3kHz 甚低频VLF
• 长 波 1,000—10,000m 300—30kHz 低频LF
• 中 波 200—1,000m 1500—300kHz 中频MF
第一章绪论11级 24页PPT文档
![第一章绪论11级 24页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f867255f12d2af90242e6d1.png)
调制
连续波调制 脉冲波调制
调幅AM 调频 FM
调相 PM 脉幅调制PAM 脉宽调制 PWM
脉相调制PPM
第一章 绪论
调制信号 载波信号 调幅信号
第一章 绪论
调幅发射机主要组成: 高频部分、音频部分、电源。
主振
缓冲
倍频
中间 放大
功放 推动
受调 放大
电源
话筒
低频 放大
低频 功放
调制 器
声音信号
图1.2.8 调幅发射机方框图
第一章 绪论
3、无线电波段的划分、特性、用途及适用的传输媒质。
无线电波的频(波)段划分表
超 特
解调器
中频放大 与滤波
混频器
高频放大
本地 振荡器
无线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第一章 绪论
无线数字频带传输发送、 接收系统方框图
第一章 绪论
§1.3 通信的传输媒质
1、有线通信的传输媒质 1)双绞线(TwistedPair)电缆:
???
主要用于频率低的载波电话和低速电话和低速数据通信。
?????
非?屏? ?蔽? ? 双? 绞线 (UTP,UnShieldTwistedPair)
第一章 绪论
2、无线通信的传输媒介:自由空间
射线
(a) 电离层
(b) 对流层
(c)
(d)
(a) 直射传播; (b) 地波传播; (c) 天波传播; (d) 散射传播
第一章 绪论
地面波:用于长波和超长波 天波:经100km ~ 500km电离层反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
反射和折射回地面。用于电离层通信,短波波段。 空间波:用于视距内传播,如电视广播。 散射通信:用于超短波和微波波段远距离通信。
《通信电子线路》PPT课件
![《通信电子线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df5dff3169a4517623a350.png)
o(t) Sfuc(t)dt
用积分算符表示
o(s)
Sf
.
uc(s) S
33
3.锁相环的相位模型和基本方程
(1)环路相位模型
- i (t ) e (t )
' o
(
t
)
ud (t)
uc (t)
' o
(
t
)
Kdsin
ud(t)f(t)
Sf dt
器﹑直流放大器
♦ 对象:调频振荡器
●工作原理
输出调频信号的中心工作频率产生偏离,调频
信号与晶振输出信号混频并取差频,得到一中心频
率较低,而中心频率的偏移与调频振荡器中心频率
偏移相同的调频波。经鉴频取出加有调制信号的误
差电压,再经低通滤波器滤除调制信号,经放大再
与原调制信号相加控制调频振荡器,使其中心工作
则鉴相器输出 Kd 12KmUiUo ……鉴相灵敏度
ud(t)K dsin e(t)
可见,鉴相特性为正弦特性,其鉴相特性曲线如图
6-11所示。
.
26
♦ 鉴相器的鉴相特性曲线
ud 1/2KmUiUO
-л/2
0
л/2
θe(t)
6-11
由鉴相特性曲线可见,当
与 e 之间有单值对应关系。
e (t)
2
时,u d
.
8
♦ 采用PIN二极管
利用PIN二极管对交流信号可等效为一可变电 阻,而且等效电阻随偏置电流的增大而减小的特性
,将其接入放大器的级间耦合回路中,当输出信号
增大时,PIN二极管的等效电阻减小,降低放大器 的总增益。PIN二极管用在并联回路时,随着输出 信号的增大,PIN二极管偏置电流应增大;当用在 串联回路时,随着输出信号的增大,PIN二极管的 偏置电流应减小,才能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最简单的接收机
2.直接放大式接收机
3.超外差式接收机
超外差接收机的主要特点:把接收的高频已调信
号的载波频率fs先变为固定不变的中频fi,再利用中
频放大器放大,然后进行检波。由于中频是固定的, 因此中频放大器的选择性与增益都与接收的载波频 率无关。
无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原理框图
信号源
放大器
一 地波(分为地面波和空间波)
1. 地面波 就是沿地面传播的无线电波(绕射传播),
适用于长波和超长波。 2. 空间波
是在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间直线传播的无线 电波(直射传播), 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较 高,接收点的电磁波由直接波和地面反射 波合成。适用于超短波。
二 天波(天空波)
经过地面100km至500km的电离层反射传送 到接收点的电磁波(电离层反射折射传播)。 适用于短波。
由于任何复杂的信号,都可分解为 许多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之和,因此, 所谓“频谱”即是指组成信号的各正弦 分量按频率分布的情况。为了更直观地 了解信号的频率组成和特点,我们通常
采用作图的方法来表示频谱。用频率f作
横座标,用信号的各正弦分量的相对振 幅作纵座标,通常称之为频谱图。
如:下面所示的一般语音信号的频谱示意图
考核方式和评分构成:
教材:
通信电子线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严国萍 科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版) 张肃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1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1.2-1 通信发展简史 1.2-2 通信系统组成框图 1.2-3 无线电信号的发射 1.2-4 无线电信号的接收
1.2-1 通信发展简史
最大的疑问是:为何选择用高 频信号来传递信息?
疑问:为何选择用高频信号来传递信息?
1、天线尺寸的问题:为了有效的将电信号辐射出去, 要求天线的长度与信号的波长可以相比拟 ;
2、频率资源的问题:多路声音通信同时进行时,使用 的频率都是20到20K赫兹。容易混在一起,在接收端我们 无法将其分离。
1.2-4 无线电信号的接收
电压
f/Hz
300
3400
可以看到语音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其主要能 量集中在1000Hz左右。带宽(最高频率与最低 频率之差)为3400-300=3100Hz
脉冲信号的分解
脉冲信号的频谱
f就f次17表…是 谐示分基 波别脉波 ,表冲频 在示重率f 轴三复。的、频f30五率、点f、,5,、七也表
调制器
已调波 放大器
发射 天线
高频 振荡器
谐振放大器 或倍频器
接收 天线
解调器
中频 放大器
混频器
高频 放大器
选择 电路
放大器 信宿
本地 振荡器
1.3 信号的频谱表示法
常用的信号表示方法 1. 数学表达式法 如:正弦波 u=Asinωt 2. 波形表达方式 如:u=Asinωt的波形
A
t
3. 频域表示法
根据传输媒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有线信道:双线对电缆、同轴电缆、光缆 无线信道:自由空间
接收设备
接收设备的作用: 接收传送过来的信号,并进行处理,
以恢复发送端的基带信号。 接收设备的要求:
由于信号在传输和恢复的过程中存在 着干扰和失真,接收设备要尽量减少这 种失真。
收信装置
电离层反射的特点: 频率越高,吸收能量越小,但频率过高电波
会穿透电离层。故频率只限于中短波段 300Khz-30Mhz 。
1.4.2 无线电波段的划分
广义上讲,电磁波可以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紫外线、 可见光、红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而通常讲的电磁波 习惯上指无线电波、微波这一段。
Chapter 1 绪论
§1.1 课程概述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1.3 信号的频谱表示法 §1.4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 §1.5 数字通信系统* §1.6 现代通信系统*
§1.1 课程概述
课程的特点:
1、是针对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2、它是电路理论、信号与线性系统、低频电子线路等课 程的后继课程。 3、高频电子电路的主要应用方向是如何通过电磁波传递 信息,即无线电通信。
示直流分量,这条谱线的 长度表示脉冲直流分量 (即平衡值)的大小。高 次谐波的谱线可以分布到 很高的频率,但其幅度已 相当小。
1.4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
1.4.1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无线通信的传输媒质是自由空间。电磁 波从发射天线辐射出去之后,经过自由 空间到达接收天线的传播途径可分为两 大类:地波和天波。
4、电路多为非线性电路,严格定量的计算是很复杂和困 难的,在实际的工程应用当中通常采用近似的分析方法。 5.用频谱来分析电路的功能是十分有效和直观的。因此要 好好的掌握频谱的概念。
课程内容:
本课程讨论的高频电子线路主要用于无线通信 系统。
了解无线电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工作原理和 组成。
掌握构成发送、接收设备的各单元电路的工作 原理、典型电路、性能特点、及工程分析方法和实 验技能。包括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谐振功率放大器、 正弦波振荡器、混频器、振幅调制解调、角度调制 解调等内容。
• 常见的信号源有: 话筒 摄像机 各种传感器件
发送设备
发送设备的作用: 将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的传输特性的
信号。 对基带信号进行变换的原因:
由于要传输的信息种类多样,其对应的基 带信号特性各异,这些基带信号往往并不 适合信道的直接传输。
传输信道
信号从发送到接收中间要经过传输信道, 又称传输媒质。不同的传输信道有不同的传 输特性。
原始手段
烽火、旗语
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
电报 (1837 Morse) 电话 (1876 Bell)
电磁波的存在
Maxwell 理论 Hertz 实践
1.2-2 通信系统原理框图
信号源 收信装置
发送设备 传输信道 接收设备
信号源
• 在实际的通信电子线路中传输的是各种电 信号,为此,就需要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转 变成电信号。
收信装置是指接收设备输出的电信号变 换成原来形式的信号的装置。
例如: 还原声音的喇叭 恢复图象的显象管
1.2-3 无线电信号的发射
无线电发射机的组成
调制器:将基带信号加载到高 频的振荡信号(载波)上面。即用 基带信号去改变载波的参数。
通常载波信号有三个参数可以 改变:振幅,频率,相位,表达 式为 v0(t) V0 co,s(对0应t 有0三) 种调 制方式:调幅,调频,调相。广 播电台中常用的方法是调幅与调 频。
2.直接放大式接收机
3.超外差式接收机
超外差接收机的主要特点:把接收的高频已调信
号的载波频率fs先变为固定不变的中频fi,再利用中
频放大器放大,然后进行检波。由于中频是固定的, 因此中频放大器的选择性与增益都与接收的载波频 率无关。
无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原理框图
信号源
放大器
一 地波(分为地面波和空间波)
1. 地面波 就是沿地面传播的无线电波(绕射传播),
适用于长波和超长波。 2. 空间波
是在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间直线传播的无线 电波(直射传播), 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较 高,接收点的电磁波由直接波和地面反射 波合成。适用于超短波。
二 天波(天空波)
经过地面100km至500km的电离层反射传送 到接收点的电磁波(电离层反射折射传播)。 适用于短波。
由于任何复杂的信号,都可分解为 许多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之和,因此, 所谓“频谱”即是指组成信号的各正弦 分量按频率分布的情况。为了更直观地 了解信号的频率组成和特点,我们通常
采用作图的方法来表示频谱。用频率f作
横座标,用信号的各正弦分量的相对振 幅作纵座标,通常称之为频谱图。
如:下面所示的一般语音信号的频谱示意图
考核方式和评分构成:
教材:
通信电子线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严国萍 科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版) 张肃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1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1.2-1 通信发展简史 1.2-2 通信系统组成框图 1.2-3 无线电信号的发射 1.2-4 无线电信号的接收
1.2-1 通信发展简史
最大的疑问是:为何选择用高 频信号来传递信息?
疑问:为何选择用高频信号来传递信息?
1、天线尺寸的问题:为了有效的将电信号辐射出去, 要求天线的长度与信号的波长可以相比拟 ;
2、频率资源的问题:多路声音通信同时进行时,使用 的频率都是20到20K赫兹。容易混在一起,在接收端我们 无法将其分离。
1.2-4 无线电信号的接收
电压
f/Hz
300
3400
可以看到语音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其主要能 量集中在1000Hz左右。带宽(最高频率与最低 频率之差)为3400-300=3100Hz
脉冲信号的分解
脉冲信号的频谱
f就f次17表…是 谐示分基 波别脉波 ,表冲频 在示重率f 轴三复。的、频f30五率、点f、,5,、七也表
调制器
已调波 放大器
发射 天线
高频 振荡器
谐振放大器 或倍频器
接收 天线
解调器
中频 放大器
混频器
高频 放大器
选择 电路
放大器 信宿
本地 振荡器
1.3 信号的频谱表示法
常用的信号表示方法 1. 数学表达式法 如:正弦波 u=Asinωt 2. 波形表达方式 如:u=Asinωt的波形
A
t
3. 频域表示法
根据传输媒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有线信道:双线对电缆、同轴电缆、光缆 无线信道:自由空间
接收设备
接收设备的作用: 接收传送过来的信号,并进行处理,
以恢复发送端的基带信号。 接收设备的要求:
由于信号在传输和恢复的过程中存在 着干扰和失真,接收设备要尽量减少这 种失真。
收信装置
电离层反射的特点: 频率越高,吸收能量越小,但频率过高电波
会穿透电离层。故频率只限于中短波段 300Khz-30Mhz 。
1.4.2 无线电波段的划分
广义上讲,电磁波可以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紫外线、 可见光、红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而通常讲的电磁波 习惯上指无线电波、微波这一段。
Chapter 1 绪论
§1.1 课程概述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1.3 信号的频谱表示法 §1.4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 §1.5 数字通信系统* §1.6 现代通信系统*
§1.1 课程概述
课程的特点:
1、是针对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2、它是电路理论、信号与线性系统、低频电子线路等课 程的后继课程。 3、高频电子电路的主要应用方向是如何通过电磁波传递 信息,即无线电通信。
示直流分量,这条谱线的 长度表示脉冲直流分量 (即平衡值)的大小。高 次谐波的谱线可以分布到 很高的频率,但其幅度已 相当小。
1.4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
1.4.1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无线通信的传输媒质是自由空间。电磁 波从发射天线辐射出去之后,经过自由 空间到达接收天线的传播途径可分为两 大类:地波和天波。
4、电路多为非线性电路,严格定量的计算是很复杂和困 难的,在实际的工程应用当中通常采用近似的分析方法。 5.用频谱来分析电路的功能是十分有效和直观的。因此要 好好的掌握频谱的概念。
课程内容:
本课程讨论的高频电子线路主要用于无线通信 系统。
了解无线电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工作原理和 组成。
掌握构成发送、接收设备的各单元电路的工作 原理、典型电路、性能特点、及工程分析方法和实 验技能。包括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谐振功率放大器、 正弦波振荡器、混频器、振幅调制解调、角度调制 解调等内容。
• 常见的信号源有: 话筒 摄像机 各种传感器件
发送设备
发送设备的作用: 将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的传输特性的
信号。 对基带信号进行变换的原因:
由于要传输的信息种类多样,其对应的基 带信号特性各异,这些基带信号往往并不 适合信道的直接传输。
传输信道
信号从发送到接收中间要经过传输信道, 又称传输媒质。不同的传输信道有不同的传 输特性。
原始手段
烽火、旗语
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
电报 (1837 Morse) 电话 (1876 Bell)
电磁波的存在
Maxwell 理论 Hertz 实践
1.2-2 通信系统原理框图
信号源 收信装置
发送设备 传输信道 接收设备
信号源
• 在实际的通信电子线路中传输的是各种电 信号,为此,就需要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转 变成电信号。
收信装置是指接收设备输出的电信号变 换成原来形式的信号的装置。
例如: 还原声音的喇叭 恢复图象的显象管
1.2-3 无线电信号的发射
无线电发射机的组成
调制器:将基带信号加载到高 频的振荡信号(载波)上面。即用 基带信号去改变载波的参数。
通常载波信号有三个参数可以 改变:振幅,频率,相位,表达 式为 v0(t) V0 co,s(对0应t 有0三) 种调 制方式:调幅,调频,调相。广 播电台中常用的方法是调幅与调 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