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理论概述
改革开放后开放经济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及创新发展研究
![改革开放后开放经济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及创新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bf02397ddccda38366bafcf.png)
智观天下智库时代 ·1·一、开放经济理论的中国化进程(1)1979年-1991年,开放经济理论在我国初步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经济结构、管理体制和增长方式尚不合理,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遇到瓶颈。
在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优秀理论成果后,我国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开放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中国开放经济理论开始出现萌芽。
1984年10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总结了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经验,在诸如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等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实现了突破,就全面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阐述,为开展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此后,改革先在农村展开,逐步延伸到城市;同时,在体制改革方面,先从经济领域入手,再深入到其他领域。
1987年后,我国初步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表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首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全面概括,在此基础上,我国制定了全面改革的基本方针。
而后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经济运行模式,要求实现计划和市场相结合,不再把市场调节置于第二位,表明我们党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坚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加深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重视价值规律,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这些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论断是我国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发展。
尽管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出现。
在总结了历史经验后,我们党反复强调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必须认真地真正地把改革开放搞下去,把中国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借鉴与引进国外经济建设经验,利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合理成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西方经济学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国内外经济学家的沟通交流使中国更迅速地与国际接轨,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减少与发达国家经济学发展的差距,标志着开放经济理论在吸收、探究和运用上有了更大的进步。
第八章 开放经济.ppt
![第八章 开放经济.ppt](https://img.taocdn.com/s3/m/d2f4add1172ded630b1cb668.png)
6
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例 1.均衡汇率决定的两个方面:人民币的需求和供给
汇率
$/¥
人美 民元 币表 价示 值的
0
S
D
人民币数量
人民币需求和供给的原因 进出口 国际间的借贷 投机
注意
• 那么,哪个国家的巨无霸最贵呢?根据《经济学家杂志》 的调查,最贵的巨无霸在瑞士,每个售价换算成美元为 4.52美元。同时,欧元区国家的巨无霸一般比美国的贵 10%。
22
国际惯例不合实情 联合国"误算"中国 人均GDP
• 按照联合国最近公布的2004人类发展报告,以购买力平价 (PPP)计算,中国去年人均GDP高达4580美元。而中国一直 以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名义汇率计算,得出的2003年人均 GDP是1087美元。这就意味着,在购买力平价方法之下, 中国人均GDP一下子飙升了4400多美元。
S J
D
Q
人民币数量
15
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
近几年美国(尤其是商务部)及其它一些西方国家和机构一直在叫 嚣着人民币升值。与此同时,国内粮油食品开始涨价,显示了中国 国内通货膨胀的苗头。很多人就犯糊涂了:一方面人民币要升值 (尽管中国政府坚决不从),我们手头的钱该更加值钱了。另一方 面将会发生的通货膨胀,手头的钱会变得不如以前值钱。这到底是 怎么一回事?如何解释其中的经济现象呢?
16
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
但西方投机者却还是认为人民币迟早会升值,所以一些海外游 资(如外商,甚至包括台商和港商)都纷纷把外汇在中国兑换成 人民币存起来,期待人民币真的升值以后再兑换成原来的外汇, 于是就能赚取一笔不小的差价。
开放经济理论
![开放经济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6532d33b4daa58da0114a89.png)
开放经济理论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了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找到实现经济全球化的两种渠道;●明确货币汇率的决定因素;●了解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原因。
开放经济理论目前,世界上除朝鲜、古巴等极少数国家外,各国经济都已处于对外开放状态,在全球大市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一、全球化是必然趋势1.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早在1848年,马克思就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必然是通过国际贸易实现全球化,并且随着商品贸易的全球化,资本与文化也都将全球化。
现在看来,马克思的这一预言相当准确。
当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
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目前存在很多争论。
反对者认为,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过程就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过程。
而支持者认为,经济全球一体化可以促进各国经济共同发展,虽然各国获利程度不同,存在相对差距,但绝对水平都能够获得提高。
无论争论多么激烈,都无法阻止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2.经济全球化的渠道国际贸易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国际贸易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互通有无。
就是将国内的东西运出去,国外的东西运进来。
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最早的国际贸易。
第二,以比较成本为基础。
一种商品,哪个国家的生产成本低就由哪个国家来生产,而生产成本高的国家则采用进口的方式获得该商品。
第三,相同的产品互相交换。
比如,两国都生产汽车,你卖给我,我也卖给你。
这种贸易的结果是降低垄断,扩大经营规模。
该阶段的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的。
第四,各国产品零部件的相互贸易。
某产品生产所使用的部分甚至全部零部件都是从不同国家进口的,如果此时国际贸易终止,则该产品无法进行生产。
比如,苹果iPAD,虽为美国设计、研发,但大部分零部件都是由中国生产。
要点提示国际贸易的四个发展阶段:①互通有无;②以比较成本为基础;③相同的产品互相交换;④各国产品零部件的相互贸易。
由此可见,在国际贸易的第四阶段,各国间的经济依赖进一步加深,不再是单纯的商品交易,而是通过贸易把连生产联系在了一起。
开放经济理论在中国现代的发展
![开放经济理论在中国现代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1903f4f33687e21af45a9ed.png)
方经 济学 存在 固有弊 端 ,其 方针 原则并 不适 合 中国的经 济 现实 ,照 搬西方 经济 学不但 不能 解决 现有 困境 ,反而会 使 经济 发展 误人歧 途 、形而 上学 。而另一 些学 者则 持相反 态 度 ,他们认 为传 统 的社 会 主义政 治经 济学在 方法 和理论 上 都反 映 出弱势 ,其规 律与 实际 的社会 经济 活动脱 节 ,中 国
中存在 的 困难 作 深入理 论探 索 ,而纯粹 经济理 论 则是 对原有 的理 论作研 究 ,以逐 步 完善 和修 正原 有理论 。 两种 经 济理 论 都 是 为 了运 用 经济原理 和手段 对 经济发 展 中的规律 及现 象作 出合 理 的解释 ,并在 此基 础上进 一 步创新 。开放 经 济理 出一个 孰是 孰非 的结论 。事 实
上 ,这 是改 革开放 的思 潮所 带来 的 中西 方文化 的碰撞 所 孕 育 出的问题 ,即 “ 欧洲 中心 观 ” 。众所 周 知 ,欧洲 在 众 多 领域都 形成 了一定 的优 势地 位 ,如 意识形 态 、思想 、文 化 等方 面 ,而 这种优 势地 位对经 济学 的影 响尤 为明显 。不 同 社 会结 构 、种族及 自然 条件 下 ,人们 所关 心 的问题存 在很
特 指在 改革 开放 影响 下所产 生 的经济理 论 ,本 文将 对 开放 经济理 论在 中国现 代 (9 9年后 ) 的发 展作 全 面概 述 。 17
[ 关键 词 ] 开放 经济 ; 中国现 代 ;发展 [ 中图分类 号 ]F 2 14 [ 献标 识码 ] A 文 [ 文章 编号 ] 10 0 5—6 3 ( 0 1 9一 15— l 4 2 2 1 )3 O 1 0 19 9 2年邓 小平 同志南 方讲 话 推 进 了 中 国经 济 发展 的再 次 生 机 ,此 次讲 话 的 核 心 内 容 主 要 集 中 于 两 点 : “ 是 社 一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课后习题详解(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课后习题详解(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8646fd3ad02de80d4d840b4.png)
第32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一、概念题1.贸易政策(trade policy)答:贸易政策指直接影响一国进口或出口物品与劳务量的政府政策。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它是为国家最高利益服务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反映。
它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同时它也反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反映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力量和地位,另外它还受到一国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有两种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2.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答:资本外逃指出于安全或保值方面的考虑,短期资本持有者迅速将其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行为或过程。
引起资本外逃的具体原因有三种:①一国政局动荡不稳,资本外逃以求安全。
②一国国内经济情况日益恶化,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其货币可能发生贬值,资本逃至币值稳定的国家以期保值。
③一国加强外汇管制或颁布新法,使资本使用受到限制或资本收益减少,资本外逃以免遭受损失。
在本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欧美等国家曾出现过大规模的资本外逃现象。
近年来,发生大量资本外逃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债务负担沉重,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恶化以及国内政局动荡。
资本外逃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稳定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它将降低该国的国内储蓄水平,从而造成投资下降和生产萎缩;它将加剧国际收支逆差,从而引起外汇储备的减少和国际清偿能力的恶化;大量资本外逃时,如果一国试图维持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水平,势必引起外债负担的迅速积累。
因此,防止资本外逃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复习题1.说明可贷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演化与发展
![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演化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91e2c7ff46527d3240ce0f8.png)
20 O8年第 5期 总第 17期 6
黑 龙 江 对 外 经 贸
H oeg c n mi R lt n LJF rinE o o c ea os& Ta e i rd
N . 20 o 5。 O 8 S r lNo 1 7 ei .6 a
纪 7 年代 中期 , O 多恩布什 (96 发表《 17 ) 预期和汇 率动态》 , 扩展了蒙代 尔 一弗莱 明模 型 , 立 了汇率 超 调模 型。多 建 恩・ 布什放弃 了弹性价 格 的假 设而 用短 期 价格 粘性 假设
、
蒙 代 尔 一弗 莱 明模 型 及 其 扩展
( ) 一 蒙代 尔一弗莱明模型
或其 它形式 的 固定汇 率制 度 为分 析对 象 , 分析 了以放 弃
固定汇率为特定特征 的货 币危机 是如何 发生 的。克鲁 格
曼认 为 , 一国货币需求处 于稳 定状 态的条件 下 , 在 国内信 贷扩 张会带来 外 汇储备 的流失 , 而 导致 对 固定汇 率 的 从
现致使货 币危机 成为这一时期 的研究 重点 ;0世纪 9 2 o年 代 以来 , 欧洲经济一体化 的发展 、 东亚 危机 的出现使 最优 通货 区理论 、 货币危机理论得 到进一 步发展。
一
无论是 大国模式 , 还是 三 国模 式 , 都认 为指 派规律 在长短 期 内的作 用 可 能不 同。有 效 的 指 派规 律 应 根 据结 构 模 式、 干扰 的性 质与持续性 、 映 的形 式与力 度而定 。2 反 0世
出水平的货 币政 策效 果受 到严 重 的削 弱 ; 而利 率稳 定 消 除 了财政政策 的挤 出效应 , 而使其 政策有 很好 的效 果 。 从
相反 , 在浮动汇 率下 , 币政 策 会成 为有 力 的工 具 , 货 而财 政政策则会 变得 软 弱无 力。 因此 , 政府 可 以通 过相 机地 选择汇率制度 或其 他 宏观 经济 政策 , 稳 定 内外部 均衡 对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2986b33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b.png)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整 ❖ 2、支出转换政策。
1)汇率政策。 即通过提高或降低本国对外国货币的汇率来消除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直接管制政策。 直接管制政策是指对国际经济交易采取直接行政干预的政策。
第三节 汇率理论
(一)汇率的概念 ❖ 两个国家的货币的兑换比率称为汇率,即一个国
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汇率在 不同的货币制度下有不同的制定方法。
❖ 经济开放即用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 值表示经济开放度。这种方法直观度有不同的度量 方法,较常见的经济开放度度量指标是对外贸易依 存度,、容易测算,因而被广泛使用。其公式为:
(一)开放经济的积极作用
1、开放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在更大范 围内得以优化配置。 2、开放经济的出现促进了世界生产 能力的提高。 3、开放经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4、开放经济促进了国际金融的发展
开放经济是指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经济。
(二)开放经济的特征
❖ 开放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积极地利用国际上可以利用 的一切资源包括物质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等, 凡是有益于本国经济发展的都要加以利用。一国在 利用世界其他国家的资源的同时,其他国家也在利 用该国的资源。具体地说,经济的开放性体现在两 个方面:
理解国际收支概念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 2、严格区分居民和非居民的概念。
❖ 3、国际收支以交易为基础。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对一定时期(如一年、 半年或一个季度)内,该国与他国居民之间所进行 的一些经济活动进行系统记录的一种统计表,按复
1、式经簿记常原项理目编制。。这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 两2、个资主本要项项目目。之在一国,际用收于支统平计衡商表品中、,劳资务 和本单项方 目面是转与移经等常国项际目收并支列活的动两的个项主目要。项目 之一,用于统计资本国际收支的项目,主 要3、包错括误资与本遗和漏储。备两项内容。
宏观经济学-第十九章-开放经济
![宏观经济学-第十九章-开放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a3310f7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7.png)
黄金律:
dc dk
f
'(kg ) (n ) 0
f
'(kg )
n
y c
黄金律
y f (k)
c
c sy (n )k
kg*
k
(二)黄金律与储蓄率
.
c
c*
. (n )k s’y
sy
k*g
k*
c
kg*
k*
cg *c*
y
(n )k
Y
f
x
eP Pf
NX
X
M
M
f 0
Y
f
M0
Y
x
eP Pf
m eP Pf
NX a Y n eP a
Pf
a
M
f 0
Y
f
M0
n xm
五、资本跨国流动
(一)利率r与资本流动 资本跨国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利率差异。外国利 率rw不变时,本国资本净流出是本国利率r的减函 数。利率r越低,净资本流出越多。 (二)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 其他不变时,资本流入使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 (三)国际收支与汇率 国际收支顺差,本币趋于升值,反之趋于贬值。
LM LM’ 二、固定汇率制度
· · (一)财政政策有效 财政扩张 Y增加 L增大
资本流入,本币升值
LM’ LM Y* IS’
Y 为稳定汇率,扩张货币 最终 财政政策有效
e* · ·
Y
r rW
e IS
e*
LM LM’
·
Y LM’ LM Y*
(二)货币政策无效
货币扩张 本国利率r下降 资本外流,本币贬值 为固定汇率,收缩货币 最终重回LM 货币政策无效
《开放经济》PPT课件
![《开放经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d000f94b73f242326c5f7b.png)
如果A国与B国市场是 统一的,那 么用A国货币(或B国货币)表示的 某一商品在两个国家的价格应该是 相同的,
即P EPf
购买力平价理论:本国与外国货币之间兑换关系
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又由于货币购买力大小
受到物价水平影响,所以货币兑换率取决于两国
价格水平比较。即E=P/Pf
精选ppt
8
五、实际汇率
精选ppt
10
六、净出口函数 一般说来,
x=x(e),出口与实际汇率同向变化
m=m(e,y),进口与实际汇率和本国收入 反向变化。
综合得 nx=x-m=nx(e,y), 净出口与实际汇 率同向变化,与本国收入反向变化。
nxqynEPf
P
精选ppt
11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表 经常项目差额 资本项目差额 国际收支的平衡
17
二、经常项目差额的决定
1.经常项目差额的决定
因为商品和劳务进出口差额是经常项目差额的主 要部分,一般用进出口差额(出口净值)代表经常 项目差额。则经常项目差额为
nxqynEPf
P
精选ppt
18
2.J曲线
J曲线表示贬值后经常项目差额变动的轨迹,即先 恶化然后才会改善。
原因:由于进出口合同已确定进出口数量,进出口 变动慢于价格变动速度。
在直接标价下,汇率E下降代表本国货币升值(外国 货币贬值),反之则反是。
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 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如:E=$/人民币。
注意:本章以后出现的E为直接标价法下的名义汇率。
精选ppt
4
二、汇率制度
1. 固定汇率制度: 汇率基本固定,波动仅限于一定幅度。
开放经济模型
![开放经济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c2305f4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c.png)
优化资源配置
开放经济模型能够促进资源在 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推动产业升级
开放经济模型能够促使企业不 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
品,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开放经济模型的历史与发展
1 2 3
历史回顾
从早期的自由贸易理论到现代的全球经济一体化, 开放经济模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
协调,共同应对和解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如果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价格下跌,而进口 商品价格保持不变,那么该国的贸易条件就 会恶化,因为该国需要出口更多的产品以换 取相同数量的进口商品。
贸易条件效应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 长和福利水平有重要影响,因此是 开放经济模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资源禀赋理论
01
资源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那些利用其丰富资 源的商品,而进口那些需要大量使用其稀缺资源的商品。
特点
开放经济模型强调经济自由化、市场化和国际化,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开放经济模型的重要性
促进经济增长
开放经济模型能够吸引外资、 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生 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促进经济
增长。
提升国际竞争力
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企业 能够提高自身竞争力,培养国 际化经营能力,拓展国际市场 。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商品上都比另一个国家效率低下,它仍然可以通 过专注于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来在贸易中获益。
该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国家之间会进行贸易,以及他们应该如何选择他们的专业和贸易伙伴。
贸易条件效应
贸易条件效应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商品 价格下跌时,其贸易条件家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生产 某些产品,然后通过与其他 国家的贸易交换来获取其所 需的其他产品。
开放经济理论
![开放经济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5f87100d5bbfd0a78567307.png)
(二)比较优势理论
1、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 2、基本思想
绝对优势案例
英国在铜生产上国具有家绝对优(铜势单产,位量法)国则在所(大需天米劳数生动)产上具大(有米单绝产位对量)优势
所需劳动 (天数)
英国
1
分工 法国
1
前
合计
2
100
1
200
200
1
100
300
2
300
英国
3
分工 法国
后
推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
布雷顿➢ (森1)林美的国缺可陷利用该国际货币制度牟取特殊利益:获取
铸币税;增强美国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操纵其它国家的 货币政策。
➢ (2)国际清偿能力供应与美元信誉二者不可兼得(特 里芬难题):信誉方面(美国需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清偿能力供应(美国必须存在巨额逆差)。
国的份额有所减少。
牙买加体系的特征
➢ (1)以管理浮动汇率制为中心的多种汇率制度并存。
➢ (2)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美元在国际储备体系中所占比重有 所下降,特别提款权的发行有所增加,国际储备中的外汇种类增加, 特别是德国马克和日元。欧元1999年进入国储行列。
➢ (3)国际收支调节手段的多样化: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可自由 运用汇率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
➢ (3)国际收支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 ➢ (4)黄金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 ➢ (5)它的运行无需国际金融组织的监督。
布雷顿森林的内容
➢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 (2)实行黄金—美元本位制,即以黄金为基础并以美元为最主要
的国际储备。这是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实行双 挂钩原则;汇率波动不超过±1%的幅度。 ➢ (3)国际货币基金通过向会员国提供资金融通,帮助它们调整国 际收支不平衡。 ➢ (4)取消外汇管制。 ➢ (5)争取实现国际收支的对称性调节。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 3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 3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7d0fd39d76c66137ef06198b.png)
国民储蓄是在支付了现期消费和政府 购买之后剩下的国民收入。国民储蓄 (S)等于Y-C-G。于是我们得出:
Y-C-G=I+NX , S=I+NX 因为净出口(NX)也等于资本净流出 (NCO),所以也可写为:
出口(exports):在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与服务。
名义汇率(nominal exchange rate):一
进口(inports):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与服务。
个人可以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
净出口(net exports):一国的出口值减进口值,又称贸易余额。
升值(appreciation):按所能购买到的外国通
Part 01
物品与资本的国际流动
一个开放经济以两种方式和其他经济相互交易:在世界产品市 场上购买并出售物品与服务;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购买并出售股 票和债券这类资本资产。
1.1物品的流动:出口、进口以及净出口
出口(exports):在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与服 务。
进口(inports):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与服务。 净出口(net exports):一国的出口值减进口值,又称 贸易余额,。 贸易余额(trade balance):一国的出口值减进口值, 又称净出口。 贸易盈余(trade surplus):出口大于进口的部分。 贸易赤字(trade deficit):进口大于出口的部分。 贸易平衡(balanced trade): 出口等于进口的状况。
那么这种变动称为美元升值(appreciation)。
如果汇率的变动使1美元能买到的外国通货减少,
开放经济知识点总结
![开放经济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b4e61d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5.png)
开放经济知识点总结为了更好地理解开放经济,我们可以先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三个方面来总结开放经济的知识点。
国际贸易:1.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它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它的比较优势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其他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国际贸易可以使得各国都可以从中受益。
2.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它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它的绝对优势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其他产品。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差别在于,它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有绝对优势,它也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利。
3. 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生产者或者提高国内产品的价格而设置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比如关税和配额。
贸易壁垒可以分为进口壁垒和出口壁垒两类,其目的是形成对外贸易的限制和保护本国经济的目的。
4. 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是指一个国家不再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各种限制,通过降低或者取消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等手段来促进国际贸易的政策。
贸易自由化可以带来很多好处,比如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率、扩大市场和降低生产成本等。
国际投资:1.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境外直接投资设立子公司、并购企业、投资项目等方式进行国际投资。
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的方式进行国际投资。
2. 投资自由化:投资自由化是指一个国家取消对外国投资的各种限制,提供更加开放的投资环境。
投资自由化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技术的传播。
3. 投资风险:国际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比如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等。
投资者需要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来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
国际金融:1. 汇率制度:汇率制度是一个国家用来管理本币汇率的一系列机制,包括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和Managed Float汇率制度等。
新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新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0f8d9d628ea81c758f5787a.png)
新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一、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以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取代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促进经济的变革,使我国经济结构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一)基本内容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发展出口贸易;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的先进技术;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特别是更加积极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兴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与外商独资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与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设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以带动内地开放。
(二)基本原则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为了正确地坚持这一国策,必须特别注意掌握开放的原则。
实行对外开放,一个关键是要正确地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
邓小平明确表示:“我们要有计划、有原则地引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
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
既不能因噎废食,对国外的东西一概加以拒斥,从而放慢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不能对国外的东西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甚至以各种形式主张全盘西化。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始终要坚持的原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三)基本经验第一、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增强经济活力。
市场化改革主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市场失灵领域要由政府依法监管或者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最重要的基本经验,属改革方向问题。
第二、坚持既积极又稳步地推进改革,不断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体制障碍。
第三、改革开放互相促进,以开放促改革。
开放经济
![开放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e533e57c01f69e3143329444.png)
主要内容
• 开放经济 • 国际贸易 • 国际收支 • 汇率理论
什么是开放经济?
•
开放经济就是参与国际经济活 动的经济,在这些国际经济活动中 最重要的还是国际贸易,所以,开 放经济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参与国 际贸易的一种经济”。
开放程度的衡量
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是开放的,但各国 的开放程度并不一样。衡量一个国家开放程度的 标准,是进口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 间的比率,即: • 开放程度=进口/国民生产总值 或 进口/国内生产 总值
经济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 一、经常项目: • 经常项目又称商品和劳务项目,包括:第一商品 (进出口);第二,劳务,如运输、保险、旅游、投资劳 务(利息、股息、利润)、技术专利使用费,及其他劳动; 第三,国际间单方转移,如,宗教、慈善、教育事业赠予、 侨汇、非战争赔款,等等。 • 二、资本项目 • 指一切对资产和负债的交易活动,如各种投资、股票 于债券交易等。 • 三、官方储备项目 • 是国家货币当局对外交易净额,包括黄金,外汇储备 等的变动。如果一国贷方大于借方,则这一项会增加,反 之,如果一国借方大于贷方,则这一项会减少。 • 最后的误差项是在借方与贷方最后不平衡时,通过这 一项调整使之平衡。
•
影响开放程度的因素
• • • • • 第一、自然资源的赋予情况。 第二、经济发达程度。 第三、经济结构结构的差异。 第四、历史传统。 第五、经济政策以及其他政治或文 化因素。
国际贸易的两大理论、一个定理
•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有 利理论 •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 亚当.斯密提出,分工能 提高生产率,这一原则不 仅适用于国内,而且适用 于各国之间。各国之间自 然资源赋予或后天的条件, 生产同一种商品所用的成 本并不一样。各国生产自 己成本最低的产品,然后 与其他国家交换其他产品, 这样对各国都是有利的。
开放型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开放型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99ffb462011ca300a6c390dd.png)
经 过 这 一 时期 的研 究 探 索 ,对 外 开 放 的 理念 逐
步 深 入 人 心 , 成一 些 重 要 理 论 观 点 , 形 包括 对外 开 放
二、 开放 型经 济理 论 的演进
党 的 十 一届 三 中全 会 ,我 国首 次 明确 提 出 以对
外 开放 推 动 经 济 社会 发 展 的基本 战 略方 针 。然 而 , 对
于 贫 穷 落 后 且 处 于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下 的 社 会 主 义 中
之一 。开放型经济理论 , 正是我国在贫穷落后 的基础
同仁 。有 必 要采 用 多 元开 放 战 略 , 即沿海 与 内地 同时 开放 , 成 多 元 的 、 互 联 系 的 开放 网络 和 国 民经 济 形 相 的有 机 系统 。
待 兴 , 过鼓 励 出 口获 取 经 济建 设 的资 金 和外 汇 , 通 带
动 国内工 业化 起 步 的确 是 当时 形 势所 需 。但 与 “ 亚洲 四小 龙 ” 同 的是 , 国 是 发展 中大 国 , 有 巨 大 的 不 我 拥
同程 度 上 实 行 了进 口替 代 战 略 ,通 过 建 立 和发 展 最
终 消 费 品工 业 以摆 脱 对 进 口的依 赖 ,并 以此 提 升 工
源要素约束瓶颈 日益 明显。尤 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 代,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面临重大变革 , 全球经济运行
业化进 程 ; 口导向型 战略是“ 出 亚洲 四小龙 ” 的经济
腾 飞 之 路 , 过 各 种 措 施 扩 大 出 口 , 本 国 的工 业 生 通 使
一
6l 一
开放 型 经 济理 论 在 中 国 的发展 与 创 新
开放经济理论
![开放经济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985bf6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f.png)
开放经济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古典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
早期的开放经济理论以比较优势和绝对优 势为核心,解释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 分配。
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贸易理论兴起,强 调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产品差异化等 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全球化与自由贸易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将传统贸易理论与内生 增长理论相结合,解释了贸易如何促进技 术创新和经济增长。
挑战
开放经济政策也给发达国家带来了挑战,如 外部经济冲击、竞争压力、就业结构调整等 。一些国家可能面临产业空心化和经济结构 调整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和适应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新贸易理论
01
新贸易理论关注市场结构、不 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概念, 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模式 。
02
该理论认为,大型企业能够利 用规模经济和专业知识来生产 高效率的产品,从而在国际贸 易中获得优势。
03
新贸易理论还解释了为什么某 些国家在某些产品上具有出口 优势,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以 帮助国家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开放经济政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挑战, 如外部经济冲击、竞争压力、环境问题等。 一些国家可能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的困难和挑 战,需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和适应能力。
开放经济政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机遇
开放经济政策为发达国家带来了更多的出口 机会和投资来源,促进了经济增长和技术创 新。同时,参与全球经济体系也有助于巩固 和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开放经济理论
目 录
• 开放经济理论概述 • 国际贸易理论 • 国际金融理论 • 开放经济政策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开放经济理论的实践应用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搭配理论综述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搭配理论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6b257385a8102d276a22fda.png)
关键 词 : 政 策搭 配 ;政 策指 派; 政 策协调 中图分 类号 :F10 2 文献 标 识码 :A
Re i w o lc Com b na i The r i O pe d— on m y ve f Po iy i ton o y n ne up Ec o
么H UN ( D a j n
c n i e a i n s n h t a l . f r b ln e o a me t i o io a e u ah r c n e t d wi h o e o sd r t y t e i l o c y o a a c f p y n S n t s l td b t r t e o n ce t t e wh l h
ma r e o c o c nomi c dii ns Thu t e n r nd utr a a e t ma r e o m y c n c on to . s h i ne a o e b lnc of he c o c no a be tane at i d t r ug e c e c h o h f int ombi a i n i n to of fs a p i y nd ic l olc a mon tr polc eay iy. Ke wor : pol y o bi to y ds i c m na i n; polc a s g c iy s i nme ; polc c or nai nt iy o di ton
观 经济 臼标 。
立的 , 而是 与 整个 宏 观经 济 有关 ,所 以通 过财 政 政 策 和货 币政 策 的有 效配 合 , 可 以实现 宏观 经济 的 内 外 平 衡 。 在实 践 中 ,政 策搭 配 是解 决 开放 经 济下 内 外 平 衡 矛盾最 基 本 的 方法 ,对 一 国在 开 放经 济 下 的 宏 观 调 控 有重 要 的参 考价 值 和实 用 意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际贸易政策 (一)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
1、进口关税 进口关税是指产品运抵一国时所须缴纳的税款。其对进 口的限制机制是:通过对进口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提高 进口产品的价格,根据需求规律则会降低国内对进口品 的需求量,从而减少进口。进口关税的种类很多,可以 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按征收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从量 税和从价税,前者根据进口数量征收税款,后者根据进 口价格征收税款;按税率征收幅度不同,可以分为普通 税率、最惠国税率、特惠税率和普惠制。
(四)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在现代化大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具 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而且,各种工业产品虽然类似但不 同质,即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这就不 同于传统贸易理论(从斯密到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假设。 在这种情况下,参与分工的同类国家,即使对同一产品的生 产率相同或近似,但如果把该产品的生产集中到一个国家, 则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会提高该产品的生产效率,从而在 付出相同资源的情况下会得到更多产量。当若干种具有规模 经济的产品集中于不同的国家生产时,每一种产品都会相应 地提高产量,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由于国际 贸易的存在,消费者仍然能消费到同样多甚至更多种类的商 品。
(二)相对优势理论
表14-1 英葡两国分工前
国别 葡萄牙 英国
呢绒(1单位) 90天 100天
酒(1单位) 80天 120天
表14-1说明,葡萄牙生产1单位呢绒需要劳动90天,生产1单位酒需要劳动 时间80天;而英国分别需要100天和120天。则葡、英间呢绒和酒的成本比率 分别是:
可见,相比而言葡萄牙生产酒的相对成本最低,而英国生产呢绒的相对成本要 比酒低。这样,葡萄牙应选择生产酒,而英国应选择生产呢绒。上述即为“两 优取重,两劣择轻”的分工和贸易原则。
(二)相对优势理论
为了解释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贸易的产生原因,英国 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引入 了机会成本的概念。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不限于生产技 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 差别,就会出现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或机会成本和另一 个国家相比是有差别的,从而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 可能。李嘉图在进行说明的时候,举了一个已经成为经典 的例子,假定英、葡两国同时生产酒和呢绒,其成本如表 14-1所示。
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代表人物是18世 纪的英国经济学家斯密。他用分工来解释国际贸易。他认 为一国之所以和别国进行国际贸易,其原因在于生产中的 绝对优势不同:一个国家会出口那些生产技术上比别国先 进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在生产技术上比别国落后的产品。 也就是说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 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 工的基础。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产生国际贸易的部分原因, 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该理论不能解释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 之间的贸易,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国家不具有任何 生产技术上的绝对优势。
(一)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
2、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非关税壁垒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前者是由进 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 直接限制出口,如: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进口 许可证制等;后者是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例,间接地 限制商品进口,如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 标签规定等。国际贸易政策实践中,对进口的限制越来越 多地采用间接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来达到目的。主要是 因为间接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具有更 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限制程度更严、更有效;具有更大 的隐蔽性和歧视性。
第一节 开放经济理论概述
(二)开放程度的衡量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开放的,但是各国的开 放程度并不一样。衡量一个国家开放程度的标准是 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即:
此外,还可以用外资流入与国内投资总额的比例、 非贸易外汇收入与国内零售总额的比例等指标来衡 量一国的开放程度。
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一)绝对优势理论
(三)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该理论是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从生产要 素比例的差别来阐述贸易的基础。认为不同商品的生产当中 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有些产品的生产技术性较高,需 要大量的机器设备和资本投入,即资本密集型产品;有些产 品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即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应的, 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也是不同的。有的国家相对资本雄 厚,有的国家劳动力相对充足。这样导致不同的国家要素的 价格是不同的,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中劳动力的价格相对较低 从而适宜于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资本相对充裕的 国家中,资本的价格会相对低,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比较有利。也就是说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 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二)相对优势理论
假定原来葡萄牙和英国都只生产1单位呢绒和1单位酒;则 分工后,葡萄牙用原来的生产时间(170天)能生产2.125单 位的酒;而英国用原来的生产时间(220天)能生产2.2单位 的呢绒。这样的分工使得两国运用相同的资源生产出了更多 的产品:呢绒产量比分工前增加了0.2单位,酒的产量比以 前增加了0.125单位。 假定单位呢绒与单位酒在两国间进行交换,交换后,英国获 得了1.1单位呢绒和1.1单位酒;葡萄牙获得了1.1单位呢绒 和1.025单位酒。两国两种产品的消费量都比分工前的消费 量增加了。 根据李嘉图的理论,按照“两优取重,两劣取轻”的原则分 工和交换既有利于世界整体产出的增加,又有利于参与国的 利益。
第十四章 开放经济概论 第一节 开放经济理论概述
(一)什么是开放经济 开放经济就是指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经济,任何 一国的经济都在不同程度上是所谓的开放经济。由 于国际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国际贸易,所以开 放经济也可以说是参与国际贸易的一种经济。在国 际经济活动中,不仅有商品的往来,还有资本与劳 务的往来。所以,开放经济也可以说是与各国之间 存在着物品、劳务、资本等往来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