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张寒琦 第十四章 色谱法原理
色谱法的原理
色谱法的原理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化合物的方法,它基于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
色谱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和药学等领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技术。
本文将介绍色谱法的原理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色谱法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分配-吸附”原理。
在色谱柱中,填充有固定相,样品在流动相的作用下,将根据其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而发生分离。
固定相可以是固体或液体,而流动相则可以是气体或液体。
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不同组合,色谱法可以分为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GC)和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等不同类型。
在色谱法中,样品首先通过进样装置被引入到色谱柱中,然后在流动相的作用下,样品成分将根据其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而逐渐分离。
最终,通过检测器对分离后的化合物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检测器可以是吸收光谱仪、荧光检测器、质谱仪等不同类型的仪器。
色谱法的原理非常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首先是色谱柱的选择,不同的固定相和柱型对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分离效果。
其次是流动相的选择,流动相的性质对于分离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温度、流速、进样量等操作条件也会影响色谱法的分离效果。
色谱法在分析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药物分析中,色谱法可以用于药物的纯度检测和含量测定;在环境科学中,色谱法可以用于检测水体和大气中的污染物;在生物化学中,色谱法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生物样品中的化合物等。
总之,色谱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技术,它基于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通过分离和检测化合物,实现对样品的分析和定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分析目的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流动相和操作条件,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希望本文对色谱法的原理和应用有所帮助。
色谱法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色谱法的原理及应用范围1. 背景介绍色谱法是一种在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技术,可以用来分离和鉴定混合物中的化合物。
它基于样品中不同化合物在移动相(液相或气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来实现分离。
色谱法具有高分辨率、高选择性和广泛的应用范围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 色谱法的原理色谱法的原理是基于分配平衡的原理。
移动相将混合物溶解,涂布在流动相一定的固定相上,其中固定相是通过涂覆或填充在柱子中的。
混合物在移动相和固定相之间通过吸附和解吸来实现分离。
不同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平衡系数不同,因此在移动相流动过程中,它们会以不同的速率从固定相中移出。
3. 色谱法的分类色谱法可以分为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和液相色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LC)两大类。
3.1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使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方法。
它通常用于分离蒸气压高、热稳定且易挥发的化合物。
气相色谱法常被应用于环境分析、食品安全检测、毒理学研究等领域。
3.2 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是使用液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方法。
它分为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IC)、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等。
液相色谱法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食品检测、生化分析等领域。
4. 色谱法的应用范围色谱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环境分析:色谱法可以用来分析水、空气、土壤等环境中的污染物,帮助监控环境质量和评估环境风险。
•食品安全检测:色谱法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保障食品安全。
•生物医药分析:色谱法可用于药物的纯度分析、新药开发中药物代谢产物的检测、血液和尿液中激素和蛋白质的测定等。
《色谱分析法》PPT课件
调整保留时间tR’:组分的保留时间与死时间之差值, 即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的时间
tR' tR tm
或t
' R
tR
t0
保留体积VR:从进样开始到组分出现浓度极大点时 所消耗的流动相的体积
16(
t
' R
)2
W
5.54( tR' )2 W1 2
H eff L / neff
讨论:neff 和H eff 扣除了死时间,更能真实的反映柱效 k ,neff n理
小结
塔板理论的贡献:从热力学角度Hale Waihona Puke 提出了评价柱效高低的n和H的计算式
塔板数 n是色谱柱的特征参数。当色谱柱长度一定时,
2. 纵向扩散项(分子扩散项):B/u
产生原因: 峰在固定相中被流动相推动向前、展开 →两边浓度差
纵向扩散系数 B 2 Dg
— 弯曲因子( 1) 填充柱 1 空心毛细管柱 1
Dg — 组分在载气中的扩散系数(常数)
影响因素: B u tR ,B Dg
Dg
T
一般分类 液相色谱LC
分离方法
L-L分离
固定相
吸附在固定相表面的液体
液相-固定相 固定相表面键合的有机相
液固或吸附
离子交换
尺寸排阻
气 相 色 谱 GC (流动相为气 体)
气、液 气-键相 气-固定体
超临界流体色 谱 SFC ( 流 动 相超临界流体)
固体 离子交换树脂 聚合物中间隙 吸附在固定相表面的液体 固体表面键合的有机物 固体 固体表面键合的有机物
色谱是什么原理
色谱是什么原理
色谱是一种将混合样品中各种组分分离出来的分析技术。
它基于不同物质在固体或液体静态相与流动相之间互相作用力的差异,使得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经过不同的时间或体积分离出来。
常见的色谱技术包括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LC)。
在
气相色谱中,样品通常以气体的形式进入系统,通过样品中各种组分与固定在填充柱上的静态相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分离。
而在液相色谱中,样品以液体的形式通过系统,通过样品中各种组分与固定在柱上的静态相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分离。
在色谱过程中,流动相的选择非常重要。
流动相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
它通过与样品中各种组分发生作用,推动分子在色谱柱中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实现分离。
流动相的组成可以根据具体的分析要求进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分离效果。
色谱的分离原理是基于不同物质之间的分配行为或亲和性。
当样品中的各种组分在静态相和流动相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它们会以不同的速率从静态相中释放出来,并向前移动。
根据各组分在静态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差异,不同物质的分离程度也会不同。
色谱技术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环境分析、食品检测、药物研发等。
它具有高分离效果、灵敏度高、能同时分析多种组分等优点,因此成为了现代分析化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色谱分析法基本原理
色谱分析法基本原理色谱法,又称层析法。
根据其分离原理,有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与排阻色谱等方法。
吸附色谱是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物质的吸附能力不同,用溶剂或气体洗脱,以使组分分离。
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聚酰胺等有吸附活性的物质。
分配色谱是利用溶液中被分离物质在两相中分配系数不同,以使组分分离。
其中一相为液体,涂布或使之键合在固体载体上,称固定相;另一相为液体或气体,称流动相。
常用的载体有硅胶、硅藻土、硅镁型吸附剂与纤维素粉等。
离子交换色谱是利用被分离物质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势不同而使组分分离。
常用的有不同强度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一般为水或含有有机溶剂的缓冲液。
排阻色谱又称凝胶色谱或凝胶渗透色谱,是利用被分离物质分子量大小的不同和在填料上渗透程度的不同,以使组分分离。
常用的填料有分子筛、葡聚糖凝胶、微孔聚合物、微孔硅胶或玻璃珠等,可根据载体和试样的性质,选用水或有机溶剂为流动相。
色谱法的分离方法,有柱色谱法、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色谱所用溶剂应与试样不起化学反应,并应用纯度较高的溶剂。
色谱时的温度,除气相色谱法或另有规定外,系指在室温下操作。
分离后各成分的检出,应采用各单体中规定的方法。
通常用柱色谱、纸色谱或薄层色谱分离有色物质时,可根据其色带进行区分,对有些无色物质,可在245-365nm的紫外灯下检视。
纸色谱或薄层色谱也可喷显色剂使之显色。
薄层色谱还可用加有荧光物质的薄层硅胶,采用荧光熄灭法检视。
用纸色谱进行定量测定时,可将色谱斑点部分剪下或挖取,用溶剂溶出该成分,再用分光光度法或比色法测定,也可用色谱扫描仪直接在纸或薄层板上测出,也可用色谱扫描仪直接以纸或薄层板上测出。
柱色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可用接于色谱柱出口处的各种检测器检测。
柱色谱还可分部收集流出液后用适宜方法测定。
柱色谱法所用色谱管为内径均匀、下端缩口的硬质玻璃管,下端用棉花或玻璃纤维塞住,管内装有吸附剂。
色谱分析的原理
色谱分析的原理色谱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分离和检测混合物中的成分,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色谱分析的原理主要基于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和迁移过程,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色谱分析的原理。
首先,色谱分析的原理基于分离过程。
在色谱柱中,固定相和流动相共同作用下,样品中的成分会根据其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而发生分离。
固定相通常是一种固体或涂覆在固体支持物上的液体,而流动相则是气体或液体。
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不断分配和迁移,最终实现分离。
其次,色谱分析的原理基于检测过程。
当样品中的成分依次从色谱柱中流出时,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检测器通常会根据样品成分的特性产生相应的信号,比如吸收、荧光、电导率等信号。
通过检测器的信号,我们可以得知样品中各成分的浓度和相对含量。
此外,色谱分析的原理还涉及色谱柱的选择和操作条件的优化。
色谱柱的选择对于分离效果至关重要,不同的色谱柱具有不同的分离能力和适用范围。
操作条件的优化包括流动相的选择、流速的控制、温度的调节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样品的分离和检测效果。
最后,色谱分析的原理还包括数据处理和结果解释。
在色谱分析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比如峰面积的计算、峰高的测量等。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我们可以得到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信息,进而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价。
总的来说,色谱分析的原理是基于分离、检测、色谱柱选择和操作条件优化、数据处理和结果解释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作用。
通过对这些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色谱分析工作,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色谱法分析法 》课件
THANK YOU
汇报人:
色谱法分析法的优 缺点
优点
分离效果好:能够 将复杂混合物中的 组分分离出来
灵敏度高:能够检 测到微量的组分
应用广泛:适用于 各种样品的分析, 包括气体、液体和 固体
自动化程度高:可 以实现自动化操作 ,提高工作效率
缺点
样品处理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分析时间长,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仪器设备昂贵,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进行购买和维护 操作环境要求高,需要保持实验室的洁净和温度稳定
评估指标:分离度、分辨率、 峰形、保留时间等
分离度:衡量两个相邻峰的 分离程度,越高越好
分辨率:衡量色谱图中两个 相邻谱峰的形状, 越尖锐越好
保留时间:衡量物质在色谱 柱中的保留时间,越短越好
色谱法分析法的应 用
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检测食品中的添加 剂和污染物
鉴别食品中的营养 成分和功能成分
分离原理
色谱法分析法是 一种分离混合物 的方法
原理:利用不同物 质在固定相和流动 相中的分配系数不 同,实现分离
色谱法分析法可 以分为气相色谱 法和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适用 于挥发性物质, 液相色谱法适用 于非挥发性物质
检测原理
色谱法分析法是一种分离和检测混合物的方法 原理:利用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实现分离 检测方法:通过检测器检测出各组分的信号,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应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和杂质
生物技术:检 测生物样品中 的蛋白质、核 酸等生物大分
子
法医学:检测 生物样品中的 毒品、毒物等
色谱法分析法的实 验操作
实验前的准备
样品准备:样品处理、样品 稀释等
什么是色谱分析法色谱分离的原理是什么
什么是色谱分析法色谱分离的原理是什么色谱分析法chromatography基于混合物各组分在体系中两相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异(如吸附、分配差异等)而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国际公认俄国M.C.茨维特为色谱法的创始人。
色谱法体系中的两相作相对运动时,通常其中一个相是固定不动的,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是移动的,称为流动相。
在色谱分析过程中,物质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它们与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相对作用力。
溶质和两相的吸引力是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色散力、诱导效应、场间效应、氢键力和路易斯酸碱相互作用。
对于离子,还有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被较强吸引在固定相上的溶质相对滞后于较强地吸引在流动相中的溶质,随着移动的反复进行与多次分配,使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得到分离。
色谱分析法的分类比较复杂。
根据流动相和固定相的不同,色谱法分为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①气相色谱法的流动相是气体,又可分为:气固色谱法,其流动相是气体,固定相为固体;气液色谱法,其流动相是气体,固定相是涂在惰性固体上的液体。
②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是液体,又可分为?液固色谱法,其流动相是液体,固定相是固体;②液液色谱法,其流动相和固定相均是液体。
按吸附剂及其使用形式可分为柱色谱、纸色谱和薄层色谱。
按吸附力可分为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分配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
按色谱操作终止的方法可分为展开色谱和洗脱色谱。
按进样方法可分为区带色谱、迎头色谱和顶替色谱。
经色谱分离出的各组分,与已知标准样品对照进行定性分析。
现代化的色谱-质谱联用或色谱-光谱联用仪器,配备有丰富的谱图库和微处理机。
色谱柱流出的组分直接送入质谱和光谱仪进行定性鉴定和数据的定量处理。
开发智能化色谱分析是发展的主要方向。
色谱法的特点是?①分离效率高。
可分离性质十分相近的物质,可将含有上百种组分的复杂混合物进行分离。
②分离速度快。
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就能完成一次复杂物质的分离操作。
③灵敏度高。
能检测含量在10-12克以下的物质。
④可进行大规模的纯物质制备。
色谱法的原理与应用
色谱法的原理与应用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它基于样品中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通过分离和检测来确定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和结构。
本文将介绍色谱法的原理和常见的应用。
一、色谱法的原理色谱法的原理基于样品中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
固定相是一种固定在柱子上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或涂覆在固体上的液体。
流动相是一种移动的液体或气体。
当样品溶解在流动相中通过固定相时,不同组分会以不同的速度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从而实现分离。
色谱法根据固定相的不同可以分为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是指固定相为固体,流动相为气体。
液相色谱是指固定相为液体,流动相为液体或气体。
在色谱法中,样品首先通过进样器进入色谱柱,然后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作用下分离。
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样品的性质、固定相的性质、流动相的性质等。
通过调节这些因素,可以实现对样品中各组分的选择性分离。
分离完成后,通过检测器检测样品中各组分的信号强度或浓度。
常见的检测器包括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质谱检测器等。
检测器的选择取决于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的目的。
二、色谱法的应用色谱法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药物分析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色谱法可以对药物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用于药物中杂质的检测和含量测定,气相色谱法可以用于药物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2. 环境监测色谱法在环境监测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色谱法可以对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例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用于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液相色谱法可以用于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3. 食品安全色谱法在食品安全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色谱法可以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重金属等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色谱分析工作原理
色谱分析工作原理
色谱分析是一种分离和鉴定混合物中成分的技术。
它基于混合物成分在气相或液相载体中的分配行为来实现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来检测样品的组成。
色谱分析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供样:将待分析的混合物注入到色谱柱中。
色谱柱是一个封闭的管状容器,内部充满了固定相或液态载体。
2. 分离:样品在色谱柱中与载体发生相互作用,并在分离过程中分解成单个化合物。
这个过程可以是气相色谱中的气体传递或液相色谱中的液体传递。
3. 检测:分离后的化合物进入检测器,通过检测器来识别和检测其存在。
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质谱仪和荧光检测器等。
4.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检测器输出的数据,并与已知的标准品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待分析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总的来说,色谱分析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载体中的不同分配行为,通过分离和检测技术来确定样品的组成。
不同的色谱技术有不同的工作原理,但基本思想都是在样品中引入载体,通过与载体相互作用来实现分离。
色谱法基本原理课件
色谱法的应用领域
0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分离原理
分离原理 分离过程
固定相和流动相
固定相
流动相
流动相是色谱法中的流动物质,通常 是气体或液体。在色谱过程中,流动 相的作用是将待分离的物质带入固定 相中,并携带已分离的物质流出。
吸附和解吸
吸附
解吸
03
色谱法的操作流程
样品制备
01
样品处理
02 样品浓缩
新型固定相和色谱柱的开发,进一步扩大了HPLC的应用范围,使其在生物医药、环 境监测、食品分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气相色谱法的发展
气相色谱法(GC)是一种常用 的分离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 气体和易挥发的有机物分析。
随着高灵敏度检测器的开发和 应用,GC的检测限得到了显著 降低,使得对痕量组分的分析 成为可能。
THANK YOU
液体和固体,适用范围 广泛。
高效快速
色谱法通常可以在较短 的时间内完成分离和检 测,提高了分析效率。
缺点
对样品要求高
。
对操作要求高
仪器成本高 对样品前处理要求高
05
色谱法的发展趋势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发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是色谱法中应用最广泛 的技术之一。
随着填料粒径的减小和柱效的提高,HPLC的分离效果和分离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色法基本原01 02
色谱法的分类
根据固定相的不同,色谱法可以分为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中, 固定相为固体或固定在固体上的液体;气相色谱法中,固定相为固体或涂有固定 液的固体。
根据流动相的不同,色谱法可以分为柱色谱法和纸色谱法。柱色谱法中,流动相 为液体;纸色谱法中,流动相为空气。
色谱法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5. 联机的定性方法 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LC-MS) 色谱-红外光谱联用仪; 组分的结构鉴定
1.0 DEG/MI N
HEWLET PTACKAR
5972A
D
Mass Selectiv eDetecto r
Sample
DC AB
Sample
HEWLETT PACKARD
5890
2024/8/5
2.色谱法分类
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 按分离柱不同可分为: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柱色谱; 按固定相的不同又分为: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
1952年James和Martin发表了 从理论到实践比较完整的气液 色谱方法,因而获得了1952年 的诺贝尔化学奖。
2024/8/5
液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也称为淋洗液)。 按固定相的不同分为:液固色谱和液液色谱。 离子色谱:液相色谱的一种,以特制的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 不同pH值的水溶液为流动相。
2024/8/5
(2)碳数规律定性 同系物间,在一定温度下,调整保留值的对数与该分子
的碳数成线性关系,即
2024/8/5
4、影响保留值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1.死时间的影响及计算方法
2.载体吸附作用的影响 3.进样量的影响 4.载气纯度的影响 (1)载气中水分对保留值的影响 (2)载气中含氧量对保留值的影响 5.固定液纯度的影响
Gas Chromatograph (GC)
B A CD
Separation
Mass Spectrometer (MS)
A B C D
Identification
2024/8/5
二、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1、定量分析的基本公式 2、定量校正因子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色谱法基础知识(仪器分析课件)
色谱法原理
色谱法原理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化合物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色谱法的原理是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对混合物进行分离,通过不同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实现化合物的分离和检测。
色谱法的原理可以分为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两种。
气相色谱是利用气体作为流
动相,固定相为固定在毛细管或填充柱中的涂层,通过样品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来实现分离。
而液相色谱则是利用液体作为流动相,固定相为填充在柱中的固体颗粒或涂层,通过样品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来实现分离。
在色谱法中,样品首先被注入到色谱柱中,然后通过流动相的推动,样品成分
在固定相中发生分配,从而实现分离。
分离后的成分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根据各成分在检测器中的信号强度和保留时间,可以确定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和种类。
色谱法的原理基于不同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因此可以对
复杂的混合物进行高效、快速、准确的分离和检测。
色谱法不仅可以分离气体和液体样品,还可以对固体样品进行前处理后进行分析。
因此,色谱法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色谱法是一种基于不同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来
实现分离和检测的方法。
通过选择不同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样品进行分离和检测,具有高效、快速、准确的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色谱法已经成为分析化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
✓ 要求:
固定相→离子交换树脂
流动相→水为溶剂的缓冲溶液
被分离组分→离子型的有机物或无机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离机制见图示
✓ 阳离子交换树脂 RSO3-H+ + X+ → RSO3-X+ + H+
固定离子 可交换离子 待测离子
选择性系数
K S [ [R R3 3 S S H X O O ] ]S S[ [H X ] ]m m [R [R3 S 3 H S X O ]O ] S S[[ H X ]] m
色谱图相关术语
.峰面积(Peak Area): .标准偏差(σ)(Standard Error): .拖尾峰(Tailing Peak): .前伸峰(Leading Peak):
.鬼峰,假峰(Ghost Peak):
色谱图相关术语
. 基线(Baseline): . 基线飘移(Baseline Drift): . 基线噪声(N) (Baseline Noise): . 谱带扩展(Band Broadening):
✓ 分离机制见图示
狭义分配系数
K Cs Xs Vs Cm Xm Vm
Cs为溶质分子在固定的 相浓 中度 Vs为固定相的体积 Cm为溶质分子在流动的 相浓 中度 Vm为流动相的体积
注:K与组分的性质、流动相的性质、固定相的性质 以及柱温有关 next
图示
✓ 分离机制 利用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溶解度差别实现分离 连续萃取过程 back
注:Ka与组分的性质、吸附剂的活性、流动相的性质 及温度有关 next
图示
✓ 分离机制: 各组分与流动相分子争夺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 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差异而实现分离 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无数次洗脱→分开 back
《色谱法原理》PPT课件
二.超临界流体色谱仪
1985年出现第一台商品型的超临界流 体色谱仪。图20-s6表示了超临界流体色谱 仪的一般流程。
图中很多局部类似于高效液相色谱仪,但 有两点重要差异:
〔l〕具有一根恒温的色谱柱。这点类似 气相色谱中的色谱柱,目的是为了提供对流 动相的准确温度控制。
〔2〕带有一个限流器〔或称反压装置〕。 目的用以对柱维持一个适宜的压力,并且通 过它使流体转换为气体后,进入检测器进展
2、r ↓→n↑,r↓→容量小
3、df↑→k’↑→tR↑
三、 构造流程 structure and process
具有分流和尾吹装置
毛细管
毛细管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色谱仪
四、分流比调节
adjustment of rate partition radio
毛细管柱内径很细,因而带来三个问题:
〔1〕允许通过的载气流量很小。
feature of capillary chromatography 1. 提高色谱别离能力的途径
(1)塔板理论:增加柱长,减小柱径,即增加柱子
塔板数;
(2)速率理论:减小组分在柱中的涡流扩散和传质
阻力,可降低塔板高度。
2. 毛细管色谱柱的构造特点
〔1〕 不装填料阻力小,长度可达百米的毛细管柱, 管径0.2mm。 〔2〕气流单途径通过柱子,消除了组分在柱中的涡 流扩散。 〔3〕固定液直接涂在管壁上,总柱内壁面积较大,涂 层很薄,那么气相和液相传质阻力大大降低。 〔4〕毛细管色谱柱柱效高达每米3000~4000块理 论塔板,一支长度100米的毛细管柱,总的理论塔板 数可达104~106。
化学键合或交联柱:将固定液通过化学反响键合在管壁上或交 联在一起。使柱效和柱寿命进一步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相
BA B
检测和记录
色谱分离过程的特点:不同组分在通过色谱柱时移动速度不等。
1
0
0
2
0
0
3
0
0
4
0
0
5 0.031 0.001
6 0.078 0.004
7 0.118 0.008
8 0.138 0.014
9 0.138 0.021
10 0.125 0.03
11 0.105 0.04
12 0.083 0.045
定义:利用不同溶质(样品)与固定相和流动相之 间的作用力(分配、吸附、离子交换等)的差别, 当两相做相对移动时,各溶质在两相间进行多次 平衡,使各溶质达到相互分离。
特点: 高超的分离能力,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
具体优点:
(1)分离效率高。 (2)应用范围广。 (3)分析速度快。 (4)样品用量少。 (5)灵敏度高。 (6)分离和测定一次完成。 (7)易于自动化,可在工业流程中使用。
用氧化铝和碳酸钙分离a-、b-和g-胡萝卜素。使色谱法开 始为人们所重视。
Izmailov, Shraiber Taylor, Uray
Martin, Synge Consden等 Macllean
Martin, James Van Deemter等
Golay Porath, Flodin
Moore Giddings
β:相比
k ms ns csVs K Vs K
mm nm cmVm
Vm β
分配比的意义:
①k随K和β的变化而变化; ②k值越大→ms越多→柱的容量大
k又称作容量因子。 ③ k是表征色谱柱对被测组分保留能力的主要参 数。
2.2.2 色谱法分离原理
流动相 进样 A+B+空气
流动相
B A+B A 空气
13 0.063 0.05
检测量
0.16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流动相体积
2.3 色谱流出曲线
五种磺胺的色谱图
气相色谱分离多环芳烃色谱图
一、色谱流出曲线或色谱图 以检测器对组分的响应信号为纵坐标,流出时间(或流出体 积)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 R——f (t, V)
色谱法的缺点
定性能力较差。
二、色谱法的重要概念
固定相 流动相 色谱柱
三、色谱法的分类
1、按流动相所处的状态分类
气—固色谱
气相色谱 --- 用气体作流动相
气—液色谱
液—固色谱
液相色谱 --- 用液体作流动相 液—液色谱
超临界流体色谱
2、按固定相使用的形状分类
①柱色谱:固定相装在柱管内。 ②纸色谱 ③薄层色谱 (纸色谱和薄层色谱又统称作平板色谱)
基于离子交换色谱的氨基酸分析专用仪器问世。 发明毛细管柱气相色谱。
发表凝胶过滤色谱的报告。 发明凝胶渗透色谱。
发展了色谱理论,为色谱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发明了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强电解质为流动相,采 用抑制型电导检测的新型离子色谱法。
创立了毛细管电泳法。
2.1.2 色谱法定义和分类
一、色谱法的定义
分配色谱 (L-L,G-L)
OH Silica base
SO3+N
NH3+
CO2-
OCON(CH3)2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离子交换色谱 (L-S)
CO2H
空间排阻色谱 (L-S)
2.2 色谱分离原理
2.2.1 分配系数和分配比
1. 分配系数(K)
K Cs Cm
Cs: 被测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 Cm: 被测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各种氨基酸
硅胶为载体 水为固定相
年代 1906
1931 1938 1938 1941 1944 1949 1952 1956 1957 1958 1959 1964 1965 1975 1981
发明者
发明的色谱方法或重要应用
Tswett
用碳酸钙作吸附剂分离植物色素。最先提出色谱概念。
Kuhn, Lederer
二、色谱流出曲线构成: 由基线和色谱峰组成。
基线:指仅有流动相通过而没有待测物,检测器响应信号随 流出时间的变化。
色谱峰:在基线上突起的部分,它是由引入流动相中被测物 引起的。
色谱图或色谱流出曲线
2.3.1 色谱峰
描述色谱峰三种参数
峰高(或峰面积)—— 峰的大小 区域宽度—— 峰的形状
高斯分布曲线
第二章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一.教学内容
1. 色谱分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色谱分离的理论基础 3. 简单的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2.1 色谱法概述
2.1.1 色谱法的起源和发展
石油醚 石油醚+植物色素
CaCO3固定相 叶绿素(绿色) 叶黄素(黄色) 胡萝卜素(黄色)
液液分配色谱
水 硅胶
乙醇-氯仿(流动 相)
定义:
通常用将各组分带出色谱柱所需的载气体积 或时间表示。
特点: 在一定的固定相和操作条件下,任何一种物质都 有一个固定的保留值,故组分的保留值可用于该 组分的定性鉴定。
保留值(时间t、体积v)—— 峰的位置
1.峰高h 2.标准偏差σ,0.607h处,拐点处,峰宽正好为2σ 3.峰面积A A=1.065hY1/2 4.半峰宽Y1/2 Y1/2=2.354σ 5.峰底宽Y=4σ,拐点作切线与基线相交,相交两点间
距离为峰底宽Y。Y1/2、Y统称为区域宽度
2.3.2 保留值
Small Jorgenson等
最先使用薄层色谱法。 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了锂和钾的同位素。 提出色谱塔板理论;发明液-液分配色谱;预言了气体可 作为流动相(即气相色谱)。
发明了纸色谱。 在氧化铝中加入淀粉黏合剂制作薄层板使薄层色谱进入 实用阶段。
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完善了气-液分配色谱法。 提出色谱速率理论,并应用于气相色谱。
3、按分离过程的物理化学原理分类
① 吸附色谱 (L-S,G-S) ② 分配色谱 (L-L,G-L) ③ 离子交换色谱 (L-S) ④ 空间排阻色谱 (L-S)
吸附色谱 (L-S,G-S)
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硅胶
Good transport between sample and sorbent Conditioned sorbent
分配系数意义:
K Cs Cm
①K是热力学常数,K值除了与温度、压力有关 外,还与被测物、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性质有关。 ②K值大→Cs大→tR长→移动速度慢。 ③若两组分的K值相等→两个组分分离开。
2. 分配比(k)
k ms ns csVs K Vs K
mm nm cmVm
Vm β
β Vm Vs