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解读
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指中小学生在信息时代应具备的技术能力和素养标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当今社会,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工作需求。
因此,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应包括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学生应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图像处理等基本操作。
此外,学生还应了解网络基本知识,包括网络安全、网络素养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是学生进行学习和工作的基础,也是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还应包括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
学生应具备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他们应能够利用搜索引擎、在线图书馆等工具获取所需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评估和利用。
这种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也应纳入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之中。
此外,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还应包括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他们应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项目设计、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
这种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也应纳入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之中。
最后,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还应包括信息伦理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应具备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念,能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防止信息泄露、网络欺诈等不良现象。
他们还应具备社会责任感,能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这种信息伦理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也应纳入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之中。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应包括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伦理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标准解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标准水平标准为中小学老师信息技术应用确定了水平标尺。
从两个方面、五个维度描述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这两个方面分别是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五个维度,分别是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
五个维度也是标准的主体结构。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包括一些基本要求,主要是注重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实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练习与反馈等教学活动所应具有的水平;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包括了一些发展性的要求,主要是注重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展开交流合作、探究建构、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水平。
水平标准有三个特点:面向差异、面向应用、聚焦专项。
首先看我国的教师所在的信息化环境:它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由计算机+电视机、多媒体计算机+实物展示台、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等形式组成,主要是用来表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
第二类是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摸电视等构成,在支持数字化教学资源表现的同时还能实现连接交互,比如说,教师在上课时能够实行点击屏幕操作,也能够邀请学生实行操作。
第三类为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在网络教学环境中,学生们或者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上网本、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IPAD,或者是平板电脑都能够实行上课。
实际上全能的网络机房,也能够做为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使用。
第四类环境是移动教学环境,通过情况下是由无线网络+学生的移动设备,把学生的学习空间扩展到课内课外或者是校内校外,它是移动的,甚至能够支持泛在学习。
那么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与要求相对应的,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这个基本要求,它与第一类和第二类教学环境相对应;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它与第三类和第四类教学环境相对应。
两者虽然有交叉或模糊,但两者之间的界限很明显,也就是能上网的和不能上网的。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课后反思(优秀范文五篇)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课后反思(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课后反思《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课后反思砚山县阿基中学谢家奎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已受到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和采纳。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详细地介绍了课程目标、课程主题、课程建设要求、课程实施要求等作了明确的解释,在学习中让我知道教师树立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适应不同的信息技术环境,学会操作常用信息技术设备,运用通用软件和学科软件,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加工和制作等。
其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重点关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常用设备与资源的使用,重点关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讲授、启发教学等;“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重点关注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下常用设备与资源的使用。
有利地帮助我们在整体教学流程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
重点关注网络和移动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关键环节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教育教学实效。
其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重点关注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导入、讲解、技能训练、总结与复习、评价等教学环节;“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重点关注网络和移动学习环境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任务设计、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评价等环节。
而这些知识的获得将利用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社区等,有效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协同备课、经验分享、课例研究、专题研讨、教学反思等校本及区域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
通过学习和自身能力测评,我发现,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还很浅薄,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标准》之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我深感惭愧,因此我希望借助这次培训机会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育技术是当今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
因此,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标准化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展开讨论。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具备基本的教育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
这包括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了解常用教育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同时,还应具备对教育技术发展趋势的了解和掌握能力,能够及时更新教育技术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技术操作能力。
其次,中小学教师应具备教育技术整合能力。
教育技术整合能力是指教师能够将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设计出符合教学需要的教育技术教学方案。
教师需要能够有效地利用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此外,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教育技术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意识,能够灵活运用新技术,探索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新应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还应包括教育技术评价能力。
教师需要能够对教育技术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不断完善教育技术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技术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
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希望中小学教师们能够重视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不断完善自己,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PPT课件
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 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 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
——赞科夫
含义: 以学生的学为本(基础和前提)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归宿和目的)
具体内涵:
三请、加《入标标准题》遵从和倡导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二:师德为先
Logo
三请、加《入标标准题》遵从和倡导的基本理念
知道为谁教、知道教什么
一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在具备堪为人师的思想素质和丰 富的知识水准之外,还要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职业技能。
知道如何教
标准强调:“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三请、加《入标标准题》遵从和倡导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四:终身学习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 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 平时积累的知识越 多, 上课就越轻松。
(一)每位教师都要掌握当好班主任的知识和技能 。 (二)突出学科教学知识具有个体性 。 (三)认识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
对“专业知识”维度中“基本要求”内容 的部分诠释
(四)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发展的知识。 (五)对小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 。 (六)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教育与教学理论 。 (七)拥有丰富学科知识并能呈现给中学生 。
对“专业能力”维度中“基本要求”内容 的部分诠释
(七)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 (八)注重言语表达能力 (九)关注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中的独特性 。 (十)强调中学教师四个基本能力 。
五、《标准》的
基本性质
>>>>>
导入 背景
意义
基本理念 框架结构 与内容
幼儿园、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幼儿园、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师范大学: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党的规划纲要,构建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教师教育的院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要把贯彻落实《专业标准》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举措,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各地、各校要采取宣讲、讨论、座谈、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专业标准》专题学习活动。
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专业标准》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教师专业特性的认识。
通过学习宣传,帮助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师范生准确理解《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把握《专业标准》的内容要求,切实增强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把《专业标准》作为发展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各地、各校要紧密结合实际,抓紧制定贯彻落实《专业标准》的具体措施。
要依据《专业标准》调整教师培养方案,编写教育教学课程教材,作为教师教育类课程的重要内容。
将《专业标准》作为“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等各级培训的重要内容,依据《专业标准》制定教师培训课程指南。
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进一步细化考核的内容和指标.教育部将组织编写《专业标准》解读,组织有关专家赴部分师范院校进行宣讲,并结合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适时修改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必备11篇)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必备11篇)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1教学的时间长了,一些东西也有些淡漠了,所以对教师的行业标准也开始模糊,很高兴获得了这次培训指标,所以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与各位同仁的交流机会。
在仔细的学习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之后,我有了很深的感受:“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这是时代的理念。
生本、师德、能力、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最强因。
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修养。
《标准》从四个领域对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
第一,突出学生的生命教育。
教师要“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教师要不仅仅服务教学更应该关心学生的生命状态。
第二,《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
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
在“师德”中把“个人修养和行为”专门作为一个“领域”提出来,更加凸显“个人修养和行为”的重要性。
第三,教师的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标准》突出以师能为重,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实践能力,即: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二是专业化水平,即: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三是专业能力,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第四,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标准》倡导终身学习,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先进理论。
即: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二是提高文化素养,即: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三是形成终身学习习惯,即: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精选5篇)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精选5篇)教师专业标准解读篇1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篇2《教师专业标准》在三个方面对教师的行为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一、专业理念和师德这一个维度又包括: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以及个人修养与行为四项。
在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一项中文件也再次强调要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小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二、专业知识(1)小学生发展知识(心理学知识、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
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
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
(2)学科知识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
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3)教育教学知识(理论、身心发展规律、课标) 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
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
(4)通识性知识(自然人文常识、教育基本情况、艺术、信息技术知识) 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业知识这一块出题较多,要能分清楚具体的某一点属于哪一块知识,尤其是发展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作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需要包括教师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包括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软件的运用等。
此外,教师还需要了解网络知识、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其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需要包括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准确、快速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需要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整合能力。
教师需要能够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设计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活动。
此外,教师还需要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最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需要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教师需要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要能够指导学生正确、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
总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对于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希望未来教师们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PPT课件
.
9
教师专业标准是关于“好教师”的统一规定
• “好教师”在不同时期内涵不尽相同
• (什么样的人可以做教师-关注人品) • (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关注文凭) • (什么样的行为是教师行为-关注反思)
.
10
“好教师”标准演变
经验型教师 关注教师技能训练
(技术员)
西方语言体系中,通常 有两个动词为“教师” 使用:teacher,意为“讲 授”;instructor,意为 “指导,指示”
先队活动(目前这类活动什么样的教师在 兼任?)
.
33
.
34
关于组织实施
• 小学用了“帮助”小学生。。。。;(帮 助者)
• 中学用“激发和保护” (维持者) • 小学用“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 中学用“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 (对“教学”的理解。非线性,不确定性)
.
35
• “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
23
• 在个人修养与行为中: • “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
明礼貌” • (紧 露 短 透) • (语言的惩戒性)
.
24
(二)关于专业知识
.
25
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发展的知识;
对中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
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教育与教学的理论;
关注通识知识的重要价值
今天的中小学教师,最缺 的是哪部分的知识?
.
44
五是审定统稿。我们与顾明远教授和三个 课题组负责人一起进行了最后统稿,再次 对文稿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形成征 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
.
45
五、《标准》出台的意义和价值
• (一)对教师专业行为的规范 • 对教师专业品质的研究一直是热门课题。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2)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2011年12月12日,国家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水平坐标,它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法律上第一次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当下,《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一步对小学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实行了细致、专业地梳理和规范,这将有力保证我国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有效提升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标准》制定的意义与价值(一)规范教师专业行为,促动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即使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致力于教师专业品质的确立和提升,不过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并未能获得广泛的认同。
教师专业地位的表达,一方面需要外在条件的支持与保障,另一方面更需要依赖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
为此,《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水平”实行了细致梳理和规范,厘定小学教师的从教规格。
(二)设立教师合格标准,促动教育公平教育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不但要启迪人的心智、锻炼人的品格、完善人的心性,还应在消除社会上的不平等、创造宽松和谐的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标准》突出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这有利于引导立志成为小学教师者以及小学在职教师自觉增强修养,倡导与践行公平公正。
(三)为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提供目标参照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逐步开放,《标准》将成为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参照,有利于完善小学教师培养方案、科学设置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降低教师职前培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升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同时也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提供了基础性的要求,有利于切实促动小学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确保小学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
(四)为小学教师的资格准入、考核与评价提供依据《标准》的制定为小学教师的准入、考核及退出提供了相对统一、客观的依据,《标准》中突出了“水平为重”,有利于教育、人社部门严把小学教师入口关,确定教师管理制度,保证和维持小学教师的质量。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30项微能力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30项微能力以下是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的30项微能力:A1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教师能够利用技术手段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为教学提供支持。
A2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教师能够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对其进行评价并选择适合自己教学的资源。
A3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教师能够制作生动、精美的演示文稿,以提高教学效果。
A4 数字教育资源管理:教师能够对数字教育资源进行管理,以便更好地利用它们。
A5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教师能够利用技术手段对课堂进行导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A6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教师能够利用技术手段进行课堂讲授,以提高教学效果。
A7 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教师能够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总结和提升,以巩固学生的知识。
A8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教师能够利用技术手段对学生的研究方法进行指导,以提高研究效果。
A9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方面的培养,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A10 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信息安全方面的培养,以保护他们的信息安全。
A11 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教师能够设计和应用适合的评价量规,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A12 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教师能够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伴随性采集,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A13 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教师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和解读,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
B1 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教师能够利用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测验和练,以巩固学生的知识。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师能够设计和制作适合的微课程,以提高教学效果。
B3 探究型研究活动设计:教师能够设计和组织适合的探究型研究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B4 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教师能够利用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B5 研究小组组织与管理:教师能够组织和管理研究小组,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通用9篇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通用9篇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篇1】学习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这一课程,我了解到《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分别从四个理念、三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下面本人主要从《标准》的四个理念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主要包括四个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生学习。
所谓的以学生为本,是指要尊重学生权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注重以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为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力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较好地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以师德为先,告诉我们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多年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坚持以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在体育与健康的课堂教学中,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通过体育教学实践,让学生养成不怕困难,坚持就是胜利、与人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明白要想成功必须要付出辛勤的劳动的道理。
第三,以能力为重,必须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学生,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不仅在工作之余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自学,还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校本培训的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体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体育教学实践能力。
第四,树立终身学习的典范。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体会《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心得体会1今天听了国培老师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解读,感受颇深,也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一步明确了一名合格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它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我深刻认识到中学阶段数学教育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应是从事中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方面素养的总和。
要做合格的教师,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专业发展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提升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在我我的教学中,我要以学生为本,通过学校学习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在工作中,师德为先,要富有爱心,耐心,细心,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给予学生精心的教育培养,保证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增强自己的能力,只有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才能提供发展适宜的教育策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提升专业能力,形成教育经验。
坚持终身学习,了解社会和教育变革,了解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追求新知识和吸纳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师德修养和提升教育经验。
一、合格教师的道德修养。
教育,为的是世界的未来;教师,是构造未来世界的工程师。
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工作好坏,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因此,教师的道德修养、道德水平,对于建立教育活动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维持一个学校工作的良性运行和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一个教师在工作中教书育人,循循善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勤勤恳恳地为学生及家长服务,就会在学校中率先树立起讲究教师职业道德的榜样,对全校师生员工产生深刻的感染作用。
二、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专业性突出的学科,数学教师需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背景。
只有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数学教师才能在特殊的数学领域带领学生进行深入浅出、触类旁通的学习;只有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缜密地运用数字、符号、图形等解决数学问题;只有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带领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解读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解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解读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日益受到关注。
为此,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旨在规范和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解读,并分析其对教师和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标准内容概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应用能力指标和应用能力水平划分。
其中,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包括技能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应用能力指标包括基本能力指标和拓展能力指标;应用能力水平划分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基本层级、进阶层级和专家层级。
二、应用能力培养目标1. 技能目标技能目标是指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所具备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包括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熟悉网络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能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
这些技能目标旨在培养教师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2.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是指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
教师应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熟悉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具备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法律法规知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
3. 素质目标素质目标是指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所具备的职业道德、创新思维、协作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教师应具备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和法律意识,注重信息技术应用的安全和合理性;同时,应积极创新,不断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还应具备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与其他教师、家长和学生积极合作,共同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三、应用能力指标1. 基本能力指标基本能力指标是指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要求。
主要包括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信息安全与法规观念、教学设计与资源开发、多媒体教学能力等。
通过培养和提高这些基本能力,教师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 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标准》的研制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从成立之日起就曾向教育部师范司提出建议——应尽快制定我国的标准。
在充分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03年4月正式启动“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制”项目,并将该项目列入教育部的重大研究课题,并委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组织实施。
《标准》的研制前后经历了体系框架及内容设计、广泛征求意见、初稿研讨与修订、标准实验与完善四个阶段,历时近两年,共有40余名专家、学者,近20个单位和机构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为了提高科学性与适用性,专家们深入研究和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特别是教育技术标准)以及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其中,国外的相关标准有《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NETS,T)、《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NETS·S)、《美国学校管理人员教育技术标准》(NETS·A),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教育传播和教学技术项目认证标准》(简称ECIT认证标准),还有《英国教师ICT培训标准》、《英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英国中小学校长职业标准》等。
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则涉及《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调查与分析b、《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绩效标准研究》,《教育技术类专业人员的能力素质社会需求分析与专业课程框架设计》,以及《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的社会需求专题调查》等。
2004年6月,初稿基本形成后,研制组随即在全国7个实验区,共100余所中小学内通过座谈、问卷调研等方式广泛征询意见,并在其中选择了部分学校进行《标准》使用的实验。
解读《教科文组织信息与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中国教育改革计划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执行
美 国弗吉尼 亚理工 大学合作 开发 ,标 准 广 阔的背景 ,能从宏 观与微 观来把握标 推进全 国教育信息 化 ,迫 切要求 中小学 教师提高 教育技术 应用能 力 ,要求 教师
能将 信 息 技 术 有效 地 运 用 到 教 学 实 践 ( )教师教 育技术 能力培 训方 面存 2
确 定教师在 教育工作 中利用信 息通信技 术所需 的技 能。《 中小学 教师教育技术 能
3标 准 的 实施 .
教科文标 准在教育 改革和可持 续发 中 , 改革教学方式 , 变革 学生 学习方式 。
力 标准》 以下简称 中国标准 )由 国家教 展 、 ( 实现终身教 育、 构建学 习型社会 背景
师教 育信息化专 家委员会 制定 ,由北京 下产生 ,各 国或部 门找 到框架 的不 同部 在 的问题 。培训 过程 中教师误 将培训 称
生活所需 的技能 ,由此便 有了各 国关于 持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标。
个 部 门可 以当前 和未来 的经济 和
社会 发展 目标为 背景 ,评 估其 现行教 育 政策 。它可以选择适 当的办法 , 把信息 和
来, 也可 以计划 一个轨迹 , 把这些 教育改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诞生。《 教科文 组织信息 与传 播技术教 师能力标 准》 以 (
2标 准 的 体 系 结构 .
教科文 标准体 系包括 三大办 法—— 传播 技 术 与 其 他 教 育 改革 努力 联 系起 革倡议 同国家经济 和社会 发展 目标 相联
下简称教科文 标准 )正是在 这种背景 下 技术 扫盲办法 、知识 深化办法 和知识创
产生 的。该标 准框架 确定 了 3种 以生产 造办 法 ,教育 系统的六大组 成部分一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主讲教师:北京教育学院李晶一、教师专业标准概述教师专业标准定位为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的专业基本要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与实施建议三大部分构成。
基本理念提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基本内容由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组成,分别对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出60余条具体要求。
实施建议分别对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机构和幼儿园、中小学及教师提出了相关要求。
教师专业标准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突出师德要求,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是强调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改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专业能力。
四是体现时代特点,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教师专业标准颁布后,在实施方面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教师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二是开展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加强教育实践,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三是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教师绩效管理机制;四是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知识与技能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视听教育理论 教学设计 (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方法 试验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 评价研究法
(二)知识与技能
2、基本技能
(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方 法
信息技术
教 育
教育 技术
技 术
教育中的技术
教育信息技术
教育技术的构成
狭义教育技术定义
教育技术是在先进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 运用相关的技术和方法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实践
活动。
广义教育技术定义
教育技术学是研究在教育中运用相关技术来
提高绩效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它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
(三)应用与创新
2、教学支持与管理 (1)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
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
(2)能在教学中对教习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3)能在教学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4)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三)应用与创新
3、科研与发展
(1)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 研究 (2)能针对学科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的效 果进行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种的 8个阶段
开始阶段
入门阶段 学科带头人 合格教师 班主任 特级教师 教育巡视员
标准从 10 个方面规范教师 的教育 技术行为: 知识与理解 计划与设定期望 教学与管理 评价与评估 学生成就 与学生家长和更大团体的 交流
中国教育技术定义体系
“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采 用的一切技术与方法的总称。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解读
关于自己
我是吉林省德惠市实验小学的一名语 文教师,很高兴参加这次国培计划, 增加了我的学习机会,并有机会和其 他教师做深刻的研讨。下面,我把我 对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理解和认识简 述一下
一、制定与实施标准的意义
1、标准与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定义: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 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 促进教育现代化,以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 程
信息技术基础
5、标准与信息技术培训
信息技术培训为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了基 础 信息技术培训的下一步是教育技术培训
教育技术培训的目的是形成具有技术含 量的 教学能力
信息技术基础
统编教材中用到的信息技术知识
应具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1)比较熟练的汉字输入能力(每分钟输入1 个字以上) (2)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技能 (3)WORD中常用工具的使用 (4)PPT的简单制作、演示 (5)E-mail通讯功能的使用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通过对与教育相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
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达到提高教育
绩效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定义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现代教育思想、 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系统 方法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内容(414)
重要性的认识 应用意识 评价与反思 终身学习 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 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支持与管理 科研与发展 合作与交流 公平利用 有效应用 健康使用 规范行为
(3)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
(三)应用与创新
4、合作与交流 (1)能利用技术与学生就学习进行交 流 (2)能利用技术与家长就学生情况进 行交流 (3)能利用技术与同事在教学和科研 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 (4)能利用技术与管理人员就教育管 理工作进行沟通
意义
3、标准与新课程改革 教育技术研究领域覆盖课程层面的各种问 题 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所提出的教师基本能力 直接影 响课改的成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 改革目标 内容涉及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
意义
4、标准与本专业公共课建设
大量教师包括教育技术能力在内的教师综合
素养的
培养在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但至今缺乏统 一标准 教育技术公共课迫切需要规范教学内容、教 学形式
教育技术定义: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 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 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 的理论与实践。
意义
2、标准与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 路 教师要成为像律师、医生一样受人尊敬的 职业 教育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为教师资格 认证制 度提供依据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考试是教师职业资格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资源管理、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 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学习过程 与教学
(三)应用与创新
1、教学设计与实施
( 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 容,并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 教学活动 (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索信 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 3)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 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意识
与态度
知识 与技能 标准
应用
(一)意识与态度
1、重要性认识(教育信息化、专业素质、教学
过程)
2、应用意识(整合课程、丰富资源、关注新技
术)
3、评价与反思(资源、过程、效果效率)
(二)知识与技能
1、基本知识 (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 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 践 94教育技术定义: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 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 理论与实践
美国国家教育管理人员教育技术标准(NETS.A)
1 、主要从 6 个方面去规 定 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行 为: 领导与决策 工作领域 工作效率 管理系统运作 评估与审核
2、能力特征描述针对 的3种人(差异在推动 技术应用的方式方法)
中小学校长
地区项目主管
教育总监
英国NOF的ICT国家课程纲要
《英格兰国家课程纲要:信息通讯技术》基本 内容:
1、 ICT的使用与实现教学目标间的关系 2、 应用ICT进行教学活动和资源的设计、 管 理与评价; 3、教师需要掌握的ICT技术、特点和 ICT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等内容; 4、与计算机应用有关的健康、安全、法 律和伦理问题; 5、运用ICT促进职业发展的能力
英国教师标准框架
(TEACHERS’STANDARDSFRAMEWORK) 英国教师网()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