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门诊部、诊所设置的建设标准
门诊部诊所标准
![门诊部诊所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11f62bc960590c69ec37636.png)
附件一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门诊部综合门诊部一、科室设置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
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
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
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三)其他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二、人员㈠至少有7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1、X光室不少于60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
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平方米。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平方米。
(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4、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 平方米。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 平方米。
㈣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
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四、设备㈠基本设备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心电图机、B 超诊断仪。
㈡科室设备X光室:X线机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
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设置要求
![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d68981ab90d6c85ec3ac6a0.png)
精心整理中医门诊部设置要求
中医门诊部的中医药治疗率不得低于85%。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三个中医临床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处置室等与门诊部功能相适应的医技科室。
中医诊所
中医诊所的中医药治疗率不得低于85%。
一、人员:
至少有1名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五年以上临床工作的中医师。
经批准设置中药饮片和成药柜的,须配备具有中药士以上职称的人员共同执业。
精心整理
二、房屋:
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三、设备:
有基本设备和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及中医诊疗器具。
四、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五、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诊所和门诊部设置标准
![诊所和门诊部设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ce47ad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b.png)
诊所和门诊部设置标准诊所和门诊部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基础设施,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的正常运作和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设置标准。
下面是诊所和门诊部设置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地理位置选择:诊所和门诊部应选择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地区,方便患者就医。
地点应位于市区或居民区附近,距离公共交通站点或车站不远,以便患者能够轻松到达。
2.建筑规划和设计:诊所和门诊部建筑面积应满足日常诊疗和行政办公的需求。
建筑要符合当地建筑法规,具备基本的防火、防盗和安全设施。
室内空间宜分为不同区域,包括候诊区、办公区、医生诊室、检验室、药房等,各个区域应适应医疗工作流程。
3.人员配置和管理:门诊部和诊所应设有合格的医生和医疗技术人员,根据医疗服务需求合理配置医务人员。
同时,需要有专门负责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的工作人员,确保医疗机构的正常运作。
4.设备和器械:医疗机构需要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器械,如检查仪器、治疗设备、监测设备等。
设备要经过合格的验收和日常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并提供准确的结果。
5.诊疗流程和管理:医疗机构应制定和执行科学的诊疗流程和管理制度,确保医生和护士等医务人员按照规范操作和管理患者。
包括患者挂号、候诊、就诊、报告领取等各个环节,要规范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6.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医疗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医疗服务进行评估和监控。
包括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质量检查和医疗事故报告等,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7.卫生与环境管理: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卫生与环境管理标准,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医疗机构内外环境的洁净和安全。
8.药品和医疗耗材管理: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合理的药品和医疗耗材采购、配送、储存和使用管理制度。
药品和医疗耗材要有合法有效的购进渠道,并进行有效的追踪和管理,确保药品和医疗耗材的品质和安全。
9.应急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明确应急预案和责任分工。
中医诊所及门诊部设置标准
![中医诊所及门诊部设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6bad9bbb14e852458fb57dd.png)
三、设备:有基本设备和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及中医诊疗器具。
四、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五、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中西医结合诊所
一、科室设置:至少设诊室、处置室、治疗室。
二、人员:
(一)至少有1名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5年以上的医师;
(二)至少有1名护士。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
诊察床诊察凳药柜血压计压舌板高压灭菌设备方盘洗手盆诊察桌
处置台听诊器诊槌注射器紫外线灯纱布罐往诊包
(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外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处置室、注射室、消毒供应室。
中医药治疗率是指针对主病、主证以中医进行治疗的病人数占全部收治病人数的百分比。中医治疗率是衡量医院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指标。
中医诊所
中医诊所的中医药治疗率不得低于85%。
一、人员:
至少有1名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五年以上临床工作的中医师。经批准设置中药饮片和成药柜的,须配备具有中药士以上职称的人员共同执业。
(三)至少有2名护士、1名中药士及相应的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
三、房屋:
门诊部的设置标准
![门诊部的设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19f7347fe4733687e21aa8c.png)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门诊部综合门诊部一、科室设置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
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
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
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三)其他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二、人员㈠至少有7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1、X光室不少于60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
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平方米。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平方米。
(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4、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 平方米。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 平方米。
㈣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
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四、设备㈠基本设备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心电图机、B超诊断仪。
㈡科室设备X光室:X线机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
急诊室:氧气瓶、人工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洗胃机、心脏体外起搏器。
中医诊所及门诊部设置标准
![中医诊所及门诊部设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7e841e3650e52ea541898a3.png)
中医诊所及门诊部设置标准中医门诊部中医门诊部的中医药治疗率不得低于85%。
一、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三个中医临床科室;(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处置室等与门诊部功能相适应的医技科室。
二、人员:(一)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70%;(二)至少有4名中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三)至少有2名护士、1名中药士及相应的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
三、房屋:(一)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有基本设备和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及中医诊疗器具。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中医药治疗率是指针对主病、主证以中医进行治疗的病人数占全部收治病人数的百分比。
中医治疗率是衡量医院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指标。
中医诊所中医诊所的中医药治疗率不得低于85%。
一、人员:b23657 5C69 屩&30439 76E7 盧24104 5E28 帨28484 6F44 潄30355 7693 皓i至少有1名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五年以上临床工作的中医师。
经批准设置中药饮片和成药柜的,须配备具有中药士以上职称的人员共同执业.二、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三、设备:有基本设备和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及中医诊疗器具。
四、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五、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中西医结合诊所一、科室设置:至少设诊室、处置室、治疗室。
二、人员:(一)至少有1名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5年以上的医师;(二)至少有1名护士。
三、房屋:(一)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一)基本设备:诊察床诊察凳药柜血压计压舌板高压灭菌设备方盘洗手盆诊察桌处置台听诊器诊槌注射器紫外线灯纱布罐往诊包(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关于门诊部、诊所设置的建设标准
![关于门诊部、诊所设置的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dbe7b6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6.png)
部分门诊部、诊所由于建设年代久远,设施陈旧 落后,难以满足现代医疗服务的需要。
3
人才匮乏
一些门诊部、诊所缺乏高素质的医疗人才,导致 医疗服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智能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门诊部、诊所将越来越 智能化,如通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远程
医疗等技术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门诊部和诊所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疾病 诊断、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健康教育 等服务,满足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
诊所定义
诊所是规模较小、提供基础医疗服务 的医疗机构,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医生 坐诊,为患者提供基本的诊疗服务。
门诊部与诊所的区别
01
02
03
规模与设施
门诊部通常规模较大,设 施较为完善,而诊所规模 较小,设施相对简单。
隙灯等。
专用医疗设备的配置应满足医疗 服务的需要,同时要考虑设备的
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对于大型医疗设备,如CT、 MRI等,应根据实际需要和条件 进行配置,并充分考虑设备的运
行成本和维护费用。
设备采购、安装与验收流程
采购流程
根据医疗需求和预算,制定采购计划,经过审批后进行招标或议 标,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签订合同。
基本医疗设备清单
诊断设备
包括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叩诊锤、检眼镜 、检耳镜等。
治疗设备
包括注射器、输液器、氧气瓶、吸引器、电热毯 、治疗车等。
辅助设备
包括心电图机、B超机、X光机、显微镜、血球计 数仪、尿液分析仪等。
专用医疗设备配置要求
根据门诊部或诊所的专科特点, 配置相应的专用医疗设备,如牙 科治疗椅、妇科检查床、眼科裂
THANKS
医学专题关于门诊部诊所设置的建设标准汇总
![医学专题关于门诊部诊所设置的建设标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50514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0c.png)
•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 不少于15 平方米。
•
• 二、室内净高要求,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 1、诊察室2.6米 • 2、医技科室2.8米 • 3、公共走道高度2.3米。 • 三、厕所 • 1、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
小于1.1米*1.4米,门朝外开. • 2、大便器旁应装置“助力拉手”。 • 3、应设无障碍厕所,或设无障碍隔件间厕
• 3、所有诊室、治疗室、手术室、抢救室均 需设置紫外线消毒等,紫外线灯可采用时 间开关统一的控制。
• 4、设有牙科的门诊排水管应适当加大,管 径需大于DN75.
• 5、门诊部污水排放需设置化粪池,经投药 消毒后统一排放。
• 6、诊室、治疗室等应尽量设计自然通风及 采光,如无法保证自然通风,必须采用机械 通风。放射机房因是密闭房间,所以必须设 置排气扇,且排气口设在天花上高度。
• 2、建有放射机房的门诊部,设备确定,编制设计 图纸,包括平面布局,防辐射设计等,报市疾控 中心进行预评价,符合要求进行施工,设备投入 使用尽快报市疾控中心进行终评,评价合格才能 正常使用。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7、抢救室和手术室的门净宽不应小于1.1米.
五、门诊部、诊所给排水、电气、 消防、通风要求
• 1、所有诊室、治疗室等都需设洗手盆,且 安装感应水龙头,蹲式大便器宜采用脚踏式 自闭冲洗阀.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doc-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doc-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https://img.taocdn.com/s3/m/01813b1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d.png)
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doc-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附件门诊部、诊所基本标准门诊部综合门诊部、科室设置㈠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 个临床科室。
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医技科室必设药房、化验室、X 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
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 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
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三)其他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人员㈠至少有7 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㈡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 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8 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 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 1 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1、X 光室不少于60 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 平方米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平方米。
(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4 、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 平方米。
6 、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 平方米。
㈣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平方米。
㈤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
四、设备㈠基本设备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心电图机、超诊断仪。
㈡科室设备X 光室:X 线机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
2020年医院门诊部、诊所建设基本标准
![2020年医院门诊部、诊所建设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65e93a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6.png)
2020年医院门诊部、诊所建设基本标准药房: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
㈢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规范。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普通专科门诊部一、科室设置㈠临床科室设有一个一级诊疗科目或2个以上二级诊疗科目的专业科室。
㈡医技科室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
根据开设的科目,可选设B超室、心电图等检查室、门诊手术室、换药室。
每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
二、人员㈠至少有3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一名医师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㈡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以下条件的执业医师:1、具有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2、具有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
㈢至少有5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㈣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净使用面积、公用面积及重点部门的卫生学要求同综合门诊部。
四、设备㈠基本设备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氧气瓶。
㈡科室设备X光室:X线机化验室: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恒温箱、电冰箱、紫外线消毒灯、消毒供应室:高压灭菌设备、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的抢救药品。
药房: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㈢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五、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规范。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医疗美容门诊部一、科室设置㈠临床科室必设医疗美容咨询室、美容外科,可设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麻醉科。
㈡医技科室必设手术室、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病案室。
诊所和门诊部设置标准
![诊所和门诊部设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accc85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2.png)
诊所和门诊部设置标准
诊所和门诊部是医疗服务机构中比较常见的设施,它们通常提供初级医疗服务和常见疾病的诊疗。
以下是一些通常的诊所和门诊部设置标准:
1. 地理位置:诊所和门诊部应该位于方便患者接近的地方,如社区、市中心或医疗中心附近。
2. 健康专业人员:诊所和门诊部应该有足够的医疗专业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疗技师等,以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诊断。
3. 医疗设备:诊所和门诊部应该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以支持基本的诊断和治疗,如血压计、体温计、血液检测设备等。
4. 医疗记录和信息管理系统:诊所和门诊部应该有一个有效的医疗记录和信息管理系统,以便管理患者的病历和医疗信息。
5. 通信设施:诊所和门诊部应该有电话和互联网连接,以便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协同和转诊。
6. 医疗咨询和教育:诊所和门诊部应该提供医疗咨询和教育服务,以帮助患者增加健康知识和管理疾病。
这些是一些通常的设置标准,实际上各地的标准及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具体的诊所和门诊部的设置要遵循当地的法规和医疗服务标准。
2020年医院门诊部、诊所建设基本标准
![2020年医院门诊部、诊所建设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ce2b29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4.png)
2020年医院门诊部、诊所建设基本标准为了提高门诊部和诊所的管理水平,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卫生部修订了门诊部和诊所的基本标准。
以下是2020年医院门诊部、诊所建设基本标准:门诊部综合门诊部一、科室设置1.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其中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2.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供应室。
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及病案资料室。
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
3.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二、人员1.至少有7名执业医师,必设科室至少各有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2.其它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具备五年以上同一执业范围工作经历或与专科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
3.至少有8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4.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1.建筑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
2.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各室使用面积如下:X光室不少于60平方米(包括放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
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平方米。
手术区域不少于40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平方米。
(根据设置手术间数,区域面积依级递增)。
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平方米。
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不少于15平方米。
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不少于15平方米。
设口腔科的,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
3.公用面积不少于总使用面积的15%。
四、设备1.基本设备:诊桌、诊椅、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心电图机、B超诊断仪。
2.科室设备:X光室:X线机。
(参考课件)关于门诊部、诊所设置的建设标准
![(参考课件)关于门诊部、诊所设置的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9675ed5d0d233d4b04e6955.png)
8
四、诊所的设计要求
1、关于诊所的有关说明: 诊所是为患者提供门诊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不 设住院病床(产床),只提供易于诊断的常见病和 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只开展简单局麻手术。
2、科室设计 ㈠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 室。 ㈡可选设化验室、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药房。 ㈢开展简单局麻手术项目的还需设手术室、换药室。
• 2、建有放射机房的门诊部,设备确定,编制设计
•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 不少于15 平方米。
•
7
• 二、室内净高要求,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 1、诊察室2.6米 • 2、医技科室2.8米 • 3、公共走道高度2.3米。 • 三、厕所 • 1、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
小于1.1米*1.4米,门朝外开. • 2、大便器旁应装置“助力拉手”。 • 3、应设无障碍厕所,或设无障碍隔件间厕
5
• 3、房屋建筑要求:
• 综合门诊部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专科门诊 部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
• 一、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 1、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单人诊查室的开间净尺寸不应小于2.6米,进深净尺 寸不应小于3米。
• 3、所有诊室、治疗室、手术室、抢救室均 需设置紫外线消毒等,紫外线灯可采用时 间开关统一的控制。
13
• 4、设有牙科的门诊排水管应适当加大,管 径需大于DN75.
• 5、门诊部污水排放需设置化粪池,经投药 消毒后统一排放。
• 6、诊室、治疗室等应尽量设计自然通风及 采光,如无法保证自然通风,必须采用机械 通风。放射机房因是密闭房间,所以必须设 置排气扇,且排气口设在天花上高度。
关于门诊部、诊所设置的建设标准
![关于门诊部、诊所设置的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5f3197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1.png)
关于门诊部、诊所设置的建设标准在医疗服务领域,门诊部和诊所是广受欢迎的医疗机构类型。
它们向患者提供基本的诊断、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同时也是医生在社区级别接触患者的主要场所。
门诊部和诊所的建设标准是医院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和行业专家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些标准不仅影响医疗机构的规模和功能,还涉及到卫生环境、医疗质量、设备和技术等方面。
门诊部和诊所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门诊部和诊所的定义。
根据现行行业管理规定,门诊部属于医院的二级医疗机构或以上机构,主要提供门诊诊疗服务、药物配送和常见疾病筛查等服务,具有开展常见内、外科手术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诊所则是附属于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等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如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传染病等诊治、健康检查、健康咨询、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等。
门诊部和诊所的基本要求在建设门诊部和诊所时,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建筑结构安全:建筑结构必须符合工程安全规定,在承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时能保持完整性和稳定性。
2.卫生环境要求:医疗机构的卫生环境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安全。
门诊部和诊所必须按照卫生和环保要求,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管理。
3.医疗设备齐全:满足医疗卫生行业标准所要求的医疗设施设备齐全,并且要能够满足实际医疗服务需要。
4.医务人员队伍稳定: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必须拥有相应的执业证书和从业经验,要求医务人员按照排班制度,确保医务人员的稳定性、规范性。
门诊部和诊所的分类门诊部和诊所可以按照服务对象、服务项目、服务规模、服务形式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1.服务对象不同:门诊部和诊所可以为个人服务或企业团体服务等不同服务对象。
2.服务项目不同:门诊部和诊所可以以不同专业临床为服务项目,例如中医、西医、妇科、儿科、口腔科等专业。
3.服务规模不同:门诊部和诊所可以按照服务覆盖范围、开展服务的科普、人员配置等进行划分。
门诊部和诊所的建设标准门诊部和诊所的建设标准是根据实际建筑和医疗服务需求制定的规范,主要包括建设面积、基本设施、医疗设备、医务人员等:建筑面积建设面积应根据服务规模,按需确定建筑面积要求,医疗场所有应满足国家所有有关标准。
综合门诊部 建设标准
![综合门诊部 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8cf02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6.png)
综合门诊部建设标准一、选址布局1. 综合门诊部应选址在交通便利、环境整洁、空气质量良好的区域。
2. 门诊部应按照医疗功能进行合理布局,包括接诊区、检查区、治疗区、留观区等,各区域之间应保持相对独立,并有良好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3. 门诊部的出入口和通道应满足人员和急救车辆的进出需求,并设有明显的指示标识。
二、建筑面积1. 综合门诊部的建筑面积应符合相关规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2. 各功能区域的面积比例应合理,以满足实际医疗需求。
3. 建筑面积应包括医疗设备、办公、接待、候诊、检查、治疗、留观等区域,并设有相应的辅助设施。
三、建筑标准1. 门诊部的建筑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结构安全、防火、环保等符合要求。
2. 建筑内部装修应简洁、明亮、易于清洁,符合医疗环境要求。
3. 建筑外部应设有绿化带或草坪,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四、医疗设备1. 门诊部应根据实际需求配备相应的医疗设备,包括诊断设备、治疗设备、辅助设备等。
2. 医疗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其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环保性等因素。
3. 门诊部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科室设置1. 门诊部应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相应的科室,包括内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等。
2. 各科室应具备相应的诊疗设备和器材,以满足诊疗需求。
3. 各科室应设有相应的医生出诊时间安排,方便患者就诊。
六、人员配置1. 门诊部应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生和护士,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
2. 医生和护士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3. 门诊部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七、管理制度1. 门诊部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质量管理、感染防控管理、药品管理、设备管理等制度。
2. 门诊部应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安全和质量。
3. 门诊部应定期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中医诊所及门诊部设置标准
![中医诊所及门诊部设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856c7fc81c758f5f61f679f.png)
中医门诊部的中医药治疗率不得低于85%。
一、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三个中医临床科室;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处置室等与门诊部功能相适应的医技科室。
二、人员:
(一)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70%;
(二)至少有4名中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
(三)至少有2名护士、1名中药士及相应的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
三、房屋:
(一)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有基本设备和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及中医诊疗器具。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中医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中医药治疗率是指针对主病、主证以中医进行治疗的病人数占全部收治病人数的百分比。
中医治疗率是衡量医院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指标。
门诊部,诊所,设置标准
![门诊部,诊所,设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3faa55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9.png)
门诊部,诊所,设置标准
门诊部和诊所的设置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室设置:门诊部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包括急诊室、内科、外科等必设科室,以及妇科、儿科、中医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选设科室。
诊所则需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处置室等基本科室。
2. 人员配置:门诊部和诊所的人员配置需满足一定要求。
门诊部需至少有5名执业医师,其中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诊所则至少需有1名注册护士。
此外,医技科室需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3. 房屋要求:门诊部和诊所的建筑面积均不少于400平方米,每室必须独立并配备紫外线灯。
诊室、治疗室、处置室等科室应独立且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治疗室、处置室的使用面积均不少于10平方米,如设观察室,其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4. 设备配置:门诊部和诊所均需配备基本设备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基本设备包括诊桌、诊椅、方盘、纱布罐、诊察凳、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压舌板、药品柜、紫外线消毒灯等。
急救设备包括氧气瓶(袋)、开口器、牙垫、口腔通气道、人工呼吸器等。
此外,临床检验、消毒供应与其他合法机构签订相关服务合同,由其他机构提供服务的,可不配备化验室和消毒供应室设备。
5. 规章制度:门诊部和诊所均需制定并张挂各项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并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
6. 注册资金:门诊部的注册资金需到位。
以上是门诊部和诊所的设置标准,具体设置要求可能因地区和医疗机构等级而有所不同。
在设置门诊部或诊所时,建议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或专业机构,以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请收藏!卫计委发布最新版医疗机构设置标准(门诊部篇)
![请收藏!卫计委发布最新版医疗机构设置标准(门诊部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d08a1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9.png)
请收藏!卫计委发布最新版医疗机构设置标准(门诊部篇)日前,国家卫计委下发了最新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最新通知,替换了1994年的旧版标准。
这就意味着这一标准23年来首次更新,想办医疗机构的投资人、医生注意了,请参照、收藏!该标准为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是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依据。
《标准》对综合门诊部、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口腔门诊部、整形外科门诊部、医疗美容门诊部等的设立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
门诊部基本标准综合门诊部一、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
急诊室、内科、外科为必设科室,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供应室。
二、人员:(一)至少有5名医师,其中有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二)每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医师;(三)至少有5名护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四)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房屋:(一)建筑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二)每室必须独立。
四、设备:(一)基本设备:氧气瓶人工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气管插管洗胃机心电图机显微镜尿常规分析仪血球计数器生化分析仪血液粘度仪恒温箱电冰箱 X光机紫外线灯高压灭菌设备B超药柜、转台、密集架、调剂台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及规定的抢救药品(二)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六、注册资金到位,数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中医门诊部中医门诊部的中医药治疗率不得低于85%。
一、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三个中医临床科室;(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处置室等与门诊部功能相适应的医技科室。
二、人员:(一)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70%;(二)至少有4名中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三)至少有2名护士、1名中药士及相应的检验、放射等技术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门诊部设计要求
• 1、关于门诊部有关说明 门诊部是为患者提供门诊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 不设住院病床(产床),可设10张以下观察床。 门诊部不开展技术复杂、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 医疗服务,不开展全麻手术。按诊疗活动范围不 同,门诊部分为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普通 专科门诊部、口腔门诊部、医疗美容门诊部)、 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和民族医门诊部。
手术室、消毒室、污洗间贴1.5米高瓷片防止污染。 洗手池背面需贴局部瓷片防治水渍。
• 5、天花可选用石膏板、埃特板(刷涂料), 也可以选铝扣板(最好不带网眼的),手术 室等卫生要求较高的地方需选用铝扣板。
• 6、自天津爆炸案后,消防安全更是引起高 度重视,装饰材料的选择必须严格按照消防 规范的要求选择,否则根本无法使用,例如, 天花和隔墙尽量避免选择彩钢板,市面上的 彩钢板很难达到消防等级。
位。 • 4卫生间应设输液吊钓。
四、诊所的设计要求
1、关于诊所的有关说明: 诊所是为患者提供门诊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不 设住院病床(产床),只提供易于诊断的常见病和 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只开展简单局麻手术。
2、科室设计 ㈠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消毒 室。 ㈡可选设化验室、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药房。 ㈢开展简单局麻手术项目的还需设手术室、换药室。
• 3、建筑要求 • 诊所建筑面积不少于80 平方米。每增设一个诊疗科
目增加10平方米。 每室独立且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其中各室使用 面积: ㈠ 、诊室、治疗室、处置室均不少于10 平方米; • ㈡ 2、观察室不少于15平方米。 ㈢ 、化验室、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换药室 均不少于10平方米; ㈣、如需设置手术室;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 其中手术室(间)不少于20平方米。手术室必须严格按 照三通道设置,病人通道、医务通道、污物通道。 • ㈤、消毒室不少于4平方米。
• 7、门诊部和诊所一般面积都不会超过5000 平方米,所以只需设置消火栓而不需设喷淋 系统,消火拴的布置应包拯股水柱同时到达 任何位置,消火栓首选位置是楼梯出口附近。
六、需重点注意的建设程序
• 不论新建改建都必须按规定进行申报,以下两点 尤应引起重视。
• 1、门诊部、诊所改造(改变布局)应由有资质的 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图纸,上报市消防局,必须获 得消防审批,方可进行施工。竣工后也必须消防 局验收。
• 7、抢救室和手术室的门净宽不应小于1.1米.
五、门诊部、诊所给排水、电气、 消防、通风要求
• 1、所有诊室、治疗室等都需设洗手盆,且 安装感应水龙头,蹲式大便器宜采用脚踏式 自闭冲洗阀.
• 2、手术室的医护通道需设刷手池,污物通 道设洗涤池。医护通道进手术室的门应为 双向开启门,不需用手开启。
• 2、观察室每个单元不少于16平方米。 3、手术区域不少于40 平方米,手术室(间)不少于20 平方米 ,平面尺寸不宜小于3.6*4.8米。手术室必须 严格按照三通道设置,病人通道、医务通道、污物 通道。
• 4、X光检查区域不少于60平方米 ,包括放 射检查、洗片室、放射诊断室等,X光检查 室不少于24平方米。X光检查室做好射线防 护。 5、消毒供应室、化验室、治疗室、处置室、 抢救室不少于15 平方米。
• 6、各辅助检查科室(如心电图检查室等) 不少于15 平方米。
•
• 二、室内净高要求,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 1、诊察室2.6米 • 2、医技科室2.8米 • 3、公共走道高度2.3米。 • 三、厕所 • 1、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
小于1.1米*1.4米,门朝外开. • 2、大便器旁应装置“助力拉手”。 • 3、应设无障碍厕所,或设无障碍隔件间厕
门诊部、诊所建筑装饰
• 1、一般医疗用房的地面、踢脚板、墙裙、墙面、 顶棚,应便于清扫、冲洗,不污染环境,其阴阳 角宜做成圆角。
• 2、建筑装饰应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 潮防霉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
• 3、地面材料可选用地砖、天然石材、地板胶等 • 4、墙面可选用防霉防潮的涂料,抢救室、治疗室、
• 3、所有诊室、治疗室、手术室、抢救室均 需设置紫外线消毒等,紫外线灯可采用时 间开关统一的控制。
• 4、设有牙科的门诊排水管应适当加大,管 径需大于DN75.
• 5、门诊部污水排放需设置化粪池,经投药 消毒后统一排放。
• 6、诊室、治疗室等应尽量设计自然通风及 采光,如无法保证自然通风,必须采用机械 通风。放射机房因是密闭房间,所以必须设 置排气扇,且排气口设在天花上高度。
关于门诊部、诊所设置的建设 标准及设计要点
拟稿人:刘文芳
目录
• 1、门诊部、诊所设置依据。 • 2、门诊部建设要求 • 3、诊所建设要求 • 4、门诊部及诊所装饰要求. • 5、给排水、电气、消防、通风要求。 • 6、重点注意的建设程序 • 7、人民医院横琴门诊部案例
一、门诊部、诊所设计依据
1、卫生部颁发的门诊部、诊所基本 标准
• 2、科室设置 ㈠ 临床科室:至少设有5个临床科室。急诊室、内科、 外科为必设科室,妇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 鼻咽喉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等为选设科室。 ㈡ 医技科室 必设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 室、消毒供应室。根据开设的诊疗科目和工作需要, 选设B超检查室、心电图检查室等相应的医技科室以 及病案资料室。增加辅助检查项目均需单设检查室 (医学检验有统一安排的,可不做要求) (三)其他 开展手术项目的需增设手术室、换药室、抢救室。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留观室。
• 3、房屋建筑要求:
• 综合门诊部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平方米。专科门诊 部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每室必须独立,各室设置要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
• 一、其中各室使用面积如下: 1、各科专业诊室独立设置,每室不少于10 平方米, 单人诊查室的开间净尺寸不应小于2.6米,进深净尺 寸不应小于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