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与脑卒中

合集下载

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最新数据

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最新数据

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最新数据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其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尤为引人关注。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所上升,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

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现状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心脑血管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

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而脑血管疾病则包括脑卒中、脑出血等。

这些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

据统计,每年新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数以百万计,其中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尤为突出。

同时,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

影响因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其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此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预防和控制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中国政府和卫生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包括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加强慢性病管理,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发病率;以及提高医疗救治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

未来展望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不断更新,治疗效果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随着预防意识的增强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对公共卫生的影响也将逐步降低。

总之,心脑血管疾病是中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

通过加强预防、改善生活方式、提高医疗水平,我们有望在未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带来的健康负担。

同时,这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心血管疾病与脑卒中

心血管疾病与脑卒中

各种降压药物的比较
JNC 7 强制性适应证
强制性适应证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ACEI ARB CCB 醛固酮拮抗剂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后



冠心病高危因素




糖尿病





慢性肾病


预防中风复发


JAMA. 2003; 289: 2560-2572
MERIT-HF, AHA nov 98
120
平均血压差
治疗组*
100
9.0/4.0 mm Hg
安慰剂组
80
60 BR1 3
•治疗:雅施达4mg +/-纳催离2.5mg
6 9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随访时间(月)
Reference: Lancet. 2001;358:1033-1041.
MERIT-HF, AHA nov 98
心血管疾病与脑卒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 同济医院 心内科 陆再英
1
心血管疾病与脑卒中在病因、发 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等各个方面 均密不可分。要攻克脑卒中这一高发 病、高致死、高致残率威胁人类健康 的杀手,心血管科和神经科的医生应 携手共进,共同努力!
出血性卒中
高血压病是出血性率中第一位的病 因无可非议。
24
培哚普利24小时降压疗效好
卵圆孔未闭所致缺血性卒中并不多见, 但应警惕。相对年青患者,无高血压、动脉 粥样硬化等临床证据,而在上述情况下发病 应考虑本症可能。
确诊方法:①超声心动图
②TCD

美国心脏病协会AHA-针对心血管疾病CVD和中风

美国心脏病协会AHA-针对心血管疾病CVD和中风

住院治疗心脏病的动脉粥样硬化 控制计划: CHAMP
冠脉血管疾病病人的各指标的受治率 出院时
12个月后的随访
CHAMP计划对二级预防各因素 治疗率的持续影响
治疗的改善与临床发病的 显著降低相关
MI复发的死亡率%
M I
在效力与效率的鸿沟间 架起一座桥梁
效力
•在理想状态下进行 干预的一些相关结 果
各家医院同意做什么?
实施计划 对未参加的和落后的医院随访康复计划
为了得到新数据以及评估每三个月的进展, 对所有参与者进行常规随访
实施最好的医院作为宣传教育的定点机构 接受认可----加为星级
改变的动力
预防疾病是花销节省的高质量的医疗保 健
风险分享和按人数计算提供经济刺激 我们的患者将需求它 检定机构将要求它
实施情况统计
指标
比率
β阻制剂
戒烟 血脂降低
理想值
死亡率统计
•每年超过450,000的人罹患复发性的 冠脉疾病发作 •确诊为心梗的25%男性和38%的女性 病人会在一年内死去 •每年100,000复发性的脑卒中发作 •22%男性和25%的女性脑卒中病人会在 一年内死去 •14%的脑卒中存活者会在一年内复发
找出并支持一个医院中的优胜者
评估CHD的治疗率 分析出院率
实施精炼流程 GWTG小组协调 精炼流程的实施
测评评估结果 GWTG小组审
察总结报告
精炼流程
GWTG小组确定 需改进的地方
各家医院同意做什么?
确立并创建医院实施团队 参加“跟着指南走”计划会议 同意实施AHA出院流程 衡量基准的表现水平 评估医院内的一致水平
现有的差距:
国家第三次健康与营养普查(NHANE III)结果显示 根据NCEP II 的标准28%的人宜于治疗 冠心病人中的82%没有达到NCEP II 的 LDL标准 65%宜于治疗的病人并没有得到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

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

心脑血管疾病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心脑血管疾病概述•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脑血管意外的研究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01心脑血管疾病概述心脑血管疾病是指涉及心脏和脑部血管的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定义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心脑血管疾病可分为缺血性心脏病、脑供血不足、心肌炎、心力衰竭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流行病学心脑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危害心脑血管疾病可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衰等严重后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流行病学与危害1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2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合理饮食等,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健康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控制危险因素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早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征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定期体检02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定期测量血压,观察血压变化,判断是否出现高血压。

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技术检查心脏供血情况,判断是否出现冠心病。

通过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判断是否出现心力衰竭。

通过观察患者是否有胸痛、心悸等症状,结合心电图、心肌酶学等检查判断是否出现心肌炎。

高血压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如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同时注意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

冠心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采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等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介入治疗是指在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以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心力衰竭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如利尿剂、ACE抑制剂、ARB类药物等,同时注意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

对于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心脏再同步治疗、心脏起搏治疗等非药物治疗。

心肌炎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如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同时注意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卒中现状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卒中现状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卒中现状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心肌因冠脉阻塞导致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的病情。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突发性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急性脑功能障碍。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卒中是指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过程中出现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或脑梗死。

这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病情较为严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并发脑卒中的比例大约在20%左右。

而且,该并发症更常见于一些危险因素存在的患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年龄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中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该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多样,既有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如剧烈胸痛、气喘、恶心呕吐等,又有脑卒中的症状,如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昏迷等。

由于两种疾病的体征和症状相似,容易使临床诊断变得困难,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卒中的治疗,早期介入治疗是关键。

首先要对心肌梗死进行积极的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以恢复冠脉的通畅。

在对心肌梗死进行治疗的要尽早对脑卒中进行治疗,如使用溶栓药物溶解血栓、进行血管扩张、使用抗凝剂等。

还需要给予患者其他支持性治疗,如镇痛、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等。

在预防方面,重要的是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这包括控制血压、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戒烟限酒,保持适当的体重和饮食,进行适量的运动等。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心脑血管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也是预防该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卒中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为了预防该并发症的发生,患者需要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及早进行治疗,并且定期进行心脑血管检查,以早期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统称。

这些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了医学界和广大患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与策略。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脑血管疾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不同的药物处方。

例如,对于冠心病,通常会采用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而对于高血压,通常会采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旨在通过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稳定血压等指标,减轻患者的病症和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二、介入治疗对于某些复杂的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可能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此时,介入治疗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介入治疗是通过经导管穿刺将导管引入血管内,进行病变的直接治疗或修复。

常见的介入治疗包括冠脉介入、血管成形术、放置支架等。

这些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特点,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非常有效。

三、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心脑血管疾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解决。

手术治疗常用于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治疗,例如冠脉搭桥手术、脑血管瘤切除手术等。

手术治疗具有直接、彻底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然而,由于手术治疗风险较大,需要患者在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并由专业的医生团队进行操作。

四、康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并不仅仅局限于医疗手段,康复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康复治疗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如运动疗法、膳食调整、心理支持等,促进患者康复和恢复。

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心血管病患者脑卒中一级预防教育

心血管病患者脑卒中一级预防教育

心血管病患者脑卒中一级预防教育李杰;李慧丽;黄文静;王翠玲;肖文娟;冯结仪【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病患者脑卒中一级预防实践效果。

方法对128例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采用弗明翰(Framingham)卒中风险评估表评估其脑卒中发病风险,并采取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针对性健康教育等措施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干预前后,患者脑卒中风险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针对性健康教育后,患者脑卒中预防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各条目知晓率均≥78%)。

结论对心血管病患者早期进行脑卒中筛查及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普及患者脑卒中的预防知识,积极推进一级预防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6(031)005【总页数】2页(P70-71)【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脑卒中;一级预防;健康教育【作者】李杰;李慧丽;黄文静;王翠玲;肖文娟;冯结仪【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脑卒中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第二大致病原因和致残的首要原因[1]。

而脑卒中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心脏疾患可增加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脑卒中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其防治已成为医学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防治相关疾病,倡导合理饮食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病率[2]。

为此,原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于2012年启动了“心血管病患者脑卒中一级预防实践项目”,目的在于深入开展我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工作,更好地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心血管病科室开展脑卒中一级预防的能力,构建心血管病中高危患者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体系,开创脑卒中防控工作的新局面。

我科对128例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脑卒中一级预防教育,以提高心血管病患者脑卒中知识知晓率,减少患者脑卒中风险,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4年1~6月在我科住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高血压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②能正确理解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心脑血管疾病简介

心脑血管疾病简介

心脑血管疾病简介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缩写为CCVD)包括心脏病、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心脏病是指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

其病因往往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心脏病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和心输出量,从而引起疲乏、气促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导致心衰、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预防心脏病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等。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缺血或出血性中风,是致残及致死率高的疾病之一。

其发病率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素密切相关。

脑卒中病人的症状包括意识障碍、言语障碍、肢体瘫痪等,治疗早期干预可有效避免脑卒中后遗症的出现。

预防脑卒中的方法包括控制以上危险因素、保持适量体力活动、戒烟限酒等。

高血压是指血压在正常水平的基础上持续升高的一种疾病,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主要影响心血管系统,容易引起血管病变、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

高血压发病风险与年龄、性别、遗传、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预防高血压的方法包括保持正常体重、戒烟限酒、减少盐分摄入、增加体力活动等。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脏供血不足或中断引起的一系列心脏疾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冠心病是致死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预防方法同心脏病。

总之,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个体化、系统化的管理,重点在于减少危险因素的存在和对基础疾病的控制。

我们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运动,定期进行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基础疾病。

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警惕自己身体的异常变化,遇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以便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心血管疾病与脑卒中症状的关联分析

心血管疾病与脑卒中症状的关联分析
监测与评估
对预防与控制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监 测和评估,及时调整策略疾病与脑卒中的研究展望
CHAPTER
深入研究心血管疾病与脑卒中的关联机制
01
深入研究心血管疾病与脑卒中 之间的共同病理生理机制,如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和凝 血机制等。
02
探讨心血管疾病与脑卒中之间 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以便 更好地理解其关联性。
公共卫生
关联性研究对于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资源分配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实现更为精准和有 效的健康管理。
关联性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认识
在早期医学研究中,人们已经认 识到心血管疾病与脑卒中之间可 能存在某种关联。
流行病学研究
随着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心血 管疾病与脑卒中之间的关联性逐 渐得到证实,研究也从单纯的观 察描述向病因机制和干预研究发 展。
研究的进展。
提高公众对心血管疾病与脑卒中关联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01
02
03
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 心血管疾病与脑卒中关联的认识 和重视程度。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降低 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鼓励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体检和筛 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血管 疾病,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体检可以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 干预措施。
控制脑卒中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及时诊断和治疗
一旦发生脑卒中,应尽早诊断和治疗,以降低对心血管系统的负 面影响。
康复训练
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身体功能,减少长期卧床 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
心理支持
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给予心理支持, 减轻心理压力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是造成世界范围内致残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心血管疾病是造成世界范围内致残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心脏病康复营养解决方案:心血管疾病是造成世界范围内致残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急性冠心病事件(心脏病发作)和脑血管事件(卒中)通常为突然发生,常常来不及医治即告死亡或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心脏以及循环系统功能障碍导致的死亡病例占中国总死亡人数的40%,这个比例超过了包括癌症在内的任何其他疾病。

心脏疾病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头号杀手。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有心脑血管病,每死亡3人中就有1人是心脑血管病,约10.5秒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病死亡。

心脏病营养康复治疗措施心脏病是多因素疾病。

与遗传的家族史,吸烟,缺乏锻炼,精神压力等生活方式有关。

但是研究发现,即使科学家们去除了以上的所有的影响因素,饮食仍然是决定动脉损害情况和是否心脏病的突发的致命的重要因素。

⑴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通过可以保护动脉、消除心脏病危险因素的食物和营养素的合理摄入而实现的。

首先,控制动脉病变的进展是避免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最重要的措施。

强有力的研究和实践证据显示,即使患者以前的饮食不合理,甚至患者的心脏和脑已经出现问题,包括一次心肌梗塞或脑栓塞,只要采取治疗性饮食,仍然可以阻止将来心脏和脑恶性事件的发生,停止或者逆转动脉损害,帮助重建健康动脉。

饮食结构决定阻塞发展的速度和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

治疗性的饮食能使血管通畅,避免危险的血栓形成,而且使血管收缩正常,从而保证血液运行通畅。

食物通过影响血液胆固醇和其他脂肪成分的形成,最重要的是,通过影响凝血因子而行使以上功能。

治疗性饮食可以消除抗氧化剂的缺乏,提供给细胞富含抗氧化剂的物质,抵抗导致心脏病的自由基的破坏。

食物还可以通过降低血压,调整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脏栓子,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等途径阻止心脏病的发作。

研究和实践证明食物和营养素不仅能阻止和逆转高胆固醇、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脏病危险因素,而且能过阻止心脏病发作和逆转心脏病,恢复心血管健康。

即使疾病已经非常严重,已经造成患者心脏病发作,治疗性饮食治疗仍能发挥可观的效果。

心血管疾病五大危险病因

心血管疾病五大危险病因

心血管疾病五大危险病因*导读:心血管疾病五大危险病因包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在内的突发事件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即脂肪物质(如胆固醇,血小板和细胞碎片)在供应心脑的动脉血管壁的慢性沉积。

……心血管疾病五大危险病因包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在内的突发事件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即脂肪物质(如胆固醇,血小板和细胞碎片)在供应心脑的动脉血管壁的慢性沉积。

心血管病每年导致1750万人死亡。

每年有760万人死于心脏病,570万人死于脑卒中。

预计到2020年,全球因CVD死亡人数将达2500万人。

因此,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全球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如何通过有效的干预手段,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已经成为一个日益迫切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而据最新研究显示,心血管高危患者新增保护手段,可通过药物干预,有效预防心血管导致的死亡、致残。

全球大约1/3的人死于心血管,它已经跃居第一位的死因。

心血管疾病(CVD)是一大类影响心脏和血管的疾病总称,包括冠心病(CHD),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周围血管病(PVD)。

CVD的定义也包括其他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由于风湿热对心脏造成的损伤)和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

CVD与心肌梗死,心绞痛和脑卒中都有联系。

心血管疾病五大危险病因包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在内的突发事件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即脂肪物质(如胆固醇,血小板和细胞碎片)在供应心脑的动脉血管壁的慢性沉积。

堆积物形成局部损伤或粥样斑块。

随时间推移,这些局部损伤逐渐增大增厚,致使血管管径变细,减少了通过血管的血流量。

血管也变得僵硬,弹性降低。

此外,研究表明,全球大约75%的CVD是由传统的危险因素造成的,包括肥胖,缺乏体育锻炼以及吸烟。

在发达国家至少三分之一的CVD是由以下5种危险因素之一造成的:烟草,酒精,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

认识心血管疾病 (1)

认识心血管疾病 (1)

我国心血管疾病巨大的后备军





高血压 血脂异常 糖尿病 肥胖 超重 烟民 被动吸烟
2亿 1.6亿 2000万 6000万 2亿 3.5亿 9亿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
什么是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ຫໍສະໝຸດ 高血压和间歇性跛行
其他疾病如:

风湿性心脏病(由于风湿热对心脏造成的损伤)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
–他汀类 –贝特类

其中,他汀类是降胆固醇治疗的理想药物
赵水平《临床血脂100问》第43,44页
服药期间定期复查

在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后4-6周,要复查 血脂,调整用药 胆固醇水平正常后,要坚持服药,定期 复查(一般为6个月-1年复查一次)
赵水平《临床血脂100问》第89页
餐后血糖的重要性
高血压的危害




心脏:冠心病,或称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 脏病,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 脑:脑卒中(脑中风) 肾脏: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 眼睛:视网膜动脉硬化、出血、渗出、水肿,严 重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 我国每年用于高血压病的医疗费用高达 366亿元 ,已成为社会经济的沉重负担
低钠
8


很多患者空腹血糖不高,而餐后血糖很高, 如果只检查空腹血糖,往往会使部分患者漏 诊 能较好地反映进食及使用的降糖药是否合适 ,这是空腹血糖不能反映的 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不影响正常服药或打针 ,也不影响正常进食,所以不会使血糖产生 大的波动


提倡个体化、反对套餐 心血管疾病可能患者体检内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知识点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知识点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知识点心血管疾病是指累及心脏和血管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

这些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

本文将介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知识点。

一、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 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的高血压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肥大、冠状动脉狭窄等并发症。

2. 高血脂:血液中的脂质异常增高,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增高,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3. 吸烟: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痉挛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4. 缺乏体力活动:缺乏体力活动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的久坐不动容易导致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5. 不健康的饮食:高盐、高脂、高糖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血压升高和血脂异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6. 高龄:年龄是心血管疾病的非可逆性风险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逐渐变硬、血管弹性下降,容易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

7.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其自身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一些基因突变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

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点1.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控制。

定期测量血压、血脂和血糖,如有异常及时进行调整和治疗。

2. 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摄入均衡的营养,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

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奶制品等健康食品。

3. 积极参与体力活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增加身体的活动量,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血管功能。

4. 戒烟限酒: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的行为。

戒烟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减少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过量饮酒不仅对心脏有害,还容易导致高血压和肥胖等问题。

心血管疾病健康科普知识

心血管疾病健康科普知识

心血管疾病健康科普知识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

以下是一些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常见健康科普知识:1. 高血压: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常见的高血压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

积极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减轻压力、避免酒精和烟草等可以帮助预防和管理高血压。

2. 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疾病。

常见的症状包括胸痛、心绞痛、心悸等。

积极控制饮食、适度锻炼、戒烟戒酒、保持正常体重等可以减少冠心病的风险。

3.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脏不能有效泵血的疾病。

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

心力衰竭的管理包括限制盐的摄入、服用药物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以及定期锻炼等。

4.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脏供血中断引起的心肌组织坏死。

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心等。

及早就医、接受急救措施(如口服阿司匹林、紧急开通冠状动脉等)、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等可以改善心肌梗死的预后。

5. 脑卒中:脑卒中是由于供应大脑的血液突然中断而引起的病症,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

常见症状包括突发面部或肢体麻木、言语困难、意识丧失等。

改善饮食结构、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适度运动、定期体检等可以预防脑卒中。

总结起来,预防和管理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减轻压力等。

此外,定期体检、根据医生建议合理使用药物,也能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请注意,这里的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医生。

心脑血管疾病简介

心脑血管疾病简介

03
脑血管疾病
脑卒中
定义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意外,是由 于脑血管破裂或堵塞引起的脑
组织损伤。
原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 肥胖等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症状
突然出现的面瘫、手脚麻木、失语 、晕倒等是脑卒中的常见症状。
脑出血
定义
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 血液流入脑组织引起的脑 组织损伤。
原因
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 管畸形等是脑出血的主要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与预防
控制血压
调节血脂
控制糖尿病
戒烟限酒
保持健康体重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 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定期检测血压,采取健 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 饮食、适量运动、戒烟 限酒等,有助于控制血 压。
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 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通过改善饮食结构, 增加运动量,服用降脂 药物等措施可以调节血 脂水平。
详细描述
心律失常是心脏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通常是由于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头晕 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猝死。
心肌病
总结词
心肌病是指心肌本身病变引起的疾病, 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
VS
详细描述
心肌病是心脏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通常 是由于遗传、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的。患 者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导致猝死。
定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或微栓塞等原因引起 的短暂性脑组织缺血。
原因
高血压、低血压、心功能不全、吸烟等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 危险因素。
症状
突然出现的眩晕、耳鸣、眼花、手脚麻木等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 常见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自行缓解。

2023年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脏急救、急性脑卒中等急诊急救技术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2023年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脏急救、急性脑卒中等急诊急救技术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2023年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脏急救、急性脑卒中等急诊急救技术知识考试题与答案(一)心脏急救1、急性心梗患者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抢救,第一步应行(D)A、口对口人工呼吸B、气管插管C、心外按压D、非同步直流电除颤E、同步直流电除颤2、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常见的是(A)A、心室颤动B、室性心动过速C、电机械分离D、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E、心室停搏3、肺心病患者出现心室颤动、心脏骤停以致突然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B)A、急性广泛心肌梗死B、急性严重心肌缺血C、右心功能不全D、左心功能不全E、合并脑血管意外4、心搏骤停时最可靠而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D)A、血压测不出B、二便失禁C、心音消失D、意识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E、面色苍白5、男,49岁,因胸痛一小时来急诊,急性病容,大汗,在量血压时突然全身抽搐,意识丧失,查体:大动脉波动消失,血压测不出,下列处理正确的是(E)A、先查心电图,明确有无心脏停搏或室颤B、先给予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按压C、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做再灌注治疗D、立即请神经及心脏专科会诊E、立即将患者平放在硬板床或地面上并开始胸外按压,同时尽快准备除颤及心电监护并准备气管插管人工呼吸6、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律失常的处理,下列不正确的是(C)A、频发室性早搏一利多卡因B、室颤一非同步直流电除颤C、阵法室速一洋地黄D、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E、In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临时起搏器7、心脏骤停一旦确诊,应立即(A)A、尝试锤击复律及清理呼吸道B、气管内插管C、人工呼吸D、口对口呼吸E、心脏按压8、抢救由心室颤动引起的心脏骤停时,最有效的方法是(D)A、静脉注射利多卡因B、皮下注射肾上腺素C、植入心脏起搏器D、非同步电击复律E、口对口人工呼吸9、男,47岁,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即刻进行心脏按压,判断其是否有效的主要方法是(D)A、测血压B、呼喊病人看其是否清醒C、摸挠动脉搏动D、摸股动脉搏动E、观察末梢循环状况10、女,36岁,换风心病10年,进来心悸、胸闷痛、气短、下肢浮肿、尿少。

心血管疾病与脑血管意外之间的关联性

心血管疾病与脑血管意外之间的关联性

心血管疾病与脑血管意外之间的关联性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意外是两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

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的一类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而脑血管意外则是指突发性的脑血管事件,如中风、脑出血等。

下面将详细探讨心血管疾病与脑血管意外之间的关联性,以及预防和管理这些健康问题的方法。

一、心血管疾病对脑血管意外风险的影响心血管疾病与脑血管意外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心血管系统与大脑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任何对心脏和血管功能造成损害的因素都可能增加患者患上脑卒中等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例如,高胆固醇水平会导致动脉硬化,并可能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而引发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

其次,患有高血压的人往往伴随着动脉硬化以及内皮细胞损伤,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二、预防心血管疾病与脑血管意外为了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意外非常重要。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减少摄入高胆固醇和高盐食物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正常的体重以及良好的血压水平。

此外,戒烟限酒也是关键步骤,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显著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三、管理心血管疾病与脑卒中后遗症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或者曾经发生过脑血管意外的患者来说,及时的管理和康复至关重要。

首先,持续监测和控制血压是防止再次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关键步骤。

定期测量自己的血压,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以确保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其次,定期进行体检并接受必要的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心血管疾病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多学科合作下的心脑协同防控要想更好地管理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意外这两种健康问题,需要强调多学科合作下的协同防控。

医生、护士、营养师、药剂师等专业人员应该共同参与和管理患者的健康。

针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和评估,在实施个性化治疗方案时,各专业人员应进行充分沟通与协作。

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是当今社会中心血管疾病的主要代表,也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因素。

我们常常听说一些人突然中风,甚至猝死,这些都与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么,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因素是什么呢?首先,不可忽视的是高血压这一风险因素。

据统计,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的弹性下降,容易发生硬化和破裂,从而引发心脑血管事件。

高血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

在遗传方面,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

而在环境和生活方式方面,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和酗酒等行为也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其次,高血脂也是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脂是指人体内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含量过高。

血液中的胆固醇主要由我们摄入的饮食和体内合成的胆固醇组成。

当我们的膳食结构不合理,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时,胆固醇含量就会升高,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此外,缺乏体育锻炼的人也容易患上高血脂。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液中脂肪含量,减少患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再次,肥胖也是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了肥胖的风险。

肥胖会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和血糖等指标升高,进而导致血管壁的硬化和狭窄,加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最后,压力和精神状态对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也有一定的影响。

长期处于高压力、焦虑和抑郁状态下,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会被打破,导致肾上腺素释放过多,血压升高,进而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

此外,长期焦虑和抑郁状态还会影响人的生活作息,诱发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和过度进食等,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综上所述,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因素众多,其中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和压力等。

心脑血管疾病的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的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的一类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脑卒中、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

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还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

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类型如下:
1. 冠心病:冠心病是指心脏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

冠心病是造成心脏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 高血压:高血压是指在相对恒定的情况下,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持续性血压升高。

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3.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满足机体对心排血量的需要,导致心输出量降低、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常伴随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 脑卒中: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阻塞或破裂所引起的急性脑功能损伤,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

5. 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指血管壁的变厚和变硬,导致血管管腔狭窄和血流减少的一种疾病,通常会伴随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总之,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危害严重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健康负担。

心血管疾病患者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患者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患者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阴文丽;薛军;吴迪;范煜东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14(020)018
【摘要】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心血管疾病患者是脑卒中的潜在高危人群,降低心血管患病人群的脑卒中发病率,对我国脑卒中防控效果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众多,包括高血压、心房颤动、左心室肥厚、糖尿病、颈动脉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该文通过分析以上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了解这些危险因素促进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机制及危险程度,从而更好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总页数】3页(P3329-3331)
【作者】阴文丽;薛军;吴迪;范煜东
【作者单位】煤炭总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8;煤炭总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8;煤炭总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8;煤炭总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J], 王慧;常焕显
2.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J], 刘晓兰
3.肠道菌群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J], 郭颖
4.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张园园
5.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J], 高欣欣;张彬;王红霞;宋以玉;郭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疾病与脑卒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 同济医院 心内科 陆再英
1
心血管疾病与脑卒中在病因、发 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等各个方面 均密不可分。要攻克脑卒中这一高发 病、高致死、高致残率威胁人类健康 的杀手,心血管科和神经科的医生应 携手共进,共同努力!
出血性卒中
高血压病是出血性率中第一位的病 因无可非议。
0.76 (0.65-0.90)
0.50 (0.33-0.74)
0.82 (0.55-1.24)
0.72 (0.62-0.83)
•治疗:雅施达4mg +/-纳催离2.5mg
0.5
1.0
2.0
危险比
MERIT-HF, AHA nov 98 Reference: Lancet. 2001;358:1033-1041.21
120
平均血压差
治疗组*
100
9.0/4.0 mm Hg
安慰剂组
80
60 BR1 3
•治疗:雅施达4mg +/-纳催离2.5mg
6 9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随访时间(月)
Reference: Lancet. 2001;358:1033-1041.
MERIT-HF, AHA nov 98
卵圆孔未闭所致缺血性卒中并不多见, 但应警惕。相对年青患者,无高血压、动脉 粥样硬化等临床证据,而在上述情况下发病 应考虑本症可能。
确诊方法:①超声心动图
②TCD
发泡试验
治疗——经导管封堵可避免复发
卒中的预防
控制好血压——无论是预防出血性或缺 血性卒中都是第一位的。美国《2010 AHA/ASA 缺血性卒中预防指南》中,高血压也列为预防 措施的榜首。
无论是出血性或缺血性不同类型的卒中, 最主要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基础是: ①高血压; ②动脉粥样硬化
所以卒中的一级预防是心血管科医生治疗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目标之一
而卒中的二级预防神经科医生责无旁贷
与心血管科更直接相关的缺血性卒中 ——心源性卒中
1. 房颤
2.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附壁血栓
中国本土一项类似研究,治疗组与对照 组血压差值为14/6 mmHg,效果明显
降压药物的选择应用
降压是硬道理,血压降不下来再好再贵 的药物都难以获益。
但不同的降压药在降压基础上的其他作 用存在差别,也对预后产生影响。目前也有 很多研究如ACEI和ARB比较对血管内皮的 保护功能,前者优于后者,同类药物之间也 有差别。
3. 心肌病 LVEF≤35%
4. 自身瓣膜病及人工心瓣膜置换者
5. 卵圆孔未闭
房颤
从心血管角度看房颤是一常见的心律 失常,对患者的威胁不是心律失常而是心 房(心耳)内血栓脱落→左心室→脑动脉 ——脑梗死。瓣膜病房颤所占比例较小且 日趋减少;非瓣膜病房颤随年龄增大而发 病增多,是缺血性卒中最主要原因,必须 高度重视。
6105例患者随机试验
3051人进入治疗组
3054人进入安慰剂组
3049人资料完备
Reference: Lancet. 2001;358:1033-1041.
MERIT-HF, AHA nov 98
3053人资料完备
19
progress 血压差别(所有参加者血压的差别)
血压 (mmHg) 160
140
20
progress 中风严重程度和亚型 (所有参加者)
脑卒中 治疗组* 安慰剂组
致死/致残 其它脑卒中
93 149 179 238
脑梗塞 脑出血
246 319
37
74
不明类型脑卒中 42
51
总计
307 420
有利于 治疗组
有利于 安慰组
危险比 (95%CI)
0.62 (0.48-0.80)
0.74 (0.61-0.90)
24
培哚普利24小时降压疗效好
卵圆孔未闭
正常成人
成人约20%卵圆孔未闭,但左房侧 仍有卵圆孔瓣覆盖,因左房压总是高于 右房压,卵圆孔经常处于关闭状态,不 出现任何症状及体征。
偶然情况下
静脉内①血栓→右房→②经卵圆孔→左 房→左室→脑动脉→卒中
①长久静坐,如长途乘车、乘飞机等, 静脉内常可形成血栓。
②拚气、咳嗽、大便等动作,使右房压 力升高超过左房,卵圆孔瓣被推开
可进行卒中分型情况下, 依据分型给予个性化治疗
2011 中国CISS分型
缺血性卒中
大动脉粥样 硬化(LAA)
心源性 (CS)
穿支动脉 其他原因 原因不明
病变(PAD) (OE)
(UE)
主动脉弓
颅内/外动脉
载体动脉(狭窄或 血栓)堵塞穿支
动脉-动脉 低灌注/栓子清 混合机制
栓塞
除减少
Gao S, et al. Frontiers in Neurology 2011;2:1-5 doi: 10.3389/fneur.2011.00006
“无论是缺血性卒中或TIA,推荐在发病 24小时后开始降压,……”
无论有无高血压病史,均应个体化考虑 降压的目标水平和降压幅度。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和美国一样正常血压 的水平为<120/80 mmHg;对于有卒中史的患 者不应>140/90 mmHg。临床研究荟萃分析表 明血压平均下降10/5 mmHg即可明显减少卒中 复发。
各种降压药物的比较
JNC 7 强制性适应证
强制性适应证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ACEI ARB CCB 醛固酮拮抗剂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后



冠心病高危因素




糖尿病





慢性肾病


预防中风复发


JAMA. 2003; 289: 2560-2572
MERIT-HF, AHA nov 98
其他的病因中值得关注的是在治疗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时抗凝、抗栓治 疗中医源性出血性卒中。
缺血中卒中
病因多而复杂亚组分型的方法很多 2011年由中国专家为主提出的
Chinese Ischn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 (CISS) 《中国缺血性卒中的亚组分类法》用英 文发表于国外神经病学前沿杂志,被认为是 最科学的分类法,可帮助医生采取正确的诊 治措施。
Progress Study
是最重要的一项对卒中二级预防的临 床研究,研究对象6000余人,随机双盲, 随访时间5年,观察ACEI——培哚普利(雅 施达+/-纳催离)的预防效果,治疗组与对 照组最终的平均血压下降差别为9.0/4.0 mmHg。
progress
试验方案
7121例患者登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84人不合格 532人退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