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的制备

合集下载

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

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

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血液成分制备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用于分离和提取血液中的不同成分,以满足临床上的特定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成分制备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 术前准备在进行血液成分制备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工作环境清洁整齐,并摆放好所需设备和试剂。

然后,核对所需试剂和设备的数量和有效期限,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

最后,进行必要的人员培训和健康检查,保证操作人员的技能和健康状态,以防止交叉感染等问题。

2. 样本采集血液成分制备的第一步是采集合适的血液样本。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程序和无菌要求进行采集。

首先,使用无菌方法消毒采血部位,然后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采血。

注意遵循采血容器的配对原则,确保采集的血液与之后的操作要求相符。

3. 血液分离采集好的血液样本需要进行分离以获得不同的成分。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离心法和过滤法。

离心法通过调整离心机的速度和时间来分离血浆、红细胞和血小板。

过滤法则通过过滤纸或滤膜来分离血液成分。

操作人员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并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血小板制备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对于治疗一些出血性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血小板制备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分离,然后取得血小板上清液。

接下来,根据临床需要,可以通过加入适当的搅拌剂和保存液来处理血小板。

最后,将处理好的血小板分装到合适的容器中,准备好供临床使用。

5. 红细胞制备红细胞是血液成分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具有携氧功能。

在红细胞制备过程中,需要通过离心分离和洗涤等步骤来获得纯净的红细胞。

首先,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分离,然后将得到的红细胞沉淀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和外源性物质。

最后,根据临床需要,可以将红细胞进行保存和分装,以备临床使用。

6. 血浆制备血浆是血液成分中含有大量生理活性物质和抗体的液体部分。

在血浆制备过程中,需要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上清液即为血浆。

血液成分的制备、使用和质量保证指南

血液成分的制备、使用和质量保证指南

血液成分的制备、使用和质量保证指南
以下是一份关于血液成分制备、使用和质量保证的指南:
1. 血液成分制备:
- 确保采集血液的过程符合卫生和安全标准,使用无菌技术。

- 对献血者进行适当的筛查,包括健康状况、传染病检测等。

- 分离和制备不同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

- 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血液成分的纯度和安全性。

2. 血液成分使用:
-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临床指示,合理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

- 输血前进行仔细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确保相容性。

- 遵循输血的操作规范,包括输血速度、输血器具的选择等。

- 对患者进行输血后的监测,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3. 质量保证:
-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对血液采集、制备和储存的全程监控。

-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 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知识水平。

- 进行质量检测,如血液成分的微生物检测、功能检测等。

-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和改进问题。

这只是一个简要的指南,实际的血液成分制备、使用和质量保证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并且可能因地区和机构而有所差异。

此外,血液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领域,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共同努力,以确保患者接受安全、有效的血液治疗。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和具体的信息,建议参考相关的医学文献、专业机构的指南或咨询血液学专家。

他们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具体的指导,以满足特定的需求和情况。

同时,持续的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血液管理的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

血液成分制备实验报告

血液成分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液成分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血液成分制备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3. 体验血液成分制备的过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血液成分制备是将采集到的全血经过抗凝、分离、纯化等步骤,制备成各种单一血液成分的过程。

通过制备不同的血液成分,可以满足临床输血的需求,提高血液利用率。

三、实验材料1. 采集到的全血;2. 抗凝剂(EDTA-K2或肝素钠);3. 离心机;4. 血液分离袋;5. 血液成分制备试剂盒;6. 移液器、移液管、烧杯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1. 全血采集:将采集到的全血加入抗凝剂,轻轻混匀,确保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合。

2. 抗凝处理:将混匀的全血加入血液分离袋,放入离心机中,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0分钟。

3. 分离血浆:将离心后的血液分为三层,上层为血浆,中层为富含血小板区,下层为红细胞层。

用移液器将血浆转移到另一个烧杯中。

4. 血小板制备:将富含血小板区用移液器转移到血小板制备袋中,加入血小板制备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操作。

5. 红细胞制备:将红细胞层用移液器转移到红细胞制备袋中,加入红细胞制备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操作。

6. 血浆制备:将分离出的血浆加入血浆制备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操作。

7. 血小板、红细胞、血浆纯化:将制备好的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分别加入纯化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操作。

8. 检测:将纯化后的血小板、红细胞、血浆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临床输血标准。

五、实验结果1. 血浆:制备得到的血浆为淡黄色液体,无沉淀,符合临床输血标准。

2. 血小板:制备得到的血小板呈淡黄色,无颗粒,符合临床输血标准。

3. 红细胞:制备得到的红细胞呈红色,无溶血,符合临床输血标准。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抗凝剂的选择和使用非常重要,要确保血液充分抗凝,避免凝血现象发生。

2. 离心速度和时间的控制对血液成分的分离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离心速度、时间都会影响分离效果。

血液成分制备到底是啥

血液成分制备到底是啥

血液成分制备到底是啥发布时间:2023-06-29T09:35:10.48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3月3期作者:谢方竹[导读]血液成分制备到底是啥谢方竹(自贡市中心血站;四川自贡643000)尽管血液是人体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血液到底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在讨论血液的成分时,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红血细胞,这些细胞用血红素给全身传输氧气。

那么血液成分制备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展开详细的讲述。

1.血液成分制备是为什么?血液成分制备主要是将血液中的各个成分分离出来,以便根据临床需要合理分配使用。

成分输血是输血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成分血具有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实现一人献血、多人受益,不仅提高了血液的利用率,还保障了血液的安全性。

目前,血站可制备全血、去白细胞全血、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洗涤悬浮红细胞、冷沉淀凝血因子等15种成分血。

2.血液的分离及制备方法血液成分分离主要包含了两种方法,即自动及手工法,前者主要是在无菌连袋中放入采集的血液予以离心处理,之后再通过血液分离机的使用分成小包装装入无菌袋中,后者则是在离心后全血放入无菌多连袋中,经手工方法实现成分分离。

基于制备的前提下来说,自全血过滤或不过滤,重度离心,时间20分钟,过滤获取的离心产物即冷冻血浆及浓缩红细胞,非过滤所获产物为洗涤、辐照红细胞及红细胞添加液。

将新的冰冻血浆经处理制备呈冷沉淀凝血因子、普通血浆及缺乏Ⅷ因子的血浆,而浓缩红细胞则制备呈悬浮、辐照及洗涤红细胞。

同时,可将全血予以轻度离心处理,时间10分钟,离心所得产物为浓缩血小板及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其中浓缩血小板可制成普通液体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等,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可制成洗涤、辐照红细胞及红细胞添加液。

分离后的血浆,经过目视检查,脂肪含量较高的将被淘汰。

如果经过一次分离后,血浆中仍含有少量红细胞,则需要再次分离。

二次分离后的血浆将通过无菌接管机,连接可以灭活病毒的专用血袋,便来到了病毒灭活柜,在这里通过光照和亚甲蓝反应,灭活血浆中存在的病毒。

血液成分的制备

血液成分的制备

血液成分的制备•••••••一、血液成分制备的概述•••二、血液成分制备的原理表1 各种血液保存液配方成分ACD-A 24.5 22.0 8.0150 21ACD-B 14.7 13.2 4.4 250 21CPD 25.5 26.3 3.27 2.22 140 21CPD-1 25.5 26.3 3.272.22 173 140 35血*:指1升保存液可以保存的血液。

即ml/L.保存液无水葡萄糖g/L 枸橼酸钠g/L 枸橼酸磷酸二氢钠g/L 腺嘌呤mg/L 血* 天表2 血液成分的比重(g/ml)全血 1.05 网织红细胞 1.078血浆 1.027 血小板 1.040红细胞(平均)1.096 淋巴细胞 1.055老年红细胞 1.110 中性粒细胞1.090成分比重成分比重三、手工法血液成分的制备••摘自中国输血杂志22(2)132页2009年:表3血制品中白细胞数量与输血副作用的相关性NHFTR 粒细胞、单核细胞≥10*9HLA 免疫反应单核细胞、B 淋巴细胞≥10*7HTLV-1感染CD+ ≥10*8CMV 感染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10*7TA-GVHD CD4+ CD8+ ≥10*7副作用作用细胞白细胞数量表4 去除红细胞中白细胞的方法离心70-80 80 开始简单去除率低RBC ↓洗涤RBC 70-95 86 24h 去血小板和血浆时限短生产严冷旋转滤过82-92 92 开始价贵需要离心床边滤过99-99.9 90 开始无特殊掌握过滤器较贵存放前滤过99.7-99.9 90 开始去白细胞和微聚体滤器贵8h 完成冰冻/洗涤95-99 90 24h 需稀有血价贵效期短方法白细胞去除率% 红细胞回收率时限优点缺点。

血液成分是如何制备的呢

血液成分是如何制备的呢

血液成分是如何制备的呢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说“输血”,其实,临床上在为病人输血的时候,常常使用的都是血库中的“血”,其实,血库中的“血”并不是我们献出去的全血,而是经过分离、提纯过后的血液成分,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有疑惑了——血液成分是如何制备出来的呢?接下来笔者就来为大家大致讲解一下血液成分的制备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初步了解血液成分的制备。

1、浓缩红细胞的制备浓缩红细胞是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制备它所用的方式也是非常经典,一般来说,我们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血浆分离出来,并依据血浆移出量的不同,让红细胞比容保持在70%-90%之间,70%的红细胞是最佳的,也是最方便进行输注的。

浓缩红细胞的制备方法如下:(1)离心法:离心法是非常经典的制备方法,首先,我们采集全血时应该使用二联塑料血袋,并将采集到全血的血袋与转移袋一同夹持,使血袋上部鼓起并直立在离心杯中,成对的离心杯放入离心机,盖好外盖并调节好离心时间和温度(一般为5kg离心7分钟,温度为4摄氏度±2摄氏度,如果离心机性能较差,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和延长离心的时间),这样这可以使红细胞快速下沉。

血浆挤压器的两个夹板中间放上血袋,并把分浆管与血袋之间的堵头取掉,血浆就会流向转移袋,将封口热合,并将转移袋与血袋之间连接的分浆管切断,即可得到血袋中的浓缩红细胞。

(2)自然沉降法:自然沉降法的核心就是“自然沉降”,在沉降时,我们需要把血袋挂在温度为4摄氏度±2摄氏度的冰箱中,让红细胞自然沉降,时间为一到三天,或是直接将血袋倾斜七到八十度角,立在该温度下的冰箱中,要用的时候,就使用一次性分浆器将血浆分离出来,这样我们就获得了浓缩红细胞。

2、洗涤红细胞的制备洗涤红细胞指的就是洗涤过的红细胞,这种红细胞除了血小板和白细胞量有所降低以外,血浆蛋白也残留得很少,大约仅为原总蛋白的百分之一甚至更低,一般使用生理盐水,经过三到六次的洗涤,方可得到洗涤红细胞。

3 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

3 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

3 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血液成分制备是用离心分离、照射、过滤及光化学等方法制备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品等。

3.1血液成分制备的一般要求:3.1.1血液成分制备的环境要求3.1.1.1 血液成分制备的环境应整洁卫生,定期有效消毒。

3.1.1.2 密闭系统制备血液成分,可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

3.1.1.3 开放系统制备血液成分,整体须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Ⅱ类环境、局部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Ⅰ类环境中进行。

3.1.1.4 辐照室的环境,须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要求。

3.1.1.5 血液成分制备环境温度应满足冷链的要求。

血液成分制备应尽可能缩短室温条件下的制备时间,以确保血液成分制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1.2 血液成分制备的设备要求3.1.2.1 血液成分制备所涉及的设备应与相应工作匹配,其数量及功能应能满足制备工作的要求。

3.1.2.2 血液成分制备的关键设备,必须建立设备档案;应建立和实施设备的确认、维护、校准和持续监控等管理制度,实施惟一性标签及状态标记,以确保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

3.1.3 血液成分制备的物料要求3.1.3.1 成分制备所涉及的物料应能满足制备工作的需要。

3.1.3.2 成分制备所涉及的物料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确认。

3.1.3.3 使用物料前,必须检查物料的有效期、外观质量等,确认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使用。

对不合格物料,进行有效标识、隔离,防止误用。

3.1.4 血液制备程序和方法的审核确认开展新的血液成分制品制备前或原血液成分制品制备条件发生改变时,血液制备程序和方法需进行确认。

3.1.5 血液成分制备前的血液要求3.1.5.1 血液接收时,须核对血液数量,检查血液外观、血袋标签及血液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记录等内容,确认符合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进行成分制备。

3.1.5.2 用于制备手工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血液应采集顺利、无凝血。

血液成分制备的重要意义

血液成分制备的重要意义

血液成分制备的重要意义血液成分制备主要就是将采出来的全血通过物理方法分离成体积小、纯度高、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单一血液成分。

比如常见的红细胞、血浆等血液成分的制备。

一、血液成分制备1、全血的制备原理要了解全血的制备原理,首先就要对全血的概念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人体血液经过抗凝处理后称为全血。

总体来说全血离心后主要分为3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浆层、白膜层和红细胞层。

其中的血浆层里主要含有血浆、蛋白质、水和各种离子等;白膜层主要含有的成分是血小板区、富含单核细胞区以及富含粒细胞区,这些细胞之所以可以聚集在一起,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有形的细胞比重较为接近,可以有秩序的聚集在白膜层;红细胞层可以简单的分为年轻红细胞和正常红细胞,二者的比重存在差异,主要原因就是它们处于不同的生长时期。

全血制备过程中,根据全血离心后的分层原理,可以对血液的成分进行分离,从而制备成成分血,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2、血液成分的分离方法目前血液成分的分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将全血采集到无菌多连袋中,离心后用手工方法将全血分成不同的成分血。

这种分离方法的优势主要表现为经济适用,操作流程简单,但追溯性差。

另外一种方法是将全血采集到无菌多连袋中,离心后用自动血液分离机进行分离,然后分别装入对应的无菌袋中,这种分离方式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追溯性好。

血液中成分的单采工作主要是在血液的分离过程中,献血者和血细胞分离机相连,机器将采集到的血液离心处理并且留下所需要的血液成分,同时将不需要的血液成分回输给献血者。

3、成分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成分制备的工作决定了后期的使用安全,所以在制备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仔细,确保制备的安全性和专业性。

总的来说成分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无论采用哪种分离方式进行成分制备,首先要遵循的事项就是制备红细胞的温度必须控制在2-6℃;制备血小板的温度控制在20-24℃(2)冷沉淀制备工作完成后,一定要在1个小时内重新迅速的进行冻结处理;(3)冷冻后的血袋脆性加大,容易发生破裂,所以制备人员在血袋的运送过程中,一定要轻拿轻放,对于出现破裂的袋子及时进行处理;(4)运输时一定要保证血浆、冷沉淀袋处于冰冻冻状态。

血液成分的制备流程标准

血液成分的制备流程标准

血液成分的制备流程标准英文回答:Blood component preparation is a critical process in the field of transfusion medicine. It involves separating whole blood into its individual components, such as red blood cells, platelets, and plasma, which can then be used for various medical purposes. The standard procedure for blood component preparation typically includes several steps.Firstly, the donated whole blood is collected from the donor.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either whole blood donation or apheresis, where specific blood components are selectively collected while the rest of the blood is returned to the donor. The collected blood is then transferred to a blood processing facility.Next, the collected whole blood undergoes a process called centrifugation. This involves spinning the blood athigh speeds in a centrifuge machine to separate the different components based on their density. The heavier red blood cells settle at the bottom, while the lighter plasma rises to the top. Platelets, which are intermediate in density, form a layer between the red blood cells and plasma.Once the blood components are separated, they are carefully extracted using specific methods. Red blood cells are typically collected and stored in bags, while platelets are often concentrated and stored in small containers. Plasma, on the other hand, can be further processed to produce various plasma-derived products, such as clotting factors or albumin.After the extraction process, the blood components undergo further testing and processing to ensure their safety and quality. This includes screening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compatibility testing, and irradiation if necessary. The components are then labeled and stored under appropriate conditions until they are needed for transfusion.To illustrate the process, let's consider an example. Imagine I am a blood bank technician responsible for preparing blood components. One day, a donor comes in to donate whole blood. I carefully collect the blood using sterile techniques and label the collection bag with the donor's information. The blood is then transported to the blood processing facility.At the facility, I take the collected blood and placeit in a centrifuge machine. I set the machine to the appropriate speed and time for the separation process. Once the centrifugation is complete, I carefully remove the different blood components using specific tools. I collect the red blood cells in a bag, concentrate the platelets in a small container, and transfer the plasma to another container.After the extraction process, I perform various tests on the blood components to ensure their safety and quality.I screen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perform compatibility testing, and irradiate the components if needed. Once thecomponents pass all the tests, I label them with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and store them in appropriate conditions, ready for transfusion when needed.中文回答:血液成分的制备流程是输血医学领域中的一个关键过程。

血液成分是如何制备的呢

血液成分是如何制备的呢

血液成分是如何制备的呢血液成分是由血液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和制备而来的。

在临床医学和研究领域中,制备血液成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血液成分有不同的用途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血浆、红细胞和血小板这三种常见的血液成分是如何制备的。

血浆制备血浆是血液中最常见的成分之一,它是无细胞的液体部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荷尔蒙、维生素和其他重要的生物分子。

血浆的制备主要通过离心分离技术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 采集血液样本:通常采用抽血的方式,使用采血针将血液抽取到采血管中。

2. 抗凝处理:为了避免血液凝结,抽取的血液样本需要加入抗凝剂,如乙二酰螺旋霉素。

3. 离心:将血液样本放入离心机中,以高速旋转离心,将血细胞和血浆分离开。

4. 收集血浆:离心后,血浆会上浮到血液样本的上层,可以通过吸管或注射器将其取出。

红细胞制备红细胞是血液中负责携氧和运输营养物质的细胞成分,红细胞制备主要应用于输血和治疗贫血等情况。

制备红细胞通常采用以下步骤:1. 采集全血:采用和制备血浆相同的方式,将血液抽取到采血管中。

2. 抗凝处理:为了避免血液凝结,加入相应的抗凝剂,如乙二酰螺旋霉素。

3. 离心:将全血放入离心机中,以适当的速度和时间进行离心分离。

离心后,血细胞将被分离成红细胞和血浆。

4. 去除血浆:通过吸管或注射器将上层的血浆去除,使得只剩下红细胞。

5. 洗涤: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残余的血浆和其他杂质,保证红细胞的纯度。

6. 保存和贮存:经过洗涤后的红细胞可以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保存和贮存,以备输血或治疗需求。

血小板制备血小板是血液中的另一种细胞成分,它在血液凝结和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小板制备的步骤如下:1. 采集全血:类似于制备红细胞和血浆的过程,将血液抽取到采血管中。

2. 抗凝处理:添加抗凝剂,如乙二酰螺旋霉素,以防止血液凝结。

3. 离心:将全血样本放入离心机中,以高速旋转离心,将血浆和红细胞与血小板分离开。

4. 收集血小板:血小板富集在离心后的上层,可以通过吸管或注射器进行收集。

血液成分制备

血液成分制备

血液成分制备在医学领域,血液成分制备是指将捐赠者的全血分离成不同的成分,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

这种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捐赠者的血液,提高血液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供血紧张的局面。

本文将介绍血液成分制备的基本流程和相关知识。

一、血液成分制备的基本流程血液成分制备的基本流程包括采血、离心和分装三个关键步骤。

1. 采血血液成分制备的第一步是从捐赠者身上采集血液。

在采血时,医务人员需要确保采集到足够数量的血液,同时要注意保持采血器材的无菌状态,以确保血液的质量。

2. 离心采集到的全血需要经过离心分离,将其分成不同的成分。

离心的原理是利用离心机的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使得血液中的成分根据密度差异分离出来。

一般来说,离心后的血液可以分成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三个主要成分。

3. 分装离心分离后的血液成分需要进行分装,以便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

红细胞可用于治疗贫血等疾病,血小板可用于止血和治疗血小板减少症,而血浆则可用于制备血浆制品,如凝血因子等。

二、血液成分制备的相关知识1. 血小板的保鲜和贮存血小板是一种特殊的血液成分,其保鲜和贮存要求比较高。

一般来说,新鲜采集的血小板应在室温下保存,并且在4小时内输送到使用地点。

如果需要长期贮存血小板,可采用冷冻保存的方法,但需要注意保持其活性。

2. 血浆的制备和用途血浆是血液成分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的黄色液体。

制备血浆的过程是通过离心分离后,将液体部分取出。

血浆可以用于制备血浆制品,如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3. 血液成分制备的安全性血液成分制备在临床应用中非常重要,但也需要注意其安全性。

在制备血液成分的过程中,需要对血液样本进行标记、分装等操作,以确保使用正确的成分。

此外,血液成分制备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防止交叉感染等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结语血液成分制备是现代医学中的重要环节,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血液资源,提高供血效率。

通过采血、离心和分装等步骤,捐赠者的血液可以被分成不同的成分,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血液成分的制备和应用课件

血液成分的制备和应用课件
输血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如贫血、失血性休克、凝血障碍等,对 于危重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输送
01
药物输送是指利用血液成分作为 载体,将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特 定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2
药物输送具有靶向性强、副作用 小等优点,可有效提高药物的疗 效并降低不良反应。
组织工程
组织工程是指利用细胞和生物材料构 建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技术。
随着血液成分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血液成分的获取和捐献问题将越来越突出,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 法规和伦理标准。
血液成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血液成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未来需要加强监管和评估,以确保血液成分的质量和安全。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分层,再分别提取各层。
过滤法
通过过滤介质,将血液中的特 定成分滤出,如过滤血小板。
浓缩和去脂
浓缩
去脂
减少血液成分的体积, 提高浓度,如浓缩血小板。
去除血液中的脂肪,如 去除血浆中的脂肪。
离心法
通过高速旋转离心,使 脂肪上浮并去除。
膜过滤法
利用半透膜,使水和小 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 子物质被截留,达到浓
缩效果。
灭活和除菌
灭活
消除或降低血液中病毒、细菌 等微生物的活性。
除菌
去除血液中的细菌。
加热法
通过加热血液至一定温度,杀 灭微生物。
紫外线照射法
利用紫外线照射血液,破坏微 生物的DNA结构,使其失去活
性。
储存和运
储存
将制备好的血液成分保存在适当的温 度和环境下,保持其稳定性和活性。
运输
将血液成分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 地方。
化学和毒素检测

血液成分制备的基本流程

血液成分制备的基本流程

血液成分制备的基本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血液采集1. 筛选献血者:对献血者进行的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和体检,确保其符合献血要求。

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管理

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管理

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管理
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管理涉及到以下方面:
1. 采集、保存和运输血液样品的质量管理:血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制备出的血液成分品质和有效性。

因此,采血人员必须遵循标准的操作规程,确保采集到的血液样品符合标准要求。

在血液输送过程中,必须确保血液的质量不受损害。

2. 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管理:血液成分制备必须在符合标准的条件下进行,制备前必须检查血样质量,如血细胞计数、凝血指数、血型、抗血清检测等,确保制备出的血液成分符合标准要求。

3. 质量审查和记录: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查和记录,以确保制备的血液成分符合标准要求,并对制备过程进行完整记录,以便跟踪检查。

4. 质量控制: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必须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制备出来的血液成分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血液成分制备的相关规定和流程,并逐步完善实施,以确保制备出的血液成分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

总之,建立一个有效的血液成分制备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
进行操作、记录、监测和控制,方能确保制备出的血液成分品质优良、安全可靠,避免病人出现安全风险,这对于医疗机构和病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成分的制备邱艳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一、血液成分的制备(一)血液成分的制备原理人体血液经过抗凝处理后称为全血,全血离心后主要分为三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浆层、白膜层和红细胞层。

血浆层主要包含血浆、水、蛋白质、盐类和各种离子等;白膜层主要包括富含血小板区、富含淋巴细胞区、富含单核细胞区和富含粒细胞区,这些有形细胞比重接近,因此聚集在白膜层;红细胞层可简单分为年轻红细胞和正常红细胞,由于二者处于红细胞的不同生长时期,因此比重略有差别。

根据全血离心后分层的原理,可以将各层中不同的血液成分分离、制备成成分血,这样就可以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满足患者对不同成分血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二)血液成分的分离策略目前血液成分的分离策略主要有离机血液成分分离和联机血液成分分离。

离机分离策略在血液成分的制备过程中不需要献血者同步参与,先将从献血者身上采集到的全血放入无菌袋,然后再进一步离心、分离为成分血;而联机分离策略要求献血者必须配合医务工作者,同步参与血液成分制备,即一边采集献血者的全血,一边分离成分血。

(三)血液成分的分离方法1、离机血液成分分离离机血液成分分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采集到的全血放入无菌多连袋中,离心后用手工方法将其分为不同的成分血。

其优点是比较经济,操作简单。

但也有下列缺点:(1)重复性较差;(2)去血小板血浆(PPP)、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和浓缩血小板(PC)制品中易污染其他细胞;(3)必须配备血袋封口机;(4)对血液成分的重量无法设立对照和记录;(5)制备浓缩血小板较为困难;(6)无法进行标准化和条行码识别处理。

另一种方法是将采集到的血液放入无菌多连袋,离心后用自动血液分离机将其分离并装入别的无菌袋中。

其优点如下:(1)可以进行条形码识别、数据记录和血液分离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对整个分离过程进行控制;(2)可以自动封闭血袋;(3)高性能的光学传感器保证了分离的重复性;(4)离心后确保高纯度成分制备;(5)PPP、PRP和PC中细胞污染少;(6)制备快速。

但其需要预先的资金投入,而且在制备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机构使用的血袋和采血量,制定离心曲线,以保证符合自动血液分离机在血液分离过程中的需要。

2、联机血液成分分离联机血液成分分离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血液分离过程中,献血者与单采血浆机始终相连,机器将收集到的献血者的血液离心并抽提出需要的血液成分,把它装入其他无菌血袋,同时将不需要的血液成分回输给献血者。

其优点为:(1)可以收集到血浆、PC和红细胞(RBC)(特别是存在同种异体免疫风险时),而且血液成分质量较高;(2)如果有额外的液体回输作为补偿,每个献血者一次最多可以提供600ml血浆;(3)一位献血者可以为一位患者输入足够的血小板。

其缺点为:(1)需要专门耗材的复杂仪器和专业人员进行操作;(2)血液收集过程需要30分钟到2小时(制备浓缩血小板);(3)大量带有抗凝剂的血液回输给献血者,使献血者存在休克危险;(4)耗材成本高;(5)单采血浆机不能排除对供血者的副作用和危险,由于处理过程长(长达2小时),献血者会感觉寒冷和神经紧张,长时间存在体外循环,献血者会出现皮肤潮红、口干、对抗凝剂反应的危险以及塑料消耗品引起输血反应的危险;(6)招募献血者更困难。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细胞分离机将采集的血液离心、分离为不同的血液成分并装入其他无菌血袋。

(四)血液成分的制备策略血液成分制备有四种不同的策略。

第一种策略是先将采集到的全血过滤,2900~4000g重度离心10~20分钟,分别得到少白细胞的浓缩红细胞和新鲜冷冻血浆(FFP)。

浓缩红细胞经过进一步处理,可以制备成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和辐照红细胞。

新鲜冰冻血浆可以进一步制备成普通液体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和缺乏Ⅷ因子的血浆。

第二种策略是全血不经过过滤,直接重度离心后,将分离到的浓缩红细胞制备成红细胞添加液、洗涤红细胞和辐照红细胞。

其他同第一种策略。

第三种策略是全血不经过过滤,直接重度离心,制备成部分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可进一步制备成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和辐照红细胞)、缺乏血小板的血浆(可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并进一步制备成普通液体血浆、冷沉淀物、缺乏Ⅷ因子的血浆和凝固因子)和白膜层。

欧洲人的白膜层加入部分血浆,1000~1300g离心6~10分钟或275g离心3~5分钟,可制备部分缺少白细胞的血小板。

第四种策略是全血经过1000~1300g轻度离心6~10分钟,制备成部分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和PRP (美国人)。

前者可进一步制备成红细胞添加液、洗涤红细胞和辐照红细胞,后者经2900~4000g重度离心10~20分钟,可制备浓缩血小板,去血小板血浆可进一步制备成普通液体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和缺乏Ⅷ因子的血浆。

二、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一)血液成分的分类1、美国血库协会血液标准成分种类美国血库协会(AABB)血液标准中的血液成分共有26种,分别如下:(1)全血(whole blood)(2)辐照全血(whole blood irradiated)(3)红细胞(red blood cells)(4)辐照红细胞(RBCs irradiated)(5)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RBCs frozen and deglycerolized)(6)少白细胞红细胞(RBCs leukocytes reduced)(7)复壮红细胞(RBCs rejuvenated)(8)冰冻解冻去甘油复壮红细胞(RBCs rejuvenated frozen and deglycerolized)(9)洗涤红细胞(RBCs washed)(10)单采红细胞(RBCs pheresis)(11)单采少白细胞红细胞(RBCs leukocytes reduced pheresis)(12)血小板(platelets)(13)辐照血小板(platelets irradiated)(15)混合血小板(platelets pools)(16)单采血小板(platelets aphaeresis)(17)辐照单采血小板(platelets aphaeresis irradiated)(18)单采少白细胞血小板(platelets apheresis leukocytes reduced)(19)单采粒细胞(Granulocytes apheresis)(20)辐照粒细胞(Granulocytes irradiated)(21)冷沉淀凝血因子(antihemophilic factor cryoprecipitated)(22)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 )(23)冷沉淀后冰冻血浆(plasma cryoprecipitated reduced)(24)冰冻血浆(plasma frozen)(25)液体血浆(Liquid plasma )(26)病毒灭活血浆(Solvent/detergent-treated pooled plasma)其中,(1)~(11)主要是红细胞类制品,(12)~(18)主要是血小板类制品,(21)~(26)主要是血浆类制品。

2、我国血液制品种类按照我国《全血成分血质量要求》,我国的血液产品可分为血液制剂、造血干细胞和血液制品。

临床供应的血液制剂主要是全血和成分血,成分血包括红细胞类成分血、病原体灭活血浆、浓缩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泠沉淀凝血因子、辐照成分血和单采成分。

其中,红细胞类成分血包括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浓缩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和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单采成分血包括单采血小板、单采少白细胞血小板、单采粒细胞、单采新鲜冰冻血浆和单采红细胞。

(二)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1、洗涤红细胞不同国家的洗涤红细胞制备标准也不同,美国的制备标准要求血容量为250~350ml(450ml全血制备),血细胞比容为0.60~0.80,白细胞<5×106/单位,强调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除去血浆部分。

我国的制备标准要求血容量为125ml±10%(200ml全血制备)、250ml±10%(400ml全血制备),红细胞回收率≥70%,白细胞清除率≥80%,血浆蛋白清除率≥98%。

2、辐照血液红细胞辐照红细胞的适应证包括:(1)消除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患病风险;(2)适用于先天性免疫缺陷患者、骨髓和器官移植患者、新生儿患者,强烈放化疗患者、输入直系亲属血受血者等。

美国AABB 23版标准要求对血液制剂中心点的照射剂量不得少于25Gy(2500cGy),对血液制剂任何点的照射剂量不得少于15Gy(1500cGy),输送照射剂量要定时进行确认,铯137每年确认一次,钴60每半年确认一次。

3、解冻红细胞我国的制备标准要求血容量为200ml±10%(200ml全血制备)、400ml±10%(400ml全血制备),红细胞回收率≥80%,解冻红细胞残留白细胞≤1%,解冻红细胞残留血小板≤1%,解冻红细胞甘油含量≤10g/L,解冻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含量≤1g/L,解冻红细胞体外溶血试验≤50%。

美国AABB 23版标准要求红细胞回收率≥80%。

4、少白细胞制备工艺的质量控制少白细胞制备工艺的质量控制原则为:(1)制备应在血液制剂贮存前尽快进行,以减少输注副反应,这样可避免白细胞在凋亡或坏死之前在4℃储存时释放降解物,导致细胞碎片在室温释放细胞因子;(2)病床边用滤器过滤除去白细胞,由于白细胞储存后会产生缓激肽等其他血管扩张物,不能用过滤方法除去,会造成严重的输血低血压反应,所以制备应在血液中心进行,血液中心可以提供质量控制,监控滤过操作和滤器失控状态;(3)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制备的文件记录。

5、血小板对血小板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1)分离方法,挤白膜(Buffy Coat BC)法和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法对其有不同影响;(2)保存状态,储存容器要有充分的通气性;保存温度是一个质量管理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冷藏保存的血小板虽然凝集能力及止血效果能保持良好,但输血后的寿命极短,因为低温可使血小板的结构之一——微管发生解离,导致血小板形态改变,造成血小板寿命缩短,能引起这种变化的起始温度约为15℃~18℃,所以现在通常在20℃~24℃下保存;振荡方式也会影响血小板质量,颠倒转动型振荡对血小板的再游离效果较好,也可充分保持pH值,对血小板的负担较强,容易损伤血小板,往返型水平振荡对血小板损伤较少,一般进行50~60CPM的水平振荡即可维持pH在6.5以上。

标准规定振动频率为60次/min,振幅5cm;(3)保存介质,常用的是ACD-B;(4)血浆留量,浓缩血小板在保存期不断代谢产酸,导致血浆pH不断降低,使浓缩血小板的保存环境处于酸化环境,因此一定量的血浆可以缓冲浓缩血小板pH不断降低,以保持血小板活性,因此,浓缩血小板容量对维持血小板耐受低pH值是必要的;(5)血小板浓度,血小板浓度越高,其代谢越旺盛,pH值降低越明显,pH为6.9~7.4时,血小板形态无明显改变,聚集功能大于储存前的45%,pH为6.5~6.8以下时,血小板形态开始从圆盘状向球状变化,pH为6.0以下时,血小板产生不可逆变化;(6)红、白细胞污染,大量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可以使血小板在保存期间pH值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